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区十二个五年规划

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洲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规划纲要的通知

(新政发〔2011〕11号)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涨渡湖、龙王咀农场,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新洲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20xx年1月7日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和20xx年4月27日区第三届人大常委会第40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六月十五日

新洲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和区第三届人大常委会第

40次会议审议通过)

新洲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20xx年),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全、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和《中共武汉市新洲区委关于制定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本规

划纲要是20xx年至20xx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总体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编制和实施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街镇规划、年度计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全区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强区富民为根本,紧紧围绕构建“工业新洲、生态新洲、和谐新洲”的总目标,抢抓机遇,应对挑战,改革创新,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25项主要目标,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转型发展、共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20xx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37亿元,年均增长16%;全口径财政收入31.1亿元,年均增长34.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2亿元,年均增长3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3亿元,年均增长13.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6.3亿元,年均增长34%。从20xx年起,新洲区连续三年跻身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市”行列,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初具雏形。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20xx年全口径工业增加值81

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7.3亿元。全区工业企业发展到1934家,从业人员达5.8万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80家,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24家,过10亿元企业6家,境外投资企业14家,私营企业1600多家。钢材深加工、电力能源、纺织服装、新型建材、机电装备、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初具规模。在培植新型产业的同时,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拆除娲石水泥立窑4条生产线,关闭4家小造纸企业,在全市率先取缔实心粘土砖窑。全区万元GDP能耗五年累计下降 28.1%,超额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建筑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现有特级建筑企业1家,一级企业19家,从业人员15万人。“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建筑业产值762亿元。第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从业法人达6300多个。城乡市场日趋繁荣,“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覆盖每个建制村;中百、中商等新型商贸企业进驻新洲,服务业态更加齐全,方便了城乡居民生活。阳逻至青山、汉口城市公交开通营运。港口建设力度加大,20xx年集装箱中转量突破30万标箱,8家大型物流企业在阳逻开工建设,启动了保税港区前期申报工作。道观河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成效明显,首届报恩文化旅游节成功举办,启动建设东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区。住宿、餐饮业年收入达到4亿元。房地产业迅速发展,建成了一批规模化高档住宅小区。金融、信息及其他社会公共服务业均保持了较好的发展。都市农业稳步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蔬菜、食用菌、畜禽、水产四大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龙头企业发展到42家,

农民专业合作社291个,农机总动力41.4万千瓦,农业产业化覆盖率达到61.5%。

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由20xx年的35%提高到48%。全区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武汉新港阳逻港区规划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阳逻长江大桥、武汉绕城公路和武英、大广高速公路新洲段建成通车,武汉新港江北铁路和汉口至阳逻江北快速路开工建设,贯穿新洲的318、106国道全面整修,境内省道和一批区级道路实施了维修改造,全区公路总里程达到2800公里,五年净增1830公里。举水、倒水堤防完成整治任务,主要水库全面加固,155千瓦以上泵站全面更新。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功能进一步提升。邾城、阳逻两座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运营,阳逻开发区“六纵五横”路网基本形成,邾城地区新建三条主干道,整治了城区其他主干道、人行道及背街后巷,全面实施了城市亮化工程。各街镇城镇基础设施功能明显改善,社区建设成效显著,新农村建设力度空前。累计投入8亿多元,实施了600个行政村农村家园行动和农村饮水安全两大惠民工程,基本完成了农村“四通、四改、一建、一化”任务。城乡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28%,主要河流和湖泊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文明城市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效。城市管理力度加大,城乡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企业改制深入推进,改制了一批特困企业,化解了一批已改制企业遗留问题,一批改制后的企业得到

发展壮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减化行政审批程序,减少行政审批收费取得明显效果,区政务服务中心和行政电子监察系统效能进一步提升。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成果得到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各领域、各层面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阳逻开发区获批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并作为青山——阳逻——鄂州大循环经济示范区向国家申报待批,以阳逻电厂为核心的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发展较快,引进内资和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五年累计利用外资4.2亿美元,西门子、阿尔斯通等10家世界500强和中粮集团、武钢集团等9家央企入驻阳逻。“走出去”步伐加快,新洲建筑业雄居武汉并走向全国,新洲外出务工人员达24万人。

社会事业开创新局面。认真贯彻执行计划生育各项政策,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等突出问题得到重点治理。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十一五”期间,完成科技创新投入8.9亿元,实施各类科技项目202项,取得科研成果254项,建立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5个,20xx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30亿元。全面发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杂费、教科书费和住宿费,贫困寄宿学生享受生活费补助。新建农村寄宿制学校49所,创建标准化初中17所,高标准建成新洲一中阳逻校区。启动实施区职业高中“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

创新示范校建设计划项目”,全区各类教育资源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广播影视、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邾城、阳逻城区实现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农民健身工程和全民健身网点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完成人民广场、老大桥公园、老年体协、业余体校、举水河滩等5个全民健身点的建设,建成农民健身工程62个,文体活动蓬勃开展,文化体育市场有序发展。

民生改善取得新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得到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20xx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88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796元,分别是20xx年的1.8倍和1.9倍。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区参加各类社会保险人数达到93.2万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和失业保险覆盖率均达到100%,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9%,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96%。全区城乡3.9万多人的困难群体纳入了保障范围,保障水平持续提高。积极探索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完成街镇福利院提档升级工作。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序推进,1万平方米的廉租住房竣工交付使用。完成农村1380户因灾倒房和423户无力自建危房重建。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累计募集慈善资金4142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等特困群体4.9万人次。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秩序进一步好转。强化生产、交通、

消防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在充分认识“十一五”发展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产业规模不大,经济运行质量不高。工业化进程不快,工业经济总量偏小。第三产业特别是我区较有条件发展的物流业、旅游业、房地产业发展不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特色产业规模、品牌还未做大做强。产业结构不优,经济效益不高,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功能性设施还不完善,公共服务及市政等公益性设施还不健全,服务性设施还不发达。生态建设任务还很艰巨。社会保障及救助体系还处于低标准、低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期望有较大差距。

三是体制机制创新不够,内生发展动力有待增强。影响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够,政府投融资、土地运营、招商引资、项目协调服务等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规范。民营经济发展不快,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发展的软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社会稳定的任务较为艰巨。

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和特征

(一)工业化发展进入加速期。全市“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工业向远城区布局,远城区要担当起武汉工业发展的重任。我区发展工业已具备一定的基础,随着新型工业化推进力度不断加

