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心理问题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本科学生

社会调查报告

(城乡调查)

关于空巢老人心理问题的调查报告

学生姓名 颜晶晶 指导教师 管春林

分 院 外国语分院 专 业 英 语

班 级 11英语6班 学 号 1120800617

成 绩 评阅教师签字

2012 年 9 月 1 日

关于空巢老人心理问题的调查报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的不断变迁,社会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深,接踵而至的是“空巢老人”的大量出现,并且日益呈上升趋势。目前,“空巢老人”现象越来越普遍,已不是局部问题而是全社会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空巢老人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另外,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比一般老人的心理问题更为突出, 这不但严重影响到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也会影响到社会和谐和发展,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空巢老人;心理问题;调查

一、序言

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再加上缺少儿女的照顾与沟通,空巢老人往往在心理上比较容易出现问题,严重的则会导致精神病,精神障碍等心理问题。每个老人都需要被精心地照顾,为了空巢老人能安享晚年,为了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我开展了此次社会实践。我在家乡温岭的一些农村对老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了整理,发现了空巢老人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问卷见附件)

二、调查结果和分析

1、消极心理。有些空巢老人由于陪伴自己几十年的老伴去世,一时很难适应。有些空巢老人的子女由于求学或工作远离自己很难陪在身边,慢慢的对周边的人事产生了消极感,觉得什么都没有意思了,悲观失望,无快乐和追求可言。另外,问卷中有36.9%的老人从不参加村中组织的活动,50.3%的老人偶尔参加,这样缺少娱乐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消极心理的产生。

2、自卑心理。由于退休了,没工作,没有经济来源,缺少以前的被尊重和被重视的感觉。儿女又不再听自己安排,感觉到无价值感。退休后的没事可做,不能适应太闲的生活,认为自己成了家庭和社会的拖累,觉得自己的存在没有价值。问卷中我发现65%的农村空巢老人没有收入,35%有经济收入。在有收入的空巢老人中,79.5%是依靠在家种植水稻或农副产品,而有16.5%的部分是依靠开小型商店,4%是依靠国家补助。另外,13.6%的空巢老人表示有较多积蓄,32.7%表示有一些积蓄,53%表示没有积蓄。空巢老人的自卑心理也会随之萌芽。

3、不安全心理。有些老人怕自己生病了没人照顾和关爱,对自己的基本生活 1

感觉不安全。有些老人对社会有些不满意的,但也不说,把自己和社会隔离起来,缺乏安全和信任对周围的事物。问卷中只有39%的空巢老人生活能完全自理,能部分自理的占42.8%,剩下的不能自理的占18.9%。空巢老人的不能自理,再加上没有人关心照顾,这样很容易造成不安全心理。

4、老年性精神障碍。有些老人生活不规律,作息不健康,与自己的伴侣关系不好,或者与子女亲人关系不好就可能诱发各种精神障碍,如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疑病症、恐惧症、强迫症、癔症等。问卷中有52.7%的空巢老人是因为与子女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有差异,为避免冲突而与子女分开居住。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旧的生活习惯会影响空巢老人与子女亲人之间的关系,这些因素容易诱发各种精神障碍。

5、老年性精神病。近年来,老年性精神病发病不断增加,比较常见的有:如老年性精神分裂症,老年性情感性精神病,老年性痴呆,由于某些慢性疾病引起的大脑衰退和心理变态等。大多“空巢老人”陷入寂寞、绝望、抑郁、无助的情绪中,出现“空心焦虑症”,随着这些消极情绪和心理的不断加剧,又会引起身体疾病,最后身心折磨着老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空巢老人参与娱乐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老人的生活就会比较无趣,容易产生老年性精神病。

从以上统计状况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空巢老人在心理上产生不同程度的问题,大部分空巢老人渴望儿女在旁陪伴,渴望有人在身边关心自己,照顾自己,可以安享晚年。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

1、社会因素

(1)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我国,中国素来有养儿防老的观念,随着老年人的年龄逐渐增大,对子女的情感依赖性也不断加强。然而,正当老人需要儿女做依靠的时候,儿女却不在身边,心头涌起孤独无依等消极情绪也是在所难免。

(2)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由于工作,住房,代沟等种种原因,子女实际上很难与父母同住,更多的照顾父母。特别是独生子女一代,再加上社会转型竞争剧烈、压力巨大的情况下,通常无力兼顾事业和家中的老人,以致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弱化。家庭成员不断减少,家庭小型化,不断产生“空巢老人”,由于他们 2

