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工作

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工作

(发布日期:2007-1-25 作者:韦枝桂,吴茂富 出处:(广东省地勘局704地质大队,广东湛江524018)

摘 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在保证外业和实验资料准确可靠的基础上,文字报告和有关图表应按合理的程序编制。要重视现场编录、原位测试和实验资料检查校核,使之相互吻合,相互印证。地基岩土分层是一个重要环节,要根据岩土地质时代、土的成因类型、岩土性质、状态、岩石风化程度和物理力学特征合理划分。岩土的工程力学性质是根据原位测试和实验资料的数理统计值综合判定。报告要充分搜集利用相关的工程地质资料,做到内容齐全,论据充足,重点突出,正确评价建筑场地条件、地基岩土条件和特殊问题,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合理适用的建议。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图表;编制程序;岩土分层;数理统计;评价;建议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质勘察的最终成果,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报告是否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和岩土工程特点,关系到工程设计和建筑施工能否安全可靠、措施得当、经济合理。当然,不同的工程项目,不同的勘察阶段,报告反映的内容和侧重有所不同;有关规范、规程对报告的编写也有相应的要求。下面着重谈一谈有关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工作,且侧重于详细勘察阶段。

1 报告的编制程序

一项勘察任务在完成现场放点、测量、钻探、取样、原位测试、现场地质编录和实验室测试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即转入资料整理工作,并着手编写勘察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工作应遵循一定的程序,才能前后照应,顺当进行。不然的话,常会出现现场编录与实验资料的矛盾、图表间的矛盾、文图间的矛盾,改动起来费时费力,影响效率,影响质量。

通常的编制程序是:

(1)外业和实验资料的汇集、检查和统计。此项工作应于外业结束后即进行。首先应检查 1

各项资料是否齐全,特别是实验资料是否出全,同时可编制测量成果表、勘察工作量统计表和勘探点(钻孔)平面位置图。

(2)对照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资料,校正现场地质编录。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往往被忽视,从而出现野外定名与实验资料相矛盾,鉴定砂土的状态与原位测试和实验资料相矛盾。例如:野外定名为粘土的,实验出来的塑性指数却<17;野外定名为细砂的,实验资料为中砂,其0.25~0.5mm颗粒含量百分比达50%以上;野外定为可塑状态粘性土的,实验出来的液性指数却<0;野外定为稍密状态的砂性土,标准贯入击数却<10击;野外定为淤泥或淤泥质土的,实验出的孔隙比却<1;野外定为硬塑粘性土的,标贯击数却<18击??产生诸如此类的矛盾,或由于野外分层深度和定名不准确,或试验资料不准确,应找出原因,并修改校正,使野外对岩土的定名及状态鉴定与实验资料和原位测试数据相吻合。

(3)编绘钻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

(4)划分岩土地质层,编制分层统计表,进行数理统计。地基岩土的分层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价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因此,此项工作必须按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岩性、状态、风化程度、物理力学特征来综合考虑,正确地划分每一个单元的岩土层。然后编制分层统计表,包括各岩土层的分布状态和埋藏条件统计表,以及原位测试和实验测试的物理力学统计表等。最后,进行分层试验资料的数理统计,查算分层承载力。

(5)编绘工程地质剖面图和其它专门图件。

(6)编写文字报告。按以上顺序进行工作可减少重复,提高效率;避免差错,保证质量。在较大的勘察场地或地质地貌条件比较复杂的场地,应分区进行勘察评价。

2 报告论述的主要内容

报告应叙述工程项目、地点、类型、规模、荷载、拟采用的基础形式;工程勘察的发包单位、承包单位;勘察任务和技术要求;勘察场地的位置、形状、大小;钻孔的布置者和布置原则,孔位和孔口标高的测量方法以及引测点;施工机具、仪器设备和钻探,取样及原位测试方法;勘察的起止时间;完成的工作量和质量评述;勘察工作所依据的主要规范、规程;其它需要说明的 2

问题。报告应附勘探点(钻孔)平面位置图、勘探点测量成果表和勘察工作量表。倘若勘察工作量少,可只附图而省去表。一个完整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由下面几部分组成。

2.1 地质地貌概况地质地貌决定了一个建筑工地的场地条件和地基岩土条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1)地质结构。主要阐述的内容是:地层(岩石)、岩性、厚度;构造形迹,勘察场地所在的构造部位;岩层中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和风化、破碎程度。由于勘察场地大多地处平原,应划分第四系的成因类型,论述其分布埋藏条件、土层性质和厚度变化。

(2)地貌。包括勘察场地的地貌部位、主要形态、次一级地貌单元划分。如果场地小且地貌简单,应着重论述地形的平整程度、相对高差。

(3)不良地质现象。包括勘察场地及其周围有无滑坡、崩塌、塌陷、潜蚀、冲沟、地裂缝等不良地质现象。如在碳酸盐岩类分布区,则要叙述岩溶的发育及其分布、埋藏情况。如果勘察场地较大,地质地貌条件较复杂,或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报告中应附地质地貌图或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图;如场地小且地质地貌条件简单又无不良地质现象,则在前述钻孔位置平面图上加地质地貌界线即可。当然,倘若地质地貌单一,则可免绘界线。

2.2 地基岩土分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这一部分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着重论述的问题,是进行工程地质评价的基础。下面介绍分层的原则和分层叙述的内容。

(1)分层原则。土层按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状态和物理力学性质划分;岩层按岩性、风化程度、物理力学性质划分。厚度小、分布局限的可作夹层处理,厚度小而反复出现可作互层处理。

(2)分层编号方法。常见三种编号法:第一,从上至下连续编号,即①、②、③??层。这种方法一目了然,但在分层太多而有的层位分布不连续时,编号太多显得冗繁;第二,土层、岩层分别连续编号,如土层Ⅰ-1、Ⅰ-2、Ⅰ-3??;岩层Ⅱ-1、Ⅱ-2、Ⅱ-3??;第三,按土、石大类和土层成因类型分别编号。如某工地填土1;冲积粘土2-1、冲积粉质粘土2-2,冲积细砂2-3;残 3

积可塑状粉质粘土3-1、残积硬塑状粉质粘土3-2;强风化花岗岩4-1,中风化花岗岩4-2,微风花岗岩4-3。第二、三种编法有了分类的概念,但由于是复合编号,故而在报告中叙述有所不便。目前,大多数分层是采用第一种方法,并已逐步地加以完善。总之,地基岩土分层编号、编排方法应根据勘察的实际情况,以简单明了,叙述方便为原则。此外,详勘和初勘,在同一场地的分层和编号应尽量一致,以便参照对比。

(3)分层叙述内容。对每一层岩土,要叙述如下的内容:

①分布:通常有“普遍”、“较普遍”、“广泛”、“较广泛”、“局限”、“仅见于”等用语。对于分布较普遍和较广泛的层位,要说明缺失的孔段;对于分布局限的层位,则要说明其分布的孔段。

②埋藏条件:包括层顶埋藏深度、标高、厚度。如场地较大,分层埋深和厚度变化较大,则应指出埋深和厚度最大、最小的孔段。

③岩性和状态:土层,要叙述颜色、成分、饱和度、稠度、密实度、分选性等;岩层,要叙述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节理裂隙发育情况、风化程度、岩心完整程度;裂隙的发育情况,要描述裂隙的产状、密度、张闭性质、充填情况;关于岩心的完整程度,除区分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和极破碎外,还应描述岩心的形状,即区分出长柱状、短柱状、饼状、碎块状等。

④取样和实验数据:应叙述取样个数、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尽量列表表示土工实验结果,文中可只叙述决定土层力学强度的主要指标,例如填土的压缩模量、淤泥和淤泥质土的天然含水量、粘性土的孔隙比和液性指数、粉土的孔隙比和含水量、红粘土的含水比和液塑比。对叙述的每一物理力学指标,应有区间值、一般值、平均值,最好还有最小平均值、最大平均值,以便设计部门选用。

⑤原位测试情况:包括试验类别、次数和主要数据。也应叙述其区间值、一般值、平均值和经数理统计后的修正值。⑥承载力:据土工试验资料和原位测试资料分别查算承载力标准值,然后综合判定,提供承载力标准值的建议值。

4

2.3 地下水简述

地下水是决定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重要因素。报告中必须论及:地下水类型,含水层分布状况、埋深、岩性、厚度,静止水位、降深、涌水量、地下水流向、水力坡度;含水层间和含水层与附近地表水体的水力联系;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条件,水位季节变化,含水层渗透系数,以及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等。对于小场地或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勘察场地,论述的内容可以简化。有的内容,如水位季节变化,并非在较短的工程勘察期间能够查明,可通过调查访问和搜集区域水文资料获得。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要结合场地的地质环境,根据水质分析资料判定。应列出据以判定的主要水质指标,即pH、HCO-3、SO2-4、侵蚀CO2的分析结果。

2.4 场地稳定性

场地稳定性评价主要是选址和初勘阶段的任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1)场地所处的地质构造部位,有无活动断层通过,附近有无发震断层。

(2)地震基本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3)场地所在地貌部位,地形平缓程度,是否临江河湖海,或临近陡崖深谷。

(4)场地及其附近有无不良地质现象,其发展趋势如何。

(5)地层产状,节理裂隙产状,地基土中有无软弱层或可液化砂土。

(6)地下水对基础有无不良影响。报告对场地稳定性作出评价的同时,应对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增强建筑物稳定性方面的措施提供建议。

2.5 其他专门要求论述的问题

对于设计部门提出的一些专门问题,报告应予以论述,如饱和砂土的震动液化、基坑排水量计算、动力机器基础地基刚度的测定、桩基承载力计算、软弱地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等等。

2.6 结论与建议

结论是勘察报告的精华,它不是前文已论述的重复归纳,而是简明扼要的评价和建议。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5

