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简介

广西贵港市简介

广西贵港市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郡,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新兴内河港口城市。自秦代在此设立桂林郡,汉武帝时改称郁林郡,唐代改为贵州,历为郡治和州府所在地,至明洪武二年降州为县,后一直沿称贵县。19xx年12月撤县改市并更名为贵港市,19xx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地级市,辖桂平市、平南县、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总面积10606平方公里,到20xx年底全市总人口502万。

贵港市区位优势独特,交通条件便利。地处广西东南部,西江流域的中游,位于南宁、柳州、北海、梧州四市的几何中心,黎湛铁路、广州至南宁高速公路、324和209国道以及西江水道和建设中的南宁至广州快速铁路、贵港至梧州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是华南地区水陆联运的交通枢纽、大西南地区东向出海最便捷的通道。贵港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海关等口岸联检机构齐全。珠江水系的郁江、黔江、浔江流经各县市区,一年四季可通行千吨级船舶,30个小时即可直达粤、港、澳。20xx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3112万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4%和200%,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内河港口,居全国内河港口十强。

贵港市山川秀丽,资源丰富,人杰地灵。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1.5℃,年降雨量在1250至1650毫米之间。全市地势平坦,物产丰饶,是广西重要的粮食、蔗糖、林果、禽畜、水产基地,石峡龙眼、荔枝、桂皮、蜜枣、毛尖茶、淮山、草席、莲藕、瘦肉型猪、山黄鸡、肉鸽、腐竹、羽绒等农产品驰名海

内外。三大河流郁江、黔江、浔江交汇于境内,水能总蕴藏量达160万千瓦以上,目前西江航运枢纽一、二期工程早已建成发电,年发电量超过11亿千瓦时,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待开发建设。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铝、铁、锰、金、铜、锑、石灰石等40多种,储量十分丰富,其中三水铝储量2亿吨,居全国前列,石灰石储量超2000亿吨,锰矿储量超2000万吨。

贵港自然人文景观独特,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民族风情浓郁,是广西重要的旅游胜地、桂东宗教历史文化旅游中心,有4个国家级旅游景区。主要旅游景区景点有:太平天国起义遗址、桂平西山风景区、龙潭国家森林公园、千年古刹南山寺、平天山森林公园等。桂平金田是1851年洪秀全发动中国近代历史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策源地,杨秀清、石达开、韦昌辉、肖朝贵、秦日纲等著名将领是贵港籍人。桂平西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著名的佛教圣地,古称“南天第一秀山”,素以“林秀、石奇、泉甘、茶香、佛灵”而著称。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的释宽能法师,19xx年以95岁高龄在西山圆寂,火化后留下三颗比丘尼舍利子,是世界上第一个比丘尼舍利子。桂平西山每年都举办观音三诞节和浴佛节,在国内及港、澳、台地区影响很大,吸引大量中外游客。龙潭国家森林公园被誉为广西的“西双版纳”;大藤峡有“小三峡”美称。

近几年来,贵港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呈现出勃勃生机,主要经济指标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目前已形成以制糖、造纸、建材、电力、化工、饲料以及港口运输等支柱产业

和以冶金、机械、食品、医药、服装、羽绒为特色的地方工业体系,主要工业产品有机制糖、机制纸、水泥、化肥、饲料等,贵糖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糖纸综合加工企业。20xx年经济发展又实现了新的突破,总量大幅增加,结构得到改善,质量明显提高,全市生产总值同比上年增长14%,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6.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贵港市投资环境宽松优越。在完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的同时,出台了一系列涉及税收优惠、专项扶持、规费减免等鼓励外来投资的优惠政策。实行了“一站式“服务,对投资项目的一切行政审批手续及生产经营中需要政府解决的问题,由贵港市行政服务中心专人协调和办理,为外来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这使贵港成为国内外客商投资的热土、创业的乐园。目前,香港华润、台湾水泥集团、印尼爱凯尔集团、中国华电、中国华强、北京华联、南宁梦之岛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都看好贵港的发展前景,纷纷抢占贵港的发展先机,在贵港投资兴办实业,都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贵港的发展,前景广阔;贵港的明天,前程似锦。贵港友谊与合作的大门永远为海内外朋友敞开,热情好客的贵港各族人民热诚欢迎各位朋友前来观光旅游、投资置业,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港南区概况

港南区是地级贵港市成立后于19xx年设立的县级区,辖6镇2乡1个街道办事处,165个村(社区)委员会。辖区总面积1089平方公里,人口63.56万。

港南区区位得天独厚,位于广西贵港市区南部、西江河畔,毗邻港北区、桂平市、兴业县、浦北县、横县,黎湛铁路复线和国道324线、南宁至广州高速公路贯穿全境,黄金水道西江流经区内4个乡镇,常年可通行千吨级货轮,直达粤港澳地区,是广西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大西南物资出口的重要通道。

港南区自然资源丰富,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天华物宝,人杰地灵,风光旖旎。全区耕地面积24731公顷,有林面积32526公顷。区内有八大特产,工业品有羽绒、塑编,农产品有草席、白玉蔗、中药材、白鸽、桑蚕、东津细米,久负盛名,享誉粤桂大地。旅游资源有千年古刹南山寺、湖光山色的武思江水库和亚计山林场等景区。矿产资源三水铝储量居全国首位,金属镁白云矿石储量居广西首位。水电供应充足,武思江电厂装机容量5200千瓦。工业用地储备充足且价格低廉,占地18.8平方公里的江南工业园和仙依滩、桥圩羽绒城、八塘——南环路、苏湾木业综合加工等四大工业集中区,座落在东环路、南环路和324国道旁,园区基础设施完备,已建成和在建的标准化厂房面积达100万平方米以上,正以优惠的政策和优质的服务吸引八方客商来投资建厂。全区劳动力资源有35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有4.8万人。区内有各类职业技术培训学校9所,每年可培训2万多人次,可满足企业发展的用工人才需要。

港南区产业特色明显,中药材、蚕桑、白鸽等传统特色农业初具规模,一个规模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和特色经济走廊正在崛起。工业形成了羽绒、木业、电子、服装、塑编、建材、化工、饲料等为主的特色产业集群,沿“玉贵走廊”呈带状分布,尤其是羽绒业一枝独秀,与浙江萧山、广东吴川并称全国三大羽绒基地,获中国羽绒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羽绒之乡”称号。

港南区基础设施完善,市政建设日新月异,以行政中心为龙头,形成了江南商贸城、金港商贸城、南湖商业广场、滨江小区等城市建筑组团,城市路网纵横交错,学校、商场、医院等配套齐全,供水、供电及金融、保险、信息等服务网络完善,全区乡乡通公路、村村通汽车、电话、广播电视。

港南区投资环境优越,全区民风纯朴,社会秩序井然,人民安居乐业。区委、区政府一直致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建立了一套优质高效的为外商投资服务机制。建区之初,港南区即被评为“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区”、“广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区”,近年来,又先后获得了“广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三十百千’工程二等奖”和“广西平安县(市、区)”,新塘乡山边村获得了“全国先进基层组织”。坚强有力的基层组织建设和独具特色的村民自治工作,为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港南区历史传承悠久,秦汉时期曾为布山郡治,区内的罗泊湾是“那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泊罗”古国的故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

蕴。至今还保留着罗泊湾一号、二号汉墓、千年古郡码头、罗泊湾宝塔等文物古迹,以及三国时期陆绩遗存下来的“陆公井”和“廉石”等文化遗存。民间流传着“师公戏”、“歌圩”文化等。

建区以来,港南区委、区政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靠”工作思路,积极实施“八大新突破”战略,培育和塑造了“自强,争先,务实,奉献”的港南精神,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xx年获“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20xx年获“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市、区)”。

今日的港南,政通人和,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已成一方理想的投资置业热土。港南区将以更加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优美的环境、优厚的回报,为所有的国内外朋友到港南投资置业提供一切便利条件,港南一定会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给您的投资带来丰厚的回报。奋进中的港南欢迎您!

一、港南区江南街道概况

港南区江南街道办事处前身为港南区人民政府江南办事

处,于20xx年4月9日挂牌成立。20xx年8月21日经贵港市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港南区江南街道办事处。位于市区以南,郁江河畔,毗邻八塘镇、新塘乡,东起格雷蒙化工公司,南以西氮、新塘山边村

为界,西至仙依滩码头,北以郁江为界。江南城区管辖三个社区,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驻辖区内的自治区、市直、区直行政机关、事业单位78个,总人口约4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7800人,农业人口7800人。辖区三个社区中,南江社区属以祖居农民为主的农业社区,现有耕地800多亩,人均耕地0.1亩;木松岭、南山两个社区属原县级市的开发区,主要居住进城农民和干部职工家属。

江南城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港南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江黄金水道从西向东贯穿城区,沿江大堤约7公里,是建设头的黄金地段;市区南环一级公路围绕南面,坐落在江南大道的汽车南站成为江南城区的客运中心;交通便利,主要大道有江南大道、中山南路、江一路、南二路。

城市建设初具规模,江南城区建成面积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和功能逐步完善,路、水、电、通讯等有了较快发展。随着对市政工程的投入,近年来街道绿化、美化、亮化工程逐步实施,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据不完全统计,辖区共有各类上规模工商企业1000多家,主要支柱产业有建材、化工、加工业等。

江南城区各项事业呈现新气象,科教文卫体全面发展,辖区内有市、区两级公、民办学校14所,中小学布局合理,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条件较好。城市医疗卫生条件较好,有市中医院、市中心血站、南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三个社区建设有老年活动中心,南江社区有古装师戏剧团5个,经常活跃在城区表演传统节目,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二、港南区桥圩镇概况

贵港市港南区桥圩镇位于贵港市东南部,距贵港市区29公里,东邻玉林沙塘镇、高峰乡,西交瓦塘乡、新塘乡,南接湛江镇、木格镇,北邻八塘镇、东津镇,黎湛铁路和324国道横贯圩镇,距兴六高速公路13公里,交通便捷,是自治区小康示范镇,全国重点镇。全镇总面积121平方公里,其中城镇面积3平方公里,现辖25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总人口10.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万人。有党组织129个,党员1980多人。全镇耕地面积6万亩,其中水田4.61万亩,林地1.85万亩。

桥圩镇坚持实施“农业稳镇、工业富镇、城建美镇、商业活镇、以德治镇、科教兴镇”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党建经济一起抓,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强镇富民之路。20xx年被评为贵港市经济发展“十佳乡镇”。20xx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9.35亿元;工业总产值28.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9亿元;财政总收入321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86元。

工业发展迅速。全镇现有大小企业700多家,从业人员3.5万人,形成了羽绒、塑编、化工、建材、精米、麻绳、中药材加工七大支柱产业。以华昌、永兴、港丰为代表的100多家羽绒厂,年总产值达19.8亿元,其中年产值超500万元的羽绒企业16家,水洗生产

线11条,年加工粗绒能力达10万吨;以松达、朝阳、新兴为代表的6家塑编厂,年产塑料网眼袋2.1亿条以上,年产值3600万元;以宏丰粮食加工厂为代表的10家精米加工厂,年产值达9500万元;以华宝为代表的5家建材厂,年产值4000万元;以南风化肥厂为代表的化工业年产值6500万元;麻绳加工的有1000多户,年产麻绳1000吨以上,年总产值800万元;以宏发土产药材为代表的30多家药材加工厂、铺,年产值1300万元。特别是羽绒、塑编两行业,为全国最大基地之一。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牢固树立“投资为上,发展为本”的招商引资理念。成立羽绒协会,加入中国羽绒协会,组织羽绒协会正副会长外出招商引资,20xx年新上项目7个,续建扩建项目6个,实现引资额7800万元。

农业再上新台阶。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形成优质谷、中药材(穿心莲、泽泻)、蚕桑、良种甘蔗、林果(荔枝、龙眼)、马蹄、蔬菜(辣椒、玉米、头菜)、肉鸽八大农业生产基地。中药材发展迅速,成为全国最大基地之一,20xx年桥圩镇被评为广西特色农业十大强镇——中药材产业强镇。20xx年农业总产值2.5亿元。

城镇建设迈出新步伐。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三高标准,先后开发了羽绒城工业区、青山工业区、瓦子岭商贸区、牛岭街开发区、福旺园商住区,建成了白洋北路商住小区,并亮化了324国道桥圩镇过境路段(何平村委至聂氏塑编厂门口)。

完善城镇有关设施,城镇的市场体系、交通、通讯、供水供电、污水排放等设施齐全。

桥圩镇先后荣获“首届中国乡镇投资环境300佳”、“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活动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被评定为“自治区小康示范镇”,全国重点镇,羽绒城成为全国东西合作示范区之一。

三、港南区湛江镇概况

湛江镇位于贵港市南端,距市区33公里,与玉林市兴业县的沙塘镇、山心镇毗邻。黎湛铁路复线、324国道、兴六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境内道路纵横交错,素有“贵港南大门”之称。全镇面积81平方公里,全镇耕地42015亩,其中水田面积34785亩,总人口6.8万多人。辖云柳、小庄、兴成、西安、同安、蒙村、平江、湛江、芦山、福兴、蓬塘、金洲、双联、沙岭等14个村委会,有村民小组487个。全镇有22个基层党组织,党员1358名,其中村级党委1个(云柳村)、村级党总支部10个、村级党支部3个(蓬塘村、福兴村、西安村)、民营企业党支部1个(矿山机械厂党支部)、镇直党支部7个。

近年来,湛江镇紧紧抓住发展的机遇,开拓进取,贯彻落实“六靠”工作思路,全面实施“工业强镇、农业兴镇”的发展思路,以构

建“和谐湛江”为主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建设“富裕湛江、文化湛江、生态湛江、平安湛江”,打造港南区经济发展大镇。目前全镇支柱产业有建材、电子、木地板、精米加工、米粉、造纸、塑编、羽绒、黑皮果蔗、白鸽、中药材等。全镇各项事业呈蓬勃发展的势头,经济实力迅猛增长,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20xx年财税收入480.5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317万元;工业总产值完成5579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219万元;农业总产值完成180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82元。

为谋求更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湛江镇正努力打造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重点乡镇,大力引进先进种养技术,发展现代种养和对农副产品的保鲜、深加工项目,引进电子、羽绒、机械、纺织、制鞋等工业项目,共建和谐湛江。

四、港南区东津镇概况

东津镇位于贵港市港南区东北部,东与桂平市交界,南与兴业县接壤,北靠郁江,辖18个行政村,325个村民小组,行政总面积为107平方公里,20xx年末总人口7.34万人。有汉、壮、瑶等民族,以汉族为主。耕地面积3257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618公顷,有林面积510.3公顷,深林覆盖率7.9%,江河过境约20公里,四级公路里程约72公里,陆路、水路分别距贵港市区44公里、24海里。

东津镇是一个革命老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较完善,历史悠久的东津码头是玉林市、贵港市通往广东的水路交通枢纽之一,通往市区的陆路全程均为硬化水泥路,18个村都已实现村村通汽车、电话。全镇有18所小学、4所中学,教学成绩屡居港南区前矛,有中心卫生院、宣传文化站、商贸小区等卫生、文化、商贸设施。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盛产水稻、鱼类,生猪、三黄鸡、白鸽、甘蔗、中药材、龙眼、荔枝等,其中“东津好细米”自古闻名港澳,有加工荔枝干、龙眼干的传统,年加工干果1000多吨,远销湖南、湖北、广东等地。20xx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为16530万元,财税收入完成31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27元。

东津镇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水资源丰富。有4个民间师剧团,群众性的文娱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五、港南区木格镇概况

木格镇座落在港南区西南面,位于贵港、玉林两市的交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便利,距贵港市城区36公里,兴六高速公路出路口距木格镇政府驻地3公里,共有上等级公路约75公里,村屯公路约256公里。辖26个行政村,行政区域面积189平方公里。全镇人口约10.8万人。耕地面积6.4万亩,其中水田5.3万亩,旱地1.1万亩。有林面积12万亩,森林覆盖率43%。素有“贵县四大名圩”

和“桂东南商贸重镇”之称,是全国最大的草席编织基地和广西最大的白玉蔗生产基地之一。

2007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6亿元,同比增长27.7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68.5元,同比增长10.7%;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16亿元,增长96.3%;工业总产值1.84亿元,同比增长31.4%; 财政收入485.5万元, 比上年增长8.8%。

木格镇的商品粮、水草、甘蔗、水果、速生林、禽畜等迅速发展,全镇优质谷占水稻面积95%,白玉蔗2500亩,水草4000亩,糖蔗3000多亩,黑皮蔗2000亩,荔枝、龙眼16000亩,秋冬蔬菜10000多亩,速丰桉25000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8000亩,其中八角种植6000亩。畜牧水产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肉猪出栏达2万多头,肉鸡出栏达30万羽,肉鸽年产30万羽,水产养殖2600亩,产值936万元。

