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北仑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实践和启示

宁波市北仑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实践和启示

一、北仑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背景

作为长三角南翼的经济重心、宁波市的经济强区,近年来北仑区接纳了大量流动人口。截至20xx年7月20日,北仑区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53.6万人,相比35万户籍人口,呈现人口比例的“倒挂”现象。大量集聚的流动人口,给北仑发展注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政府管理带来新挑战。一是随着社会开放性、动态性的增强,社会管理盲区增多,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突出,治安管理任务加重。二是由于流动人口对改革发展的社会预期普遍较高,对改革发展成果的分享要求明显增强,为公共服务带来系列难题。为了有效地服务管理庞大的流动人口,北仑区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尝试,得到省、市乃至国家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

二、北仑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

1、转变服务思路,提升管理理念。从以公安派出所为主的、过分侧重治安管理和整治打击犯罪的防范型控制管理理念,转变为寓管理于服务、从管理体现服务的服务管理理念,积极探索流动人口市民化管理方式,围绕满足该群体全方位需求目的,积极主动、满腔热情地提供服务,使该群体最大限度地享受到与户籍人口等同的安全和权力保护。在新型管理理念的引导下,北仑区提出“第一故乡,第二故乡都是创业之乡,本地人、外地人都是一家人”“新老北仑人”等口号,加快了流动人口由之前的“入侵者”身份,转变为当前的“新市民”身份,极大地增强了该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转变服务机制,创新管理体制。引入整体治理理念,整合社会各界资源,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流动人口管理格局。

一是在党委领导层面,区、街道(乡镇)、村(社区)各级党委组织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上负有引领、组织、管理责任,严格把握发展方向。

二是在政府负责层面,形成区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街道(乡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村(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的三级服务管理网络。建立一支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队伍,配备741名专管员,及时做好流动人口登记作证、出租房屋管理、计生服务等基础工作。

三是在社会协同层面,形成各类群众组织、基层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多种社会主体共同参与服务管理的局面。一是通过党的组织实现对流动党员的服务管理。通过“独立式”(对在非公经济组织务工、大市场设摊且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建立支部),“挂靠式”(对零散流动党员按企业挂靠,隶属关系和就近原则,分别划入有关支部)和“综合式”(对临时务工、流动性强的党员,依托居住地综合建立党组织)等方式,实现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全

覆盖。二是通过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实现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通过在企业内部组建工会组织、对企业用工情况进行监督的方式,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流动团支部在青年流动人口群体、流动人口妇代会在流动妇女群体中也相应地都发挥重大作用。三是通过其他社会组织实现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如全面实施社会融合组织标准化建设,在村、社区、规模企业和集中居住区四个层面建立182个流动人口融合组织(和谐促进会),选择部分有能力、有威信的流动人员担任副会长,形成和谐促进会、和谐促进小组、和谐促进员、流动人口人民调解员四级服务管理网络。

四是在公众参与层面,通过组建新北仑人讲师团、新北仑人志愿者服务队、民间文艺团队等志愿者队伍的方式,使该群体成为社会管理服务的重要力量。

3、转变服务方式,改善管理手段。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创新服务管理内容。根据区情实际,形成“1+X”政策体系。“1”为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X”为包括居住证制度、流动人口社会保险、就业服务、劳动合同、工资支付、义务教育、计划生育、公共卫生、职业健康安全、治安管理、社区服务、工会维权、户籍迁入、法律援助、流动党员服务与管理、出租房屋服务管理、融合组织标准化建设、志愿服务、困难帮扶、积分落户、技能培训等21项配套政策。在“1+X”政策体系指导下,北仑区主要从劳动就业、社会治安、权益保障、卫生保健、子女就学、素质提升等六方面为流动人口扫除后顾之忧,营造良好的居住创业环境。

一是优化流动人口劳动就业服务。提供就业扶持。实施与本地居民一致的就业政策。流动人口凭身份证在区职业介绍机构免费登记求职,享受与本地求职者同样的就业服务、求职指导等待遇。20xx年至20xx年,北仑区举办劳动力招聘会299场,为123836个新增外来劳动力提供全程免费职业推介和引导性培训服务。重视技能培训。确定18家职业技能定点培训机构和电工、焊工等22种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培训工种(项目)。2008至20xx年,流动人口在岗技术培训累计 1.29 万人,其中取得初、中、高级工技能等级证书0.6 万名。享受职业技能培训补助,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的流动人口,可享受150至1200元不等的补助。

