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读书报告

《家》读书报告

《家》这本书是在大一末尾的时候才开始看的,其实挺惭愧的,这些书应该在以前都看过的,但是高中的时候忙着奋战高考,几乎没怎么读书。上了大学以后,有了时间也有了资源,便开始恶补名著。这次看的《家》给我很大震撼,带我了解了当时在封建统治下的社会的腐朽。

作品介绍

《家》是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家》描写了一个正在崩溃封建大家庭的悲欢离合,控诉了封建社会制度的黑暗、腐朽和罪恶,同时展现了青年一代的觉醒与反抗,寄托了对未来新生活的期望。在这里面,作者共描述了四种人,一种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如高老太爷。二是封建家庭的败家子,如克安、克定。三是封建制度的反抗者,如觉民、觉慧等。四是封建制度的牺牲者,如瑞珏、鸣凤、梅等。可以说,“高家公馆”是一个时代里封建家庭的缩影。

作品分析

觉新形象分析

整本书读下来,留给我最深印象的人物并不是激烈反抗的觉慧,而是觉新——高家的长子长孙。关于觉新所扮演的角色似乎很难定位,他并不属于那四类人中的任何一类,说他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可是他心中怎会没有对封建制度的深深痛恨,封建、专制夺走了他生命中最爱的两个女人。说他是封建制度的反抗者,可他面对种种封建的专制手段,他明知其荒谬,却只是一味的屈从,竟从未有过半分抵抗。

作者在开始介绍觉新的时候有这么一段话:“觉新在这一房里是长子,在这个大家庭里又是长房的长孙。就因为这个缘故,在他出世的时候,他的命运便决定了。”——觉新的命运便是成为这个宗法制大家庭溃败过程中牺牲品。一方面被封建伦理道德所浸染,另一方面又受新时代新思想文化的影响,使他在新与旧的夹缝中挣扎,挣扎于人事矛盾和精神冲突的漩涡之中,形成了特殊时代的复杂“长子”性格。正是这样,才促成了他勇敢而又懦弱,渴望自由却妥协屈从的矛盾心理。

面对长辈,他是家中的长子长孙,自然要维护家中的封建礼制。长辈的命令,他从不敢有半分违抗。面对家中众多弟弟妹妹,他既是兄长,又扮演了父亲的角色,自然不忍心看着他们如同自己一样保守封建制度的折磨。可是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们生在这个时代,就只有做牺牲者的资格”。新思想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礼教的互不相容,将他推上了矛盾的顶峰。

觉新曾经有优异的学业,有着心爱的女子。一切都在他中学毕业后改变了,父亲为他定好了亲事,找好了工作,“他的前程断送了。他的美妙的幻梦破碎了。”然而“他不说一句反抗的话,而且也没有反抗的思想。可是后来他回到自己的方房里,关上门倒在床上用铺盖蒙着头哭,为了他的破灭了的幻梦而哭。”他虽顺从,可只是为了那份家庭的责任而顺从。包办婚姻是多么的荒谬,甚至觉新的配偶竟是父亲在两个姑娘中间“抓阄”抓出来的!而曾经与觉新情意相投的梅也另嫁他人,没两年那人又死了,梅陷入了极度痛苦的生活状态。觉新总觉得愧对梅,即使两人见面也不曾有什么言语,觉新不敢面对她,只能将这份感情深深的埋在心底。最后梅还是死了,死在对生活的极度绝望中,她成为了封建专制的牺牲品。此时正

