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参与课堂情况调查研究报告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一)

小学生在家在校自主学习情况的调查研究报告

——石门口小学课题组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积极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多向交流、教学相长的课堂氛围。这对大多数教师来说,还只是一种美好憧憬。真正要在平时课堂中原汁原味地实现,还比较遥远。除去评优课、公开课中的作秀和浮躁,冷静地观察课堂,“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问题仍然困扰着广大教师。这一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热情不高,甚至很低。如当课堂上有学生发言时,往往有学生不听,在座位上窃窃私语。而让他们回答问题的时候,却哑口无言或答非所问。上课时经常有学生因为一点小事而相互指责的情况。

面对课改追求与现实课堂的巨大反差,我们不仅要问:在课堂中,学生到底想不想参与教学?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着学生的参与热情?为了寻求上述问题的答案,我开展了这次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愿望强烈

统计结果显示:有90℅的学生有参与课堂教学的愿望。这是一座有待开发的金矿,只要我们教师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课堂的设计中,多多考虑学生的需求,绝大多数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的愿望被满足后,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熊熊烈火定会燃烧,快乐、成功的微笑也一定会在他们的脸上绽放。

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大有作为

影响学生参与热情的因素:降低参与热情的原因:认为讲课内容枯燥、乏味的有52.09 %;认为教学方法单一、呆板、毫无生机的有50 %;认为学科不考试,不重要,不感兴趣的有6% ;认为作业太多,身心很疲惫 的20 %。可以提高参与热情的有:喜欢平等、民主和轻松的课堂气氛的有60 %;对教学内容感兴趣的有39.43% ;希望课堂活动多一些的有40.65%;能在参与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功的有52.36% 。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愿望固然强烈,但为什么在现实的课堂中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法的学生却廖廖无几呢?因为,愿望只是存在于学生脑海中虚 1

幻的想法,它转化为实际行动需要兴趣作为催化剂,而学生缺少的恰恰就是兴趣。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加之学习本身是较为单调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式,势必使学生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只要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有求知欲,没有兴趣就不会有求知欲,学习热情大减,从而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小学教学要采取多种方式,灵活机动的教学,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这样,对教学是不无裨益的。那么,该如何开展有趣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呢?

一、 创设情景,营造平等、民主和轻松的课堂气氛

新的教学思想也要求我们,要以人的发展为本,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全过程中去,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自主学习,就要把课堂教学作为学生自己探究知识,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教师为他们提供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学生能说的,让学生自己说;学生能想的,让学生自己想;学生能做的,让学生自己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形成教与学的真正和谐。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充足的安全感,是他们进入学习状态的必要条件;而愉悦的心情和积极的心态是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

首先可以在上课之前播放一些轻快的音乐和歌曲,因为它们对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很有帮助。其次可以在课堂上多给学生一点鼓励和微笑,让学生在课堂上深切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这是学生自信心的源泉,也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内驱力之一。

二、 恰当巧妙的运用教学语言

教师语言是掌控课堂的主要手段,也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最有效的工具,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以是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欲,是否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欲为重要依据来设计我们的评价语言,让智慧评价成为课堂教学的润滑剂。

(一、)课堂的教学语言有警示、表扬和指导的功能

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够完美时,教师可以使用这样的纠错评价语言:“你的回答比较完整,如果能在??地方改一改就更好了,请试一试。”“你的脑筋动得可真快,要是把??说得更清楚具体些,那该有多好呀!”“他读得很认真,如果能设身处地地想想主人公的境遇,会读得更好。”当学生的发言质量比较高时,可以这样去赞赏激励:“你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 2

题来,真了不起!”“你真聪明,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今天的难题”??这样的评价语言除了对于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与错误给予了点评之外,还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知识理解、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给予正面的激励和引导。

(二、)语言不仅要准确得体而且要生动丰富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应准确而又得体,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作出不同的评价,而不要统一而模糊的模式:不错!还有比他读得更好的吗???

优秀的评价又恰恰能给学生以提醒或纠正。

“你读得很正确,若声音再响一点就好了。”

“你比老师念得还棒!”??这些贴切的评价语客观地指出了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不足,让学生一步步做到朗读的基本要求,快慢适度,富有表情,态度大方,语言流畅,从而使学生的回答或朗读一次比一次好。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老师有着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学生就如乘春风、沐春雨,欣喜不已,课堂内总是充满勃勃生机。

“读得真好听,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要是加上表情就更能传情达意了,不信,你试一试!”