二是严格流动人口社会治安管理。重视信息采集。切实增强基层警力,充分依靠流动人口信息登记站、流动人口专管员和群众的力量,做好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基本信息采集工作,保证流动人口的暂住登记做证率和人户一致率。截至20xx年7月,北仑区登记做证数506069人,年度登记做证率为90%,人户一致率为86%。强化管理力度。加强对流动人口中高危人口的管控,强化巡防力度和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有力遏制了流动人口违法犯罪多发态势。截至20xx年10月,全区刑事案件发案数3955件,较20xx年同期4095件

下降3.42%。治安案件发案数11052件,较20xx年同期12529件下降11.79%。全区打击处理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4505人,其中流动人口3448人,占总数的76.53%,同比下降2.12%。 三是重视流动人口权益保障服务。开展“春暖行动”。全面推进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和应急周转金制度,开展预防和处置企业拖欠流动人口工资专项行动,建立全覆盖的流动人口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截至20xx年底,北仑区劳动合同签订率达55.3%,全区财政共落实欠薪应急周转金2.4亿余元;2008至20xx年,北仑区立案查处涉及流动人口劳动违法、劳动争议案件5504件。推广社会保险。全力推广“五险(工伤、大病医疗、养老、失业、生育保险)合一”的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至20xx年底,流动人口社会保险累计参保人数达218192人,实际缴费人数为96900人。改善居住条件。一是建造居住房。自2006至20xx年,北仑区批准并下拨了200多亩土地指标用于建造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房,全区10多万流动人口住于各类特地建造的居住房(包括村、社区、企业和个人建造)。其中,北仑区企业集体公寓面积35万平方米,居住8万余人。二是开展“村企结对”流动人口住租房服务管理工作,实行企业与村(社区)的统一租房制度、分档租房补贴激励制度、优秀员工住房公积金制度等制度。目前,北仑区36个村(社区)开展了这项工作,覆盖率达100%。 四是优化流动人口卫生保健服务。优化公共卫生服务。将流动人口的卫生防病问题纳入到北仑卫生事业协调发展的全盘考虑,重视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重点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工作。截至20xx年10月,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率90%以上,全区流动儿童接种疫苗124959人(20xx年11月底数据),0-7岁流动儿童建卡10772人,五苗全程接种率92.06%。优化计划生育服务。强化均等化服务保障,有效落实“五个均等化”服务,即均等化免费宣传教育服务,均等化免费计生技术服务,均等化“无偿、低偿”生殖健康服务,均等化免费避孕药具供应、随访服务,均等化生育关怀救助服务。据统计,20xx年底,近240169人次外来育龄妇女享受“五同五联五免费”计划生育市民化服务。至20xx年10月底,北仑区外来育龄妇女总数239901人,外来育龄妇女违法生育率为0.1221%,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率达到95%以上。

五是规范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管理。设立专项资金。设立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专项发展资金,出台《北仑区外来工子女教育专项发展资金使用办法》等文件,规范资金发放标准。专项资金逐年递增,从20xx年最初设立时的100万升至当前600万元。重视帮扶工作。一是让公办学校结对帮扶。20xx年4月发布《关于公办学校结对帮扶外来工子女学校工作的意见》,明确公办学校对结对的外来工子弟学校在教育管理、教学质量、师资配备、教师待遇、设施设备、财政收支、招生工作、安全保卫、考核评估、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管理,以强校带动弱校,共同提高。二是向外来工子女学校公派校长。自20xx年起

