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社会性教育与品德教育的研究”开题报告

幼儿社会性教育与品德教育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社会性指的是一个人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与行为特征,是社会化的产物。幼儿社会性教育指的是幼儿在社会环境中初步了解、掌握社会规范、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社会性的发展包括:社会认知、情绪情感、社会交往、个性品质。

幼儿品德教育是在幼儿阶段实施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的教育过程。

幼儿通过学习社会生活中人们必须掌握和遵守的社会行为准则,与周围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了解自己和别人的思想、感情和意向,控制自身的行为,逐步成为适应社会生活的人。

 我们开展了“幼儿社会性教育与品德教育融合的研究”,目的在于提高教师对培养幼儿社会性发展和品德教育的正确认识,同时将这种正确的认识转化为有效的行动,落实于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通过家庭、幼儿园、社会、自然生活等方面相互结合,帮助幼儿学习一种本领、体验一种感受、形成一种品质,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和品德,为幼儿成为未来社会合格的建设者打基础、做准备。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价值

研究领域现状:

通过长期实践,美国幼儿教育界普遍承认,社会教育对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起重大作用。幼儿社会教育与品德教育是使幼儿认识自己和他人以及社会,了解自己和他人以及环境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教育。

我国幼儿教育专家认为,为了使幼儿能适应现在的幼儿园生活和未来的社会生活,就必须给幼儿有关社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态度。

时代的发展对儿童的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应具有健康的身体、丰富的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人格、个性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适应社会的发展。学前阶段则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奠基时期,从小培养孩子具有同情心、爱心、责任心、活泼开朗、充满自信等思想品德,对孩子一生的成功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研究价值:

1、提高了幼儿的适应能力、人际合作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幼儿在以后成长过程中,有足够的能力和体力,良好的态度和理想,去接受社会变迁和生活的种种挑战。

3、使幼儿在自我系统、社交系统和社会规则系统三方面得到全面的培养与发展。

4、保证了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正确方向并推动社会性发展的进程,把品德教育没有涉及到的内容纳入进来,使得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更完整、更适合幼儿身心发展和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5、促进了教师、幼儿、家长和幼儿园的发展。

三、研究目标

1、形成幼儿良好的社会性情感和积极生活的态度,具体包括:对家庭、幼儿园、家乡和祖国的热爱,对周围社会生活事件的关注,对他人尊敬、友好、关心、同情以及自尊、自信等良好的情感和自立、自主精神等等。

2、丰富幼儿的社会经验,增进幼儿对社会环境的认识和对社会中各种身份的人所应有的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的了解,培养他们了解他人情感和需要的能力,道德判断能力(辨别美丑善恶、是非对错的能力),移情能力(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体验其感受的能力)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如同伴之间的纠纷)的能力。

3、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和品德,包括文明礼貌、合作友好、守纪律、诚实勤俭等等。

4、探究主题鲜明、形式丰富、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

5、探索开展社会性发展与品德教育的途径。(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渗透到一日活动中、家园同步、体验、感知、实践等活动)

6、探索社会性发展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的实施方法。(情感熏陶法、行为转化法、主动活动法、对照评价法。)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研究思路:

1、遵循情感支持原则、行为实践原则、强化原则、榜样作用原则、一致性原则。

2、开展各种活动,让他们接触到社会上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生活,形成更广泛的社会关系,获得更多的角色体验,扩大社会生活经验,懂得一定的社会生活准则,使幼儿的社会性和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在游戏中实践、感受、体验、理解,加深对社会的了解。游戏是缩小的社会,因为游戏情节的展开过程,正是儿童对现实生活的反映。通过游戏,促进幼儿社会交往关系,为幼儿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学会用规则来协调关系,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向社会性的自我意识发展,社会性不断成熟。

4、创造一个有利于每个教师主动研究的支持性环境,并推动、支持、引领、服务于教师的研究。使教师获得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力。

研究过程:(20##年5月—20##年6月)

第一阶段:设计准备阶段(20##年5月—20##年9月)。主要工作为:

