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摘要: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塑造儿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健康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中美两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不同,两国的家庭教育呈现出不同的教育模式。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入手,对两国家庭教育的目的、内容、方式、结果进行比较,呈现出文化差异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差异;家庭教育;比较

引言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影响,也是整个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中美两国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导致了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着很多的差异。正确认识和了解两国之间的这种差异,对于促进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美两国文化的比较

文化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对其界定不一。早在19 世纪,最有影响的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提出著名的“文化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它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我们认为文化是指一个民族长期历史发展进程所沉淀下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道德情操、民族性格和思考模式等。由于历史背景、发展过程、观念意识等因素的不同,从而使中美两国的文化存在着许多差异。

(一)价值观的不同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凡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并受到等级观念的制约。例如,晚辈见到长辈要主动打招呼。反之,被视为不礼貌。美国人深受基督教新思想的影响,等级观念淡薄。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注重个人权益、追求人人平等,没有辈份间过多的礼节。晚辈对长辈可以直呼其名,可以与长辈争论问题,提出自己个性的主张。

中华文化崇尚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集体利益永远大于个人利益。这与美国文化却是截然不同的。美国人十分珍视个人自由,喜欢随心所欲,独往独行,不愿受到限制,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这在中国却被视为另类。

(二)社会关系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儒家伦理,父母在孩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幸福家庭的标准为三代同堂或四代同堂。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亲情关系密切。一片“少有所抚,老有所扶”的祥和景象。在美国却不一样。美国人平等意识强调人人平等,无论贫穷还是富贵,人人都要尊重自己,不允许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显赫的家庭背景也不是值得炫耀的资本。因为他们坚信,不管怎样,只要我努力,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并且美国式的家庭结构相比中国就简单多了。

(三)民族性格的不同

中华民族的性格是求稳、注重群体意识、偏重道义、贵在中庸和谐。受经济文化的影响中国人比较保守、不愿意去冒险、喜欢稳定、习惯从事于固定且没有挑战的工作。梁启超先生说:“我国民之中庸妥协性世无两也,无论对个人、对社会、对自然界最能为巧妙的顺应,务使本身与环境相妥协,而其妥协且比较的常为合理的,此中国人一种特别天才也。”美国的民族性格是善变,注重个体意识,偏重实用,独立性强。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深受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大部分公民人格独立、思想解放、喜欢新奇且敢于创新与冒险、求变是他们普遍的心理特性。受基督教和新教传统的影响,美国人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成就、放纵个性、追求个人自由的发展与自我实现、乐于标新立异、富有创造精神。相对中国人来说,美国人比较实际,更重视物质利益,追求效率和效益。

(四)思维方式的差异

思维方式受到生产方式、历史传统、哲学思想等方面的综合影响。中国人崇尚直觉思维,擅长从整体、从联系、从动态功能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即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直观的。直观的思维方式不是通过归纳推理、演绎推导,而是基于事实,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洞察、识别、理解、判断事物的思维过程。

美国人则强调理性和思辨。西方的哲人认为:“只有思辨理性的东西才是最真实、最完美、最美好的。”

二、中美两国家庭教育的比较

由于中美两国不同的价值观、思维模式,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导致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家庭教育目的的不同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家庭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家庭教育实践活动的归宿。它制约着家庭教育活动的方向,一切家庭教育活动都是实现家庭教育目的的过程。

在我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是指把孩子培养成人才,将来有出息,过上稳定、舒适的生活。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的能力,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公民意识则很少考虑。结果,即使学业成绩再好,将来也很难立足社会,甚至还会与父母的期望相反。

美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孩子培养成适应性强和具有生存能力的社会人。这个目标与中国的家庭教育目标比起来,是不高的。社会人的目标不是让人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一个现实的,易把握的要求。

(二)家庭教育内容的不同

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论述培养绅士的家庭教育时,提出并论述了家庭保健、家庭道德教育和家庭智育。陈鹤琴先生的《家庭教育》一书,对于儿童的家庭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家庭劳动教育等方面的任务和内容,作了详细地阐述。可见家庭教育所承担的任务和教育内容是多方面的。有什么样的教育目的,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内容。