年龄大了又独自一人生活,衣食住行,心里感情上的问题不断大量涌现。缺失和别人的沟通交流,变得寂寞孤独,心情压抑失落。由于儿女没在身边,亲朋好友探访的时间不多,时间长了他们变得更加孤单,失落,没有价值感,被抛弃感等,最后导致了很多心理问题。

(3)社会关注度不高。社会政策对“空巢老人”的关注较少,忽略并且有些政策由于执行层面没落实好,其他主要是有关部门组织的老年活动的较少,村委会对其关注不够。特别是过一些传统的节日时,很少组织相关的一些有益老人身心健康的活动。各村的娱乐设施非常的不够,有些老人只能在闲时到附近的学校去简单锻炼下。有些年龄大一点的由于行走远了不便,不能到附近学校的就只有放弃,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

2、家庭因素

(1)缺少亲情和精神慰藉。“空巢老人”比一般老年人在心理上更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其子女成年后由于求学、工作等原因离家生活,而留在家中的父母在角色转换过程中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各种心理问题也相继产生。

(2)经济状况。没有退休金、养老保险,而他们的子女又顾及不到他们,他们的生活经济来源得不到好的保障。能劳动的只能靠自己捡垃圾或者做点小生意,或子女偶尔给一点来维持其生活。实在不能劳作的老人,就只有靠以前存的一些积蓄来维持最基本的简单生活。这些没有经济保障的老人,担心自己越年老,行动越不便,不能劳作的时候的生活如何继续。他们总是担忧最基本生活,自己的健康问题。当他们看到其他有很好养老条件的老人,心里更是心酸的。这样的挥之不去的阴影,到最后造成心理抑郁症,恐惧症等。

3、个人因素

(1)对子女的情感依赖太强。受传统“养儿防老”观念的影响,目前的空巢老人对子女的依赖还很强,子女不在身边,很容易产生孤独,焦虑,抑郁等“空巢综合症”。

(2)一意孤行,把自己的主观要求和意愿全加在子女身上。空巢老人之所以形成空巢,有52.7%的空巢老人是因为与子女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有差异为避免冲突而与子女分开居住。这说明空巢老人与子女相处的观念及表达爱的方式上存在问题,与子女矛盾较多,无奈分开居住。

3

(3)身体健康问题的影响。身体健康、腿脚灵便的空巢老人,日常生活基本可以自我照料,但他们仍担心自己有一旦病患缠身或发生意外事故,没人照顾自己,往往就起居饮食难以自理。其他“空巢老人”已经有这样那样的健康问题,有的是慢性疾病如肠胃不好,心脏不好等。有的是本身就有残疾,行动不便。也有些老人又老年病,如高血压,他们容易昏厥,发生意外事故的几率上升。有些老人视力不好,看电视和干其他的都会受到影响。特别是那些听力不好的老人们,与别人交流不方便,困难。由于交流问题他们就最后选择不怎么和别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心情压抑孤独无助。他们生病了在医疗方便也得不到很好的照顾和治疗。就算那些健康的老人也担心他们生病或发生意外事故的时候自己的照顾得不到很好的照顾和保障,因此对生活总是缺乏安全感。

四、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这次调查,我发现部分空巢老人在心理上存在较大的问题,他们的儿女很少有机会与父母进行沟通,不知道老人心里到底想什么,因此我们应该让儿女了解他们不在老人身边对老人的心理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从而真正了解老人心理的想法。因此应对空巢老人的儿女进行引导,尽可能使他们与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给老人最贴切的照顾和温暖。社会各界齐心协力,一起为空巢老人创造美好的晚年生活。

(一)个人篇

1、做好思想准备。空巢老人应提前做好迎接空巢的心理准备,这样老人在思想上可以逐渐适应,以避免在空巢来临之际大吃一惊,心理上无法承受而产生心理问题影响身心健康。

2、摆正心态,平和对待。子女离巢后,由于各种原因回家探望父母少了,父母应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减少对子女的情感依赖。毕竟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子女的工作、生活压力很大。老人应想方设法自己顾料好自己,让自己身体健健康康,少让子女操心、担心。通过逆向思维,老人心理就可以得到平衡,心情开朗了,怨气少了,就能摆正心态,心平气和地应对“空巢期”。另外,对衰老要有正确的认识,明确衰老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没有人能够逃脱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所以要顺其自然,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衰老。