为外来工子女学校派遣公办校长,由结对公办学校委派。要求外来工子女学校坚决执行民办学校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明确举办者和校长的职责,真正发挥校长的作用。重视师资建设。20xx年起设立外来工子女学校的教师专项奖励资金,每年根据《北仑区外来子女学校教师考核管理办法》和《北仑区外来子女学校教师考核指标》考核,全区有80%的教师每年分别获得5000元、3000元、2000元不等的奖励。出台《外来工子女学校自聘合格教师待遇保障实施方案》,提高外来工子女学校自聘合格教师的收入水平,稳定教师队伍。在外来工子女学校教师中公开招聘事业编制公办教师,鼓励教师安心工作。现已有4名教师转为事业编制。提高公办学校接纳比例。目前,北仑区共有民办外来工子女学校5所,接纳学生5500人,公办学校外来工子女教学点3个,接纳学生13000人,公办义务教育段学校对符合条件外来工子女接纳率达70.27%。

六是优化流动人口素质提升服务。建立区域化教育模式。在区社区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指导下,街道(乡镇)社区教育学院(中心)、市民学校、村民学校、企业职工学校以及假日学校有效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对流动人口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和学习活动。组织教育培训。建立“新北仑人学习之家”,实施“新北仑人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形式丰富的教育培训和活动,包括法制观念培训、安全教育培训、文明素质培训、文体活动培育等。通过讲座、现场咨询、编写知识读本等方式宣传《劳动合同法》、《交通安全法》、《人口和计划生育法》等常用法律法规相关知识。利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横幅、板报、手机短信、分发宣传资料等手段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在外来人口聚集地设立“图书流通站”。目前全区已分布32家“村级流动图书站”,流通图书达8万多册,各类书报刊上百种。举办以“共享同一片蓝天”为主题的20余项文体赛事,吸引流动人口广泛参与。重视心理健康。成立职工心理咨询中心,组织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心理咨询师,无偿为广大职工提供心理疏导咨询,并为职工开展授课培训。

三、北仑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主要成效

一是流动人口积极投身北仑建设与发展。北仑区切实有效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使流动人口广泛融入北仑,共同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形成流动人口与北仑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首先,流动人口推动北仑经济快速发展。流动人口积极从事第一、二、三产业建设,为北仑经济腾飞注入了新活力。据统计,20xx年上半年北仑区从事务工的流动人口475349人,占总数88.67%;经商4957人,占总数0.92%;从事服务业4811人,占总数0.90%;务农2257人,占总数0.42%。广大流动人口的勤恳踏实工作,有效推动了北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其次,流动人口开展群体自治享受政治权利,通过党团组织、群团组织以及社会组织等多种社会主体实现流动人口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目前,北仑区已成立流动党支部、企业工会、流动团支部、融合性社会组织、计生协会等多类团体组织。 再次,流动人口积极参与北仑文化建设。流动人口通过组建社会团体、开展文艺活动等多方式实现文化推广与传承。据统计,北仑区成立了30多支流动人口民间文艺团队,包括“新碶外来务工人员轻骑兵”、“大碶青工铜管乐队”等。以新北仑人艺术团为例。新北仑人艺术团每年深入各社区、村、企业进行题为“海之声”的演出,至今已举办5个专场演出,并且经常参演“海享大舞台”。

最后,流动人口认真推动北仑社会建设。流动人口通过组建新北仑人讲师团、新北仑人志愿者服务队、新北仑人交通文明劝导队等公益性组织的方式积极参加社会建设活动,真正实现“安居”目标。新北仑人宣讲团深入新北仑人集中居住区、企业事业单位进行宣传,让更多新北仑人了解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自觉参与城市各项活动。流动人口志愿者队伍庞大,北仑区9个街道乡镇流动人口居住100人以上的村(社区)均建立了志愿者服务小分队,登记在册的外来务工人员志愿者12000余名。新北仑人交通文明劝导队则在开展交通安全和不良陋习劝导工作方面贡献卓著。

二是优秀流动人口代表不断涌现。在流动人口持续涌入北仑的过程中,不断涌现许多新北仑人积极投身创业富民、创新强区的生动实践。至今,北仑已有2名国家级优秀农民工、4名省级优秀农民工、20名宁波市优秀外来务工人员以及28名北仑区优秀外来务工人员和十佳北仑区外来务工人员。