六、港南区木梓镇概况

地理位置。木梓镇地处贵港市最南端,距市区58公里,是贵港市的边远山区乡镇。素有“贵港市南大门”之称,东连玉林市兴业县城隍镇;南接钦州市浦北县寨圩镇;西邻南宁市横县马山乡;北与木格镇、瓦塘乡毗连。

历史沿革。木梓镇在民国时期属贵县木梓乡政府所在地,解放后改为木梓区、木梓公社,19xx年9月改为木梓乡,19xx年撤乡建镇,成为木梓镇至今。

自然条件。木梓镇地处六万大山余脉,为丘陵山地,四面环山,山丘间有谷地和冲田,矿产资源丰富,尤其花岗岩、石材、铜矿、铅锌、铁矿及河沙等。山地土质大部分为岩砂中土层红壤,土质较好,海拔不高(约在500米以下)。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15万多亩宜林宜果山岭,盛产木茹、甜竹笋、茶叶、柿子、龙眼、荔枝、黄榄、木材、松脂等。境内有武思江,水资源丰富。19xx年建成当时广西第一大水利工程——武思江水库,有效库容3千万M?,解决木格、湛江、桥圩、东津、玉林市兴业县沙塘、高峰等14个乡镇161个村50多万人的农业用水和饮水问题,并在木梓镇境内建有坝首电站、木梓电站,装机容量为53325千瓦,年发电量为2493.97万千瓦时。

社会经济状况。木梓镇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库区、穷区、老区的大镇,总面积171平方公里,辖木梓、大兴、程江、红朗、武思、龙联、回龙、三联、陈樟、蕉田、官联、龙塘、井良、六罗、香平、新莲、莲子等17个行政村(其中三联、陈樟、香平、蕉田、官联等5个村列为自治区定点扶贫村),300个村民小组,100个自然屯。全镇总人口6万多人。全镇耕地面积共24945亩,其中水田19797亩,旱地5000多亩,人均拥有耕地不足0.4亩。

七、港南区新塘乡概况

新塘乡位于港南区北部,是港南区一个较大的乡镇,距贵港城区10公里,全乡总面积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万亩,其中水田1.8万亩,旱地2.3万亩。有林地面积0.86万亩。全乡有村民委员会19个,人口5.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600人,城镇人口2200人。新塘乡具有区位优势,靠近城区,交通便利,贵港市南环一级路穿乡而过,是通往玉林、南宁、柳州、桂林等城市的便捷通道。郁江环绕二分之一的乡境边界,郁江边运输繁忙,每年有约1万多吨货物由此运输广州、香港等地。千年古寺——贵港南山寺位于新塘乡山边村境内。国家重点工程仙衣滩水利枢纽就建在新塘乡郁江边。

新塘是个农业乡镇,农民以种养为主。是港南区的甘蔗种植大乡和养殖大乡。甘蔗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0.5—2万亩左右,甘蔗最高入厂量达5万多吨。新塘是城区的菜篮子基地,每日进入城区瓜菜有10多吨,新塘瓜菜在城区有口碑。全乡紧紧把握市场机遇,大力推广了瘦肉型良种猪,良种鸡,发展了一大批养殖户,现有大型养猪场(150头以上)20多个、大型养鸡场(超过10000羽)13个,形成了“湖龙村养猪基地”和“三岭村养鸡基地”,带动了全乡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强招商引资,以引资上项目为重点,坚持走“项目兴乡”之路,紧紧围绕“投资者是上帝,引资者是功臣,政府是业主的保姆”的工作思路,坚持落实

招商引资责任制和领导联系项目制度,以五个化来招商引资,成立招商工作组,采取“到处跑,四处走”工作方式,找企业到新塘考察洽谈。对投资中遇到的纠纷问题,以求真的态度,扎实的作风,切实为投资者排忧解难。近两年来,全乡引进项目44个,其中20xx年新上项目24个,续建扩建项目8个,20xx年新上项目20个,续建扩建项目10个,计划总投资达2.3亿多元,其中已投入资金1.45亿元。两年招商引资均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努力工作结硕果,新塘乡的工作得到上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被自治区评为“广西村民自治模范乡(镇)”;被贵港市评为“林果业大会战”先进单位,“双拥”先进单位,“人民调解”工作先进单位,“综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还多次荣获港南区的各项先进奖励。

八、港南区瓦塘乡概况

瓦塘乡位于贵港市南部,距城区22公里,郁江黄金水道依境而过,水源、电力充足,境内有香江村和瓦塘两个码头,曾吸引无数客商,商贾繁荣,是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地。兴六高速公路途经全乡14公里,交通便捷,是桂东南武装起义的革命根据地和桂东南起义的重要策划地之一,19xx年被定为革命老区乡镇,瓦塘乡总面积192平方公里,全乡拥有耕地2549公顷,其中水田2000公顷,旱地549公顷。山林面积8533公顷,有经济果林面积8万亩。现辖20个村,总人口6万多人,有党组织49个,党员1200多人。

近年来,瓦塘乡全面推进以富裕瓦塘、文化瓦塘、生态瓦塘、平安瓦塘、和谐瓦塘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党建经济一起抓,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富民强乡之路。20xx年,全乡地区生产总值10980万元,同比增11%;固定资产投资20900万元,同比增长268.3%;财政收入460万元,同比增长69%;农民人均纯收入3352元,同比增长15%;人口自然增长率8.99‰。

工业发展迅速。全乡现有大小企业205家,有规模企业1家,实现零的突破,从业人员4500人,20xx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740万元。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牢固树立“投资为上,发展为本”的招商引资理念,大力做好沿江经济和山上发展文章,大力实施异地办厂战略,成立了木业协会,广泛组织外出招商,大力推介瓦塘乡发展软硬环境,引资兴建电站、仓储、物流企业,取得较好成效。20xx年,全乡新上项目6个,续建、改建项目5个,完成投资7300万元。

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优质谷、中药材、蚕桑、良种甘蔗、林果(荔枝、龙眼)、竹汁、蔬菜、肉鸽八大农业生产基地。20xx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5978万元。

城镇建设迈出新步伐。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三高标准,先后开发了瓦塘开发区、瓦塘新村、香江新村,兴建瓦塘水厂,完善城镇有关设施,城镇的市场体系、交通通讯、供水供电、污水排放等设施齐全。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

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每年春节均举行传统篮球赛,端午节举行龙舟赛,以满村屯为原型编写的广播剧《荔枝红透六月天》获得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大奖。

九、港南区八塘镇概况

坝塘镇位于贵港市东南部,珠江流域郁江河畔,辖22个村,总面积128平方公里,人口7.2万人。党组织31个,党员1460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黎湛铁路、324国道、珠江黄金水道及规划建设的南宁至广州高速公路、柳州三江至北海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贵港市江南工业园区就座落在八塘镇辖区内。20xx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八塘经济社会发展迅猛。

经济发展势头好,增长速度快。20xx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30965万元,财政收入达1459.6万元,工业总产值达13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7.6亿元。

工业发展迅猛,发展潜力巨大。全区工业已形成了羽绒、化工、电子、木业、鞋业、饲料、建材、塑编、物流、针织等特色产业集群。落户于八塘镇的企业有贵宝鞋业、捷力电池、三路饲料、鑫益矿物饲料、隆鑫松脂、强力轧钢、东荣化工、汇海羽绒、和津羽绒、宏达无机盐、玖兴电子、南兴电器、树泰木业等一批规模以上企业,个体私营企业达800多家。

基础设施完善,市政建设日新月异。以八塘镇为中心,市江南工业园为依托,形成了八塘商贸城、祥隆商住小区、棉纱加工交易市场、蚕茧加工交易市场、港龙工业小区、三高木业小区、八塘工业小区、湴村工业小区、港南羽绒城、苏湾木业集中区,镇区路网纵横交错,学校、商场、医院等配套齐全,供水、供电、公共汽车、铁路车站及金融、保险、信息等服务网络完善。

农业产业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农业产业化初步形成。在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重点培育和发展蚕桑、蘑菇两大传统优势产业。蚕桑种植面积15000多亩,蘑菇种植面积35多万平方米。目前,全镇已形成蚕桑、蘑菇、甘蔗、中草药、蔬菜等为主的种植业和肉猪、白鸽、梅花鹿等为主的畜牧养殖业。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有关精神,结合自身实际,精心组织,加大宣传发动,积极推进木龙榄子屯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

工作成绩优异,硕果累累。十年来,八塘镇先后荣获19xx年自治区先进乡镇、19xx年港南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19xx年港南区文明单位、19xx年港南区文明单位标兵、20xx年贵港市信访目标管理先进单位、20xx年港南区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先进集体、20xx年港南区计划生育目标管理一等奖、20xx年港南区非典防治先进集体、20xx年港南区林业工作先进单位、20xx年贵港市司法行政工作先进单位、20xx年港南区计划生育目标管理一等奖、20xx年度贵港市十佳乡镇、20xx年度贵港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单位、2006—

20xx年度贵港市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工作先进单位、20xx年度全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xx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先进乡镇一等奖、港南区20xx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达标先进单位二等奖、全区20xx年度创新争优工作二等奖、港南区20xx年度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20xx年度港南区扶持羽绒产业发展先进单位、20xx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港南区“排民忧、解民难、暖民心”百日实践活动先进集体三等奖、港南区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先进集体。

今日的八塘占有天时地利,政通人和,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已成为一方理想的投资置业热土。八塘将以更加优良的投资环境、优质的服务、优美的环境、优厚的汇报,为所有来宾朋友到港南八塘投资置业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八塘一定会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给您的投资带来丰厚的回报。奋进中的八塘欢迎您!

港北区概况

(一) 贵城街道概况

港北区贵城街道地处贵港市城区中心,人口6.5万,辖1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面积33平方公里.

贵城街道位于广西东南部的郁江河畔,地处广西重要城市南宁、柳州、梧州、北海的几何中心,面向粤港台,背靠大西南,交通十分便利,被誉为“黄金之道”的黎湛铁路、324国道和209国道、南(宁)梧(州)二级公路、广(州)南(宁)高速公路、西江航道交汇贯通全境。辖区内的贵港港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内河港口,港口年吞吐量

1000万吨,千吨船只可直达粤港。贵城已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是连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的桥梁和纽带,是大西南出海最便捷的通道之一。

贵城企业主要包括电缆电线、丝织、皮制品、电器产品、包装、造纸、饲料、化工、建材、金属、交通运输、建筑装潢、房地产开发、商业贸易、饮食服务等20多个行业,有特色名优产品100多个。近年来,全街道国民经济不断攀升,20xx年,全年财税入库11464万元,居民人均纯收入6307元。贵城曾两次荣膺“中国乡镇之星”称号,被评为首届“全国投资环境百强乡镇”和“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镇”。20xx年又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五个好乡(镇)党委”荣誉称号;20xx年获“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称号。

贵城街道依托区位优势,着力推进乡镇工业和外向型经济为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目前,已形成以化工、丝绸贸易、针织制衣、建材陶瓷、人造胶合板、彩印包装、工艺制品为特色的外资工业体系。第三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成为广西、广东和大西南地区的商品集散地。

在新世纪的征途上,贵城人决心以更开放的姿态,更有效的措施,更优质的服务,欢迎和吸纳更多的客商前来投资发展。

(二) 贵港市港城镇概况

港城镇位于贵港市城乡结合部。辖14个行政村,行政区域面积136.5平方公里。20xx年末人口6.3万,其中壮族4.1万人。耕地面

积3275公顷,有林面积2445公顷,森林覆盖率21.1%。黎湛铁路、南梧公路、城区北环路贯穿而过,辖区内有贵港市作为大西南“西煤东送”的主枢纽港——猫儿港,具有“沿江、沿路、环港、靠城”的区位优势。重要资源有镁矿、石灰石、矿泉水等。旅游资源丰富,境内石牛水库、平田水库是离贵港城区最近的休闲渡假的好去处。

近年来,港城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富裕和谐港城为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镇、项目立镇、财政旺镇、农业富镇”的战略思路,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连续荣膺贵港市20xx年、20xx年“经济发展十佳乡镇”荣誉。

财政收入直线上升。港城镇加强财源培植,财政税收由靠农业特产税变成工业企业税收为重头,财税年收入由10年前的741万元猛增到去年的6900万元。

工业兴镇之路越走越宽。放开手脚抓工业,迈开大步抓项目,迅速掀起工业兴镇促发展的热潮。至今,全镇落户工业企业108家,其中包括年产值10亿元的瑞康饲料、产值12亿元的芭田生态复合肥有限公司、产品全部出口年创汇3000多万元的杰新香料厂以及港柳选矿公司、凯利达电动车装配厂、东禾米业、强业建材公司等骨干企业共51家。初步形成了以香料、饲料、化肥、水泥、矿业、木材、建材、塑胶等为主的工业格局。去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187190万元,同比增长32%。

招商引资项目纷至。以突出提升服务质量为主要手段,实行以商招商、委托招商、专业项目招商等有效办法,精心策划和包装一批又

一批优质、可行的项目向外商推介,吸引了国内外一批又一批客商到港城考察、投资。据统计,去年新上项目15个,合同投资7.13亿元,已完成投资6亿多元。今年以来,全镇新引进项目5个,合同投资额

1.28亿元,已完成投资5000万元。去年新上的总投资12亿元、年产值12亿元的芭田生产公司,不久前在深圳成功上市。

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快速反应。目前,全镇在北环路一带基本建成优质谷示范基地2.6万亩;以广西骏隆珍稀树木生态园为龙头,以免耕高产马铃薯、黑皮果蔗、大肉芥菜、蚕桑等为主的名优特色经济带;以龙井、富岭、樟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基地1万多亩;以东山、旺华为主的原料蔗基地1.2万亩;以猫儿山为主的西蕃莲种植基地250亩,以东山、猫儿山为主的家禽养殖示范户40多户。20xx年,全镇农业总产值2804万元,同比增10.99%;农民人均纯收入4210元,同比增21.19%。

新农村建设农民得实惠。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下大力气解决农民行路难、饮水难的问题。近年来,总投资430多万元,建成供水设施5座,解决了2万多人的饮水难题;修建村级公路 15条90多公里实现村村通四级公路,其中水泥路15公里,投资584.4万元,修建三面光水渠40公里。目前重点推进龙井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总投资120万元可解决全村群众的饮水工程已启动建设,其它相关设施建设正在规划等建中。

(三) 港北区大圩镇概况

大圩镇位于贵港市城区东郊,是原县级贵港市四大重镇之一,中心圩镇距城区16公里,南梧二级公路贯穿全镇,交通便捷。全镇辖18个行政村和1个街委会,总面积159平方公里,总人口9.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3.2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49%。耕地面积8734.83公倾,林地面积2861.69公倾,森林覆盖为17.98%。境内有著名的龙岩风景区、东塘龙窝瀑布和金碑水库渡假村。商贸、建筑、服务业发达。主产玉米、花生,盛产龙眼、蔬菜和甘庶,是庆丰、武乐、白沙、厚禄等周边乡镇的贸易中心和农产品集散地。19xx年12月,大圩镇被列为自治区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xx年9月,被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为自治区重点镇,20xx年荣获“广西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称号,20xx年被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20xx年荣获“广西文明镇”称号,20xx年荣获广西经济发展进步奖。

近一两年来,大圩镇的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20xx年,全镇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一千万元大关,达1192万元,同比增长36.1%;农民人均纯收入3083元,同比增长15.2%;工业总产值11190万元,同比增长14.9%;农业总产值13486万元,同比增长7.2%。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全镇11条主要街道都进行了水泥硬化,并且在1公里长的商业大街安装了30多盏路灯。招商引资势头强劲,仅20xx年,全镇共引进9个企业,签约额达2.3亿元;村级道路建设全面改观,目前除甘岭没有通公路外,其余各村都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充分利用目前的新建塘屯文化乐园、金盆街舞台、大圩广场舞台,举办各种贴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

化活动,并多次举办贵港市、港北区等大型文化活动,深受上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好评。

20xx年全镇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1-8月份,我镇财税收入完成685万元,占年度任务1095万元的62.6%,比去年同期的683.7万元,比增0.2%。其中:

(1)国税共完成435万元,占年任务800万元的54.4%;

(2)地税共完成132.3万元,占年任务215万元的61.5%;

(3)财政部门共完成117.7万元,占年任务80万元的147.1%。 招商引资工作稳步推进。1-8月份,全镇共引进2个新项目,共投资1.4亿元,分别是投资1000万元的华玖胶合板厂和投资1.3亿元的鹅三宝深加工企业。

