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淮河水利文物资源调查报告

信阳淮河水利文物资源调查报告

前 言

信阳位于淮河上游,东与安徽为邻,南与湖北接壤,左扼两淮,右控江汉,承东启西,屏蔽中原,素有“三省通衢”之称。8千多年前,我们的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出独具魅力的淮上文化。

周代,信阳境内分封有申、息、弦、黄、江、蒋、蓼等侯国。息国(姬姓),为周文王之子的封地,在今息县城西南6公里的青龙寺。弦国,在今光山县城西5公里处。黄国,在今潢川县隆古乡。江国,在今正阳县,辖地包括本市罗山县北部。蒋国,为周公旦之子伯龄封地,在今淮滨县期思镇。蓼国,在今固始县城东北6公里的蓼城岗。从公元前688年开始,楚国相继吞灭上述各国,委派县尹(尊称为县公)进行管理,设置了直属于楚国中央管辖的地方政权——申县、息县、期思县,是为本市设县之始。

这里曾是江淮河汉之间的战略要地,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是红色的土地,将军的摇篮,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鄂豫皖根据地首府......

信阳地区河流众多,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水陆交通便利,文化传播快捷,其文化氛围、生活习俗南北兼容。淮河流域占全市总面积的98.2%,属长江水系的流域面积仅占1.8%。信阳地处淮河上游,淮河在河南省境内流长437公里,其中在信阳境内长363.5公里。

多年以来,通过考古人的研究发现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辛勤工作,信阳,逐渐彰显出淮上文化多姿的风貌。

淮河,古名淮水,发源于桐柏县西南太白顶上。干流全长1000公里,流域面积187000平方公里。淮河流域东西长约700、南北平均宽约400公里,西北部高,东南部低,海拔在600~1000米,淮河流域上游两岸山丘起伏,支流众多;中游地势平缓,多湖泊洼地;下游地势低洼,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水网交错,渠道纵横。

一、信阳淮河上游主要支流

信阳地区跨淮河上游及中游,淮河从原地开始,经桐柏县城东流73公里后,至大坡岭进入本区,经信阳、固始、淮滨、息县、光山、罗山、潢川县境,至三河尖乡建湾村东,呈老鼠尾巴状进入安徽省境内。在本区的河道流程351公里,流域面积17952平方公里。为宽浅式沙质河床,在本区内地一级支流共18条,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其中右岸8条、左岸10条。

淮河流域上段信阳地区一级支流有18条:毛河,又称毛集河。发源于泌阳县的贲古顶,流经泌阳、桐柏、信阳三县,于信平桥区半湾村南入淮河。

柳河。发源于平桥区主石顶,经王岗镇至孙寨南入淮河。

十字江。发源于平桥区境内的桂河,至佘湾入淮河。

明河,又称明港河,古名大木水。发源于信阳县西北天目山(古名大木山)。《水经注校》卷三十淮水篇中说:“水西出大木山,山即晋车骑将军祖逖,自陈留将家避难所居也。”经兰店、明港等地,至淮河镇入淮河。

清水河。发源于正阳县境内万楼村,经息县孙庙至息县城西南入淮河。 澺河。发源于息县李庙,至杨庄入淮河。

泥河。发源于息县杨庄,至息县陈庄入淮河,流程48公里,流域面积429平方公里。主要支流乌龙港,发源于息县唐集。

闾河,古名慎水。历史上发源于确山县东南高皇陂,后来上游河段改道入淮。今闾河发源于正阳县城南魏庄,经闾河店、西严店、白土店至息县包信在长陵集东入淮河。

乌龙港,发源于淮滨县防胡乡赵楼村,至王桃园入淮河。

洪河,又称大洪河、洪汝河,古名汝水。发源于舞阳县龙头山,经西平、上蔡、新蔡及安徽省阜南等县,至麻里店进入淮滨县境,到王岗乡刘寨村入淮河。

游河,古名油水。发源于湖北省随州市的罗家山,经草店、

顺河店、游河镇至塔园入淮河,流程62公里,流域面积670平方公里。主要支流白沙河,又名白雾河,发源于董家河乡车云山,经骆驼店至游河镇入游河。

洋河,古代上游名为冯河、下游名为洋河,后统称洋河。发源于信阳市双井乡周家湾,经洋河、肖王至小李湾人淮河。

浉河,又名浉水,浉口水。发源于鸡公山管理区光头山,经武胜关、谭家河、信阳市、五里店、高店等地至顾寨入淮河。主要支流有4条:飞沙河、五道河、东双河、是杜河。

竹竿河,又名谷水。发源于湖北省大悟县袁家湾,经大悟、罗山、光山、息县至庞湾村入淮河。支流有3条:麻田河、九龙河、小黄河。

寨河,原名壑水,又名柴水。发源于新县仰天窝,经新县、光山、潢川、息县至堡子口入淮河。

潢河,又名潢水。发源于新县的万子山,经新县、光山、潢川三县城关至新台入淮河。支流有4条:晏家河、泼陂河、文殊河、临仙河。

白鹭河。发源于新县小界岭,经新县、商城、光山、潢川、固始、淮滨县境,至淮滨县谷堆乡吴寨村入淮河。主要支流6条:两河口、小汪河、蚂蚁河、紫泥河、春河、期思河。

史河,又名决水,今名史灌河。发源于安徽省金寨县牛山,进入本区后经固始县陈琳、黎集、城关、蒋集至三河尖入淮河。《水经注校》:“决水出庐江雩娄县南大别山 ?又北过其县东?又北过安丰县东??又北入于淮。”由于明代万历年间大水,造成黎集以下河床改道西移,今经安丰故城西(故城在今卧龙集附近)北流入淮。主要支流7条:长江河、羊行河、急流涧河、石槽河、灌河、响水河、泉河。

二、信阳淮河段历史上较大的水患

由于信阳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季风环流一年之中变换较大,进入6月,季风雨带多停滞在江淮一带,冷暖湿空气相遇,受季风、气压强弱的影响,而造成干旱洪涝,先旱后涝或先涝后旱,旱后又涝,涝后又旱,旱涝交错,形成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高频灾害地区。

信阳地区水患的主要原因是雨涝、连阴雨和暴雨洪水。19xx年夏季水灾成灾面积达368.58万亩,由于建国后兴建了防洪排涝工程,提高了水利工程抗灾标准,19xx年年夏季水灾成灾面积,缩小为140.36万亩;19xx年夏季,水灾成灾面积仅8.24万亩。当然,水灾成灾面积的大小,与降水时空,降水雨型密切相关,

是一个不定数。

雨涝,公元960年(宋太祖建隆元年)至19xx年的989年间,豫南地区共发生雨涝灾害共有270年,占总年数的27.3%,平均3一4年发生一次涝灾。其中一般涝灾211年(指降水时长,淫雨数月,河流洪峰不高),大涝共有57年(两个地区以上的河流发生大水,沿河两岸农田受灾减产,灾情较重),特大涝2年(两个水系以上皆大水,河堤决口,漂没庐舍,大面积谷物无收)。在270年涝灾中,连年或连续数年遭涝灾者达43次,平为14~15年一遇。据《乾隆重修固始县志》记载,明神宗万历21年(1593)雨涝特重,“七月二十七日(注阳历8月23日夜),南山蛟蜃同起,雷雨大作,水漫山腰,人畜随雨而下,漂没市集、庐舍居民无数。是发颖、毫、陈蔡流莩数以千计,觅食来境,合邑骚然,亦数十年未有之灾变。”清道光28年(1848)“淮水漫溢,陆地行舟,人畜伤者无算。信阳大水溪河莫容,溢出数里,傍河居民,多遭淹没,房屋倒塌,人畜漂流不计其数......,其日夜间大雨如注,继以风雷,水即陡涨,高于檐齐,河不能容,冲断河神庙前石桥,水绕北而东,居民从梦中惊起,不知所逃,淹毙无数??浉河前本为土河,至此随变成沙河”。〔1〕《嘉庆息县志》载:公元961年(宋太祖建隆二年)“淫雨害稼,陆地行船”。 1163年(南宋孝宗隆兴

元年)“光州······皆大水,浸城郊,坏庐舍、圩田、军垒,操舟行市者累日人溺死者众,越月积阴苦雨,水患益甚”。(2)历史上,平地行舟,禾谷尽没的悲惨景象屡见不鲜。

新中国建立后的1951一19xx年,共发生雨涝34次,其中春涝11次,夏涝15次, 秋涝8次。

在这37年内全区严重的涝灾年平均约每3年出现一次。全区以夏涝最多,山区春涝和夏涝出现基本一致,平原秋涝多于春涝,中部丘陵地区季节性雨涝差异不明显。危害强度以夏涝最重,秋涝重于春涝。全区严重的春涝年平均4一5年一遇,淮河以南多,涝期降水量可达300一500毫米,最多的超过600毫米。强度大的为5年二遇,严重的夏涝从1954——19xx年,平均3一4年一遇。涝期多为10天左右,20天雨涝时间出现的较少。大暴雨或特大暴雨易在此期出现。19xx年7月12日至18日出现强度很大的暴雨,全区平均降雨516.4毫米,淮河上游支流堤防普遍漫决,淮滨城关被淹,全区淹没耕地200余万亩。秋涝一般发生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严重的秋涝从1964——19xx年,平均4-5年一遇。19xx年全区秋涝成灾,降水量185一394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2一3倍。

连阴雨。信阳、淮滨、新县1964一19xx年间,共出现春秋两季连阴雨22一37次。淮河以南秋季连阴雨频率高于春季,在50一61%;淮北平原春秋连阴雨出现次数各占50%。连阴雨持续时间秋长于春,南长于北,过程最大降水量秋大于春,南多于北。

春季低温连阴雨多出现在4月份,1955-19xx年间全区性的低温连阴雨年份从1956——19xx年,平均9年4遇。出现次数以大别山区为多,年均1.3次,其余地方年均0.7次。

秋季连阴雨多发生在9月上旬至10月中旬,影响水稻收割和小麦适时播种。1954一19xx年出现全区性的连阴雨,平均三年一遇。出现的次数,淮河以南年均1.1一1.2次,淮河以北平均1.1~1.2次,淮河以北年均0.7次。持续时间比春季长15~22天,过程降水量150~200毫米,致使水稻不能适时收割。

暴雨洪水,信阳鸡公山和大别山区,为本地区暴雨洪水多发区。据

1960——19xx年降水资料分析,26年来,日雨量大于50毫米的暴雨天数,信阳鸡公山为全区之冠,年均5天多,大别山区年均4.1~4.3天,中部丘陵区次之,年均3.3~3.8天,淮北平原年均2.8~2.9天。日雨量大于100毫米的大暴雨日,仍是淮河以南为多,年均0.7~1.3天,其它地区年均在0.6天以下。但是信阳地区尚未出现过特大暴雨日,可是暴雨日却时有出现。其年出现最多日数,淮何以南最多达7一9天,信阳县19xx年出现10天;淮河以北最多的6天。19xx年6月25日至30日淮河上游出现大暴雨,河道水位猛涨,流量剧增,27日息县又出现一日降雨331.2毫米的特大暴雨记录。19xx年7月20日鸡公山又创一日降雨338.7毫米的新记录。暴雨在本区以夏季最多,机率为63~71%,春季为10~23%,秋季为10~16%的机率。冬季日降雨达到暴雨标准的只有19xx年元月在信阳县出现一次。

三、信阳古代的水利事业

信阳水利兴起较早,公元前605年前后,在今固始县境内就兴建了期思雩娄灌区(期思陂)。历史学者认为它是我国见于文献记载最早的农田水利工程。进入汉代以后,不仅逐渐形成了以塘堰畜水为主的灌溉体系,出现了未垦田先筑塘和民间买卖田地必先问其塘之有无大小的民风,而且陆续兴建了灌田数百顷和数千顷的大型骨干工程。随着时代的推移和朝代的更替,这些水利工程虽几经兴衰夕甚至全部湮废,但它在信阳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史上,却占有汲其重要的位置。 水利是随着农业兴起而兴起的事业,在游牧时代,人类是逐水草而居,对水的需求,仅限于生活方面。农业兴起之后,就扩大了对水的需求范围,因为农作物的生长不仅需要充分的水分,且有较强的季节要求,而自然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可能适应农作物生长季节对水分的需求。由于降水与农作物的需要就形成了水旱灾害,于是出现了兴建水利设施,利用人工灌溉或排水调节和改善农田的水分状况,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本区位于豫南,地近吴楚,不仅宜稻宜麦,也宜于亚热带及暖温带的动植物生长。所以随着农业的兴起,水利事业也相应的兴起了。在《尚书·禹贡》中有大禹“导淮自桐柏,东汇泗沂、东入于海”的记载,《史记·五帝本纪第一》中也说大禹治水涉及到“息慎”二地。桐柏是本区的近

邻,息(县)慎(正阳)本是信阳的辖区,这说明远

在治水的传说时代,信阳地区就开始了治水运动。

春秋战国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变革时期,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出于争权称霸的需要,一般都把发展农业、兴修水利,作为走向列强的基本政策。当时信阳处于楚国的东北部,是向中原进军的跳板。本来就比较发达的农业,进一步得到了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公元前505年前后,孙叔敖在期思县境内(今固始县),兴建了期思陂,后人称其为期思雩娄灌区,“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庄王知其可以为令尹也”。(3)不久又在期思陂附近兴建了芍陂。期思在今淮滨县境内,原为蒋国都城,建县以后,辖有潢蒋廖三国。雩娄是当时期思县辖的镇,在今固始县陈琳乡北的史河左岸,雩娄之野即史灌河平原。期思雩娄灌区就是在古期思县境内的雩娄镇附近,引史何(古称决水)水灌溉的农田水利工程。 秦汉,呈现了封建社会初期生气勃勃的景象。生产力有所发展,农业经济上升,商业也随着农业的发展而繁荣。水利事业进入了高潮时期,本区不仅陂塘工程广泛兴起,而且兴建了一批大型骨干工程。例如,《史记·河渠书》提到的汝南引淮工程,《汉书》及《后汉书》中提到的鸿隙陂工程和东汉时期兴建的青陂工程等,不仅规模很大,而且效益很好。据朱更翎考证,汝南引淮的时间,是西汉武帝元丰2年(公元前109),工程位置虽然不详,但从当时汝南郡所辖的范围看,濒临淮河的仅有信阳、正阳、确山、息县等县,引淮的地点当在霸王台至息县之间。

鸿隙陂位于今息县以北正阳县以东的淮汝二水之间,是一项周围有堤塘400余里、灌田数千顷的大型工程,涉及今息县、淮滨等县。也是兴建于汉武帝时期,到成帝时废毁,东汉光武时期又恢复使用。从《水经注校》的记载看,效益一直

延续到南北朝时期。东汉时期,在今息县闾河中游,又兴建了灌溉面积达500余顷的青陂。这说明两汉时代,本区农业和水利相当发达。鸿郤陂遗址就是现在闾河位置,境内长49.6公里,河床平均宽75米,流域面积476平方公里。