1、学习理论、搜集资料。

2、进行课程方案设计,制定课程目标,研究确定小班阶段的教学内容。

3、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幼儿社会性发展和品德教育的指导思想,掌握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原则。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年9月-20##年6月)。主要工作为:

20##年7月—20##年9月:1、确定试点班,进行基础测试,主要是幼儿的社会认知、情绪情感、社会交往、个性品质、品德行为等方面内容。2、研究制定小班课程实验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途径等。

20##年10月—20##年8月:1、根据小班课程设计方案,开展实验。2、研究制定中班课程实验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途径等。

20##年9月—20##年8月:

1、根据中班课程设计方案,开展实验。

2、运用边实验、边思考、边提炼、总结的方法,逐渐形成一些阶段成果,如论文、经验总结、活动方案、实例等。

3、研究制定大班阶段的实验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途径等。

20##年9月—20##年5月:

1、根据大班课程设计方案开展实验。

2、做实验结果测试的各项准备工作。

第三阶段:总结整理阶段(20##年6月):

1、对实验结果进行测试。

2、对测试获得的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对实施过程中的教育现象进行描述、分析、解释和总结。

3、在回顾、归纳、提炼、总结的基础上写出课题的实验报告等,形成课题的最终成果。

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法,教师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具体方法有: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观察法、经验总结等多种单一或综合的研究方法。

五、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

幼儿期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但长期以来,我们在教育方面,往往只注意对孩子生活上的照顾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教会幼儿如何做人,如何关心与热爱自己的亲人和周围的人们,如何培养孩子与同伴友好相处,共同完成任务,如何使其具有各种不同情况下独立地处理问题的实际生活能力等等。

本课题研究的是帮助幼儿掌握一定的社会交往技能,适应周围的社会环境,学会与同伴合作与周围人们友好相处等,促进幼儿自我系统,情绪情感,社会能力,品德的发展,并在实现自我完善的同时积极影响和改造周围环境。

创新之处:

1、使幼儿从小得到全面的素质启蒙教育,抛弃“知识学习”的价值取向,确立培养“完整儿童”的价值取向。

2、重新树立了教师的角色:激发了教师的成就意识,能制定不同时期、不同问题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建立了正确的儿童观,做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互相尊重,实现人格上的平等,给孩子提供更宽松的环境和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充分挖掘教育者的创新潜能。

3、使幼儿学习了较完整的社会交往技能,实现了人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把教育渗入到一日活动中,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为幼儿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满足幼儿的个人发展需要和促进了幼儿全面发展。

4、为幼儿提供走进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5、促进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积极交往,形成统一的积极教育空间,向家长传达新的教育理念,激发家长参与意识。

六、预期研究成果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幼儿园创办于1987年,1990年被评为市一类幼儿园,20##年被评为现代化幼儿园。

2、幼儿园教师有着高尚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有着刻苦、钻研、好学、进取的优良品质,在社会上有良好的声誉。

3、幼儿园课题组成员都参加过十五课题环保教育、美术教育的课题的研究,并结题,为课题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4、围绕课题对家长和幼儿进行了前期工作问卷调查。

5、教研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和计划。

6、开展科研学习、研究活动,搜集了大量和本课题有关的资料。如:国外幼儿园课程,幼儿园素质教育,幼儿园品德教育等等。

7、选取典型幼儿对其在课程作用下的表现进行观察记录,以便及时对其进行成长指导,更加完善课题体系。

8、及时记录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并研究教育措施。

9、定期完成阶段报告。

10、每周二定为本课题的教研活动日。

11、领导重视,亲自参与实践研究,设立研究专项经费。

相信,有着人力、物力多方面的优越条件,该课题一定会研究成功,造就新的成果。

 

第二篇:南孙庄乡第一幼儿园一日活动细节教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南孙庄乡第一幼儿园一日活动细节教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20xx年9月修改版)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已经从宏大关怀转入了细微关注。