计生工作迈进了新的台阶。截止9月26日,全镇共完成“四术”1732例,占年度任务的102.06%,其中结扎626例,占年任务的

100.48%,放环733例,占年任务的100.41%,补救373例,占年任务的108.43%,收费105.3966万元,占年任务的65.87%。

社会其他各项事业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8月份,全镇共发放救济粮32175公斤,发放农村低保款33330元;20xx年全镇参保农民70272人,参保人数占应保人数的78.28%,资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504人,救助资金达17948.2元。

(四) 港北区奇石镇简介

奇石乡位于贵港市港北区北部,距贵港市城区31公里,东毗桂平市,北邻武宣县,南壤中里乡,是集“老、少、边、山、穷、库”

六位于一体的革命老区。全乡辖11个行政村,83个自然屯。人口27162人,其中壮族 26890人,占99%,人口自然增长率8.3‰,达开水库移民有21730多人,占全乡总人口80%。全乡行政区域面积14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1.05万公顷,水域面积0.19万公顷,耕地面积0.046万公顷(其中水田5579亩,旱地1351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0.14万公顷,农机动力1万千瓦。有林面积0.9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6.5%。奇石乡是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故乡,又是解放战争时期中秋起义的革命根据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别具特色,号称“千岛之湖”的达开湖是桂东南最大的水库,“情人岛”、石达开故居、观音山等景点驰名天下。达开湖是贵港市最具旅游发展潜力的景点之一,可以发展“绿色旅游”、“生态旅游”、“人文历史旅游”等品牌旅游。

在新时期,风景独好的达开湖,豪情奔放的奇石人将以更优质的服务欢迎你的到来。

(五) 港北区庆丰镇概况

庆丰镇位于港北区东北部,北回归线以南,东接桂平市厚禄乡,西邻港北区奇石乡和中里乡,南连港北区大圩镇,北界桂平市石龙镇和达开水库库区。

全镇辖23个行政村,43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6万,是汉族、壮族等少数民族杂居的乡镇。行政区面积142.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67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534公顷,主要经济作物是水稻、玉米、甘蔗和花生,其中水稻以优质谷种植为主,冬植经济作物以大肉芥菜为主。有林面积2845公顷,森林覆盖率20%。南梧二级公路

贯穿镇中心,全镇等级公路里程118.75公里,其中二级公路13公里。重要的矿产资源有金、银、铅和锌。镇政府设在新圩村,是全镇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距贵港市城区30公里。

庆丰镇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平均气温21.5℃,年均降雨量1466毫米。庆丰镇电力充足,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已探明金塘村一带有优质高品位铅锌矿,储藏量达18万吨纯金属,六乌山盛产集医疗、保健于一体的优质矿泉水。

庆丰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风纯朴。太平天国天皇洪秀全曾到我镇赐谷小学任教并进行太平天国初期革命活动,洪秀全与石达开多次在六乌山六乌庙拜会,贵港市人民政府在赐谷小学、马王冲、天皇井等处建碑留念。19xx年,新塘村的邓志明参加远东国际田径比赛,夺500米赛跑金牌,是贵县体育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第一个夺得金牌者;19xx年,新圩村覃新、覃颖分别破世界和全国举重纪录,同年,通过自治区检查验收,我镇荣获“自治区体育先进乡镇”的殊荣。

(六) 港北区武乐乡概况

武乐乡位于港北区东南部、郁江北岸,浔郁平原中部,东与桂平市大湾镇相邻,南与港南区东津镇隔江(郁江)相望,西与港北区港城镇相连,北与港北区大圩镇接壤。该乡下辖8个行政村,142个村民小组,20xx年底全乡共有人口34219人。辖区面积99平方公里,有林木面积983.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15.35%,耕地面积2149公顷,其中水田1053公顷,旱地1096公顷,人均耕地面积1.03亩。全乡

有防洪堤坝17条,有小(二)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3座。该乡有沿江、临港、近城的区位优势,水陆交通便利。郁江环绕其中5个行政村,辖区内流域长16公里,有可承载千吨货轮的深水码头2个。公路网络完善,沿江水路、公路达30多公里。距离贵港城区18公里,北距南梧二级公路10公里,西距我国华南最大的内河港口——猫儿港5公里,均有柏油公路与之相通。

武乐乡自然资源丰富,有大量的粘土、碳酸钙等矿产资源,有风景秀丽的石塘水库、前进水库等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农作物主要有甘蔗、水稻、玉米、花生等,其中蔗面积24600多亩,甘蔗单产居全市首位,是港北区第一大蔗区。水果以荔枝、龙眼、黄皮果、香蕉等亚热带水果为主,其中有荔枝面积有9500亩,20xx年荔枝总产达6.6万斤,龙眼3600多亩,因此武乐还有贵港市 “甜蜜之乡”、“荔枝之乡”的美誉。近年来,武乐乡大力打造“三大基地”即优质荔枝基地、良种水奶牛基地、畜禽蔬菜基地,建设“三大专业乡”即高产甘蔗专业乡、生态专业乡和电业乡。特色优势农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建立了1000亩的西番莲种植基地,黄沙鳖、土塘角鱼等特色养殖业也随之逐渐壮大。截止20xx年底,全乡品种改良母牛3620头次,出生经济价值高、效益快的良种牛犊1823头。

目前,武乐乡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xx年,投资120亿元、装机容量为240万千瓦的中国华电集团贵港电厂落户我乡。该工程一号机组于20xx年2月8日投产营运。20xx年6月28日,该工程2#机组相继并网发电,至8月底已输送商业用电16亿度,产生税

收5000多万元。贵港电厂工程是广西“十一五”规划重点工程,其二期工程建成后,将会极大满足广西“十一五”期间用电需求,改善广西电源布局,增强西电东送能力,对促进贵港经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之配套的投资3.2亿元的500KV贵港逢宜变电站等相关项目也落户我乡。全乡有企业24家,随着电厂带动辐射作用,一批知名的水泥、化工、温水养殖罗非鱼等项目将相继落户我乡临港工业园区,武乐乡成了各方客商相争投资的热土。目前,计划投资1亿元人民币的贵港市泰鑫牧业有限公司座落在我乡风景秀丽的石塘水库边,泰鑫牧业有限公司的水奶牛基地建成后,将是我市集观光旅游、生态农业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水奶牛养殖的龙头企业。

随着大批工厂、企业的落户,武乐乡将朝着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方向快速迈进,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镇将在浔郁平原中部迅速崛起!

(七) 港北区中里乡基本概况

中里乡位于贵港市城区以北的莲花山脉,距离市区21公里,始建于19xx年,原为龙山人民公社,19xx年更名为中里乡。行政面积192平方公里,东与大圩镇相邻,西与来宾市武宣县通挽镇、覃塘区东龙镇毗邻,南与港城镇、根竹乡相连,北与奇石乡接壤。全乡辖23个行政村,106个自然屯,285个村民小组,人口7.2万人,主要民族有壮、汉两族,其中壮族人口占96%。属于“老、少、边、山、穷、库”六位一体的乡镇,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978元,享受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有1071户共4748人。中里乡是个典型

的山区农业乡镇,全乡共有耕地面积2.8万亩,其中水田2.2万亩,旱地6000亩,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山林面积16557公顷,有林面积12428.4公顷,森林覆盖率75%,是港北区最大的林业区。乡域内蕴藏着丰富的金银矿、铅锌矿,当前主要有福六、龙鑫两家矿业有限公司,两公司下辖六梅、山花等七家上规模的矿业生产企业,总投资额1.8亿元。

覃塘区概况

覃塘区位于贵港市西北部,西江黄金水道郁江段北岸,北接武宣县,南连横县,西邻宾阳县。20xx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行政区,现辖10个乡镇139个村委会6个居委会。辖区总面积1502平方公里,总人口54.07万,其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0%。20xx年获“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市、区)”殊荣。

覃塘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城区驻地距贵港市区15公里,西江黄金水道流经辖区,1000吨级船舶可直达粤、港、澳;兴(业)六(景)高速公路经过辖区,国道324线、209线、省道南梧二级公路在城区交汇;黎湛铁路横贯而过,是华南地区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水力、电力资源非常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三水铝、金、银、煤、镁、石灰石、硅藻土等20多种,其中三水铝矿储量达2.2亿吨。辖区内有大小河流45条,水库48座,九凌湖、平天山林场、平龙水库是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总投资13亿元年产400万吨水泥的华润水泥(贵港)有限公司、总投资35亿元年产900万

吨水泥的台泥(贵港)水泥有限公司和总投资1.2亿元年产300万吨的港桥建材有限公司水泥粉磨站先后落户覃塘。

建区以来,覃塘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靠”工作思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富裕文明和谐覃塘有力推进。目前,全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党的建设、政治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全区民族团结,社会政治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20xx年前三季度,全区GDP完成24.09亿元,同比增长19.9 %,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09亿元,增长84.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27亿元,增长71.5%;财政收入完成11408万元,增长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7977元,增长28.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335元,增长24%,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

随着泛珠三角以及泛北部湾区域合作的稳步推进,覃塘区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加速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覃塘为目标,不断加快融入“泛珠”和“泛北”的步伐,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物产资源,积极打造区域性的建材工业基地、化工业基地、农林产品加工基地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重要基地,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

观,精心打造具有南国特色的园林城市。“梧桐萋萋,有凤来栖”。覃塘正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优美的环境、最优质的服务,竭诚欢迎国内外各界人士来覃塘投资兴业,共图发展。

(一)覃塘区覃塘镇简介

覃塘镇是覃塘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xx年被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国道324线、209线交汇镇中,是大西南交通出口通道重要的驿站。覃塘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物产富饶,石灰石、三水铝矿等矿产资源产出量和蕴藏量十分丰富。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突出重点,把握主线,紧紧围绕加快经济发展这个主题,加快城镇的建设和管理步伐,社会各项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我镇共完成财税入库1130.10万元,占全年任务924.9万元的122.19%。镇党委、政府年内先后被评为“覃塘区招商引资先进单位”、“覃塘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集体”、“覃塘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单位”、“覃塘区政法综治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文明庭院”,并荣获“覃塘区发展县域经济一等奖”。初步统计,我镇今年上半年完成财税入库809.9万元,占全年任务1480万元的54.79%,同比增长51.04%。财税各项均超额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任务,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这是一块流光溢彩的富饶宝地,享有“莲藕之乡”、“茶叶之乡”和“香葱之乡”的美誉,盛产茶叶、莲藕、香葱、马蹄、胡萝卜

等,茶叶种植面积3500多亩,优质莲藕7500亩,香葱5800亩,马蹄1800亩,连片种植胡萝卜2000多亩。

城区供水、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完备,通讯发达,投资环境宽松,投资政策优惠,是理想的投资场所。20xx年我镇新上项目31个,投资总额达3.68亿元,其中投资超1000万元的有12家。所有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值预计超10亿元。20xx年新上投资规模在50万元以上的项目20个,投资总额达4.725亿元,其中已竣工投产14个。投资超千万元的有广西贵港安丽纸业有限公司、华江金属、弘昌石化、六务头闸岭铅锌矿、南方商品混凝土扩建技改工程、云鹏特种水泥技改工程等8家;投资7500万元、年产25万件机器构件的贵港市容发机器构件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还有投资2亿元,年产硫酸铝20万吨、年产环保型免烧砖3600万块、年创税利1000万元的广西贵港市广贵无机盐化工有限公司即将开工建设。去年我镇共有三个投资超亿元的工业项目参加中国—东盟南博会签约。据统计,今年1—6月份,我镇共引进投资超千万元项目8个,其中已竣工投产2个,6个项目正在建设中。投资额5000万元的平天山松香厂项目,已于3月份开工建设,年产松香1.5万吨,松节油1200吨,树脂2000吨,年纳税额将达300万元左右;宏达金属加工厂投资2500万元的增资扩股技改项目投产后月产值就将近1000万元;投资1560万元的贵港港森达木业公司已于3月28日开工建设,公司计划安装2条生产线,年处理原木33000m3,提供就业岗位160个,投产后年产值预计超亿元;总投资3000万元的覃塘区龙泉游泳休闲娱乐中心,现已完成一期投

资500万元,6月底竣工投入使用,投资额1000万元的二期工程也于7月上旬开工建设。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将极大地促进我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争创“十佳乡镇”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的进一步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覃塘镇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撑点。我们热忱欢迎国内外有识之土前来开发、投资,覃塘人民愿与八方宾朋携手共绘覃塘的宏伟蓝图。

面向未来,覃塘镇党委政府和全镇人民一道鼓起干劲,沿着建设一个美丽、富足的区域性中心城镇奋勇前进。

(二)蒙公乡简介

蒙公乡位于贵港市西北角,方圆116平方公里,209国道线纵贯南北,北接山北、东龙,南邻覃塘,距离贵港城区32公里。

全乡辖蒙公、岭庆、占蒙、凌寺、古山、高占、双龙、平龙、定布、姚见、英峨、黄岭、新岭、廖瑞等14个行政村,63个自然屯,178个村民小组, 8091户,总人口39658人,其中壮族90%。蒙公是个农业乡,林地2500公顷,已发展速丰桉25000多亩;耕地面积2047公顷,其中水田1073公顷,旱地974公顷,主要经济作物是甘蔗、稻谷、玉米、木薯等。20xx年全乡工业总产值17805万元,同比增长1589.28%;农民人均纯收入3099元,同比增长20.91%。

蒙公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风纯朴,风俗独特, 境内有大型平龙水库,面积712万平方米,库容9000万立方米,水库四周青山延

绵,葱茏旖丽,是旅游、休闲、烧烤、垂钓娱乐的好去处,迷人的情人岛,将军庙等胜景让人留连忘返,每年吸收各方游客10万人次,是有待开发的旅游。

蒙公乡交通便利,劳动力、电力充足,资源丰富,特别是高铁三水铝矿,储量居广西首位。

(三)东 龙 镇 概 况

东龙镇位于贵港市覃塘区的北面,是覃塘区的“北大门”,与来宾、武宣交界,交通便利,209国道贯穿境内,商贸繁荣,是邻近几个乡镇的商贸交易中心,有着较好的区位优势。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企业发展势头猛。全镇总面积123平方公里,人口60434人,其中壮族占71%,全镇辖15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委会,303个村民小组,行政村下设7个党总支部,村党总支部下设21个片支部,全镇共有党员1249人。

全镇共有耕地面积33600亩,其中水田20850亩,旱地面积12750亩,人均耕地面积0.53亩,有林面积40000多亩,全镇粮食总产量

1.8万吨,甘蔗种植面积13530亩,年产原料蔗6万吨。

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镇”战略,把工业化作为加快我镇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特别是木材加工业,正向着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和效益提高的方向迈进。目前全镇共有木材加工企业72家,其中中板厂66家,胶合板厂2家,异形板厂4家,可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3000

多人,日产中、胶合板1200多立方米,年产值1.92亿元,增加农民收入约1500万元。主要分布在209国道沿线,形成我镇209国道新型工业“经济长廊”。

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通过技术改造,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总投资980万元的五峰钙品有限公司于20xx年7月份正式投产,现年产量达1.2万吨,年产值580万元,年上缴税金32万元,实现利润108万元。分别投资200万元的三等山石场和400万元的石料预制加工场也于20xx年10月建成投产。

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展工作,不断推进全镇紧紧向前发展。20xx年1-12月份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达37159万元,乡镇企业收入24797万元,财税收入332.98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268元,实现了年初制定的目标。

我们相信,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人民将团结一致,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奋力拼搏,谱写东龙美好的明天。

(四)山北乡概况

山北乡位于覃塘区西北部。辖11个行政村,行政区域面积88平方公里。20xx年末人口3.9万,壮族人口(世居民族)3.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9.89%。耕地面积1586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053公顷。农机动力1.25万千瓦。有林面积2933公顷,森林覆盖率31.5%。209国道过境,重要矿产资源有石灰石,储量75亿吨。

中共山北乡党委书记:何辉

乡人大常委会主任:唐军明

乡长:施振坚

(五)樟木乡简介

樟木乡位于贵港市覃塘区西北部,距覃塘镇30公里,与来宾市兴宾区、宾阳县交界,是20xx年撤并乡镇时由原古樟乡与振南乡合并而成,辖25个村(居)委,358个村民小组, 8.01万人,其中壮族人口占95%,国土面积241平方公里。

交通优势显著。境内长15公里的樟木-黄练水泥路直通南梧公路,山北-来宾五山乡公路往东可达209国道,沿已竣工的樟木-沙村水泥路可直通宾阳县和吉镇。以圩镇为中心,呈放射形的6条公路向周边各乡镇延伸。便利的交通使樟木乡成为覃塘区西北部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中转站。

城镇建设有喜色。近年来,樟木乡发挥交通优势,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中心集镇从小到大,建成了2平方公里、1.1万人、初具规模的小城区。小城区内设施配套较为齐全,4条主干道已全部硬化,拥有1个日供水2000吨的自来水厂,建有1个农贸市场和粮食、畜牧2个专业市场。完善的小城镇建设促进了全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计生工作大突破