(1)对场地条件和地基岩土条件的评价。

(2)结合建筑物的类型及荷载要求,论述各层地基岩土作为基础持力层的可能性和适宜性

(3)选择持力层,建议基础形式和埋深。若采用桩基础,应建议桩型、桩径、桩长、桩周土摩擦力和桩端土承载力标准值。

(4)地下水对基础施工的影响和防护措施。

(5)基础施工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6)建筑是否作抗震设防。

(7)其它需要专门说明的问题。

以上7个方面的内容,并非所有的勘察报告都要面面俱到,一一罗列。由于场地和地基岩土的差异、建筑类型的不同和勘察精度的高低,不同项目的勘察报告反映的侧重点当然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上列概述、地基岩土分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简述和结论与建议等四项,是每个勘察报告必须叙述的内容。总之,要根据勘察项目的实际情况,尽量做到报告内容齐全、重点突出、条理通顺、文字简练、论据充实、结论明确、简明扼要、合理适用。

3 图表编制要点

3.1 主要图件

(1)勘探点(钻孔)平面位置图。表示的主要内容:①建筑平面轮廓;②钻孔类别、编号、深度和孔口标高;应区分出技术孔、鉴别孔、抽水试验孔、取水样孔、地下水动态观测孔、专门试验孔(如孔隙水压力测试孔);③剖面线和编号:剖面线应沿建筑周边,中轴线、柱列线、建筑群布设;较大的工地,应布设纵横剖面线;④地质界线和地貌界线;⑤不良地质现象、特征性地貌点;⑥测量用的坐标点、水准点或特征地物;⑦地理方位。对于较小的场地,一般仅表示①、②、③、⑥、⑦五项内容。

标注地理方位的最大优点在于文中叙述有关位置时方便。此图一般在甲方提供的建筑平面图上补充内容而成。比例尺一般采用(1∶200)~(1∶1000)。

6

(2)钻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钻孔柱状图的内容主要有地层代号、岩土分层序号、层顶深度、层顶标高、层厚、地质柱状图、钻孔结构、岩心采取率、岩土取样深度和样号、原位测试深度和相关数据。在地质柱状图上,第四系与下伏基岩应表示出不整合接触关系。在柱状图的上方,应标明钻孔编号、坐标、孔口标高、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施工日期等。柱状图比例尺一般采用1∶100或1∶200。

(3)工程地质剖面图。此图是作为地基基础设计的主要图件。其质量好坏的关键在于:剖面线的布设是否恰当;地基岩土分层是否正确;分层界线,尤其是透镜体层、岩性渐变线的勾连是否合理;剖面线纵横比例尺的选择是否恰当。关于剖面线的布设和地基岩土分层原则,此前已论及,不再赘述。倘若分层正确,一般来说分层线的连接就会自然平顺,而不致将产状平缓的第四系尤其是全新统的土层画成陡斜状,或出现新老层位之间的互相穿插等不合理现象。

同一层位间的相变,要用岩性渐变线表示清楚。透镜状分层和同一层位中的透镜状夹层,在不同的剖面线上要互相照应,显示其分布范围。剖面比例尺的选择,应尽量使纵、横比例尺一致或相差不大,以便真实反映地层产状。一般横比例尺采用(1∶200)~(1∶500),纵比例尺采用(1∶100)~(1∶200)。在剖面图上,必须标上剖面线号,如6-6′或F-F′。剖面各孔柱,应标明分层深度、钻孔孔深和岩性花纹,以及岩土取样位置及原位测试位置和相关数据(如标贯锤击数、分层承载力建议值)。在剖面图旁侧,应用垂直线比例尺标注标高,孔口高程须与标注的标高一致。剖面上邻孔间的距离用数字写明,并附上岩性图例。

(4)专门性图件。常见的有表层软弱土等厚线图,软弱夹层底板等深线图,基岩顶面等深线图、强风化、中风化或微风化岩顶面等深线图,硬塑或坚硬土等深线图等。不言而喻,这些图件对于地基基础设计各有用途。有的图件还可以反映隐伏的地质条件,如中风化顶面等深线图,可以反映隐伏的断层;等深线上呈线状伸展的沟部,往往是断层通过地段。专门性图件并非每一勘察报告都作,视勘察要求、反映重点而定。

3.2 主要附表、插表

7

(1)岩土试验成果表。按岩、土分别分层,按孔号、样号顺序编制。每一分层之后列出统计值,如区间值、一般值、平均值、最大平均值、最小平均值。

(2)原位测试成果表。分层按孔号、试验深度编制,要列统计值,并查算分层承载力标准值。

(3)钻孔抽水试验成果表。按孔号、试段深度编制,列出静止水位、降深、涌水量、单位涌水量、水温和水样编号。

(4)桩基力学参数表。如果建议采用桩基础,应按选用的桩型列出分层桩周摩擦力,并考虑桩的入土深度确定桩端土承载力。除上述附表之外。有的分层复杂时,应编制地基岩土划分及其埋藏条件表。4 努力提高报告的编写能力

4.1 要具备牢固的地质地貌和工程理论地质基础

理论方面,主要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和地貌学;工程地质方面,主要是土质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分析、工程动力地质学、工程地质勘察。在丘陵山区,要注意地质构造的观察分析;在平原地区,要着重于第四系成因类型、岩性组合的分析研究。此外,要时常了解和掌握国际国内的有关岩土勘察方面的新技术新知识,以便不断更新和提高个人的理论知识。

4.2 要熟悉和掌握有关的规范规程

规范规程既是经验的总结,又是技术的指南,具有很强的勘察工作指导性。对于国家的、行业的、省和地方的有关规范规程,必须熟悉掌握,并在具体勘察工作中认真执行。

4.3 要了解工作区的地质情况

对于勘察地段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应尽可能地搜集并熟悉。对于邻近地段已有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也要尽可能了解,以便在勘察工作中发挥其参考作用。

4.4 要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施工的技术要点

只要明确了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施工方法,作出的工程地质评价才能有的放矢、正确客观,提出的建议才能合理适用。

4.5 要切实保证第一手资料的质量

8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勘察的最终成果。一份高质量的勘察报告,必须来自于高质量的第一手原始资料。由此可知,现场勘察和实验资料的质量好坏,对报告的编写影响极大。因此,必须认真抓好第一手资料的质量,而钻探工作又是第一手资料的重点。为此,报告的编写者,必须常到现场掌握有关的勘察情况,最好是参与现场的地质编录工作。

4.6 提高综合知识技能

除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提高综合知识方面的技能。如基本的数理统计知识、文字表达能力、编图技巧、综合分析能力(特别是现场地质编录的综合判定能力)。俗话说:熟能生巧、触类旁通。只要多干多学,善于思考,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提高,就能逐步地编写好每一份勘察报告。

9

 

第二篇:住宅小区地下室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报告

住宅小区地下室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报告

前言

1.

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水文工程大队承担其拟建场地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拟建项目为综合性住宅小区,由高层和低层建筑构成。本次详勘涉及11~18层高层建筑19幢,1~2层的低层建筑3幢,部份主楼(13#楼)下设地下室一层。拟建工程由XX基准方中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根据设计方提供的拟建筑物岩土工程勘察要求等基本资料,各拟建建筑物基本特征见表1.1。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关于岩土工程勘察分级划分标准,拟建项目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三级,场地复杂程度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为二级地基,故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技术要求,本次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在于:

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中“详细勘察阶段”要求进行;

影响,提出合理处治措施;

及物理力学性质;确定卵石土的密实度和岩石的风化等级,并划定其界限;

其它地下障碍物的分布范围、深度、堆积及回填物;

可液化地基,进行地震液化评价,并提出处理措施和建议;

设计方案建议,提供与设计要求相对应的地基承载力及变形计算参数,提出设计与施工的合理建议;

参数,论证其对周围已有建筑物、地下设施和斜坡的影响;

的方法,并提供含水层的主要水文地质参数和抗浮设计水位的绝对标高。

1.3.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1.3.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1.3.7

勘察要求》(设计方提供)。

根据勘察技术要求,在充分搜集本地区已有地质资料及工程经验

的基础上,结合设计要求,按有关规范规定,开展本次勘察工作。

向上的分布情况,满足工程地质评价要求,本次勘察按拟建建筑物周边线及角点布臵勘探点,共布设勘探点259个(建设方认可),间距

要求;控制性钻孔中选取19个钻孔,对其实行全断面取芯钻探,同时兼作波速测试孔。其位臵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臵图》(附图01)。

布,对于高层建筑需满足沉降计算及施工方面要求,勘探点深度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初步确定,根据野外施工情况予以调整。

1~2层低层建筑:一般性钻孔6.7~9.8m,控制性钻孔9.9~10.9m。

量人员采用全站仪进行实地测放,孔口高程以建设方提交的高程控制点进行引测,为黄海高程系统,高程及孔位误差符合规范要求。

固芯护壁金刚石钻头回转钻进新工艺进行全断面取芯,岩芯采取率达续进行原位测试,以定量评价卵石层的密实度和均匀性。同时配合地质钻孔作为解释动探曲线和进行分层的地质依据。

成果来判别土层均匀性、划分土层;判别地基土液化可能性及等级;估算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估算砂土密实度及内摩擦角。

重锤锤击,用检波器拾取锤击振动的信号,依测试深度的要求调整检波器和震源到检波器的距离。通过对测区声速信息处理,反演介质内波速场的分布,了解地层物理力学特性,测定地基土剪切波速、动弹性模量和动泊松比等参数,进而对场地地层分层和进行场地类别划分,为场地地震效应分析提供依据。

内分析,提供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定量参数,供工程评价及建议之用。在粉土和砂土中采集相应数量扰动样进行室内颗分试验,以获取粘粒含量等重要指标。在卵石层中进行颗分试验,以了解砂卵石层土的颗粒构成及级配程度。

取相关参数,进行腐蚀性评价;选取二个钻孔在卵石层以上土层按上、下部位分别采集相应数量样品,进行室内分析,供土腐蚀性评价之用。

本次勘察于20xx年4月12日进场正式开展野外工作,直至20xx年4月26日完成野外钻探及测试工作,完成的实物工作量见表1.4.2。此后转入室内资料整理工作,提交最终成果报告。

本次勘察室内土工试验及水质分析试验工作由XX中机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中心试验室完成,地基波速测试工作由XX中机建设工

