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施方案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施方案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单位施工组织设计”实训课程是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一门主要的必修实践环节,通过本实训,培养学生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能力和运用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组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能力和方法。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单位工程施工组织研究的对象和基本任务;

2.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能力;

2.培养运用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组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培养严谨、求实、细致的工作作风。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教学方法

建议采用案例教学,任务推动的教学方法。指导教师下达设计任务书,布置设计任务,并提示与设计任务有关的知识和要求,学生以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的方式自学,边学习边实践,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最后完成设计任务。

(二)教学过程建议

1.设计任务(题目)选取要紧密联系实际,最好来自建筑工程生产一线,以增强实训的实用性、针对性和适应性。

2.指导教师应根据设计要求,编制设计任务书和设计任务指导书。

3.教学形式小组学习、集中面授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4.学生应用多种媒体教材进行学习,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设计任务。

四、教学媒体

1.参考教学媒体可选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和《建筑施工Ⅱ-建筑施工组织》的多种媒体教材。

2.指导教师编制的设计指导书。

3.指导教师推荐的相关规范、标准和设计手册等。

五、课程考核

1.本课程的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最终提交成果的成绩综合确定。平时成绩占20%,根据学生学习态度和设计任务完成进度评定。最终提交成果的成绩占80%,根据设计任务书规定任务完成情况和质量进行评定。

2.考核方式可以采用笔试、口试和答辩的方式进行。

3.本课程的考核由省级电大负责组织,并应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第二部分 学时分配

“单位施工组织设计”实训课程 2学分 36学时。包括单位施工组织理论教学内容和设计内容,学时分配如下:

次序 1 2 3 4 5 6 7 8

内容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准备工作

单位工程概况 单位工程施工方案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 单位工程资源需要量的计算 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 设计资料整理装订

总计

课内学时 3 3 9 6 6 7 2 36

教学学时 设计学时

1 1 3 2 2 3 12

2 2 6 4 4 4 2 24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一、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准备工作

(一)教学内容 :

国家及当地的相关法律法规;施工图及相关资料;招标文件;单位工程预算文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编排。

(二)教学要求:

1. 熟悉国家及当地的相关法律法规;

2. 熟悉施工图及相关资料、招标文件和单位工程预算文件;

3. 了解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编排。

二、 单位工程概况

(一)教学内容

单位工程建设概况;建筑设计概况;结构设计概况;其他设计概况;工程施工概况。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单位工程建设概况;

2.熟悉建筑设计概况、结构设计概况和其他设计概况;

3.熟悉工程施工概况。

三、单位工程施工方案

(一)教学内容

单位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单位工程施工方法;单位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单位工程施工质量措施;单位工程施工安全措施;单位工程降低成本措施。

(二)教学要求:

1、熟悉单位工程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方法;

2、掌握施工技术措施;

3、掌握单位工程施工质量措施;

4、掌握单位工程施工安全措施;

5、掌握单位工程降低成本措施。

四、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

(一)教学内容

施工进度计划的作用;施工顺序的确定;工程量的计算;劳动量的计算;延续时间的确定和资源量的确定;流水施工的组织和节拍的确定;工期的确定;进度计划的初排和调整。

(二)教学要求:

1.了解施工进度计划的作用;

2.熟悉施工顺序的确定、工程量和劳动量的计算;

3.熟悉延续时间的确定和资源量的确定;

4.掌握流水施工的组织和节拍的确定;工期的确定以及进度计划的初排和调整。

五、单位工程资源需要量的计算

(一)教学内容

根据工期进行资源量需求分析;劳动力、原材料、施工机械、周转材料、临时设施的计算;施工准备工作计划;项目管理模式的设置。

(二)教学要求:

1.熟悉根据工期进行资源量需求分析;

2.掌握劳动力、原材料、施工机械、周转材料、临时设施的计算;

3.了解施工准备工作计划;项目管理模式的设置。

六、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

(一)教学内容

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布置图的编制原则;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布置图的编制方法;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布置程序。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布置图的编制原则;

2.熟悉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布置图的编制方法;

3.熟悉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布置程序。

第四部分 设计任务和要求

一、设计内容(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条件

建筑工程施工图,包括:建筑、结构和水电施工图;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份;工程施工条件等。

(二)提交成果

工程概况;施工准备工作;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图、资源及资金计划;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及环境保护措施;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二、设计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设计任务规定的全部内容。

 

第二篇: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文档

一、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包括工程概况、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资源需用量计划、施工平面布置图、技术组织措施、技术经济指标等,如所示。

二、编制依据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依据一般有以下几方面:

1、工程承包合同;

2、建设单位可提供的条件:临时设施、水、电等;

3、施工图纸及设计单位的有关要求;

4、有关法规、规范、规程、定额、图集等;

5、企业相关要求;

6、施工组织总设计;

7、资源(机械、材料、构件、半成品等)配备情况;

8、施工现场条件;

9、水文、地质、气象资料。

三、编制程序

总体程序为:分析施工合同、施工条件→编写目录及框架→分工编写→汇总协调→统一审查→修改定稿→报批。

具体如下:

熟悉、审查施工图,相关情况调查研究→确定施工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分层、分段计算工程量、劳动量→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网络图)→编制资源需用量计划→确定生产、生活临时设施→确定临时供水、供电管线→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计算技术经济指标→制定保证措施→审定。

四、工程概况和施工特点分析

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建设概况、工程特点(建筑设计特点、结构设计特点、建设地点特点)、施工条件等;

施工特点分析,如关键技术问题等。

五、主要技术组织措施

主要有:

1、保证进度目标的措施;