20xx年来,我乡倾全乡之力,狠抓计生工作“一票否决”不动摇,以“奋力脱帽,争创一流”为奋斗目标,早学习,早准备,早部署,早摸底,早落实,抢抓先机,积极创新计生工作新思路,坚持“一摸二宣三抓四建五补”的工作方法,以服务带动宣传,通过宣传促进收费和四术的落实,不断加大计生工作力度,奋力扭转计生工作被动局面。截止6月30日,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178万元,完成任务104.3%;落实结扎360例,完成任务84.9%,放环268例,完成任务116%。目前,积分总和排在全区前列。

清洁工程成效大

“城乡清洁工程”成效显著。我乡加大对圩镇主街道乱搭乱建治理力度,整治新开发区建筑乱象,投入10多万元清理高中塘、旧电影院场地、新体育场垃圾场积淤多年的垃圾,投入4万多元改造旧市场排污沟及#f@1街排水沟,设立6个垃圾池。 “五乱”治理成效显著,全乡共有2680多人参加活动,全乡共开展联合整治行动10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230人次,查处各类违章行为1620余起。

新农村建设亮点新

深入推进中团陈村优势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和基地化的建设,引进木薯新品种示范推广种植300亩,建立示范种植基地50亩;新种桑园150亩,实行小蚕共育,方格蔟新技术养殖。举办农村劳动力转移,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多项实用技术培训5期,培训科技示范户和农民500人次以上,全年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20人以上。

“三农”建设喜人心

科教兴农战略有效实施。半年来,共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58项,良种推广面积达6.38亩,全乡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 %以上。积极发展高效优质农业,引进水稻新两优6号、水稻宜香725、花生桂花23、玉米金赛6850等品种;沼气池建设完成140口;农技培训人数达3265人。

大力发展适合本乡发展的特色产品。发动群众种植甘蔗4.5万亩,预计2007/20xx年榨季原料蔗保持22万吨左右。着力打造木薯生产基地,依托叠峰淀粉厂发展木薯种植,全乡种植木薯1.2万亩,预计20xx年木薯总产量达2.62万吨。建立凌动村、卢村、那柳村桑蚕种植基地,桑蚕养殖业得到迅猛发展。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财政投入扶贫资金194万元,投资74万元新建农村饮水工程2处,解决了2000多人的饮水困难,投资85万元修建了3条总长5.1公里的村级水泥路及2条总长6公里的屯级沙石道路,组织发动群众投资14.5万元修建了三面光沟渠3公里,投资35万元建设中唐村甘蔗治旱工程,较好地解决了交通、人饮、灌溉难的问题。

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积极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先后组织3265名青壮年劳动力接受针织、电子等培训,已有2628个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着力打造旅游小城镇,加大对樟木乡特色旅游风景区的投入力度。投入260万扩建封侯岩风景区,投入220万扩建古风岩风景区。

投资800多万的汽车配件加工厂、投资450多万的樟木乡大型超市、投资400多万的樟木乡车站等项目前期工作到位。

财税工作态势良好

财税运行态势良好,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坚持以构建公共财政为目标,不断强化体制改革,大力组织收入,优化支出结构,财政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截止6月底全乡完成财政总收入 万元,较上年净增74.2万元,增长77%;其中国税完成103.9万元,占年初任务的63%;地税完成65.4万元,占年初任务的45.1%;财政部门完成8.2万元,占年初任务的82%。“两个确保”、“两个保证”和“低保”目标全面实现。干部职工工资按月发放到位,全乡发放离退休人员退休金193.86万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52.617万元,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发放率达到100%。

稳定工作落到实处

社会秩序保持稳定,治安防范和控制能力进一步提高。群众信访接待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取得新进展,农村“三大纠纷”等信访突出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其中调处矛盾纠纷44件,调结42件;调结率95.5%。

采取乡、村、屯三级联防,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综合治理工作方针,有效遏制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抓好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重特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事故总量减少。

效能建设扎实开展

我乡坚持“清简务本、行必责实”的工作作风,增强执政为民意识,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体察民情,为民办实事,切实改变少数干部办事不公、作风粗暴、吃拿卡要、刁难群众等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言必责实、行必责实”的良好风气开始形成,政府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六)贵港市覃塘区三里镇概况

现任镇党委书记:苏中柱 现任镇政府镇长:覃伟敏

邮政编码:537124 联系电话:0775-4792032

传真:0775-4793466 邮箱:slxzxn4792032@163.com

三里镇位于贵港市西部,东接西江农场及石卡镇,南邻五里镇,西靠三等岭、与横县镇龙交界,北连覃塘和黄练镇。镇政府所在地距市城区32公里,在覃塘城区以南10公里处。全镇现辖10个村委1个居委,有70个自然屯,27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74万人。

三里镇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全镇总面积约133平方公里,有耕地5.5万亩,其中水田3万亩、旱地2。5万亩,林地面积5.89万亩。圩镇规划建设四大新区,占地280公顷。

境内有中小型水库6座,常年有效库容1112万立方米,可满足生产和生活用水需要。大型人畜引饮工程,源自甘道水库,受益沿线4个村和三里圩镇。供电和通信设施完备,走在全市先进行列。交通环境得天独厚,呼和浩特至北海209国道,南北纵贯全境,与三里圩镇擦肩而过,南下20公里为广(州)南(宁)高速公路,北上10公里与昆明至福州324国道和自治区干线南梧二级公路交汇。此外,黎湛铁路复线傍境而过。优越的交通大动脉,不仅成为大西南出海的便捷通道,是连接大西南与华南地区的纽带,也是推进该镇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优势。

近年来,三里镇农村经济结构彰显特色,农业主产优质稻、原料蔗外,冬植蘑菇、桑蚕、淮山、甜竹笋、林果业、无公害蔬菜、畜牧水产养殖业成为特色强势产业。全镇有造纸、建材、食品、加工、服装、金属制品等企业36家。中加树脂有限公司引进加拿大一流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产品出口欧美和东南亚,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松香树脂深加工企业。由于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现有1.5万农村富余劳力进城经商或入厂务工,占农村全部劳力的比重达到28.6%,形成了农林牧渔全面发展,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的良性格局。20xx年国内生产总值36068万元,财政收入1122.21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85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8255万元,荣获贵港市经济发展10佳乡镇、贵港市平安建设达标乡镇、覃塘区发展县域经济先进单位、支持民营经济先进单位、招商引资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该镇具有独到眼光和胆识发展教科文体事业,有初中2所,中小校1所、完小11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建立了镇村文化活动中心(室)、党员远程教育培训基地、电子信息馆、有线电视站等,组建有粤剧、师剧团,全镇有灯光球场16个,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科技文化体育活动,人文环境得到改善,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三里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历史上涌现了覃增文、杨烈、闭燕甫等志士仁人,为党和革命事业建立了卓著功勋。19xx年11月7日,中共广西省代表大会在三里罗村召开。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建三里圩,建国后成立三里乡,以后行政区划几经调整,19xx年11月,三里撤社建镇至今。19xx年6月贵港市升格为地级市后,三里镇隶属覃塘区。(周朝模)

(七)广西贵港市覃塘区五里镇简介

覃塘区五里镇位于贵港市的西南部,209 国道穿境而过,与省道横贵公路交汇于圩镇中心,东至贵港市23公里,北上覃塘区20公里,南往横县到北海120公里。交通便利,是贵港市的西南“窗口”。全镇8个行政村,254个村民小组,人口4万多人,耕地面积55320亩,总面积110平方公里。东部、南部为旱地区,盛产甘蔗、桑蚕、玉米、大豆、花生等农副产品,为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大甘蔗生产基地,种植业、养殖业发达,并且具有丰富的水泥石、白云石、石灰石等10多种矿产资源。西部、北部为丘陵、水田区,盛产水稻、

葡萄、莲藕、茶叶等农副产品,并盛产食用蘑菇,是贵港市最大的蘑菇生产基地。20xx年,全镇种植蘑菇250万平方米,20xx年种植蘑菇估计达300万平方米,该镇兴建有蘑菇加工厂、蘑菇菌种厂和个体盐水蘑菇加工厂,但都是初加工,档次低规模小,产销供一体化系统还不够完善成熟,因此,在我镇兴办蘑菇加工厂是形势所趋和广大菇农的迫切愿望。该镇盛产的甘蔗、蘑菇、优质谷、葡萄等土特产品享有盛誉,种植业种植条件得天独厚,并且交通便利,电力发达、劳力充足,投资环境好,是乡镇企业东西合作项目及投资办厂的理想之地。

中共五里镇党委书记:李祚能

五里镇人民政府镇长:覃殷树

五里镇人大常委会主任:梁予沛

(八)黄练镇基本概况

黄练镇地处覃塘区西部,是贵港的西大门,西与宾阳交界,西南与横县接壤,黎湛铁路复线和国道324线穿境而过,具有十分便利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

全镇面积13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9万亩,山林11万亩,辖15个村和1个社区,49个自然屯,235个村民小组,共4.8万人口,壮族占总人口的80%以上,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

我镇有储量丰富的石灰石、黏土矿等矿产,矿产资源丰富。辖区内山林面积11万亩,林业资源丰富,现有速丰桉15000亩,茶园4500亩,蚕桑3500亩,玉兰花2000亩。

20xx年以来,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发展这一第一要务,以“工业强镇、项目兴镇”为发展思路,特别是结合作风效能建设“零阻力、无障碍”主题活动,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内引外联,狠抓招商引资上项目。一批矿产、建材企业纷纷到我镇投资兴业,投资35亿元的台泥(贵港)水泥项目、投资1500万元的鑫隆锰矿等企业的到来,产生了强有力的项目集群效果,不断做大做强黄练峡工业集中区,有力地推动了我镇的经济发展。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如镇龙山茶厂、正林纤维厂、宝华木片厂,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加大建设力度,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今年1—8月份,当地生产总值达16264.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6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4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达6600多万元,同比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50元,同比增长9.8%。

黄练镇党委书记:蒙家坤,镇人大主席:秦一建,镇长:林巍松。

(九)覃塘区石卡镇简介

石卡镇位于贵港市西南部,是广西早期革命领导人黄彰烈士的故乡。全镇总面积248平方公里,耕地9.3万亩,其中旱地7万亩,水田2.3万亩。辖18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人口7.3万人。我镇具有

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便利的水陆交通,郁江“黄金水道”依境而过,兴六高速公路贵港一级联线贯穿全镇。石卡镇还是贵港市最大的甘蔗生产基地、广西有名的“蔗乡”。

石卡镇党委、人大、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以及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领全镇人民发扬艰苦奋斗、争创一流的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农业稳镇、工业强镇”的经济发展战略,各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第一,利用石卡特有土质和旱地较多的优势,大力发展种植甘蔗,使之成为特色产业,今年我镇种植甘蔗6.5万亩,产原料蔗约32万吨,约占覃塘区甘蔗产量的一半。广大农民依靠甘蔗这一支柱产业,阔步迈向小康,90%以上农户建起“甘蔗楼”。第二,石卡镇还以丰富的石灰石、河沙等建材资源为依托,依靠交通便利的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几年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大上项目。引进年产360万吨的华润水泥厂、300万吨的港桥水泥粉磨站以及河沙1万立方的沙场20多个、矿石10万立方的石场4个。除此,还有投资3000万元金沙仓储有限公司、1.5亿元华宁耐磨材料有限公司、3000万元高品木业有限公司、年吐1千万吨的台泥码头等大型企业落户石卡。为增加石卡财政收入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石卡镇还有着丰富的水资源,近年来农民大写“水”文章,目前全镇共有3万多亩立体养殖式鱼塘,每年产鱼2.1万吨,鸭2100万羽,是贵港市较大的水产养殖基地。镇内有九凌湖、九龙洞、七星山等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投资5亿元的九凌文化旅游胜地目前正开展前期工作。

石卡镇三个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镇现有曲艺团28个,它们活跃在镇内外。除此之外,我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全面推进,现建有狮子屯社会主义新农村市级示范点一个,在建示范点两个。先后获得“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乡镇”、20xx年度“自治区文明乡镇”等光荣称号。

石卡镇将充分利用区域优势,以构建“玉贵走廊”为契机,大力发展工业,以工业带动农业,全面推进县域经济大发展。

(十)大岭乡简介

大岭乡位于覃塘区南部,辖10行政村,行政区域面积97平方公里。20xx年末人口30298人,其中壮族等少数民族 (世居民族)1.56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9‰。耕地面积2421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736公顷。农机动力2.22万千瓦。有林面积 1260公顷,森林覆盖率13%。兴六高速公路及其贵港一级联线、郁江黄金水道穿境而过。全乡等级以上公路里程3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公里,高速联线一级公路本乡境内2公里,二级公路4公里,三级公路9公里,四级公路9公里。西江黄金水道河岸线长16.89公里,有年吞吐量3万吨的江兴码头。重要矿产资源有铜、铁、铝土、锰、硅、石灰石等。

据统计,20xx年全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593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68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519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

2206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496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50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67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614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49万元。实际利用外资2100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82元,人均消费性支出118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051元,人均生活费支出922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7100万元。

1.招商引资成果丰硕,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20xx年,我乡坚持“项目建设为纲、环境为本、科学发展”的思想,坚持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我乡经济振兴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一是重点开展华润(贵港)水泥二期工程项目的工程建设,配合完成了厂区至码头皮带廊、码头扩建、销售楼、道路、南片矿山等共计93亩的征地工作;配合硬化了华润厂区道路4公里的道路建设;提前完成了总投资2500万元华润水泥高硅矿项目的300亩租地、扩宽道路5公里、征地25亩的工作。二是配合完成总投资2.5亿元的龙马种猪场、凤凰种猪场一区、凤凰种猪场二区的建设投产。三是成功引进了投资7亿元的华润二期工程、投资3000万美元的华润新型干法附余热发电项目、投资200万元的古平木赖磁铁矿场、投资50万元的贵宁选矿场、投资50万元的大岭农机学校木片厂和投资50万元的大岭汽车站等重要项目。目前,投资2个亿的韩国水奶牛养殖加工厂和投资1000万的抽丝厂正在密锣紧鼓的洽谈中。

2.狠抓农业布局调整,注意发展特色产业

我乡在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稳定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的积极性,进一步调整农业区域布局,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引导农民种植优质甘蔗、蚕桑、水果、经济林等高效优质经济作物,促进了我乡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20xx年全乡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0579万元,同比增长11.2 %。主要做法是:一稳定甘蔗这一支柱产业,今年全乡甘蔗种植面积2万亩,预计2006至20xx年度榨季进厂原料蔗达10.56万吨,同比增加3.4%。二做大做强种桑养蚕特色产业,全乡桑园面积达8200亩,养蚕4.12万张,产蚕茧2086吨,总产值3755万元,同比增加875万元,增长30.4%;三是加大林果业的发展,特别是加大发展以速丰桉为重点的经济林,目前全乡速丰桉面积达7000亩占全乡林地面积的确 41.4%。四是以龙马种场的建设投产之机,壮大全乡的水产畜牧业,今年全乡水产畜牧业总产值达10913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3%,同比增加2016万元,增长22.7 %。五是加强粮食生产,全乡优质谷种植面积达8700亩,同比增长13.1 %,全乡粮食总产量达15957吨,同比增加239吨,增长1.52 %。

3.狠抓小城镇化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20xx年我乡完成了全乡的圩镇建设总体规划。投资40万元,硬化了从乡政府门口至大岭圩主要路段的1.2公里水泥街道。投入150万元,建设江兴、贵宁、互合、金沙人饮工程,解决8000多人饮水困难。投资100万元修建龙马-互合6公里、金沙上湴--良岭6.5公里、大岭-新井5.5公里的村级道路。投资50万元兴建大岭汽车站。

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对大岭至垌心5公里柏油路和大岭至古平四级6公里公路进行维修。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结合各新农村试点的实际,灵活组织广大群众不等不靠,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目前我乡三个新农村试点建设进程顺利。其中全市首批新农村建设49个试点之一的古平村陈屋屯目前已投入69.9万元,完成屯中大部分基础设施建设;钟屋屯群众已筹集资10万元;互合村的下棍屯建设了一个图书馆,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

桂平市概况

[日期:

来源: 作者:

2007-12-02] 大 中 小] 桂平历史悠久,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是一座具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城,历为郡治、州治、路治、府治、县治所在地,自古以来是舟楫商贾聚集之所,明代大藤峡瑶民起义和19世纪中叶震惊中外的太平天国起义就发生在桂平。19xx年5月18日,桂平撤县设市,开始了历史新纪元。全市行政区域总面积4074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26.6平方公里,20xx年末总人口170多万人,其中市城区人口20万人,有汉、壮、瑶等12个民族,辖21个镇5个乡。是广西最大的县级市。

