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杂粮加盟行业发展前景环境分析

五谷杂粮加盟行业发展前景环境分析

前言:健康产业大趋势

低成本高效率的医疗健康体系将深刻影响各国医疗产业格局;经济全球化机遇与挑战并存;人口老龄化、亚健康状态与气候环境变化为养生产业创造广阔发展空间;科技发展为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作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全球健康年支出总额占GWP总额的十分之一左右,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xx年全球健康产业支出为6.97万亿美元。高收入国家医疗健康支出比例最高,而中低收入国家最低,中低收入国家需要加强对健康产业投入。20xx年美国健康产业支出总额为2.6万亿美元,占GDP比例为17.6%,居于全球首位。20xx年,中国健康支出总额为,2933.91亿美元,仅为美国的十分之一,占GDP比例仅为5.1%,食疗养生行业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20xx年健康产业全球总产值将达到 13.393万亿美元,为20xx年的1.9倍左右。全球人均健康支出持续快速增长,到20xx年将达到1882.188美元。

20xx年全球健康行业风险投资交易数量686起,在各行业中排名首位;披露交易额86亿美元,列各行业第二,投资者反映踊跃。

全球健康支出增长快于GWP增长,与经济周期高度耦合,但增长波动风险相对较小。中低收入国家和中高收入国家的市场巨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良好。中高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是带动全球健康产业增长的领头羊。

高科技化、全球化、高效率化、前端化是全球健康产业的未来走向

一、养生产业内涵

养生产业,是指提供预防、保健、自然疗法、休闲和恢复性健身商品和服务的部门的总称,通常包括健身休闲会所、美容养生会所、生态养生旅游(生态休闲产业)、温泉SPA、有机国药产业、有机食品产业、养生文化服务业、中医养生馆、美食餐厅(美食养生)、医疗养生旅游、以若谷草堂为代表的五谷杂粮现磨食疗养生坊等等领域。其中养生产业的天然驱动内核是中医,中医药养生产业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服务业.

二、产业环境

低成本高效率的医疗健康体系将深刻影响各国医疗产业格局;经济全球化机遇与挑战并存;人口老龄化、亚健康状态与气候环境变化为若谷草堂等五谷杂粮现磨食疗养生产业创造了广阔发展空间;科技发展则为养生产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1、政策环境分析

中国养生产业发展面临良好的政策环境。中国也持续在推进医疗体制改革,为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0xx年1月 ,新医改方案发布;

20xx年3月14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新医改方案和“健康中国2020”的健康发展战略。“健康中国2020”战略明确提出

到20xx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要增加到6.5-7%,提高两个百分点,未来政府医疗健康投入将持续增加;

20xx年11月,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到: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xx年8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

国务院于20xx年9月14日公布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xx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业(包括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健身养生等众多领域)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

2、经济环境分析

经济全球化对养生产业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贸易和投资的多边框架不断发展,全球健康产业发展机遇挑战并存。通过各种多边框架的有效约束和规范,全球货物贸易得以有序而稳定地进行。这些约束手段的成熟表明货物贸易全球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降低了专利权的授予门槛,可能会导致化学药和化学仿制药通过获取和变相延长专利期限,提高药物售价,也会影响这些药物的流通和获取。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双边贸易协定谈判,该协议将创造数以十万计的就业机会。

据预计,一旦TTP交易全面实施,欧洲各国GDP也将提振0.5%左右,未来将对健康相关产业产生重大影响。

3、社会环境分析

人口老龄化、亚健康状态、环境和气候变化为养生产业创造广阔发展空间。

人口老龄化为健康产业特别是五谷杂粮食疗养生行业增长提供巨大空间。人口老龄化是全球面对的最严峻的社会问题之一。21世纪初期,世界有接近6亿老年人,为50年前记录的数目的三倍; 21世纪中叶,预计将有约20亿老年人;

全球老年人口每年以2%增长,比整体人口增长得快很多,预期在今后二十五年内,老年人口将继续比其他年龄组更快速地增长;