三国时代,虽然政治动荡,战争频繁,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信阳北临淮河,南屏大别山,有三关之险,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据《元如郡县图志》阙卷逸文记载,曹丕在论形势时曾说,“先帝(曹操)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赋来必败于三城之下者,地有所必争也。”可见,曹魏对地处政权南缘的信阳是极为重视的。因此于合肥和襄阳之间,驻有重兵,屯田戍守。在屯田中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后来群众称其为官陂官塘。据《三国志》记载,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任刘馥为杨州刺史,镇合肥,广屯田,兴治芍陂、茹陂等水利工程。其中茹陂就在今固始县境内,直到建安十三年(208年)刘馥去世为止,一直在此经营,陂塘之利,延续后代。建安十三年冬赤壁战争之后,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曹操为了对付东吴,又于次年置杨州郡县长吏,开芍陂稻田。建安十九年(275年),曹操遣朱光为庐江太守,屯皖,大开稻田。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后,任栗逵为豫州刺史,栗逵“外修军旅,内治民事,遏鄢汝造新陂,又断山溜长溪水,造小弋阳陂。”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小弋阳陂”在今潢川县城东,也是引水入陂,以陂灌田,长藤结瓜式的农田水利工程。到正始年间(240-249),军屯达到了高峰,邓艾在两淮的屯田军达5万余人,247年又一次整修扩建了茹陂。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晋时间不长,内忧外患,在水利上仅是根据杜预的建议,对曹魏时期兴建的水利工程进行了整顿,原因是曹魏时期兴建的水利工程,目的是为了急于解决军粮,不仅质量差,而且只重视灌溉,忽视排涝。当雨水较多时,就漫溢成灾。进入东晋南北朝之后,信阳地区处于对峙双方的边缘,政治动荡,战争领繁,历史上的骨干工程,湮废殆尽。在这段时期内,见于文献记载的仅直梁武帝大同元年,在光山县城西50里兴建的仙塔上陂(又名仙居塘)。据光州志记载,该工程是“堰谷水为六陂,以溉田”。

隋唐盛世,水利事业应当有所建树,但文献记载涉及本区的水利工程甚少,仅在《新唐书·地理志》中记载有息县的玉梁渠和光山县的雨施陂。且文字简略,对玉梁渠仅说:“新息县西北五十里,有隋故玉梁渠,开元中(713-714年)令,薜辟务增浚,灌田三千顷。”对雨施陂也仅说:“光山西南有雨施陂,永徽四年(653)刺吏裴大觉,积水以溉田百余顷。”

宋代,其中北宋时代,北方多事,南方相对稳定,本区处在中原地区的南部,水利事业应有所发展,但仅在《光州志》和《汝宁府志》中,发现有广丰陂的记载。该陂位于今息县境内,是在青阪的基础上整修而成。南宋时,宋金两大政治集团,又是以淮河为界,南北对峙了150多年,本区是双方必争之地,生产力受到了严重破坏,水利又进了倒退阶段。元代虽然结束了南北对峙的局面,短时间出现了较稳定的政局,但本区的水利事业仍然没有大的发展。

明代,本区的水利事业发展较快,不仅大兴陂塘,还兴建了一批骨干工程。固始县从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年)开始兴建的清、堪两大灌区,不仅规模大,而且效益好,在发挥了60多年的效益之后,于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6),

又进行了整修扩建,使两大灌区连成一片,形成了著名的“百里不求天’的灌区雏型。但自穆宗隆庆以后,政治经济都出现了紊乱,水利也日渐荒废,特别是在神宗万历年间,一场特大水灾,使水利工程遭到严重破坏,在以后近百年的时间内,一直没有很好的恢复。

清代初期本区水利事业进人高潮时期,在《光州志》和《汝宁府志》中,点名记述的水利工程达500余处,其中以固始县较多,除清河、堪河两大灌区外,还兴建了史河下游的柳沟灌区、灌河下游的曲河上下坝灌区,白鹭河下游的兴龙灌区、羊行河和急流涧河上的古城坝和千工堰灌区,在淮河干流的三河尖至往流集张墓坎子间,兴建了防洪堤防,有“固始水利甲冠中州”之说。其它各县水利都有程度不同的发展.在《光州志》中记载,息县修建的湖泊及塘堰近200处,加上纵横交错的沟河及农田水利工程,大部分地区能蓄能泄,能灌能排,所以,《光州志》息县条内说:“凡湖塘所以止水,沟港所以泄水,止泄得法,则民不苦于干旱水溢,故新息素号财府”。故有“有钱难买息县陂,一半大米一半馍”的谚语。光山、罗山、潢川、商城、信阳等县,也都是“因泽为塘,沿溪为堰”,兴建了星罗棋布的蓄水引水工程。光山县的高陌千工堰“自城西绕城东数十里,众水所汇,灌田数千亩”,罗山县西部的武昌湖,蓄水灌溉300余顷,信阳县除众多的塘湖堰坝外,雍正5年(1728)又在北中部,先后开挖了五里沟、土门沟、屋基屯沟、长台关沟等排水沟河。在整个淮南地区形成了“野无余田”,塘有余溉,凡民间买卖田地,每先问其塘之有无大小和“未垦田先筑坝”的情况。但自清嘉庆以后,内忧外患,经济萧条,水利事业日衰,到辛亥革命前夕,历史上的骨干工程绝大部分湮废。

民国由于军阀混战和日寇入侵,政治腐败等原因,造成了战争频繁,苛捐杂税严重,再加上“水旱蝗汤”自然灾害,民不聊生,尤其是淮南山丘地区,不少村庄已找不到男丁,生产元气大伤,水利工程继续遭到破坏。新中国建立前夕,全区除固始县清河灌区尚有6万亩左右的灌溉效益外,历史上的大型骨干工程已经全部湮废,剩下的仅有25.81万处小型塘堰,总蓄水能力5.24亿立方米,灌溉面积249.7万亩。

民国时期的水利事业虽然遭到了严重破坏,但是设置了水利机构,注意了科学治水,19xx年在信阳设置了水利分会,后改为信阳水利支局。19xx年,增设了淮河及洪汝河两个分局。在科学治水方面,设置了信阳、息县、固始、三河尖等水文站。在工程建设方面,于1916一19xx年间,先后扩建加固和修筑了湖堤防和排涝闸工程。同时,制定了一套群众性的管理办法,将固始、淮滨二县境的堤防分成四个大段,分别以“国泰民康”命名。今淮滨县杨家岗至白鹭河口段,称为上段,为“国”字堤,今固始县高家埠口至石碑堰湾堤段,称为中段,为“泰”字堤,张墓坎子至大港口堤段,称为下段,为“民”字堤,正兴集的李家小寨至青泥滩堤段(包括史灌何下游,桥沟集对岸的柳沟堤防),称为又下段,为“康”字堤。分段命名是为了便于管理。

四、信阳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期思陂与芍陂

均系春秋中期,楚庄王时代(公元前613-591年),孙叔敖担任楚令尹之前,在原籍期思(今淮滨县东南期思集)县境内同时或先后兴建的两项农田水利工程。其中期思陂最早见于《淮南子·人间训》关于“孙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庄王知其可以为令尹也”的记载。东汉时代崔实在《四民同令》中,正式提出了期思陂之名,唐代的马聪在《意林》中也说:“孙叔敖作期思陂而荆士问瞻。” 它是“我国最早的大型灌溉工程”,(4)称其为“期思雩娄灌区。”据《淮南子·人间训》中,孙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故址当在今河南商城及附近一带。 “至春秋时,特别是逐渐转为封建社会的战国时期,较大的灌溉工程陆续出现,南方典型的塘堰灌溉,公元前600年左右,楚庄王时,孙叔敖在淮水流域,修建有期思肢(在河南固始县),同时或稍后有芍陂。”(5)

芍陂又称芍陂塘或雀陂塘,根据《固始县志》及《固始县山川地与图》记载,其地理位置是在古期思县境内,雩娄下游安丰镇(遗址在今固始县的卧龙集,原为镇后为郡和县)附近。今固始县黎集乡梅山总干渠分水闸下游,中干渠的右岸。新中国建立后尚有水面近百亩,19xx年废陂为田。《后汉书·王景传》中关于“明年(指东汉章帝建初八年,公元83年)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的记载。文中所提到“芍陂稻田”应该就是这个芍陂。因为此陂当时在雩娄县境内,而雩娄县从东汉建武十年即随六安国人庐江郡,元和二年(公元85)复改庐江郡为六安国后,雩娄县仍属六安国。(6)王景在公元83年任庐江太守,雩娄正在庐江郡内,所修者当是今固始县的芍陂。

期思陂与芍陂,都是孙叔敖兴建,地理位置同在古期思县境,是两项既独立又相互关连的姊妹工程。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程的兴废,被后人误认为“芍陂亦名期思陂或期思陂就是芍陂”,将两项工程看成是一项工程的两个名字。另外,芍陂又与安徽省寿县南的芍陂(安丰塘)名同地异。寿县的芍陂不仅规模很大,效益很好,名望很高,传说也是孙叔敖所建,而且也与古安丰县有缘(古安丰县城在固始县东南卧龙集附近,芍陂在城东,东晋以后安丰县城迁移到霍邱县南,隋初开皇三年,安丰县城又迁到安徽省寿县南,芍陂又位在城东,所以又名安丰塘)。两个芍陂纠缠在一起,引起很多误会。先是唐代的李贤,在注《后汉书》时,将王景传中提到庐江郡内的芍陂,误注为九江郡内寿县南的芍陂(安丰塘),他说:“陂在寿州安丰县东,陂经百里,灌田万顷”。接着杜佑不仅将错就错,而且在《通典》州郡寿春条内确切的说:“寿州?安丰?有芍陂,楚孙叔敖所起。”崔实《月令》日:“孙叔敖作期思陂,即此。”不仅将两项工程混在一起,而且将工程的位置从河南搬到了安徽。由于《通典》是一部历史巨著,位居十“通”之首,对后世影响很大,所以《太平御览》、《太平寰宁记》、《玉海》、《读史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等历史文献,都沿袭了《通典》的说法。因此,引起学术界长期争论。孙叔敖兴建的芍陂不可能在安徽寿县,因为期思陂与芍陂兴建时间,都在孙叔敖担任令尹之前,当时他仅是个“期思之鄙人”或“楚之处士”,纵有“绝世之才和大贤次圣之质”,也只能在其家乡的附近兴修水利,况且当时楚国的东方,从公元前615年(楚穆王51)开始就发生了群舒叛楚之乱,多次镇压未遂,局势动荡,公元前613年庄王即位,又派兵讨伐舒

蓼,仍然没有成功(7)。一直延续到公元前601年才平定下来。据《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记载“当时淮水南、大江北,如今霍邱、寿县、六安、合肥、霍山、舒城、庐江、桐城、怀宁等县,西不过霍山山脉,东不过巢湖,这一平坦地带,除六、蓼、钟离各国以外,全属群舒散处地域”,孙叔敖根本不可能在此时远离家乡到寿县境内兴建芍陂。

汝南引淮河鸿隙陂

汝南引淮工程,见于《史记·河渠书》的记载,但没有说明工程的具体情况。根根当时汝南郡的建制,与淮水有关的不外信阳、确山、正阳、罗山、息县等诸县。根据地形和淮河的比降,淮河右岸没有引水条件,左岸引水也只限于霸王台至息县之间的河段。汝南引淮的时间,据朱更翎考证,开始于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大体上与鸿隙陂同时兴建位置也很接近。按照古代“川主流,泽主聚;泽不得盈,川不得泽不止”的道理推测,汝南引淮可能是鸿隙陂的水源工程,从淮河左岸开渠引水,入鸿隙陂,然后以陂灌田,形成引蓄结合,长藤结瓜式的灌溉体系。 “鸿隙陂”始建于西汉武帝时代,位于今息县以北、正阳县以东的淮汝二水之间。文献记载“鸿隙陂”的较多。《汉书·翟方进传》日:“汝南旧有鸿隙大陂,都以为饶,成帝时关东数水,陂溢为害。方进为相,与御史大夫孔光,共遣椽行视,以为决去陂水,其地肥美,省堤防费而无水忧,遂奏罢之。及翟氏灭,乡里归恶,言方进请陂下良田不得而奏罢陂云。王莽时,常枯旱,郡中追怒方进。童谣日:坏陂谁,翟子威,饭我豆食羹芋魁。反乎覆,陂当复,谁云者,两黄鹄。”“晨兴鸿隙陂数千顷田,汝士以殷,鱼稻之饶,流衍它郡。”

(8)“慎水所出,东北入淮,慎水又东流,积为焦(左火字)陂,陂水又东南流,积为上慎陂,又东为中慎陂,又东南为下慎陂,皆与鸿隙陂水散流,其陂首受淮川(注:地名。在今息县与正阳县之间,历史上在此设置过淮川县),左结鸿陂......”(9)“陂水散流下合慎水,而东南经息城北,又东南入淮,谓之慎口。”(10)《太平寰宇记》、《元和郡县图志》、《读史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河渠纪闻》等文献,对鸿隙陂都有记载,内容与《后汉书》大致

相同。

《辞海》在鸿隙陂条内说,“鸿(同隙)陂,汉代著名水利工程,汉武帝时开凿,引淮水为破灌田,故迹在河南淮北正阳、息县间,成帝时废毁,民失其利,东汉邓晨为汝南太守,起塘四百余里,复破田数千顷,后废。”“在汝水之南,淮水之北,引淮及利用天然陂塘,也自西汉开始,最大的鸿隙陂(今息县以北),在西汉后期,由于雨涝成灾,废陂为田。后来旱年又需要利用它灌溉,东汉初恢复,周围修堤塘四百余里,其余大规模陂塘也修了不少,而且多是渠塘相连的长藤结瓜式。”(11)汝南一带的水利工程在西汉时期以鸿隙陂最著称。鸿隙陂在淮水和汝水之间,位于现在息县以北的一块地方,它“首受淮川,左接鸿破,下游与淮水支流慎水相通,是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著名工程。此陂始建何时,史无具体记载,但知它于成帝时废毁,五十多年之后,东汉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邓晨为汝南太守时,命许杨修复,直到北魏时鸿隙陂的作用才逐渐消失。”(12)

淮汝二水之间,是一块由西向东的倾斜平原,涉及今信阳、确山、正阳、汝南、新蔡、息县、淮滨等县。据省地水利部门规划出山店水库灌区时统计,这块西起明港东至洪河口的平原,现有耕地500万亩在右,除沿河滩地外,没有洪水

之忧,仅有干旱内涝,围土即可成陂,废陂即可种田。鸿隙陂座落在今息县以北、闾河(慎水)中游,正处于这块平原的中间,上有慎水及引淮工程为源,下有大片田地可灌。

青陂与广丰陂

青陂与广丰陂是一项工程在不同时代用的两个名字。它位于息县与新蔡之间,始建于东汉,发挥了近千年的效益之后,于宋代大中祥符四年(1011)废弃。宋代治平四年(1067)恢复时,将“青陂”改名为“广丰陂”。

青陂,史料上记载的不多。《水经校注》卷二十一汝水篇,“汉灵帝三年(170),新蔡长,河南侯(左绞丝旁)氏李言,上请修复青陂,司徒臣训,尚书臣袭,奏可洛阳宫,于青陂东塘南树碑,碑称青陂。在县坤地(西南),源起桐柏,淮川别流,入于潺缓,进息县墙陂,衍入包信界,灌田五百余顷。”青陂在新蔡的西南,与《光州志》记载的息县东北七十里有青陂,是完全一致的。据此可知,青陂的具体位置,是在今息县境内包信西部的闾河上。

根据《光州志》和《汝宁府志》中的《广丰淠记》记载,“‘广丰陂’,故青陂也,大中祥符四年始废(1011年),五十九年而后,今知县事都管员外郎张公复兴之。治平四年冬十月(1067年),公始至,则问民疾苦,指图数籍日:邑虽偏小,长淮浸其南,汝水环其东,田于其间者,皆良陂大泽,沃壤广野,所谓财府也。今居民鲜少,而乐岁不免优戚,奚使然哉?无蓄泄之方,而劳苦者未蒙其利也。乃询耆老,得所谓青陂者,岁月久而民田其中。公以陂之四旁地沃而可耕,高而不可积水者,捐以予民,而易其故地,凡百五十二顷。于是民咸乐事,而争效焉。越二年春,堤成。因闾河之水塞而潴之,坎其东为渠以灌溉,门其南以疏泄。凡为陂者三十有八,变榛莽而为稻粱......公于是乐陂之成而亭其上......。民咸怀德爱公,愿刻石以志。名其陂曰:‘广丰陂’,亭日:‘广丰亭’”。