中国的家庭教育内涵分为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但往往当孩子进入学龄期就开始将智育放在首要位置。在体育上,中国的家长更喜欢防御性的、静态的、被动的保护方式。如:保证孩子生长发育的各种营养品,保护孩子安全,注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在智育上,向孩子传授知识、技能,为孩子购买各种知识性、趣味性的读物、训练孩子读、写、算的能力,为步入学校教育打下基础。在美育上,越来越多的父母,认识到特长的重要性。因而盲目的培养孩子的特殊艺术才能。如送孩子去绘画班、舞蹈班学习、聘家教等,从而导致孩子学这学那,最后失去了学习艺术的兴趣。相对中国的家庭教育内容,美国的家庭教育内容比

较丰富、科学。

美国的家庭教育内容注重孩子在体力、认知、语言、社会性、情感上的和谐发展。美国人有这样一个信念:成功靠努力争取,而不是靠继承。美国人崇尚个人奋斗,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获得成功。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渗透出美国家庭教育的点滴。在促进体力的增强上,重视幼儿的户外活动、体育锻炼。如在院子里荡秋千,野外远足等活动;在认知的发展上,家长注意开拓孩子的文化,审美视野,孩子的学习兴趣,尊重儿童自己的选择;在社会性的培养上,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要求孩子学会具有与同伴合作、分享、互动的行为;在情感的陶冶上,指导孩子欣赏音乐、美术、舞蹈的美,带孩子到美术馆、博物馆看各种展品,鼓励孩子亲身接触、体验大自然的奥秘。 (三)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

家庭教育方式是父母完成教育内容的具体措施和手段。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和文化传统紧密相联。

中国的家庭教育方式表现在生活上的包办、代替。社会上过分保护,不少家长怕孩子吃亏或学坏,于是就限制孩子与外界接触。经济上对孩子放任,不少家长对孩子总是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这无形中助长了孩子们奢华浪费的习惯。与生活、经济、社交上的纵容相比,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求却非常高。当孩子出生后就以天才的标准来要求、教育孩子。

美国家长从锻炼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角度出发,对孩子采取放手不放任的方法进行教育,主张开放式教育。重视实际锻炼,强调在实践中培养孩子,而不是说教。美国父母更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人权,把孩子当作是一个独立、平等的家庭成员相待。

(四)家庭教育的结果不同

由于教育目的和教育方式的不同,其教育结果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中国家长包揽一切,孩子形成了依赖性的思维定势、不会自己做决定、遇事不果敢、缺乏兴趣、不愿尝试、适应性较差。不懂得人际交往的技巧,人际关系较差,怕苦怕累,缺乏同情心和帮助别人的能力,缺乏社会责任感。 美国孩子从小就表现出很强的自立能力,绝大多数18岁以上的孩子都靠自己挣的钱来读书,美国孩子还对社会表现出很强的适应能力,他们更能吃苦,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积极乐观,求知欲强,敢于冒险,有作为社会成员而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

参考文献:

[1]赵忠心.中国家庭教育五千年[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2]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3]苏珊.认识你的孩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4]魏书生.魏书生与父母对话家庭教育[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

[5]【英】约翰·洛克著,杨汉麟译.教育漫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7]李恩福.浅谈中美教育模式差异及其形成原因[J].新西部(下半月),2007,(04).

[8]李道顺.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J].世界教育信息,2006,(08)

[9]李子银.中美家庭教育比较分析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06).

[10]曾芝兰.论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01).

关 键 词: 家庭教育,不容忽视,的,课题,《,

摘 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孩子的健康情趣,加强与孩子的合作,共同减轻孩子的课业负担。 每个做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孩子的健康情趣,加强与孩子的合作,共同减轻孩子的课业负担。”

每个做父母的都疼爱自己的孩子,都希望孩子成才,尤其在今天独生子女占90%的国度里,独生子女不再是特殊的教育对象,而是普遍的受教育者。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实现,从而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也是当前家长急需探讨的重要课题。当前许多家长不惜重金为孩子购买了钢琴、洋琴等贵种乐器及其他体育器材,参加各种辅导班甚至聘请家教,旨在培养孩子成才;也有的家长每天规定时间迫使孩子写呀、算呀,甚至到处购买与教材有关的训练用书以此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这种训练大多是在孩子不情愿的情况下进行的。我们知道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基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获得知识的最大动力。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孩子探求真理的欲望。”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就如挖一个蓄水的池塘,我们应将池塘挖的尽量大,而不是急于往池塘里灌水。古人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把孩子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使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这样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几