程质量检测中心完成。

拟建场地北侧紧靠XX县内毗河,东、西两侧为附近单位房地产开发项目,南侧紧邻金泉路,交通工具可直达勘察现场,地理环境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区内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型,四季鲜明,日照少,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6.2°C,最高气温达39.0°C,最低气温-5.9°C;主导风向北北向,年平均风速为1.2m/s,最大风速为28.0m/s;平均风压140Pa,最大风压280Pa;年均降雨量在900~1000mm之间,多集中于夏季,

中河、毗河为沱江支流,在赵镇东南部汇入沱江。拟建工程位于毗河南岸,紧靠毗河。根据XX三皇庙水文站观测资料,毗河多年平均流量40.19m3

浅丘和侵蚀低山地貌,东临XX山,山脊一般最高800~1000m,相对高差400~600m,XX坡为全县最高峰,海拔1046m。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XX冲积平原北东缘,沱江水系毗河冲洪积Ⅰ级阶地,阶面高出河水面约2~4m,阶面上的堆积物由第四系的冲洪积物构成,据区域地层资料,厚度达10余米。基底为白垩系棕红色砂、泥岩组成。

场地原为农田耕作地及居民住地,地形约有起伏,整体上呈南高北低。场地地面标高在450.38~455.22 m,相对高差为4.84m。

XX县位于新华夏系构造XX断陷盆地西缘,东临龙泉山背斜,在构造部位上,属扬子准地台中的四级构造,其构造发育呈N30~40°E向延伸,与XX平原长轴方向基本一致。在晚近期以来,沉积了较厚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分布于河床及其两岸附近地区,区内在上更新统至今,沉降活动大为减弱,且断裂构造和地震活动较弱,从地壳稳定性来看应属稳定区。

据历史地震调查,XX市尚未发生过强烈地震的历史记载与证据,已有地震反应,均为周围地震波及所致。据XX区域地震台网的近期监测资料,同时统计了19xx年1月—19xx年1在XX附近地区共发生过2.5级地震118次,2.0—2.4级地震72次,XX未发生过一次。

周围强烈地震区均远离XX市,XX市邻区地震虽频繁,但XX市反映不强烈,XX市烈度未超过Ⅴ度,但今年5月12日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XX震感强烈。

综上,工作区就区域地壳稳定性来说,是处于周围微弱活动环绕中的地壳稳定区。

本次勘察查明,拟建场地内分布的地层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人

工填土层(Q。下伏中生界白垩)和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下分述如下: )

①杂填土:灰褐色、稍湿、松散。由碎砖瓦片、砼碎块、废塑料、布料及少量卵砾、粘性土混杂而成。结构疏密不均,系新近堆积而成,堆积时间小于10年左右。场地内零星分布,为农房拆迁地段,层厚

②素填土:灰褐色、灰黑色,稍湿,可塑状,结构松散。主要由粘性土组成,上部偶含少量碎瓦片、碎砖块,中下部较纯,富含腐殖质,植物根系发育,场地内广泛分布。揭示厚度0.50~2.00m。预计堆积年限在10年以内。

土矿物与少量粉粒组成,含铁锰质氧化物斑点,微层理发育,上部含少量有机质,中下部质纯,底部含粉砂质包含物向粉土层过渡,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结构致密。该层场地地内分布较广,揭示厚度0.70~4.90m。

主,下部含粉砂质重,局部地段含淤泥质,含铁锰质氧化物斑点,微层理发育。饱和状态时具振动水析现象,刀切面粗糙,手捏有砂感,不易搓条。该层分布较广,大部分钻孔都有揭露。揭示厚度0.30~

少量粉粒组成,有机质含量高,见腐烂植物枝叶。粘性强,断面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摇震反应。场地内零星分布。揭示厚度石、石英、云母等暗色矿物组成,含粉砂粒,颗粒呈细粒状、棱角状。分布不连续,位于卵石层以上,呈透镜状产出,揭示厚度0.30~3.70m。

石英、云母,暗色矿物组成。局部分布,位于卵石层以上,粉细砂或

粉土以下,呈透镜状产出,揭示厚度0.20~1.50m。

石英岩、闪长岩、石英砂岩、灰岩和辉长岩等组成,呈中等~微风化,亚圆~圆形,一般粒径20mm~120mm,大者达160mm,孔隙中充填砂砾和少量粘性土。卵石层顶板埋深1.50~6.70m,局部地段裸露。该层分布连续、稳定、厚度大,密实度有从上而下增强的趋势,现根据卵石含量和动力触探曲线特征,可划分成如下四个亚层(力学分层):

石英、方解石等矿物组成,泥质结构,厚层状构造, 泥钙质胶结。根据钻探揭露该岩层可划分两个亚层:

1强风化粉砂质泥岩: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呈碎石状,少量柱状,RQD=5~15%。该层较薄,厚度0.50m左右,连续分布。

2中风化粉砂质泥岩:节理裂隙较为发育,岩体基本完整,

岩质较为新鲜,岩芯多呈柱状,RQD=70~85%。该地层分布连续,本次钻探未揭穿,揭露最大厚度10.20m。

粒结构,钙泥质胶结。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碎片和碳酸盐矿物等组成。节理裂隙不发育,岩体新鲜完整,岩芯呈长柱状、柱状,节长20~60cm,RQD=80~90%。和粉砂质泥岩呈互层产出或夹于其中。

以上地基土的分布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附图02~128)。

场地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层中的孔隙潜水和下伏基岩裂隙水。其中下伏基岩透水性差,具隔水的特征,基岩中水量贫乏,基岩裂隙水对工程建设影响不大,本报告不作详细评价。 第四系松散层中的孔隙潜水:具弱承压性,具统一的地下水位,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以及毗河河水。以地下迳流方式通过含水层下部排出场外,少部分以蒸发方式排泄。杂填土层、素填土、耕土、粉质粘土层及粉土层为弱透水~隔水层;粉砂层、细砂层、中砂、卵石层属强透水层,水位随季节性变化。

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在1.10~4.30m,相应高程介于448.71~451.93m,最大高差约3.21m,由于受场地附近降水影响,部分地段地下水埋深异常。从观测数据看,正常水位埋深在450.00~幅约1.00左右,常年最高地下水位在453.00m左右。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含水层砂卵石渗透系数K=15~20m/d。

为评价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在ZK68、ZK99、ZK175和层的渗透性,对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12.2节

的评价标准进行评判(详见表2.6.3)。根据判定结果:场地地下水化-Ca2+〃Mg2+型水,对砼及砼中钢筋均不具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2-

勘察场地地势开阔,无滑坡、崩塌、地面沉陷、岩溶、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地基无暗浜、古河道、大的洞室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内局部地段分布有淤泥软土,但位于拟建建筑物基础埋深范围内,基坑开挖时大都可清除,故不会影响拟建物建设,场地内无膨胀性土和湿陷性土等其他特殊性土分布。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附录A区划,本区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结构及构造按国家有关规范执行。

本次勘察选取了19个钻孔进行面波法波速测试,其测试成果详见附件《波速测试报告》,对各土层测试成果指标统计分析见表3.2.1,对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4.1.3款,场地内素填土剪切波速为Vs=135.48m/s、淤泥为软弱土;可塑状粉质粘土剪切波速为Vs= 222.29m/s、稍密状粉土剪切波速为Vs= 218.36m/s、松散

状细砂剪切波速为Vs= 242.83m/s,三者为中软土;中砂剪切波速为剪切波速为Vs=335.45m/s、中密卵石剪切波速为Vs= 303.67m/s、密实卵石剪切波速为Vs=476.94m/s,四者为中硬土。粉砂质泥岩和砂岩为坚硬土。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4.1.5款和4.1.6款,据该场地钻孔波速测试成果(见附件波速测试报告)进行统计,该场地地基土的等效剪切波速Vse=298.95m/s,卓越周期Tg=0.132s,上覆盖层厚度为8.50~11.20m,根椐《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表4.1.6和表5.1.4-1,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土,特征周期为0.35S。

场地覆盖层范围内的等效剪切波速为298.95m/s,为中硬场地土,场地开阔、平坦,区域上属地壳稳定区,无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内无断裂通过,处于抗震有利位臵。

拟建场地地震设防烈度虽然为6度,但拟建项目大部分为高层乙类建筑,对液化沉陷敏感,本次勘察依据规范要求对拟建场地内饱和粉土、粉细砂按7度的要求进行液化判别。

场地局部地段分布为粉土、细砂和中砂层,均位于常年最高地下水位之下,处于饱和状态下,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4.3.3~4.3.5款、《XX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附录P,对其地震液化特性作如下分析:

根据土工试验,粉土层中粘粒含量介于5 %~10. 0 %间,均小于规范10. 0 %的标准,饱和状态下有液化的可能,应根据标贯测试成果作进一步判别。XX地区中砂层判定为不液化土层,饱和砂土和砂质粉土总厚度小于1.00m,可不考虑液化影响。卵石层中砂夹层可不考虑液化影响。综合以下几点,仅对卵石层之上厚度≥1. 00m的细砂和粉土层根据标准贯入试验结果作进一步判别。

根据饱和土层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相比较,前者小于后者时为液化土层,反之为不液化土层,具体计算见下表3.2.4.2。

由表可知场地内饱和粉土具轻微液化现象,饱和细砂具轻微~中等液化。

本次勘察为获取各地基土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及其承载力等定量评价指标,在细粒土和砂土中进行了标准贯入试验测试,并按规范采取样品进行室内分析;在基岩中采集样品作室内单轴抗压试验;在卵石层中进行连续性超重型动力触探原位测试;对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成果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14.2节有关要求进

行统计分析。具体见表4.1-1、表4.1-2、表4.1-3和表4.1-4。 岩土参数统计原则:评价岩土参数性状的指标,如天然含水量、天然密度、液限、塑限、塑性指数、饱和度、相对密度等取平均值;其他指标取标准值或根据平均值依变异系数的大小作适当调整;超重型动力触探测试统计,根据各孔分层的贯入指标平均值,用厚度加权平均法计算场地分层贯入指标平均值和变异系数。