1.国外细节教育研究简述

国外教师对细节教育非常重视。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人罗恩。克拉克,19xx年起执教,20xx年赢得了年度迪斯尼美国优秀教师奖。他从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了55个细节,涵盖了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反响。德国一向严谨的教育作风使得德国人产品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德国也从二战时的战败国一跃为如今的世界工业强国。日本的宽松教育虽然在部分学生中出现了暴力现象,但他们的细节教育却令世人瞩目,从他们在生活中的细微处为人着想(如餐厅的楼梯拐角处上方挂一面小小的凸面镜防止上楼下楼的人相撞)就可看出细节教育在日本的盛行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2.国内目前研究情况简述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不仅从教学体制、教学大纲上进行了大胆改革,与此同时,更多的、直接的提出了人文精神的熏陶与培养。回归人本,重视人性,发展人能,同样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人文精神直接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中,体现在老师具体对待点滴、细微事物的态度和方法上,体现在学生耳濡目染的日常生活里,体现在对学生的应有尊重上。一个学校,一位教师、一次教学的真正成功,关键在于细节。细节能体现理念、能体现文化、能体现尊重、能体现精神、能体现魅力。细节,看似微不足道,却具有打动人心的魅力。 教育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绝不仅仅是在文化知识方面的传承,更多的是教育过程中诸多“细节”的感染。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新的教育理念也开始深入人心,但是在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中要将理念转化为行动,特别是幼儿园工作也非易事,其细碎、繁琐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细节教育的重要性。要将《幼儿园工作规程》落实到教育的每一个细节中去,落实到操作的每一个层面,更多的体现在细节中。北京博士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首席管理顾问、北京汪中求细节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咨询师汪中求先生曾说:“细节才能造就成功,没有细节也就没有了成功。”而目前,教师们最困惑和最需要的就是对教育中细节的处理。那么,关注教育的细节,抓住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每一个细枝末节,培养幼儿从身边的细节做起,从尊重人、做好自己的事、整理好学习用品等小事做起,使其成为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人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在我国,独生子女占多数,幼儿从小就被家人呵护,讲究的是只要大方向对了,小事情犯点错没关系,没做好有人帮着呢,做错了有人顶着呢。这就造就了小事不屑做,大事当然做不好的一代“新人”。其实古人就告诉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平淡的事,鸡毛蒜皮的事,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如果人们忽视了这些细节,那么往往他们就做不成大事。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细节上的失败已让国人交了太多的学费,举国上下的有识之士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细节,关注幼儿的细节教育。目前,国内正掀起关注细节的探讨高潮,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行政领域,作为传承和发展知识技能的教育领域更应该关注教育的细节。

3、提出问题的必要

纵览当今社会,国人确实有大而化之、马马虎虎的毛病,社会上“差不多先生”比比皆是,好像、几乎、似乎、将近、大约、大体、大致、大概等等,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对自己,对别人都是如此,人们仿佛在这些词语中寻求一种处事之道。就在这些词汇一再使用的同时,生产线上的次品出来了;矿山上的事故频频发生着;社会上违章犯纪不讲原则的事情也是屡禁不止。全世界每年因为差一点点而造成数以万计的损失不计其数。这样的局面都不是人们希望发生的,但总是一再发生。在那些可能不被人注意的地方,从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微之处,关注幼儿所行、所需、所思,激发幼儿学习的自主性,从而实现教与学过程中的互动,而不是仅仅把幼儿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当成一群沉默的羔羊。作为教育,是在教幼儿“学做真人”,况且,“知识的问题来不得半点虚假”。因此,在细节上育人显得尤为必要。

幼儿园的教育任务是要为人终身的人格完善和为适应社会不断变化奠定基础,要为幼儿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幼儿从小就做一个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幼儿走上成功之路。粗心是一种习惯,细心也是一种习惯。汪中求说:“注意细节是一种功夫,这种功夫是靠日积月累培养出来的。”我们有必要在幼儿还小的时候,就引导他们注意细节,在细节上精益求精,练好注意细节这门功夫,待幼儿长大了,一定会大大受益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把细节教育作为当前的一个研究课题来抓,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是一件刻不容缓的教育任务。在我们一直呼唤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教师从自身细节做起,从细微之处关注幼儿心灵,疏导幼儿思想,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从做好每一个细节的习惯中为幼儿储备成功。离开细节,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话,明白这一点,教育才会从漂浮的空中落到实处。因此,我们提出了幼儿一日活动细节教育研究这一课题。本课题正是从这些实际出发,为教师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以及交流的平台。通过研究,探索如何引导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关注细节教学方法,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研究问题的可行性