4

3、采取恰当的方式表达对子女的爱,避免一意孤行。因为这种原因而形成的空巢的老人,需要转变关心子女的方式,使子女愿意与之更多的相处。

4、重新确立自己生活的目标,培养兴趣,广交朋友,积极参与文体和社交活动。空巢老人重新确立生活目标,可以避免无望,丧失价值感的消极心理,而培养兴趣,广交朋友,积极参与文体和社交活动,既可克服老人孤独感,又有益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同时还会极大地降低“空巢综合症”对老人生活的其他影响。

(二)家庭篇

1、慎重选择。儿女外出打工要三思而后行,多考虑父母。

2、定期“温馨对话”。常言道:血总浓于水,唯有亲人的抚慰和感情交流,才会从根本上医治他们内心的创伤。子女应时常抽空回家和经常打电话关心父母的情绪及心理变化。在外打工的儿女,一定要及时了解父母的近况。一方面利用书信或电话定期与父母进行交流沟通,让老人感到儿女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另一方面向亲戚和邻居及时了解父母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做子女的多回家与老人团聚,让家中重现往日的热闹和温馨,使老人得到心理上的慰藉。

3、子女应敬老养老。中国,传统的养老模式则是“小有所依,老有所靠”,说的是大人抚养孩子,孩子长大后赡养老人的“反哺式”传统。所以子女应在可能的条件下 ,担负起赡养父母的义务。

4、老伴之间相互关心。做老伴的要尽可能地关心体贴对方,可一同做家务,多一起坐坐,聊聊,逛逛市场、公园,勿因老伴整天神情沮丧而对她冷淡或发火。

5、帮助寻找玩伴。请一些过得快乐而充实的老年人影响影响她,引导她参加一些老年人的活动,比如晨练、跳舞、打门球、郊游等,鼓励她重新走入社会,开拓自己的人生空间。

(三)政府篇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保障机制。把老龄工作纳入经济发展整体规划,特别是基层组织要将老龄工作列入重要的工作事项,把老龄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政府应加强农村的养老保障尤其是要尽快推行农村新型互助养老保险。

2、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提高社会的养老意识 ,发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养老机构 ,如敬老院、养老院、老年公寓等 ,并提高这些机构的环境设施和服务功能,以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

5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注重“空巢”老人的精神扶持。孤独寂寞情绪是“空巢”老人普遍存在的重要现象。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至关重要。对于“空巢”老人,关注他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要兼顾他们的精神生活,可以开展如跳舞,太极和长拳等娱乐活动。

4、开展心理咨询活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咨询辅导站。特别是儿女要及时发现父母的心理问题,与由心理障碍的进行父母交流,及时排除他们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帮他们养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5、开展“空巢老人新型家庭”活动,通过志愿服务关爱“空巢老人”。

五.总结

通过这次调查我发现空巢老人是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关系着老人能否安享晚年,还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休戚相关。社会,家庭,个人都应该重视起这个问题,为空巢老人们提供帮助。空巢老人的困难帮扶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采取有力的措施,社会的广泛参与,子女的爱心与孝道,邻里的亲情,需要社会共同努力。政府可以颁布相关条例改善空巢老人的生活和娱乐条件。做子女的们应多关心自己老人的需要,心理上的需要比生活上的需要更重要。空巢老人自身也要积极投身到社会中去 ,关心社会 ,重新确立追求目标 ,发挥余热 ,老有所为。让我们携起手来,为空巢老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的晚年生活而努力。

6

附件:

调查问卷及相关数据

1、您的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是什么?

A、在家种植水稻或农副产品(79.5%)

B、开小型商店(16.5%)

C、国家补助(4%)

2、您的积蓄状况怎样?

A、有较多积蓄(13.6%)

B、有一些积蓄(32.7%)

C、没有积蓄(53%)

3、您有没有经济收入?

A、没有收入(65%)

B、有经济收入(35%)

4、您希望子女为您做些什么?

A、啥都不做(4%)

B、基本的赡养(34%)

C、安享晚年(62%)

5、您的生活能自理吗?

A、不能自理(18.9%)

B、能部分自理(42.8%)

C、生活能完全自理的(39%)

6、您的生活由谁照料?

A、由老伴照顾(43.8%)

B、由孙子女照顾(25.1%)

C、村委会照顾(4.6%)

D、由亲戚朋友和邻 居照顾(20%)

E、无人照顾的(5.9%)

7、在经济负担、农活及家务负担、对教育孙辈的承受力方面,您感觉如何? 7

A、很轻松(8.6%)

B、难以承受(47.5%)

C、常有压抑、焦虑、烦躁感(26.9%)

8、村中有无室外活动场?

