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与我的成长20xx年论文

?+数学

新课改与“我”的成长

万埠罗山小学 陈小娟 180xxxxxxxx 摘要: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国家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做

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2、培养教师的专业技能,实施五步教学模式,要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

关键字:国家教育政策 课程改革 五步教学法 教学做合一 正文:

一、国家教育课程改革政策与教学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国际日益激烈的竞争,立足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19xx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20xx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先后提出了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任务。20xx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初步构建了符合时代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从19xx年开始着手调查研究,组织专家设

计。20xx年在全国38个县、区进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国家级试验,分层推进,滚动发展,20xx年全部实施。

国家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时,存在的问题让这艘新课改航船受到了阻碍。在经济发展欠缺的西北部、贵州、云南等地区的农村、山区,新课程改革的所有信息对他们而言就是天方夜谭。

1、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的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而我们村、山地区的学生呢?没有时事消息的接收器,没有较先进的设备设施,也没有新型的、综合型的支教老师,使得我们这些地区的学生习得的知识、对事物的认识都很局限。更就没有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法,从另个角度来说,他们就没有对新知识认识的理念。

2、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我们把眼光投向我们的偏远地区,细细一想这一些美好的课程改革对我们的孩子只有憧憬了。我们的许多偏远地方的学校设施简单,全校就只有两房子,一间仰头就可以看见天空的教室和一间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教师办公室。全校的教师只有两三个,他们既是学校领导又是教师,课程门类和可时比例我们将就可想而知了。

对新课程改革首先我们要肯定他的科学性和必要性,其次我们还应该要对他有所看法。新课程改革要很好的、较全面的实施下去,我

们的政府必须要着手与教育政策的改革,打破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公平性、集中性。要将教育这块‘蛋糕’较均匀的分给城镇、农村、山村这三个体制各异的孩子,这就要求我们教育改革者、实施者、经济建设者将着力于那些教育非常欠缺的地区。

二、课改改教体,校改改思想,老师真正做到引导作用

1、教育的根本在于公平

现在学校里存在一普遍现象——学校“潜规则”。很多人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进好的学校,不惜血本,睁大了眼睛找空隙,削尖了脑袋往里钻——走后门。这些学生大部分是富贾世家、权贵之后,他们在学校里的待遇可以说是学校里的“第二领导”。教育要想很好的走下去,必须的剔除这个“毒瘤”。不论你是权贵之后,还是富贾世家,进了学校都应该遵守校规。所有的学生一律平等,谁要想颐指气使,就等于自讨苦吃。建立完整、公平的学校体制。

2、 突破创新,学校“联姻”。

新时代的新人应有新的思想,我们要将新的教育思想付诸于实践,学以致用。学校,都应把教育新型的体系用于实际,打破以前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撕开学校与学校间的隔阂,不要闭门造车,要学会学校间的“联姻”。把自己的学校体系建设推出去,同时,也要张开怀抱,接受其他学校的体系建设,互相学术交流、借鉴,互帮互助,取其之长,补己之短。

3、实施五步教学法,学生积极性提高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探究式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而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主要不是依靠教师进行强制性灌输与培养,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亲身体验出来的。探究式教学实质上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人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

与以灌输、记诵、被动接受为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探究式教学在教师观、学生观、学习观和评价观上均体现了独特的见解和主张,具有新颖而丰富的内涵。探究式教学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人现在从事于四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在数学领域上我认为分层探讨五步教学法模式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建立团结、友善的班集体、和谐的师生关系。

2 设置有价值的问题情境,难度要符合学生实际,尽可能使设置的问题情境有趣。

3 学生思考、讨论、独立、分组探讨,若问题难度过大,应课前给学生思考讨论。

4 展示学生劳动成果,调动积极性。

5 老师对学生讨论组织评价。

三、实施五步自主教学法优势

五步自主教学法通过激趣目标、自主学习、合作展示、课堂测试五个步骤,每个步骤都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老师的引导作用。通过五步自主教学法的实践,形成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任务是学生学习的明确目标; 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

2、“让学生看、让学生想、让 学生说、让学生做!”的教学设计原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多元智能的充分发展,改变了教师的备课方式。教师的备课不再是传统的“写”教案,而是从各种信息媒体(互联网、电视、报刊杂志、等)上大量搜集信息,结合地方校本资源的开发,丰富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使老师们对现代化媒体工具有了正确认识:媒体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究的认知工具.

四、以后努力方向

针对小学教育,作为职前教师,我要尽可能的博览群书,了解一

些教育大家的教育思想、态度、方法,不断充实自己。另外,不要忘记你的“主餐”——学校的学习。学校是集中性的学习专业技能,自己要充分利用在校资源。

作为职前教师,一方面要学好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把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运用于实践,再到实践中去学习。

1、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爱教、会教、教会;学生爱学、会学、学会。这是减轻增效的最佳路径。爱教、爱学是动力,会教、教会是策略,教会、学会是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充分的把握、了解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动态。当今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快速发展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以德、以爱育人”的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很多的想法来办一些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领悟什么是德,什么是爱。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每人种一盆花,让他们自己来照料。另外,教师还可以在班级里做一份“德育记录簿”,把每个人的行为举止都记录在里面,让大家来点评。这样才能更好地营造文明班级的学习气氛。

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给某所学校的题字。充分体现了教育工作者乐于奉献的精神。同时,作为职前教师的我们更要有这种甘于奉献的精神,而且还得有关爱学生的爱心。时时跟学生交流,尽可能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要于学生融入在一起,形成一种既是师又是友的关系。