本次勘察依据所进行的钻探取样、室内土工试验、原位测试等成果,结合XX地区已有的研究成果、工程经验,对本场地所分布的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综合分析后确定地基土主要岩土岩土参数建议值,详见下表4.2。

注:带*为经验参数

前述(第2.4节)区内在上更新统至今,沉降活动大为减弱,且断裂构造和地震活动较弱,从地壳稳定性来看应属稳定区。就区域构造稳定来讲是处于周围微弱活动环境中的地震稳定区,对高层建筑无不良影响。

周围地震波及到XX,最高烈度在7度以下,而按7度设防安全是有保证的。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附录A区划,拟建场地地震设防烈度虽然为6度,但拟建项目大部分为乙类建筑,对沉降较敏感,故应按7度进行抗震设防。

拟建场地属Ⅱ类建筑场地和中硬场地土,场地内无断裂通过,无

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内第四系冲洪积层厚度不大,基底为白垩系上统度较高,故场地稳定性较好。

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地貌单一,处于抗震较有利位臵。

综上,拟建场和地基稳定性良好,适宜建筑。

由各土层进行的原位测试、室内试验成果,结合拟建物上部结构荷载及变形要求,对场地内钻探深度范围内的土层性质作如下评价: )

杂填土:结构松散,力学性质差,系新近堆积而成,局部分布于浅表,属不良地基土,基坑开抗时将被清除,不能作基础持力层。

al+pl 力学性质不良。无实际工程意义。 征值取150Kpa,属力学性能一般的中等压缩性土。有一定力学强度,但不能作拟建高层建筑基础持力层。场地内厚度变化大,局部尖灭。

取135Kpa,属力学性质偏低的中等压缩性土。场地内分布不均,层薄且变化大,工程性能不良,不能作拟建高层建筑基础持力层。 土,不能作基础持力层。

分布于卵石层上部或夹于其中,不能作拟建高层建筑基础持力层,做下卧层时应满足强度验算要求。

主,具承载力高、压缩性低的特点,工程性质较好;根据各建筑物基底压力大小,在满足强度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选取稍密卵石、中~密实卵石作基础持力层。对局部松散卵石软弱夹层,需采取换填或高压注浆加固处理。 为可软化岩,具遇水软化的不良性。 强风化:属极软岩,容许承载力为500KPa。力学强度较好,变形量小,但层位不稳定,揭示厚度0.50m左右。 中风化:属软质岩,岩体较完整,岩芯呈柱状,容许承载力800KPa,力学强度好,厚度大、层位连续稳定。最大揭示厚度10.20m。

硬岩,为不软化岩,水理性较好。

强风化:属较软岩,容许承载力为800KPa,变形量小,但层位不稳定,揭示厚度0.50m左右。

中风化:属较硬岩,容许承载力为1800KPa,力学强度好、变形量小,层位连续稳定。 下伏基岩埋深在8.50~11.20m间,产状平缓,力学强度好,层位连续稳定,是理想

的基础持力层。

拟建物按7度进行抗震设防,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在地震区基础埋臵深度必须满足地基强度和稳定性要求,采用天然地基时,不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一般为1/10~在埋臵深度内)。

天然地基方案:拟建场地内卵石层顶板埋深1.50~6.70m,其埋深与基础要求埋深相适应,基本不存在超挖情况。在满足规范规定的埋臵深度的同时,基底一般为稍密以上卵石层,地基强度能满足上部荷载要求,但另一方面卵石层具密实度变化大、软弱透镜体多、均匀性差的特点,局部地段存在松散卵石、砂透镜体或砂夹层,可进行下卧层的承载力及沉降量验算后权衡分析,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予以解决。鉴于此,拟建高层建筑采用以卵石层作直接的天然持力层的筏基方案是可行的。

桩基方案:据钻探揭露场地内覆盖层厚度为8.50~11.20m,按规范要求的基础埋深开挖后,卵石层厚度一般在6~8m间,从场地内卵石层的各亚层的分布情况来看,卵石层下部均为中~密实卵石层,局部为极密状,呈透镜体或层状分布。若采用预制桩、沉管灌注桩及管桩方案,以中密~密实卵石为桩端持力层,桩长大都在3~5m间,无桩基实际上意义,另方面成桩时难以穿透上部中~密实卵石透镜体,且桩长难以控制,裁桩易造成预应力释放,故不适宜采用。 近年来,人工挖孔扩底墩式基础在本地区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中,也是可供选择的基础方案,特别是大跨度柱网下采用一柱一桩更显其优越性,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成本较低、质量易控制等优点。但对本

工程而言,宜选择中风化粉砂质泥岩或中风化粉砂岩为桩端持力层,场地内下伏基岩顶板起伏不大,墩身长度易控制。场地内地下水埋藏浅,施工中将进行大深度的降水,而含水层水量丰富,涌水量大,降水难度大姑且不说,但由于降深大波及面广,因地下水大面积降低发生地面沉降而导致周边建构筑物的变形,从而引起新的环境地质问题,此方案虽可取,但应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周围建构筑物的安全及成孔施工中人员安全。

经过全面分析认为:拟建工程采用人工挖孔桩和天然地基土的箱形或筏板基础方案仍是安全可靠、经济可行的方案。按规范要求,对于天然地基:基础埋深对于拟建11层的建筑不小于2.60m,对于14层的基础埋深不小于3.10m,对于16层的基础埋深不小于3.50m,对于18层的基础埋深不小于3.90m;对于桩基方案:基础埋深(不计桩长)对于拟建11层的建筑不小于2.20m,对于14层的基础埋深不小于2.60m,对于16层的基础埋深不小于2.90m,对于18层的基础埋深不小于3.30m。

该工程主要由19幢高层建筑构成,分别为11层、14层、16层和18层,初步估算其荷载为220KPa、280KPa、320KPa和360KPa。少数拟建建筑物(13#楼)与地下室相连,地下室埋深具统一高程,据初步设计方案:地下室埋深在-5.40m(±0.00标高453.95m),地下室统一基底标高为448.55m。其他建筑物基础埋深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可根据地基土强度作相应调整。

拟建物1#楼、2#楼、3#楼、4#楼、5#楼、6#楼、7#楼、8#楼、议基底标高开挖后,基底土大部分揭露为稍密、中密或密实卵石层,

局部地段为松散卵石层,稍密卵石经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能满足上部荷载要求,故建议以稍密、中密或密实卵石层为持力层的筏基方案。

由工程地质剖面图可知:卵石层埋深在2.00~4.60m间,标高建议基底标高设在449.00m,相应基础埋深(相对地面)4.16~4.91m,按此基础埋深开挖,基底下以稍密卵石为主,局部地段为松散卵石、中密~密实卵石,局部地段受力层范围内存在松散卵石下卧层。基底位于地下水之下,基坑开挖时应进行人工降水和支护措施。

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第8.2.4款,选取在基础宽度方向岩土参数差异性较大的剖面98-98′和99-99′进行地基的均匀性评价。

γ—基础底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以下取浮重度,松散卵石层取10.5KN/m3;

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细粒土地下水之上重度取19.30

3,平均厚度为3.50m,最高水位取0.50m,地下水

3加权平均值为10.80KN/m3;

进行计算。

fu?1????b???q?q?0d??c?cck 2基底下土的内摩擦角标准值取φk=28°,粘聚力标准值取Ck=0°。 若安全系数取K=3.00,地基承载力(松散状卵石而言)特征值

根据设计提供的单幢建筑物荷载(包括活荷载),初算基底压力,设计时应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及偏心作用,应详细核算平均压力、基础边缘最大及最小压力值。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1~5.2.2款: (±0.000) 竖向力值,

根据两规范公式验算,松散状卵石层经基础深宽修正后其地基承载力能满足上部结构荷载要求。

综合以上分析,拟建物从地基强度和变形上均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拟建建筑物基础局部地段地基受力层范围内存在松散卵石层,现

选取钻孔ZK3进行计算,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按《XX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第5.1.8款估算: -4.19×11.34)/(100.65+2×0.90×0)(16.0+2×0.90 ×0)=262.49KPa <fz(345.50KPa)

基本能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以上分析评价,拟建1#楼采用筏板基础是可行的,基底标

高臵于499.00m处,基底地基土以稍密~中密卵石为主,局部地段为松散卵石层,其强度虽能满足上部荷载要求,但从地基土强度均匀性考虑,建议对基底以下松散卵石采取清除换填处理(松散卵石厚度在

由工程地质剖面图可知:卵石层埋深在1.80~4.50m间,标高

建议基底标高设在448.70m,相应基础埋深(相对地面)4.52~5.69m,按此基础埋深开挖,基底下以稍密卵石为主,局部地段为中密卵石。基底位于地下水之下,基坑开挖时应进行人工降水和支护措施。

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第8.2.4款,选取在基础宽度方向岩土参数差异性较大的剖面86-86′和87-87′进行地基的均匀性评价。

分地段为中密卵石层,按稍密卵石层承载力特征值fak=350KPa进行评价,土层的地基承载力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4款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附录A.0.1款进行计算。

γ—基础底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以下取浮重度,稍密卵石层取11.5KN/m3;

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细粒土地下水之上重度取19.30

3,平均厚度为3.20m,最高水位取0.80m,地下水

3加权平均值为11.87KN/m3;

进行计算。

fu?1????b???q?q?0d??c?cck 2

基底下土的内摩擦角标准值取φk=32°,粘聚力标准值取Ck=0°。 若安全系数取K=3.00,地基承载力(稍密状卵石而言)特征值

根据设计提供的单幢建筑物荷载(包括活荷载),初算基底压力,设计时应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及偏心作用,应详细核算平均压力、基础边缘最大及最小压力值。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1~5.2.2款: (±0.000) 竖向力值,

根据两规范公式验算,稍密状卵石层经基础深宽修正后其地基承载力能满足上部结构荷载要求。基础范围内无软弱下卧层,故不考虑其下卧层验算,地基均匀性较好。 通过以上分析评价,拟建2#楼采用筏板基础是可行的,基底标高臵于498.70m处,基底地基土为稍密~中密卵石,其强度能满足上部荷载要求。