随着人口老龄化状况的日益扩大,养老问题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这为与养老问题紧密相连的健康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亚健康状态促进前端化健康产业发展。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口较多。据世界卫生组织近年公布的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全世界符合真正健康标准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医院诊断患各种疾病的人占总人口的20%,其余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世界关注,正因为亚健康人群靠药物无法治愈,因此需要规范食补产品的生产加工,目前食补行业只有若谷草堂执行GMP国际标准药品生产规范,未来养生行业必将更加规范。

气候变化和污染加重人类健康隐患,为健康产业增长提供空间。每年世界范围内,约20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水资源和空气的污染的后果,将会在未来10年间越来越明显地显现出来。一方面污染会使得人们更加注重疾病防治,增加医疗健康支出;另一方面,人们在由污染带来的疾病治疗上投入也会有所增长。

4、科技环境分析

科技发展促进养生产业升级。生物科技的重大突破,为养生产业提供发展动力。发达国家已经将健康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生物工程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和发酵工程等5个部分。以重组DNA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的创立和发展,为生命科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所提供的实验方法和手段极大地促进了传统生物学科如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生物医学等的发展。诸如干细胞技术等生物技术目前也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健康等领域,带来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

信息技术与养生产业的结合是备受瞩目的新趋势。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将与健康产业结合,成为未来健康产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也为未来养生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促进产业升级。互联网在健康领域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医疗成本,使得医疗资源的效率最大化。

此外,其他领域的科技进步也对未来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如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在制造产业的突破让人们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近来细胞培养技术上的进步让3D打印技术可以应用

在医学细胞和器官重造上——由细胞建立的模具成为可能。未来这将为医疗的发展带来无尽的可能。

 

第二篇:杂粮行业分析报告

杂粮行业分析报告

                   第一章 杂粮产业概述

1.1 定义

杂粮通常是指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五大作物以外的粮豆作物。主要有:高粱、谷子、荞麦(甜菜、苦荞)、燕麦(莜麦)、大麦、糜子、黍子、薏仁、籽粒苋以及菜豆(芸豆)、绿豆、小豆(红小豆、赤豆)、蚕豆、豌豆、豇豆、小扁豆(兵豆)、黑豆等。其特点是生长期短、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特殊、产量较低,一般都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1.2 分类及应用

1.2.1 荞麦

荞麦含有“芦丁”,这种成分可降低人体血中胆固醇,并对血管有保护作用。在喜马拉雅山南面的尼泊尔人,不但大量吃荞麦面,也吃荞麦的嫩茎和叶,当地居民很少患高血压病。

1.2.2 燕麦

研究发现,在燕麦里含有亚油酸,每50克燕麦中所含亚油酸相当于10粒“脉通”的含量,所以燕麦有抑制胆固醇升高的作用。据报道,美国的一项相关研究证实,每天吃60克燕麦,可使胆固醇平均降低3%。英国的研究成果认为,每天早上喝一碗燕麦粥,可将心脏病死亡率降低6%,燕麦所含的多种酶类有较强的活力,能够帮助延缓细胞的衰老。

    1.2.3 黄豆

    实验证明,黄豆及其制品对心血管有特殊的作用。经常食用黄豆食品,可有效的降低血清胆固醇,并帮助解除动脉血管壁已遭受的损害。一些学者研究发现,用醋泡过的黄豆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和肥胖症。因为黄豆里的皂素能排除贴在血管壁上的脂肪,并能减少血液里胆固醇的含量。

    1.2.4 高粱

    高粱味甘性温,有健脾益胃的作用。小儿消化不良,可取高粱入锅炒香,去壳磨粉,每次取2至3克调服。但高粱性温,含有具收敛止泻作用的鞣酸,便秘者不宜食用。

    1.2.5 花生

    花生是“十大长寿食品”之一,富含维生素、蛋白质、脂肪、核黄素、不饱和脂肪酸和钙、磷等,其对脾胃失调、咳嗽气喘、贫血、便秘、肠燥等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品。花生在食用时要连着外皮一起吃,这样既能补虚又能止血,尤其适合妇女孕期和手术病人恢复期和病后体虚的人食用。

