关于我镇开旅游资源开发的调查报告

政研专报 报:中共锦屏县委政研室

(第1期) 签发:陶通照 敦寨镇党政办编 20xx年 3月28日

推波助澜,加快我镇旅游产业的发展 (20xx年敦寨镇旅游资源开发课题调研)

锦屏县敦寨镇,数十里亮江,垂柳拂岸,土厚藏金,瓜果飘香,洞奇石秀。敦寨镇地处湘黔交界的贵州省锦屏县东南部,距县城32公里。这里土地肥沃,地势平坦,降雨充沛,具有优越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农林特产品种类繁多,自然景观奇特绚丽,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溶洞星罗棋布,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底蕴浓厚,新城区建设快速发展,城镇服务功能日趋完善,招商引资环境优越。

根据国发[2012]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总体要求”第四点中指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探索特色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子,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我镇紧紧围绕“工业强镇、城建带镇、农业稳镇、旅游活镇”四大战略,尽力做好我镇的第三产业的前期工作,加速推进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把我镇打造成为文明、开放、富裕、和谐的新城区。

一、基本情况分析

锦屏县内“敦寨工业园区”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中进行,敦寨迎来了大好的发展商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完

善,营建了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黔楚边地的新城正在崛起,在不久的将来,我镇第三产业的发展势在必行,文化旅游创新区的发展指日可待。

敦寨四面环山,黎锦公路南北贯通,一川亮水在镇中迂回婉转,江边水车轻摇,田连阡陌,平江村与亮司村组成的万亩大坝是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的极佳圣地。这里是地处贵州高原向武陵山脉倾斜的过渡地带,水清象智,土厚藏金,物产丰富。其东、北、西三面为低山峡谷,占据川中半壁江山,北面的蚂蟥山、东面的高米化山和西面的花园垴各海拔千米以上,绵延横亘数十里,千山万壑,百草丰茂,树木重生,郁郁葱葱,形成一道道绿色的屏障。

喀斯特生态系统的立体全景图在这里展现:龙形、龟背、兽脊、石牙、溶洞、瀑布、地下河错落有致。溶洞群星罗棋布,洞中钟乳石五彩斑斓,晶莹璀璨,或如各种神态的人物、动物,或如不同形状的植物、用物,千姿百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美不胜收。那鬼斧神工般的洞中洞,布满洞顶,就象银河里的星星。洞内楼上起楼,厅后有厅,深不可测。壁上飞瀑喷泉,滚珠溅玉,流光溢彩;洞底玉液琼浆,明流暗淌,闻水声,如鸣佩环。登高远眺,镇中不时突兀起来的山丘如一件件盆景奇观,尽收眼底,美不胜收。

镇西南方与黎平县内的旅游大镇高屯镇、本县新化乡接壤。高屯镇内有世界闻名的“天生桥”,有号称“天下第一洞”的飞龙洞、、八舟河漂流、黎平飞机场、鸬鹚架等旅游景点。新化被誉为“油壶之乡”、“舞狮之乡”。新化乡由新化司、新化寨、新化所3个古村落及周边自然村寨组成。乡政府设在新化所,新化所是一座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城,

新化所至今尚有府城遗址、黄圃营遗址、古石拱桥群、宗祠群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再往西南方向就是贵州省最大的森林公园春蕾林场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隆里古城。

二、开发旅游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镇旅游资源虽然得天独厚,但是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在这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

1、“旅游活镇”的观念还未能广泛地为人们所认识。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型的“朝阳产业”和“无烟产业”,正在世界各国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2、人们的观念认为旅游产业是一项相对发展见慢的产业,达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当地的老百姓更不能在思想上转变观念,根本意识不到它是一门新兴的产业,缺乏开放理念和对新兴市场做出正确的判断,畏首畏尾。

3、乡村旅游业政策尚未配套,例如,保护政策,投资开发政策,信贷政策、经济扶持政策、税收政策、鼓励外商投资开发等政策,在我县旅游起步较晚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4、目前我镇基础设施较差,能通行的路面等级过低;其次,村民缺乏商品意识,旅游商品开发不出来;再次,欠缺旅游人才,旅游服务人才有待培养。

三、为了加快我镇旅游业更快更好发展的建议

1、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做好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充分挖掘旅游资源,做好旅游发展规划,完成《亮司民族村寨旅游修建性详细规划》和《雷屯新农村乡村旅游修建性详细规划》,重点建设开发敦寨田园风光、镇内溶洞群、雷屯乡村休闲接待、亮司民族风情和九南蚂蝗山原始森林自

然风光等。努力打造“生态、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相融合的特色旅游产品和“九南蚂蝗山—敦寨现代工业示范基地—笋屯满寨溶洞—农发大坝—亮司民族村寨—响水坝库区旅游—龙池片区果业基地—雷屯片区农家休闲接待”的精品旅游线路。

2、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严格按照规划,抓好旅游景区景点开发、道路建设和绿化工程,不断延伸旅游线路,完善服务设施。

3、要做好旅游促销宣传工作。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与合作,大力宣传我镇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

 

第二篇:关于“乌镇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调查报告

关于“乌镇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调查报告

[摘要]当风景名胜旅游开发到资源已经有限时,古村镇的开发成为目前国内旅游开发的热点。但是,如何把一个优价制的古村镇开发成一个原貌、文物、韵味都得到很好保护,又能成为旅游的热点,带来经济收益从而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这是古村镇资源开发与保护面临的难题。