“读课文应大大方方的呀!”如此生动、亲切、明朗的语言,学生听后怎么会不被深深感染?怎么会不大受激励呢?这生动丰富的评价语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评价要机智独特巧妙

作为学生,他们在课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确,有时高举小手,由于紧张却回答不出。这时,有的老师便以“错了,请坐!”“不对,谁再来?”这些语言来否定学生的回答,并期盼其他学生的正确回答。(答错的孩子闻言坐下,不再举手答问,其余的孩子也谨慎了许多。)而在另一些课上,老师则运用自己巧妙、机智的语言来纠正,鼓励学生的回答,注意情绪导向,做到引而不发。如,学生说错了,一老师则说:“说错是正常的,没关系,再想想。”若学生重复了前几个同学的回答,老师大可不必指责学生没认真听课,可笑笑说:“噢!你认为这很重要,再强调一下,对吗?”充满爱心、智慧的话一一化解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尴尬,小心翼翼地保护了学生的心灵,锻炼了学生在众人面前表达见解的胆量与能力。 3

教师的口语表达形式多种多样,若将有声语和体态语有机结合,根据学生反馈信息和突发情况,巧妙应对,独特创新地进行评价,效果则更佳。如,课堂上,老师一会儿翘起大拇指,一会儿鼓掌,一会儿与学生握手,祝贺学生的精彩回答。学生定会倍受鼓舞。评价语言不应拘于一种形式,教师应全身心投入,适时地、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在一次次惊喜中,学生也会全身心投入地学习。

(四、)语言恰当合理

在不断地鼓励、表扬、提醒学生时话要简洁明了,切忌婆婆妈妈式的唠叨。这样的表扬会更有效:

“第二组同学坐得最端正。”如果班级里某一角落出现“骚动”。

“闫明的眼睛一直看着老师。”——如果闫明的同桌走神了,或者在做小动作。“小强同学善于思考。”——如果小强的同桌读书心不在焉。要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调查表明: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体验到快乐和成功会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马斯洛的心理层次学说指出:每个人在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都有归属与爱的需要。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在课堂上就表现为对鼓励、快乐和成功的热切盼望,这是人之天性。所以课堂上对学生要多一份鼓励,少一份打击;多一份微笑,少一份怒气;多一份表扬,少一份谩骂,既给学生带来快乐,也给自己带来一份好心情,这样一剑双雕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教师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教师在平时,不断加强学习,对教学语言进行锤炼,以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只有这样,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才会充分借助语言这一工具,开启学生的心扉,让他们在语言魅力的吸引下,主动热情地参与课堂教学

三、进行游戏教学,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小孩子天性好动,乐于参与游戏活动。若能将知识溶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练习所学的知识,在蹦蹦跳跳中学习,学生是非常愿意接受的。虽短短几分钟,但却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提高学生在课堂是参与教学热情的根本途径之一。其实教师只要在课前认真思考,精心准备,在课堂上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并不是十分困难,活动的多样性主要体现为讨论、辩论、角色扮演、 4

知识竞赛等。少年儿童有争强好胜心理,实行竞赛法,课堂气氛一下子就热烈起来了,如教读诗时,可竞赛谁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竞赛哪个组、哪个同学先背出来,给些鼓励,奖品,如,红花,小贴纸等。竞赛项目一出来,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立刻高涨起来,学习自觉性增强,学习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四、实施快节奏的教学模式

快节奏教学并非语速快、内容进程快,而是根据儿童心理和语言作为技能来学习的特性进行多形式、多手 段、多环节的课堂操练。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有意注意时间短暂,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要抓住注意力集中的短暂时刻的优势,以学生能接受的快节奏来组织教学。对课堂高密度、快节奏的教学设计,可采用如下方法:

(一、)热身运动。课前先让学生唱首歌,接着让学生作一分钟的演讲,让课堂一开始就很快充满了课堂气氛。

(二、)利用多媒体实行情景教学。现代教学,不能停步在过去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而应适应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英语教学大纲》 指出:"利用实物、挂图、录音机、幻灯机、电视机、录像片、电影和计算机 进行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所学的内容。"所以作为现代教育者,就要经常利用实物、多媒体,利用情景和设置情景进行教学。这样,就使学生直接地、具体地获得科学知识。如上课时利用幻灯片帮助学生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生动、直观的图片,使学生对已学的内容过一次"电影",加快了节奏。