大,我区工业经济总量将会出现大的扩张。

(二)城镇化发展进入快速期。随着国家和省、市加快城镇化进程政策力度的加大,“十二五”我区城镇化建设将全面提速。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步伐进一步加快,以提升城市功能、完善城镇基础设施为主的大规模建设将全面推进,与中心城区的距离将进一步拉近,作为武汉城市重要功能区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三)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转型发展是当前所处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我们必须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坚持走“有为”和“不为”之路。

(四)小康社会建设进入均衡发展期。“十二五”是我国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基础的重要时期,国家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政策取向,将推进我区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向更高水平、更加全面、更加均衡的小康迈进。

三、“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发展新机遇

1. 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机遇。“十二五”时期,中央为应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制定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将惠及新洲,我区将会争取到更多的国家和省、市政策支持。

2. 国家三大战略实施的机遇。中部崛起战略、武汉城市圈

“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大国家战略聚焦武汉,新洲作为武汉远城区之一,将直接受益,我区的发展环境将更加宽松。特别是阳逻开发区作为湖北省大循环经济示范区的核心区,极有可能成为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国家级开发区。

3. “两圈一带”战略推进的机遇。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两圈一带”战略,强力推进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我区濒临长江,岸线全长40多公里,已纳入《湖北省长江经济带规划》重点开放开发区域,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4. 武汉新港建设的机遇。省人民政府规划并启动建设“亿吨大港、千万标箱”的武汉新港,“十二五”将大规模建设并投入运营。阳逻核心港区建设及配套设施将日趋完善,对阳逻新城功能提升乃至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拉动效应。

5. 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国际及沿海发达地区资本和产业加快向内陆地区转移,我区地域广阔,交通便捷,发展空间和区位优势显现。特别是阳逻作为武汉四大工业集聚区之一,有较好的工业基础,承接中心城区乃至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优势更加明显。

6. 武汉城市空间布局调整的机遇。“十二五”时期,武汉将调整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开发主城区,重点开发新城组群。阳逻作为全市重点开发的6大新城组群之首,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二)面临新挑战

1. 加快发展任务艰巨。我区正处在爬坡过坎的攻坚阶段,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需求巨大,工业发展周期长、成本高、见效慢,财政收支矛盾短期难以缓解,城乡统筹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实现跨越式发展还需经历一段艰苦的过程。

2. 区域发展竞争加剧。我区经济规模与同类先进地区比仍显不足,奋力赶超的迫切愿望与发展要素的瓶颈制约矛盾突出。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成为各地发展县域经济的共同选择,资源、项目、市场的争夺愈演愈烈,区域竞争压力加大。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跨越发展为主题、转型发展为主线、共享发展为目的、改革开放为动力、创新创造为手段,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努力将新洲建设成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武汉新型工业基地、武汉东部生态新区。

依据以上指导思想,“十二五”时期必须立足区情,准确把握科学发展的内涵。

——坚持把跨越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埋头苦干,以更快的速度、更优的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建设经济强区。

——坚持把转型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攻方向。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生产方式、消费模式的良性转型,推动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增长的发展格局。

——坚持把共享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集中民智、汇聚民力、普惠民生,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坚持把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永葆思想解放的活力,大力弘扬做事文化,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潜能。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以改革开放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跨越发展。

——坚持把创新创造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深入实施科技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创新创造,把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科学技术进步和全民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之上。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过五年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打造经济实力雄厚、生态环境优美、城乡功能完善、民生保障全面、社会和谐稳定的“工业新洲”、“生态新洲”、“和谐新洲”奠定坚实基础,努

力向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迈进。

上述目标体现在六个方面:

——基本建成武汉东部千亿工业新城。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五年倍增”,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新型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工业经济规模与效益同步增长。

——基本建成长江中游核心港、枢纽港、现代港。阳逻核心港区功能完备,保税港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成为华中地区最大最繁荣的港口,中西部地区“通江达海”的水上门户,为建设成为武汉东部现代化港口新城打下坚实基础。

——基本形成比较合理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更大进展,二、三产业占GDP比重明显提高,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基本形成城乡融合式发展格局。进一步凸现“铁、水、公、空”综合交通优势,实现与中心城区“无缝”对接。阳逻率先建成武汉东部卫星城,邾城商贸文化宜居新城更加繁荣,初步形成“双城”对接发展之势。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相融共进,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

——基本建成鄂东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全区山水人文资源得到有效开发,现代生态观光农业快速发展,一批高档酒店、休闲农庄和游客接待集散中心相继建成,道观河、问津书院景区争创4A级景区,初显“天蓝、地绿、山青、水秀”的迷人景观,成为鄂东最具魅力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社会各项事业

加快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人民生活更加宽裕,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更加完备,发展成果惠及全区人民。

三、主要指标

“十二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是:

——经济发展。全区生产总值50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1400亿元,年均增长2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8.5亿元,年均增长2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8亿元,年均增长24.4%。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7:55:38。

——科技教育。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1.8%,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高。教育水平明显提升,九年义务教育进一步巩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5%,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4年以上。

——资源环境。耕地保有量达到7.2222万公顷,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减少,全面完成国家和省、市下达的目标。全区森林覆盖率29.5%,森林蓄积量160万立方米。

——人民生活。全区常住人口控制在100万人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5000元。城镇新增就业和转移农村劳动力继续增加,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实现全覆盖。

第三章 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

根据现有发展基础和区位条件,坚持突出重点、有序开发、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构建“一城、两区、四带”全面协调发展新格局。

一、一城

——阳逻现代港口工业新城。突出阳逻在全区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阳逻与主城区融合,积极与东湖高新区、化工新城实现产业对接并提供发展腹地。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提升阳逻城市功能和综合经济实力,努力把阳逻建设成武汉东部产业新城、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打造武汉乃至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武汉城市圈“武鄂黄”城市带上的重要节点、长江中游的开放平台,力争成为武汉新的国家级开发区。

二、两区

——邾城商贸文化宜居区。发挥邾城在全区城镇化建设中的带动作用,重点发展商贸、房地产、文化休闲等第三产业,培育发展新型工业,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把邾城建成集公共行政管理和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中心,宜居宜业活力之都。