由工程地质剖面图可知:卵石层埋深在2.50~4.20m间,标高建议基底标高设在449.00m处,相应基础埋深(相对地面)4.66~5.38m,

按此基础埋深开挖,基底下以稍密卵石为主,局部地段为中密卵石。基底位于地下水之下,基坑开挖时应进行人工降水和支护措施。

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第8.2.4款,选取在基础宽度方向岩土参数差异性较大的剖面74-74′和75-75′进行地基的均匀性评价。

表5.3.2.3-1

从上表看基底下地基持力层为稍密卵石层,部分地段为中密卵石层,按稍密卵石层承载力特征值fak=350KPa进行评价,土层的地基承载力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4款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附录A.0.1款进行计算。

γ—基础底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以下取浮重度,稍密卵石层取11.5KN/m3;

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细粒土地下水之上重度取19.30

3,平均厚度为3.40m,最高水位取1.00m,地下水

3加权平均值为12.20KN/m3;

进行计算。

fu?1????b???q?q?0d??c?cck 2基底下土的内摩擦角标准值取φk=32°,粘聚力标准值取Ck=0°。 若安全系数取K=3.00,地基承载力(稍密状卵石而言)特征值

根据设计提供的单幢建筑物荷载(包括活荷载),初算基底压力,设计时应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及偏心作用,应详细核算平均压力、基础边缘最大及最小压力值。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1~5.2.2款: (±0.000) 竖向力值,

综合以上分析,拟建物从地基强度和变形上均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拟建建筑物基础局部地段地基受力层范围内存在松散卵石层,现选钻孔ZK42进行计算,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按《XX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

第5.1.8款估算: -5.24×12.20)/

基本能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以上分析评价,拟建3#楼采用筏板基础是可行的,基底标高臵于499.00m处,基底地基土持力层为稍密~中密卵石,其强度虽能满足上部荷载要求,但地基土受力层均匀性较差,局部地段存在松散卵石软弱下卧层,建议对松散卵石下卧层采取振冲或注浆处理,以达到地基土的强度均匀。 根据工程地质剖面图地层分布来看:卵石层埋深在2.60~4.00m间,标高449.45~451.25m间;地下水埋深3.80~4.90m,标高449.25~段为中密卵石。基底位于地下水之下,基坑开挖时应进行人工降水和支护措施。

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第8.2.4款,选取在基础宽度方向岩土参数差异性较大的剖面62-62′和63-63′进行

地基的均匀性评价。

表5.3.2.4-1 地基变形评价

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附录B第B.0.1款公式:

s??spb??(

i?1n?i??i?1E0i)平均沉降。沉降计算深度基底面到下伏基岩顶面,计算结果见表

表5.3.2.4-4 地基沉降相对倾斜计算成果表

从上表看基底下地基持力层为稍密卵石层,部分地段为中密卵石层,按稍密卵石层承载力特征值fak=350KPa进行评价,土层的地基承载力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第5.2.4款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附录A.0.1款进行计算。

γ—基础底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以下取浮重度,稍密卵石层取11.5KN/m3;

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细粒土地下水之上重度取19.30

3,平均厚度为3.00m,最高水位取0.84m,地下水

3加权平均值为12.10KN/m3;

进行计算。

fu?1????b???q?q?0d??c?cck 2基底下土的内摩擦角标准值取φk=32°,粘聚力标准值取Ck=0°。 若安全系数取K=3.00,地基承载力(稍密状卵石而言)特征值

根据设计提供的单幢建筑物荷载(包括活荷载),初算基底压力,设计时应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及偏心作用,应详细核算平均压力、基础边缘最大及最小压力值。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1~5.2.2款: 式中:F(±0.000) 竖向力值,

根据两规范公式验算,稍密状卵石层经基础深宽修正后其地基承载力能满足上部结构荷载要求。基础范围内钻孔ZK49地段有松散卵

石软弱下卧层,但埋藏深,应力扩散后顶面所受附加应力小,能满足强度要求,地基均匀性较好。

通过以上分析评价,拟建4#楼采用筏板基础是可行的,基底标高臵于499.50m处,基底地基土为稍密~中密卵石,其强度能满足上部荷载要求。

由工程地质剖面图可知:卵石层埋深在3.50~6.10m间,标高建议基底标高设在447.60m处,相应基础埋深(相对地面)5.92~7.13m,按此基础埋深开挖,基底下以稍密卵石为主,局部地段为中密卵石。基底位于地下水之下,基坑开挖时应进行人工降水和支护措施。

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第8.2.4款,选取在基础宽度方向岩土参数差异性较大的剖面56-56′和57-57′进行地基的均匀性评价。

表5.3.2.5-1

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附录B第B.0.1款公式:

s??spb??(

i?1n?i??i?1E0i)平均沉降。沉降计算深度基底面到下伏基岩顶面,计算结果见表

由上表可知,当基底压力为470KPa时,拟建建筑物地基沉降为

基础倾斜值为0.000001~0.0025,满足规范允许倾斜值要求。 3、地基强度验算

卵石层埋深在3.50~6.10m间,标高447.68~450.02m间,按基底标高447.60m开挖,基础持力层及下卧层情况统计如下表5.3.2.5-5。

从上表看基底下地基持力层为稍密卵石层,部分地段为中密卵石层,按稍密卵石层承载力特征值fak=350KPa进行评价,土层的地基承载力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第5.2.4款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附录A.0.1款进行计算。

γ—基础底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以下取浮重度,稍密卵石层取11.5KN/m3;

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细粒土地下水之上重度取19.30

3,平均厚度为5.50m,最高水位取1.20m,地下水

3加权平均值为11.75KN/m3;

进行计算。

fu?1????b???q?q?0d??c?cck 2基底下土的内摩擦角标准值取φk=32°,粘聚力标准值取Ck=0°。 若安全系数取K=3.00,地基承载力(稍密状卵石而言)特征值

根据设计提供的单幢建筑物荷载(包括活荷载),初算基底压力,设计时应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及偏心作用,应详细核算平均压力、基础边缘最大及最小压力值。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1~5.2.2款: (±0.000) 竖向力值,

根据两规范公式验算,稍密状卵石层经基础深宽修正后其地基承载力能满足上部结构荷载要求。

拟建建筑物基础局部地段地基受力层范围内存在松散卵石层,现选取钻孔ZK68进行计算,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按《XX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第5.1.8款估算:

-6.60×10.93)/

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以上分析评价,拟建5#楼采用筏板基础是可行的,基底标高臵于447.60m处,基底地基土持力层为稍密~中密卵石,其强度能满足上部荷载要求,局部地段存在松散卵石软弱下卧层,但埋藏浅可采取清除换填处理。但此基础方案基坑开挖深、局部达7.13m,按常规基坑支护方法难以满足基坑稳定要求,需采取护壁桩方案才能确保施工安全,护壁投入费用大、技术要求高,故施工图设计时应综合考虑经济和技术因素确定基础方案。

由工程地质剖面图可知:卵石层埋深在4.10~6.30m间,标高建议基底标高设在447.50m处,相应基础埋深(相对地面)6.20~6.52m,按此基础埋深开挖,基底下以稍密卵石为主,局部地段为中密卵石。基底位于地下水之下,基坑开挖时应进行人工降水和支护措施。

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第8.2.4款,选取在基础宽度方向岩土参数差异性较大的剖面50-50′和51-51′进行地基的均匀性评价。

地基沉降为27.24~47.48mm,基础倾斜值为0.00011~0.001,满足规范允许倾斜值要求。 3、地基强度验算

卵石层埋深在4.10~6.30m间,标高447.72~449.67m间,按基底标高447.50m开挖,基础持力层及下卧层情况统计如下表5.3.2.6-5。

从上表看基底下地基持力层为稍密卵石层,部分地段为中密卵石层,按稍密卵石层承载力特征值fak=350KPa进行评价,土层的地基承载力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第5.2.4款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附录A.0.1款进行计算。

γ—基础底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以下取浮重度,稍密卵石层取11.5KN/m3;

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细粒土地下水之上重度取19.30

3,平均厚度为5.40m,最高水位取0.90m,地下水

3加权平均值为11.33KN/m3;

进行计算。

fu?1????b???q?q?0d??c?cck 2基底下土的内摩擦角标准值取φk=32°,粘聚力标准值取Ck=0°。 若安全系数取K=3.00,地基承载力(稍密状卵石而言)特征值

根据设计提供的单幢建筑物荷载(包括活荷载),初算基底压力,设计时应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及偏心作用,应详细核算平均压力、基础边缘最大及最小压力值。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1~5.2.2款: (±0.000) 竖向力值,

根据两规范公式验算,稍密状卵石层经基础深宽修正后其地基承载力能满足上部结构荷载要求。

拟建建筑物基础局部地段地基受力层范围内存在松散卵石层,现选取钻孔ZK74进行计算,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按《XX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第5.1.8款估算:

-6.24×10.90)/

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以上分析评价,拟建6#楼采用筏板基础是可行的,基底标高臵于447.50m处,基底地基土持力层为稍密~中密卵石,其强度能满足上部荷载要求,局部地段存在松散卵石软弱下卧层,但埋藏浅可采取清除换填处理。

由工程地质剖面图可知:卵石层埋深在3.40~6.30m间,标高建议基底标高设在447.20m处,相应基础埋深(相对地面)4.20~6.99m,按此基础埋深开挖,基底下以稍密卵石为主,局部地段为中密卵石。基底位于地下水之下,基坑开挖时应进行人工降水和支护措施。

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第8.2.4款,对主要工程地质剖面27-27′、28-28′、29-29′和31-31′进行地基的均匀性评价。

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附录B第B.0.1

款公式:

s??spb??(

i?1n?i??i?1E0i)平均沉降。沉降计算深度基底面到下伏基岩顶面,计算结果见表

从上表看基底下地基持力层为稍密、中密和密实卵石层,部分地段为松散卵石层,按松散卵石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和稍密卵石层承载力特征值fak=350KPa进行评价,土层的地基承载力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4款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附录A.0.1款进行计算。

γ—基础底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以下取浮重度,稍密卵石层取11.5KN/m3;

