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向社会主义过渡教案 华东师大版

第3课 向社会主义过渡

【内容标准】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知道19xx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过渡时期的含义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知道社会主义“三大发行的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知道 1954 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阅读资料或采访长辈,老师,了解“一五“期间,我国主要的或家乡有代表性的建设成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五”计划的制订是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步,它的成就为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感受社会主义制度来之不易,进一步认识到应该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教学要点】

重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新中国过渡的结束和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开始;1954 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向和道路。

难点:过渡时期党和国家制定的一些方针政策,法律牵涉到不少经济、法律、政治方面的专门知识,有的和当今国情有明显差异。

【导入新课】

1、毛泽东和周恩来从西柏坡前往北京“赶考”,已经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是,由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旧中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中国共 产 党接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经济底子太薄了。虽然经过三年努力,我们的国民经济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差距有多大?如何赶上去?请同学们阅读第4课。

2、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段时间是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你认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应是什么?为了尽快完成过渡,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你知道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吗?完成的情况怎样?

【新课探究】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过渡时期总路线

(1)、过渡时期的含义:

过渡时期是指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

标志:从19xx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开始到19xx年三大改造完成。

(2)、基本内容:

19xx年制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通常被概括为“一化三改”或“一体两翼”,其中“一化”指的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主体。“一化三改”是主体和两翼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第一个五年计划

(1)、指导思想,过渡时期总路线

(2)、开始时间:19xx年。

1

(3)、指导学生阅读15页课文,找到相关内容作好标记,然后加以理解记忆: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其他各项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奠定厚实的物质基础。

其中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讨论原因:结合 17 页小字部分毛泽东的一段讲话加以说明。①工业化建设的机器设备主要靠重工业提供;②发展农业的技术设备如拖拉机、播种机等也要靠重工业生产;③国防建设的武器装备离不开重工业的支持;④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尤其是重工业。

注:从 1953 年起执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4、建设成就

结合 18 页、 19 页几幅插图进一步说明我国“一五”期间的成就:到19xx年底,各项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钢铁、煤、电力、机器制造、交通运输业以及水力建设等各方面所取得的佳绩。不仅工业基础得到极大改善,也初步改变了工业分布偏于沿海的不合理布局,我国已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步伐在扎扎实实地向前迈进。

建议:考虑到历史的连续性,可以向同学提一些问题。如:目前我国正在执行第几个五年计划?(十一五规划)发问目的在于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推动学生感性地认识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成就,更加关心国家的发展前景。

二、三大改造

1、“三大改造”的内容

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实质:

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绝对优势地位,奠定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经济基础。

3、 途径:结合书中 20 页 21 页小字部分及插图加以说明。

对于农业和手工业,引导二者走合作化道路,将个体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对于私营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通过和平赎买的方法,逐步实行公私合营,使资本家私有制过渡到实质上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和平改造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一个重要特点,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共 产 党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高超的领导艺术。)

4、意义:

19xx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它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较顺利地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变革,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一些少数民族或偏远地区在19xx年底尚未完成改造,这是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使然),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不足:总体上是成功的,但在改造过程中存在一些缺点和偏差,表现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时间内遗留一些问题。

讲到此,提醒学生“过渡时期”的时间跨度是1949—19xx年,而不是1953—19xx年。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制定目的:

引用课文 22 页第一段小字部分毛泽东的话明确制定宪法的目的。为了适应向社会主义过渡新形势的需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2、制定经过

2

1954 年 9 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注意:①《宪法》取代已完成历史使命的《共同纲领》。②《共同纲领》完成了临时宪法的历史任务,但仍是政协的指导性纲领。③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政协行使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职能,是共 产 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3、性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时代意义:

宪法的颁布,从近期看,确立了过渡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的总目标;从长远看,是保障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的根本大法。

【总结历史经验。确认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新成就。 规定了国家体制(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基本政治制度、 公民权利义务等。】

【总结巩固】

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实现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真题检测】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通常概括为( )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四项基本原则”

C.“一化三改造” D.“一五计划”

2、党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突出特点是( )

A.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

B.时间相当长,任务十分艰巨

C.以工业化建设为中心

D.体现了工农联盟的原则

3、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开始于( )

A.19xx年新中国的成立 B.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C.三大改造 D.“一五”计划的实施

4、19xx年开始的三大改造,其中不包括( )

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

6、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准备的以下图片资料,不适合采用的是( )

A.鞍山大型轧钢厂 B.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C.长春一汽生产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教学实践与反思】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