从上述记载判断,在青陂基础上修复的广丰陂,规模之大,效益之好,远远超过了青陂。根据“自县城达汝淮”的说法,灌溉面积已不是500余顷了,而是上千顷或数千顷;在工程上也由原来约一个陂,发展到38个陂,形成了渠塘相连,长藤结瓜式的灌溉系统。

百里不求天灌区。实指清河与堪河两大灌区,位于今固始县的史河右岸,始建于明朝天顺三年(1459),后经逐渐扩建完善而成。由于清堪两大灌区首尾相连,长百余华里,东西宽40多华里,灌溉范围较大,故称为“百里不求天灌区”。

清河灌区。清河灌区控制面积,原是古期思陂、芍陂、茹陂的灌溉范围,几经沦桑之后,这些古水利工程早已湮废。明朝天顺三年(1459),固始知县薛良在古水利工程的废墟上,兴建清河灌区。在黎集附近的史河上修筑沙坝,抬高水位,以石嘴头为引水口,将水引入清河,再在长90华里的清河上,节节筑坝建闸控制水位,将水分别引入沟加陂塘,然后以陂灌田。据《固始县志》记载,嘉靖年间(1522一一1566),知县李凤来、吴周、张梯等人,又先后整修扩建,使灌区逐渐完善。在整个灌区内,建有均济闸和中闸两座,筑土坝10余处,兴

建陂塘湖堰36处。明朝自隆庆(1567-1572)以后,由于政治经济日渐紊乱,水利逐渐荒废,特别是万历二十一年七月(1593)淮河流域大水,固始南部山区出现特大暴雨,山洪暴发,水利工程破坏殆尽;史河黎集以下河段,由东向西改道,生产元气大伤。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杨汝辑知固始县。上任以后,对县境的山川河流进行了全面考察,撰写了固始县《水利图说》四卷,对境内大小河流,逐条提出了治理意见,并组织实施。除恢复扩建清河、堪河两大灌区外,还在史灌河下游兴建柳沟灌区;在灌河下游兴建曲河上下坝灌区;在白鹭河下游兴建兴龙灌区,在羊行河相急流涧河上,兴建了古城坝和千工堰灌区;对淮干右岸三河尖至张墓坎子河段兴建了防洪堤防。固始的水利进人了历史的极盛时期,有“固始水利甲冠中州”的美誉。

在清河灌区修复扩建时,拦河坝由黎集下移到卧龙集附近,称为龙潭坝,开新河口代替石嘴头引水口,并对长90华里的清河,本着“淤者浚之,弯者裁之,缺者补之”的原则,进行了全面治理。在引水入陂的渠道口上,均以临时土坝控制,同时增设了退入设施。上闸是引水枢纽,中闸以上有还河口,灌溉余水退入泉河,土坝闸以上有柳沟口,余水退入小史河等,退水口均设临时土坝控制。对区内不能引水灌溉的高地,则挖沟引水提灌,在南北长90、东西宽40华里的灌区范围内,形成了渠沟密布、塘湖堰坝相连,能引能蓄,能灌能排,旱涝保收农田水利灌溉系统。

堪河灌区,位于清河灌区的下游,今固始县蒋集、徐集等乡境内,是“百里不求天”灌区的另一祖成部分。始建于明朝,工程布局是由史河引水入堪,然后由堪对引水入陂,再以陂灌田,也是一项长藤结瓜式的灌区。堪河灌区除由史河直接引水外,并利用清河的尾水及灌溉余水。《嘉庆固始县志》记载,该灌区在明代已在堪河上兴建了普惠、均利二闸及若干临时土坝,抬高水位,将水引入76处骨干陂塘,然后灌田。灌区东西长40、南北宽20华里,明代后期遭到破坏,清初恢复完善。

历史上,史河流经磨水滩后,分为东西二支,其中西支为老河,东支名柴家港。在明代湛河灌区始建时,水行西支老河,水行东支则堵柴家港,控制水位,引水人堪。清初时,两支分流,灌溉时在东西二支上修筑临时沙坝,称为史河第二坝或中坝,通过东支柴家港引水进入堪河。在堪河上除修复了普惠、均利二闸外,又增设了总坝闸等控制工程。总坝闸是整个灌区的引水枢纽,普惠闸又是总坝闸以下诸闸坝的枢纽。通过这些控制工程,引水入陂,以陂灌田。灌溉余水,一部分向东泄入泉河,一部分退入废河。

“百里不求天灌区”虽然几经兴衰,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有效灌溉效益仍有6万亩左右,现被固始梅山灌区代替。

信阳淮河段的主要蓄水工程

拦蓄地面径流发展灌溉,自古以来就是信阳地区水利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农业增产的主要措施。从春秋中期孙叔敖作期思陂开始,2000多年以来,一直靠兴修塘堰蓄水灌溉。新中国建立后,由于生产关系的变化及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在塘堰蓄水的基础上,兴建了各类水库。先后建成了5座大型水库,13座中型水车,151座小型一类水库,695座小型二类水库,总控制流域面积4828平方公里,设计蓄水量40.51亿立米,加上整修加固的塘湖堰坝,总蓄水量已达49.52亿立方米。

大型水库

信阳位于淮河上游,根据“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水利建设是以蓄为主。从五十年代初开始,先后在信阳境内淮河干支流上,勘测了大坡岭、红石潭、出山店、龙山、万河等十余座大型水库坝址。在19xx年前,已先后建成了南湾、石山口、五岳、泼河和鲇鱼山水库,共控制流域面积2654平方公里,总库931.24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328.7万亩。

南湾水库。南湾水库是治淮的重点工程,也是当时国家的重点基本建设工程,始建于19xx年,坝址在信阳市西南,贤隐山与娱蚣岭之间,距市中心8.5公里的狮河干流上。因附近的南湾村而得名。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100平方公里。

整个水库工程由大坝,溢洪道,副溢洪道,输水发电洞等工程组成。建筑物的标准为大型1级。从开工兴建到除险加固竣工,前后经历了近30年时间。

主要建筑:大坝,顶长816、坝顶高层114.3米,最大坝高38.3、坝顶宽8米。坝体结构为粘土心墙沙壳坝,为外坡均以块石护砌。

溢洪道,位于坝左,蜈蚣岭的东端,基础为石英片岩。堰顶高程98.6米,最大泄量为2030立方米每秒,溢洪道工程建于19xx年。土门副溢洪道,位于坝右4公里处的土门冲内。堰顶高程104.2米,堰底宽80米,堵坝高程113.8米,最大坝高9.6米。

出山店水库。位于浉河区游河乡三官村柴庙组与下李老湾组交界处。该水库19xx年第一次开工兴建,因自然灾害而被迫停工。19xx年,该水库二次动工,19xx年再度下马。

坝址以上至淮河发源地河道长100公里,水库控制流域面积2900平方公里,总库容34.9亿立方米。土坝,坝长3700米,最大坝高34.5米。

石山口水库。石山口水库,位于罗山县西南33公里的小黄河上,始建于19xx年,原为中型水库,后逐渐扩建成大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306平方公里,控制河长22公里,最大库容3.68亿立方米。整个水库工程由主坝、副坝、溢洪道、副溢洪道、发电灌溉洞、灌溉洞组成,建筑物的标准为大型二级。

主要建筑物:主坝顶长295、坝顶宽7、坝顶高程85.62米,防浪墙顶高程86.82米,最大坝高25.62米。坝体结构为粘土心墙沙壳坝,内外坡均以块石护砌,基础为凝灰岩。

副坝,位于主坝左侧350米处,原为临时溢洪道,19xx年泄洪闸建成后堵复成坝。结构为均质土坝,粘土铺盖防渗,坝顶长220、坝顶宽6米,坝顶高程85.2米,防浪墙顶高程86.4米,最大坝高13.62米。上游为块石护坡。

溢洪道,位于主坝右侧800米处,由引水渠、尾水渠、泄洪闸岁部分组成。引水渠长305米,渠底高程70米。副溢洪道,位于副坝左侧,堰宽110米,堰底高程78.5米,堵坝顶高程83.4米,坝顶宽5米,防浪墙顶高程84.2米。坝体结构为粘土斜墙坝,以砾石料填筑。

泼河水库。位于光山县泼陂河镇东南1公里处的泼陂河上,控制流域面积221平方公里,控制河长46.5公里。最大库容2.37亿立方米,该工程于19xx年10月开工,19xx年5月竣工。

大坝,由主坝和11座副坝组成,总长268多米。其中主坝顶长980、坝顶高程87.5米,防浪墙顶高程88.7米,最大坝高27.5、坝顶宽4.5米。结构为粘土心墙沙壳坝,基础为石英片岩,坝基防渗为截水槽,临水面以块石护坡,背水面为草皮护坡。

溢洪道,位于8号与9号副坝之间,基础为花岗岩,堰顶高程78、堰宽60米,最大泄洪量2322立方米每秒。溢洪道上,设有公路桥,通行发电站及9号副坝。泄洪洞位于主坝右端,基础为片岩,洞径3.5米,洞身长110.5米,进口高程62米,最大泄洪量756立方米每秒。

五岳水库。五岳水库位于光山县南向店乡境内,寨河支流青龙河上,控制流域而积102平方公里,控制河长18.9公里。

工程建设始建于19xx年,建成于19xx年元月。主要建筑物:大坝和5座副坝组成,总长1004米。主坝顶长561、坝顶高程93.7米,防浪墙顶高程95米,坝顶宽5.1米,最大坝高28.8米。基础为斑状角闪片岩,基础防渗为截水槽。结构为粘土心墙壳坝,临水面为块石护坡,背水面为草皮护坡。副坝总长443米,除4号副坝低于主坝防浪墙了1.5米外,其余坝顶均与防浪墙齐,结构均为均质土坝。

鲇鱼山水库。鲇鱼山水库是治淮初期规划的大型工程,坝址在商城县城西5公里处站鱼山旁的灌河上,控制流域面积924平方公里,控制河长66公里。灌河是史河的主要支流,属于山水型河道。最大库容8.315亿立方米。

鲇鱼山水库工程于19xx年列入治淮规划,经过18年的酿酿准备,于19xx年7月开始筹建,19xx年3月8日开工,19xx年5月融坝及泄洪发电洞,溢洪道混凝土浇筑工程结束,水库基本建成,关闸蓄水。

主要建筑物:大坝,由主坝及24座副坝组成,总长4524米。主坝顶长1424(其中河槽段430米)、坝顶高程114.5米,防浪墙顶高程115.5米。结构为粘土心墙沙壳坝(沙壳多由花岗风化的山皮土代替),基础为斑状花岗岩,基础防渗河槽右侧为混凝土滞水墙,左侧为灰拌土。

副坝共24座,总长3100米,坝顶高程均与主坝防浪墙齐 平,坝顶宽度为4一5米,临水面由块石护坡,背水面由草皮护坡。溢洪道,堰顶高程97、堰宽48米,最大泄量4830方米每秒。灌溉发电洞,位于主坝右端,原设计是两洞分开,平行相距78米。基础为花岗岩,洞身为坝下埋管,直径6米,洞身长136.9米,进口底高78米,最大泄洪量560立方米每秒。

中小型水库

信阳中小型水库非常丰富,设计灌溉面积40余万亩。

香山水库。始建于了969年冬季,大坝位于新县城关镇东南6公里处香炉山下田铺河上,控制流域面积72.8平方公里,控制河长31公里,最大库容量8569万立方米。

香山水库工程于19xx年12月开工, 19xx年主体工程竣工,19xx年8月开始发电。主要建筑物:主坝,结构为浆砌块石重力拱坝,基础为花岗岩,坝顶长214、坝顶高程168米,防浪墙顶高程169.05米,坝顶宽5.5米,最大坝高68米。坝体内设有排水廊道,左坝头下埋有泄洪底洞。

副坝共3座,总长217.2米,均位于主坝左侧。溢洪道,位于主坝左侧,与主坝有小山相隔,基础为花岗岩,堰顶高程160、堰宽20米,最大泄洪量667立方米每秒。

长洲河水库。位于新县周河乡,坝址在孙基洼村附近的泼陂河上,距泼河水库大坝29.5公里,控制流域面积93平方公里,最大库容2340万立方米。

工程建设于19xx年10月开工,19xx年8月竣工,历经20余年。主要建筑物:大坝全长543.21米,由浆砌石重力坝、浆砌石溢流坝、土坝三部分组成。浆砌石重力坝,位于右侧河槽段,全长143.75米,其中浆砌溢流坝右侧112米,左侧31.25米,坝顶高程161米,防浪墙顶高程162.40米,坝顶宽6米,最大坝高41米。

灌溉发电洞,位于土坝左侧,洞长136米,内径1.7米,进口洞底高程140米,最大泄量27立方米每秒。灌溉发电流量3.72立方米每秒。泄洪底洞,位于溢流坝左侧坝下,洞径0.8X1米,进口洞底高程127米,最大泄量28立方粒秒。

老鸦河水库。位于平桥区平昌乡古城镇的老鸦河上,控制流域面积84平方公里,控制河道长19.7公里,规划以灌溉为主,标准按五十年洪水设计,千年洪水校核,最大库容4581万立方米,始建于19xx年,19xx年竣工。

主要建筑物:主坝顶长880、顶宽5、坝顶高程 108.5米,防浪墙顶高程109.5米。结构为均质土坝,基础为粘土,粘土下3一5米处,有褐黄色及灰黑色软土层。副坝,顶长360、顶宽5米,未设防浪墙,坝顶高程108.16米,最大坝高3.8米,上游与大坝一样,均以块石护坡。

溢洪道位于主坝右端,堰顶高程104.7、宽50米,明渠长400米,底部为强风化闪长岩,最大泄洪量508立方米每秒。副溢洪道位于主坝左侧,堰顶高程104.7米,堵坝顶高程107.75米。灌溉洞位于副坝下,洞长6.8米,洞径2一

1.5X1.3米,洞底高程100米,最大流量10立方米每秒。

尖山水库。位于平桥区邢集乡尖山脚下柳河上,控制流域面积22.5平有公里,控制河道长7.75公里,最大库容1040万立方米,始建于19xx年秋季。

建设工程于19xx年I月查勘,于19xx年5月建成。1973-19xx年间,扩建为中型水库。要建筑物:大坝结构为粘土心墙沙壳坝,基础为风化岩,基础防渗为粘土铺盖,坝顶长350、坝顶宽4米,坝顶高程158米,防浪墙顶高程159米,最大坝高25米。

溢洪道堰顶高程150.5、堰底30米,堵坝顶高程153.35米最大泄洪量549立方米每秒。

王堂水库。位于平桥区长台关乡王堂村附近十字江上,控制流域面积21.8平方公里,控制河长10公里,规划以灌溉为主。防洪标准为千年洪水设计,最大库容1975万立米。工程建设于19xx年10月开工兴建,19xx年竣工。

要建筑物:大坝结构为均质土坝,基础为粘土,坝顶长872、坝顶宽4、坝顶高程103米,未设防浪墙,最大坝高18米,上游为砼护坡。溢洪道堰顶高程100、宽50米,为宽顶堰,由砼护砌。最大泄洪量140立方米每秒。

