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 包含大部分自检自测题2(20xx.6)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期20xx年上半年期末考试 管理信息系统 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

1. 最适合应用原形法开发的系统是( A )

A、用户需求较难定义的、规模较小的系统

B、用户需求明确、规模较大的系统

C、数据关系复杂、数量大的系统

D、运算关系复杂、运算工作量大的系统

2.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是( A )

A、调查组织状况、组织信息需求分析、系统目标

B、组织信息需求分析、系统目标确定、资源分配方案

C、物理配置、资源分配、系统目标

D、资金投入分析、组织信息需求分析、资源分配

3. DSS是指:( C )

A、专家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决策支持系统

D、经理信息系统

4. EDI是指:( A )

A、电子数据交换

B、电子商务

C、电子数据接口

D、经济数据分析

5. 管理信息系统常用的详细调查方法不包括( C )

A、访问

B、召开调查会

C、测试

D、问卷调查

6. 管理活动的高、中、基3个层次分别对应着3种类型的决策过程,即( A )

A、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结构化决策

B、非结构化决策、结构化决策和半结构化决策

C、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一般性决策

D、非结构化决策、过程性决策和结构化决策

7.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英文缩写分别是:( C )

A、OA、CIMS

B、OA、CMIS

C、CIMS、OA

D、CMIS、OA

8 .MRP-II是在什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D )

A、企业资源计划

B、办公自动化

C、MPS

D、物料需求计划

9 .C/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 A )

A、客户/服务器模式 B、文件/服务器模式

C、分时/共享模式 D、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10.原型化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即( B )

A、探索型、开发型、直接型

B、探索型、实验型、演化型

C、灵活型、结构型、复杂型

D、目标型、实验型、探索型

11.系统的存在需要3个基本条件,即:( A )

A、输入、反馈、处理

B、时间、地点、事件

C、计划、控制、执行

13.人们通常用下面的英文缩写表示会计信息系统( C )

A、GIS

B、EC

C、AIS

D、CAD

15.对当前系统进行初步调查工作应重点在哪个阶段进行( B )

A、总体规划阶段

B、系统分析阶段

C、系统设计阶段

D、系统实施阶段

16.总体规划是系统生命周期中的第一个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明确( C )

A、系统的业务流程的细节

B、系统的数据流程

C、系统是什么

D、系统的开发工具等

17.通常称数据流图为:( C )

A、CAM图

B、CASE图

C、DFD图

D、CAD图

18.系统分析报告的主体中包括( A )

A、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加工说明

B、数据流、文件、文件条目

C、系统结构图、子系统分布图、模块图

D、数据流、数据条目、数据项

19.有时也将系统分析称作( D )

A、业务流程分析

B、现行系统分析

C、可行性分析

D、逻辑设计

20.系统测试的基本方法有( B )

A、一般测试法、特别测试法

B、黑盒测试法、白盒测试法

C、简单测试法、复杂测试法

D、逻辑测试法、物理测试法

21. 系统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D )

A、输出信息的准确性、精确度

B、操作说明书

C、处理速度

D、日常运行记录和现场实行监控数据

22. 建立数据字典的阶段是( B )

A、系统规划

B、系统分析

C、系统设计

D、系统实施

23.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是(C )

A、食、石油、水

B、物质、网络、信息

C、能源、物质、信息

D、计算机、通信、网络

24. 以下选项属于管理控制(战术管理)的是(D )。

A、奖金分配

B、产品发展

C、作业调整

D、库存补充

25. 系统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D )。

A、输出信息的准确性、精确度

B、操作说明书

C、处理速度

D、日常运行记录和现场实行监控数据

二、填空题

1. 系统设计通常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首先是总体设计,其任务是(设计系统的框架和概貌,向用户单位和领导部门作详细报告并获得认可),第二阶段:(详细设计)。

2. 系统设计是(开发人员进行的工作,他们将系统设计阶段得到的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转换为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

3. 系统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是(系统设计说明书),是下一个阶段系统实施的工作依据。

4. 系统的可靠性指(系统硬件和软件在运行过程中抵抗异常情况的干扰及保证系统正常工

作的能力)。

5. 衡量系统(可靠性)的指标是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和平均维护时间。前者指(平均的前后两次故障发生)的时间,反映了(系统安全运行)时间,后者指(故障后平均每次所用的修复)时间,反映系统(可维护性)的好坏。

6. 总体设计主要是指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整个系统的(划分)、机器设备(包括软、硬设备)的配置、(数据的存储规律)以及(整个系统实现规划)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安排。

7. 总体设计包括(系统模块结构)设计和(计算机物理系统的配置)方案设计。

8. 详细设计主要包括(处理过程设计、代码设计、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等),(处理过程设计)用以确定每个模块内部的详细执行过程,包括局部数据组织、(控制流)、每一步的具体加工要求等。