桂平位于桂东南,与平南、容县、北流、玉林、贵港、武宣、金秀等县(市)毗邻。珠江的最大干流西江水系的黔江、郁江、浔江交汇于桂平城效。溯江而上可航达广西首府南宁和中国西南最大铁路交 [字体:

通枢纽柳州市;顺江而下可航达广西最大内河港梧州市和岭南最大商埠广州市以及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各埠而通海外。南梧二级公路过境,龙邦经桂平至梧州高速公路、南宁经桂平至广州快速铁路前期建设正在进行,军民两用机场距市区仅12公里。

桂平地理位置优越,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属南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市境中部是黔、郁、浔三江两岸肥沃的冲积平地,西北部和东南部横亘着大瑶山山脉的紫荆山和云开大山山脉的大容山,平地与山地之间是丘陵,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全市耕地面积6.79万公顷,其中73%是水田。植物种类有166科53属1039种,列为国家级保护的有树蕨、紫荆木、春花木、格木、园籽荷、五叶松、壬豆、竹柏等;动物种类有25目56科200种,列为国家级保护的有猕猴、穿山甲、林麝、黑颈长尾雉、猫头鹰、锦鸡、苏门羚、小灵猫、虎纹蛙等。“太平山动物植物保护区”和“龙潭国家森林公园”素有“孑遣植物宝库”和“小西双版纳”之美誉;仅次于葛洲坝的全国第二大内河航运枢纽工程——西江航运犸 骝滩枢纽发挥了强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世界最大的单级船闸正在桂平动工建设;位于市区西北12公里处的红水河最末的个梯级电站——大藤峡水电站投资150亿元人民币,装机容量150万千瓦,已经勘探和向上申报立项;勘查发现的矿产有38种,其中锰的储量和品位居全国前列。

桂平是一九七八年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旅游区之一, 20xx年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市内风景名胜颇多,西山是全国著名

佛教胜地,19xx年,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白石山道家称为“白石洞天”,在道教三十六洞天中排名第二十一洞天。罗从岩道家誉为“七十二福地”中的“天南福地”。大藤峡又称“敕赐永通峡”,是明朝瑶民起义的腹地,峡两岸奇峰耸峙,河床滩险水弩,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游历后作《大藤峡游记》传世。金田是太平天国起义的策源地,早已蜚声中外。“上塔村”是广西最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历史悠久。此外还有“小西双版纳”之称的大平山自然保护区,有原始森林景观的龙潭国家森林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起义遗址——金田营盘,广西现存最高古塔——东塔和北回归线标志公园,西江航运桂平枢纽等自然风景、历史古迹、人文景观。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20xx年共接待游客192.7万人次,旅游业成为桂平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

桂平是一个人杰地灵、物产丰富的地方,著名地方产品有西山茶、荔枝、龙眼、罗秀米粉、腐竹、八角、肉桂、沙姜、淮山、木薯等。是中国武术之乡、中国荔枝之乡、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全国农业机械化科技推广先进县(市)、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市)、中国西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市)和广西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

桂平牢固树立“工业立市、农业稳市、旅游兴市”的发展理念,扎实工作,狠抓落实、全市经济稳步增长,对外开放取得重大发展,

投资和生产环境进一步改善,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科技教育明显进步,市民素质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绩,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社会经济稳步增长。今年1-9月,全市生产总值完成55.16亿元,增长15.32%,财政收入3.62亿元,增长19.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03亿元,增长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64亿元,增长16.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25.45元,增长21.4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427.7元,增长20.82%。

工业经济加速发展。桂平依据区域优势和本地的资源优势,以建设工业园区为平台,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工业,形成了制药、铸造、酒和酒精、矿产、制糖造纸、食品加工、服装针织等七大支柱产业。1-9月,全市工业总产值完成53.52亿元,增长31.68%;工业增加值完成17.6亿元,增长26.7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9.77亿元,增长72.05%。工业园区建设成效明显。长安工业集中区规划总面积1.5万亩,已投入6000万元用于基础建设、供水、供电、道路等设施不断完善,入园企业已达19家、项目26个,合同投资额24.26亿元,1-9月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亿元、工业增加值1亿元。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1-9月份,全市招商引资项目52个(包括扩建、续建项目),新增合同投资总额46.14亿元,同比增长46.48%,实际到位资金9.06亿元。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1-9月份,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7.34亿元,增长7.2%,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工业资源型农业加快发展,全市甘蔗种植面积发展到6.5万亩,木薯种植面积达17.02万亩。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初具规模,引进和重点扶持发展金源酒精、金田糖业、坤锦禾食品等10多家涉农龙头企业,巩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辐射带动千家万户增收致富。

旅游产业迅速发展。1-9月,全市共接待游客158.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19%。国家4A级景区西山风景区、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旧址、大藤峡、龙潭国家森林公园、全国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的白石洞天等景区开发成效显著。特别是成功引进了投资20亿元的桂平旅游整体开发项目,将把桂平旅游产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城乡环境明显改观。一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推进,市区人民西路改造、秋柳亭公园改造工程规划设计已基本完成;中山公园与人民广场改造工程正在加快推进。城市建设项目已进入招商阶段,特别是引进了广东碧桂园控股公司开发建设江北新区。深入推进“城乡清洁工程”,不断强化城镇综合整治,城乡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社会保障体系和城乡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两个确保”全面巩固,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失业金、医疗保险费、再就业经费,城镇低保实现应保尽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有效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农民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也得到较大改善。

在刚刚落幕的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桂平市收获硕果累累,先后签约项目19个,合同投资总额达140.4亿元。在大会集中签约的项目4个,合同投资额48亿元;在贵港专场签约的项目15个,合同投资额92.4亿元。其中,外资项目6个,合同投资额17.3亿美元;内资项目13个,合同投资额9.7亿元。

桂平在抓好投资硬环境建设的同时,投资软环境也不断改善。紧紧围绕“政策比别人好,措施比别人新,办法比别人多,服务比别人优”等建设目标,全力改善投资软环境。设立了招商促进局,专门为广大投资者、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保姆式服务;成立了桂平市行政服务中心,为投资者实行“一个窗口收费,一条龙服务”的优质服务;政策环境更是日趋配套完善,实行了重点企业保护制度,执法职能部门到企业检查登记备案制度、纪检监察走访企业制度、企业代表、人大代表评议行政机关制度、市政府领导挂点联系服务企业制度、损害投资软环境追究制度等,同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热诚欢迎天下客到桂平投资置业。

(1) 桂平市白沙镇概况

白沙镇位于桂平市西南部。辖14个行政村,121个自然屯,201个村民小组,行政区域面积164.12平方公里。20xx年末人口6.8万,以汉族人口为主,有壮族等少数民族2000多人。人口自然增长率

4.5 ‰。耕地面积0.34万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0.12万公顷。农机动力2.6万千瓦。有林面积0.12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0%。郁江

过境。四等级公路里程8公里。全国闻名的七十二洞天福地之一——罗丛岩就位于白沙圩东北面,距白沙圩3公里。该镇是一个商、住、旅游同时发展的乡镇。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73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735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035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966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932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56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55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487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16万元。商品出口总额2600万元。实际利用外资900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41元,人均消费支出357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10元,人均生活费支出1194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9850万元。

(2) 桂平市大洋镇概况

大洋镇位于贵港东南部。大洋河过境。辖15村,行政区域面积122平方公里。20xx年末人口7.32万,全部为汉族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4.2‰。耕地面积2914.33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0.498万公顷。农机动力1.8246万千瓦。有林面积0.20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4%。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122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21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355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546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75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0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6.5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8466万元。实际利用外

资112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20元,人均消费性支出31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66元,人均生活费支出1490元。

(3) 桂平市垌心乡概况

垌心乡位于桂平市北部,辖7个行政村,行政区域面积112平方公里。20xx年末人口2.4万,人口自然增长率9.83‰。耕地面积776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033公顷。农机动力0.4万千瓦。有林面积8000公顷,森林覆盖率70%。省道金鹏公路、大鹏河过境。重要矿产资源有重晶石矿、铅锌矿。

工业总产值8948万元,农业总产值6423万元。财政一般性收入179万元,财政一般性支出179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22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2119元。城乡居民年末存款余额2800万元。

(4) 桂平市厚禄乡概况

厚禄乡位于桂平市西部,辖8个行政村,行政区域面积88平方公里。20xx年末人口4.34万,人口自然增长率8.58‰。耕地面积2697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575公顷。农机动力3.8万千瓦。有林面积70公顷,森林覆盖率8.5%。四级公路里程32公里。重要矿产资源有丰富的铅锌矿、重晶石、石灰石等,其中铅锌矿储量达1800万吨。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385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091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3926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368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618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1.5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5160万元。实际利用外资3460万元。城镇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2035元,人均消费支出93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780元,人均生活费支出909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1510万元。

(5) 桂平市南木镇概况

南木镇位于桂平市城区北部,辖28个行政村,行政区域面积 221平方公里。20xx年末人口10.5万人。有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世居民族)0.7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0.26‰,耕地面积6599.87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504公顷。农机动力4.9万千瓦。有林面积6095公顷,森林覆盖率36.3﹪。等级公里14公里,其中二级公路14公里,主河流有沿西南界的黔江末瑞和东南边界的浔江,南渌江贯穿境内。重要矿产资源有重晶石、鹅卵石,储量约1000万吨,著名地方产品有优质谷 ,是中国广西优质香米之乡,还有玉桂、八角、果蔗、水果、花卉等,优质香米曾被列为广西民运会专用产品。

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32856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5393万元,工业总产值7463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80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8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358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12.5元。

(6) 桂平市下湾镇概况

下湾镇位于桂平市南部,辖14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行政区域面积155平方公里。20xx年末人口6536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0.5‰。耕地面积3284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889公顷,农机

动力13132千瓦,有林面积856公顷,森林覆盖率5.7%。重要矿产资源有石灰石。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450.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283.8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8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38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281.9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5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95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323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12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5127万元。

(7) 桂平市中沙镇概况

中沙镇位于桂平市南部。辖23个行政村,行政区域面积207平方公里。20xx年末人口5.5万。人口自然增长率7.2‰。耕地面积1673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860公顷。农机动力2.1万千瓦。有林面积14666.6公顷,森林覆盖率69.3%。重要矿产资源有金矿、莹石矿。著名地方产品有广西源安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肤阴洁,属中国驰名商标。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00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80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200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0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15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86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650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85万元。实际利用外资250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00元,人均消费支出56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700元,人均生活费支出2200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 2.5亿元。

(8) 桂平市紫荆镇概况

紫荆镇位于桂平市西北部、大瑶山余脉紫荆山区内,西和西北与武宣、金秀两县交界,东北与平南县接壤。境内林木葱郁,是市内唯一的水源林区。总面积265平方公里。镇人民政府驻地三江圩,距市区37公里。辖16个村(居)委会,138个自然屯。20xx年末全镇人口24099人,其中农业人口21506人,非农业人口2583人,男12830人,女11269人。为多民族聚居地,汉族人口占55%;壮族人口8917人,占37%;瑶族、苗族、么佬族人口1927人,占8%。耕地面积8794亩,其中水田5449亩,山地30多万亩。境内有金田水库,蓄水量5000万立方米,灌区全在境外。主要特产有木材、玉桂、八角、沙姜、辣姜、香菇、木耳、竹笋、花粉、凉粉草等。木材蓄积量29.5万立方米,居全市各乡镇之首。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654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80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05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624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091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3914.5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110元。

(9) 桂平市油麻镇概况

油麻镇位于桂平市东南部。辖18行政村,共有306个村民小组,行政区域面积166平方公里。20xx年末人口4.752万,人口自然增长率2‰。耕地面积1653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681公顷,荔枝817公顷,木薯340公顷,玉桂141公顷。农机动力811万千瓦。有林面积10859公顷,森林覆盖率64%。

20xx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60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20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857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5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850元。财政收入247万元,比上年增长63.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0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40万元。税收收入208万元,比上年增长8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715万元,比上年增长53.8%。乡镇投资540万元,比上年增长7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45万元,商品出口总额1654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0元,人均消费支出31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50元,增长速度15.10%,人均生活费支出2300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8560万元。20xx年油麻镇被贵港市评为经济发展进步乡镇。

(10) 桂平市寻旺乡概况

桂平市寻旺乡位于贵港市东北部,304省道横贯其中,玉桂公路穿境而过,黔江、郁江流经我乡汇合后,注入浔江。全乡共辖13个行政村,行政区城面积108.5平方公里。20xx年末人口5546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36‰,耕地面积2729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745公顷。有农用机械动力3.8546万千瓦,有林面积2800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0.2%,二级公路里程16公里,主要矿资源有石灰矿和河砂等。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7831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63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2605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36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25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47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343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64334万元。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10220万元。商品出口总额135万元,实际利用外资22000万元,城填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50元,人均消费性支出549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318元,人均生活费支出2675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13485万元。

(11) 桂平市西山镇概况

西山镇位于桂平市中至西北部。辖22个行政村(社区),行政区域面积26.61平方公里。20xx年末人口约23万(包括常住、暂住、外来),其中镇直属1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9.39‰。耕地面积

2035.62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30公顷。农机动力43803万千瓦。有林面积10859公顷,森林覆盖率58%。黔江、郁江过境而过。等级公路里程28公里,其中二级公路28公里。重要矿产资源有铜锌、铁矿。著名地方产品有禽炎康、一支康。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7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383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57985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743.2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70.1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48736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8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06元,人均生活费支出2718元。

(12) 桂平市石龙镇概况

石龙镇位于桂平市西部,俗称桂平“西大门”,东与蒙圩相邻,西与港北区庆丰镇毗邻,南与厚禄乡接壤,北与武宣县三里镇黔江隔河相望。石龙镇因座落于本镇五指山(海拨710米)南麓的形拟巨龙的石山而得名,意为“石破天惊,龙腾虎跃”。

石龙镇总面积2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882.94亩,其中水田37863.1亩,旱地7959.84亩,人均耕地0.59亩,林地面积约25.8万亩。辖21个村街,382个村民小组,19730户,人口79409多人,其中,壮族人口占81.2%,农业户口74389人,占96.3%。

石龙镇三家班子领导团结协作,务实创新,形象好,素质强,富有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积极带领全镇党员和人民群众共同建设富裕、繁荣、文明、和谐的石龙。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石龙镇是一个农业大镇,农业资源得天独厚,北回归线横贯全镇,全年光照充足,降雨充沛,适宜发展亚热带农业,镇内有库容达3.98亿立方米的达开水库,是广西较大的内陆水库之一,水稻种植优势明显,是桂平市优质稻种植基地。全镇山地面积约150平方公里,林地面积约30万亩,林业资源优势明显,杉、松、竹、八角、玉桂、速丰桉种植比较普遍。

石龙镇交通便利,南梧二级公路横贯全镇8个村,圩镇位于贵港至桂平市中点,是上通桂柳,下达粤港澳的重要交通要道,规划中的南广高速铁路、贵港——梧州高速公路横贯全镇,随着高速铁路和公路的动工兴建,将为我镇加快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

20xx年,石龙镇党委、政府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农林稳镇、工业强镇、商贸富镇”工作思路,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为石龙镇投资的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排忧解难,民营经济已成为石龙镇的主要经济支柱。共引资

1.5亿元,新上项目5家。初步形成采选矿、扎钢、针织、松脂、大米、木材加工等工业规模。其中投资700万元的广龙灯饰铸造制品厂,已建成投产,投资300万元的洪木中板厂已建成投产,投资8000万元占地300多亩的“福龙苑”公墓项目,现已进入建设阶段;投资3000万元的广西弘泰矿业责任有限公司,已到位资金1000万元,已进入矿产资源勘探;投资500万元的桂平市蜀阳单采血浆有限公司,目前已完成征地工作,近期可动工兴建。石龙镇通过不断优化环境,引资上项目,加快了地方经济发展。20xx年全镇农林牧渔总产值20641万元,工农业总产值35500万元,粮食总产量2998万公斤,财税收入1045万元,其中国税收入864万元,地税收入173万元。

(13) 桂平市石咀镇概况

石咀镇位于桂平市东北部,东连马皮乡,南接社坡镇,寻旺乡,西与南木镇隔江相望,北与木圭镇相邻。辖12个村,1个街委会,180个村民小组。行政区域面积72平方公里。20xx年末人口53888人。其中有壮族等少数民族(世居民族)312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8.32‰。耕地面积2217公顷(33255亩,其中水田21538亩,旱田11717亩),年粮食总产量18005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5552公顷(83280亩),其中山林面积1066.6公顷(16000亩),森林覆盖率49.9%。20133国道、浔江穿境而过,共有等级公路17公里,其中二级公路10公里。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产值1867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12314万元,第二产业总产值5377万元,第三产业总收入985万元,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43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43万元。全社会固定

资产投资完成6264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25元。人均消费支出200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18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49元。