(1)新《纲要》明确指出:要建立良好的常规,逐步培养幼儿的自律。良好的常规可以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可以激发幼儿良好的情绪体验,还可以促进他们掌握基本的社会生活技能,增强行为的目的性、意识性,发展自理和自律能力,学会与他人与集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它对于班级保教秩序和幼儿的自身发展,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可见幼儿时期形成的行为习惯对于孩子的一生成长尤为重要。

(2)、细节教育是针对我园幼儿学习、生活的细微之处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而这些教育与幼儿园常规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大部分内容来自幼幼儿园一日常规教育,可以说幼儿园一日常规教育,是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环节和必经途径。建园以来我园非常重视幼儿园一日常规教育,有一定的基础。

(3)、幼儿园行为习惯教育的精髓在于细节,而细节教育又是为连接未来做准备。孩子的将来不取决于智商的高低,而取决于现在的养成教育。课改是一个随

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它需要教师源源不断地注入新内容。最好的教育是不留痕迹的教育,像春雨悄然而至润物细无声。

二、概念的界定

1.细节与细节教育:细节,是指工作、学习、生活的细微之处。本研究中指我园幼儿学习、生活的细微之处。细节教育则是针对我园幼儿学习、生活的细微之处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

2.细节教育模式:分两部分,一是细节管理模式指幼儿园在一日常规管理过程中,关注幼儿个体状态,把重视细节、将小事做细培养成一种习惯。二是细节教学模式指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和幼儿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决不心存任何侥幸,日积月累、持续不断注意细节,让幼儿形成规律,规律变成自然,规律变成习惯。

三、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研究的对象:我园小、中、大全体幼儿。

2、研究的方法:以行动研究法和质的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一般采取收集资料、抽样、个别访谈、集体访谈等方法)为主,配合使用调查法、理论法、比较法、文献法等

四、研究的目标:

1、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2、让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3、解决幼儿一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五、研究的基本内容

1、从班级管理细节入手,促进保教活动的开展,为幼儿养成终生受益的习惯。

2、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拓宽细节教育的渠道。

3、构建一套符合幼儿园实际的细节教育模式。

六、研究重点

1、教师自身的细节要求。

2、幼儿生活、学习中的细节教育。

七、研究步骤和计划

初步确定周期为3年(20xx年9月-20xx年9月),共分为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xx年9月- 11月)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李秀玲 副组长:裴月仙

成员:毕丽英 孙继慧 张国芳。

(2)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相关理论,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学习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美国罗恩克拉克的《教育的55个细节》等著作。

(3)制定详细的研究实施方案。

2.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7月)

(1)分大班、中班、小班三个阶段按计划分学期实施细节教育的各种设想。

(2)集中抓好细节教育在幼儿一日常规及集中教育活动中的渗透并适时向全体家长展示。

(3)定期组织教学经验交流和成果汇报以及观摩活动。

(4)争取领导同意并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进行教学管理的对比观摩学习活动。

(5)采集研究数据,积累资料,完成既定的研究任务。

3、总结阶段(20xx年7月-20xx年9月)

完成课题研究主体报告和有关细节教育的各种资料、教育故事的征集活动并结集。

八、预期的研究成果及形式

研究报告、论文(故事、案例)集。

九、采取措施

1、强化学习,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素质,树立细节教育观念

都说教师既教书,又育人。教师在教给幼儿知识、培养幼儿能力之外,还应及早为他们储备成功的源泉。幼儿园的工作是由一个一个细节组成,一句合理的表扬,一次正确的批评,一个表情的暗示,一个眼神的交流,都是细节教育的体现。细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成长的成败。因此,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应该加强细节教育理论学习,通过专家讲座、外出参观学习、集体研讨、相互交流等形式,牢固树立细节教育观念,理解和掌握细节教育的内涵。本着“幼儿园工作无小事,事事皆教育”的管理理念,规范教职员工高效、优质、文明的行为方式,从大处着眼,从细微处入手,把每一项工作力争都做精做细。在细节中体现对儿童的应有尊重,真正把幼儿当人看,根据他们不同年龄的不同心理特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在那些可能不被人注意的地方,激发幼儿的学习愿望,实现教与学过程中的互动,让幼儿在细小的点滴中学习,获取进步。