值觉民被安排婚姻之时,觉民和哥哥是截然不同的性格,他和琴早已两情相悦,自然不会接受包办婚姻。为了表示自己抗争的决心,觉民决定搬出去住,家里不改变主意绝不回来。觉民请求觉新帮他的忙,觉慧也和觉民站在一起,于是所有的矛盾落到了觉新头上。“承认觉民的举动是正当的,然而他无法帮忙觉民;他不但不能帮忙,反而不得不帮祖父压迫觉民。看到这里,我很可怜觉新,他面对觉民苦苦相求却不能帮助,弟弟们只认为他是懦弱无能,面对他们的冷眼嘲笑,他只是喃喃的说:“你不谅解我,没有一个人谅解我。”他虽不想让觉民重蹈自己的覆辙,可是他也无法违抗祖父的命令,无法打破封建专制的束缚。他去找祖父求情,结果却只得到祖父的驳斥:“我说是对的,哪个敢说不对?我说要怎么样,就要怎样做!”如此的专制行为,如此的置子孙辈的幸福于不顾,简直是令人发指!然而时代就是如此,觉新何尝不恨,何尝不想反抗!可是这小小的萌芽却终究不敌封建专制的摧残,在现实面前,他只能选择妥协屈服!最后觉民还是胜利了,但也只是因为高老太爷的死,并非真正的胜利。后来,又因为所谓的“血光之灾”,瑞珏不得不搬出城外生产,觉新纵然知道这没有半分道理,可是他岂敢反抗,岂敢背负“不孝”的骂名!最终,瑞珏在冰冷的土屋中难产而死,此时觉新已是心如死灰,他纵然知道是封建专制夺走了他的青春和爱情,可是他又能有什么办法!其实,在瑞玉即将生产却因“血光之灾”的迷信之说被迫搬离公馆时,觉慧曾恳切地劝觉新说:“大哥,你要奋斗啊!”“奋斗,胜利。”可是,觉新忍住心痛嘲笑似地说道:“不错,你们胜利了,你们反抗一切,你们轻视一切,你们胜利了,就因为你们胜利了,我才失败了。”这是一个时代变迁牺牲品的人生感言,在此读来,嫉妒、悲怆、无奈,激起了读者的愤慨,更不由为其扼腕叹息。

“家”对于觉新而言, 是精神上的炼狱, 也是神圣的血缘关系和难以割舍的生活情调。面对封建时代“长子”的责任与新时代的思潮,他最终选择了前者,悲怆地吼出“我不是青年,我没有青春。我没有幸福,而且也永远不会有幸福。”

觉新才是封建制度下的悲剧。

结合作者

觉新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是的原型其实是巴金的大哥李尧枚,一个活的很苦的“多余人”,《家》的总序《呈献给一个人》就是巴金写给大哥的,可惜他还没有看到这本书就已经自杀了。在这篇序中有这么一段话:“你有过一个美妙的幻梦,你自己把他打破了;你有一个光荣的前途,你自己把他毁灭了。你在一个短时期内也曾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新的理想,你又拿‘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把自己的头脑麻醉了。你曾经爱过一个少女,而又让父亲用拈阄的办法决定了你的命运,去跟另一个少女结婚;你爱你的妻,却又因为别人鬼话把你待产的孕妇送到城外荒凉的地方去。你含着眼泪忍受了一切不义的行为,你从来不曾说过一句反抗的话。你或者完全是为了敷衍别人,任人播弄。自己知道已经逼近深渊了,不去走新的路,却只顾着向着深渊走去,终于到了落下去的一天,便不得不拿毒药来做你唯一的拯救了。” 由此可看出,巴金对“觉新”这个角色注入了怎样的爱与恨。但这本书,大哥没能看到,他的生命正好结束于小说发表的那一天。4月19日,大哥死了,在巴金眼里他是一个旧时代的牺牲品:他被旧礼教、旧思想害了一生,始终不能够自拔出来。其实他是被旧制度杀死的,然而这也是咎由自取。“在整个旧制度大崩溃前夕,对于他的死我不能有什么遗憾。然而一想到他的悲惨的一生,一想到他对我所做过的一切,一想到我所带给他的种种痛苦,我就不能不痛切地感觉到我丧失了一个爱我最深的人了。”巴金对大哥做了如此的总结。巴金在书中有意的将思想性格和人生道路截然不同的觉新觉慧做鲜明的对比,从而更深刻的揭示了封建专制对人的毒害。觉民、觉慧把大哥当成一面镜子,从他身上,觉民、觉慧找到了离开高家的理由,那便是不能充当腐朽家族的陪葬品。

巴金对觉新的刻画,是想让读者明白,面对封建专制,逃避躲避没有任何作用,唯一的办法

便是奋起反抗,用行动换来自己的幸福!