(14)桂平市社坡镇概况

桂平市社坡镇位于桂平市东部,辖20个行政村,345个村民小组,行政面积161平方公里。20xx年末人口7.3万,以汉族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8‰。全镇总有水田3358亩,旱地9181亩,有林面积10.5万亩,森林覆盖率45%。省道桂油公路经社坡圩镇过境,主要河流为社坡河。

社坡镇工业以非公有制企业为主,是桂平市有名的工业大镇。“铸造业”和“腐竹业”是社坡镇的支柱产业,社坡是远近闻名的“铸造之乡”和“腐竹之乡”。社坡的铸件和腐竹远销东南亚、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20xx年全镇共有铸造企业43家,腐竹加工企业(含体坊)1300多家。铸造业年产值4.8亿元,腐竹产业年产值

1.1亿元。著名企业有年产值2亿元的广西清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马来西亚外商独资企业桂平市广德利食品有限公司,加籍华人独资企业桂平市家和食品有限公司等。

社坡镇是桂平市的财税大镇,20xx年全镇工业总产值5.7亿元,财税入库1476万元。全年引进投入100万元以上的新上项目(含扩建、续建)9家,投资总额2.5亿元,已开工建设8家,开工率88.89%。

全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80元。

(15) 桂平市社步镇概况

社步镇位于桂平市正南部。辖15个行政村,一个街委会,行政区域面积126平方公里。20xx年末人口5.3626万,全是汉族。人口自然增长率9.46‰,耕地面积2224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562公顷。农机动力3.2万千瓦。有林面积4107.4公顷,森林覆盖率30.9%。有郁江过境和二级公路14公里过境。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104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958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517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629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935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6.7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76.7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653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73万元,商品出口总额8043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5元,人均消费支出219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159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95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11950万元。

(16) 桂平市木乐镇概况

木乐镇位于桂平市东部,辖12行政村,1个街委会,行政区域面积87平方公里。20xx年末人口5.72万,人口自然增长率8‰。耕地面积31017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000亩。农机动力17533万千瓦。有林面积4万亩,森林覆盖率56%。南梧二级公路穿镇而过。木乐镇地下资源丰富,重要矿产资源有锌、锰、铁等矿石。手工业十分发达,是远近闻名的“服装之乡”,针织、印染、服装、绣花、织带等形成了一条工业链,主要产品是运动服,畅销全国各地和南亚、中东、南非等地。19xx年被评为广西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乡镇,19xx年经

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农村现代化小城镇建设试验镇,20xx年列为自治区小城镇建试点镇。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0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00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0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12.12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092.52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450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8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0元,人均消费支出2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00元,人均生活费支出1000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11010万元。

(17) 桂平市木圭镇概况

木圭镇位于桂平市东部。辖12个行政村,135个自然村,行政区域面积110.54平方公里。20xx年末人口7.2万,有壮族等少数民族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1‰。耕地面积3091.7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321.5公顷。有林面积1533.3公顷,森林覆盖率28%。浔江河过境。重要矿产资源有锰、铁、铜、磷、重晶石,其中锰储量约2000万吨。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216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67304万元,第二产业11919万元,第三产业12845万元。20xx年财政收入1368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8461万元。实际利用外资64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38元。

(18) 桂平市木根镇概况

木根镇位于桂平市南部,辖17个行政村,160个自然屯,298个村民小组。20xx年末人口总数为5.8万,人口自然增长率8‰。全镇总面积121.08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积19462.5亩,旱地面积5417亩,有林面积5532.1公顷。

木根镇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玉桂二级公路横穿木根圩,是桂平市南区中心乡镇,政府所在地距离桂平市区40公里,离玉林市区也是40公里。

木根镇土壤多为沙质红壤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经济作物有木薯、玉米、玉桂、八角、速丰桉等。辖区内有平合、布新两个中型水库和四个小型水库,贮水量达4000多万立方米,可灌溉农田5万多亩。

木根镇工业以非公有制企业为主,工艺制造业和制药业是木根的两大支柱产业。木根镇拥有年产值1000万元的桂平市吴氏白龙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工艺制造作坊103家,年产值300多万元。全镇工业总产值2442万元,农林牧渔业8034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6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357元,20xx年财政收入105万元。

(19) 桂平市蒙圩镇概况

蒙圩镇位于桂平市中西部。辖16行政村(街),行政区域面积238平方公里。20xx年末人口81374人,有壮、瑶等少数民族2.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0.56‰。耕地面积4188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585公顷。农机动力3.2万千瓦。有林面积4000.2公顷,森林覆盖率21.3%。南梧二级公路、郁江过境。等级公路里程22公里,

其中二级公路15公里。重要矿产资源有白大理石、石灰石、麦饭石,其中石灰石储量50亿立方米,白大理石储量5亿立方米。著名地方产品有坤锦禾辣椒酱。

20xx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240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17590万元,第二产业产值17410万元,第三产业产值27400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668.3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29.2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829.2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7924万元。商品出口总额5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12148万元。

(20) 桂平市马皮乡概况

马皮乡位于桂平市东部。辖8行政村,行政区域面积63平方公里。20xx年末人口4.15万,有壮族0.8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8.5‰。耕地面积1700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470公顷。有林面积1500公顷,森林覆盖率23.7%。南梧二级公路、马皮至社坡柏油公路贯穿全境,是“玉贵走廊”建设重点乡镇之一。马皮乡地处丘陵地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桂平市著名的优质谷生产基地,石硖、白露龙眼生产基地。锰矿资源丰富,全乡65%的地表层蕴藏着大量优质锰矿。

20xx年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785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30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029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26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094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63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63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751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40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2118万元。

(21) 桂平市麻垌镇概况

麻垌镇位于桂平市东南部。辖27个行政村,87个自然屯, 445个村民小组。行政区域面积207.25平方公里。20xx年末人口9.0966万。人口自然增长率7.85‰。有耕地面积1762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382公顷。农机动力2万千瓦。有林面积1.2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0%。等级公路里程8公里,其中二级公路8公里。全镇有荔枝1万公顷,品种有禾荔、黑叶荔、丁香荔、大造荔、白糖荔、糯米糍、桂味等十多个品种,全镇年产荔枝约3800万公斤,是远近弛名的荔枝之乡,素有“中国荔枝第一镇”之称。麻垌镇除盛产荔枝之外,玉桂、八角、龙眼、柿饼等果树种植也具有一定的规模,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756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

22873万元,第二产业生产总值9804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883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129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0.26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60.26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7265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8元,人均消费支出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68元,人均生活费支出 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19030万元。

辖区内有著名的旅游风景区——白石山。白石山海拔684米,其山势雄奇,风光秀丽,属典型的丹霞地貌,道家称之为“白石洞天”,为全国道家三十六洞天之第二十一洞天,是浔州“八景”之一。

(22) 桂平市罗秀镇概况

罗秀镇位于桂平市东南部,东与平南县六陈镇,南与容县的石头镇接壤,是个“三县(市)圩”镇。辖21个行政村,行政区域面积185平方公里。20xx年末人口7.044万,人口中大多数是世居的汉族、还有壮、苗、瑶、侗、布依、仫佬等少数民族,是外地婚嫁到这里的。人口自然增长率7.99‰,耕地面积1747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4120公顷。农机动力2.9万千瓦。有林面积10400公顷,森林覆盖率60%。有桂平市四大河流之一的万年河、木盖河过境向西北流入平南县的六陈水库。等级公路全是四级公路,里程共97.5公里,其中32公里是水泥柏油路,其余65.5公里为沙土路。没有二级以上的公路过境。重要矿产资源有铁、铀、锡、莹石等,经桂平第六地质队勘查,它们分布藏于本镇的良石、罗秀、伟扬、独堆、蒙山等村,具体储藏量尚未探明。著名地方产品有驰名中外的“中国一绝——罗秀米粉”。是桂东南一带有名的“文化之乡”。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4769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49万元,第一产业增加值552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76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370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4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34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60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50万元。商品出口总额---万元。实际利用外资12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0元,人均消费支出32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40元,人均生活费支出1700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7000万元。

(23) 桂平市罗播乡概况

1、罗播乡位于桂平市南部,辖11个行政村,行政区域面积108平方公里,20xx年末人口4251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9.27‰。耕地面积1096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23公顷,农机动力12780万千瓦,有林面积5873.3公顷,森林覆盖率61.1%。20132省道、大洋河过境。等级公路里程19.6公里,其中二级公路11.6公里。

全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130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9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86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3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657.8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9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79.36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34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7.6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6元,人均消费支出161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330元,人均生活费支出1135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3798万元。

(24) 桂平市金田镇概况

金田镇位于桂平市北部。辖18个行政村,1个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面积153平方公里。20xx年末人口8万,有汉族和壮族。人口自然增长率10‰。耕地面积0.327万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0.19万公顷。农机动力2.2万千瓦。有林面积0.5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9.8%。武宣至平南二级公路贯穿而过,桂金二级公路24公里。著名地方畜产品有淮山、黄沙鳖,是中国淮山之乡、广西黄沙鳖养殖基地。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75.24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34.8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5.6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0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00万元。全社会固定

资产完成额8507.42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00元,人均消费支出43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60元,人均生活费支出1970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2.3亿元。

(25) 桂平市江口镇概况

江口镇位于贵港市北面,东经110°12`,北纬23°35`,与贵港城区100公里,水路约86公里,该镇东南面与桂平市木圭镇隔江对望相邻,西南面与桂平市南木镇珠盏村、上湾村相邻,西北面与举世文明的金田起义旧址金田镇和益相邻,东北面与平南县的大鹏和思旺镇相邻,由西南流向东北方向的珠江在江口过境。

镇辖区有20个行政村,2个街委会,534个村民小组,16个街民小组,行政区域面积149平方公里,20xx年末人口107800人,其中农业人口91300人,非农人口16500人,少数民族5000人,(壮族)当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6‰。全镇耕地4254公顷,经济作物2000公顷,农业机械动力拥有11517千瓦,6个有林村,有林面积43672公顷,森林覆盖率27.9﹪,武宣至平南二级公路经往该镇17公里,横贯11个村,该路是上往柳州、云南、贵州、四川,下往广东和港澳等地的主要通道。江口镇自古以来就是广西三大古镇之一,素有一戎(苍梧)二乌(平南大安)三江口(大湟江口镇)之称,现被自治区列为59个重点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之一。

江口镇基地产业有三项:一是老牌金属保险柜、文件档案柜、甲万、船舶等金属产品,年产销量超过一亿元;二是交通运输业,全镇三家水运公司,目前拥有货船100多艘,装载量超十万吨,年内吞吐

量近300万吨;三是竹芒藤编织工艺品出口产品,年出口创汇占桂平市的六成以上。

江口镇20xx年国民生产总值为6.4亿元,比上年增长9﹪;农业产值1.8亿元,工业产值3.4亿元;第三产业1.2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0.6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0万元,一般预算支出持平,全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完成1.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亿元,商品产业总额700万元,实际利用外资1000万美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现收入8000元,人均消费支出2400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2.23亿元,比上年增18.39﹪。

(26) 桂平市大湾镇概况

大湾镇位于桂平市西南部。辖17行政村,1个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面积134平方公里。20xx年末人口6.1万。人口自然增长率8‰。耕地面积2600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7800公顷。农机动力

2.1万千瓦。有林面积1133公顷,森林覆盖率6.2%。郁江河过境。等级公路里程84公里,其中二级公路0公里。没有重要矿产资源。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82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03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02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25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758.7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5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36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305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2万元。商品出口总额0万元。实际利用外资61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6元,人均消费支出229元。农村居民

人均纯收入1934元,人均生活费支出730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2800万元。

平南县概况

[日期:

来源: 作者:

2007-12-02] 大 中 小] 平南县位于广西东南部,黄金水道西江上游,居北纬 23 2'19 ''-24 2'19'',东经 110 3'54''-110 39'42'', 面积2988平方公里。平南古称龚州,置县已有1700多年历史。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资源丰富的西部结合部,是大西南东向出海的最便捷通道,地理位置优越。全县现辖4乡17镇,人口130万多人。县政府驻地平南镇,城区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人口约13万人。

平南县自然资源丰富。有野生动物200多种,植物资源1000多种,其中药用植物500多种。已发现的矿藏资源有石灰石、花岗石、红砂石、重晶石、金矿、高岭土等10多种。其中石灰石储量40亿吨;红砂石储量20多亿吨,花岗岩储量30多亿吨。境内有浔江、大同江、白沙江等十几条河流,水能蕴藏量9.49万千瓦,可开发装机总容量

7.53万千瓦。全县山清水秀,四季如春,已建成的旅游景点有大王宫、白马双英等10多个。平南县地处低纬,北回归线横贯县境中部,南近海洋,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县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1.5℃,年降雨量1630毫米,年平均日照1712小时,年无霜期为340天。 改革开放以来,平南县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工业方面:拥有水泥、水暖器材、化工、机械、酿酒、制药等十几个工业门类,600多家工 [字体:

业企业。农业方面:是国家粮食、石硖龙眼、农业综合开发基地县,广西肉桂、蔬菜、畜牧水产基地县,盛产优质米、蔬菜、甘蔗、茶叶、烤烟、桑蚕茧、石硖龙眼、荔枝、柑橙、芒果、玉桂、八角、瘦肉型猪、名特新水产品等优质农副产品。对外贸易方面:全县有各类外贸、工贸专业企业20多家,综合性贸易公司、自营出口生产企业 10多家。20xx年以来全县累计批准利用外资项目71个,投资总额70548.4万美元,其中合同外资额70548.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5700万美元。社会事业方面: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法律服务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平南县决心用5-8年时间建成现代化的江滨花园城市。

(一)平南县大鹏镇概况

基本概况 大鹏镇地处大瑶山南麓,距县城46公里,位于平南县最北端,与金秀县、桂平市相连接,是平南通往桂平、金秀的交通枢纽。四面环山,溪谷纵横,气候湿润,特产十分丰富,是“林木之乡”、“八角之乡”、“竹笋之乡”、“茶叶之乡”,聚居着瑶、壮、汉等民族,素有小瑶山之称,享受民族乡待遇。全镇直辖村民委员会16个,农经社360个,人口45019人,成立有22个党支部,共有645名党员,总面积2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4万亩,其中水田面积

1.2万亩,山地面积1.8万公顷。

资源概况 大鹏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境内鹏山峰峦雄伟壮丽,气势磅礴,有各种奇崖怪石。鹏山历史悠久,有着光辉灿烂的

文化,有着不少历史胜迹和人文景观。这里有南汉时期梁嵩状元故居遗址,有状元苦学成才的读书岩,有状元练马场遗址;这里曾是太平天国革命的摇篮,有“八王二将”的故居和传说,还有“花州起义”、“八王”故居、补王墓葬、天国将士百人坟,以及上帝坪、大血坪、杀人坪等遗址。除此之外,她还是大革命时期广西两个农运中心之一,震惊全国的“碧滩事件”就发生在这里,大鹏镇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等极为丰富,旅游经济是大鹏经济发展的一大潜力。

大鹏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等有着极为丰富的资源,主要做好三个方面:

1、做足“山”文章。充分发挥山区的优势,发展5大生产基地:(1)茶叶生产基地:以花龙村为龙头,扶持仙台茶厂,发展种植茶叶2000亩,茶叶品种改良1600亩;(2)速丰桉生产基地:以邓塘为主,现已种植1万亩,计划用3-5年时间种植3万亩,形成较大规模生产基地;(3)木薯基地:木薯种植9000亩,20xx年,优质木薯连片种植达1000多亩,计划到20xx年扩大生产面积达2万亩;(4)蚕桑基地:充分发挥新种养区的优势,发展以农福村为基地1500亩;(5)八角基地:全镇共品种改良6.56万亩。在抓好种植的同时,积极引资搞好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到目前为止,全镇已经有小规模长期簿板厂10个,12个小型木器加工厂。

2、做好“水”文章。大鹏不但拥有深厚的文化历史旅游资源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20xx年,镇充分利用丰富的水力资源,

创新招商方式,大搞水电站建设,全镇立项上马高坪水电站、平湾猛京河水电站、波头水电站、农福浓水河水电站、景华鱼跳坪水电站五个项目,项目投资总额1.077亿元,目前到位资金2900万元,成为大鹏镇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在建水电站进展情况:

(1)浓水河水电站:该电站于20xx年立项建设,由平南县电力公司控股投资,总投资金额7000万元,电站为五级水电站,贯穿农福、邓塘、平湾、罗德4个村,需建大坝、机房五座,总装机容量10500千瓦。现在电站一级大坝正在建设中,二级大坝在20xx年6月开始建设。一级电站装机容量为3200千瓦,预计在20xx年3月份可以发电,发电后每年可产生税收15万元。