2、建立幼儿园细节教育理念文化识别系统,将幼儿园组织的内部力量统一形成共同的指导思想,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具体包括核心理念、办学理念、管理理念等。

3、细化行为文化识别系统,为细节教育的有效实施做保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充分说明了建章立制的重要性。通过制定科学、合理、完善的(如《南孙幼儿园章程》、《卫生操作流程、评价标准》、《班级星级评估方案》、《幼儿园一日常规细节要求》、《教师目标量化考核》《家长委员会章程》等)规章制度几十条,并采取严格要求(即严格按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办事,同时在处理问题时,一视同仁,做到对事不对人)、认真细心(即用心投入、细致入微的做好各项工作)、公平、平等(即公平对待每件事情和每一名职工)、脚踏实地,讲求实效的方法。来规范幼儿园教育教学行为。营造有条不紊的工作秩序,使得大家“心中有目标,眼里有方向,手中有标准,做后有评价”。

4、正确理解“常规”合理设计幼儿园一日教育活动,建立和谐的一日活动程序 新《纲要》明确指出:要建立良好的常规,逐步培养幼儿的自律。良好的常规可以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可以激发幼儿良好的情绪体验,还可以促进他们掌握基本的社会生活技能,增强行为的目的性、意识性,发展自理和自律能力,学会与他人与集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它对于班级保教秩序和幼儿的自身发展,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1)、高度重视常规教育活动对于幼儿终身发展的深远意义

民间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思是说,从三岁孩子身上可以预测他长大后的发展情况,从七岁的孩子身上可以预测到他的终身发展。这话虽然有些夸大其辞,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幼儿期的言行举止对于一生发展的重要影响。而幼儿时期形成的行为习惯对于孩子的一生成长尤为重要。

(2)、结合实际合理安排“一日活动”,注重在活动细节中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幼儿园的每个环节都是课程,不管是户外的、集体的、分组的、家园的,只有做到活动环节紧凑、安排到位,才能使整个活动始终吸引每个孩子。充分利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做到每个活动环节精细化。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减少幼儿不必要的等待。如:幼儿园每次的进餐活动总有吃得快的幼儿,这些孩子总要等到班里大部分孩子都吃完后才能和大家一起散步,造成这部分孩子的消极等待和在时间上的隐性浪费,针对这种情况各班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不求全园统一。 在开展一个教学活动前,首先要考虑到这个活动是不是真的符合班内幼儿的发展,有没有必要开展这个活动,开展这个活动,我们需要准备的教具是怎样的,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会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学所要达到的最后目标是不是有利于幼儿情感的、技能、知识的提高。只有做到准备充分,才能在任何活动开展过程中得心应手。同时还可以开展多姿多彩活动,给幼儿园的教育注入生机与活力。如:每周轮流参与“小小礼仪标兵”活动让孩子们体会成就感。每天轮流承担“小小故事大王”“小小天气预报员”为孩子们搭建锻炼自信心的舞台。亲临社会的实践活动,为孩子们积累生活经验提供好的阵地;每月一评“全勤宝宝”培养孩子们喜欢上幼儿园的意识。精心设计小小活动,使幼儿园萌发勃勃生机与活力,让孩子把幼儿园当作了开心生活,快乐成长的另一个家。