(三、)提问式。

(1)全班提问法。教师面向全班学生,连珠炮地向学生作一系列的提问,让全班学生迅速回答, 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快速运用知识的能力。(2)"开火车"提问法。针对老师的问题,每个小组的成员一个接一个地回答老师的提问。这样,使每个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加快了学生的 思维速度,迫使他们及时听懂,及时思考,及时反馈,及时会话,收到了良好效果。(3)随意提问法。老师在学生没有准备的情 况下,问题一出口,手指到之处,那个学生或那个小组的学生就要回答。这种提问,学生练习覆盖面广,密度大、节奏快。

5

以上是吸引学生走进课堂、参与课堂的主要手段主要方法,教师的主要目的就是在课堂上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抓住学生的兴奋点,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理性认知过程还不成熟,一切都凭感觉、凭兴趣。小学生学不进去的原因,往往是因为他对学习的过程和所学的内容没有兴趣,他感到是被迫去做一些别人要他做的事。其实只要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了兴趣,就能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从而集中注意,积极思维。

所以要想真正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就要把知识千变万化,牢牢抓住小学生的视线,以兴趣为制高点,最终掌控课堂。

6

 

第二篇:关于小学生课堂举手发言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小学生课堂举手发言情况的调查报告

创建时间:20xx年5月10日

一、调查背景

1、许多小学老师常反映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同学们不能够踊跃发言,并且年级越高课堂气氛越沉闷。我们就想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调查。并通过调查找出同学们不爱举手发言的症结所在,据此对老师和同学们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改善小学高年级课堂沉闷的气氛。

2、调查时间:20xx年12月18日至20xx年4月30日

3、调查对象及范围:二道沟中心小学全体五年级学生

二、正文

1、关于举手发言的现象

小学低年级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常常是全班同学都举手,有的学生还把胳膊伸直,甚至站起来,一定要让老师知道“这道题我会”;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同学们“腼腆”了许多,上课也就一半同学举手回答问题,有的是不知道,有的知道也不说,绝大多数同学都“规规矩矩”,根本看不到低年级小学生那种争先恐后回答问题的场面。年龄越来越大、知识越来越多,但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却越来越少。同时,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对回答问题的态度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一些低年级学生一致认为,上课不举手就说明学习不好,积极回答问题,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而部分小学高年级学生认为,回答问题并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不过被老师问到答不上来确实非常尴尬;说错了同学笑话,有点同学不自信,认为自己是差生,肯定答不对干脆不举手。经常举手的同学一般被认为“爱出风头”。而当老师指名回答问题时,有些学生都有一种“紧张、恐慌”的感觉。

在这次调查之前,我们也收集了一些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在《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的20个发现》中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的最新研究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

而在我们所派发的91份调查问卷中,关于“你是否经常举手发言”一项,有60份问卷选择的是“偶尔”,13个学生选择了“从不”,而选择“经常”的人数只有18人;在“你班课堂发言情况”一项中约80%选择的是“不活跃”;在“你在哪一阶段常举手发言”一项中,大多数同学都选择了“一、二年级”。

2、小学生举手情况问卷调查

亲爱的同学:

你好!

老师现在想了解一些有关于你上课举手方面的情况,希望得到你的帮助。请你完成这份问卷,谢谢!

(1)、你上课喜欢举手吗? ( )

A、 喜欢 B、不喜欢

(2)、课堂上你是否经常举手发言( )

A 偶尔 B 从不 C 经常

(3)、、什么课上你最喜欢举手? ( )

A、 语文 B、数学 C、英语D、其他

(4)、、你应该有过没举手的经历吧,原因是什么?( )

A、不会回答 B、不敢回答C、 不想回答

(5)、你班课堂发言情况

A、活跃 B、不活跃 C 、还行

(6)、 什么情况下你会举手? ( )

A、 有肯定回答 B、只要思考了 c、不管对错

(7)、 如果问题回答错了,你会怎样? ()

A、 很不好意思 B、觉得没关系 C、再也不想回答问题了

(8)、你在哪一阶段常举手发言

A、 一二年级 B、三四年级 C、五年级

3、举手减少事出有因

(一)、不会回答

孩子不举手回答问题肯定是有原因的,那么我们就不能一味地埋怨他们,而是应该分析原因,寻求解决的方法。

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当老师提出的问题自己回答有困难时,就不能自信地举起手。他们胆颤心惊的,生怕老师一不小心让自己回答。那么这个问题自己不会回答,原因也有许多,有些问题对他而言难度较大,短时间还没思考好;有时刚刚老师提问的时候自己开小差了,没听清问题,不知回答什么。所以我们老师在以后提问的时候,能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所提问题难易结合,来培养每个孩子回答问题的自信心。另外,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还要及时提醒。