3、教、学、做合一

着眼于现代教学让学生从僵化的满堂灌教学中解脱出来,站在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发展知识的角度学习。把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发展知识作为知识学习的目的。

陶行知说:“教、学、做是一件事的三个方面,不可分割的一个统一在‘做’上。‘做’是教的中心,也是学的中心。”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教学做的合一是我们的目的,也是我们的前行动力。

4、抓好学生品德教育

在当前利益的的社会,孩子们的思想被社会的不正的利益腐蚀着,为此,作为一名老师,在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要抓好品德教育,学生做个真正心里健康的人,能够健康快乐成长。

 

第二篇:我与课改共成长论文

我与课改共成长

姓名:黄草花 单位:黄庄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151xxxxxxxx

摘要:课改即课程改革,“新”对旧、传统,新课改即相对于旧课程、传统教学所做的改革。是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而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是课程本身及教材理念的根本性变革。它的根本指向是人的发展,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回顾我与课改共同成长的道路,其中有困惑,有探索,有失败的苦涩,当然也有成功的快乐。是课改让我学会了实践自我,正视自我,反思自我。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困惑;探索;进步;未来;反思 。 新课改理念,说到这个话题,我们的脑海中不禁要产生许多疑问:什么是新课改?为什么要进行新课改?新课改要注重改什么?……面对新课改我们存在的问题、困惑很多。我很幸运,我处在课改的浪潮里,课改给了我生命,课改给了我自信,课改完善了我的教学行为及其价值取向。

一、课改中的困惑

课改伊始,我曾豪情万丈,干劲冲天,认为自己赶上了课改的潮流,可以借此机会大显身手,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在随后参加的市、县以及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中,接触到的内容都是新鲜的:如“转变观念”、“学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很多以前看上去是不可动摇的、颠扑不破的教育原则、教学方法都要重新审视和反思,都要注入新的诠释,新的教学理念如急风骤雨般劈面而来。

容不得半点犹豫,容不得半点迟疑,新学期的脚步在我的期盼中跚然而至。我就像刚上学的小孩子一样,迫不及待地翻开语文课本:五彩斑斓的图画、丰富多彩的课文映入眼帘,我不由怦然心动,激情涌至:多好的教材啊,一定要上好每节语文课,让孩子爱语文,爱上语文课,爱我这个新老师。即使达不到专家说的“把语文课上得像诗一样美”的境界,也要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追求,即使再累,也值得!

说来容易做来难,带着新学的理论,我在课堂上追新求异,小组合作探究,只求课堂教学表面热闹,却忽略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教学工作华而不实,以至于到后来竟不知如何去教学生了。我感到心烦意乱,心中的一腔热情也逐渐冷却下来。我困惑了:难道这就是课改?不,课改决不是这样!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到位呢?

二、课改中的探索

在我徘徊、苦恼时,我校每天下午的集体备课,周讲座,组内研讨……这些活动像一场场及时雨泼洒在我的心田,如黑暗中一盏盏明灯,使我走出了迷茫的低谷。于是,我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重新学习新课标,潜心研究新课程理念,积极和同事们探讨践行“以学定教 , 同案协作”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并进一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在我冷静而充分地审视了自己的教学行为之后,渐渐地,我的思维变得开阔了,对课改的理解拨云见日,茅塞顿开:其实,课改只是一次契机,它就是我们一直在做,而且从未间断过的追求,是一些更富学识的人将它完整的归纳并积极推广的一种教育理

念罢了!它并不虚假,也不象我们想象中的那样高不可攀,它是可行的,也是可信的!在课改中,达不到自己预想的效果,只是自己的方法不对头,不是课改的错。错,只能在我们自己。

经过领导的指点,同事的帮助,再加上自己潜心的学习与探索,我终于从迷茫中彻底解脱出来。教学中,我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课程资源,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教材,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操作,让学生自己去参与;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果明显了,学习的成绩自然有所进步。

三、课改中的进步

思想转弯了,观念转变了,行动自然也就有了目标,有了动力。其实,在传统教学与课程改革之间,原本就是自由与束缚、正视与偏见、欣赏与摒弃之间的一步之遥,这一步跨跃过去,就跨过了束缚,跨过了定势,跨过了教师与学生之间阻隔的一堵墙。跨跃这一步的动力,就是课改的新理念。跨过去前面一片天。现在,在我和孩子们共同编织的课堂上,我常常被他们那一个个彰显个性的精彩发言所吸引,被他们那一串串富有童趣的奇思妙想所陶醉,被他们那一次次充满自信的展示所感动。当我与孩子们感受着课改的快乐,沐浴着课改的阳光幸福成长时,我终于体会到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那种豁然开朗、酣畅淋漓的感觉!同时我还深深地体会到:教学不能仅仅是告诉,只有让学生品味语言,放飞想象,激荡情感,

教学才能因学生而精彩。

四、课改的未来

漫漫课改路,才上新征途。行行走走,一路走来,过去所有的困惑、焦虑、徘徊都化作了今天收获的喜悦。“看教研之花,花团锦簇,促教师转变观念,羽化成仙,进入教学新境界;扬课改之帆,帆帆竞度,度学生创新思维,破茧成蝶,成为学习之主人”。课改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是,在这条充满艰辛而又曲折的道路上,我必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漫漫课改之路中,我将与之共成长。

参考文献:

[1]摘自中等师范教科书《心理学》。新

[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3]《新课程实用课堂教学艺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4]《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