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西街道果品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城西街道果品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为加快果品产业的发展步伐,进一步提高城西街道果品产业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提高果农的经济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近期,结合果品生产的实际情况,对街道辖区果品产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规划进行了调研,具体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城西街道果品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城西街道不断加大以三优富士为主导的果品产业发展力度,果品产业逐步成为辖区农村经济中农民致富增收的优势产业,果品生产初步实现了布局合理化、基地规模化、生产专业化。

(一)果品生产规模化。城西街道果品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先后建立起以华峰果品有限公司为龙头,以河西、东岭后果品种植区为中心的优质果品生产大村12个,面积2000多亩,年产量1.1万吨。果品产业常年产值突破1000万元,占全街道农业产值的19%,已成为全市果品生产大镇。特别是华峰果品有限公司生产“翠虹”牌优质富士苹果名闻遐迩,由现代三优富士基地生产,生产过程通过了GAP认证,并且经过气调保鲜,直供超市销售,加工销售过程通过了HACCP认证,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均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果品品种优质化。街道依托现建有现代果品种植基地,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提供优质苗木,20xx年以来在坦埠

庄、河西等村新发展三优富士合作基地1500多亩,全部按现代化栽培模式打造,按照 “果园优良化、栽培现代化、管理机械化、灌溉节水化、产品外向化”模式建设。以生产有机苹果为目标品牌,采用施有机肥技术、自动打药技术、滴灌施肥技术、生草覆草技术,达到了先进农业技术、绿色环保、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周边环境的现代果园的管理要求。以此生产的“三优”富士苹果具有病虫害轻、果品质量好、果个大、果型端正、果面光洁、着色好、早果丰产性强、维生素和糖度含量高等特点,简单的说就是良种、良砧、良法的有机结合,有效提升了果品的品质。

(三)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街道境内地形以丘陵低山为主,立体气候明显,属温带季风气候,年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13℃,年降雨量720毫米,相对湿度

60%,日照时数1463小时,无霜期195天。全街道海拨100米以下的耕地占70%,土壤富含氧化钾等养分,PH值6.5左右,土层深厚肥沃,保水保肥力强。因此,发展果树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四)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街道不断引导果品企业、果农拓宽国际国内市场,在国内市场的开辟上,先后在10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设立销售网点,与本地以及多家大型商超建立了较为稳定的产销关系。在国际市场上,出口到俄罗斯、中东、东南亚等地区。多年以来以优良的品质获得了广大客户的欢迎,城西果品将有着更为广阔的市场销售前景。

二、果品产业发展规划

到20xx年,全街道苹果面积发展到1万亩左右,挂果园面积达到8000亩左右,全街道农民人均挂果园面积达到0.5亩以上。总产量达到4万吨,优果率达到85%以上,生产苹果贮藏能力占到总产量的90%,全街道“四项关键技术”普及率达到90%以上,苹果产值达到1.6亿元。果农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

三、 果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发展资金。按照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要求,初步估算全街道需果品产业发展资金4500万元,就目前看,资金投入较少。一是农民不愿出钱发展果品生产,就近年来辖区农民投资创业的方向来看,相比投资果品产业,农民更倾向于投资禽畜养殖和大棚蔬菜种植,用于发展果品生产的资金较少,并且即使已经从事果业生产的果农,大部分不愿意在改良果品品质或引进新建的果品管理技术而投入较多资金;二是街道近年财政资金相对紧张,加之在“城区西拓”这样大的战略规划背景下,政府资金更多地倾向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二三产业发展投入,在果品产业发展中,很难进一步挤出资金增加投入;三是商业性投入不足,街道范围内除华峰果品一家龙头型商业公司外,其余果品产业发展组织均为专业技术合作型组织,资金实力不足,无力在产业发展上投入大量资金。

(二)产业化程度偏低。我街道虽然是苹果种植面积较广,但苹果栽植是由分散的单个家庭进行生产的。这些家庭大多依靠道听途说和个人的感觉进行生产和销售,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存在组织,生产、销售过程都是孤立进行的。虽然街道成立了果品产业联合党总支,但这只是个技术服务性的组织,并不涉及全街道果品业产业重组。虽然成立了果品专业合作社,但只有一家,数量太少,并且组织松散,生产不规格,缺少企业支撑和政府的强力支持。总体上来看,街道苹果生产组织化程度太低,产业化程度更低。

(三)果树栽后管理不力。近年来,街道的果品生产虽然在产业化程度上有了加大提高,但以家庭为基本单元进行生产的形式仍然是主流,这就决定了果品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只能取决于农民文化技术程度的高低。目前,农村文化程度较高的年轻人大多出外打工,剩下的多是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妇女或老年人,而这些人却正是我街道果品生产的基本劳作大军。文化程度太低是这些人的集体标识。这些人对果业生产技术似懂非懂,生产多是通过经验进行的。虽然龙头企业、合作社等都有果业技术专干,但人员太少,而且水平参次不齐,在指导果农生产时多的是理论而缺少实践性的技术帮助,根本不能有效改变生产技术低的事实,致使果品生产技术仍旧以经验型为主,创新趋势不强。

四、 果品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果品产业发展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应加大果品产业发展资金投入的宣传引导力度,加大以果品种

植、储运、加工、销售为方向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企业投资果品产业发展的奖励力度。同时,积极引导果农解放思想,进一步加大果园管理、果品改良等方面的技术投入,逐步提升果业发展水品和果品质量,以确保果品产业的稳步发展。

(二)借鉴工业思维模式,推行企业化运行机制。用工业思维谋划果品业,着眼于经济全球化,按照技术高新化,生产专业化,产品标准化,商品品牌化的要求,把果园办成“绿色工厂”,使农民成为“产业工人”,全面提升果品产业升级。按照政府引导,业主开发运作的产业化运行机制,在果品业发展中积极推行企业化管理。要主动与国内外大型果业集团等企业建立合约关系,为果品加工争取订单。大力争取有一定资金、技术实力的工商企业、私营业主到街道落户,从事果品鲜销及批发市场建设。壮大果品生产者及储运、加工协会以及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能力。

(三)探索绿色食品生产模式。果品业本质上即是一个生态型产业。要进一步合理利用果品业发展的自然资源,注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增值,大力引进环保技术,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按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开发生产绿色食品。加大水肥一体化、人工覆草技术以及有机发酵肥料施用等技术的推广力度,进一步改提高果品质量,增加产量。

(三)加快土地流转经营加快土地流转经营加快土地流转经营加快土地流转经营。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明确“加强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我县一些家庭的果园长期以来由于缺少人力,不是让别人代管就是任期自生自灭,可以将这部分果园通过政府监督签定一定的土地经营契约采用出租或转让使用权的形式由人力充足的家庭或组织、公司来经营,盘活果园,促进生产。另外,由于国家实行较长期不变的土地政策,使农村一部分人不需要土地而拥有土地并闲置着,一部分新娶的媳妇和新生孩想有土地却没有,形成了一定的矛盾。可以按照相关政策要求,进一步探索合理的土地流转形式,使一些人或组织、公司在一定的范围内出租到面积较大的土地,进行大面积的苹果栽植,形成苹果生产大户,进而成立果业生产公司,实现规模化生产。

 

第二篇:关于高铁时代道路客运行业应对发展的调研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