洪山水库,位于平桥区龙井乡洪山村大胡沟上,控制流城面积25.85平方公里,规划以灌溉为主,最大库容1958万立方米。

工程建设原为小型二类水库,始建19xx年大跃进时期,属于群众自办工程。19xx年扩建,当大坝填筑至72米高程时,遇到洪水,坝端决口,被迫停建。19xx年由县水利局设计,进行续建,19xx年5月全部建成。

要建筑物:土坝结构为均质土坝,顶长503、顶宽3米,坝顶高程83.5米,防浪墙顶高程83.5米,最大坝高20.1米,上游为砼护坡。

顾岗水库,位于平桥区彭家湾乡小拱河上,控制流域面积21.5平方公里,最大库容1495万立方米。

工程始建于19xx年10月,197多年续建,当大坝填筑至96——97米高程时,因质量问题再次停建,19xx年 8月复工, 19xx年竣工。

要建筑物:主坝结构为均质土坝,基础为砂卵石层,砂岩石,坝顶长481、坝顶宽5米,坝顶高程104.5米,最大坝高21.5米,未设防浪墙,上游为混凝土护坡。副坝共3座,总长530米。

泄洪洞位于主坝右端,基础为风化砂岩,红砂岩,主洞身长75.8米,洞径

2.3米,进口高程92米。最大泄洪流量49立方米每秒。泄洪底洞,位于主坝右端,为坝下埋管,洞长1l5.5米,洞径2.3米,进口高程86米,最大泄洪量56立方米每秒。

兔子湖水库,位于淮滨县张庄乡期思河上,控制流域面积50.8平方公里,最大库容2025万立方米。

要建筑物:大坝结构为均质土坝,基础为粘土,坝顶长1020、坝顶宽8米,坝顶高程35米,最大坝高7:7米。

溢洪道位于右坝头,为宽顶式溢流堰,堰顶高程31.5、宽70米,最大泄洪量301立方米每秒,由于堰顶未护砌,过水后冲刷、拉切很严重,19xx年进行块石护砌,堰项上部增建了交通桥。

尼姑寺水库。位于浉河区董家河乡何湾村水库组西。建于19xx年,总库容量21.2万平方米,灌溉面积450亩。该坝为土坝,坝高12.5、宽6米,坝顶长92米。闸门最大泄量7.44零方米每秒。是小二类水库,利用山势所见。东临稻田,三面环山。

灌概工程

信阳地区的灌溉工程,是伴随兴修水利工程的建设而发展起来的。渠灌、塘堰灌系信阳地区传统的灌溉方式,井站灌是建国后兴起的。信阳地区有南湾、梅山、鲇鱼山等5处大型灌区,是灌溉中的骨干工程,在区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南湾灌区。从南湾水库引水,是一项跨流域灌溉的大型水利工程,控制流域面积1200.6平方公里,分淮南、淮北两个部分,整个灌区工程,由平桥拦河纽枢及南北两条干渠组成,其中支渠28条,总长237公里,各类建筑747座,斗渠566条,总长698公里,各类建筑物2825座,排水干沟2条,总长9.8公里。工程建设始于19xx年9月,直到19xx年南干渠高线工程竣工通水,前后经历10余年的时间。

平桥拦河枢纽,位于南湾水库下游平桥区雷山脚下,狮河流域上,由溢流坝、土坝、冲沙闸、南北干渠进水闸、公路桥等工程组成。控制区间流域面积500平方公里。工程建设始于19xx年9月,建成于19xx年9月。

建筑物:溢流坝基础为沙卵石,坝休为桨砌石,堰顶高程70.7米,堰顶净宽312.45米,平堰顶库容295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3896立方米每秒。堰顶顶部为公路桥,共32孔,桥长358.45米,桥面宽8米。土坝位于溢流坝左端,

坝顶长620米,坝顶高程75米,坝顶宽5一一8.2米,最大坝高9米,结构为粘土心墙沙壳坝,上游为块石护坡。

南干渠,跨信阳、罗山、息县、正阳4县及狮河、清水河、意河、泥河、闾河等流域。以淮河渡槽为界,形成淮南与淮北两个灌区,干渠总长96.99公里,其中淮南部分,渠长59.68公里。淮北部分,渠长36.63公里。

北干渠,位于狮河左岸,跨信阳、罗山二县及狮河、洋河流域,渠道全长37.74公里。上游渠道底宽8.5米,过水深2.61米,正常引水流量14.79立方米每秒。有支渠8条,全长35.38公里。

梅山灌区。始建于19xx年2月,灌区在本区的流域面积1420平方公里,水源主要由梅山水库供给,整个灌区由红石嘴、黎集拦河枢纽及干渠和排水设施等工程组成。6条干渠总长211.38公里,30条支渠总长249公里,152条排渠道,总长565公里,总计有各类建筑6300座。

黎集拦河枢纽,位于固始县黎集镇附近史河上,距梅山水库38公里,始建于19xx年2月,先为临时渠首,19xx年建成永久性拦河枢纽,控制区间流域面积660平方公里。

主要建筑物:滚水坝,为浆砌石实用堰,堰顶高程46.5米,堰顶宽132米,最大坝高6米。平堰顶库容100万立方米,设计泄洪量1780立方米每秒。

渠道:总干渠,位于史河右岸,全长2.7公里,渠底宽24米,过水深4米,各类建筑物7座,始建于19xx年2月,建成于了958年7月。中干渠,从总干渠末端分水闸开始至黎集全傅36.58公里,渠底宽12米,过水深3.7米,各类建筑物61座,正常引水流量35.50立方米每秒。东干渠从总干渠末端分水闸开始至贾庙,全长57.1公里,渠底宽12米,过水深3.22米,各类建筑物134座。支渠2条,长17.3公里,正常引水流量21.59立方米每秒。西干渠,位于左岸,由黎集拦河枢纽上游2公里处进水闸开始,全长20.60米,渠底宽5米,过水深2.75米,有各类建筑物72座,支渠2条,长8.8公里,兴建于1965一一19xx年间。

南干渠,从梅山水库下游,红石咀拦河枢纽引水,在安徽省境内流程6.2公里,全长88.40公里,上游渠底宽19米,过水深3.6米,总长122.5公里,各类建筑物482座。

鲇鱼山灌区。是信阳地区最大的灌溉工程,控制流域面积1589.18平方公里。整个灌区工程,由烟北头及马罡两座拦河枢纽,以及总干渠、中干渠、西干渠、东干渠、下马河干渠、马罡干渠和五条分干渠,86条支渠,还有相应的排水设施及大量的斗农毛渠等田间工程组成。其中干渠总长292.41公里,各类建筑物973座,支渠总长425.2公里。总干渠上的陶家河渡槽引水能力达119.08立方米每秒,灌河渡槽引水能力99.95立方米秒。单就引水能力而言,其渡槽已列入当时的中国渡槽之最,工程宏伟壮观。

烟北头拦河枢纽。位于鲇鱼山水库下游4公里处的灌河上,兴建于1970一一19xx年8月间,由溢流坝、土坝、冲沙闸、灌溉闸、李湖堤等建筑物组成。水库下泄流量500立方米每秒,冲沙闸泄洪200立方米每秒。

主要建筑物:溢流坝,基础虽为斑状花岗岩,但表面高程仅63.7——65.5 米。岩面以上,左岸为重粘土,厚度2.5米,其下为泥质沙卵石,最大厚度5米,靠近坝轴线处,为砂卵石,上部覆盖厚度一米左右的沙壤土及沙质淤泥,右岸为砂砾石,最大厚度 5米。坝体为浆砌块石,混凝土护面,堰顶高程77.6米,堰顶长180米,最大坝高8:2米,平堰顶库容363万立方米。

土坝与溢流坝左端相接,结构为均质土坝,坝顶长50、坝顶宽3米,坝顶高程81米,最大坝高10米。冲沙闸,位于溢流坝右端,基础为斑状花岗岩,闸底高程72米,与河底相平,闸身长109.5米,两侧闸墙高程84米。

李湖堤,位于灌河右岸,枢纽上游,堤顶长1110、堤顶宽3米,堤顶高程84米,最大堤高10米,最大流量2220立方米每秒。

总干渠,由渠首至分水闸全长17.7公里,上游渠道底宽 46米,干渠本身灌溉面积1.76万亩,主要是向东、中、西3条干渠供水。总干渠为硬化渠道,两侧均为块石护坡,有各类建筑物75座。

下马河干渠,直接由鲇鱼山水库3号副坝下引水,全长32.10公里,上游渠底宽2.5米,正常引水流量2.83立方米每秒。渠上有各类建筑物135座,支渠3条,总长21.3公里,灌溉面积虽然不大,但工程量很大。

泼河灌区。跨光山、潢川二县及潢河、白鹭河两河流域。建于1969——19xx年间。灌区规划为东西两条干渠,其中东干渠延至淮滨县的张庄集,西干渠经椿树店,槐店等向下延伸,灌溉潢川右岸的丘岗地区。泼河干渠从水库灌溉洞开始,全长75.84公里,建成于19xx年5月。上游渠道底宽10米,正常引水流量29立方米每秒。支渠29条,总长270.9公里。

石山口灌区。包括由水库直接引水和由小龙山拦河枢纽引水两部分,总控制流域面积400平方公里,基本上都是丘陵岗地,设计灌溉面积31万亩,其中自流灌溉23.4万亩,提水灌溉7.6万亩,灌溉保证率75%。整个灌区包括小龙山拦河枢纽及石南、石北、龙南、龙北4条干渠,及相应的提水设施。兴建于19xx年大跃进时期。

小龙山拦河枢纽,位于石山口水库下游29公里处,小龙山脚下,距罗山县城4公里,控制区间流域面积225平方公里,整个工程由泄洪闸、主坝、侧坝、围堤、输水洞、工作桥及南灌溉闸等建筑物组成。主要建筑物,泄洪闸,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闸底高程51米,闸顶高程54.5米,闸墙顶高程56.5米。主坝,位于泄洪闸左侧河槽段,为均质土坝,顶长600、顶宽3.米,坝顶高程56米,坝高3一一4米,围堤、顶长4000米,堤顶宽2米,堤顶高程59米.堤高2一一3米。

中小型灌区暨拦河枢纽

信阳地区中小型灌区的作用仅次于大型灌区。由于它分散,调度灵活,对帮助农民提高抗灾自救能力,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很有好处。

五岳灌区。属于10万亩以上的灌区,位于光山县西南部,从五岳水库引水,有干渠1条,长42公里,各类建筑物322座,正常引水流量32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14立方米每秒。支渠15条,总长83.30公里,各类建筑物173座,控制流域面积163.3平方公里,全部属于山丘地区,兴建于1970一一19xx年间。

陈兴寨灌区及拦河枢纽。位于光山县北部,从陈兴寨拦河枢纽引水,有干渠3条,总长35.6公里,各类建筑物49座,正常引水流量4.18立方米每秒,支渠6条,总长7.50公里,各类建筑物10座,控制流域面积85平方公里。

陈兴寨拦河枢纽,位于五岳水库下游45.1公里处的寨河上,始建于19xx年,控制区间流域面积339平方公里,由土坝、泄洪闸,南北干渠进水闸等建筑物组成。其中泄洪闸,底部高程45.3米,闸墩高程51.19米,闸身长5米,总宽53米,共11孔,泄洪量509立方米每秒,土坝、顶长行110米,顶宽20米。坝顶高程49米,最大坝高13米。

金河沟灌区。兴建于1966——19xx年间。位于光山县寨河乡,从金河沟引水,有干渠1条,长5.9公里,各类建筑物16座,正常引水流量0.96立方米每秒。

六、信阳淮河段三普新发现的故城遗址

春秋战国以来,战争频繁,氏族部落相互吞并,在信阳地区淮河中上游派生出申、弦、息、黄、蒋、蓼、番、赖等诸侯小国及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的古城址。

赖国故城。位于息县包信镇傅庄村王庄村民组。西周武王十三年(公元前1122年),周封赖国,子爵,故赖子国,景王七年(公元前538年)秋,楚灵王灭赖国,赖国立国584年。在包信镇政府西北800米的后楼村西南方,一小河转弯处的北岸边有一古冢,当地群众称“赖子墓”或“赖王坟”。

赖国故城城址基本呈正方形,台面东西113、南北112米,均高出附近地面2米左右,四周有约40米宽的城壕环绕,南面及西面部分城壕现被填平为耕地,东面及北面城壕保存完好,城址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赖国城城址文化层厚

2.5米,距地表0.9米以上土质为灰黄色,文化遗物丰富,夹有较多的红烧土块,下层厚0.9—2.5米土色褐质,土质较纯,经过夯实,并有零星夹砂红陶陶片。

《左传》记载:楚灭赖后派斗韦龟与公子弃疾在赖筑城,因东国淮河水患,而“罢赖子师”,撤回修赖城的军队,可见赖国城后来并未增筑。遗址中遗存的鼎、鬲足属龙山文化时期,陶片质地为夹砂陶和夹砂红陶,还有少量泥质灰陶,可辨别的器形有鼎、鬲、豆、罐、碗等。纹饰有绳纹、弦纹和附加堆纹。

高台上有大量西周联裆陶鬲残片,还有东周绳纹陶缸残片与战国陶豆,采集有商代三棱形铜箭头和楚国货币蚁鼻钱。

期思故城。位于淮滨县白露河和淮河汇流处的中间偏南地带,距县城东南十五公里,为期思镇政府所在地。古城北靠小死河,小河由北向南至古城下折向东去,古城以北,死河以西为岗地,死河以东为湾地。古城以南约为2公里的小片岗地,南下至白露河为十里草湾。期思古城便坐落在东、南、北三面湾地包围的一片岗地上。

故城遗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700、南北宽400——500米,面积约85万平方米。古城除北面紧靠死河与城内地面相平,已无墙址痕迹外,其余三面墙址依然可见,墙址残高2——4米,基宽32米左右。东部和南部护城河残迹尚存。在古城遗址范围内,地面遗物较为丰富,采集到的有商周时期的陶鼎、鬲足;西周、春秋、战国时代的铜剑、铜戈、铜矛、铜鼎、铜壶和较多的蚁鼻钱,并发现有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金币“郢爰”,以及汉代石印章等遗物。

高店春秋故城。位于罗山县城西北16公里的高店乡政府所在地。高店春秋故城遗址平面呈现“凸”型,北城墙长630、西城墙500、东城墙350米,南部不规划城墙近700米,城内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原城墙高4米,顶部宽4米左右,城墙外侧有3米护坡,护坡外是一条宽约20米的壕沟,围城一圈,现只保存有部分。城内东南部有一块高台地,极有可能是当时的宫殿区域。城南的壕沟实际上是浉河支流,从城址西南方向流入经过南墙下壕沟从城东北方向流入浉河。

故城址内外近30年来不断有文物出土,19xx年当时高店公社高店大队第九生产队社员在城西南平整土地时发现3件春秋早期青铜器,铜器放在砖砌的圆坑内,匜和壶放在铜盘内。现3件青铜器调存河南省博物馆。19xx年10月高店公社高店大队第八生产队社员高文柱在城北墙外犁地取土坯时,又发现一批春秋青铜器,有铜鼎、铜壶、铜盆、铜盘、铜匜、铜盉、铜戈、铜短剑及骨质剑鞘、铜镞等,这批铜器多数都带有铭文被称为“奚阝子宿车” 等,铜器时代为春秋早期偏晚,属奚阝氏奴隶主贵族。