A、有(57.9%)

B、无(42.1%)

9、村中有无组织老年人活动?

A、偶尔组织(33.6%)

B、从不组织(32.8%)

C、经常组织(18.5%)

10、您们平时的娱乐方式是什么?

A、赶集(25%)

B、闷在家中(31.4%)

C、串亲戚(14.30%)

D、打牌(11.2%)

E、无农闲时间(17.1%)

11、您们参加村里组织的老年活动的频率?

A、经常(12.8%)

B、从不(36.9%)

C、偶尔(50.3%)

12、您与子女沟通的频率?

A、频繁(26.4%)

B、有事才联系(67.4%)

C、基本不联系(6.2%)

13、您与是否是因为与子女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有差异为避免冲突而与子女分开居住?

A、是(52.7%)

B、否(47.3%)

14、请问您高寿?

8

A、50-69(7.69%)

B、60-69(29.23%)

C、70-79(33.97%)

D、80-89(21.54%) E、90-99(8.45%)

15、请问您的孩子来探望的情况?

A、不来(3.07%)

B、每周一次(12.3%)

C、每周两次(9.23%)

D、两周一次(33.08%) E、两个月一次(23.08%) F、不定期(19.23%)

9

 

第二篇:“空巢老人“——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总结报告

实践活动名称:“安徽省萧县李台行政

村空巢老人情况调查”

班 级:安全工程11-3班 姓 名:武双贺

社会实践单位:安徽省萧县李台行政村

20xx年2月8日

社会实践名称:“安徽省萧县李台行政村空巢老人情况调查” 社会实践人员:安全工程11-3班 武双贺

社会实践时间:20xx年1月17日——20xx年1月20日

社会实践地点:安徽省萧县李台行政村

社会实践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当地村民中“空巢老人”的数量、分布、年龄组成、成因、生活情况和生活中存在的难处,更好的了解萧县农村村民的生活现状,形成调查报告反应给当地的村委会并提出一些意见。也借此增加自身的社会实践经验,加强与人沟通的能力,为自己以后更好的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社会实践背景:“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

社会实践对象:安徽省萧县李台行政村村民(以户为单位)。

社会实践形式:网上搜集资料,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最后总结形成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活动过程记录:

活动前期的构想与准备工作:

学校开展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是为了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不断增强学生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提升其就业创业能力。为了更好地深入到生活中去,我把农村基层作为此次社会实践的主要对象,结合最近几年因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社会老龄化的加剧,空巢老人的现象逐年被人们所重视,最终把此次活动的内容定为了“安徽省萧县李台行政村空巢老人情况调查”。地点选择了家乡附近的安徽省萧县李台行政村。

首相通过网上搜集资料,对空巢老人的概念和近几年空巢老人现象的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

“空巢老人”一般指的是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随着社会 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

家庭“空巢”综合征主要的症状是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平时愁容不展,长吁短叹,甚至流泪哭泣,常常会有自责倾向,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完全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另外也会有责备子女的倾向,觉得子女对父母不孝,只顾自己的利益而让父母独守“空巢”。

空巢老人社会现状: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口数的12%,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宁波老龄办调查表明,宁波空巢老人家庭已占老年人家庭的35%,预计到20xx年将达到80%以上。

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长。专家预计,到20xx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

事例:

1、20xx年3月,75岁的中科院院士、被国际医学界誉为“世界断肢再植之父”的陈中伟教授,在上海独居的家中意外坠楼不幸去世。

2、87岁的许大爷独居在北京石景山的一个小区,今年冬天连续的大雪让许大爷家里“断粮”了,老人无法外出买菜,到了深夜,刚刚忙完工作的外孙才给老人送来了食物。

3、家住北京五棵松的王奶奶家中供暖出现问题后久等未能解决,无奈中只能抱着暖水袋躲在被窝里,给儿子打去求助电话。

通过走访李台行政村的村委会,了解到李台行政村经过与因塌陷搬迁的几个村子合并后,形成现在的李台行政村,现有等级的户籍所在人数为2000余人,共532户,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生活水平逐年提升,今年被评为了市级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单位。但是因萧县本省就是一个劳务输出的大县,萧县共有登记在户的人口140多万,全县辖