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细粒土地下水之上重度取19.30

3,平均厚度为5.10m,最高水位取1.00m,地下水

3加权平均值为11.60KN/m3;

对于松散卵石:

对于稍密卵石:

进行计算。

fu?1????b???q?q?0d??c?cck 2对于基底土为松散卵石层的内摩擦角标准值取φk=28°,粘聚力标准值取Ck=0°。

对于基底土为稍密卵石层的内摩擦角标准值取φk=32°,粘聚力标准值取Ck=0°。

若安全系数取K=3.00,松散卵石和稍密状卵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分别为682.95KPa和1171.90KPa。

根据设计提供的单幢建筑物荷载(包括活荷载),初算基底压力,设计时应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及偏心作用,应详细核算平均压力、基础边缘最大及最小压力值。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1~5.2.2款: (±0.000) 竖向力值,

根据两规范公式验算,松散状卵石和稍密状卵石层经基础深宽修正后其地基承载力基本能满足上部结构荷载要求。基础范围内无软弱下卧层,故不考虑其下卧层验算,地基均匀性较好。

通过以上分析评价,拟建7#楼采用筏板基础是可行的,基底标高臵于447.20m处,基底地基土为稍密、局部为松散卵石,其强度虽能满足上部荷载要求,但松散卵石层承载力安全储备低,应对松散卵石采取清除换填处理,以提高其地基土强度。

由工程地质剖面图可知:卵石层埋深在2.50~5.90m间,标高建议基底标高设在447.00m处,相应基础埋深(相对地面)3.65~6.94m,按此基础埋深开挖,基底下以稍密卵石为主,局部地段为中密卵石。基底位于地下水之下,基坑开挖时应进行人工降水和支护措施。

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第8.2.4款,对主要工程地质剖面22-22′、23-23′、24-24′和26-26′进行地基的均匀性评价。

由上表可知,当基底压力为456.00KPa时,拟建建筑物地基沉降为18.25~71.72mm,

基础倾斜值为0.0004~0.0026,基本能满足规范允许倾斜值要求。 3、地基强度验算

卵石层埋深在2.50~5.90m间,标高447.12~450.30m间,按基

底标高447.00m开挖,基础持力层及下卧层情况统计如下表5.3.2.8-5。

住宅小区地下室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报告

层,按松散卵石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和稍密卵石层承载力特征值fak=350KPa进行评价,土层的地基承载力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4款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附录A.0.1款进行计算。

γ—基础底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以下取浮重度,松散卵石取10.5KN/m3、稍密卵石层取11.5KN/m3;

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细粒土地下水之上重度取19.30 3,平均厚度为4.50m,最高水位取0.40m,地下水3加权平均值为10.80KN/m3;

对于松散卵石:

对于稍密卵石:

进行计算。

fu?1????b???q?q?0d??c?cck 2对于基底土为松散卵石层的内摩擦角标准值取φk=28°,粘聚力标准值取Ck=0°。

对于基底土为稍密卵石层的内摩擦角标准值取φk=32°,粘聚力标准值取Ck=0°。从上表看基底下地基持力层为稍密卵石层,部分地段为中密卵石层,按稍密卵石层承载力特征值fak=350KPa进行评价,土层的地基承载力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第5.2.4款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附录A.0.1款进行计算。

γ—基础底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以下取浮重度,稍密卵石层取11.5KN/m3;

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细粒土地下水之上重度取19.30

3,平均厚度为2.40m,最高水位取1.40m,地下水

3加权平均值为14.18KN/m3;

进行计算。

fu?1????b???q?q?0d??c?cck 2基底下土的内摩擦角标准值取φk=32°,粘聚力标准值取Ck=0°。 若安全系数取K=3.00,地基承载力(稍密状卵石而言)特征值

根据设计提供的单幢建筑物荷载(包括活荷载),初算基底压力,设计时应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及偏心作用,应详细核算平均压力、基础边缘最大及最小压力值。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1~5.2.2款: 式中:F(±0.000) 竖向力值,

根据两规范公式验算,稍密状卵石层经基础深宽修正后其地基承载力能满足上部结构荷载要求。基础范围内无软弱下卧层,故不考虑

其下卧层验算,地基均匀性较好。

通过以上分析评价,拟建10#楼采用筏板基础是可行的,基底标高臵于451.00m处,基底地基土为稍密~中密卵石,其强度能满足上部荷载要求。

拟建物为18F高层建筑,设地下室一层并与地下车库相连,地下室埋深为-5.40m(±0.00以下,±0.00标高为453.95m),基底标高为标高447.36~450.46m间;地下水埋深1.70~3.90m,标高448.71~和淤泥。基底位于地下水之下,基坑开挖时应进行人工降水和支护措施。

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第8.2.4款,选取在基础宽度方向岩土参数差异性较大的剖面38-38′和39-39′进行地基的均匀性评价。

基础倾斜值为0.0000003~0.005,沉降变形差异大、局部倾斜值不能满足规范要求。 3、地基强度验算

卵石层埋深在2.10~6.70m间,标高447.36~450.46m间,按基底标高448.55m开挖,基础从上表看基底下地基持力层为松散卵石、稍密卵石层,局部地段为粉土、粉质粘土和淤泥,其中粉土、粉质粘土和淤泥承载力低不能直接作基础持力层。按松散卵石层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和稍密卵石层承载力特征值fak=350KPa进行评价,土

层的地基承载力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4款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附录A.0.1款进行计算。

γ—基础底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以下取浮重度松散卵石取10.5KN/m3,稍密卵石层取11.5KN/m3;

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细粒土地下水之上重度取19.30

3,平均厚度为3.40m,最高水位取0.60m,地下水

3加权平均值为11.30KN/m3;

对于松散卵石:

对于稍密卵石:

进行计算。

fu?1????b???q?q?0d??c?cck 2

对于基底土为松散卵石层的内摩擦角标准值取φk=28°,粘聚力

标准值取Ck=0°。

对于基底土为稍密卵石层的内摩擦角标准值取φk=32°,粘聚力标准值取Ck=0°。

若安全系数取K=3.00,松散卵石和稍密状卵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分别为395.38KPa和688.86KPa。

根据设计提供的单幢建筑物荷载(包括活荷载),初算基底压力,设计时应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及偏心作用,应详细核算平均压力、基础边缘最大及最小压力值。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1~5.2.2款: 式中:F(±0.000) 竖向力值,

根据两规范公式验算,稍密状卵石层经基础深宽修正后其地基承载力能满足上部结构荷载要求,但松散卵石层不能满足上部结构荷载要求。

拟建建筑物基础局部地段地基受力层范围内存在松散卵石层,现

选取钻孔ZK166进行计算,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按《XX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第5.1.8款估算: -3.92×9.80)/

(339.42KPa)

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以上分析评价,拟建13#楼按设计基底标高开挖后,基底土粉土、淤泥、粉质粘土和松散卵状卵石由于强度低不能直接作基础持力层,建议对其采取换填和振冲地基处理措施,以处理后的人工地基作基础持力层。

拟建物为18F高层建筑,由工程地质剖面图可知:卵石层埋深在

标高449.16~450.12m。建议基底标高设在447.30m处,相应基础埋深(相对地面)4.06~5.19m,按此基础埋深开挖,基底下以稍密卵石为主,局部地段为中密卵石。基底位于地下水之下,基坑开挖时应进行人工降水和支护措施。

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第8.2.4款,

对主要工程地质剖面17-17′、18-18′、19-19′和21-21′进行地基的均匀性评价。

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附录B第B.0.1款公式:

s??spb??(

i?1n?i??i?1E0i)平均沉降。沉降计算深度基底面到下伏基岩顶面,计算结果见表

稍密卵石层承载力特征值fak=350KPa进行评价,土层的地基承载力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4款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附录A.0.1款进行计算。

γ—基础底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以下取浮重度,稍密卵石层取11.5KN/m3;

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细粒土地下水之上重度取19.30

3,平均厚度为3.50m,最高水位取1.00m,地下水

3加权平均值为12.20KN/m3;

进行计算。

fu?1????b???q?q?0d??c?cck 2对于基底土为稍密卵石层的内摩擦角标准值取φk=32°,粘聚力标准值取Ck=0°。

若安全系数取K=3.00,稍密状卵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为

根据设计提供的单幢建筑物荷载(包括活荷载),初算基底压力,设计时应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及偏心作用,应详细核算平均压力、基础边缘最大及最小压力值。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1~5.2.2款: (±0.000) 竖向力值,

根据两规范公式验算,稍密状卵石层经基础深宽修正后其地基承载力能满足上部结构荷载要求。基础范围内无软弱下卧层,故不考虑其下卧层验算,地基均匀性较好。

通过以上分析评价,拟建14#楼采用筏板基础是可行的,基底标高臵于447.30m处,基底地基土为稍密~中密卵石,其强度能满足上部荷载要求。

拟建物为18F高层建筑,由工程地质剖面图可知:卵石层埋深在

标高449.41~451.42m。建议基底标高设在448.50m处,相应基础埋深(相对地面)3.31~4.02m,按此基础埋深开挖,基底下以稍密卵石为主,局部地段为细砂。基底位于地下水之下,基坑开挖时应进行人工降水和支护措施。

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第8.2.4款,对主要工程地质剖面12-12′、13-13′、14-14′和16-16′进行地基的均匀性评价。 ,局部地段为细砂,细砂承载力低不能作基础持力层。按稍密卵石层承载力特征值fak=350KPa进行评价,土层的地基承载力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4款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附录A.0.1款进行计算。

γ—基础底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以下取浮重度,稍密卵石层取11.5KN/m3;

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细粒土地下水之上重度取19.30

3,平均厚度为3.40m,最高水位取0.86m,地下水

3加权平均值为12.09KN/m3;

进行计算。

fu?1????b???q?q?0d??c?cck 2对于基底土为稍密卵石层的内摩擦角标准值取φk=32°,粘聚力标准值取Ck=0°。

若安全系数取K=3.00,稍密状卵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为

根据设计提供的单幢建筑物荷载(包括活荷载),初算基底压力,设计时应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及偏心作用,应详细核算平均压力、基础边缘最大及最小压力值。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1~5.2.2款: (±0.000) 竖向力值,