9. (IPO)图是对每个模块进行详细设计的工具,它是输入加工输出(Input Process Output)图的简称。

10. 基准测试法是(采用一定的算法或处理业务,来考察计算机系统的处理能力)。

11. 总体设计的一个主要内容是(合理得进行系统模块结构的分析和定义),将一个复杂的系统设计转为若干个子系统和一系列基本模块的设计。

12. 顺序码是(用连续数字或有序字母代表编码对象的代码)。

13.(U型组织)即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它是一种内部(一元化)领导的组织形式。这种形式只适用于任务明确,而又要求领导集中、控制严格的情形,这可以说是一种(树状)组织。

14.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一种系统化、结构化和(自顶向下)的系统开发方法。

15. 绘制数据流程图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法。

16. 程序设计的任务是(为新系统编写程序),即把详细设计的结果转换成某种计算机编程语言写成的程序。

17. 计算机数据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主要从数据的(传输数量),(传输质量)和(信道容量)来衡量。

19. 一般认为组织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业务流程)合理性,通过自动化其业务流程有可能达到极高的效率。

20.管理信息系统学科的三要素是(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和(计算机的应用)。

21. 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及(数据库技术)。

22.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支持数据库运行的(软硬件)、(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等部分组成的。

23. 原型法适用范围:适用于(小)型系统;适用于业务处理过程比较(简单)或不太复杂的系统;适用于业务需求相对(较为确定)(不一定很明确)的系统;适用于具有较丰富系统开发经验的人员采用。

三、名词解释

1. 文件设计:文件设计就是根据文件的使用要求、处理方式、存储的数据量、数据的活动性及所能提供的设备条件等,确定文件类别、选择文件媒体、决定文件组织方法、设计记录格式,并估算文件容量。

2. 层次码:层次码也称区间码,是代码的各数字位分成若干个区间,每一区间都规定不同的含义,因此该码中的数字和位置都代表一定的意义。

3. 吉布森混合法:吉布森混合法主要用来评价计算机的科学计算能力,该方法把程序执行时常用的一些指令,如比较、计算、移位等指令分别加以执行,得出执行时间后再分别乘上加权值,求出总和。

4. 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的可靠性指系统硬件在运行过程中抵抗异常情况的干扰及保证系统正常工作的能力。

5.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是关于管理信息系统长远发展的计划,是企业战略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6. 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所谓数据字典是在新系统数据流程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定义和描述所哟数据的工具,包括对一切动态数据(数据流)和静态数据(数据存储)的数据结构和相互关系的说明,是数据分析和数据管理的重要工具,是系统设计阶段进行数据库(文件)设计的参考依据。

7. 模块结构图:模块结构图是用于描述系统模块结构的图形工具,它不仅描述了系统的子系统结构与分层的模块结构,清楚地表示了每个模块的功能,而且还直观地反映了块内联系和块间联系等特性。

8. 数据管理:数据管理在管理信息系统中,数据的收集、加工、检查、存储、传输、利用和维护等工作统称为数据管理。数据管理技术也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管理和数据库管理三个发展阶段。

9. EDPS: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Systems,EDPS): EDPS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的特点处理的计算机,目的是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可分为单项数据处理阶段和综合数据处理阶段。

10. 标准作业程序:标准作业程序是组织在生产活动过程总结出来的精确的规则、程序和制度。

11. 信息的不完全性:信息的不完全性指我们没有能力收集一个事物的全部信息,也没有必要储存全部信息。

12. 系统:系统是一些部件为了某种目的而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就其本质而言,是一定环境中一类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事物有机集合体。

13. 系统建模:系统建模是通过建立和构造逻辑系统(符号系统)老描述真实系统的。模型有四种类型:符号模型、物理模型、图形模型和数学模型。

14. 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由相关部件组成的系统,可以收集、处理和输出数据和信息,并且具有为达到系统目标而存在的反馈机制。

15. 扁平化组织:扁平化组织具有较少的管理层,底层的员工被赋予较多的决策制定权利,他们被准许制定比过去更重要决策。

16.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所研究对象类型的集合,这些对象组成数据库。按照数据结构类型的不同,将数据模型划分为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17. 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是指在给定的数据模型中,数据及其数据关联所遵守的一组规则,用以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一致性。

18 数据操纵 :数据操纵是指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实例的操作。

19 数据库模型:数据库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或概念模式,是对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系统模式结构的中间层。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模式是数据项值的框架。数据库系统模式通常还包含访问控制、保密定义、完整性检查等方面的内容。 20 BSP:BSP方法是把企业目标转化为信息系统(IS)战略的全过程。它支持的目标是企业各层次的目标。

四、问答题

1、系统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答:1简单性

2可变性

3一致性和完整性

4可靠性

5经济性

2、系统设计的内容是什么?