(2)、高坪电站:高坪电站座落在高坪村,由广东老板投资1500万元建设,于20xx年开工,装机容量为2800千瓦。目前,机房已建成,导水明渠进入建设扫尾阶段。水库大坝正在建设中,发电设备已进入调试阶段,预计在10月份可以发电,发电后每年可产生税收13万元。

3、做巧旅游开发文章:大鹏是贵港市历史上第一个状元梁嵩的故乡,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自然景观、民族风情等也极为丰富,为了开发鹏山旅游事业,镇政府做了大量前期工作,成立了大鹏镇旅游开发公司,筹拍了大鹏风光片,制作成光碟。今后要在改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区、市立项,力争引进大资金进入实质性开发、建设阶段。

新农村建设 20xx年在全镇的259户全倒户中,按照“统一部署,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建设方针,建成了8个新村建设点,分别是蒙都村的横辽屯,大鹏村的院国屯、沙洞屯 ,大山的上旱田屯,思洪的雨浪冲屯、 陆屋屯,思乐的陆二屯,高坪的黄屋屯。目前,我镇正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认真总结经验,将思洪村隆荣屯、平湾村界冲屯列为今年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并正在建设中。

村级有线电视安装完成96%,电话安装完成98%;通讯条件不断完善,思洪、农福、高坪、平湾等边远村全部增设了移动基站。

在硬环境的建设方面,一是加强村级道路建设,去年动工修建的四条村级四级沙土路项目已全部竣工投入使用。其中包括:投入46.6万元修建的官碑至波头5.14公里沙土路;投入11万元修建的蒙都至平垌2.17公里沙土路;投入18.8万元修建的高龙至花龙2.195公里沙土路;投入19.3万元修建的农福至邓塘3.6公里沙土路。投入150万元修建4座水毁桥梁,其中罗简桥已经建好,待验收后通车,大山上垌桥、教化桥,花王桥已开工建设。今年年底前,投入250万元硬化大鹏至桂平垌心县际公路,交通工程于近日开工,修建完毕后,将极大改善大鹏的交通状况。二是加强城镇建设,增强聚集功能以新街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城镇化步伐。以江滨街美化绿化建设为契机,搞好环江路防洪堤的建设,抓好过境公路改道工作,早日建成下塘桥,做好沿线开发的征地立项工作,搞好城建规划,将农机厂和灯光球场建成一个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小广场。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搞好镇级

的饮水工程。完善城镇文化设施配套,提高城镇品味,扩大城镇规模,使小城镇更美、更亮,更怡人、温馨。注重发展特色经济,大力推进城镇化,不断增强城镇的承载能力和辐射作用,努力构筑以工促农,以镇带村,镇村统筹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大鹏镇最近在党委政府支持下,由文化站策划建立了“鹏山旅游网”网站,其中有如下栏目:首页、新闻动态、旅游线路、景点简介、开发研究、招商资信、旅行服务、特产资源、鹏山文化、留言等。这是鹏山旅游开发的又一重要举措。

(二)平南县大新镇简介

大新镇位于平南县的中南部,辖13个行政村,8.7万人口,总面积1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5万亩,有林面积8.5万亩,森林覆盖率85%,等级二级公路20公里。

大新镇地处平原,土地肥沃,农产品丰富,交通便利。全镇社会文明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GDP总产值达3.596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32元。

大新镇是优质石硖龙眼发源地,著名的石硖龙眼之乡,全镇种植面积2.5万亩,石硖龙眼荣获19xx年全国博览会金奖,产品打入国外市场;养猪是大新镇的一大特色,瘦肉型生猪不断发展,良种仔猪远销广东等地,石硖龙眼、养猪业已成为大新农民增收的两大支柱产业;每年外销优质仔猪25万头以上;优质石硖龙眼年总产量1250000公斤,全镇建立了石硖龙眼、畜牧水产养殖、优质谷生产、立体种植业、速丰桉生产。

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工业强镇的发展理念不断增强,全镇共吸引企业47家,解决就业岗位2200个,其中大中鞋厂、建豪灯饰厂、三桂公司、龙杰纸品有限公司、雅信陶艺公司等外资企业5家。

交通建设是大新镇的一个亮点。全镇共投资626.16万元修建了8条共22公里的四级水泥路,在全市率先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等级水泥路的目标,村屯水泥路建设正逐步展开,为全镇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环东路过境公路各1.6公里横街已硬化,规划了100多亩工业集中区,占地150亩,车站小区开发建设正加紧施工;大新车站、上垌市场、中心校横街街道硬化正在筹建中,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市场日益繁荣。

(三)平南县大安镇简介

大安镇区位优势明显,位于平南县东南部,距县城28公里,距西江武林港4公里,容(容县)武(武林)公路,南(南宁)梧(梧州)二级公路贯穿其中;全镇面积124平方公里,耕地3718公顷,辖21个村委会和3个街委会,总人口9万多人,城区面积6平方公里,人口3万多人,大安镇是广西的三大古镇之一,是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广西小康示范镇,是平南县南河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大安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大安镇成埠较早,始建于明末年间,古名大乌墟,乾隆年间已发展成为“上接平贵、下通藤容、四方客商云集”的大都会,是广西的三大古镇“一戍(今苍梧龙圩)、二鸟(今平南大安)、三江口(今桂平江口)” ,大安古建筑群体,至今

保存较为完好,座落在大安镇西北,白沙、新客二江汇合处,古建筑群以大王庙(列圣宫)、粤东会馆、大安桥、大码头等古建筑物组成。是研究古代广东、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19xx年7月20日,大安古建筑群列人平南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xx年7月,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安镇消防节源远流长。大安消防节创建于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当年大乌墟(大安镇前称)遭遇一场特大火灾,火烧连营,损失极为惨重。火灾过后,居民群众吸取了这场火灾深刻教训,当年大安街道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发动各商号、店铺和街坊,捐资赞助购置水柜及各种灾火器材,成立灭火队伍,并约定每年在秋高气爽的农历8月20日进行演练,举行射高、射远消防演习等活动,这个群众性组织活动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了大安镇一年一度的传统消防节,也是全国唯一“传统消防节”。国家公安消防博物馆、自治区博物馆、档案馆的文物保护咨询专家对大安消防文物保护进行专题调研,载入了全国的消防史册。

农业发展形势喜人。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综合生产开发建设,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全镇经济作物达3.6万亩,经粮面积比例达63%,优质谷种植达3万亩,占70%,甘蔗种植面积近万亩,目前,全镇已形成六大农业产品基地:一是2.5万亩优质谷基地,二是一万亩甘蔗基地,三是以石硖龙眼、荔枝为主的2万亩名优水果基地,四是以番茄、西瓜、荔蒲芋、葛茹、生姜、莲藕、马蹄等为主的优质蔬菜基地,五是2000多亩蚕桑基地,六积极发展养殖业,

以优质仔猪、三黄鸡、种肉鹅等为主的特优珍稀禽畜水产养殖基地。当前,全面落实“多予、少取、放活”政策,把品种调优、规模调大、产品调外、经营调活、效益调高,大力发展外向型、创税型、特色型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大安镇有良好的工业基础,从六十年初代传统的手工业发展到当今配套较为现代化的服装加工企业。现全镇有胶合板厂、沙砖厂、红砖厂、制衣厂、洗水厂400多家,从业人员达一万多人。并形成了以制衣业为龙头,主要产品有:牛仔裤、童装牛仔裤、休闲裤、沙难裤、中裤、T恤、文化衫等,有纯棉、涤纶、丝光尼龙等中、高档次,工艺款式时尚、质量从优,年加工实力强,产品畅销国内、外中东、非洲等国家。

招商引资有新突破。 大安镇把招商引资工作当作推进大项目建设和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撑点,采取高效务实措施,建好工业园区,扩大对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办事效率,具体采取灵活机动、全方位广泛招商,采取一切可行的办法,接纳东部产业转移,制订扶持发展制衣业目标任务,千方百计吸引一批大型制衣企业落户大安镇。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 。大安镇以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广西小康示范镇建设为契机,坚持高起点规划,狠抓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地提高城市综合功能。大安镇广场、城雕、24米街道美化,大安镇商业步行街,大安镇水厂扩建工程等公共基础建设已完成;近年来,城市建设分别获自治区第三、第四届、第五届市容市貌“南珠杯”活动竞赛一等奖、特等奖,荣获贵港市第一届市容市貌“荷花

杯”竞赛“荷花杯”奖。目前,重点抓好以下工程项目建设。(1)加快大安工业园项目建设。尽快实现“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外商落户工业园。(2)抓紧实施贺岗商贸小区的二期开发项目。

(3)加快环镇西路建设延伸进程。(4)充分发挥大安区位好和作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等优势,力争把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和工业品专用市场建成全县最大、具有较强凝聚力和辐射力的区域性专业市场。(5)容太过境公路项目。(6)光亮工程项目。(7)绿色工程项目。(8)大王庙公园广场项目。(9)大安公安分局建设项目。

大安镇突出抓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工作,全镇现有小学18所,城区有中心小学2家,初中4所,县级高中1所,在校中小学生15000多人,教职工1000多人; 全镇已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有线电视用户3000户。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有影剧院、电影院、文化馆等娱乐场所,文化娱乐形式多样,大安素有“粤曲之乡”,荣获自治区体育先进乡镇称号,目前,全镇有民剧队、狮龙队、粤曲曲艺社共140多个。群众文化活动异常活跃,每逢重大节日都举行综合文化活动;医疗卫生保障,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座落在大安镇城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成绩显著,全镇95%农民群众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大安镇正以优越区域优势,良好的工业发展基础,宽松稳定的环境,真诚地邀请各界人士、朋友、老板们到大安镇观光考察,经商、投资兴业,勤劳智慧的大安镇人民与您携手开创美好未来!

(四)平南县大坡镇简介

大坡镇位于平南县东南部,东与藤县岭景镇相邻,南与县内寺面、六陈镇相邻,西靠大新镇,北连大洲镇。全镇总面积1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780亩,山地面积151094亩,森林覆盖率68%,辖12个村民委员会,266个村民小组。全镇人口38000多人。

大坡圩是镇政府驻地,交通便利,境内有柏油路相通,离南梧二级公路20公里。全镇有民营企业12家,主要以竹编工艺、木材加工为主。土地肥沃,农林特产资源丰富,是优质稻谷、优质水果,外销仔猪生产基地,传统特产有:松脂、玉桂、黑榄、黄榄、石硖龙眼、贡柑、沙塘桔、茶叶、香蕉。大坡优质柑品质优良,产品远销区内外。

新一届党委、政府,团结务实,开拓进取,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的思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把优质谷、速丰桉、中草药、贡柑、沙塘桔、桑蚕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打造招商引资硬环境,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占地面积300亩的大坡工业园区正在建设中。全镇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前景喜人,商机无限。

大坡镇人民热情欢迎区内外各界仁人志士、客商前来洽谈贸易、投资办厂。

平南县大坡镇人民政府

地址:大坡镇镇北街

电话:0775-7612113

传真:(0775)7612113

大坡镇中共书记:梁斌春138xxxxxxxx

大坡镇镇长:黄赟138xxxxxxxx

(五)平南县大洲镇基本情况

大洲镇位于平南县的东南部,镇政府所在地大洲圩距平南县城43公里。大安至大坡柏油公路贯穿全境,交通便利。总面积115.25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0.83万公顷,耕地面积0.1万公顷,水田面积905.3公顷。全镇辖14个行政村,20xx年末人口38001人。

大洲镇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高温多雨,年平均日照时数1683小时,年平均气温20.4oC,年平均降雨量1586.5毫米,全年无霜期334天左右。境内山峰连绵,大水山海拔555.8米,是大洲镇的最高峰。树林以松、桉、杉、杂木为主,森林覆盖率50%以上。缓坡及山谷地多种植荔枝、龙眼、玉桂、柿子、黄榄、柑橙、丹竹、麻竹等。山谷耕地种植水稻、玉米、木薯、红薯、甘蔗、辣椒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

大洲镇20xx年国民生产总值14300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763元,人均纯收入2231元。

大洲镇中共党委书记:王斌

大洲镇镇长:李晓阳。

(六)平南县丹竹镇简介

丹竹镇是平南县传统的工业重镇、农业大镇和经济强镇,是广西小城镇建设重点镇,首届中国投资环境300佳乡镇和广西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乡镇。全镇面积159.34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街,人

口10.1万,耕地面积5.7万亩。20xx年国内生产总值达4.49亿元,本级财政税收3125万元,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35亿元。

丹竹区位优势明显,水路有西江黄金水道,陆路有平丹公路与省道211线(容太公路)交汇,是平南通往桂林、柳州方向的咽喉,每天人流、物流、车流量极大。

丹竹资源得天独厚,发展潜力大,珠砂楞烟叶和无籽西瓜久负盛名。石硖龙眼和“平丹一号”大玉余甘果分别获全国和国际农博会金奖。境内的优质石灰石储藏量高达48亿吨,是生产优质水泥、石灰、建筑陶瓷的上乘原料和矿冶化工材料。

丹竹镇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已初步得到发挥,正不断转为经济优势,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齐驱并进,势头强劲。农业产业化方面形成三大基地:一是2.8万亩的石硖龙眼基地,面积全县最大;二是1.5万亩的优质晒烟基地,是中烟公司西南地区重要原料基地;三是0.6万亩的大玉余甘果基地,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全镇经粮种植面积比例已调整到80:20左右。工业化正处在强势发展阶段,从县城到丹竹的17公里公路沿线和西江岸边一带形成了全县最大的工业走廊,有冶炼厂、水泥厂、石灰厂、石粉厂等企业60多家。主要企业有:广西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华润年产1000万吨水泥项目,投资5000亿元、以生产高端电子产品为主、年税收达2000万元的广西金万机电子厂,与广钢集团结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年创税达1500万元的新华建材有限公司。20xx年全镇辖区产生税收1.5亿元,占了平南半壁江山。小城镇建设也正在加快实施。高起点规划、高标准

建设的镇城北新区占地509亩,建成后,相当于再造一个新丹竹。新区集办公、商住、娱乐于一体,功能完善,树立了丹竹新形象,提高了丹竹品位。目前,新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紧进行。与此同时,旧城改造也正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新广场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已竣工投入使用,长安街和镇中街改造工程正在加紧进行。区域性中心城镇的格局正在形成。

镇党委、政府正在按照“发展、建设、就业”的总体发展思路,全力推进丹竹的各项事业。在做大做强以华润水泥为首的现有企业的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完善占地400多亩的丰塘工业园区,上设占地3000多亩的丹竹飞机场工业园区。

(七)平南县东华乡概况

东华乡位于平南县城东北部,是19xx年1月,从丹竹镇分出的新乡,距离县城30公里,总面积82.5平方公里,有6个行政村,总人口38767人,有耕地面积25400亩,其中水田19387亩,旱地6013亩,山林面积116258亩。

农业主要种植优质水稻、龙眼、烟叶、西瓜、荔枝等。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90元。

东华乡人民有革命的光荣传统,清朝末年,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李德山,就在该乡都兴村以教习武术为名,鼓吹革命;设馆招致豪侠之士,进行反清活动,辛亥(19xx年)农历三月,韦树模等20余人,想率分批赴广州,廿九日随黄兴,赵声举行起义,进攻清粤督署,

因众寡不敌,韦树模、韦统淮、韦荣初,与丹竹的石灰村林盛初等同时殉难。后殓葬于广州黄华岗七十二烈士墓中。

(八)平南县官成镇概况

官成镇历史悠久,据记载,明未清初称为官村。1851年太平军自桂平突围北上,曾在官村大败清军及地方团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官村关大捷”。官成镇是太平天国豫王胡以晃的故乡,也是宋代周敦颐、程颐、程颢理学创始人曾讲学读书的地方。

官成镇是个农业大镇,位于平南县北部,东与平南县的安怀镇,南与平南镇,西与思旺镇,北与同和镇、马练乡接壤,距离县城15公里,总面积203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1个街道办事处,502个自然屯,总人口97300人。全镇地形山区、丘陵、平原呈阶梯状分布,有林面积12万亩,森林覆盖率90%。耕地面积5.7735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98万亩,有番茄、香葱、秋花生、大头菜、甘蔗、优质谷、桑、红薯、马铃茹等特色农产品,有香蕉、荔枝、龙眼、竹、速丰桉等林果;畜牧水产业以瘦肉型猪、肉牛、鸡、鸭、鱼、鳖养殖为主;重要矿产资源有重晶石、锰矿、黄金矿、铅锌矿、石灰石、粘土等。平南乌洋河贯穿全境。平金二级公路贯穿全境,约13公里。20xx年末人口9.70万, 人口自然增长率7‰,大部分人是汉族,少部分人是壮、瑶等少数民族(世居民族),通用语言为白话,地方俗语有惠州话、客家话、福建话等。官成镇村村通公路、电话、电视,全镇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风淳朴,社会风气良好,文明程度高。