在春秋古城遗址内出土的盘,匜的作器是“单”字前面两字被刮得很模糊,无法辩认,“单”字完全一样,与解放前潢川县收集的被郭沫若先生命名为“单鼎”的铭文字体和行文风格很相似,可能出自一人之手。19xx年,武汉大学和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在城址小面积发掘后认为此遗址可能比春秋时期更早一些,有待近一步考证。对于春秋古城究为何城,褚说不一,因此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

息国故城。位于息县西南0.5公里处。城墙大部分已毁,城垣基址依稀可辨,墙基宽30、东西长846、南北宽420、城垣周长2.532米,城内面积为355.320

平方米,文化层厚3米。北城墙有一段保存较完整,长30、高25、宽10余米,段面夯土层厚15厘米,夯窝呈圆形,直径4.5厘米。在城址内不断有周代的器物出土。

故城西二公里淮河东岸,有高5米的土冢,面积约300平方米,相传为春秋息侯之墓。据《本氏·姓氏》载:“息国,姬姓。”《息县志》云:“周武王十三年分封为息侯国。”清《光州志》载:“息县:古息城在县南七里。”

自周武王十三年分封为息侯国,至周庄王十五年(前682)被楚所灭,息国共存400余年。

黄国故城:位于潢川县隆古乡。黄国故城始建于周成王平定东夷之后,西周时为黄国,春秋战国属楚,至公元前七世纪中时(公元前 648 )楚灭黄,才告终结。黄国故城保存完整,古城平面近长方形,实测东墙全长1750、西墙全长1550、南墙全长1650 、北墙全长1720米,城内面积2.8平方公里。

黄国故城城墙最高处7米,低处3米,基宽59米,四周城壕最宽处36\深2米。古城内沈店附近有一处夯土筑成的高台,相传为“黄君台”。高 3-4 米,东西长145、南北宽100米,平面呈长方形,地面遗物丰富;故城西南 1000 米的高坡上,是著名的墓葬群,据探,这一带分布有几百座中、小型墓葬。由于黄国故城的发现印证了文献记载,从此结束了语焉不祥黄国史迹的历史。多年来,黄国故城和墓葬区域出土了许多青铜器、陶器。 1935 年,在英国伦敦“中国艺术博览”会上展出1件铜鼎,郭沫若说:“这件鼎很可能出土于黄国(潢川)境内。” 1966 年在潢川隆古乡高稻场村出土了13件青铜器,其中铜簋的器底铸“蔡公子义工武簋”两行八字铭文。 1975 年潢川上油岗磨盘山出土了春秋早期的3件青铜器,其中铜霝铭文:“黄孙须颈子伯亚臣”。 19xx年和1979 年,罗山高店两次出土黄国青铜器等文物。19xx年,在光山宝相寺“黄君孟”夫妇合葬墓中出土春秋早期青铜器43件,其中有三分之二均有“黄”字的铭文。这座墓位于光山县城西北宝相寺北侧,距黄国故国约20公里。黄国是周代嬴姓国,故城就在潢川县西北 6 公里的隆古乡,由此也可推断出当时黄国地域的广大。

蓼国故城。位于固始县东北35公里的徐集乡古城村,该城平面近似正方形,东西长350、南北宽310米,面积108500平方米,城内高于地面6米,四周城墙已被扒平,但墙基仍然清晰可辩。城内东西临新开的东干渠和古城堰,西南为大堰,北有鸟尾渠,西北隔古城堰为古城村。

在城内发现有的石器和陶器、骨器,还有铜器。石器有箭头、石斧、石铲等生产工具,铜器有剑、镞、凿、铜贝币等,陶器有鼎足、鬲足、尊、罐、壶等残片,陶器以灰陶和夹砂红陶为主。纹饰有绳纹、兰纹、弦纹和附加堆纹等。在城址东南角和西南角的断壁有明显的夯层,厚15-20厘米。在城内中偏南部还发现一处窑址,该窑址南北长40、东西宽30、深5米左右,四周有许多圆形直径约20厘米左右的排烟孔,地面有大量的炼渣和红烧土块,这很可能是一处制陶作坊。

故城所处地势较高,东临城边泉河,北临淮河,西临史河,南临大堰,整个古城四面被河流所包围,为了防止水患而把城墙筑高。从城内发现遗物来看,该城的建筑年代为西周到汉初。在古城的东南部发现一处春秋战国到西汉时期的古墓群,分部非常密集。多达200多座,19xx年在古城的南部还发现三块半楚国金币“郢爰”。

城阳城址。位于信阳市平桥区长台关乡苏楼村。东南紧靠淮河,京广铁路横穿城阳城址中部。城阳城分内城和外城。

内城,座落在一处西高东低的缓坡上,南城为老城,北城为新城。南城的西南隅被认为是宫殿区,东墙长500、西墙长325、南墙长524、北墙长530米。北城是以后扩建的,北城东墙长640米,西墙在南城西壁的基础上向北延长422米,南墙在南城北墙壁的基础上向东延伸406米。南城周长1879米,面积约20万平方米,北城周长3587米,内外城总面积约为68万平方米。

城阳城西面和北面是宽谷深豁的十字港河流,东面距淮河只有一万多米。城北250米有一龙山文化遗址,外城内有大面积的西周、战国时代遗址。在城东北角十字港与淮河交界处,还有地形险要的太子城,据民国《续信阳县志》记载:“太子城相传申伯筑,以居太子宜臼者”。

春秋楚文王灭申之后,城阳城成为楚国北部的一个重要的军事重镇。

番国故城。位于固始县及城北一带,是一座规模宏大的东周时期土城墙遗址。故城分内外两城,内城位于外城的东北部,两城的城墙大部分尚存。外城周长13.5公里,外城的护城河大部分尚存。

在外城的西南和内城各有一座大型汉墓,在外城内的东南角有万营山古墓系城内的古墓葬区。在外城的西南和东南部各有一处春秋战国的遗址。

在故城内外与四周以及城墙夯土内,常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陶器残片标本,以鼎、鬲、豆、盆、罐等为多。19xx年12月在故城南半部出土了3枚楚国金币“郢爰”。19xx年3月至19xx年5月,在故城外东南3华里处的候古堆先后发掘了候古堆春秋大墓和陪葬坑。 19xx年至19xx年,在故城东南角的白狮子地发掘了1——3号春秋战国墓和蝙蝠山1——7号战国墓。

番国故城出土了几十座大大小小的楚墓,内容十分丰富,为研究楚国在江淮一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实物佐证。

白公故城。位于息县临河乡宣楼村,距临河乡政府5.5公里,距淮河6.5公里,北面紧靠淮河的支流小泥河南岸滩地。白公故城以白公而命名。

白公故城城址,长宽相近,略成正方形,高台平面平均高出四周地面4米左右,台面东西116、南北104米,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城址高台台面周边高中间低,中部偏西处,有一个小水塘,近似正方形,长宽约20米,水塘向西有一条小而浅的排水沟延伸到城址以外的平地。城址高台台面及周边向下延伸的

斜坡部分,城址高台土质呈灰黄色,与城址四周附近河滩沙土有明显区别,夹杂有大量的红烧土块、陶片及残存蚌骨等。从采集标本的器形上辨别有鼎、鬲、豆、罐等。质地上主要有灰陶、红陶、夹砂灰陶和夹砂红陶等,并有少量黑陶,器物陶片纹饰以绳纹和附加堆纹为主。19xx年在息县文物普查时,从城址东南约1公里处的宣楼村高店自然村村民宣占友手中征集到一枚铜质印戳,该印戳是楚国铸造“郢爰”金币时所用的印戳。这一发现为研究楚国的铸币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方庄汉代故城。位于息县孙庙乡胡庄村方庄村民组北100米处。东距清水河400米,注入淮河。东西1000,南北750米,面积750000平方米。遗址四周城垣清晰可辨,内含汉砖、筒瓦及陶片,堆积层2米。曾出土有汉镜、铜壶、玉器等。

卞小庄汉代故城。位于邢集乡卞楼村卞小庄村民组。当地老百姓称为“卞京城”。城址为长方形,面积166000平方米,堆积层不明显。在城址地表采集有大量的板瓦等建筑构件,遗存丰富,保存完整。在方畈村魏庄村民组为其墓葬区,墓葬在19xx年平老坟时平掉。东临河100米,北为农田。

柳河汉代故城。位于邢集乡尖山村柳河村民组,当地人称“柳州城”。台地高2.5米,城址呈长方形,长350、宽250米,面积97500平方米,在城址地表采集有大量板瓦、汉砖等建筑构件,在城址内发现有汉代古井,由于开矿,古井被破坏,据当地民工介绍,有古井数口,但具体数量不详。该城城址面积较大,遗存丰富,保存完整。东临柳河200米。

王家岗周、汉故城。位于淮滨县王家岗乡镇府东南6公里处,面积约20万平方米。在遗址地表采集有大量的灰陶片以及鬲腿、鼎腿等标本,遗址上叠加有明清时古集镇——两河集、邬岗寨。同时发现遗址分布有清道光年间的古墓葬、乾隆年间的“勅授中宪大夫晋资政大夫、乾隆乙酉科进士”石碑及龙形图案刻“圣旨”二字石刻各一块。

在故城址内,农耕时常发现地下有青砖铺成的道路和大面积的房屋基础。在古遗址的西侧不远有一条古水道——乌港。从前也叫乌龙港,流到小河口入淮河,上游经王家岗的十二连塘直接洪河。

平昌关汉代故城。位于平桥区平昌关乡古城村,淮河北岸。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在原来发现古城址基础上又发现了外城,内城19万平方米,外城18万平方米,内外城共37万平方米。

在古城的东边发现汉代墓葬群,19xx年信阳市文物局曾在此抢救性发掘了一座汉代古墓。在古城北的古城学校四周发现了大量汉代的建筑构件,面积65880平方米,应为古城的住宅区。在古城南的王畈村发现一条古关道。该关道是古城通往长台关、信阳、湖北随州小林等地的一条古关道。

《重修信阳县志》载:“谢城,在西北六十里,淮河北,浉河西北。”《方舆揽胜》:“之申伯所封之地,即平昌关北之古城。”

古城的新发现为研究信阳的古城址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但还须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喻湾汉代城址。位于浉河区游河乡游河村喻湾村民组西北地。古城大体呈正方形,四面城墙的长度相差无几,东西宽180、南北长210米,面积37800平方米。

四周城墙大部分已被毁坏,残存不多。据其中的一段城墙测量,其宽度为12米,高1.5米~0.5米,最高处达2米。城址周围散落大量的汉代砖、瓦及陶片。据当地百姓介绍,该处为王莽母亲居住的城址,也称莽城。在该城西北25公里处,有一汉墓群,解放前后曾出土大量的汉代印章、陶器和瓷器。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确定这里是一处汉代城址。

左寨汉代城址。位于浉河游河乡李畈村左寨村民组西地,西距白沙河50米。遗址原本是一处近正方形的台地,后因当地修水渠而被挖掉一部分。台地东西长110、南北宽100米,高出周围地面2.2米左右。在遗址内采集有汉代陶罐、陶盆等器物残片。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这里为一处汉代小型城址,面积11000平方米。

兰桥汉代故城。位于平桥区兰店乡兰桥村宋庄组东南。该城址包括宋庄、老店、前林岗和后林岗灯村民组。城址呈长方形,东西长300、南北宽200米,面积60000平方米。原城墙残高1米,现消失。城址北采集有汉代建筑构建灯。西南临明河,东北临农田。

刘集汉、唐古城址。位于平桥区平昌乡刘集村刘集村民组南地,淮河北岸的三级台地上,南距淮河300多米。刘集小学即坐落在遗址的北部边缘。该遗址是一个东西向长方形台地,长105、宽100米,高出周围地面约有2米以上。北面原有一道壕沟,现已被基本填平。当地群众称之为古城。地面上散布有不少汉代至唐代陶片、布纹瓦片。据平昌乡文化站长马旭同志说,此地曾出土一块青砖,其上有铭文“昌都城”三字。深疑平昌乡之“昌”字得名即来自古代的“昌都城”这一地名。

根据调查结果,确定此为一处汉代至唐代的古城址,面积约11000平方米。 吴营金元故城。位于平桥区吴家店乡羊山村吴营村民组。台地高2.5米,南北长250、东西宽200米,面积26200平方米。该城址北有一口水井,城南500米为其墓葬区。该城址保存完好,文化遗存丰富,采集有大量金元时代的盆、罐、碗等瓷器残片标本。据县志记载,该地为北齐时代的淮安城,隋该淮原城。

七、信阳淮河段主要古遗址古墓葬

在1万多年前,中国已经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在新石器时代信阳先后遗存有北方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南方的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等。南北文化的交融、汇集,构成了信阳史前文化发展的基本内涵和文化特色。

1、古遗址

沙塚新石器遗址。位于淮滨县城西北30公里处的麻里乡、肖营村、肖南庄之间。

遗址为台地,呈扁长形,南北长80、东西平均宽20米,面积约1600平方米。高出周围地面5米,堆积层 1—5米。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房基柱洞、灰坑、墓葬等,是一处早期的龙山文化遗存,对研究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平寨新石器遗址。(13)位于固始县城以东22公里处古城村北。遗址四周高出地面4—5米,东西长370、南北宽约250米。在遗址附近,东有老湖河,西有西湖河,南面是开阔的农田。遗址东南约1000余米有两座小石山。

19xx年冬,新开挖一条泉河从遗址中南北穿过,把遗址分割为东西两半。河两岸边的剖面明显地露出1—1.5米厚的文化层,土质呈灰色,掺杂着各种兽骨、石器和陶器碎片。还发现有几处大的灰坑,遗存中石器有斧、凿、锤、镞、砺石、石料等;骨类有鹿角、马、牛、猪、羊、狗等遗物;陶器有泥质、夹砂土红色陶鼎、鬲、碗、盆、罐等器物碎片;还有泥质灰色或土黄色的豆、钵、尊、壶等碎片。纹飾有绳纹、附加堆纹、瓦纹、方格纹等。

平寨遗址是一处河南龙山文化至商周的文化遗址,是淮河流域重要的古文化遗址之一。

盘龙岗新石器遗址。位于潢川县西南30公里处的江家集乡姚楼村,地处大别山北麓的垄岗平原地带。属仰韶—龙山时期,面积近20万平方米。

盘龙岗古文化遗址整体被江姚公路一分为二,故又称前龙岗、后龙岗。遗址平面呈带状形,其间凸凹起伏最高处距地表6米,出土有石镞数枚及陶器,其中以手制陶器为主,有用慢轮修整口沿的迹象。纹饰以划纹、方格纹、绳纹为主,遗址偏南处有灰坑,西南处出土鼎足和鬲足。

霸王台新石器遗址。位于潢川县张集乡霸王台村,属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包含有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存。该遗址南北高而宽,中间低而窄,略呈马蹄形,南北长245、东西宽198米,面积约22644平方米,堆积层0.6—0.8米。在遗址的西北部有一条宽约7米,自东向西的壕沟,把遗址分成南北两部分。

在遗址上采集有仰韶文化时期的陶片、红烧土、石斧、石镰等。在高于地面0.8米处发现三个灰坑,灰坑内夹杂有碎陶片和木炭遗骸等。19xx年2月,在遗址北100米处,采集一件裴李岗文化类型的石磨盘、石磨棒和陶片。陶片多呈橙

黄色,泥质易碎。为我们研究豫东南从采集农业经济走向农业经济提供了实物资料。

南山嘴新石器遗址。位于信阳市浉河区东6公里的五星乡平西村砖窑厂东南侧,南北延伸的小丘陵南端。

南山嘴遗址高出地面约为15米,北临淮河,南1000米有浉河,东南、西南与震雷山、琵琶山隔河相望。属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春秋早期遗址。南北长

