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下期期末试卷分析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

五年级数学(下)学科试卷及试题分析

一、     试题分析

1、    试题质量分析

(1)内容比例分析

(2)试题难易程度分析

本试题难度较大,知识覆盖面较大,虽能突出教材重点,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查,但使学生在熟练应用知识的同时,充分体现学生数学思维的精度、广度、深度。试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从而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给学生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使数学与学生的距离近了,感觉亲了。同时使学生在答卷中充分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另外此次试题注重学生的发展,从试卷的得分情况看,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难获得高分的.

(3)知识点涵盖与课程标准的对应分析

本试题以《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同时根据整套教材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发展总体结构进行设计。本次考试中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贯彻始终,知识点考查较全面。《标准》认为,数学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试题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且具有开放性、挑战性,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同时,体验数学问题的严谨性和挑战性,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4)试题与新课改的对应分析

本试题注重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并让学生通过此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作用,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2、试题质量评价

本试题为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五年级数学试题,本份试卷以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材为基准命题,命题符合课标要求,体现课改精神,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测查,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综合性。现根据本次考试情况作如下分析:

(1)、试卷覆盖面广泛,内容较全面

试卷内容涉及本册教材重、难点,力求体现《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基础知识覆盖面很大,重视知识和技能的考查,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及形成过程。既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包括分数加减法口算、笔算知识,也考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如填空题11小题,13小题,17小题,解决问题3题、5题等,从不同侧面,考查学生掌握本册教材的情况。

(2)、试卷注重“双基”评价,面向全体

试卷力求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本着激励学生学习和教师改进的教学出发,重点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个别题目有点超纲,如解决问题3题。计算方面,分数加减法计算、简便运算,解方程,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对中下生的学习,能提高自信心。所考内容深入浅出地将教材中的全部内容展现在学生的试卷中,并注重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的数学能力。

 (3)、试卷题型多样,题量较大,难度较大。

试卷分为5部分,试卷分试题由填空、判断、选择、计算、应用题五大题型。其中基础题占60%,较难题占20%,难题占20%。试卷分数为基本计算占26%,灵活运用知识的变式题型合起来占40%,操作占7%,解决问题占27%,题量较大,分值权重合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测评中体现不同的水平。

(4)、注重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解决问题侧重考查学生分析信息、筛选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如应用题第5题,信息:在甲容器中装满水,(长方体的长为5厘米,宽为30厘米,高为20厘米),问题:若将这些水倒入乙容器,水深为多少厘米?学生必须分析筛选有用信息,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水的体积不变。首先根据甲容器的长宽高求出水的体积,再用水的体积除以乙容器的长宽,从而求出水的高度。这样的题型学生要分析信息、筛选信息、正确处理信息,从而考查他们解题的灵活性。

比如一题5、7、11、12、13、15,二题1,三题1、2、4及应用题,这些题目具有挑战性、开放性和趣味性,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分析、推理,感受了数学的思想方法,感受到数学的挑战性、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今后命题建议

(1)题目要求可否对学生做题进行温馨提示如耐心计算、认真思考等,可让学生心理轻松、更细致地做题,让他们更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继续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连的一些内容,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3)紧扣教材,以考查学生基本技能为主,减少难度较大的分值。

二、试卷分析

1、等级分析:

从这几项来看,学生的成绩较不理想,学困生较多,需要进一步提高。应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计算与理解。特别是转化学困生更为突出。

2、各题的得分率

从各题的得分率来看,填空、、计算题、应用题失分较多,说明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动手操作、思维的灵活性还稍差一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学生答卷中反映出的问题分析

基础知识部分:本次考试从不同方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可从答卷情况看,有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不扎实。一是学生审题不认真,二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三是学生学的过死,不会灵活的解决问题。在一题填空题目中的第11小题中“已知一个长方体的前面和右侧面,求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相当多的学生不对,这说明了学生的读题不认真,不会通过长方体的前面找出长和高,右侧面找出宽和高。在选择题目中的第2小题中“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摸出红球的可能性为1/4,已知口袋中的红球是5个,则袋中一共有()个球”,这个题考查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出错率过到了80%以上,这说明了学生的理解还处于对分数的认知阶段,不会灵活运用分数的意义解决,另外,没有形成良好的认真审题、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

计算部分:本次考试,学生计算题成绩很不理想,几乎所有学生在计算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失分现象。尤其是中等偏下的学生,计算失分率更大。个别学困生可以说就不会计算。计算中的题目有80%的学生出错是因为纯计算错误,主要是对分数没有化简,这说明学生对分数的约分和最简分数掌握还不够熟练,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把分数加减法的口算、计算、混合运算教学训练作为重中之重,想尽办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准。

解决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待加强。尤其是中等偏下的学生在遇到的问题时候,不会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与处理,不能够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更为逊色,这不能不引起我的深思。相比较而言,应用题部分失分较多。其中,第五大题3、4、5、6四个题出错最多。一是因为3题中两个条件中的单位“1”不同,二是4题中有两问:一问求长方体的表面积,二问先求体积再求燃油的质量。5题通过两个容器的水的体积不变,求水的高度,6题通过观察复式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出错。说明学生不能根据本题问题从中找到有用的信息,没有掌握科学有序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今后的教学建议:

(1)、以县教育局、镇教研室“三环节”指导意见为指导,扎实推进课前预习、课中改进、课后检测,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关注过程,引导探究创新。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次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中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水平。这样既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探索的科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3)继续着眼于教材,稳扎稳打,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做前仔细审题,做时认真分析,做后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4)、关注学生的弱势群体。

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补差转化工作是每位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师要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坚持做好以下工作:进行预习方法指导,加强预习检查;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5)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6)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学生说题目的算理,也许不一定会错,但有些同学是凭自己的直觉做题,不讲道理,不想原因。这点可以从试卷上很清晰地反映出来。

 

第二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刘街小学 刘立林

2012——2013学年度(上)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较好体现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具有如下特点:本卷注重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也适当考查了学生学习过程。试题内容全面,共计十个大题。试题整体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本试卷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况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源于孩子身边的事和物,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一 试卷成绩分析

本班现有46人,全部参加了考试,总分3745分,人平均81.41分,优秀人数30人,优秀率65.2%,及格人数44人,及格率95.7%。

二 试卷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题学生基本没有问题,有极少数学生因为粗心出现错误。

第二题填一填,这里又细分为7道小题,问题主要出现在第1,5,7小题,主要是学生对概念理解不清,第6小题超出课本范围。

第三题,第四题这类题,教师在课堂上反复强调,反复训练,学生掌握得很好,正确率高,出现错误为数不多。

第五题,第六题有些学生空间方位掌握较差出现错误较多。

第七题,填一填画一画,大多是学生掌握较好,少数学生出现错误。 第八题第九题学生做的很好,正确率在90%以上。

第十题,附加题,少数学生作对。

总之,从这张试卷看,我班的学生大都掌握了课本提出的要求。在学生的能力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的反思

1、对学生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过分关注对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2、课堂教学不够扎实,个别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得不好,当时应对其加以辅导。

3、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举一反三的灵活性的思维有待于提高。

四、改进措施: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利用课堂教学及课上练习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备好课准备,每一课都要做到“有备而来”。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水平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

3、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多做一些与生活有关联的题目,加强实践活动,强化应用意识,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尤其是动手操作认真分析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培养。

5、教学中重视知识理解与形成过程,重视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还要面向全体,承认差别,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教师设计的提问和练习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