2、保证质量目标的措施;

3、保证安全目标的措施;

4、保证成本目标的措施;

5、保证季节施工目标的措施;

6、保护环境的措施;

7、文明施工措施。

六、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

1、划分施工段;

2、确定施工程序;

3、确定施工流向;

4、确定施工顺序;

5、确定施工方法、施工机械。

(一)确定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是指单位工程中各分部工程之间的向后顺序,一般为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饰;先土建、后设备;实际中可能有调整。

注意与建设程序的区分:

建设程序是指导建设项目从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整个建设过程中各个阶段及其先后顺序。施工阶段的建设程序是指签工程承包合同、接受任务→准备工作→组织施工→竣工验收。

(二)确定施工流向

施工流向是指单位工程在平面或竖向施工开始的部位和进展的方向,属逻辑关系中的组织关系。

确定施工流向应考虑的因素为:建设单位的要求;施工的繁简程度;施工方便、构造合理;保证工期和质量。

外装饰施工流向(竖向)可为:上→下,如图所示;下→上,如图所示;分段:总体为“下→上”,各段内为“上→下”,如图所示。

(三)确定施工顺序

施工顺序是指各分项工程或施工过程之间的先后顺序,即逻辑关系中的工艺关系。

确定施工顺序的原则为:

1、符合施工工艺及构造的要求;

2、与施工方法及采用的机械协调;

3、符合施工组织的要求(工期、人员、机械);

4、保证施工质量;

5、有利于成品保护;

6、考虑气候条件;

7、符合安全施工要求。

多层混合结构房屋的施工顺序,如图所示。

多层现浇混凝土结构房屋施工顺序为: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施工准备→扎柱钢筋→支柱模板→支梁、板、楼梯模板→浇柱混凝土→扎梁、板、楼梯钢筋→浇梁、板、楼梯混凝土→上层放线、检查→扎二层柱钢筋→重复至顶层→砌墙体。

(四)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选择

1、基本要求

(1)以主要分部分项工程为主(工程量大、工期长、重要的;新工艺、新技术、新结构、质量要求高的;特殊结构、不熟悉、缺乏经验的)。

(2)符合总设计的要求。

(3)满足施工技术的要求(如:机械型号)。

(4)提高工厂化、机械化程度(如:混凝土构件、预制磨石、钢筋加工)。

(5)满足先进、合理、可行、经济的要求(分析、比较、计算)。

(6)满足工期、质量、安全要求。

2、机械选择

(1)选择的内容

类型、型号、数量。

(2)选择的原则

满足施工工艺的要求;

自有或可以租用;

经济合理且技术先进。

(3)施工方法的选择

七、施工进度计划

(一)作用

使施工过程合理、保证工期目标;

为分解、落实进度计划提供依据;

为编制资源需用量计划提供依据。

(二)编制的依据

施工图;

施工方案;

各种定额;

水文、地质、气象资料;

要求工期;

资源供应情况。

(三)表达方式

可为横道图、网络图,如所示。

(四)编制步骤

横道图的编制步骤,如所示。

网络图的编制步骤,如所示。

八、资源需用量计划

(一)劳动力需要量计划

作为安排劳动力、调配和衡量劳动力消耗指标、安排生活福利设施的依据,其编制方法是将施工进度计划表中所列各施工过程每天(或旬、月)劳动量、人数按工程汇总填人劳动力需要量计划表。

(二)主要材料需要量计划

主要作为备料、供料和确定仓库、堆场面积及组织运输的依据。其编制方法是,根据施工预算中工料分析表、施工进度计划表,材料的贮备和消耗定额,将施工中需要的材料,按品种、规格、数量、使用时间计算汇总,填入主要材料需要量计划表。

(三)构件和半成品需要量计划

它主要用于落实加工订货单位,并按照所需规格、数量、时间、组织加工、运输和确定仓库或堆场,可根据施工图和施工进度计划编制。

(四)施工机械需要量计划

它主要用于确定施工机具类型、数量、进场时间,据此落实施工机具来源,组织进场。其编制方法是,将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表中的每一个施工过程,每天所需的机械类型、数量和施工日期进行汇总,即得施工机械需要量计划。

九、施工平面布置图

施工平面布置图主要用于指导单位工程施工的现场平面布置图;是施工方案在施工现场空间上的体现;是在施工现场布置施工机械、材料堆场、仓库、临时设施、临时道路等的依据;是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准备工作的需要内容;是实现文明施工的基本条件,如图所示。

(一)内容

1、建筑总平面图上已建和拟建的地上地下的一切房屋、构筑物以及其他设施(道路和各种管线等)的位置和尺寸。

2、测量放线标桩位置、地形等高线和土方取弃场地。

3、自行式起重机械开行路线、轨道布置和固定式垂直运输设备位置。

4、各种加工厂、搅拌站、材料、加工半成品、—构件、机具的仓库或堆场。

5、生产和生活性福利设施的布置。

6、场内道路的布置和引入的铁路、公路和航道位置。

7、临时给排水管线、供电线路、蒸汽及压缩空气管道等布置。

8、一切安全及防火设施的布置。

(二)设计原则

1、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下,现场布置尽量紧凑,以节约土地。

2、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的运输道路及各种材料堆场、加工厂、仓库、各种机具的位置,尽量使得运距最短,从而减少或避免二次搬运。

3、尽量减少临时设施的数量,降低临时设施费用。

4、临时设施的布置,尽量利于工人的生产和生活,使工人至施工区的距离最近,往返时间最少。

5、符合环保、安全和防火要求。

(三)设计步骤

施工平面布置图,如所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