67、东西宽66米,面积4488平方米,堆积层厚在1——2米之间。上层属龙山文化,堆积层0.2米—1米,可辨器型有鼎、鬲、盆、罐以及磨制石器等。下层属于仰韶文化,堆积层厚0.7—1.1米,可辨器形的有盆、罐、鼎、环、纺轮、弹丸以及打制、磨制石器等,陶片纹饰有绳纹、划纹、弦纹、涡纹和附加堆纹。19xx年10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安志敏先生曾来此处考察,并发现有类似裴李岗文化的鼎足、陶片等。19xx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为详细了解该遗址文化内涵,曾在此处进行试掘,开5×5米探方四个,10×10米探方两个,发掘面积300平方米,除大量出土陶器(片)、石器外,还发现了一批砾石和细石器,对研究江淮流域,豫南一带原始人类生活、生产情况有着重要的价值。

凉马台新石器遗址。位于潢川县来龙乡的夹塘埂村小童湾村民组。属于龙山晚期的文化遗存。

凉马台遗址地势起伏,西高东低,整体呈长方形,西与石岗起仪相连接。据实测,南北宽140、东西长220米,面积约3080平方米,最高处距自然地平3.7米。发现灰坑3处,为椭圆形、袋形和圆形。其中的一处灰坑,口径约1.1、深约1.7米,内有猪、马、羊、鸡等禽类骨物和碎陶片及残留的谷物等。

在遗址采集有春秋至汉代标本,有打制石器及陶器,其中以鼎腿、鬲腿最多。叠压在这一文化类型之上的是一些夹砂陶片及灰陶片。陶片中夹砂陶多于灰陶,陶色以褐、黑、灰为主。纹饰以网状绳纹为多,也有少量的方格纹。常见器物有分裆绳纹盆、敛口罐等器物残片。

龙王台新石器遗址。位于潢川县张集乡东南隅。遗址地势起伏,东高西低,高处距地表约13米,低处距地表约3米,东西长约318、南北宽约112米。整个遗址约3万5千平方米,呈不规则长方形。在距地表1至2.5米处发现灰坑6外,灰坑口径约1—1.5米,深度约1至3米,有椭圆形、袋状形,不规则长方形、圆形,内涵有鹿、狗、猪、牛、马、羊、鸡等兽禽骨,以及破碎陶片,食物残骸。在遗址偏南距地表约2米外发现废弃土井一眼,井已塌陷,底部散存有残破提水工具罐、壶等陶器。在东南的断面约距地表2米高处有红烧土块,在距地表4米处有4000平方米的高台地,台地夯窝十分明显。在遗址南有6座墓葬群。当地有三条小河沟汇流于遗址脚下,故名三河岔。在大雨过后,遗址断壁自然塌坡,农民可拾到石箭头、石斧等器物。

采集的陶片大多器物为手捏制,有轮修痕迹,大致可分泥质灰陶、火候较其它陶系高,呈青灰色,外表多打磨光滑,器形有罐、盆、碗、鬲、豆、钵等,纹

饰有细绳纹、粗绳纹、蓝纹和附加堆纹等。夹砂红陶质地粗糙,火候低。以鼎、鬲、四系罐、杯为多,纹饰有绳纹、回纹、水波纹。在遗址距地表4米处还发现黑色陶片,质地较硬,素面光滑,薄如蛋壳。器物有双耳罐,四系壶、瓶、碗等。另外在三河岔水沟附近还发现4枚陶网坠。在遗址附近出土的裴李岗文化类型的石磨盘是信阳地区最早的历史标志。

遗址的西南,距地表2.5米处,发现一夹砂红陶罐,在破碎的陶片壁上,沾有炭化的类似粟粒,。与此同时,还发现有两处储存粮食的痕迹,其中一处距地表约1.5米处的坑壁涂抹厚约1厘米的细腻黄土,窖内偏底部残存有厚约15厘米的灰白色粟,表明粟的生产已达到一定的数量和相当的水平。而且粮作物当不止于粟一种,在遗址的东北角距地表约4米处,发现大面积的(60×80平方米)红烧土块,其中用草拌泥的红烧土块里有稻粒和稻杆的痕迹,说明在遗址附近也有种植水稻的可能。

半岗新石器遗址。位于淮滨县城南王店乡半岗村夹沟坝北50米,遗址为高台地,北部紧靠半岗水库,地势南高北低,范围东西长184、南北宽162米,高出地面2——4米。堆积层3米,土质呈褐黄色,在遗址的东南部发现有红烧土层。采集有石斧、石锛、石刀、石镰及残陶片。陶片多为夹砂灰陶,器型可分鼎、鬲、罐、钵、碗等。纹饰有蓝纹、绳纹、弦纹、附加堆纹等。

高台庙新石器遗址。位于淮滨县城西北防胡镇冯庄村黎庄东100米处。一小港沟环绕遗址四周。遗址为灰土堆积,中部隆起,高出地面2——5米,范围东西长100、南北宽98米,面积9800平方米。堆积层3米。采集有磨制石斧、石锛及较多的夹砂陶片、鹿角、蚌壳等物。陶片多为泥质夹砂灰陶、器型有鼎、鬲、罐等。纹饰有蓝纹、绳纹、附加堆纹等。

莲台寺新石器遗址。位于淮滨县城西五公里处的公路南侧,地属台头乡台头村。

遗址为台地高3米,西部紧靠水渠。南北长70、东西长80米,面积5600平方米,堆积层2.5米。土质呈灰色,较为疏松,地面遗物较多,采集有磨制石斧、石锛、残骨针和残陶片,以及较多的蚌壳、兽骨等物。陶片多泥质夹砂灰陶和黑陶,器型可分陶鼎、鬲、钵、高领罐、杯等。纹饰有蓝纹、绳纹、弦纹、附加堆纹等。

堰北寺新石器遗址。位于息县临河级单台村牛小庄村民组南300米。遗址为一高台地,南边紧靠淮河,中部因地形关系,被雨水冲刷成一道5米宽的水沟,通往淮河。遗址东西200、南北180米,面积3.6万平方米。堆积层1米。遗址上的陶片以夹砂陶居多,部分泥质红陶和灰陶,其器形有鼎、鬲、足、罐等。纹饰为绳纹、蓝纹、划纹、附加堆纹。还发现石斧和陶斧。

秦楼新石器遗址。位于息县孙庙乡周围孜村秦楼村民组西南200米处一高台地上。遗址高出地面3米左右,西南部紧靠清水河道,经河水的不断冲刷,现存遗址东西200、南北80米,总面积1.6万平方米。

遗址地表遗存有许多陶片,堆积层厚约3米。采集的陶器残片有鼎、碗、壶、尊、纺轮等。以红陶、黑陶及夹砂陶为主,纹饰有划纹、方格纹、绳纹和附加堆纹。石器有斧、凿和石饼等。该遗址保存的较为完好。

从采集的陶器器型和纹饰分析,属于长江流域屈家岭文化。秦楼遗址的发现为研究淮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文化融合提供了研究史料。

宋楼新石器遗址。位于息县孙庙乡顺河村宋楼村民组西300米。遗址南距淮河800米,东部一条小河自北向南流入淮河,俗称“死河沟子”。小河西部为高岗地,高于地面3-5米,向东、向南倾斜。小河东部略低于小河西部。遗址东西400、南北200米,面积80000平方米。采集标本的器形有:鬲、豆、罐、斝、盉等,以灰陶为主。纹饰以蓝纹、方格纹、绳纹为主。陶器的胎壁厚薄较均匀。

刘楼新石器遗址。位于固始县张广乡刘楼村。台地高2—5米,遗址东西长400、南北宽300米,面积120000平方米,堆积层1.5—2米,内含大量灰红烧土块。在遗址内采集有石钺、石斧、凿、石料和骨器等,陶器有鼎、鬲、尊、罐、壶、豆等标本残片,为灰陶和夹砂红陶。纹饰有绳纹、兰纹、弦纹、附加堆纹等。

梨园新石器遗址。位于罗山县竹竿镇龙桥村方湾组的梨园堆上。东距竹竿河700米。遗址西部被砖厂用土破坏约50米。现南北长130、东西宽98米,面积为12740平方米。东、东南部呈坡状,高出地面8米。堆积层1.5米,有红烧土痕迹。采集的标本有:磨制石斧、磨光黑陶残竹节豆柄。鬲足、鼎腿、红陶罐耳及陶片。纹饰有凸弦纹、绳纹、指甲纹、附加纹及素面陶片。

台子湖新石器遗址。位于平桥区甘岸管理区淮河北岸。该遗址为正方形,南北长400、东西宽250米,面积约1万平方米,其下为屈家岭文化层,文化层厚约4.2米,大部分为西周文化层。采集的标本有杯、罐、鼎、鬲、缸等陶器残片,还有陶纺轮、陶鸡和石斧、蚌壳、骨器及大量石镞等,纹饰主要有绳纹和附加堆纹等。遗址四周为壕沟,长年有水,在其址上拟有一道城墙,出口在中间。该遗址上虽住有20余户居民,但整个遗址基本保持原貌。

徐畈新石器遗址。位于光山县城南25公里南向店乡何畈村西南部。遗址呈长方形,南北长约500、东西宽约400米,面积约30万平方米,堆积层厚1——2米,遗址内有灰坑、烧土、基址数处。采集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砂质灰陶和泥质红陶较多,砂质红陶和泥质灰陶次之,泥质黑陶很少。器型有:鼎、罐、碗、杯、壶、豆、瓮、鬲、钵等。鼎足有鸭嘴形和侧足。纹饰有篮纹、绳纹、方格纹、刻划纹等,多为手制。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有石镰、石锛、石凿和石斧等。石器以磨制为主,使用痕迹较明显。

该遗址属于屈家岭文化,对研究豫南地区、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之间的原始文化面貌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桥头新石器遗址。位于平桥区平昌关乡石桥村桥头村民组。遗址呈椭圆形,南北长300、东西宽150米,面积4.5万平方米,堆积层1.8米,龙山文化堆积层1.3米,二里头文化堆积层5.0米。采集的标本有陶缸、鬲、鼎、豆柄等陶器

残片,石器有石斧、石凿等,纹饰有绳纹和附加堆纹,属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时期遗址。

兴泰寺新石器、商、周遗址。位于息县杨店乡喻庄村张庄村民组东北100米。遗址为一高台地,高出地面1米。北部紧靠泥河,东西130、南北180米,面积2.34万平方米,堆积层2.50米。在遗址内采集有陶鼎、鬲、罐、盆等标本残片和石凿、镞等。陶片以夹砂红、灰陶为主。纹饰有绳纹、方格纹、刻划纹等。

上土城新石器、商周遗址。位于平桥区吴家店镇邱湾村上土城村民组西地,西临游河10米,南临游河500米。属于丘陵地带。遗址为一平整的长方形沙土台地,东西长100、南北宽56米,面积5600平方米。在遗址上采集有新石器时代的蓝纹陶片,商周时期的陶鬲足、绳纹陶罐残片以及红烧土等遗物。

菜园商代遗址。位于狮河区游河乡老庙村菜园村民组东北地。遗址在一长方形台地上,东西长111、南北宽30米,面积3330平方米。高出周围地面2.8米。在遗址上采集有不少泥质红陶和夹砂灰陶残片,陶器器型主要有盆、钵、鬲等,陶器纹样以绳纹和素面为主。据当地群众介绍,该遗址曾出土有石镞等遗物。

孙寨西周遗址。(14)位于信阳市浉河区甘岸乡孔庄村孙寨村民组东,淮河北岸。西周时代。遗址在一台地上,台地现高1.5米。在遗址内采集有陶鬲、陶罐等标本,以绳纹、篮和素面为主。在遗址内曾采集过石斧、石锛、石刀、石镞等。

19xx年省考古研究所对孙寨遗址进行了发掘。在这里揭露出一处西周时代养殖鱼苗沟池遗迹。出土有石器、骨器、陶器等,器型有陶范、陶鬲足、陶翁、陶罐和陶盆等。还有用于鱼捞的竹木工具和木板、残木豆、龟甲等。证明了淮河上游渔业生产已由鱼捞生产转向有目的的渔业养殖阶段,豫南地区在西周时期早已形成了富饶美丽的鱼米之乡。

郑寨凉马台西周遗址。位于息县临河乡郑寨村彭庄南100米。东南距淮河560米,遗址为一高台岗地,高出地面1米,东西80、南北60米,面积4800平方米,堆积层1.20米。遗址采集有鼎、鬲、罐等陶片。纹饰有绳纹和附加堆纹。陶质分红陶、灰陶和夹砂陶。还发现一泥质马头像,为刻划图形。

前进商周汉代遗址。位于浉河区游河乡山淮村前进村民组西地,西邻游河村,南邻游河镇,东北临淮河。一条村级公路从遗址穿过。遗址大体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30、南北宽约84米,面积10920平方米。西边地表被砖瓦厂取土时破坏。在遗址内采集有陶鬲、陶罐、陶盆等器物残片,陶器纹样以绳纹和素面为主。

刘大庙汉代遗址。位于息县临河乡刘大庙村北100米。南距淮河320米。遗址为一高岗地,西部断坡高于地面2.5米。遗址东西160、南北160米,总面积25600平方米。堆积层1.2米。地表散存有陶豆、罐、板瓦、瓦当残片。现遗址中部闭门思过建有小学,其余为耕地,一条东西大路横穿遗址南部,南部埋有多处土坟墓。

小尹山汉代遗址。位于息县濮公山管理区尹山村小尹山村民组“南山陵园”南侧。北距淮河0.8公里,当地村民俗称“瓦碴地”。遗址处于缓岗丘陵地带,东西120、南北150米,总面积18000平方米,地表散存有汉代砖瓦及陶罐碎片,以素面为主,对淮南古文化遗址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据村民讲附近曾出土过汉代砖室墓。

闵湾汉代遗址。位于平桥区吴家店镇邓楼村闵湾村民组南地,南距游河500米,北距淮河6000米,西邻周湾村民组,东邻王冲村民组。遗址大致为一处正方形台地,呈台阶式依次递高,边长为200米。在遗址内采集有汉代的砖、瓦等建筑构件、陶罐、陶盆以及红烧土等。根据调查结果,判断这里为一处汉代遗址,面积40000平方米。

2、古墓葬

淮滨沙冢新石器时期墓葬。(15)位于淮滨县城西北30多公里,坐落在一个辽阔的冲积平原上。出土有磨制石器、骨器、猪骨、还有龟甲卜骨、蚌壳等;陶鼎、陶釜、陶甑、红陶鸟、等,特别是在陶片上发现了原始刻划符号和一团炭化的黍米块。距墓口约20厘米深,在东边发现釜形鼎、圈足杯和猪下颚骨。其余器物均铺放在墓底,人头骨为一老年女性,墓内共出土24件器物,有钵形鼎、釜形鼎、高柄壶形罐、高柄镂孔杯、镂孔圈足豆、陶纺轮、玉项链等。

淮滨沙冢新石器时期墓葬,具有地方特色。它的刻划符号有的与青海柳湾的相似,有的与半坡的类似,还有的具有大汶口的特征。而出土的器物,既受屈家岭文化的影响,又有大汶口的遗风,证明了淮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南北文化交流的过度地带,有着明显的地方特色。

罗山蟒张天湖商周墓地。蟒张天湖商周墓地位于罗山县南蟒张乡天湖村。墓地在天湖村竹竿河西岸的北坡上,墓地长约100、宽约30米。(16)

