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读后感

《儒林外史》读后感

杭州大成岳家湾学校 刘奕村

《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敬梓的长篇小说,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这本书我读起来很轻松、愉快。比文言文更容易理解的白话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扣人心弦的场景描写。这对我们的作文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然而,在轻松幽默的言语之下,又何尝不是对封建社会腐败黑暗的现实进行讽刺呢?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这是《儒林外史》开头的几句。可以说,这也是整本书的灵魂所在。 这些话虽然已是老生常谈,可真正能明白人的又有几个?正是“学而优则仕”,这句话害了一批又一批的读书人。为了金钱,为了财富,他们可以废寝忘食地读书,可以从黑发垂髫考到白发苍苍:花白胡子还是“小友”的周进,考了几十年一朝中榜,欢喜疯了的范进……。

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感想是,如今时代不同了,我们生活的时代很少有人提及科举这类的话,也没有了书中迂腐的现象。但是,我们的家长何尝没有这样的想法,为了让下代所谓的不输在起跑线而或漏液排队、或用金钱、或用手中权力争相报名牌幼儿园、小学。诸多考生因为中考高考繁多的作业与兴趣班日以继夜读书。有些考上的扔书庆贺,有些考不上的跳楼自杀。没有人为了

什么“秀才”、“举人”磕头撞板,却有人为“清华、北大”、“硕士、博士”不择手段。不知以后是否还会有一本“儒林次史”来讽刺这个时代的制度。

读书,其实强调的是一个漫长的求知过程,一旦当成为了功名利禄的工具,读书也就毫无价值了,再大的名校出来又能带给社会什么。

 

第二篇:观儒林外史有感

读《儒林外史》有感

观《儒林外史》有感

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 ——清。吴敬梓 东篱置酒,西窗剪烛。树蕙滋兰,意兴无涯。抚一曲《渔樵问答》,唱一阕玉蝶恋花。左手洗砚,右手烹茶。清荷映日,难得风雅。品一卷慧与佳话,泼一幅老树昏鸦。

在中华民族历尽风霜的苍茫大地上,燃烧着五千年来传承不惜的文明之火。它点燃了千千万万个炎黄子孙的奋斗之梦,照亮了中国历史的前进之路。泱泱中华,滚滚逝水,多少文人墨客留下炙脍人口的鸿篇巨著。在历史的画卷前回首抑或前瞻,总有千般华彩、万种风流,等待后人品味与鉴赏。

《儒林外史》是由清代的小说家吴敬梓创作,全书共56回,反应的是康乾时期科举制度下文人对功名和利禄的态度,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的事态生动描绘,使小说充满了批判主义色彩。

《儒林外史》以四大奇人的故事作结。当“那南京的名士都已渐渐消磨尽了”的时候,奇人却才出现在市井中间。会写字的季遇年,“却又不肯学古人的发帖吗,只是自己创出来的格调,由着笔性写去”。“他若不情愿时,任你王侯将相大捧的银子送他,他正眼儿也不看”。他这样迎着施御史的脸痛骂:“你是何等之人,敢叫我写字!我又不贪你的钱,又不慕你的势,又不借你的光,你敢叫我写字来卜独立人格,意气风发”。吴敬梓把“四大奇人”当做“述思往来”的一流人物。儒林中一片狼藉,而市井中则有闪光的人格,吴敬梓已悄悄换了一套崭新的价值标准。

为什么在市井中反倒能保持人格的独立与心灵的自由呢? 做裁缝的荆元,会弹琴、会写字,也喜欢作诗。朋友问他:“你

既要做雅人,为什么还要做你这贵行?和不同些学校里的人相与相与?”他道:“我不是要做雅人,也只为性情相近,故此时常常学学。至于我们这个贱行,是祖父遗留下来的。难道读书写字,做了裁缝,就玷污了不成?况且那些学校中的朋友,他们另有一番见识,怎肯与我相与!而今日美寻得六七分银子,吃饱了要弹琴,要写字,诸事都由我。又不贪图人的富贵,又不伺候人的脸色;天不收,地不管,倒也快活”。这句话真石破天惊。吴敬梓认识到,人格独立的背后是经济独立。被权力网络所覆盖的儒林中,只有爬藤墙一样的附庸,而无岩上松一样的独立者。市井人物操持着被士大夫所蔑视的职业,他们却在这个职业中获得了真正的经济独立。好一个“诸事都有我”!儒林人士即使爬到宰辅这样的最高位置,怕也不敢说这样的大话。吴敬梓突破传统的道德批判,揭示出产生“奇人”的经济基础。这一点,此前无人意识到。

然而,这种社会心理终究难以养成。吴敬梓这个嵌崎磊落的败家子是寂寞的,他笔下的奇人们也是寂寞的。荆元为知音于老者弹琴“弹了一会,忽作凄凉婉转,,于老者听到深微之处凄然泪下”。读者读到这里,掩卷深思,怕也要“凄然泪下”了。

全书虽然没有一个主干,但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应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样的思想内容,在当时无疑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这本书虽然是一部讽刺迂腐和卖弄的作品,但却是可以称为一部最不引经据典、最饶诗意的散文叙述体之典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