——道观生态旅游休闲区。整合以道观河景区为核心的东北部山水人文资源,重点开发建设问津书院、腾云山、道观河、少

潭河、将军山等景区,重点打造万佛宝塔、天立大风景文化度假村、刀楼寨、城楼寨等景点,建成东北部红色旅游通道,打造鄂东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三、四带

——临港产业发展带。以阳逻开发区为基础,沿阳大、阳靠公路向东南、西北两翼延伸,阳大公路依托长江岸线发展临港工业,阳靠公路依托阳逻开发区拓展发展先进制造业。

——新型城市发展带。突出新施公路城市发展主轴,以汪集为对接发展点,阳逻开发区向东、邾城向西相向拓展,促进阳逻与邾城对接发展,为最终建成武汉东部现代化新城打下基础。

——现代农业发展带。以刘大、凤刘公路为主线,以李集、三店为两翼,承接双柳地区蔬菜产业转移,加快建设以徐古为中心的东环公路食用菌生态长廊,积极推进全省蛋鸡强区和“泛两湖”地区水产板块建设,打造武汉市“菜篮子”基地。

——生态观光发展带。沿东环线、318国道延伸至仓埠北部地区,重点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沿红色旅游通道和新道公路,大力发展生态景观林带,促进休闲发展。

第四章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按照“二、三、一”的产业发展取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新型工业,提升发展建筑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

坚持“工业强区”战略,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坚持规模扩张与结构调整并举,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大力发展新型工业,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严格限制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项目。按照做大做强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思路,走规模提升、高端发展、空间集聚、产业集群的发展道路。

(一)做大做强支柱产业

立足现有基础、发挥区位优势、突出产业特色,推动阳逻重型工业、重型装备制造业合理集聚、集群式发展,打造武汉重型装备制造业基地。

1. 钢材深加工

以加快技术改造、优化品种结构、延伸产业链为主线,着力推进钢材深加工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钢材深加工产业做大做强,实现涉钢产业价值链、产业链的延伸。依托武钢江北钢铁有限公司、维尔卡钢绳制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重点打造彩涂板、镀锌板、镀铝板、宽厚板、冷轧薄板、板材剪切等板材加工基地,无缝钢管、特种厚壁无缝钢管、优质焊接管、大口径球墨铸铁管等管材加工基地,PC钢绞线、桥梁钢缆、航空钢丝绳、汽车钢帘线等高附加值钢丝绳生产基地,支持企业进行高端钢材深加工技术、金属材料品质提升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发,加快推进PC钢绞线、精密带钢、冷弯型钢、金属制品、660石油焊管

和钢丝绳等生产线建设,把阳逻建成全国重要的钢材深加工基地。到20xx年,力争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

2. 桥梁与钢结构

突出特色,建设集设计、制造、测试、信息、物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桥梁与钢结构产业基地,打造“武汉·中国桥梁与钢结构之都”。以武船重工、一冶钢构、中交二航局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桥梁建造及桥梁钢结构、工业钢结构、建筑钢结构等产品,将建桥产业与钢结构产业进行整合,积极申报国家级桥梁与钢结构特色产业基地。着力发展由轻钢结构板块、重钢结构板块、专业物流加工板块和综合服务板块组成的桥梁与钢结构产业集群。到20xx年,力争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

3. 机电装备

着力发展机械和输配电装备产业。以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国网南瑞、武汉重冶、中冶连铸、景江冶金、金兰汽发、湖北高中压阀门厂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大中型输变电设备、连铸机设备、轧辊等重型冶金机械装备、汽车零部件、高中压阀门等产品,加快推进西门子、阿尔斯通二期、国网智能电力设备产业园、轧辊及重型冶金装备制造、中冶重工装备制造、高温高压阀门产业化、汽车发动机缸体铸造生产线等项目建设,把阳逻建成华中地区重要的机电装备制造基地。到20xx年,力争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

4 . 船舶制造

抓住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引进和发展船舶制造业,充分发挥船舶工业对机电、钢铁、化工、航运等上下游产业的带动作用。以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重点发展不锈钢船、大型海洋石油工程船、大型挖泥船、原油船、成品油轮和散货船等特种船舶的制造、配套和维修,把阳逻打造成华中地区最大的高附加值船舶建造产业集群和全国中小型船舶设计制造出口基地。支持高技术新型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及重点配套设备研发,大力发展主机装置、辅机装置、轴系设备、船舶电气、控制设备等船舶配套产品。到20xx年,力争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

(二)改造提升优势产业

1. 电力能源

以华能阳逻电厂为龙头,重点发展电力生产,充分利用粉煤灰、循环水、余热蒸汽、脱硫石膏等综合效益,加大企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力度,提高生产效益。争取实施华能阳逻电厂四期工程,使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40万千瓦,努力建成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电力能源基地。到20xx年,力争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

2. 新型建材

依托亚东水泥、北新建材、华升阳、卓宝科技、中交二航局、中东化工等企业,以节能、节地、利废为重点,重点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新型墙体材料、绿色环保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等产品,重点实施亚东水泥利废生产线、北新建材科技园、深圳卓宝新型防水材料、中交二航局钢铁及水泥构件、中东化工磷石膏综

合利用等项目。到20xx年,力争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

3. 纺织服装

依托阳逻纺织服装工业园,以江南集团、一棉集团、毅峰印染、洲晨制衣、宝路棉、帝元医用材料等企业为龙头,以印染及后整理为重点,着力发展高档面料、产业用布、品牌服装等高附加值产品。加快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实现产业升级,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装备,大力开发功能性、环保型、差别化的纺织材料和面料,加快江南集团和一棉集团整体搬迁改造、毅峰印染多功能印染生产线、洲晨制衣年产1100万件针织及梭织服装、协卓卫生用品新洲分厂等项目的建设。到20xx年,力争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

4. 食品加工

以中粮集团、高龙集团、灵星集团、长华食品、升阳食品、玉如意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以农副产品深度开发利用的蘑茹加工、粮食加工、油脂加工、水产肉类加工及蔬菜加工业,培育一批食品加工龙头企业,打造武汉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加快推进中粮集团淀粉糖、灵星集团禽蛋加工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到20xx年,力争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

5. 石油化工

抓住与化工新城对接的地理条件和武汉80万吨乙烯工程建设的机遇,在阳逻至双柳沿江工业带布局石化工业园区。开发乙烯下游产业,延伸产业链,重点发展重油提炼,日用、建材、工程、