(3)、根据幼儿常规活动的基本素质要求,提出合适的行为规则要求。

一般说来,习惯行为都具有确定的规则要求。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适当地提出一些简单的日常活动规则要求,对于指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积极意义。各班的常规要求应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分阶段提出。每一项规则的提出,从一点一滴开始,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边教边帮到幼儿逐步学会独立完成,良好的班级活动常规自然水到渠成。在向幼儿提出要求之前,必须先思考这种规则是真正适合幼儿的需要,还是仅仅为了教师自己的方便;提出的要求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是否站在幼儿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等。合理的规则更容易被幼儿所接受,愿意主动控制自己的行为变他律为自律。

(4)、重视个别常规教育,让幼儿学会反思改正,初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幼儿活动行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些幼儿在常规活动中在某些具体行为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不符合常规要求的问题。如,有的是不讲礼貌,有的是午睡习惯不好,还有的是吃饭挑食??这就需要针对具体问题来解决。

a、设计针对性教育活动,使幼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对于3—6岁的幼儿来讲,他们的自控力差,知道该怎样去做,但往往搞不清为什么要这样做,常常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或好的习惯得不到巩固的现象。如果一味单纯的说教是无济于事的。老师在班级常规管理中应多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开展相应的活动有针对的逐个击破。文学作品有生动的形象、曲折的情节、不断变化的故事背景,是儿童最喜欢又百听(看)不厌的东西。尤其是作品的情节性,

人、事、物之间的关系,时空的转换,场景的变化,具有较强的动感和表演性,适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所以,在促进幼儿常规养成时,应经常选择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设计活动,向幼儿介绍遵守常规的典型,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b、树立榜样,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受到积极影响。

每位幼儿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有的会吃饭、有的会学习、有的会游戏、有的爱帮助别人、有的爱劳动??,老师要善于发现他们,充分利用他们的榜样作用带领其他幼儿尽快地向他们靠拢。

5、营造良好育人的环境文化。

(1)、巧妙创设物质环境,寓一日活动细节教育于幼儿的活动空间。

a、外部环境

本着因地制宜、立体开发、多元利用的方针。将有限空间最大化,功能化,让环境成为主题和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一本变化无穷丰富多彩的百科书,把每个角落变成集美化、绿化、育人化为一体的多元化空间。让幼儿园环境变成孩子们的童话世界:如更新富有童趣、美观亮丽的园舍色彩;走廊墙壁布满孩子们作品画与色彩画;走廊顶部悬挂让孩子们认知的世界各国的国旗。根据园本课程,打造“民间艺术欣赏创作活动区”、“民间劳作区”、“民间小吃坊”、“传统节日活动区”、“经典诵读长廊”等一系列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趣味性操作性强、满足幼儿学习发展需要的主题活动区域;使之与我园教育特色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另外大量的自制教玩具,废弃的轮胎、饮料瓶,陈旧的报纸、布料在心灵手巧的教师手里变废为宝,使幼儿园成为一个处处有游戏、处处有教育的乐园。 b、班级环境

班级环境是除了班上两位老师之外的“第三位老师”,是一种幼儿喜见而且乐于接受的教育力量,虽然环境不说话,但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如:创设图文并茂的区角环境、提供适宜的活动材料、创设隐含规则的教育环境等,都有利于幼儿自觉的遵守规则,养成良好的常规。通过环境的暗示,可以以免由于幼儿拥挤而引起争执和矛盾。可以减少老师很多不必要的语言提醒指导,可以将规则意识通过环境的无声语言传递给幼儿,使幼儿在游戏中、操作中自然的了解规则,愿意主动去遵守规则。

c、创设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融细节教育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

对于刚刚参与人际交往的小孩子来说,活动常规要求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性措施,容易造成孩子的紧不安,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幼儿的亲热感和信任感,对于促进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形成规则意识会有很大的益处。教师以自己的仪态、表情、语调给予幼儿亲切感、信任感,让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感到温暖、安全,没有紧压抑感;对于幼儿的自由操作、交往、提问、表达等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经常以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幼儿探索,帮助每个幼儿树立起成功的信心,让他们能从老师那里十分敏锐地感受到一种期待、一种力量;让幼儿在精神上感受到尊重、独立,获得内心的愉快体验和成功体验。不用费力,孩子们很快就在讲讲做做中形成常规。

d、发挥评价激励功能,形成促进孩子积极向上的激励环境。

幼儿园的孩子是在老师和同伴的评价鼓励环境中成长的。孩子非常关注教师和同伴的评价,孩子对同伴的评价非常真实且敏感的,对教师的评价也非常在意。 教

师在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束时要及时地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让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问还可让幼儿讨论评价,明确认识,共同寻求改进的措施等。这样可以促进幼儿进一步深化对行为的认识和思考,强化规则意识,促进行为习惯的养成。

