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变检测的规范化操作要求

血流变检测的规范化操作要求

血液流变学检测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和掌握血液在人体内的流动状态,血流变分析仪是处于生理状态还是处于病理状态。临床血液流变学检测最基本指标或核心指标有:全血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HCT)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测定。从基本指标中可衍生出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与红细胞刚性指数。但是单单测量这些是不够的,后来又增加了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电泳时间与电泳率,血小板黏附与聚集,卡松黏度与卡松屈服应力值,全血高切相对黏度,全血低切相对黏度等,指标虽多,但是规范化操作至关重要,这也是血液流变学得以长远发展的必备条件。

1 血流变检测的规范化操作

1·1 血液的采集是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血液的流变特性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生物节律、饮食及运动等均可影响红细胞压积,血浆蛋白、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故对标本的采集有严格的要求:(1)时间以早晨空腹抽血为宜,禁食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品,采血前1周不用阿斯匹林、潘生丁、维生素K、氨茶碱等药物。

(2)体位选择坐位采血最为合适。(3)女性月经期全血黏度偏低,应避开经期。(4)抽血采用7号针头,需一针见血,速度迅速,以免损伤红细胞及血小板。

1·2 静脉抽血 肝素抗凝管抽5 ml静脉血,测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及血浆黏度等。另抽2 ml静脉血放入含0·109 mmol/L枸橼酸钠溶液0·5 ml的硅化试管中混匀,做血小板聚集测定。

1·3 室温与仪器温度的控制 控制室温与仪器的温度对黏度结果影响很大,实验室温度要求在15~25℃,黏度仪本身温度为37℃。37~15℃的范围内温度每降低1℃,黏度大约上升2%~3%。

1·4 血标本的处理 实验室温度应控制在25℃左右,血液离体后20分钟至4小时检测完毕,存放时间过长会造成全血中碳酸分解,二氧化碳分压下降,pH值发生改变,而使血液黏度测量结果偏高,血液静置后,由于血液有形成分沉集在试管下部,而上部为血浆成分,故每做一个静置后的血样检测必须使其充分混匀,先将试管倾斜后旋转几圈,再轻轻摇晃,用吸管从底部开始吸取血样的1/2后再缓慢地沿试管壁注回。检测前逐个检查血标本是否符合检测要求,有无溶血和凝血块,血样要确保没有气泡、小凝血块、水珠、尘埃等,否则会使结果出现明显差异。

1·5 加样的准确与管道的通畅 常因工作上体检标本垣比较大,涉及标本放置过久细胞下沉,血液黏稠,而上部细胞减少,血流变稀,因此,标本放置到测试孔位之前要轻轻颠倒混匀,最佳血量为2 ml。

1·6 仪器的维护与保养 仪器每天在操作之前要先做维护清洗处理。每月进行1次强力维护,用强碱(NaOH 5 ml)浸泡吸样针20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清洗。每天工作完毕后,应用稀释后的中性清洗剂清洗所有管道、测试杯,使仪器保持管道通畅是结果准确的关键。

在常用临床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中,除反映高凝状态的血液流变学检测方法外,随着医学和相关学科的发展,血栓与止血检测方法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并逐渐建立了一批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有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的检验项目。有报道推出的血浆D-二聚体检测,此方法所测血浆D-二聚体作为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降解产物,其水平的增高反映继发性纤溶活性的增强,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因

此,它对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予后判断及监测溶栓治疗等均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有好多单位又开展了凝血与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的测定,如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 )活性及抑制物( pAl )活性,抗凝血酶Ⅲ( AT-Ⅲ)抗凝血酶Ⅲ活性( AT-Ⅲc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FW )等这些测定都是很有价值的凝血实验诊断指标。近年来国内生产并引进了一些高新技术的血栓/止血测试仪,各种型号的血凝仪,这对广泛开展我国血栓与止血和血液流变学检测及应用,将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2 血流变检测的重要性

血液流变学是一门研究血液及其组份流动和变形规律的一门科学。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英国伦敦、牛津先后召开了血液流变学大会后,70年代我国血液流变学处于萌发阶段,80年代有更多的理工科研究人员转入到该领域,80年代后期至今我国血液流变学有了空前发展,之所以有如此快的发展是由于临床许多病症与血液流变特性密切相关。如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冠心病、高血压及恶性肿瘤是造成人类死亡的最大威胁。而这类病都会使人体血液的流变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血液微循环障碍,组织灌流不足、缺血、缺氧及代谢障碍,严重时导致心、脑缺血。因此,对血液流变特性研究的另一重大意义在于它可以给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预报性资料,甚至于在尚无临床症状时作为预报某些疾病的重要手段。因此,血液流变学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检测手段和中老年健康体检的重要指标。

综上所述,血流变的规范化检测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在疾病的诊断,疗效的观察,预后判断等方面已经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为心脑血管病和其他各种疾病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提出了新理论、新思路、新方法。

 

第二篇:血流变检测意义

血液流变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其内部各种分子和颗粒之间以及血液与血管壁之间必然会产生内磨擦力,这种内磨擦力就是血液粘度产生的原因。

一旦粘度升高,血液流动减慢,大量脂质、脱落的细胞等易沉积在血管内膜上,血中纤维蛋白、血小板等乘机在异物上聚集,使血管腔狭窄,甚至形成血栓,阻碍血液正常流动,使血液粘度进一步升高,形成恶性循环。

1、高切变率下测定的全血粘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红细胞的变形性,也就是说某患者高切变率下粘度增高,说明该患者红细胞的变形性减低(不容易变形)。

2、低切变率下测定的全血粘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红细胞的聚集性,也就是说某患者低切变率下粘度增高,说明该患者红细胞的聚集性增高(容易聚集)。

血液流变学检查已作为一个基础性项目,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老年病的管理中。

血流变检测意义

正常范围:

1、血沉方程K值:男:0~80 女:0~80;

2、红细胞聚集指数:男:3.79~6.04 女:3.19~5.33;

3、红细胞刚性指数:男:2.29~6.72 女:2.16~6.93;

4、红细胞变形指数:0.53~1.11;

5、血浆粘度测定:1.26~1.70;

6、全血粘度测定:

1(l/s)男:17.83~21.35 女:13.79~17.91;

5(l/s)男:8.31~9.95 女:6.81~8.53;

30(l/s)男:5.18~5.94 女:4.29~5.45;

200(l/s)男:3.53~4.65 女:3.36~4.32。

需要了解详细的信息请查阅兰卫临床项目指南,以上项目为部分检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