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沉降率-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是临床常用的一种非特异性急性时相检验指标

红细胞沉降率-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是临床常用的一种非特异性急性时相检验指标

红细胞沉降率-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是临床常用的一种非特异性急性时相检验指标,对多种疾病有筛查和治疗监测作用。正常范围为男0-15 mm/h,女0-20 mm/h。

学术术语来源——

植入外固定支架并微创扩髓钻孔引流减压修复股骨慢性硬化性骨髓炎:15例骨愈合随访

文章亮点:

试验特点在于置入外固定支架并使用扩髓钻孔减压,不进行硬化骨切除及大切口达到临床愈合,保证患者早期活动及减少痛苦。在股骨硬化性骨髓炎病灶处行均匀钻孔减压及髓腔内扩髓,速建骨髓腔内血液循环,达到髓腔内硬化骨病灶处致病菌彻底清除,从而得到硬化性骨髓炎治疗的目的。

关键词:

植入物;骨植入物;硬化性骨髓炎;外固定支架;扩髓;钻孔减压;闭式引流;骨感染;慢性骨髓炎;疼痛

主题词:

股骨;骨髓炎;外固定器;疼痛

摘要

背景:长骨硬化性骨髓炎治疗时,大切口硬化骨切除可能做到病灶彻底清除,但引起骨不连对慢性硬化性骨髓炎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

目的:探索应用外固定支架并微创扩髓钻孔减压修复15例股骨慢性硬化性骨髓炎,在坚强固定及有效减压双重作用下的骨愈合。

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标准的股骨慢性硬化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在20xx年2月至20xx年10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5例股骨慢性硬化性骨髓炎患者,依据X射线判定的病灶范围和位置,设计好外固定支架。将髓腔向远近端打通,同时病骨表面闭合用小电钻多处开洞,股骨前外侧,长轴

钻孔两排,行距约1.0 cm,孔距0.5 cm,深度约相当于髓腔中心略深,长度为病变的长度,扩髓切口处局部用敏感抗生素浸泡及骨髓腔闭式引流5 min,膝关节屈曲90°位,股骨前外侧病灶两端用单臂外固定支架平行固定。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0-28个月,平均15个月,其中10例患者治愈,4例显效,1例无效。显效患者固定后患肢疼痛,窦道口流脓症状明显好转,外固定架取出后6周出现肢体原切口周围疼痛症状,抗菌药物静点2周症状消失;无效患者膝关节屈曲活动轻度受限。与固定前相比,股骨慢性硬化性骨髓炎患者固定后目测类比疼痛评分、红细胞沉降率、全血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 < 0.05)。说明应用外固定支架并微创扩髓钻孔减压修复股骨慢性硬化性骨髓炎可以取得固定坚强减压有效的作用,有利于骨愈合。

 

第二篇:3红细胞沉降率

.3红细胞沉降率:

westergren法 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iahinhkob法 男性0-8mm/h, 女性0-12mm/h。

*增快: 急性炎症,结缔组织病,严重贫血,恶性肿瘤,结核病.

减慢: 红细胞增多症,脱水.

g.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情况:(00.5-1.5)%

*增高: 溶血性贫血,大量出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维生素B12时.

降低: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1 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4项。

a.血红蛋白(Hb):正常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新生儿 170-200g/L。

*增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 贫血,出血*

b.红细胞(RBC)计数:正常男性为400-550万/μL,女性为350~500万/μL,新生儿为600~700万/μL; *增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 贫血,出血 *

c.白细胞(WBC)计数:正常成人为4000~10000/μL,新生儿为15000~20000/μL,6个月至2岁婴儿为11000~12000/μL。

*升高: 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

降低: 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白细胞分类计数(DC,以比值计):白细胞分为5类。

一是中性粒细胞(Gran),正常为0.50~0.70,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增高: 细菌感染,炎症;

降低: 病毒性感染*

二是淋巴细胞(Lym),正常为0.20~0.40,增多时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百日咳等;其减少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增多;

*增高: 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降低: 免疫缺陷 *

三是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005~0.05,增多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

*增高: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

四是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0.01,临床意义不大;

五是单核细胞,正常为0.03~0.08,增多时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增高: 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