部分优秀农民工代表为实现流动人口自我管理与服务作出了细致而周到的工作。如“国家级优秀农民工”胡鹏。胡鹏于19xx年来到北仑之后,勤奋工作,艰苦创业,从装配工人到货车驾驶员到如今的电镀厂负责人。20xx年,他被推选为“新高塘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同时担任“新北仑人”志愿者联合协会“新高塘人”分会会长,认真开展调处矛盾、组织相关活动等工作,赢得了高塘社区居民和当地他外来务工人员的一致认可。

部分流动人口代表见义勇,舍身忘己,为北仑树立了良好的道德风尚。比如“火海英雄”徐义胜。20xx年8月21日,徐义胜从火海中救出2名遇险儿童,自己却被烧成重伤,烧伤面积达80%。20xx年,徐义胜被授予“国家级优秀农民工”称号,也被推荐为20xx年度“感动中国”候选人。

更多优秀流动人口代表为北仑发展繁荣常年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比如“省级优秀农民工”谭志勇。自19xx年在宁波打工以来,谭志勇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生活

中,团结工友、心地善良。他以自己的行动、自己的业绩、自己的形象、自己的品德,赢得了公司上下的高度认可。

四、北仑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带来的三大启示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广大流动人口的根本利益为本。流动人口的利益在整体上分为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因此,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就要紧紧围绕该群体的根本利益,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确实把该群体各层次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二是构建“大社会”管理体制。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是一项内容庞杂、牵涉面广的社会工程。这就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构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流动人口管理格局。党委的领导主要体现在引领、组织、管理和服务上,负有领导责任;政府负责主要体现在履行好流动人口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责任;社会协同就是要使各类群众组织、基层自治组织、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相互协调,形成与党委、政府互联互补互动的管理格局;公众参与就是要通过广泛的组织和动员,使该群体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

三是采用“制度化”管理手段。制度建设是实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特征,所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必须以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为根本,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具体的服务管理项目。在制度建设中,要抓根本制度和基础性制度建设,重点抓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

 

第二篇:关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发言稿

关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发言稿

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是城南社区的党支部书记黄天芬。下面由我来谈谈关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看法和建议。

流动人口渗入社会的各个角落,且有一些不主动申报登记、申请暂住证的。流动人口涉足的场所较多、活动范围较广,控制难度越来越大。所以做好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对社会稳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首先谈谈如何畅通流动人口诉求渠道。积极收集掌握流动人口的诉求,建立专门的流动人口来访纪录和台账,做好登记工作,准确真实的记录流动人口反映的问题和帮助解决好他们的需求。并及时向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反馈,帮助流动人口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点谈谈如何加强劳动人口的法律宣传,增强维权意识。积极搞好外来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县公安机关、派出所、户籍办理处在#b@2的同时,加强对领证人员的法制教育。组织流动人口进行法律知识的培训,增强流动人口的维权意识,使他们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保障好自己的权益。同时,利用宣传栏,张贴流动人口在本辖区应注意的事项和流动人口工作的权利和义务的海报以及宣传画,确保流动人口知识到位和信息及时。

接着谈下提高居住等级、出租房屋登记备案率的措施一是对流动人口及出租房屋实行全面登记、统一管理,并建立数据库,使辖区出租房屋和暂住人口实行网络化管理;二是建立出租房屋责任制度,按

照“谁出租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追究管理责任和业主过错责任,为确保承租人的合法权益和安全,协助公安机关管理好流动人口,出租屋还要和辖区派出所签订《租赁房屋治安责任保证书》;三是对辖区内暂住人口和出租房屋实行定期清查,完善出租房屋的亮证、挂牌和责任签约制度;四是强化对重点人口的监管,在摸清流动人口底数的基础上,对摸排出的重点人口建立档案,严密监管,减少犯罪。

最后谈谈怎样做好维护流动人口就业、社会保障、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在社区成立“服务中心(站)”,并尝试面向暂住人口提供各项配套服务,保证流动人口在暂住手续完备的前提下,享受与同城居民同等待遇。成立“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服务中心”,实行人口登记、统计、计生、劳动保障、教育等业务“一站式”受理,提供“一条龙”服务,旨在帮助流动人口解决劳动纠纷、办理证照、居住生活、子女入学、治安维护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

我社区会认真配合县政府有关部门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为全县的繁荣安定贡献一份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