年我对一些参加工作的孩子调查发现:学校获得的知识在工作中至多用到三分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知识需要迅速更新。这就要求教师、家长在培养孩子的素质、能力上下工夫,着重让孩子获得掌握知识的方法,那种不顾孩子兴趣逼迫教育是不值得提倡的。 家庭如何教育孩子,我在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进行以下探讨以供商讨

一、 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为孟子个性形成三次迁居。充分体现环境对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在家庭中创设良好的环境,为孩子提供温馨的个性形成空间。孩子的模仿力、求知欲、好奇心极强,周围的一切,所见所闻不管是好的、坏的,孩子不知不觉地进行模仿。孩子的心如同一张雪白的纸,怎样涂、怎样画,教师、家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做家长的要给孩子什么,就首先给孩子做出这样的榜样。一个家长爱发脾气的家庭,孩子往往脾气暴躁,常常大声训斥人;一个和谐、民主的家庭,孩子活泼、懂礼貌。在兴趣的爱好上对孩子成长也起着重要作用。父母爱看书,孩子也往往喜欢书;父母爱看体育节目,孩子往往好动;父母喜欢玩牌,孩子一定也会打牌??这充分说明,父母及家庭环境无时无刻不再影响着孩子。且不可“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孩子的未来,请父母重视自身的榜样作用,为孩子创设和谐的家庭成长环境。

二、 多给孩子一点亲情。根据孩子心理发展的矛盾,家长既要尊重孩子,又要正确疏导,要做到交心。把孩子从小当作一个独立个体平等地看待,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目前我国多数父母都参加工作,父母下班后往往还有越干应求及家务,抽不出时间给孩子。曾经有孩子抱怨“爸爸妈妈总是不和我玩”。

摘 要: 如何处理好教育孩子与工作的矛盾?家长做家务抽不出时间,可以让孩子帮做一些家务。孩子的责任心只有在承担中才会增长,在做事中也会有承担。帮做

如何处理好教育孩子与工作的矛盾?家长做家务抽不出时间,可以让孩子帮做一些家务。孩

子的责任心只有在承担中才会增长,在做事中也会有承担。帮做一些家务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既可增强孩子的劳动观念,又培养其自理能力,还可以在做家务的同时和孩子谈谈心。从而指导孩子待人处事的方法。工作再忙这点时间还是有点。

平时要注意对孩子进行随机教育。如带孩子一起旅游、串门所看到的、听得到。如汽车的产地、各色各样的广告牌??这样不仅培养孩子好观察、好探问的习惯,还丰富了孩子的想象力。父母要与孩子在互动中一起成长。

学习成绩是家长、孩子关心的焦点,做家长的往往把孩子成绩看得至关重要,每次考完只问分数。若考的理想还好。若考得不好不跟孩子分析原因、不论青红皂白就大发雷霆。久而久之孩子考得好也不愿跟你说。甚至用改分数、说谎话等手段欺骗你。这是孩子良好品质形成的桎梏。作为家长,孩子考试完后,理想的成绩应跟孩子一起分析试卷找教训、不足,好的发扬教导孩子天外有天,继续努力;不理想的成绩应跟孩子一起分析试卷找经验,再低劣考试成绩试卷中也有闪光点,应教导孩子不要气馁,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使孩子真正体会到父母的爱心。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品质,不至于在成功面前得意忘形,在失败面前一蹶不振。美国人对孩子的教育:鼓励多与保护,引导多于灌输;要求全面,不以分数论英雄;从小就非常注重鼓励孩子参加社区或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而且家长是孩子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和服务者。这就要求家长在做好孩子老师的同时,还应做孩子的朋友。