蟒张商代墓地随葬品中出土许多珍贵的青铜器,其中有鼎、尊、卣、觯、爵、斝等青铜容器;还有斧、刀、锸、削、锛、铲、凿、锥等生产工和矛、戈、钺、镞等兵器,此外还有一些车马器等。这批青铜器保存完好,很少锈蚀,细腻而精湛。

该墓地有铭文和族徽的商代青铜器共40件,其中有“息”字铭文的共26件。关于商代息族,殷墟骨臼刻辞有:“戊申妇息示二屯永”。(《续》六、九、

四)。“妇息”即息族之女嫁给商王者,成为武丁的后妃,并参与了武丁的重要活动,可以推知罗山蟒张商代墓地应是商代息国的贵族墓地。

罗山蟒张天湖墓地是近年来商代考古重要发现之一,在息国文化的特征上,基本上与中原商王朝文化保持一致,但有有明显的地方特点。如用青膏泥涂抹墓壁,漆木器和几何纹硬陶罐等,都不见或少见于中原地区,而与南方文化有着相近和相似之处。杨育彬先生说:“息国所在的今河南省东南部,应是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相互交汇融合的地区之一,这种交汇融合的文化对于我们分析商文化的地域类型,当有着重要的意义”。

光山黄君孟夫妇春秋早期墓。(17)黄君孟夫妇墓位于光山县城西北宝相寺北侧,距春秋黄国故城东北20公里,为淮河流域黄国国君墓。出土的铭文大多为“黄君孟自作行器 ”和“黄子作黄夫人孟姬”等字样。

黄国是周代赢姓国,故城在潢川县西北6公里的隆古,黄君孟夫妇合葬墓年代明确,在墓葬形制、随葬器物等方面具有明显地域特色,为我们研究春秋早期江淮地区国君墓的棺椁制度、服饰、随葬品等,提供了翔实资料。

信阳市平西春秋墓地。(18)位于浉河区平西村砖厂东、南高地坡角下。墓

1、墓2并列在一起。随葬器物有:铜器、陶器和玉器。铜鬲的唇沿周边铸有铭文:“樊夫人龙赢用其吉金自作鬲”等。墓5 主棺椁与陪葬箱都置于木炭层上。主棺内出土有玉器、铜器等。陪葬箱内出土有铜器、陶器等。其中铜壶的颈部铸有铭文:“番叔口龠,自作宝壶,其永用之”等。

樊君樊夫人墓在今信阳市,地近湖北襄阳之樊,出土铜器虽与西周中晚期中原地区所出的器形纹饰相似,但出土的陶鬲形盉却具地方特点。

固始侯古堆一号墓。(19)该墓位于县城东南1.5千米的土岗上,三面丘陵,东临史河,由南注入淮河。一号墓主墓出土了17具殉人和青铜器、玉器、陶器、瓷器等。根据出土铭文通簠记述,墓主人名叫勾吾夫人,是宋景公的妹妹,远嫁吴王的太子——夫差。

陪葬坑位于主墓地北侧13米左右,陪葬坑内陪葬了大批文物,特别是3乘肩舆、2匹马以及6架木瑟、2套编钟、镈钟和成套礼器等。

磨盘山墓群。磨盘山墓群位于潢川县谈店乡老李店村韦岗头村民组,距磨盘山遗址600米。墓群西距淮河支流小潢河1800米。磨盘山墓群为一春秋墓群,初步测定面积约1000平方米。19xx年,出土有青铜霝、青铜盉以及壶、盘、鼎残片等,其中青铜霝肩部铸有铭文:“惟正月初吉丁庚黄孙须驺子白亚臣自作??”。应属春秋黄国遗物,经调查附近还有同期墓葬分布。

吴岗古战国、汉墓群。位于罗山县城东南17公里处的莽张乡吴岗村,东临竹竿河。吴岗古墓群不规则的分布在东西长1500、南北宽1000米,面积约1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共有墓葬33座,最大的墓葬为王坟堆。

33座墓葬的土冢平面呈圆形,大小不一。大的直径约40米,小的约20米。在墓葬处发现有战国至汉代的陶器和青铜器,还发现有7块楚国金币“郢爰”等。

长台关一、二号墓:(20)1957、19xx年省文物工作队发掘了长台关一、二号楚墓。北临十字江、东临淮河。两座墓形制相同,内容丰富,出土有成组的乐器、车马器、兵器、礼器、木漆器、玉器、丝织品和陶器等等。

这是两座并排埋葬的楚墓,是大型的木椁墓。有七间墓室。这座用539根方木筑成的具有七室的椁室结构是当时鄂、豫、皖、湘等省所发现楚墓中形制最为庞大的。

墓内共出土了800余件文物,有青铜器礼器、乐器、玉器、木漆器、陶器、丝织品和果核等。

曙光战国、汉代墓群。位于潢川县双柳树镇曙光村后杨冲村民组,北距白露河400米。面积5000平方米,墓群分布地带高出周围地表2—2.5米,分布数十座封冢。19xx年曾清理战国墓2座,汉墓2座,分别出土有战国陶鼎、豆、壶、罐和汉代铜镜、陶俑等。

八、信阳淮河航运和船舶制造

航运与船舶是古代至近现代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尤其是在古代,在陆上交通运输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水上运输更为便捷和舒适。一时,信阳沿淮两岸修建了许多的渡口和码头。有了航运,自然也就离不开船只和造船。

明代梁渡口。该渡口位于淮滨县芦集乡邢营村西南淮河之上,渡口对岸为潢川县踅子镇。为淮滨境内淮河上较早的渡口之一,并一直延用至今。因当初为梁姓经营所以称为梁渡口。该渡口为当时淮滨地区通往古光州(今潢川)的重要交通咽喉。

三里店明清渡口,位于信阳市滨河路西。主要使用竹排运输粮食、食盐、布匹灯货物,直通湖北,隔河与信阳市南关相望。竹排是当时主要的水上运输工具,用去皮烧糊的毛竹钉制而成,主要运输货物为主。北临浉河、东临浉河大桥、西临学校、南临民居。

浉河明清渡口。乾隆时,浉河尚能通船,到了道光只能行排了。位于信阳市沿河大道南。浉河是季节河,河水浅时,人们便趟水过河,水位上涨时用竹排摆渡。是靠水路交通,船排顺河而下,直通皖吴。另有三个摆渡口。南临浉河、北临百佳服装城、西临浉河大市场、东临彩虹桥。

淮滨清代渡口。位于城关镇东南淮河之上。清时为乌龙集渡口,19xx年改为淮滨渡口。之后曾经数次改扩建。是淮滨淮河公路大桥修建以前,淮滨通往固始、商城公路交通咽喉,为当时信阳地区唯一可载汽车的渡口。现由于淮滨淮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后,该渡口功能和规模逐渐萎缩。

吕大营清代渡口。该渡口位于淮滨县台头乡吕大营村南淮河之上。原为何姓摆渡,后为吕姓经营遂改称为吕渡口,现称为吕大营渡口。

清代葛渡口。位于淮滨县邓湾乡小集村南淮河之上。该渡口初建于清顺治年间,为淮滨境内较早的淮河渡口之一。因当初渡口为当地葛姓所设,因此称为葛渡口并一直延用至今。

齐埠清代渡口。位于息县城郊乡徐庄村齐埠组南200米,地处淮河东岸,南北长30、东西宽10米,面积3000平方米。为清代通往罗山的古渡口。

清代刁渡口。位于息县陈棚乡易庙村刁老楼村民组东480米淮河西岸,刁老楼沙场路东端10×10米,面积100平方米。为清代东通潢川淮凤渡口,当地俗称“刁渡口”,现仍在摆渡在使用。

临河清代渡口。位于息县临河乡临河村码头埠口淮河岸。南北长300、东西宽50米,总面积15000面积面积平方米。为清代淮河运输渡口旧址,当时以排筏运输为主。现渡口仍在使用。

新辅渡口。位于息县城郊乡新辅村黄寨村民组东淮河北岸。原新辅至丁店老路与淮河交叉处。10×10米,面积100平方米。为清代淮河运输渡口旧址。当时以排筏运输为主,现以机械船运为主。

大埠口清代渡口。位于息县城关镇埠口居委会淮河北岸。为清代通往光山的渡口,渡口陡坡甬道东西宽4、南北长10米,总面积40平方米。用青石板铺垫而成,两旁堤埂高5米,堤埂用青石砌成。基本形制结构保存较完整。

明港明清渡口。位于平桥区明港镇街明河桥东10米。渡口呈南北走向,渡口北原有座青石桥,11墩,12孔,桥墩用铁耙钉,坚固耐用。水浅时,人们使用石桥过河,发水时使用渡口。到了清末,这里已没有了船只,来往行人及运输货物只能使用竹排摆渡。东南临明河河滩,北临民居、西临明河桥。

高西明清渡口。位于平桥区肖店乡高寨村高西组南临淮河处,渡口现已废弃。此渡口以前是通往龙井乡的一个重要淮河要道,当年刘邓大军渡淮河时曾从这里渡过。由于时代的变迁,公路交通的便利,渡口已无人使用。高西渡口南临龙井乡烧盆店村老牛圈组、北临沙滩,东、西临淮河。

大王营渡口。位于浉河区肖店乡范山村大王营组东北。曾是十分繁华的渡口,周边几个乡都使用该渡口。东北临淮河、西临淮河桥、南临公路,在渡口曾出土5件铁釜。

往流明清漕运河,位于固始县往流段运河西起田家河淮河口,东至马家行入淮河口,途径航运公司、王家岗、往流镇、余岗头、张目坎排灌站。全长20.9千米。

该运河开挖年代不详,当地老人只知是年代很久的人工运河。当初这一带商贸繁荣,交易频繁,入淮货运量大,而淮河河道离此较远,运输较为困难。后来人们利用这里的地形,挖掘了这里的人工运河,在这段河道上设置了朱皋码头,现搬运公司码头、往流镇码头、余岗头码码头。引淮河水入河道,船排来往如梭,

方便了商贸货运,活跃了当地经济。现运河引水处到往流镇水面宽阔仍可行船,到张目坎处水面逐渐缩小,流量减弱,但河岸还保持原状。

宋金望岗码头。位于固始县三河尖乡新三河居委会西部的淮河南岸。北宋末年金兵侵犯中原时,宋军退宋南岸,金后无法渡河,望着对岸叹息,由此得名望岗。旧时为闻名淮河上游港口,居民曾多达3000多户,12000余人,为商业集中地,小镇大市,旧有“小上海”之称。客商来自豫、皖、上海、南京、江浙、山西等地,设有山西、湖北会馆,有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英国)亚西亚石油公司、(美国)美季石油公司等。

现建有码头管理站。19xx年设立100吨级的泊位三个,岸线长325米,纵深180米,面积4.8万平方米.混凝土硬化堆物场1.25万平方米,机械装卸完备。以淮河为航道,上游通至淮滨、信阳、漯河,下游通达沿江沿海的南京、汉口、上海、镇江、连云港。为淮河上重要码头。旁有轮船修造厂。

宋元朱皋码头。位于固始县往流镇西偏北,北隔淮河与安徽阜南县王家坝镇张湾村相望。总面积3平方公里。元末农民起义首领刘福通屯兵朱皋一带,攻取附近诸州县。宋元时期朱皋是较大的建判镇,同商城镇齐名。

明代淮滨港。位于淮滨县城关镇东部,淮河西侧。明代成港,清时称乌龙港。19xx年改称淮滨港。该港口自清代以来就是豫南最大的港口码头虽几经兴衰但一直沿用至今。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几经修建改造。最兴盛时期曾有石基混凝土码头、简易码头、货场各一处。有轮渡机船2艘,客轮1艘,客轮至安徽蚌埠往返。还拥有拖轮24艘,波轮23艘,各类货船571艘。成为淮河中上游常年通航的综合性港口。也是淮滨至安徽、江苏等水运的重要港口。

浉河岗明清码头。位于浉河区浉河岗乡街南。南北走向。码头在明清时十分繁荣,运输茶叶、土产、食盐等货物。东西临浉河岗乡街、南北临山。

油坊榜明清码头。位于浉河岗乡马畈村油坊榜村民组南白沙河北岸的山沟内。该码头主要运输茶叶,还有其他日常生活用品。东临马家畈大桥、南临白沙河、西临山、北临冲。

老李湾明清码头。位于李家寨镇中茶村老李湾组西。河为朝天河,是明清时浅滩,河水发源于鸡公山管理区的光头山,从浉河注入淮河。民国时鸡公山上的传教士来往于山上河信阳间,大多是从该码头坐船到信阳的三里店渡口下船。西临107国道、南北临山、西临谢桥。

长陵明清码头。位于息县长陵乡长陵村南淮河自南向东转折处的淮河北岸。东西长150、南北宽30米,总面积4500平方米。码头旧址现为淮河北岸高埂地,上植树林。码头河埂台阶保存完整。对研究淮河航运具有重要的实物价值。

红石桥清代码头。位于息县城关镇南关街清水河红石桥。200×200米,总面积40000平方米。当时以排筏运输为主,后被道路桥梁取代,早已废弃。

王畈清代大埠口,位于浉河区吴家店乡王畈村王畈组南。清代,从江浙、安徽、扬州等处运输食盐等生活用品。当时淮北的盐行销信阳,由于浉河是土河,河身窄而河中水深,可通商船。自道光十二年改行票盐,许多民众以盐业为竞争。在信阳的三里店、游河、平昌等处皆有贩盐店商户。至道光二十八年一场大水之后,浉河河沙壅溜,致使商船不通,运盐该为竹排。北临游河、南临乡政府、东西临树林。

刘湾清代大埠口。位于狮河区游河乡孔畈村刘湾组北。从淮河流域的安徽、扬州等处运输食盐、土产、布匹等日常生活用品,是一处较大的埠口,往来船只十分繁忙,并以盐商为主。是平昌古城到信阳的必经之地。西、北临淮河,南临山、东临路。

潘湾清代中埠口。位于狮河区游河乡孔畈村潘湾组北。大埠口于道光二十八年的一场洪水后,河道德河沙大量滞留,致使商船不通,大埠口废弃,遂改将埠口该为此地,称中埠口。刘北埠口。位于浉河区龙井乡烧盆店村刘北组北。此埠口60至70年代运输还十分的繁忙。用竹排运输粮食、棉花、钢材灯物资。有拉排,由纤夫沿河牵拉。当时每天都有二、三十只放排。北临淮河、三面临河滩。

信阳大拱桥造船厂。建于1959-19xx年,前身为淮滨造船厂,19xx年在淮滨组织修理各种船舶。19xx年发展到40多人,19xx年改为军事修船连。19xx年迁到信阳大拱桥。成为河南省交通厅淮河航运管理处国营船厂。19xx年复迁回淮滨。更名为淮滨国营船厂。

船民公社造船厂。位于淮滨县城关南大街东头埂外,淮河边。19xx年组建,东西长约200、南北宽120米。面积约24000平方米。

船民公社造船厂是解放前散户造船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70年代前以造木船为主,船型有:良伐、对连伐、山扇子、渡船、麻伐子等。80年代以承造水泥船为主,当时水泥造船是淮滨人们的一大发明。现以建造大吨位的铁船为主。

信阳市船运处淮滨造船厂。位于淮滨县城关建设街、北埂外淮河边。1956公私合营组建的造船厂。南北长150、东西宽100米,面积约15000平方米,该船厂70年代前以造木船为主。船型有:良伐、对连伐、山扁子、渡船、麻伐子等。80年代以承造水泥船为主,现以建造大吨位铁船为主,现保存有原厂房3栋。