18个镇、5个乡:龙城镇、黄口镇、杨楼镇、阎集镇、新庄镇、刘套镇、马井镇、大屯镇、赵庄镇、杜楼镇、丁里镇、王寨镇、祖楼镇、青龙集镇、张庄寨镇、永堌镇、白土镇、官桥镇、圣泉乡、酒店乡、孙圩孜乡、庄里乡、石林乡,共有708个行政村。每年都有大量的年轻人外出务工,所以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现象也比较普遍,李台行政村又分为8个自然村。

经过对李台行政村进行初步了解后,制定了本次社会调查的初步方案,调查的容量定位40户,从每个自然村中按照地理位置的均匀分布抽取5户作为调查的对象,分为两天进行,每天分上下午,每半天走访10户村民,对于在走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后,主要可能遇到的就是老人不识字,无法填写问卷调查的问卷,对于这个原因,可以通过问答的形式进行调查,因为时间临近春节,在走访的过程中,为每户人家准备一套春联作为小礼物。计划结束后,开始着手准备问卷调查的问题,走访的过程中,随时也可以将老人自己反应的问题添加进去。

问卷调查 样卷:

当代农村“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调查问卷

——安徽省萧县李台行政村为例

亲爱的爷爷奶奶:您好!我是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学院的学生,我们正在对有关农村空巢老人即指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独自生活的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进行一项调查研究,本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请您独立、如实填写下列问卷,并在您认为合适的答案上打“√”。如无说明,每道题目限选一个选项。我们将对您的个人信息予以保密,请您放心填写,衷心感谢您的参与!

一、基本信息

1.您的性别是:

[1]男 [2]女

2.您的学历:

[1]小学 [2]初中 [3]高中 [4]大学

3.您的年龄: 周岁

4.您之前了解什么是“空巢”老人吗

[1]了解 [2]不了解 [3]一点点了解

5.您现在是否和儿女生活在一起

[1]是 [2]否

6.您家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是

[1]农耕 自给自足 [2]个体经济 [3]劳务输出 [4]其他

7.现在您的生活是否有保障

[1]有 [2]没有 [3]基本保障

8.平时喜欢体育喜欢运动吗

[1]喜欢 [2]不喜欢 [3]一般

9.您现在的健康状况如何

[1] 非常健康 [2]还好 [3]体弱多病

10.生病后会采取什么治疗方式

[1]简单治疗 [2]间歇性治疗 [3]正规治疗[4] 放弃治疗

11.生病了,就医是否方便

[1]方便 [2]比较方便 [3]一般 [4]不太方便

12.看病有无医疗保障或优惠政策

[1]有 [2]没有 [3]很少

13.您平常的生活中最主要的娱乐方式是

[1]看电视 [2]散步 [3]打一下小牌 [3]出去旅游 [4]无娱乐方式

[5]其他

14.这里是否有老年人活动中心

[1]有 [2]没有

15.邻里家的关系

[1]很和谐 [2]不好 [3]一般

16.您的信仰是

[1]信佛 [2]信教 [3]没有

17.您现在的婚姻状况

[1]与老伴一起幸福生活 [2]独自一人

18.您喜欢饲养动物

[1]喜欢 [2]不喜欢 [3]还好 [4]无所谓

19.您对自己的生活现状是否满意

[1]满意 [2]不满意 [3]一般 [4]比较满意

20.您平时有没有经常感到心情失落,孤寂,食欲减低,睡眠不足

[1]经常 [2]偶尔 [3]从不

21.您现在对儿女最大的心愿是

[1]保证父母小孩的经济来源 [2]与父母多联系,多进行心灵沟通

[3]尽量选择离家近的工作,方便照顾父母 [4]其他

22.不能和儿女一起生活的原因是

[1]经济原因 [2]家庭成员的关系处理 [3]生活习惯 [4]其他

23.您是否希望和儿女一起生活

[1]希望,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 [2]不希望,不想拖累儿女 [3]无所谓

24.您是否愿意帮儿女带小孩

[1]愿意 [2]不愿意 [3]力不从心 [4]无所谓

25.现阶段您最大的感受是

[1]心灵孤独 [2]日常生活无人照顾 [3]安全问题 [3]独自承受体力劳动 [4]生活贫困 [5]其他

26您认为政府和社会针对老人最应该做的事

[1]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老年人生活无忧

[2]完善社会志愿服务组织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健全的志愿服务

[3]多组织老年人活动,丰富老年人生活 [4]其他

27.您现在最想做的事、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28.您认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

问卷调查已完成,再次感谢您的参与!