三、 多给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重视孩子动手动脑能力。孩子玩什么,怎样玩家长不要横加干涉,多给他们一点自主权,培养孩子独立探索的精神,不要给孩子套上套子,老按大人的思路走。对孩子的大胆想象,不管是异想天开,我们首先鼓励,因势利导,给孩子以充分的表现机会,培养孩子的创造热情。

四、 认真对待孩子的发问。尊重和理解是培养自信心的土壤,鼓励和引导是培养自信心的最佳养料。孩子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往往喜欢问这问那,对事刨根问底。

对孩子的提问,父母应给予恰当回答,若父母弄不清楚,可告诉孩子等查查书或请教一下别人再告诉孩子。切不可搪塞或粗暴地回绝,这样会伤孩子的自尊心。

总之,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家长所从事的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作,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事业。作为家长要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建设人才。

四、结语

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因此,最后我想用多蒙茜?洛?诺尔特的一段话让我们的家长对家庭教育做一番警醒思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 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于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 他就学会了自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 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所以,如果家庭教育多一点民主、多一点和谐,家长能够全面、协调、可持续教育孩子,孩子就能得到科学的、全面的发展,家庭教育就会收到应有的效果

 

第二篇:由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看中西文化差异

第11卷第5期20xx年10月

安顺学院学报

JOURNALOFANSHUNUNIVERSITY

Vol111 No15Oct12009

由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看中西文化差异

郑维佳

(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350014)

摘 要: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传统文化的差异孕育了不同的家庭教育,不同的家庭教育又反映着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本位主义的差异、价值取向的不同、民族性格的区别、思维方式的反差是中美家庭教育文化差异的集中体现。文章通过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进一步阐述了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中西方社会文化内涵的不同所产生的中西差异。

关键词:中国;美国;家庭教育;跨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507(2009)05-0023-03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

父母只帮孩子做一些当时年龄还无法做到的事,孩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都尽量由孩子自己去完成。大多数18岁以上的青少年都自己挣钱读书。虽说中国的父母现在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但由于长期以来中国的父母缺乏科学的教育经验或是由于一些错误守旧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独立意识的培养还处在口号的阶段。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太阳,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孩子的独立能力是很差的。

31让孩子做一个有自信的人

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无论在智力上还是体力上,抑或在处世能力上都有着基石性的支持作用。一个缺乏自信心的人便缺乏在各种能力发展上的主动积极性,而主动积极性对刺激人的各项感官与功能及其综合能力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美国的家庭教育十分重视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而中国的家庭教育有更深的家长制教育传统,父母对孩子的基本教育方针是保护、灌输和训导。比如美国家庭特别鼓励孩子参加社区组织的垒球队、足球队、排球队,做教练的往往是学生家长,每次比赛父母都来助阵或服务,这可以锻炼他们的身体,更可以历练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41不可忽视的道德教育

美国家庭和中国一样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中国父母擅长历史教育,引用一些名言警句历史古训对孩子进行说服式的道德教育。而美国的家庭道德教育中,一方面宗教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做礼拜,用餐前进行祷告,这已经成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但在思想教育上,美国父母更注重的是行为教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孩子在社会上做个文明人,比如走在大街上绝不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烟头

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成长所产生的教育影响。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教育反映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例如: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对待社会和他人,中国人主张中庸和谐,西方人则主张竞赛斗争。劳顿认为,/教育方式就是对某一社会文化所进行的一种选择0。文章通过对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一、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11创造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

在美国父母有养育子女的责任,但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平等的。孩子需要尊重父母,而父母也要对孩子表示尊重,在称呼上可以任意呼喊自己父母的名字,就像叫自己的朋友一样,父母不经过孩子同意,是不会擅自踏进孩子的私人空间,更不会去涉及属于孩子隐私的日记、信件等这一类的东西。遇到事情美国的家长都会尊重孩子的意见,孩子也可以参与家庭决策计划等事情的讨论表决。而中国的父母则认为孩子是属于他们的私人财产,孩子的一切都必须由他们来操办来决定,觉得这样才算是对他们负责任。中国的孩子一切都必须听从父母的安排,在父母面前他们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不属于他们自己,在家里不能和自己的父母有平等的沟通理解,这样的家庭教育方式会使很多中国孩子感到压抑,影响他们的成长。