    1.2.6 小米

    小米所含营养成分与大米相比,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的含量比大米高,还有丰富的尼克酸和胡萝卜素,对产妇及小儿适宜。性味甘、咸凉,有补虚损、健脾肾,清虚热,除湿利尿之功,能益脾和胃,可治脾胃气弱、食不消化、反胃呕吐等症;有滋阴液、养肾气作用,可治消渴口干、腰膝酸软等症,并可除湿热、止泻痢、利小便、治身体烦热、小便不利或泻痢等症,外用还可治赤丹及烫、火灼伤等。

    1.2.7 绿豆

    秋季干燥,人容易变得烦躁,所以在补水的同时也需要清心降火。绿豆清热消暑、利尿。具有明目降压、润喉止渴的作用,对消除中暑、食物中毒与小便不利等症有益。

    1.2.8 黑豆

    黑豆被称为“肾之谷”,中医认为它具有补肾强身、解毒、润肤的功效,对肾虚、浮肿有较好的食疗作用。

1.2.9 糯米

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钙、磷、铁;维生素B1,B2和尼克酸等。性味甘温,能暖补脾胃,益肺养气。有补中益气之功,治自汗盗汗、泄泻等症,能益肺、暖胃、温脾,可治烦渴、尿多等症,能解毒发疮,治痘疹痈疖诸疮。本品性粘滞,难以消化,脾胃虚者不宜多食,病人宜煮粥或调糊食用。

1.2.10 豌豆

豌豆营养丰富,含有大量蛋白质,粗纤维,矿物质,维生素等,具有显著的食疗作用,豌豆中富含优质蛋白质,可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豌豆中富含胡萝卜素,食用后可防止人体致癌物质的合成,从而减少癌细胞的形成,降低人体癌症的发病率,豌豆中富含粗纤维,能促进大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起到清洁大肠的作用。

1.3 产业链结构

1.4 产业概述

杂粮是我国具有极大开发潜力的作物,也是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杂粮常年种植面积约1 000×104hm2,占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9%左右,产量约900×104~1 200×104t,占全国粮食作物总产量的4%左右。芸豆、绿豆、小豆、豌豆、蚕豆、荞麦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年出口量80×104~90×104t,占我国粮食出口量的10%,年创汇3亿~4亿美元,占我国粮食出口创汇总额的20%~30%。 

杂粮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干旱半干旱地区、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既是这些地区的高产作物和经济作物,也是这些地区2300多万贫困农民的重要食物源和经济源。杂粮具有很好的抗旱避灾保收能力,是耕作制度改革和种植业调整中极好的茬口,在实现地区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社会稳定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荞麦、糜子、燕麦、青稞等杂粮集食用与药用于一身,是重要的营养保健食品资源,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营养成分含量高、比例合理。其产地土壤和空气尚未受到污染,生产过程纯净安全,为天然绿色食品资源。因此,长期食用杂粮,能够润肠通便、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调节血糖、解毒抗癌、防胆结石、健美减肥,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都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增加食用量,对于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农业部十分重视杂粮产业的发展,原农业部农业司1982年在辽宁沈阳召开了全国三小作物会议,1986年在山西忻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杂粮研讨会,1994年在陕西榆林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杂粮研讨会。全国农技推广中心1998年以来在全国24个省区组织开展了荞麦、糜子、燕麦、青稞、绿豆、小豆、豌豆、蚕豆等13种杂粮品种区域试验,审(鉴)定了一批具有推广价值的优质杂粮品种,大幅度提高了杂粮的生产水平和商品率;20##年起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北京建立了12个国家小宗粮豆品种科技示范园,创建了杂粮科技成果展示和宣传平台;20##年农业部农垦局、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黑龙江哈尔滨共同组织召开了全国芸豆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20##年杂粮列入国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计划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我国杂粮产业发展步人新的阶段。

             第二章 杂粮行业国内外市场分析

  2.1 杂粮行业国际市场分析

据了解,近十年来世界上杂粮作物的发展趋势是,除玉米、大豆外,发达国家如美、德、法等面积稳中略有下降,发展中国家杂粮作物面积却呈上升趋势。湖南省农科院作物所资深专家陈志辉分析说,近几年全世界小杂粮的消费量和单价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小杂粮作物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单产较低且不利于机械化生产,使得国际市场上小杂粮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在即,小杂粮的国际市场现状对于传统的粮食主产区农业结构调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资料显示,目前发达国家小杂粮消费量越来越大。以甜玉米为例,全球甜玉米总面积为1500万亩,主要生产国为美国、加拿大、中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而消费国主要为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例,美国甜玉米播种面积500万亩,每年市场的需求是:甜玉米鲜穗134万亩,速冻的133万亩,加工的213万亩,均居全球首位;即便如此,美国每年仍需从国外进口大量甜玉米及其加工品。