航运公司船厂。位于固始县往流镇西3公里,是船民聚居的集镇,占地4万平方米。19xx年建船民公社后改航运公司。工业、商业在此设有煤站,并有商店、服务门店和农贸市场、码头、渡口为其商贸运输服务。上世纪70年代前有小船厂打造木船。

信阳大拱桥造船厂。位于信阳市五星乡大拱桥村,建于1959。前身为淮滨造船厂,19xx年在淮滨组织修理各种船舶。19xx年改为军事修船连。19xx年迁到信阳大拱桥。成为河南省交通厅淮河航运管理处国营船厂。19xx年复迁回淮滨。更名为淮滨国营船厂。

九、信阳淮河段主要古建筑及其他设施

有了水便有了生命,人们逐水而居,在沿河两岸生息劳作,建立家园。逐渐,河两岸繁荣起来,他们架起了桥梁,修建了商铺、老街,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又在沿河修建了庙宇寺观,形成了自己的喜爱的民风民俗。

明代倒座观音堂。位于息县城关镇南关街南端。南距淮河5米,正庙位于淮河故道北岸,因庙门朝北,故称“倒座观音堂”。现成为遗址,东西长106、南北宽97米,占地面积10282平方米。现存娘娘殿东,其石匾额“观音堂”现存于息县县城的谯楼上。

清代金龙寺。位于罗山县竹竿镇河口寨北街。清乾隆36年6月(公元1771),湖北黄陂的商人在此修建。金龙寺又名“大王庙”,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原有建筑共有三层殿,现保存下来的有前戏楼、第二层殿东边三间厢房和后层殿及三间配殿。

清代周小寺。位于息县关店乡王岗村周岗村民组周岗八队东200米,东部紧临淮河故道西岸。现为遗址,南北长80、东西宽65米,面积5200平方米。寺庙“周小寺”,现有一尊石人像,首缺失,通高0.90、宽0.50米,厚0.30米。村民仍时常在此进香许愿。

清代淮阳观。位于息县长陵乡长陵村淮河自南向东转折处,淮河北岸东300米。50X50米,总面积2500平方米。遗址地貌为淮河北岸高埂地。20世纪70年代曾发现“清代重修淮阳观碑”存于原长陵公社付业厂,现丢失。寺庙现成为遗址。

清代东岳庙。平桥区明港明河桥村街中,庙已消失,在基址重建一座新庙,在庙址内发现3通石碑,一通石碑上写“重修明港东岳庙西村院,三大土同叩”等碑铭,其余字不清,碑残长144、宽72cm,厚18cm,另二通碑文看不清。南临明河100米。

清代祁庄土地庙。位于明港镇张湾村祁庄村民组,东临淮河。庙址仅剩一棵老槐树,已为庙址。庙址还有当地百姓的一个传说:在庙附近有一户人家,砍了树上的枝杈烧火,结果家中前后死了三口人,之后再也没人敢动老槐树,并且又对槐树进行了培土保护。在庙东南有一眼井,直径80厘米,深10米。

明清紫霞观。位于信阳市东,原观内附设道正司。内供万寿神牌。一名万寿宫。明嘉靖九年道正司禀修后楼五间。嘉靖四十五年重修。清乾隆五年知州朱汝琳重修。原有房舍40间,前大殿5间,塑三清神像。东西廊12间,塑十殿阎罗。

后层高阁3间,塑玉皇上帝,东院3间,奉东岳帝。东院后3间,奉真武师。西院3间,奉三官帝。西院后3间,奉纯阳祖。大殿前卷棚5间,东西门二座,戏楼一座。十三年知州张钺为之碑记。南临浉河50米。

清灵璧池。位于信阳市第七中学后院操场处。群众称其为:“美人塘”。灵璧池北边,为雷母庙。嘉庆二十三年(1817年),南汝光道尹特通阿(满洲镶蓝旗人)因其母畏雷,特为安慰其母而建雷祖庙。因特氏为清之宗室,故取名为清观。

清同治十二年信阳大旱时,驻信阳之南汝光兵备道尹傅寿斌率众祈雨于灵璧池,求雨应验,于是重修雷祖庙,落成之际,题刻石碑。碑的正面,横书“灵璧池”三字。背面横式竖排草书碑文:“信阳城东南有观,曰佑清。观前有池,癸酉岁旱,携僚佐祷于此,有奇验。既新其观,复署斯池紫清三玉。池之东,誥灵所居,其是之谓乎。寿斌并识。” 南临浉河。

三里店驿站。位于信阳市滨河路西。唐称“菱波驿”。乾隆艺文志:刘长卿使还至凌波驿,渡浉水作诗。北临浉河。

马营驿站。位于平桥区城阳城保护区马营村马营组西。明代为驿站,从北京至云广之间,驻马店是当时全国最大的驿站,马营是驻马店南中心站。驻扎有百余人,马百余匹,着重为官府传递信件。南临淮河。东临生产路、西临民居、南北临村村通。

明港清代驿站。位于平桥区明港镇明港桥北50米。清顺治十二年六月,知州傅登荣请准设谭家河、明港两个驿站,信阳州走递马六十匹、马夫30名。杠夫50名.驿站马夫等项原额银共2399两。明港驿站,设额70匹。清《会典》载:明港驿五十六匹,马夫,二十七名,杠递夫五十三名,杠轿夫,三十六名。递送公文及探马等夫4名。驿夫27名。兽医1名等。在驿站南210米处有座山西会馆,现消失。南临明河,三面民居。

新店驿站。位于浉河区董家河乡孔畈村新店老街。驿站宽4、长80米,南北走向,为河南、湖北两省边境商品流通之地。未开集以前,商贾沿河坐船滞留于此,始有人开饭店,供行人食宿。由于是新开的饭店,称新店。当时有锅厂、肉铺、百货、药店灯店铺8家。清末京汉铁路建成,商运改集后废止。

驼店驿站。位于浉河区董家河乡驼店村老街,是驼店、河口、何湾三村交界处。《信阳县志》载,该驿站1504年成集,为河南、湖北两省交流、运输必经之地,常有赶骆驼的商人在此住店,因称骆驼店。驿站呈南北走向,人字形,长200、宽3.5米。老街是路面还遗存有当年铺砌的鹅卵石路面。南至董家河、西至驼店河口村、东西临民居。西北临河。

中渡店古集,位息县濮管区中渡店组,紧靠淮河南岸,濮公山东麓。集区有南北2条街,南北长1、东西宽0.5公里,面积0.5平方公里。该集宋初为南北渡淮要津形成集镇。因地处青龙寺,黑龙潭两渡中间,故名“中渡镇”。宋代,镇内设有榷场,后废镇为店。原隔日集现改为日日集,每年农历三月三庙会。

关店清代老街,位于息县关店乡关店村,东西街1条,长250、宽5米。北距淮河新道2千米。街道为砂石路面。明初,息县至光州(潢川)官道经此,设有驿馆,接官亭。后来,附近关庄村关姓居民迁来开店设铺,逐渐形成小集镇,起名关家店。清,属闾河里关家店保。民国时期,设有联保处,是息县至潢川专属的中心站。集市经营有杂货店、银号、布庄、药铺等10余家,还有酒店、饭店、客店、杂行、粮行等行业。建国后,为区、乡和公社机关驻地。农历双日逢集。现废弃。

长陵古集镇。位于息县长陵乡街村,南靠淮河。东西长1.4里,南北宽0.7公里,面积0.98公里。该集在战国时已形成。南朝梁置长陵郡治、长陵县治,后或废或置。唐贞观年间,废县为镇。民国时期,设过区、乡、镇公所,为本县四大集镇之一。农历单日逢集,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庙会。

李家寨清代老街,位于李家寨镇张新店村,这条街两边的房屋大部分保持原貌,为两层阁楼式建筑,包青墙灰瓦,砖木结构,典型的豫南建筑风格。是当时老街的商铺门面,至今还保留有豆腐作坊、酱菜作坊等。观音河穿过老街,流注狮河。

大庙畈明清老街,位于谭家河乡李畈村大庙畈,东西走向,宽8米,长2000米。现保留有清代房屋六户,布瓦覆盖,排门板,是当时的临街铺面。老街有大庙畈寺庙一座和19xx年修建的供销社11间。

楼下明清民居院落。位于新县周河乡毛铺村楼下、楼上两个村民组,整个村落为彭氏家族居住。村落由东向西一字排开,先后修建起12个相对独立的具有豫南建筑风格的大宅院,每个宅院又有一条主通道通向各个宅门,以主通道为中轴两边分别建有二至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庭院,分住一至二户人家,每二至三个宅门又分别建有碉楼,整个村落原保存有五座碉楼,现仅存两座。村子的最西边是彭氏宗祠,整个宗祠为三进院,大门分为两层,上层为戏楼,都由条石和青砖筑成,第二进是倒厅,第三进是宗祠的祭祀祠堂。

在村中一个宅门里有一处保存较完整的明清小院落。这个宅院属于一座大宅门中的其中一个院落,整座大宅门共有三四个小宅院,中间有用条石铺成的公共步道。所有的布局基本都保持原状,房屋内的窗户、隔扇门都是木质镂空雕花质地。房子中间为一近似正方形的天井院,由条石铺就而成,经过左右厢房门前过道到达的是堂屋及住室。后院是主人的起居室,明间的隔扇门和窗户都是木质镂空雕花的,左右两间房屋都是双层阁楼建筑结构。右边的阁楼的木梯是固定住又窄又陡的“之”字型木质台阶,登上楼梯来到二层,二层阁楼门外还有一个延伸出来的楼台,楼台四周都有雕花的栏杆,楼台和阁楼结合处雕刻有木质垂花,当是家中女孩子的绣楼。具有浓郁的豫南建筑风格。

明代杨帆桥。位于光山县晏河乡杨帆村街南头。杨帆桥又叫“无脚三孔桥”,全长27、宽5米,桥面原为花岗岩石条铺地,两边为台阶式,中间为平铺式以通独手推车。19xx年、19xx年石条被人挖走,现为沙石路面。栏杆原为花岗岩石条做望柱,中间的栏板上雕刻有各种人物花卉图案,民国19年(19xx年)光山县发洪水,栏杆被冲垮,后由陈姓组织人改修石墩木栏杆。

王竹园明代石桥。位于淮滨县,该桥横跨于古息县和新蔡的“新息界沟”古水道上。两孔三墩,每节桥身有青石条三块,每块石条长4、宽0.6、厚0.15米,长12米。桥墩由四个圆形石柱叠加组成,每柱高约1.2米。每层由宽约0.6、长约1.8米的板式石条连接。桥墩顶部连接石条的两端向上突出0.15米,以防止桥面石条的左右滑动。此桥距明清的马李店急递铺还远。是处于古新息与蔡州、颖州的官道上的一座桥梁。

明代和丰桥。位于商城县城11公里的河凤桥乡河凤桥村集北端,新发县石桥一座,为三孔拱石桥,石桥全部用红砂岩石横联券法砌成,较为规整。该石桥为南北方向,桥面长28.70米,宽5.00米,桥高3.6米,拱跨径4.3米,拱高

2.4米,其中引桥长12米,桥面无护拦,简朴大方。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樊希贤重修,1764年廷柱捐资重修桥面,原为交通要道,今弃用,保存较好。

清代临河东大桥,息县临河乡村南大港上,南北方向,青石结构。桥长14、宽2.60、高2.60米。桥南北两端桥墩为青砖砌成呈梯形,下底东西3.10,南北2.90米。上部东西2.60,南北2.40米。中部为石柱支撑。桥面为石板铺成。现存南北两端桥墩及南部6米桥面。

上土城清代石桥。位于平桥区吴家店乡上土城村上土城村民组东南,桥长5、宽1.7、高1.7米,由4块青石条铺成。三个桥墩,桥墩由7块青石垒砌。这座石桥是游河乡通往吴家店乡的古官道,南临游河500米。

龙井清代石桥,位于吴家店乡邱湾村龙井村民组东北,长3.5、宽1.2米,高1米。三块石条铺砌。桥墩由庙里砖叠起,桥面石条由庙里构件铺砌。西南临游河。

单孔清代石桥,位于吴家店乡邓楼村二冲村民组南,桥面已被路面覆盖,从侧面能看出桥的形状,长3米,露出水面高1米。用青石条盖成拱状,桥身用青石条砌,桥下水已干。是游河乡通往吴家店的一条小道。北临游河500米。

清代“纲领桥”。位于信阳市建设路南。桥为三孔桥,三孔两墩,桥墩系红砂岩石横联券法砌成,较为规整,石桥为东西走向,桥面长15、宽9米,高8米,桥面无护拦。此桥原称“纲领桥”,始建于清代,乾隆四十七年重修。道光十年,双林寺僧人嵩泉募捐续修,是当时重要的交通要道,今弃用,保存较好。此桥东临基督教堂楼,南距浉河北岸大市场仅百米,该石桥在道光二十八年曾被大水冲毁,后由邑绅王敬绍捐资千金重修。因为此桥在信阳城南最大,所以称“纲领”桥。

清代瓜子桥。位于明港镇张庄村瓜子桥村民组。桥淹没在水库的坝基下。由于青石桥的桥面呈瓜子般墩白点,所以称为瓜子桥。

该处为丘陵,但爪子桥村民组地势低洼,四周高。东临周庄村民组,系列三官庙村李洼村民组,南临三官庙大李庄村民组,南10米是提灌站。

缸瓦桥。位于信阳市湖东管理区三里店街北。桥呈南北走向,单孔桥,拱状,平梁式结构,由十五层红砂石修筑而成。原桥头还建有龙首,现消失。一孔两墩。桥面被水泥所覆盖。东临路,三面临民居。

信阳水利学校。位于狮河区游河乡三官村柴庙组,建于19xx年,为信阳出山店水库专门成立的一所中专学校。现仅存一间。原学校有20余间,进深5米,学生宿舍为草棚,青砖。学校于19xx年解散。

结论

在三千年前的夜空下,一条河在静静地流淌,一种叫“淮”的短尾鸟群聚栖息在河岸边,它们停止了白日的聒噪。山、水、鸟、兽处于一种自然的空寂与平静。这条奔流不息的河因为生存着大量叫“淮”的鸟,而以“淮水”得名。

而以“淮”而得名的淮河,是信阳人民的母亲河,在淮河两岸,山川平原,到处留下祖辈生活的足迹。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淮河就像一根蜿蜒不断的银丝把两岸的古代文化和近现代文化遗存,如珍珠般串起,烙下我们永恒的追忆。

从8千年前的史前文化延续至今,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信阳淮河中上游,以中原文化为主导,以楚文化为转身,兼容吴越文化,逐渐形成他们自己的文化特色——淮上文化。

特有的地域环境,使信阳地区早在周代,就在固始县兴建了我国较早时水利工程——期思陂,它是我国见于文献记载最早的农田水利工程。同时也产生出我国著名的水利专家——孙叔敖。农田水利建设是各个时代统治者的一项重要国策,塘、堰、水库、灌区等大中小型水利骨干工程在信阳地区比比皆是,形成纵横交错、水域四通八达的水乡泽国。

发达的水系,繁忙的码头和漕运,便利的水上交通,于是,给淮河两岸带来了不同的文化特色,河岸的人民在接受不同文化的同时,按照他们自己的审美、自己的感悟,逐渐形成自身的淮上文化特色。也就是在各种文化氛围包围之下的一种杂糅文化,它杂而不乱,以小见大,形成信阳地区五里不同语,十里不同俗的地域文化。

信阳地区的古代文化、水利航运文化、乡土建筑文化、茶文化等等无不与淮河流域文化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吸收息息相关。她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沿着奔流的淮河生生不息,就像叫“淮”的鸟一样,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焕发出鲜活的生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