21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美国家庭非常注重孩子的独立性培养,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独立、自信、富于探索等个性品格。比如孩子从小睡小床,稍大后单独有一间房子。在孩子打理日常事务上,

收稿日期:2009-03-06

作者简介:郑维佳(1981~)福州人,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23#

安顺学院学报 20xx年第5期

儿,无论是乘坐地铁到商场购物,甚至上公共厕所都自觉排队。孩子跟大人一样前后都保持一定距离,没有拥挤现象,更没有出言不逊、恶语伤人的,到处都见到人与人之间彬彬有礼,笑容可掬,呈现一派祥和亲切的气氛。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

众所周知,中国是社会主义制度,而大多数西方国家是属于资本主义制度。并且,历史文化也是不同的,中国提倡儒家思想,西方国家提倡文艺复兴。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对家庭教育地位的态度也是不同的。在中国的传统家庭里,家长的权威意识占主导地位,而西方文明则主要强调斗争,平等,民主及人权。由于中西方地域的差价值取向是以个体主义为主,即尊重个人权力、向往自由、崇尚平等和民主。因而/求变0/有所成就0和/个人至上0就成了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念。

31民族性格的区别(1)求稳与善变

中国属于封闭型的内陆文化。日常生活以静为本位,价值观念以群体为主,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滋生了人们追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中国人比较保守,不愿冒险,喜欢稳定,习惯于从事固定的职业。从文化生成的地理环境看,美国则属于典型的开放型海洋文化,充满活力的商品经济极大地冲击了人与土地的依附情结,社会中的政治、异和各自文化的不同,使得中西传统家教在更多的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色。本位主义的差异、价值取向的不同、民族性格的区别、思维方式的反差是中美家庭教育文化差异的集中体现。

11本位主义的差异

中国社会的根基在家庭,家国同构是中国社会的典型特征。中国人重视家庭生活,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家庭为本位的,注重个人的职责与义务。这在加以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如下特点:(1)家庭的教育功能强化。在中国传统社会,家庭肩负多种的社会职能。其具有家国同构的鲜明特性。而子女教育是家庭生命延续的一部分,因此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还在于达到/家教持久0的目的。它是维持发展家庭社会政治地位,保存弘扬家庭文化的重要工具。(2)教育以家庭利益为主要价值取向。/光宗耀祖0、/光耀门第0是读书人的追求与目标。个人利益与家庭利益是融为一体的。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永生观0紧密相关。

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在教育上表现为将受教育者放在突出地位,强调个性的培养。个人本位与西方的家庭变革密切相关。这种教育传统历经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以及20世纪初的实用主义等思潮而确定下来。卢梭倡导自然和自由的教育。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个人是掌握自身经验建构的主体。但是个体本位并不等于个人主义,更不等同于以孩子为中心,家庭呼唤有丰富个性的个人,是能驾御自我,控制自我,超越自我的,拥有完美人格和健全个性的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现代个人,而不是自私自利,依赖性强的功利化的个人。

21价值取向的不同

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前提是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即自然观或宇宙观。中国人传统的宇宙观或对自然的态度是/天人合一0。/天人合一0是指人们对自然规律的顺从和对自然的崇拜。人与自然是朋友,应该和谐共存。受这一儒家哲学思想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中国的群体取向价值观,即非常重视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利益,必要时忽略甚至牺牲个人利益。受西方哲学观的影响,美国人则认为宇宙间的天地万物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自然是人类的对立面、外在物,人是自然的主人,人可以征服和改造自然。受/天人相分0宇宙观的影响,他们的

#24#

经济、意识形态等都是开放、主动的。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深受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大部分公民人格独立、思想解放、喜欢新奇且敢于创新与冒险,求变是他们普遍的文化心理。

(2)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传统文化,辅以道家、佛家思想,形成了极强的内向型民族性格。中国个人被规定在与他者的关系中,人们总是通过/他者0来认识自己。人生的意义就是整体性的自觉依附和归顺,自觉地奉献于群体的目标。/个人0/个性0/自我0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没有生长空间的。受基督教和新教传统的影响,美国人认为物质财富的获取与上帝的恩施之间有某种必然的联系,他们把价值之源追溯为上帝,形成外在的超越。求变,使美国人形成了向外索取的外向型民族性格,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成就,放纵个性,追求个人自由发展与自我实现,乐于标新立异,富有创新精神。