老人

1月18号和19号两天,通过两天的走访,成功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共走访了40户村名,完成了40分的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的结果的整理,初步总计出这几方面的结果:

一、农村空巢老人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一)本应安详晚年 现实却是辛劳每一天

房庄村尹廷德老人今年79岁,有5个子女,孙子有10人,一家老小22人,子孙们不是外出务工就是异地求学,家里就剩下夫妻俩。谈到尹廷德老人儿孙满堂时,老人说:“儿女长大了就分家,各自生活去了,不管是平时,还是过年过节,除了我就是她,除了她就是我”。老人子女虽多,但生活并不富裕,子孙们一年忙到头,有的仅够子女读书,有的连修房负债还未还清。虽然年老体迈,腿脚不灵便,但还承包着8亩多田地,养四头猪,一头牛,有时还帮人耕田找点电费钱,几乎没有清闲日子,每天晚上还要料理家务,自己养活自己。

(二)生活寂寞 最盼过年团聚

在黄庄见到81岁老人毛少康时,他戴着斗笠,披着蓑衣,正在清除瀑雨后涌进屋内的淤泥。老伴去世10年多了,2个子女外出务工已3年未归。再加上独户居住,最近邻居也相隔1公里多路,成了名副其实的“孤独老人”。看到饭桌上的稀饭,他告诉笔者,这是早上煮好后吃一天的。笔者问起他身体状况时,他说:“就怕得病,在一个月之前得病,起不了床,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鸣,在床上躺了两天两夜,后来收电费的到他家时,才通知村干部救了他,最怕的是死了无人知道??”说着说着眼泪禁不住涌了出来。又如:黄庄的毛

天祥夫妇俩已年过七旬,其儿子一家3口人全部外出务工,除了繁重的家务之外,最令老人烦恼的莫过于寂寞,白天偶尔还串串门,同邻居拉拉家常,还算充实,一到晚上就寂寞了。家里虽然卫星电视接收器、电视、音响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但由于自己没有文化,加之眼睛又不好,家用电器几乎成了摆设。为此,通常晚饭过后就上床休息,由于年岁过大,睡眠又不好,半夜三四点就醒了,日子难熬。他最盼望的是过年,儿女们都回来,一大家人其乐融融,那才是他想的天伦之乐。但正月过后,子女一个个外出务工,家中依然的冷清。

(三)精神压力大 教育子孙伤脑筋

教育孩子,这本是年轻父母的事,可是,由于子女大多在外务工维持生活,孙子辈的读书、教育这项任务全部落到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身上。刘行村的尹朝平老人无奈的告诉笔者:“我两个儿子都出去打工,放下两个孙子在家读小学,要管吃、管住、管监护,教育孙子不但责任大,而且极为操心,今天不是孙子生病,明天就是孙女闹别扭,又是隔代教育,加之性格孤避,不听话,又不争气,时不时还给你惹祸上身,再加上我们没文化,无法辅导读书,怕影响娃娃终身。教育不好又怕儿女埋怨,真是心烦”。

二、农村空巢老人的心声

(一)孤独寂寞

人老了怕孤独,农村老人过惯了苦日子,物质要求并不高,在能满足温饱的条件下,老人渴望的往往是子女的亲情而不在乎子女的钱物。尤其是子女外出务工将小孩接去一同生活后,连最后一点精神寄

托也化为“肥皂泡”。 特别是独居老人,有话没处说,有苦没处诉,精神抑郁。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廖生活。

(二)生活无照料

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最怕的就是生病,在家中生了病,没有年轻人替请医生,卧病在床,身边无子女照顾,端茶送水的人都没有,生活极为不便和困难,孤独无靠。

(三)安全隐患多 容易受到伤害

随着空巢老年人身体肌能减退,有的记忆力下降,行动不便,甚至身患疾病(残疾),常因日常生活行为导致安全隐患;加之农村空巢老年人文化,生活环境因素,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犯罪,包括人身伤害、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如:某些保健品到农村的推销,导致不少老年人上当受骗事件时有发生。

个人小结:

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不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有了更加进一步的了解,在活动当中,也锻炼了自己的与人交往的能力,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很多老人都很热情的把自己的心声说给我听,都十分渴望与人交流。社会实践,是增强自身的社会阅历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不仅能丰富自身,更能对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此次社会实践,使我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相信一定会促进我更好地走好大学四年的旅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