艺术成就

《家》在创作艺术上的一大特色就是刻画人物内心细致入微、感人肺腑。比如在描写鸣凤投湖自尽时,它将一位年仅17岁的少女在即将走向生命尽头时的痛苦、惘然、哀怨、挣扎以及最终绝望,一层层真实细致地剖示出来,使读者从这位被凌辱的少女身上,看到旧制度摧残人性的罪恶,看到这位弱小者生命的宁折不弯。又如,作品写觉慧在鸣凤死后的内心也极细致,作者还利用梦幻来剖示人物内心的隐秘,笔墨中透露出人物内心极度的悲哀与懊悔。除此之外,作品在塑造梅、觉新等人物时,也非常注重采用细腻的心理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如,正是由于作品细致地写出了梅的内心,才使梅多愁善感的性格得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觉新是一位有着“两重人格的人”,作品多处细致地剖析他的内心,表现了人物内心深处因受新思想的启发,对现实不满,又受旧思想的羁绊而最终不能或无力抗争的苦闷、矛盾,使人物复杂的性格得以凸现。

另外,《家》在结构上的安排也十分精巧。书中刻画了一个逐渐走向崩溃的封建大家庭,单这个家族里就有30多人,再加上家中的仆人、丫鬟,觉民、觉慧学校的同学等,在他们之间又发生了许多的故事。尽管作品表现的人多、事件多,但巴金采用了单纯明快地讲故事的结构方式,以事件为线索,以场面串连故事,便巧妙地把高家内外的各种人物、各种矛盾纠葛,同祖孙两代矛盾冲突这条主线交织成一体,环绕作品的主题思想,有条不紊地分别展开,使作品故事情节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始终保持着庞大而紧凑、严密而不游离于主要情节的结构特点。

在语言风格上,简洁、明快、直白是巴金一向的语言特色。在《家》中,描写每一个人物时作者都带了自己浓厚的感情色彩,因此读者在领略人物命运时,一同体味到了作者的喜怒哀乐,使作品具有了感人肺腑的情感力量。

《家》是一部充分体现了巴金创作成就和风格的优秀作品,它充分显示出了巴金在现代文学小说创作领域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虽然现在社会中已经很少存在这样的封建家庭,但是书中所向我们展开的封建大家庭的生活画卷,却是遗留给我们的永远的精神财富。

 

第二篇:《启蒙时代—十八世纪的哲学家》读书报告

《启蒙时代—十八世纪的哲学家》读书报告

09动画2 赵艺宁 学号:0921020027

作者简介:: 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启蒙时代—十八世纪的哲学家》的作者是(英)以赛亚·伯林,于20xx年08月发行。

以赛亚·柏林(1909-1997),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二十世纪最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之一。出生于俄国里加的一个犹太家庭,19xx年随父母前往英国。19xx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文学和哲学,19xx年获选全灵学院研究员,并在新学院担任哲学讲师,期间与艾耶尔、奥斯丁等参与了日常语言哲学运动。二战期间,先后在纽约、华盛顿和莫斯科担任外交职务。19xx年重回牛津教授哲学课程。19xx年成为牛津大学社会与政治理论教授,并获封爵士。19xx年至19xx年任牛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院长。主要著作有《卡尔.马克思》(1939)、《概念与范畴》(1958)、《自由四论》(1969)、《唯柯与赫尔德》(1976)、《俄国思想家》(1978)、《反潮流》(1979)、《个人印象》(1980)、《人性的曲木》(1990)、《现实感》(1997)等。

作者的思想理念:以赛亚·伯林主要是因为对政治和道德理论的贡献而闻名的。首先,他在消极的和积极的自由之间作出了著名的区分,并主张对于可能的误用,消极概念是更为安全的一个。第二,他将价值多元主义观念作为伦理学中的中间立场,确立于一元论和相对论之间,并对于道德生活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描述。两种观点的结合导致了自由思想中一个新的学说——自由多元主义(Liberal 1

Pluralism)——的建立。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约翰·洛克

第二章 伏尔泰

第三章 乔治·贝克莱

第四章 大卫·休谟

第五章 托马斯·里德

第六章 孔狄亚克

第七章 拉美特利

第八章 约翰·格奥尔格·哈曼

第九章 格奥尔格·克里斯托夫·利希滕贝格

内容简介:十八世纪的哲学家们试图让世界上一切事物都遵循不可改变的物理定律,从而把哲学变成一门自然科学。在本书中,伯林广泛摘选了洛克、贝克莱、休谟、托马斯·里德、孔狄亚克、拉美特利、哈曼和利希滕贝格等人的重要著作,并以富于洞察力的导言和评论解释了这些哲学家的核心概念,他们的思想和时代,揭示了他们在十八世纪和今日的意义。本书堪称十八世纪哲学的最佳入门,用心的读者不仅会从中获得信息,还会受到启蒙。