      长期以来在中部地区农作物中并不起眼的荞麦在国际市场上也日益成为抢手货,近年来需求量有增无减。据统计,日本年荞麦消费量为11.6万吨,而本国产量仅2.1万吨。近年来,日本从我国进口的荞麦每年达5.54万吨,仍不能满足其需求。荞麦原麦出口价格亦因此一路上升,由每吨260美元升至600美元。

2.2 杂粮行业国内市场分析

相对于国际市场,国内杂粮作物的市场状况也是普遍短缺。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无公害化杂粮的需求日益增长,杂粮的粮药兼用功能正迎合广大消费者“杂粮热”的健康时尚,促使杂粮一时身价百倍。

虽然小杂粮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我国小杂粮种植分散,生产规模小,影响到了小杂粮作物的发展,而且国内小杂粮的品种、质量也亟待改良改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回归自然,返朴归真”正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小杂粮的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第三章 杂粮发展现状分析

近两年,我国杂粮产业出现了产量增加、加工步伐加快和流通日趋活跃的新态势,值得高度关注。

3.1?杂粮的生物能源效应凸显

在众多生物能源作物中,甜高粱以其独具的高含糖量、高生物产量、高乙醇转化率成为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源作物,为生产乙醇燃料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具备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扶持以非主粮为原料生产生物燃料项目。据有关资料显示,在盐碱地里种植甜高粱,亩产秸秆4t左右、高粱100多千克。种植0.27hm2的甜高粱,其茎秆可以生产1t乙醇。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拟建高粱生产基地6.67多万公顷,将很快结束高粱播种面积和产量逐年下降的局面,高粱产业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3.2?杂粮良种推广工作相继展开

近年来,我国相继从澳大利亚、美国、法国、新西兰等10个国家引进了优质杂粮品种。与此同时,部分科研机构相继开展了杂粮的良种繁育以及新品种推广工作,有的与企业联合开发培育,有的到气候条件适宜的地区繁育。据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领域)项目“大田经济作物和特色杂粮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目前进展迅速,示范开发成效显著。项目围绕谷子、高粱、大麦、燕麦等特色杂粮进行新品种选育、增值利用、建立绿色供应链等,开展杂粮作物分子标记及育种技术研究,创制和筛选出一批优质、特质、抗病、抗逆、抗除草剂等的优异新材料,选育出一批优质、高产、抗旱、抗逆性强、适合产业化生产的杂粮新品种。其中,通过国家鉴(审)定品种15个、省鉴(审)定品种33个;集成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及技术规程18项,完成并颁布实施的技术规程和地方标准7项。

3.3?政府和企业的支持有所增加

一是政府制定优惠政策。如山西省对种植小杂粮的农户每亩补贴5元。二是粮食部门采取多种措施,支持杂粮生产的发展。四川、河南、甘肃等省的部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通过发展订单农业,争取农发行贷款,按照优质优价的原则确定订单收购价,有的还提供优良品种,引导和扶持农民种植优质品种。三是有关龙头企业开展产业经营,对需要的杂粮品种实行订单生产,给予种苗、薄膜、化肥等有偿支持。

3.4?杂粮加工业发展步伐加快

近几年我国杂粮初加工业有较大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杂粮加工企业5000多家,开发生产杂粮系列产品近30种,年产销量在870万吨以上,正在改变着传统的食用原粮、出口原粮的状况。杂粮的精深加工从无到有,且发展速度较快,平均每年新开发以杂粮为原料的有机食品、营养食品、保健食品等系列食品和工业产品一二百种,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在杂粮初加工与精深加工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杂粮个体经营和大企业经营也同时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放开杂粮经营后,杂粮基本上都由个体小规模加工经营,近两年国内新建杂粮大型加工企业在100家以上,其特点是规模经营、精深加工、引进外资。