汽车等塑料制品。推进奥里燃料油加工等重点项目建设。到20xx年,力争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

(三)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1. 电子信息

规划建设阳逻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以全真电子、武汉赛科云计算、江南电子等企业为代表,重点发展显示芯片、71至400英寸显示屏、高清智能互动数字白板、高清资讯显示墙、全高清投影机等,大力发展网络光纤交换机、数字存储、安全加密技术及配套设备,打造中国数据港(武汉阳逻)总部基地和配套的产业集群园区。积极发展通信电缆和电子检测设备以及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提高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水平和能力,提高工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大与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配套,主动承接辐射。到20xx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力争超过200亿元。

2. 节能环保

以资源能源综合利用、再生循环利用和环保服务为发展方向,依托华能阳逻电厂、中东化工、格林美、香港濠锦、宝洁环保等企业,大力发展除尘、水处理、降噪、节能等装备、培育发展资源循环利用和节能环保技术服务业,建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优势企业和企业集团,全面提高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成为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重要产业。到20xx年,力争实

现产值50亿元以上。

3. 新材料

主动对接武钢新材料基地、80万吨乙烯工程等重大项目,配套发展高性能钢铁材料、化工新材料。重点开发特殊功能有色金属材料、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超导材料、新型催化剂、专用精细化学品、生物医药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到20xx年,力争实现产值20亿元以上。

4. 新能源

以太阳能光伏、生物质能源为重点,大力发展新能源。重点开发高效、低能耗、低成本晶体硅太阳光伏电池制造新工艺、组件技术及相关产品,太阳能中高温利用技术及相关产品,高效低成本光伏、光热与建筑相结合的集成一体化实用技术及相关产品。着力引进太阳谷等新能源产业项目。到20xx年,力争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

5. 生物医药

依托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支持推进省属高校高科技产业园建设,积极发展生物制造、生物医学工程等产业。推进生物农业技术研发和应用,发展绿色农用生物制品、动植物良种育种等产业。策划引进EC生物产业园等一批重点生物医药项目。到20xx年,力争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

(四)调整优化街镇工业园布局

坚持集中布局、集约发展的原则,重点推进阳逻、双柳、邾城、辛冲、汪集、仓埠等街镇工业园建设,鼓励有条件的街镇发展工业集中区。加强对“散、滥、小、差”相关产业的疏导、调整和专项整治,促进产业合理布局,有序发展。

二、提升发展建筑业,彰显建筑之乡特色

按照“主业突出、多业并举、延伸产业链”的要求,实施“大建筑、大企业、大市场”战略,整合建筑业资源,重点培育一批经营规模大、综合实力和融资能力强、有较高知名度的大企业、大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整体提升建筑业的规模和水平。积极拓展市场空间,巩固已有市场,积极拓展省外建筑市场,开拓海外市场,增强建筑业的综合竞争力和产业带动力。到20xx年,特级建筑企业达2家,一级资质企业达30家,建筑业产值600亿元。

(一)壮大建筑产业规模。拓展产业领域,提高市政、交通、水利、电力等专业工程的施工能力,拉长产业链,开展多元化经营,鼓励企业向房地产、新型建材等产业延伸。加快推进建筑企业改制,鼓励大型建筑企业联合兼并科研、设计、施工等企业,加快培育经营规模大、综合实力强的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积极拓展国内市场,以境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为突破口,大力开拓境外市场。

(二)优化建筑业内部结构。加快建筑企业经营结构调整,逐步形成由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等企业组成的承包商体系,由勘察、设计、监理等企业组成的工程咨询服务体系。加快

建筑设计企业结构调整,拓展建设项目前期咨询和后期管理功能。积极推进科技进步,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提高建筑业的设计、施工和技术装备水平,培育一批优势规模企业和专业施工队伍,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

(三)加强建筑业市场监管。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加强对建筑企业和注册执业人员市场准入和市场行为的监管。严格履行工程建设法定程序,强化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执行力度,完善市场形成造价机制。完善招标投标制度,调整强制性招标范围。加强有形建筑市场建设管理,积极推动专业项目进场交易。大力发展劳务分包企业,规范劳务用工管理。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和质量安全监管机制,严格工程质量和建筑生产安全管理。

(四)强化综合协调服务。统筹规划建筑业发展,指导建筑企业联合、重组和融资,加强建筑企业税收征管,争取上级建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协调建筑市场关系,搭建服务平台,推进全区建筑业整体发展。加快企业改革进程,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明晰企业产权。建立建安企业党工委,加强对企业党组织的指导。筹建全区建筑业发展基地,更好地为企业回归创业服务。进一步发挥建筑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为企业融资积极创造条件。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现代服务新业态

坚持多点式、特色化发展现代服务业,稳步提高服务业在国

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强力发展旅游业,突破性发展商贸业,积极发展新型服务业。

(一)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抢抓武汉新港建设机遇,大力推进阳逻港区建设,积极申报建设国家综合保税物流区,利用政策红利推进阳逻港全面发展,繁荣港口物流业。建立完善阳逻港口信息网络。大力推广物流国际国家标准,推动物流设备、设施标准化。培育、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加快壮大一批现代物流业的龙头企业,着力建设一批现代物流基地。使阳逻成为内陆地区走向国际市场的基地和内外经济循环的战略支点,初步确立武汉江北物流综合服务中心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地位。

(二)大力发展房地产业

以改善居民居住生活条件、提升城市功能为出发点,鼓励支持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并举,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房地产商,建设一批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住宅小区,发展一批景观房地产,全面提升房地产开发档次和水平。进一步规范房地产业发展,强化教育、卫生、商贸、绿化、文化、交通、社区服务等房地产项目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房地产二、三级市场,规范发展室内装饰、物业管理等相关房地产服务行业。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保利、常青、虹景等一批重点房地产项目,围绕涨渡湖、陶家大湖、七龙湖周边规划建设精品楼盘。“十二五”末,全区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35平方米。