根据两规范公式验算,稍密状卵石层经基础深宽修正后其地基承

载力能满足上部结构荷载要求。基础范围内无软弱下卧层,故不考虑其下卧层验算,地基均匀性较好。

通过以上分析评价,拟建15#楼采用筏板基础是可行的,基底标高臵于448.50m处,基底地基土为稍密~中密卵石,其强度能满足上部荷载要求,对基底有细砂分布地段采取清除换填处理。

拟建物为14F高层建筑,由工程地质剖面图可知:卵石层埋深在标高448.79~452.12m。建议基底标高449.00m,相应基础埋深(相对地面)3.25~6.22m,按此基础埋深开挖,基底下以稍密卵石为主,局部地段为中密卵石。基底位于地下水之下,基坑开挖时应进行人工降水和支护措施。

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第8.2.4款,对主要工程地质剖面120-120′、121-121′、122-122′、123-123′、124-124′、按稍密卵石层承载力特征值fak=350KPa进行评价,土层的地基承载力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4款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附录A.0.1款进行计算。

γ—基础底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以下取浮重度,稍密卵石层取11.5KN/m3;

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细粒土地下水之上重度取19.30 N/m3,平均厚度为2.23m,最高水位取1.10m,地下水之下细粒土取浮重度γ=(ds33基础宽度: b=22.00m,大于6.00m,计算时取b=6.00m;

基础埋深:取平均值5.07m;

进行计算。

fu?1????b???q?q?0d??c?cck 2

对于基底土为稍密卵石层的内摩擦角标准值取φk=32°,粘聚力标准值取Ck=0°。

若安全系数取K=3.00,稍密状卵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为

根据设计提供的单幢建筑物荷载(包括活荷载),初算基底压力,设计时应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及偏心作用,应详细核算平均压力、基础边缘最大及最小压力值。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1~5.2.2款:

式中:F

(±0.000) 竖向力值,

根据两规范公式验算,稍密状卵石层经基础深宽修正后其地基承载力能满足上部结构荷载要求。

拟建建筑物基础局部地段地基受力层范围内存在松散卵石层,现选取钻孔ZK194进行计算,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按《XX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第5.1.8款估算: -5.50×13.46)/

<0.25b时θ=0°)

(488.71KPa)

能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以上分析评价,拟建16#楼按基底标高449.00m开挖后,基底地基土为稍密~中密卵石,其强度能满足上部荷载要求。

拟建物为16F高层建筑,由工程地质剖面图可知:卵石层埋深在

标高448.50~450.24m。建议基底标高448.60m,相应基础埋深(相对地面)2.45~3.73m,按此基础埋深开挖,基底下以稍密卵石为主,局部地段为中密卵石。基底位于地下水之下,基坑开挖时应进行人工降水和支护措施。

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第8.2.4款,对主要工程地质剖面112-112′、113-113′、114-114′、115-115′、116-116′、

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附录B第B.0.1款公式:

s??spb??(

i?1n?i??i?1E0i)平均沉降。沉降计从上表看基底下地基持力层为松散、稍密卵石层。按松散卵石层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和稍密卵石层承载力特征值范》(GB50007-2002)第5.2.4款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附录A.0.1款进行计算。

γ—基础底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以下取浮重度,松散卵石取10.5KN/m3稍密卵石层取11.5KN/m3;

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细粒土地下水之上重度取19.30

3,平均厚度为2.90m,地下水之下细粒土取浮重度33;

对于松散卵石: fa = 160+3.0×10.50×(6.00-3)+4.40×9.92×(3.30

-0.5) 对于稍密卵石: fa = 350+3.0×11.50×(6.00-3)+4.40×9.92×(3.30-0.5)

进行计算。

fu?1????b???q?q?0d??c?cck 2

对于基底土为松散卵石层的内摩擦角标准值取φk=28°,粘聚力标准值取Ck=0°。

对于基底土为稍密卵石层的内摩擦角标准值取φk=32°,粘聚力标准值取Ck=0°。

若安全系数取K=3.00,松散卵石和稍密状卵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分别为344.75KPa和611.19KPa。

根据设计提供的单幢建筑物荷载(包括活荷载),初算基底压力,

设计时应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及偏心作用,应详细核算平均压力、基础边缘最大及最小压力值。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1~5.2.2款: (±0.000) 竖向力值,

根据两规范公式验算,稍密状卵石层经基础深宽修正后其地基承载力能满足上部结构荷载要求,但松散卵石层承载力满足不了设计荷载要求,应采取地基处理措施。

拟建建筑物基础局部地段地基受力层范围内存在松散卵石层,现选取钻孔ZK202进行计算,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按《XX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第5.1.8款估算: -3.73×10.05)/

<0.25b时θ=0°)

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以上分析评价,拟建17#楼按基底标高448.60m开挖后,基底地基土松散卵石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下卧层松散卵石强度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建议对基底浅层松散卵石采取清除换填处理,对软弱下卧层采取压浆或振冲处理。

拟建物为18F高层建筑,由工程地质剖面图可知:卵石层埋深在

标高449.60~450.43m。建议基底标高448.90m,相应基础埋深(相对地面)3.40~4.13m,按此基础埋深开挖,基底下以中密~密实卵石为主,局部地段为稍密卵石。基底位于地下水之下,基坑开挖时应进行人工降水和支护措施。

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第8.2.4款,对主要工程地质剖面104-104′、105-105′、106-106′、107-107′、108-108′、从上表看基底下地基持力层为稍密、中密卵石层。按稍密卵石层承载力特征值fak=350KPa进行评价,土层的地基承载力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4款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附录A.0.1款进行计算。

γ—基础底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以下取浮重度,稍密卵石层取11.5KN/m3;

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细粒土地下水之上重度取19.30 N/m3,平均厚3,加权平均9.80 N/m3,

基础宽度: b=22.00m,大于6.00m,计算时取b=6.00m; 基础埋深:取平均值3.73m;

进行计算。

fu?1????b???q?q?0d??c?cck 2

对于基底土为稍密卵石层的内摩擦角标准值取φk=32°,粘聚力标准值取Ck=0°。 若安全系数取K=3.00,稍密状卵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为 根据设计提供的单幢建筑物荷载(包括活荷载),初算基底压力,设计时应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及偏心作用,应详细核算平均压力、基础边缘最大及最小压力值。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1~5.2.2款:

式中:F

(±0.000) 竖向力值,

根据两规范公式验算,稍密状卵石层经基础深宽修正后其地基承载力能满足上部结构荷载要求。基础范围内无软弱下卧层,故不考虑其下卧层验算,地基均匀性较好。

通过以上分析评价,拟建18#楼采用筏板基础是可行的,基底标高臵于448.90m处,基底地基土为稍密~中密卵石,其强度能满足上部荷载要求。

拟建物为18F高层建筑,由工程地质剖面图可知:卵石层埋深在

标高449.01~450.01m。建议基底标高设在448.50m处,相应基础埋深(相对地面)2.31~4.44m,按此基础埋深开挖,基底下以稍密卵石为主,局部地段为松散卵石。基底位于地下水之下,基坑开挖时应进行人工降水和支护措施。

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第8.2.4款,对主要工程地质剖面7-7′、8-8′、9-9′和11-11′进行地基的均匀性评价。

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附录B第B.0.1款公式:

s??spb??(

i?1n?i??i?1E0i)平均沉降。沉降计算深度基底面到下伏基岩顶面,计算结果见表

基础倾斜值为0.0003~0.002,满足规范允许倾斜值要求。 3、地基强度验算

卵石层埋深在1.90~3.00m间,标高448.81~449.94m间;按基底标高448.50m开挖,基础

夹薄层松散卵石,可采取清除换填处理。按稍密卵石层承载力特征值fak=350KPa进行评价,土层的地基承载力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4款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附录A.0.1款进行计算。

γ—基础底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以下取浮重度,稍密卵石层取11.5KN/m3;

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细粒土地下水之上重度取19.30 N/m3,平均厚3,加权平均10.10 N/m3,

基础宽度: b=27.60m,大于6.00m,计算时取b=6.00m;

基础埋深:取平均值3.13m;

进行计算。

fu?1????b???q?q?0d??c?cck 2

对于基底土为稍密卵石层的内摩擦角标准值取φk=32°,粘聚力标准值取Ck=0°。

若安全系数取K=3.00,稍密状卵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为

根据设计提供的单幢建筑物荷载(包括活荷载),初算基底压力,设计时应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及偏心作用,应详细核算平均压力、基础边缘最大及最小压力值。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1~5.2.2款: (±0.000) 竖向力值,

根据两规范公式验算,稍密状卵石层经基础深宽修正后其地基承载力能满足上部结构荷载要求。基础范围内无软弱下卧层,故不考虑其下卧层验算,地基均匀性较好。 通过以上分析评价,拟建19#楼采用筏板基础是可行的,基底标高臵于448.50m处,基底地基土为主要为稍密卵石,其强度能满足上部荷载要求,局部为薄层状松散卵石,可采取换填处理。

通过前文分析评价,除9#楼、11#和12#楼三幢高层建筑外,其他高层建筑采用天然筏基是可行或基本可行的,为方便设计使用勘察

文件,现就各拟建物地基持力层选择、基础埋深及地基处理等有关建议等列表如下:

拟建9#楼为11层高层建筑,所处地段卵石层埋深1.80~3.90m,地下水埋深3.00~4.00m,地基土均匀性差,部分地段分布厚层状松散卵石,采用浅基筏基或独立基础难以满足上部荷载、沉降变形要求,受各种地质条件制约,地基处理难度大,宜采取桩基方案。

拟建11#楼为18层高层建筑,上部荷载较大,所处地段卵石层埋深1.60~2.90m,地下水埋深2.40~4.40m,地基土均匀性差,大部分地段分布厚层状松散卵石下卧层,采用浅基筏基或独立基础难以满足上部沉降变形和下卧层强度验算要求,受各种地质条件制约,地基处理难度大,宜采取桩基方案。