(3)仁爱主义与实用主义

中国人的价值观内化于心性,讲求个人修养和品行,讲求万事以和为贵。日常交际时习惯于/卑己尊人0;生活/克己守道0/循规蹈矩0;做事/求稳0,追求天时、地利、人和。美国人较实际,重视物质利益,追求效率和效益。/天人相立0的哲学思想形成了他们个人至上的价值观。在决定自己的行为时,他们更多地考虑到自己的标准和利益,有时甚至牺牲别人、朋友或家人的利益。他们认为个人利益要比个人名望更重要,因为利益是实在的,而名望则是虚幻的。

(4)依赖性与独立性

以群体价值观为取向的中国人具有强大的内聚力。中国人的生活以父母和家庭为中心,子女喜欢和父母住在一起,以便互相之间有个照应。在家庭生活中,中国人形成了尊老爱幼、患难与共的优良传统。受个体价值观的影响,美国人提倡/独立自主0。在美国,父母常用经济手段来促使孩子学习进步和刺激子女间的学习竞争,父母一般也不过多地干涉子女的私事。美国青年早熟的经济独立意识,正是源于这种早期的经济观念的教育。

41思维方式的反差

思维方式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是民族文化最深层次的内核。中国人崇

安顺学院学报 20xx年第5期

尚直觉思维,擅长综合,处处从整体、从联系、从动态功

能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中国哲学观察宇宙人生,以一种

/统观0/会通0的方式,即着眼于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

处在不同的系统或/场0之中。美国人则强调理性和思辨,以形成确定的概念为导向,而概念通常以严格的定义引入,思想以严密判断的形式表达,理论则以原理规律等形式来呈现。事实必须是可靠的、客观的,往往以实证方法为依托。

SeentheDifferenceofChineseandWestrenCulturebytheComparisonof

theHomeEducationofChinaandU1S1A1

ZhengWeijia

(FuzhouForeign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Fuzhou350014,Fujian,China)

Abstract:Educationisaculturalphenomenon.Differencesbetweentraditionalculturegavebirthtothedifferentfamilyeducation,familyeducationanddifferenttoreflectdifferentsocialandculturalconnota2tions.Departmentalismdifferencesbetweenthedifferentvalues,thedistinctionbetweennationalcharac2ter,waysofthinking,isthecontrastbetweenChinaandtheUnitedStatesfamilyeducationaconcentratedexpressionofculturaldifferences.Inthispaper,theSino-UScomparisonoffamilyeducation,andfurtherelaboratedinthe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becauseofculturalconnotationsinWesternsocietypro2ducedbythevariousdifferencesbetweenChinaandtheWest.

Keywords:China;American;familyeducation;cross-cultural;differences

(责任编辑:颜建华)

(上接第13页)

DifferentEssenceofEnglishMetaphysicsPoetry

andChineseXuanPoetry

ZhangWei

(TheForeignLanguageDepartmentofXi.anArtsandSciencesCollege,Xi.an710065,Shanxi,China)Abstract:EnglishMetaphysicsPoetryandChineseXuanPoetryaresimilarnotonlyinthetermofnamebutalsobackground.However,theformertakestheactivepartinthelifeandtriestoinnovateintheartwiththeemphasisofthepoetryformwhilethelatterescapesfromthereallifewiththepassiveatti2tude.Theessenceoftheformerliesintheartmeansbuttheessenceofthelatterliesintheideology.Bothofthemaregreatlydissimilarintheliteraturevalueandthehistoricalposition.TheimmediatefadingofChineseXuanPoetryandthelaterprosperityofEnglishMetaphysicsPoetryallprovidethebeneficialinspi2rationandreferenceforthedialecticrelationsofpoetryandsocietyaswellasphilosophyandreligion.

Keywords:metaphysicspoetry;xuanpoetry;metaphysicalconceit

(责任编辑:颜建华)

#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