20xx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636万元,农业总产值25149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0万元,其中乡镇投资6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80元。

(九)平南县国安瑶族乡简介

国安瑶族乡位于平南县最北部山区,与金秀瑶族自治区相毗邻,全乡辖10个行政村,总面积117平方公里,其中宜林山地13万亩,耕地1万亩,水田5000亩。总人口21000多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87.6%,其中瑶族占79.1%以上,是一个典型的山多地少,少数民族聚居山乡。国安乡是一九八四年八月从原大鹏公社分出来的新乡;一九九二年原玉林地区行政公署批准该乡的革命者根据地;一九九三年八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该乡为国安瑶族乡。国安乡,山青水秀,气候温和,景观多彩,人民淳朴,自然资源丰富,土特产品众多,是平南县重要的木材、八角、茶叶、竹笋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安瑶族乡成立以后,经济发展迅速,人民安居乐业,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十)平南县六陈镇简介

六陈镇地处龚州南部,是平南县四大古镇之一。东距平南县城50公里,南距玉林城区100公里。毗邻该县南河片镇隆、大新、寺面、平山等乡镇和桂平市的罗秀、麻垌、油麻等乡镇。平容(平南至容县)二级公路穿镇而过,全长20多公里,镇内三条四级公路纵贯各村。全区二十大水库之一、平南县新八景之一的“碧海银川”----六陈水库,座落在该镇境内。全镇面积232.7平方公里,水田面积

2.4万亩,山地面积23.9万亩,20个行政村,人口7 万多人。该镇不仅资源丰富,人杰地灵,是闻名海内外的“玉桂之乡",更是投资办企业的圣地、宝地。

素有“玉桂之乡”美称的六陈镇,农户从明朝就开始种植玉桂,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全镇有玉桂林15.8万亩,无论是人均据有玉桂林,或是连片种植玉林面积,均居全国第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该镇党委、人大、政府与全镇人民一道,凭借党的富民政策,抓住机遇,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绍构,除保持每年新种植传统的玉桂外,还调出了邻份水、田和山岭培育花卉苗木。故此镇内出现了许多花卉苗木村、花卉苗木屯。目前全镇有大小花卉苗木场近百个,面积5000多亩,部分农户每年仅是出售花卉苗木收入就达10万元以上。

“无粮不稳,无工不富"这是至理名言,该镇党委、人大、政府更是心为民所想,情为民所注,劲为民所使,竭尽全力带领辖区群众在致富的大道上奔驰。特别是近三年,该镇充分利用本镇特有的资源优势,用足用活新时期下党和国家对“三农”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本地经济能人和外地客商到该镇投资办企业,特别是20xx年通过党委、人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努力争取,引来了台商黄国豪先生到该镇投资1000万元,兴办“广西建豪灯饰厂”主要生产装饰灯具,产品直销欧洲、美国、日本等地。(该厂上属鹤山建豪灯饰企业有限公司是中国圣诞灯饰外销产业的前三大厂之一。)通过三年的生产,产销两旺,企业不断扩大发展,除在新塘村办总厂外,还在六陈、大妙

等村兴办了分厂。现在该厂有员工近2500多人,带动了全镇第二、第三产业。目前该企业正在不断扩大,预计用1—2年,该企业将会有员工近万人,年纳税在200万元以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十分可观的。现在全镇有弹簧厂、桂油厂、灯饰厂、凉果厂、泡沫厂等厂场100多家。工业真正成为辖区群众致富的重要支柱。20xx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3.9亿元,财政收入2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6102万元。各项指标均排列在全县的前列。20xx年该镇被平南县委、政府评为“三个文明"建设、“人口与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党风廉政建设"特等奖。回顾过去辉煌已定,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六陈镇党委、人大、政府班子决心与7万多吃苦耐劳、开拓创新的桂乡人民一道,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贵港市实施“十一五”规划为契机,振奋精神,务实创新,建设一个社会稳定,生活富裕的全新六陈。同时以玉桂之乡人民特有的纯朴和热情欢迎天下宾客到六陈投资置业,六陈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更加辉煌!

(十一)平南县马练瑶族乡简介

马练瑶族乡位于平南县最北部山区,东与藤县宁康乡、北与蒙山夏宜瑶乡、西与金秀罗香接壤、南邻县内同和、官成、国安等乡镇。面积240平方公里,是全县面积最大的乡镇,大部分是山地,水田仅有1.14万亩。全乡人口约4万,居住着瑶、汉、壮、苗、侗、仫佬等民族,其中瑶族约占65%。

马练瑶族乡有着丰富的八角资源,全乡种植优质八角12万亩,年产200万斤,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马练同时是全县最主要的林区,以杉、松木为主,木材产量占全县56%左右,年产量达2万立方米。近十年来,马练调整了林业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八角、玉桂、篙竹、笋竹等经济林木,现有笋竹3万亩。绿色食品——竹笋在马练一年四季产出不断,品种遍及大头笋、甜笋、黑壳笋、麻竹笋等十多个品种,年产量达2万吨。

马练瑶族乡气候温凉,适合种植茶叶,且茶质极佳,全乡有茶园5000多亩,年产茶叶5000担。

竹资源也是瑶乡的宝贵财富之一,有篙竹、丹竹、毛竹等,年产量约5万株。

马练瑶族乡具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大同江梯级开发总装机可达24590KW,龙头电站——利俩电站已通过广西区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欢迎各届人士前来投资开发。

马练瑶族乡民风古朴,人民善良,物产丰富,热忱欢迎各路商贾到来置业投资,共谋瑶乡新发展。

(十二)平南县平山镇概况

平山镇位于平南县最南端,有平南的“南大门”之称。东南面与容县的罗江、石头两乡镇交界,西南与桂平市的罗秀镇接壤,东北面与本县的寺面、六陈两镇相邻,为三市县六乡镇的交叉地带,19xx年由乡改镇。镇政府距县城68公里,平容二级公路横贯境内,交通方便。地形以半丘陵山地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热

充足,山青水秀。全镇总面积115平方公里,设15个村委会,全镇总人口4.8万人,有耕地2万多亩,其中水田1.6万亩,农业以水稻为主,兼种玉米、木薯、红薯等杂粮及花生、黄豆、茶叶等经济作物,全镇有林面积11万多亩,其中用材林面积6.5万亩,水果林面积1.6万亩,水果品种以龙眼、荔枝、沙田柚、柑橙为主。玉桂林面积近3万亩,已进入旺收期,年销售桂类产品3000多吨,是广西重要的玉桂产品集散地。

平山镇基础设施齐全,镇区面积1.5平方公里,初具现代化小城镇气息。圩镇的街道已基本水泥硬化,安装了路灯,有一个3.5万伏变电站和日供水量达1000吨的自来水厂,全镇村村通公路、广播电视和电话,移动电话信号辐射全镇。圩镇有1个2万多平方米的农贸市场、有汽车站、宾馆、饭店等公共设施,有一所一甲中心卫生院,一所重点初中和县属第二职业中学,有一所中心小学和15所村级小学,在校学生8000多人,教职员工400多人。

平山镇近年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目前有富艺、宝马、富来、福永、荣泰等9家自营出口企业,初步形成竹、木、芒、藤等编织工艺外向型企业产业群,20xx年全镇出口达1000万美元,占平南县出口额的6成多,是贵港市重要的工艺编织基地和自营出口基地。

平山镇大力树立“政府营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地方经济发展”的观念,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形成重商、亲商、护商、助商的社会氛围,积极引进东部发达地区及粤港澳台和海外的资金、技术、管理、人才,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同时加快被列为市县重点项目的平山工业

集中区建设,重点规划发展编织工艺品、食品、服装、家具、电子等产业。

平山镇正按照具有南国特色的江滨园林城市的标准,推进小城镇建设,已着手规划三至五个各具特色的商住小区和专业市场,提升城镇品位,把平山建设成为宜居住、宜创业的活力之城。

平山镇新一届的领导班子有信心和决心,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以热诚的心、热情的服务、热切的关怀,用诚信的行动,欢迎老板们到平山考察并共谋双赢发展大计!

(十三)平南县上渡镇简介

上渡镇位于平南县中部,西江大桥南岸,与县城隔江相望。全镇行政区域1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00公顷,辖10个村委会和一个社区,总人口78063人。20xx年,全镇财税收入43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80元,全镇国内生产总值4.43亿元。

上渡镇区位优越,产业呈现四大特色,现有平南至镇隆一级公路以及正在兴建中的武宣至容县二级公路,拟建的柳州至北海高速公路穿镇而过,西江二桥也拟建在上渡境内;水路上可达南宁,柳州,下可直通梧州,广州、香港等地,交通十分便利。

上渡镇有四大特色产业,一是有悠久的种桑养蚕历史,全镇现有桑园面积1.9万多亩,种养面积居全县第一全区前列;二是小刀业,是平南小刀的创始地;三是水路运输业较为繁荣,拥有跨省运输钢质货轮200多艘,其中达千吨船位的就有10多艘,总载重量达4.5万

吨;四是优质粘土矿蕴藏丰富,是水泥制造的重要原料,随着华润鱼峰水泥集团在我镇实现取土投产后,年提供税收可达400万以上。

近年来,上渡镇经济快速发展,境内投资额达500万以上的企业有2个,投资额达100万以上的企业有 14个,河南水厂、雄森酒业先后落户我镇,成为上渡镇主要经济支柱。

(十四)平南县思界乡简介

平南县思界乡位于平南县西部,西江上游,西接桂平市江口镇,距县城10公里。全乡人口3.3万人,辖6个行政村,总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663亩。矿产资源丰富,优质石灰石储量大。位于西江中心的相思洲面积约1平方公里,洲状如梭,风光旖旎,是天然的旅游景点,也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重要的遗址之一。随着平南至武宣二级公路的开通,思界乡的交通,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

近年来思界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农业稳乡、工业富乡”的发展战略,不断加快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进程。目前全乡有民营企业30多家,从业人员3000多人,生产编织工艺品的龙头企业带动了全乡其它企业的快速发展。全乡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形成了桑蚕、甲鱼、肉鹅和瘦肉型种猪等特色产品,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十五)平南县思旺镇情况简介

思旺镇位于平南县西北部,距县城20公里,交通便利。辖17个行政村,行政区域面积173平方公里,20xx年末人口9.3万人,耕

地面积4.8万亩,有林面积9000公顷,森林覆盖率30%。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000公顷。全镇盛产的经济作物有淮山、粉葛、砂姜、马铃薯、荔枝、龙眼。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促进全镇农产品深加工业的蓬勃发展。家庭作坊式的加工厂100多家。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8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300元,20xx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000万元。编织厂和毛纺织厂以及鞋厂等全镇共有近20家。该镇的广西永隆机械厂、广西平南县得胜燃具厂、广西平南县仙珠食品公司的产品畅销全国,很受消费者欢迎。

(十六)平南县寺面镇概况

寺面镇位于贵港市平南县南部,东与容县、藤县接壤,南与平山镇交界,西接六陈镇,北连大坡镇,距县城55公里。全镇辖12个行政村,258个农经社,9558个农户,20xx年末人口4151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9.87‰,全镇总面积1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084亩,其中水田16182亩,人均有耕地0.49亩。农机动力0.36万千瓦。经济林面积26476亩,山林面积114002亩,森林覆盖率达68%。

20xx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9580万元,第二产业总产值7150万元,第三产业总产值1170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363元。20xx年财政收入249.3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633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85万元,商品出口总额4083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0万元,人均消费性支

出20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390元,人均生活费支出1800元,城乡居民年储蓄存款余额4000万元。

(十七)平南县同和镇简介

同和镇位于平南县北部,海拔高度70米,属丘陵山区地貌,山地多水田少,四邻与藤县东荣、大黎、和本县安怀、官成、马练等乡镇相接。全镇总面积198平方公里,有人口55331人,其中5%为瑶族,余下为汉族。下辖14个行政村,有27个党(总)支部,党员1218人。建设中的平南至金秀二级公路穿境而过,全镇水陆交通发达,村村通公路;县内第二大内陆河大同江穿越全境,水资源十分丰富,梯级上巷、平塘两个镇辖发电站,年发电量300万度;县辖燕滩电站,年发电量1500万度;木薯、淮山、椪柑、优质水稻、茶叶、篙竹、松脂、八角、鸡骨草、玉桂、沙姜等特色农副产品,誉满县内外,猪花、三黄鸡形成基地,远销广东等地,由高峰集团、泰竹集团投资计划种植10万亩,现已种植6万多亩的速丰桉,长势喜人。

同和镇分大旺、妙客两个圩集,镇政府座落在美丽如画的大同江边——大旺圩内。镇行政设置党委、人大、政府三家领导班子,全镇人民在他们的领导下,近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1、“四大”基地建设初见规模,速丰桉、篙竹、木薯、蚕桑等“四大”项目稳步发展。

2、通过依法行政,截止20xx年年底共投入400万多元资金,彻底完满地解决了遗留38年之久的燕滩、平塘、上巷库区历史问题。

3、全镇行动,万民奋起,战胜了特大洪灾。20xx年我镇发生了172年来的特大洪灾,12个行政村253个自然屯受灾,1242户房屋全部倒塌,近万人无家可归,1.2万亩水田受浸,0.6万亩水稻绝收,

1.5万人粮食全部被冲走;全镇交通、通讯、供电全部中断,直接经济损失1.3亿元。灾后,在上级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共投入近1000万元资金进行复产救灾、重建家园工作,仅半年时间,全体全倒户建成新房搬入居住,所以被毁基础设施恢复原貌,全镇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一派祥和、欢乐气氛。

(十八)平南县武林镇概况

武林镇位于浔江南岸,东与藤县天平镇接壤,南与大安镇相连,西与上渡镇毗邻,北与丹竹镇隔江想望,总面积43.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004.1亩,其中水田面积16258.3亩,旱地面积7745.3亩。辖7个行政村,101个村民小组,20xx年总人口为27170人,国民生产总值为1.51亿元,较上年比增8.6%,其中工业总产值0.47亿元,较上年比增8.7%,农业总产值1.02亿元,较上年增长5.4%,财政收入124万元,较上年增长11.2%。

武林镇农村经济占主导地位,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红薯,经济作物有木薯、花生、甘蔗、蚕桑、荔枝、龙眼、枣子、速丰桉等,畜渔产品有瘦肉型猪、仔猪、三黄鸡、塘鱼。武林有种桑养蚕的传统,蚕丝细长柔韧,且有光泽,可与苏杭蚕丝相媲美。20xx年,全镇桑园面积达2000亩,养蚕业向基地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近年来,武林镇不断推广先进技术,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

集约化转型,逐步形成罗云村、李练村的蚕桑生产基地,龙眼生产基地,竹南村、上旺村的三黄鸡养殖,速丰桉种植等一村一品经济基地。此外,木薯、蔗糖等工业资源型农产品的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

武林镇水陆交通便利,距南梧二级公路仅5公里,容太公路穿境而过,沿江岸线全长22公里,江阔水深,航运发达。停建多年的武林港工程于20xx年8月由广西武林港贸易有限公司续建,一期工程投资3000万元,将武林港定位为以集装箱业务为主,结合散货装卸的商用码头,并拟建进港专用二级公路,全长6.9公里,接通南梧二级公路。武林港建成投产后,年吞吐量将达到100万吨,对武林镇及周边乡镇乃至全县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近年来,武林镇党委、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紧紧抓住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拓展与先进地区的经济合作,加快接纳东部产业转移的步伐,招大引强,加强项目协调督办服务,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发展民营经济。至20xx年上半年,在巩固发展原有企业基础上,新上一批项目,项目涉及造船、建材、灯饰、家私、针织、制衣、食品、货运等领域,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

(十九)平南县镇隆镇简介

平南县镇隆镇座落在平容二级公路和南梧二级公路交叉处,距平南县城12.8公里,与平南城区迎宾大道相连接。镇隆镇是平南县的一个大镇,全镇辖20个村,人口7.8万,以汉族为主,全镇面积179平方公里,属丘陵地带。

近年来,镇隆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招产商引资工作,着力于软硬环境建设,目前,到镇隆镇投资兴办的各种独资、合资、股份制企业有20多家,其中由福建老板投资2500万元的鑫隆锰业有限公司两条生产线正式投产;由正邦集团投资1000万元的金鑫泰农药有限公司正在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澳门老板投资6000万港币的广西华都制衣有限公司租用5000平方米建设临时厂房已投产。

按自治区“十一五”规划,建设平果至梧州高速公路和南宁至广州快速铁路经过镇隆,并在镇隆设立出入口处;平南县委县政府也把镇隆镇作为“工业园”和城镇一体化建设的重点乡镇,并实行相关的优惠政策,因此,镇隆镇交通便利,投资环境宽松、劳力资源丰富,是发展经济、大展鸿图的好地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