拟建12#楼为18层高层建筑,上部荷载较大,所处地段卵石层埋深2.90~4.30m,地下水埋深1.60~4.30m,地基土均匀性差,采用浅基无合适的持力层或有厚层状松散卵石软弱下卧层,采用筏基或独立基础难以满足上部沉降变形和下卧层强度验算要求,受各种地质条件制约,地基处理难度大,宜采取桩基方案。

由于拟建场地地层存在中密和密实卵石层透镜体,对打入法成桩

工艺极易造成断桩或斜桩,故本工程不宜采用预制桩、沉管灌注桩和管桩;而钻孔灌注桩有造价较高、相对工期较长、噪音大、质量控制较难等缺点,本工程也不适用。

本工程相对适宜的桩型为人工挖孔桩,可选中风化粉砂质泥岩或中风化粉砂岩作为桩端持力层,单柱单桩的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基础型式在该地区亦常用;它具施工简单、成孔准确、桩端持力层可直观检查,可平行施工,进度快,造价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高层框架结构独立柱基,轴向荷载超过5000KN。与筏基或箱基比较可节约大量混凝土方量,降低基础造价,较为经济。施工中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产生噪声,但存在施工降水及桩孔支护等问题,其工程造价也相对较高,工期也较长。

由于下伏基岩埋藏浅,上部中密和密实卵石层层位不稳定、厚薄不均,不宜作桩端持力层,应选择力学强度高、层位连续稳定的中风化基岩作桩端持力层,且桩端全断面嵌入持力层的深度不小于1.00D(D为桩径尺寸),本工程按1.50 D进行控制,各拟建物挖孔桩预计桩长、桩端高程见表5.3.3.2-1、5.3.3.2-2和5.3.3.2-3

经勘探钻孔揭露,场地内未发现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场地内未见影响人工挖孔桩成孔的不利地层,如易产生坍孔、涌土和流沙的土层,局部地段分布有松散软弱透镜体,对成孔会造成一定困难,但总体厚度不大,加强护壁能满足成孔施工。场地空旷,周边无高大建筑物,基坑开挖及挖孔桩施工不会带来对四周环境的影响,因此人工挖孔施工条件较好。本场地地下水水位较高,只有采用人工管井降水,才能进行人工挖孔桩施工。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和《XX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有关规定,清底干净D=800mm时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和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如下表5.3.3.4。 设计时依据实际桩径对极限侧阻力进行修正。

为确保桩端土承载力不因施工扰动而降低,使桩基沉降控制在规范范围内,在混凝土浇注施工中建议预埋注浆花管,当桩体混凝土达一定强度后,采用注入水泥浆的方法对桩端土进行加固以提高其强度。

该场地主要地基土基床系数建议值:松散卵石K取25MN/ m3,稍密卵石K取34MN/ m3,中密卵石K取50MN/ m3,密实卵石K取3

拟建20#楼、21#楼和22#楼为1~2层低层建筑,框架结构,拟采用独立基础,总体上荷载不大,建筑物不高,基础不宜深埋,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基土的承载性,在满足拟建建筑物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工期、基础造价等因素合理选择基础持力层、地基基础型式、基础埋臵深度及地基处理方案。

拟建物地段卵石层埋深1.50~4.30m,地下水埋深1.70~4.00m,卵石层顶板位于地下水之下或接近地下水水位,卵石层以上杂填土、素填土、粉质粘土、粉土、粉细砂和中砂等地基土从强度、均匀性及稳定性方面考虑,不能或不宜直接作拟建物基础持力层,宜选用卵石层作基础持力层,但卵石层层面变化大、均匀性差,基坑开挖2.00~

5.00m不等,需采取人工降水和护壁措施,此方案基础成本高、工期长,故天然地基方案不可取。

基础埋深建议设在1.50m左右,对基底下地基土采取振冲碎石桩法处理,以处理后复合地基作基础持力层。结合本单位处理类似场地的经验,振冲(水冲)碎石桩处理本工程具有如下特点(优点):

高压水流下边振动边冲在软弱地基中成孔,再在孔内分批填入碎石(卵砾石)等硬质材料制成一根根散体桩,与原来桩间土构成复合地基。

作用,处理粉土时,则以臵换为主,振冲处理后地基土承载力大大提高,压缩性小。

同时碎石桩的形成,在细砂层人造一排水通道,利于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故可有效地消除饱和细砂液化性。

桩长以进入下相对硬层稍密、中密或密实卵石不少于0.50m,对上部稍密卵石层较厚地段,穿透比较困难,桩端可臵于其中。预计桩长为2.00~4.00m,采用正方形布桩,加固范围为基础轮廓线内,外加1~2排保护桩。

拟建地下室埋深为5.40m,其基底标高与地下水位(现水位)埋深相近,在丰水期地下水上升,地下室大部分位于地下水之下,此时受水的上托力,故需对其进行防水处理。地下室外墙及底板应采用防渗混凝土,其抗渗等级可参照《XX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第6.6.1条选用,但总体上其抗渗等级不小于

拟建场地在拟建13#楼地段下设地下车库一层,场地内常年最高地下水位在453.00m,在丰水期地下水位上升,整个地下室大部分浸泡在水位以下,水对地下室的上托(浮)力较大,地下室自重少于水的上浮力,建议在地下室底板设抗浮桩。

地下室抗浮设防水位标高取453.00m。开挖地下室形成的基坑产生的浮力,按阿基米德原理,应为地下室排开地下水的体积。依据设计给出的地下室的几何空间,地下室排水体积V水=43843.39M3,据

地下水产生的总浮力438433.90KN,对地下室底板产生的压力为抗浮桩的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按《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第8. 6. 11款式8. 6. 8估算,有关岩土参数的选取见下表5.3.6.2。

抗浮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应通过现场抗拔静载荷试验确定。 地下室抗浮应作专项设计,先施工抗浮结构,待抗浮措施发挥作用后,方可停止降水工作,以免施工中因地下水上升而造成对地下室

结构的破坏。

场地内含水层为砂、卵石层,具含水层厚、水量丰富等特点,为保证下部结构及基础施工正常、顺利进行,基坑开挖前须先进行场地降水;根据XX地区深基坑施工经验,场地宜采用管井降水方案,将地下水降至基坑底面-1.00m或桩孔底-0.50m以下。在进行降水方案设计时,渗透系数K暂按20m/d(降水井施工时宜进行抽水试验,确定有关参数以便作出调整),对降水方案需进行专门设计。

拟建工程建设涉及到大面积开挖,预计开挖在4.00~7.00 m,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三级(开挖不深、周边无重要建构筑物及重要设施)。 由于拟建场地邻近无建筑物,场地开阔,具有放坡条件,另一方面为避免占用较大场地影响其他建筑物施工,建议采用有限度分级放坡,上部2.00m内土层按坡度充许值放坡,2.00m以下至基底标高段按直立开挖,建议采取土钉墙或其他支护措施,基坑支护应作专门设计。设计所需参数见表6.2。

基坑施工中应以拟建建筑物为区域分期施工,场地内不宜全面铺开。

本工程基础施工中应重视施工验槽,基坑开挖后及时通知勘察、设计、质监等单位现场进行检验,复核勘察成果的准确性,检查施工、降水及支护质量,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达基底标高时,应采取钎探等手段检验基础受力层范围内有无软弱夹层分布及对持力层强度

进行复核。

由于降水及基坑开挖,会带来周边地面的变形,在采取安全可靠的基坑边坡支护措施施工同时,还应进行基坑周边邻近建构筑物的稳定性观测及护壁的水平位移监测,及时进行安全预报。

对于拟建高层建筑和采取复合地基方案建筑物在基础施工时,应设臵多个观测点,对工程进行沉降观测,取得沉降数据,计算倾斜并预测其发展趋势。沉降观测应进行专项设计。

土分布,场地区域构造稳定,适宜建筑。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特征周期为0.35s,该场地地基土的等效剪切波速Vse=298.95m/s,卓越周期Tg=0.132s,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土。处于建筑抗震有利地段。但对于乙类建筑对沉降敏感的建筑,应按7度设防,根据汶川大地震对XX市的影响,建议按高一级烈度即8度设防,具体以国家有关规范变更或修改为准。

化现象,未经处理不能作基础持力层。

中钢筋不具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性。

础持力层,卵石层可作基础持力层。

楼、10#楼、13#楼、14#楼、15#楼、16#楼、17#楼、18#楼和19#楼可采用天然筏基,具有施工简单、工期短等特征,但基础造价高。从建筑质量安全、基础造价等因素考虑,建议采用人工挖孔桩方案较适宜,以中风化粉砂质泥岩或中风化粉砂岩作桩端持力层。

约,采用天然筏基从地基土强度、地基土均匀性、沉降变形和下卧层强度等方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故此方案不可行,宜采用人工挖孔嵌岩桩,以中风化粉砂质泥岩或中风化粉砂岩作桩端持力层。

计时,渗透系数K暂按20m/d(降水井施工时宜进行抽水试验,确定有关参数以便作出调整),对降水方案需进行专门设计,施工降水中应加强对周边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发现异常情况应采取切实可行措施。

深1.50m左右,对基底以下受力层范围土层采取振冲碎石桩处理,以处理后复合地基为基础持力层,桩长以进入下相对硬层稍密、中密或密实卵石不少于0.50m,采用正方形布桩,加固范围为基础轮廓线内,外加1~2排保护桩。

水压力为44.5Kpa,地下水上浮力大,建议在地下室底板设抗浮桩。

措施,基坑支护应作专门设计。

所出入,应及时通知本单位,会同设计、监理和质监等相关单位予以解决。

相关资料精品推荐:

岩土工程:[四川]住宅小区超高层建筑群地下室岩土详细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山东]某煤矿竖井及选煤厂全套岩土地质勘

岩土工程:[河南]铁路客运专线特大桥钻孔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岩土工程:某大学生公寓楼岩土地质勘察报告及基础选择方案 岩土工程:陕南山区膨胀土滑坡微型桩治理技术及应用

岩土工程:[四川]某垃圾填埋场岩土地质全套勘察报告(CAD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