6、为家长提供温馨细致的服务,实现家园合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着教师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常规教育的效果和家长的配合关系重大。作为老师要了解幼儿家庭的不同文化背景,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进行一致性教育,才能巩固幼儿的规则行为。利用家园联系册、电话、家访、家长会等多种渠道,向家长宣传常规教育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常规教育的连续性、一致性等,使家长们普遍重视孩子在家中的常规教育。由此可见,在常规教育中,要加强家园联系,只有家园配合一致,才能使幼儿的规则行为不断得以巩固,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及行为习惯。家长满意是幼儿园永远的追求。通过把家长工作做实、做深、做精、做细,可以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a、利用家园联系册、电话、家访、家长会等多种渠道,向家长宣传常规教育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常规教育的连续性、一致性等,使家长们普遍重视孩子在家中的常规教育。除继续开展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助教、家访等老传统的服务方式外,不断创新家长服务内容,真正让家长参与到了幼儿园的管理之中,调动起家长支持幼儿园工作的积极性,让家长切实感受到我们一直在努力,力争为家长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如让家长亲自制定每周食谱。

b、为家长服务落实到点滴细微之处。每天接送孩子两个时间段,除安排各个班级教师在本班迎接家长外,所有后勤人员,包括园长都要轮流每天走出办公室,在幼儿园大门口迎接幼儿及家长,每逢雨雪天气,更是要全体人员出动,接送孩子。农忙时节延长幼儿在园时间解除家长后顾之忧。

c、提高教师的服务意识。提出 “四个一点”:热情一点、宽容一点、主动一点、忍耐一点。让每一个教师都感受到自己岗位的不平凡和教育职业的神圣,让每一个教师的家长工作都能够做到尽职、到位,做到对家长负责、对幼儿负责、对岗位负责,从而有效保证教育教学的稳步提高。

7、打造和谐团队是细节教育制胜的法宝。

a、构建更加人性的、以情感管理为主的幼儿园管理体系。把一套行之有效的“硬”制度与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相结合。管理过程中把“榜样引领”与“科学管理”相结合,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来推动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1、从关注工作突出的教职工,全面铺开,扩大到关注每一名教职工,这种由点到面的扩大,让每一个人从多方面亮出了自己的特色,并根据个人的不同风格给予不同的工作肯定,潜质奖、奉献奖、创意奖、爱心奖、组合奖??将发生在每个人身上感人的故事,作为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传递到每个人的心中。力争人人都有奖项,人人都是成功者,这样从多个角度,反映出了制度落实过程中涌现出的典型,让教职工在分享感受其他人成功的同时,接受了熏陶,并坚定了主动向制度靠拢的决心,促使他们在和谐快乐的竞争氛围中勤奋工作。

b、经常组织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实教师们的业余生活,对所有病休、住院的教职工和家属进行走访、慰问,在每个老师的生日来临之际,都会收到幼儿园的生日蛋糕及祝福。

c、注重教师们的情感培养,一旦发现某个教师的心灵出现波动,便主动与其谈心交流,及时化解他们内心的不快,从思想根源上为教师的成长卸下“包袱”,实现幼儿园刚性与柔性管理的最佳结合。通过真诚地关爱深深感动每位教师,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都能充分发挥出来。

在这种良好的工作氛围中,老师们琢磨事的多,琢磨人的少;赞美话语多,非议声音少;相互关心多,彼此矛盾少,老师们付诸于工作的力量会更足。

总之,细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幼儿园工作的诸多层面,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索和实践。我们坚信: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精就是不平凡。精心对待每一件小事,精细完成每一个步骤,就可打造一个精品幼儿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