答:1总体设计

(1) 系统模块结构设计

(2) 计算机物理系统配置方案设计

2详细设计

3编写系统设计说明书

3、系统设计的常用工具是什么?

答:1、模块结构图

2、信息系统流程图

3、IPO图

4、控制流程图(FC)

4、设计计算机物理系统配置方案的方法。

答:(1)信息调查法

信息调查法又称类似系统法,适合于较小型的信息系统。

(2)方案征集法

方案征集法又称建议书法。通常由用户向厂商提出要求,厂商根据要求提出计算机物理系统配置建议书,供用户评价和选择。

(3)招标法

招标法类同于其他工程项目的招标形式,要求“标书”撰写严密,工作程序严格,组成专家组等。

(4)试用法

试用法要求参与竞争的厂商进行现场试验演示,使用户得到实际的、直观的感觉。

(5)基准测试法

基准测试法是采用一定的算法或处理业务,来考察计算机系统的处理能力。

5、简述模块分解的原则和依据。

答:(1)“耦合小,内聚大”的基本原则

耦合表示模块之间联系的程度。紧密耦合表示模块之间联系非常强;松散耦合表示模块之间联系比较弱;非耦合则表示模块之间无任何联系,是完全独立的。

内聚表示模块内部各成之间的联系程度。

一般来说,在系统中各模块的内聚越大,则模块间的耦合越小。但这种关系并不是绝对的。耦合小使得模块间尽可能相对独立,从而各模块可以单独开发和维护。内聚大使得模块的可

理解性和维护性大大增强。因此,在模块的分解中应尽量减少模块的耦合,力求增加模块的内聚。

(2)对子系统或模块进行划分的依据

一个合理的子系统或模块划分,应该是内部联系强,子系统或模块间尽可能独立,接口明确、简单,尽量适应用户的组织体系,有适当的公用性。也就是上面所说的“耦合小,内聚大”。

6、简述制定战略规划的具体步骤。

答:(1)成立规划领导小组

(2)人员培训

(3)规定制度

(4)制定战略规划的具体步骤

a确定规划的性质。

b收集相关信息

c进行战略分析

d定义约束条件

e明确战略目标。

f提出未来略图。

g选择开发方案。

h提出实施进度。

i通过战略规划。

7、简述可行性分析的内容

答:(1)经济上的可行性

主要是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

(2)技术上的可行性

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要考虑将来采用的硬件和软件技术能否满足用户提出的要求。

(3)管理上的可行性

主要是管理人员对开发信息系统的态度和管理方面的基础工作。

8、衡量编程工作的指标大致可分为哪些方面

答:从目前的技术发展来看,衡量编程工作的指标大致可分为五个方面:

1可靠性

2实用性

3规范性

4可读性

5可维护性

9、简述一个组织中信息系统部门的人员构成

答:一个组织的信息系统部门人员理想的构成应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由那些掌握两种语言,即信息技术语言和商业语言,并能深刻了解计算机化企业机制和企业变革规律,得到最高管理层信任的专业人员组成,他们主要负责计算机化企业解决方案的设计及组织实现,即负责组织如何使用机器(信息技术)。另一部分是由技术性专业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快速建立和改变系统,使系统能安全稳定地运行,即负责如何使机器运转。

10、请简述管理的基本职能

答:管理的基本职能有以下几种

(1)计划职能

计划是对未来做出安排和部署。计划的职能是为组织及确定下属机构实现目标,拟定行动方案,并制定各种计划,使各项工作和活动都能按照预定的目的在计划指导下进行,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组织职能

组织只能包括人的组织和工作的组织。

(3)领导职能

领导职能的作用在于指引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实现其目标,这是一种行为过程。

(4)控制职能

控制职能是对具体管理业务进行计量和纠正,确保管理目标以及目标达成而拟定的计划得以实现。

11、管理信息系统的学科特点是什么

答:管理信息系统影响最大的学科还是系统科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管理信息系统学科的三要素是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和计算机的应用。系统的观点是不研究对象作为整体而不是局部来考虑,着眼于整体的优化;数学的方法就是用定量技术研究对象,采用各种数学模型和运行模型分析系统;计算机技术则是建立模型,分析模型,实现优化的工具。

12、试述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答:数据库设计的步骤包括用户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四个阶段。其中概念结构设计是根据用户需求设计数据库模型,所以称为概念模型。概念模型可用实体联系模型表示,也可以用3NF关系群表示。