(二)、不敢回答

(1).老师的肯定、鼓励与评价

学生都曾有过举手的经历,他们也都曾满怀信心觉得自己是有能力回答问题,但由于诸多原因,那几次举手老师没能请到他,他没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就放弃了发言的权利。或许曾经发言过,但回答错了,老师没能给予正确的评价,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当然老师如果能多一份爱心,多一份耐心,利用课间与学生谈谈心,多鼓励学生,学生或许会信心倍增,可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借口,老师没能给更多的学生这样的关注。

(2).家长肯定、鼓励与评价

要说老师面对许多学生,难免有人被疏忽,但作为家长面对一个孩子,且不该尽心尽力。然而,由于工作、应酬等原因,家长除了满足孩子吃喝拉撒外,没能花更多的精力走进孩子内心世界,对孩子稚嫩的思想予以肯定,鼓励他们多于家长、老师、同学、朋友交流,交流中给予孩子正确的评价,试问家长们做到这点了吗?甚至有些家长一味否定孩子,这样的孩子能在课堂上自信地高举他的手吗?

(3). 同学的正确舆论

尊重是一种美德,但在班级里时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同学回答问题出错时,总会有人在旁边插嘴,甚至嘲笑,这样的舆论导致很多人不敢再举手答题。

(4).学生的年龄特点

据观察发现年级越高,学生越不爱发言。一年级学生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样子,所以这会班里每每发言的同学最多,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内心想变得“越来越沉稳”,没了发言的冲动,正是这样的心理,按住了他们本该高举的双手。

4、关于提高课堂活跃度的一些建议

(1)采用鼓励、竞争的方法。有专家认为,学生上课不愿主动提问发言,其实是儿童的主动参与权实现不充分的表现。学生们认为在课堂上的表达会受到各种限制,既受老师和标准答案的限制,又受到对表达方式的苛求如声音、口齿、站立姿势等方面的限制,此外,还可能会受到指责、甚至挖苦。加之,合作意识

淡漠,一旦要他们合作完成各种任务,自然会不适应。青少年心理活跃,但不太稳定,容易形成兴奋中心,但又难以持久;有求新、求奇的心理,对平板的听课 不大感兴趣,若采用鼓励、竞争的办法,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起强烈的求知欲。尤其是小组间的竞争,往往会激起部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而勇于举手发言。这种在某种心理冲动 驱使下的“应急”举动,往往能激发脑细胞的潜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2)老师多动脑筋。

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老师都会有一个评价。老师应该注重多鼓励,不批评,技巧性地指出学生答题中出现的问题,努力做到既指出了问题所在,又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

对于回答得好的学生,不吝惜自己的赞美。这是容易做到的。对于回答不正确的学生,当然不能不负责任地胡乱夸奖,但是要避免冷冰冰的“不对”“又错了”“还是不对”“怎么讲了半天还是不懂”这样的措辞,尤其是在教不会,急躁的时候。比如,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尝试用以下一些说法:

你的想法很特别,我们再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

虽然你答得不是很好,但老师觉得你一直在积极思考

某某同学是从这个角度来理解问题的,同学们来说说有没有道理

??

其次,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口子开得小一些,思维方向要比较明确。而在难度方面,应考虑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学生跳一跳,能解决的问题。如果实在需要提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考虑分步进行,考虑设计几个解题的抓手。同时,找个学生带好头,举手也需要互相带动,老师可以找几个代表主动举手,鼓励别的同学模仿,但选代表时不能只选成绩好的同学,各个层次的同学都应该有代表,才能真正起到影响作用。另外,老师讲课风格的不断变化更新也会促进同学们举手的积极性。

(3)学生勇敢一点。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会给学生带来种种好处:可以让老师记住自己,给老师一个好印象;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老师越讲越有劲儿;可以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对知识的记忆;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可以锻炼自己的勇气??既然主动回答问题可以给大家带来这么多好处,那同学们就应该积极地举起你的手,找回小学那种争先恐后回答问题的勇气。学生应该给自己一点自信心,上课时主动举一次手,答对了获得一次成功的体验,答错了全当是得到一次发言的机会。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最好要在起始阶段培养,同学一定要抓住机会。

上课回答问题,其实是从多方面锻炼自己,同学们不管是发言还是倾听,都应该努力做到积极而礼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