[关键词] 古村镇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人流量 乌镇模式

一、绪论

1.“古村镇”一词,泛指所有仍保有比较完整的古建民居、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的古城、古村、古镇,以及建筑古旧、风俗奇特的少数民族村寨。

走进这些赌局特色的古村镇,解毒其形成、发展和存在的原因,追寻数百年前先祖的省会意韵,感受其特有的文化氛围、远古的传承的生活方式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你会得到永久的精神享受。

2。以乌镇为例:乌镇是一个有着1300多年建镇史的古镇,是江南水乡六大古镇之一。其古风犹存的东西南北四条老街呈“十”字交叉,构成双棋盘式河街平行、水陆相连的古镇格局。在对古镇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方面,乌镇作了有效的探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如管线地埋、河道清淤,修旧如故、控制过度商业化等工作,都是在全国古镇闹呼吁开发中首创或成功运做的典范,受到专家和同行的肯定,被联合国专家考察小组誉为“乌镇模式”。

3。考察的意义

当风景名胜旅游开发到资源已经有限时,古村镇的开发成为目前国内旅游开发的热点。但是,如何把一个优价制的古村镇开发成一个原貌、文物、韵味都得到很好保护,又能成为旅游的热点,带来经济收益从而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这是古村镇资源开发与保护面临的难题。 古村镇连同一种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的消逝,仅仅发生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与传统家园的彻底割裂,也仅仅是一两代人的人生。因此,我们必须承认,在现代化的浪潮里,“新价值”的狂欢中,能白村些传统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的古村镇,实属不易。那些古老的生态本来就

很脆弱,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古村镇,大多处于偏僻地区,即使曾经一度繁华,也因历史的原因而门前冷落、尘封窖藏,由此免于浩劫。一旦春光乍泻,成为热闹的“旅游资源”,其“钱景”自然可观,但前景充满变故。出于对古村镇旅游的关注和关心,笔者在20xx年x月x日对乌镇进行了一次调研,亲身体验了乌镇的独特魅力,实地了解到乌镇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现状。同时发现了一些问题,深思其中利弊得失,总结经验教训,并为乌镇旅游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希望乌镇的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调查结果

本次调研有效问卷为46份,其中一份代表了当地老者们的看法。

(一)当笔者在东栅的长廊(休息场所)做调研时,调研的话题引起了老人们兴趣。笔者总结、整理其观点,主要有三:1。古镇的古建筑都是新的,是表面现象,只有古戏台是真的。

2。姑嫂饼不好吃,都是外乡人做的。2。景区开发了,物价上涨了,当地居民没有得到实际利益(最起码包括这几位)。名义上是政府开发,实为旅游公司开发。

(二)问卷结果

1 调查对象:性别 男29人 63% ,女17 37%

年龄20以下 3人 6.5% ,21-30 23 50% ,31-40 5 10.9%,41-50 4 8.7%, 51-60 5 10.9 ,60 6 13%

职业 工人8 17.4%,商人1 2.2% 行政事业人员 7 15.2% ,学生 12 26.1%,科教人员3

6.5% 其他15 32.6%

学历 初中以下 5 10.9% ,高中 4 8.7%,大专10 21.7%,本科23 50%,研究生及以上 3 6.5% 通过分析,从一个侧面得知来乌镇旅游的群体多为中青年知识分子.

2.古镇保护情况:

古镇印象:地方特色很浓 22人 47.8%,特色不明显 4 8.7%,商业化过强 12 26.1%,一般 6 13.0%,其 他 2 4.3%。

古镇民风民俗的保护现状:非常好 8 17.4%,好13 28.3%,一般18 39.1%,不太好 7 15.2%,差0

古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姑嫂饼的注册商标保护:知道7 15.2% ,一点10 21.7%,不清楚 28 60.9%

从数据上看,大部分人对古镇印象比较好,认为古镇保护一般。

3.古镇开发状况:可促进古镇 保护与开发的产业中,85%的游客选了旅游业。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多选):价格高22人次,服务设施不配套 18人次,环境卫生差14,管理混乱13,服务跟不上12,交通不发达 11,建筑不和谐6。

调查的意见和建议:控制人流量5人,少些商业化5人,应注重民风民俗的保护 4人,提高服务质量1人,应让当地居民得到切实利益 2人.共有17人写出意见或建议。

三、提出建议

(一)古镇开发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志是:古镇居民生活质量是否提高。

乌镇当地老者的看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并没有明显提高。

但据报道,乌镇并没有变成游客的风景、住户的尴尬,近年来投入2亿多用于改善老街的基础设施。乌镇从古镇旅游中得到了一定的好处。

依次我建议: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的有关部门应加大政策的宣传,让当地居民理解古镇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和政策,携手共创美好古镇。 同时要逐步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特别是现在居住在古镇的居民。

(二)基于游客的意见或建议,提出我的建议

1.控制人流量。

2.实行区分需求定价法

3.切实做好古镇的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

4.完善古镇的服务设施,改善古镇景区及景区周边的环境卫生。

5.不断促进古镇周围环境、周边民居与景区建筑的和谐一致。同时,应不断挖掘古镇资源,提高古镇旅游产品的“含金量”。

参考文献:1.席岳婷 《基于优效型公共产品理论的古村镇遗产研究》20xx.

2.黄祖松 《乌镇模式》 广西新闻网 20xx.01.05.

3.潘莹、赵晓峰、习建新《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策》20xx.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32a91e0100e08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