逻辑结构设计是将概念模型转换成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的数据模型。

物理结构设计是为数据模型在设备上选定合适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13、简述数据流程调查的内容

答:收集原系统全部输入单据、输出报表和数据存储介质的典型格式;弄清各环节的处理方法和计算方法;在上述各种单据、报表、账本的典型样品上或用附页注明制作单位、报送单位、存放地点、发生频度、发生的高峰时间及发生量等;在上述各种单据、报表、账册的典型样品上注明各项书局的类型、长度、取值范围。

14、简述系统分析的任务

答:系统分析是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系统进行深入详细的调查研究,确定新系统逻辑结构的过程。系统分析任务是:

(1)了解用户需求

详细了解每个业务过程和业务活动的工作流程及信息处理流程,理解用户对信息系统的需求,包括对系统功能、性能等方面的需求,对硬件配置、开发周期、开发周期开发方式等方面的意见及打算。

(2)确定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各种系统开发理论、开发方法和开发技术,确定系统应该具有的逻辑功能,再用适当的方法表示出来,形成系统的逻辑模型。

15、简述系统分析的步骤

答:系统分析的步骤可分为以下几点:

(1)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

(2)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分析

(3)系统数据流程分析

(4)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

(5)提出系统分析报告

16、一般常见的详细调查方式哪些?

答:(1)访问

(2)进行问卷调查

(3)召开调查会

(4)参加业务实践

(5)使用各种图表工具

19、一般来说,系统实施阶段主要有哪几个方面的工作:

答:(1)物理系统的实施

(2)程序设计

(3)系统测试

(4)人员培训

(5)系统切换

20、程序必须符合什么样的基本要求?

答:程序设计的任务是为新系统编写程序,即把详细设计的结果转换成某种计算机编程语言写成的程序。该阶段相当于机械工程中图纸设计完成后的“制造”阶段,程序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地利用电子计算机来圆满地达到预期目的。

高质量的程序,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 程序的功能必须按照规定的要求,正确地满足预期的需要。

(2) 程序的内容清晰、明了,便于阅读和理解。

(3) 程序的结构严谨、简捷,算法和语句选用合理,执行速度快,节省机时。

(4) 程序和数据的存储、调用安排得当,节省存储空间。

(5) 程序的适应性强。程序交付使用后,若应用问题或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调整和修改程序比较简单易行。

22、请指出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系统的区别。

答:90年代后,一个比较普遍的趋势是用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s)代替管理信息系统。但是从科学范围的本质看,信息系统包含的范围要大于管理信息系统。如前所述,管理信息系统服务的对象为中层管理监督和控制业务活动,其面对的任务也是结构化的,国内一些电子技术专业很早就使用了信息系统的名词,他们主要偏重于硬件和软件技术,不能简单认为信息系统就是管理信息系统。

23、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是什么?

答:管理信息系统按照自下而上的层次结构,可以分为操作控制、管理控制和战略管理三个层次。

24、请举例说明数据组织的层次

答:数据层次一般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 数据项。如描述在校学生时,“学号”、“姓名”、“性别”、“班级”等都是数据项。

(2) 记录。如处理的对象是学生,则该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班级、成绩等数据项构成了关于学生的一条记录。

(3) 文件。如学生情况包括有关学生的记录,但是,在需要时可以从某个现有文件中挑出一些特定的数据和记录重新组织,形成新的文件。

(4) 数据库。

五、应用题

1.请用E-R图表示以下关系:

活期存款中,“储户”通过“存取款单”和“存储所”发生联系。假定“储户”包括:账号、姓名、电话、地址、存款额;“储蓄所”包括:储蓄所编号、名称、电话、地址。(假定一个储户可以在不同的储蓄所存取款)试完成下列两项设计:绘出表示存取款的E-R图

2.某银行储蓄所存(取)款过程如下:

储户将填好的存(取)单及存折送交分类处理处。分类处理安三种不同情况分别处理。如果存折不符或存(取)单不合格,则将存折及存(取)单直接退还储户重新填写;如果是存款,则将存折及存款单送交存款处处理。存款处理处取出底帐登记后,将存折退还给储户;如果是取款,则将存折及取款单送交取款处理处,该服务台取出底帐及现金,记账后将存折与现金退给储户。从而完成存(取)款处理过程。试按此画出数据流程图。

3. 某公司对于订货,根据不同的条件给予不同的折扣:

(1)年交易额在5万或5万以下,则不给予折扣;

(2)对于年交易额在5万以上时:

如果无欠款,则给予15%的折扣;如果有欠款,而且与本公司的交易关系在20年以上,则折扣为10%;如果有欠款,而且与本公司交易关系在20年以下,则折扣为5%。

请画出表示这一过程的逻辑判断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