本书堪称十八世纪哲学的最佳入门……用心的读者不仅会从中获得信息,还会受到启蒙。——《纽约时报书评》

读后感: 《启蒙时代—十八世纪的哲学家》中列举了9个十八世纪的哲学家们以及他们的理论思想,作者对这些哲学家的理论与思想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加以自己独到的理解,让读者更清楚了解这些 2

哲学家思想的同时也了解到作者以赛亚·伯林的思想。

洛克是不列颠经验主义的开创者,虽然他本人并没有完全贯彻这种哲学思想。洛克认为人类所有的思想和观念都来自或反映了人类的感官经验。他抛弃了笛卡尔等人的天赋观念说,而认为人的心灵开始时就像一张白纸,而向它提供精神内容的是经验(即他所谓的观念)。观念分为两种:感觉(sensation)的观念和反省(reflection)的观念。感觉来源于感官感受外部世界,而反省则来自于心灵观察本身。与理性主义者不同的是,洛克强调这两种观念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洛克还将观念划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不过并没有提供合适的区分标准。我们唯一能感知的是简单观念,而我们自己从许多简单观念中能够形成一个复杂观念。 洛克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天赋人权”学说来反对“君权神授”思想。他把在英国革命中提出的各种基本要求概括为自由权,生命权和财产权,并把它们说成是天赋人。

此书虽然只介绍了9个十八世纪的哲学家,但是作者在阐述其中的哲学家时引用别的哲学家的思想与理论,开阔了读者的阅读范围。作者的用语深入浅出,讲解具体,分析深入。就如第一章中,介绍约翰洛克,作者从洛克的背景开始介绍,接着提炼他的理论思想,加以评论,客观地给以评价,还列出洛克的优缺点。很好地把每个哲学家的思想进行了整理、分析。

评论:

3

毫无疑问,通过把科学的方法运用于人事法则的谨慎的尝试,已经做了大量有益的事情:减轻了人类的苦难,避免或者阻止了不公正,揭示了无知;教条得到了反驳,偏见和迷信成功地受到了公众的嘲笑。人们日益确信求助于主义、无知和权威以证明专断行为的合理性,全都是隐含着自私的利益或者理智的懒惰或愚昧的无聊的众多托词,这种信念通常能得到成功的证明。但是,主要的梦想,即证明世界上的每一事物都按照力学的方式运动,所有的灾难都能通过适当的技术步骤而得到消除,在人类灵魂和肉体上都存在着工程师,却被证明是虚妄不实的。然而,事实最终表明,这种理想与十九世纪通过同样错误却在理智上和政治上更为不祥和更具压迫性的论证而对它发动的攻击比较起来,却更少引人误入歧途。十八世纪天才的思想家们的理智力量、诚实、明晰、勇敢和对真理的无私的热爱,直到今天还是无人可以媲美的。他们所处的时代是人类生活中最美妙、最富希望的乐章。 当人类探究的一些分支比如物理学或生物学通过运用这种或那种新的收获丰富的方法,从而赢得令人注目的成功时,总有人试图也将类似的方法用于解决哲学问题,其结果难料。这种企图是人类思维史中一个持久的因素。因此,十七世纪数学方法所取得的史无前例的成功影响了哲学,这不仅是因为当时数学没能明确地从哲学中分离出来,而且因为数学方法也被用于哲学,这种方法即是按照固定的规则从“自明”的公理出发所进行的演绎、内在一致性的验证、先验的方法,适于数学的明晰而严格的标准;这种方法用于哲学的结果是,上面这种特定的模式在这时期的哲学中,也在当时的自然科学中占据统 4

治地位。它导致了引人注目的成功和失误,因为对这些方法的狂热和盲目的运用在一个领域里能取得丰硕的成果,但当它被机械地用于另一个领域里时,并不必然类似于第一个运用这些方法的领域那样产生相同的结果。如果说统治十七世纪的是数学模式,那么,在十八世纪到处被模仿的则是力学模式,更准确地说,就是牛顿的理论体系。事实上,哲学问题是独具特色的,它之类似于力学问题并不多于它类似数学(或生物学,或心理学,或历史学)问题;然而一个模式与另一个模式对哲学的影响却是非常不同的。正是这一点形成了本书收录的所有非常不同的哲学家的共同特征。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