3.5?杂粮流通日趋活跃

近几年,杂粮城乡专营和兼营的集贸市场继续发展,大中小型杂粮专业和兼营批发市场竞相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中型杂粮专营批发市场已有几十家,年成交量达300多万吨。杂粮经纪人、大中小型杂粮批发商、物流配送商、运销商、各种展示交易会等纷纷出现,杂粮贸易量逐年增加,流通日趋活跃。与此同时,杂粮零售业也在迅速发展。多数城镇超市、粮油食品、副食品零售商店、城乡集贸市场中都经营杂粮及其制成品。一些零售商店推行网上购物、电话送货等措施,方便群众购买。

              第四章 杂粮行业发展规划

从杂粮产业的发展趋势看,小杂粮有可能开拓大市场,小产品可能形成大产业,因此,要提升杂粮产业的地位,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发挥规模化产业化优势,逐步构建我国杂粮种植、流通、深加工和高附加值出口的产业链,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4.1?开展杂粮深加工和工业化生产研究,提高产品附加值

多年来,我国杂粮出口以原料为主,深加工产品不多,这也是我国杂粮卖价很难提高的原因所在。近年来,国内杂粮加工产品逐步受到重视,品种在逐渐增多。但从整个产业链来看,国内杂粮食品产业才刚刚起步,杂粮产品较少,功能相对单一,知名度不高。这些情况既不利于国内外小杂粮市场的开发,也不利于我国小杂粮产业化发展。

在开发生产杂粮系列深加工产品上做大文章,加强科研力量,把杂粮生产与初、深加工紧密结合起来。对销往城市,特别是用于出口的杂粮进行初加工,并提高包装质量,使商品增值。要以科技为先导,国内外市场需求为目标,用国际质量标准,高起点开发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产品。改进加工工艺,因地制宜开发以杂粮为原料的、口感好的有机食品、营养食品、保健食品等系列食品。引进资金、技术、经营方式,扩大市场销售,使更多的杂粮食品进入百姓家,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4.2?建立良种供应体系、提高杂粮商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品种退化,出口质量下降是我国杂粮产业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我国许多的杂粮产区,由于当地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差,缺乏商品意识,加之以户为单位的分散管理和经营,杂粮生产仍处在零星种植、广种薄收、粗放管理的落后状况,实用技术得不到及时推广应用。应该在基层政府统一领导下,建立良种繁育和供应体系,统一供应优良品种,对农民进行栽培管理培训,提高品质,实行优质优价,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总体来看,我国杂粮研究基础薄弱,研究力量分散,品种创新和改良工作远远滞后于产业发展需要。因此,建议国家把主要杂粮品种的改良列入国家农作物品种改良计划,建立杂粮品种改良中心,组织全国的科研力量,开展杂粮的品种改良工作,尽快选育出一批商品性好、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新品种;对名优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加速良种繁育;积极引进国外品种,紧跟国际市场需求,扩大适销对路的杂粮的种植面积。另外,还可借鉴大宗作物的研究成果,进行基因克隆、功能因子提取等领域的探索。

4.3?做好产业规划布局,及早形成规模化生产

目前,杂粮生产已形成一定规模,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国际市场也占有一定份额,但全国杂粮科研、生产、出口尚未形成统一的体系。杂粮品种多,品质差,产量低,种植分散,市场交易无序,流通不畅,生产盲目性大,市场价格不稳,影响生产积极性。建议有关部门切实重视我国杂粮产业的发展,做好杂粮优势区域规划,积极建设优质杂粮繁种基地、生产和出口创汇基地,走产业化开发之路。

在优势产区,实行集中种植,形成规模生产;统一基地建设的生产标准,确保基地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并按照国际市场的要求实行生产规范化、标准化;加强质量检测,做到产品安全、优质。组建一批实施现代企业制度的、实力雄厚的专业性和综合性龙头企业,与发展杂粮相关的科研、种植、加工、贸易等方面有效地组合起来,形成新型产业集团,走“产、供、销”相结合的路子,推动杂粮产业的开发创新。在主产区逐步建立和扩大优质杂粮生产基地,建成杂粮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产业链、流通链。

4.4?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杂粮产业的发展

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要把发展杂粮产业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已定的优惠政策,把发展杂粮产业作为发展西部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