(三)强力推进旅游业发展

围绕建成全省旅游强区的目标,按照“整合资源、培育品牌、建设精品、形成网络”的思路,以道观河风景旅游区为龙头,以旅游产品开发和市场促销为重点,以创新旅游经营管理体制机制为动力,以加快旅游资源和产业整合为抓手,形成“一核”(道观河风景旅游区)、“两圈”(东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圈、西南部湿地生态休闲旅游圈)、“三线”(沿阳大线、汉道线、阳福线发展乡村休闲游)的旅游发展格局。东北部以红色旅游通道建设为纽带,形成“一轴”(东北部红色旅游通道)、“五区”(问津书院景区、少潭河景区、腾云山景区、道观河景区、将军山景区)、“十景”(问津书院、花朝盛会、腾云茶园、刀楼古寨、城楼雄风、少潭翠湖、道观山河、报恩福地、金盆云顶、野战峡谷),强力打造东部旅游新区。西南部依托涨渡湖、七龙湖、陶家大湖和赛雨山等生态湿地、湖泊,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着力构筑涨渡湖湿地生态休闲旅游区。充分利用阳大线、汉道线、阳福线等3条公路干线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推进帝元乡村俱乐部、凤凰谷景区、花果山生态旅游区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乡村休闲游片区。努力开创我区旅游业大整合、大提速、大突破、大发展的新局面,促进全区旅游经济跃上新台阶,到20xx年,力争实现旅游接待人数5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达到5亿元。

(四)突破性发展商贸业

着力打造大武汉的“东方商埠”,强化现代市场功能,加快邾城、阳逻商贸业发展。邾城、阳逻规划引进3D影院、销品茂、沃尔玛、麦当劳等现代商服项目和企业,规划建设大型商服摩尔城、商业步行街和专业批发市场,构筑邾城和阳逻现代新型商圈核心,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加快启动横店影视新洲摩尔城、中百集团邾城商业综合体、麦当劳DT汽车餐厅、邾城商业步行街、阳逻及邾城建材大市场、家俱大市场等商服项目建设。加强现代市场建设,优化商贸网络体系建设,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商贸新业态。加强民生服务业发展,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依法加强牲畜屠宰和酒类专卖管理等涉及民生的服务业,狠抓流通企业食品安全,整顿规范流通秩序。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建立重要副食品商品储备制度和应急调控反应机制。

(五)积极发展新型服务业

1. 总部经济。规划建设阳逻新城总部经济区,着力在新型工业、现代物流和现代农业总部经济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十二五”时期,力争引进企业总部10至15家,形成中小企业总部聚集区和大企业华中总部集聚区。

2. 金融保险。完善金融服务网络,提高服务质量,争取金融机构加大对新洲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引进和培育各类金融机构,支持建行、农商行、农行、工行、农发行、中行等金融机构做大做强,引进汉口银行、长江证券等金融机构进入新洲。加

强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稳步发展各类金融衍生产品和金融组合产品,鼓励发展电子银行、信托租赁、券商直投、再保险等新型业务,大力发展融资担保、投资咨询等特色服务。推进阳逻、邾城两大金融集聚区建设,积极开拓农村保险业务,促进保险事业发展。

3. 信息咨询服务业。加快提高信息化水平,深化“三网”融合、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试点工作,依托电信、移动、联通、广播影视等运营商,推进通信网、互联网、数字电视网等信息网络全覆盖,提升服务功能,促进融合应用,实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完善电子政务和电子社区工程,促进政府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信息化。建立产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港口物流、公共信息、工业信息、房地产信息服务平台和旅游信息化工程、农业信息化工程和水利信息系统工程等。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人才、技术、贸易、工程等中介服务,加强投资咨询、法律顾问、财会服务、税务服务、资产评估、审计服务和技术培训等咨询性信息服务。

4. 社会服务产业。坚持政府扶持、市场运作,鼓励各种经济主体投资兴办社区服务业,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社区服务体系。开拓发展劳务培训业和老年产业,加快养老和老年活动设施建设,建设一批街镇“星光老年之家”和综合性、多功能“养老福利服务中心”,争取省市对我区发展老年产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建立健全福利型、保障型、服务型

相结合的新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大力推进社区综合超市、便利店等商业连锁网点建设,积极发展家政、家教服务,努力培育和发展连锁化、品牌化、规范化的社区服务企业。

四、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打造都市农业特色区

坚持生态、安全、优质、集约、高效的发展方向,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以服务城市、改善生态和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提高现代都市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生态保障能力。遵循“种植业建板块、畜禽业建小区、水产业建片带、乡村休闲业建专业村”的调整思路,继续做大做强绿色蔬菜、健康蘑菇、优质畜禽、名特水产等特色产业,着力提升蔬菜产业档次、壮大食用菌产业规模、深化畜禽产品加工、优化水产产品结构,加快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和地方特色产品,不断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打造都市农业特色区。

(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1. 蔬菜产业:重点是扩张种植规模,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组织引领,大力推广名特优新品种和先进生产技术,着力发展蔬菜精深加工,推动蔬菜产业提档升级。全区蔬菜区域布局:“一轴两翼三大板块”。一轴:以凤大路为主轴。两翼:以三店、李集为两翼。三大板块:阳大路以北的双柳无公害蔬菜板块(含涨渡湖、龙王咀农场),举水河两岸的邾城、三店蔬菜板块,李陈路的李集板块(含汪集、仓埠等街镇)。到20xx年,全区蔬菜基

地面积力争达到26万亩,建成武汉市百万亩“菜篮子”工程的示范基地。

2. 食用菌产业:重点是扩大规模,增加品种,主攻单产,延伸加工,实现工厂化、规模化、智能化、园区化、周年化生产,尽快建成东环食用菌产业带、生态城,打造华中地区鲜菇配送中心。到20xx年,全区以双孢蘑菇为主的草腐菌生产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白灵菇、杏鲍菇、香菇等木腐菌达到2000万袋,形成以徐古为核心,沿东环公路的食用菌生态长廊(含辛冲、旧街、潘塘、三店、凤凰等街镇)。

3. 畜禽产业:重点是控制发展生猪,调优发展家禽(蛋鸡)养殖结构,适度发展肉牛,着力发展加工,做大做强畜禽品牌。到20xx年,全区良种蛋鸡以李集、三店、凤凰等街镇为主,年存笼量达到1500万只;生猪以汪集、辛冲、阳逻等街镇为主,饲养总量控制在55万头以内;肉牛以东北部地区(含凤凰、徐古、旧街、潘塘、三店等街镇)和“一江三河”(长江、举水河、倒水河、沙河)成片堤坡草场地区为主,饲养总量达到8万头;水禽(鹅、鸭)以“泛两湖”(涨渡湖、武湖)地区、“一江三河”水资源丰富地区(利用江河滩涂放养水禽)为主,年出笼量达到300万只。

4. 水产产业:重点是稳定规模,调优结构,提高档次,深化加工,打造品牌,培育市场。到20xx年,以“泛两湖”地区为主的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5万亩。

5. 优质粮油产业:重点是提高优质粮油比重和经济效益。到20xx年,以西部生产片(含汪集、阳逻、仓埠、李集等街镇)和东部片(含三店、凤凰、邾城、辛冲、旧街、徐古、潘塘等街镇)为主的优质稻种植面积达到66万亩,建成标准化优质稻生产基地40万亩。以辛冲、旧街、邾城、三店、凤凰、仓埠、汪集、李集等街镇为主体的优质油菜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其中“一菜两用”油菜10万亩,建成标准化优质油菜生产基地25万亩。

6. 林果产业:重点是美化新施、新道公路景观绿化和318、106国道景观绿化等“两轴”,建设东北部生态旅游休闲区、西北部花卉苗木区、中部干鲜果产业区、南部防护林速生林区等“四区”,创建有机茶、花卉苗木、油茶、中药材、干鲜果等产业示范村50个。阳靠公路沿线建设以“桂香天下”品种园、“海帆苑”示范园、“军地联建”绿化苗木园为龙头的花卉苗木走廊,潘塘岗、长岭岗重点发展黄金梨、板栗、金银花等产业,叶顾岗重点发展红冠桃、桃形李、柿等产业,106国道至将军山旅游公路两侧建设油茶和有机茶林带,打造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到20xx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9.5%。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按照“树品牌、壮龙头、扩基地、带农户”的要求,培育一批有新洲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集团。巩固壮大现有龙头企业,加快提升综合竞争力,鼓励和支持企业自建高标准生产基地,提高企业应对市场风险能力。放大龙头企业辐射带动效应,重点

发展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带动千家万户的生产和经营。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土地流转等方式参与产业化经营。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蔬菜以汉味鲜、绿泉、广地、超大和中创食品为重点,食用菌以长华、天添、仁智山水、申绿、康之源等公司为重点,畜禽以升阳、明星源、灵星公司为重点,水产以高龙食品为重点,打造核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建设重点上,打造汪集农产品加工园区、徐古农产品加工园区、凤凰农产品加工园区等3个年产值达50亿元的园区。20xx年,全区农业产业化农户覆盖率达到70%。

(三)不断拓展农业功能

综合开发农业的生态保护、观光休闲等多种功能,充分利用农业科技优势和山水资源与人文景观,逐步形成以现代农业示范、循环农业示范、高端农产品加工园等为主体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体系。大力发展生物能源和生物质产业,加快开发以农作物秸秆等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燃料、肥料、饲料,促进农业资源高效利用。

(四)有效推进农业标准化

围绕农业特色产业,继续巩固和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不断提高示范效果。到“十二五”末,全区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个、省级示范区5个。根据区域农业发展特点,制订和修订具有本区域特色的农业技术标准,加大农业标准的贯彻实施力度,全面提高全区农业质量。

(五)构建新型农业服务体系

构建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在良种繁育、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动物防疫和植物保护、信息服务、资源与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农户的能力。鼓励各类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个体经营户开展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鼓励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机关和社会团体开展各项支农服务。积极培育农产品流通企业,鼓励各类经济实体和个体经营户兴办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和超市。积极推动优势和特色农产品进入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中百仓储、武商量贩等大型中外连锁超市及其采购系统。

第五章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坚持把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以新型城镇化引领新农村建设,以新农村建设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

一、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一)优化城镇体系

按照“以业兴城、以城促业”发展思路,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构建区域中心城(阳逻、邾城)——重点街镇(双柳、汪集、仓埠、辛冲、李集、凤凰、三店、旧街、道观河、徐古、潘塘、涨渡湖)——一般集镇——中心村四个层面的多层次、网络状的新型城镇体系。

1. 谋划建设轴向型中等城市框架

“十二五”期间,沿新施公路城市发展主轴,逐步推进阳逻、邾城融合对接,为未来最终形成中等规模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阳逻新城。突出阳逻的经济中心地位,根据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和阳逻新城总体规划,构建“一区(阳逻开发区)三街(阳逻街、双柳街、仓埠街)”的大阳逻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柴泊湖、七龙湖等城市绿心,不断完善提升阳逻城市功能。到20xx年,阳逻新城城区人口达到25万人以上。

——邾城新城。突出邾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地位,以建设适宜创业发展和休闲居住的生态特色城市为目标,实施“南扩西移”拓展战略,构建“一城两街(邾城街和辛冲镇)”的大邾城发展格局。推进旧城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启动邾城以南和举水以西城市拓展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一河两岸”滨水开放空间,美化亮化河滩堤岸,打造邾城依水景观带。到20xx年,邾城城区人口达到15万人以上。

2. 积极推进重点镇建设

按照“科学规划、完善功能、突出特色、差异发展”的要求,加强12个重点街镇建设,发挥区域性人口聚集、生产要素聚集功能,使之成为上接新城、下联新农村的节点。

3. 大力发展街镇经济

引导街镇依托资源禀赋和地理特点,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发山水资源,扩大优势农产品种养殖基地规模,推动发展农产品

加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商贸服务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积极发展街镇工业,加快推进重点街镇工业园建设,进一步提升街镇经济内涵品质和发展质量。建立完善有利于壮大街镇经济的财政税收体制、社会事业发展投入机制,增强街镇经济发展活力。

(二)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1. 优化公共交通网络

缩短时空距离,加快与中心城区融合,变区位劣势为空间资源优势。加快公路、铁路、水运等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内联外接、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网络,全面改善全区交通状况。

公路网络:“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新施公路“黑化、亮化、美化”工程,规划建设武英至大广高速连接线、阳逻至邾城第二通道、阳逻平江路至武英高速连接线,加快推进江北快速路建设,建成东北部红色旅游通道,提升106、318国道和阳福公路等级,实施阳逻、邾城地区路网建设升级工程,力争启动建设武汉新港高速和武汉空港至阳逻港区快速路。加大全区路网密度,尽快形成“三纵二横”的一级公路网和“四纵四横”的二级公路网。开通邾城至主城区城市公交,推进“公交下乡”,建成“区——街——乡”三级公交网络,实现公共交通城乡一体化。

轨道交通:编制完成包括武汉中心城区至阳逻、邾城、旧街、道观河等在内的《新洲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实施轻轨延伸至

阳逻工程。建成武汉新港江北铁路(新洲段),争取恢复京九铁路新洲火车站客货运功能。

港口建设:实施阳逻集装箱港区三期(老港区340万标箱配套工程)、阳逻通用码头等一批重点工程,配套建设阳逻港口集疏运体系,提升阳逻长江中游航运枢纽功能。

2. 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加速推进水网、电网、天然气网、信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需要。完善城乡供水设施,扩大城乡集中供水服务范围,建立健全供水工程长效管理机制,加快管网改造和建设。加大旧城排水系统改造力度,推进城镇新拓展区排水系统先期建设。加强城镇污水收集系统建设,实施柴泊湖截污工程,完善阳逻、邾城污水收集管网,新建古龙产业园、汪集、辛冲、凤凰等地区污水处理厂,扩大污水处理覆盖范围。加大电网改造和建设力度,新建挖沟、汪集等5座110千伏变电站,扩建110千伏变电站8座,进一步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基本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以阳逻和邾城为重点,推进天然气管网建设,实现天然气直供,保障城市居民生活需求。加快通信网、互联网和数字电视网建设,实现“三网融合”。加快城镇环卫设施的配置和建设,形成收集、运输、处理一条龙的固体废弃物处理体系。

(三)提升城市经营管理水平

1.树立经营城市理念。规划控制好城市土地,扩大土地资源

升值空间,经营城市土地资产,积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方法,经营好城市其他有形和无形资产。

2.加强城乡规划管理。进一步增强城乡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实施的权威性。加强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并严格实施。发挥规划龙头作用,有序推进城镇建设。

3.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有效整合部门资源,建立行政管理与执法联动机制。健全“区街(镇)联动、以街(镇)为主、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大城管工作机制,实施城市网格化管理。加大违法建设控管拆除力度。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实现城乡整洁有序。强化道路交通管理,提升交通综合管理水平。

4.加强城市公共安全建设。加强公共安全预防体系建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加快实施并完善河道、堤防、水库、湖泊“四位一体”的防洪工程体系、管理维护体系和应急保障体系。进一步增强天气气候、生态环境监测和信息传输、处理能力,提高灾害性天气气候预测预报准确率和综合服务水平。加强消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多元化装备水平。加强人防工程建设,逐步完善城市防空体系。

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新农村、新农民、新社区、新生活”的要求,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重点,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体制改革为动力,着力建设“富裕、和谐、秀美”的新农

村。

(一)促进农民增收

建立和完善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积极采取综合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以上。

1.提高农业效益增收。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推广先进栽培技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大力推广节肥、节水、节种等技术,通过增产和节约促进增收。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开发优势特色农产品增加收入。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庭院经济和林果产业,让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

2.发展非农产业增收。广辟农民增收渠道,提高非农产业收入比重。支持农村中小企业加快技术进步,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力发展街镇超市、村组便民店和农资连锁店,鼓励农民发展农副产品运输、手工编织、地方风味食品、旅游服务等非农产业,努力增加收入。

3.外出务工增收。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进一步创造农民外出打工条件,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断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

4.政策支持增收。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严格执行国家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购置大型农机具补贴等三项补贴政策及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保障农民增收。

(二)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增加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公共服务的支持和建设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继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完善农村路网,改善农民出行条件。促进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开展面向“三农”的适用信息服务。加大农机具普及力度,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强化农田水利设施管理。继续实施“一江三河”堤防加固和水库除险工程,大力推进举水灌区、武湖三泵站、倒水治理等重点水利项目建设,切实改善灌排条件,增强保障功能。加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继续实施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村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

(三)优化村庄布局

合理推进村湾集并,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要求,积极稳妥、逐步归并和减少村湾数量,引导农民向中心村集中。加快推进农村新家园、新社区建设,建成一批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农村新社区。

(四)加快老区建设步伐

抢抓省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机遇,发挥旧街、徐古、凤凰、李集、三店、辛冲、道观河等老区资源优势,激发老区活力,加强老区建设,加快整街(镇)推进力度,切实改善老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五)不断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1. 改善居住条件。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和环境,有条件的村庄

可以通过宅基地置换、征地拆迁补偿等方式实现村庄整体搬迁与重建。加强农村房屋危房安全鉴定和危房改造,鼓励农民改善居住条件。

2. 完善农村生活服务体系。围绕“一清、两畅、三建立”开展乡村环境建设,实现污水和垃圾的集中化处理。在有条件的街镇建立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管网向农村延伸。垃圾处理着力推广“村收集、街(镇)转运、区处理”模式。推广沼气利用,实施“一池三改”家用沼气池建设。实施“公交下乡”,便利农村居民出行。加大农村教育、公共卫生、养老医疗等保障投入,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权益,使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帮。

3. 繁荣农民文化生活。建设一批农家书屋,开展影视下乡活动,鼓励创办各种民间艺术团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娱活动。

(六)完善农业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1. 健全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建立区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创新交易方式,扩大交易规模,支持龙头企业、专业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土地流转进行适度规模经营,盘活农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等农村土地资产,创造条件让农民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

2.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鼓励各类金融机构通过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等服务方式,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进一步加

强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建设,创新投融资机制,扩大服务范围和规模。规范和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打造吸纳社会资金投入“三农”建设的平台,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开发和农村建设,探索村集体以土地等资产入股,多途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3. 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加大“农科教”三结合力度,创新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服务机制,切实增强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切实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巩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完善农业灾害预警体系,增强农业防灾抗灾能力。

4.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多渠道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完善村级公益设施长效管理机制。开展“城中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创新试点,明晰产权,盘活资产,规范管理,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建立健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行为。深化水管体制、集体林权、国有林权制度改革。深化国有农场体制改革。推进和完善国有农牧渔良种场改革。

第六章 全面创建两型社会

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突破口,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全面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探索建立不同层面各具特色的循环经济体系,纵深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一)加快阳逻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依托阳逻电厂、涉钢企业的资源优势,不断扩大资源综合利用规模。加快佩尔热力二期工程建设,实现阳逻开发区核心区20平方公里集中供热全覆盖;加快阳逻自来水公司二期工程建设,实现阳逻开发区54平方公里集中供水全覆盖。加快新型建材生产基地建设,扩大粉煤灰利用规模。加快北新建材和中东化工磷石膏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扩大脱硫石膏和磷石膏的利用规模。依托阳逻开发区产业优势,形成集“产、学、研、居”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化、高品质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抢抓省市建设“青山——阳逻——鄂州”大循环经济试验区的机遇,不断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做大做强循环经济产业,建成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二)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依托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草——牧——菇——肥”、“鸡粪——生物肥”、“畜粪——沼气——渔”、“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四大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促进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农业循

环经济发展。

(三)切实强化资源管理。实行有限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开发,加强对各种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建立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加强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管理,积极开展土地整理,盘活用好存量土地,切实搞好土地资产经营。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实行保护性、控制性集约开采利用。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大力推行节水工艺,不断完善节水政策管理体系。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积极采用节材工艺和技术,降低消耗,提高利用率。

(四)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以实施产业生态化改造为重点,促进现有重化工企业环保技术改造,实现整体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指标明显下降。以粉煤灰、冶金、化工废渣及有机废水综合利用为重点,推进工业废物综合利用。以再生金属、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利用为重点,推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到20xx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率达到100%。

二、扎实推进节能减排

(一)创新节能减排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考核问责制,加快构建全社会共同推进节能减排的工作机制和约束激励机制。加强资源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强化重点建设项目和公共建筑物节能审核制度,强化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和污染源排放许可证制度。

(二)落实从紧和严厉的资源环境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行业的产业政策,采取更加严格的资源环境监管措施,实行更加严格的企业治理达标措施,对高能耗、重污染、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性淘汰,从产业结构调整的源头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严格把好项目许可关,认真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节能评审制度和项目审批备案、核准程序,严格落实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强力推进建筑节能,加大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力度。

(三)落实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强化目标责任,将节能减排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和具体项目,分年度、有计划、按步骤实施。突出抓好重点行业的节能降耗和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通过重点工程项目的落实,确保节能减排目标实现。

三、积极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

(一)抢占低碳发展先机。按照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标准,积极探索转型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制定全区低碳经济发展规划,争取国家、省、市有关政策和专项资金支持,打造一批低碳经济龙头产业和样板工程。以信息化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筹建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信息网。

(二)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强化政策引导激励,逐步形成企业自觉实施清洁生产机制,对重点企业全面开展清洁生产审核,逐步扩大清洁生产审核范围,促进企业内部废弃资源循环利用,减少企业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

(三)树立环保生活理念。坚持节约资源、重复使用、循环利用的原则,大力提倡适度消费、节约消费、健康消费。推进政府机关办公自动化建设,鼓励利用再生纸,推动公务车节油和绿色采购。宣传和培育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观念,组织开展绿色消费家庭、绿色消费社区、绿色消费企业、绿色消费机关等示范创建活动,开展家庭节能环保行动。推广节能、节水设备和器具等高效节能产品,加强环境标志产品、有机食品、节能产品的认证,推广实施能效标准和标识。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加大城镇白色污染整治力度。倡导节约简朴的消费习惯。

四、切实加强环境保护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强化从源头防止污染和保护生态,以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全面加强水、大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等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着力改善环境质量。

(一)加强水污染防治。切实加大河流和湖泊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强对各类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监控,对高污染负荷工业企业的废水排放和处理设施进行实时自动监控,确保重点水污染源达标排放。推进雨污分类收集、集中处理、循环利用等领域的项目建设。

(二)强化大气环境整治。将治理污染源与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技术相结合,控制和消除老污染源,防止新增污染源,使全区污染物排放总量逐步削减,完成削减目标。严格控制渣土运输

和工地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污染,继续抓好工业企业粉尘、烟尘排放监管。

(三)严格控制噪声污染。进一步改善声环境质量,加强交通、工业、建筑施工、社会生活噪声污染控制,加强对商业网点、娱乐场所、社区生活等主要生活噪声源的监管。

(四)防治固体废物污染。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综合利用,加强对固体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处置等全过程管理。抓好废旧物资回收、再利用,建立完善回收、市场汇聚、再加工利用“三位一体”的废旧物资回收再利用循环系统。

(五)切实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及时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实施街头游园、道路绿化、家园绿化、景区绿化等生态工程,新建柴泊湖景观林、问津书院“夫子林”等生态景观,加快涨渡湖湿地植物园、徐古蘑菇生态城、油茶基地建设等绿色生态园区建设。强化耕地和山林保护,增加森林蓄积量,增强固碳能力。

第七章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继续深化体制改革,逐步消除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营造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大力实施开放先导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

源”,坚持以对内对外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一、推进各项改革,完善市场机制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将政府职能逐步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建立健全公平公正、惠及全民、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向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科教文卫、“三农”等民生领域倾斜。实施政府公共服务整合试点,扩大公共服务外包试点范围。深化行业协会、社会中介组织改革,加快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范化运行机制。

2.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提高行政效能。继续清理和精减行政审批事项,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创新审批方式,进一步加大区级行政服务平台建设力度,实施集中许可和并联审批,促进审批提速。

3. 加快建立权力阳光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决策、执行和监督程序,健全公共权力的约束机制。加快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行政问责制。积极探索建立综

合招投标中心,更好地发挥市场在公共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4. 继续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围绕职能转变和理顺职责关系,逐步解决历次机构改革遗留问题,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完善行政运行机制。进一步理顺市场监管体制,整合执法监管力量,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问题。继续深化街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和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体系,继续实行符合本地实际的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

5.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继续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逐步转为行政机构或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逐步转为企业。主要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强化公益属性,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政府监管。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

(二)深化财税和投融资体制改革

1. 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创新政府财税管理机制。建立“政策透明、程序规范、管理严格、约束有力”的部门预算编制体系。严格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加大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力度。健全非税收入管理配套制度,创新非税收入征管机制。进一步完善街镇财税体制,建立完善阳逻开发区、古龙产业园、道观河旅游风景区体制机制,形成责、权、利相配套的财力保障机制。建立健全财政监督、绩效评价、投资评审“三位一体”和审计监督与社

会监督相补充的财政监督体系。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加强政府债务管理。

2. 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和金融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整合部门资金,统一集中为大项目、大工程、大产业服务,加快建立明确产业投资方向的产业专项投融资经营平台。建立以优质资产和资本为融资载体,以公司为操作平台的“政府主导、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法制化管理”的新型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鼓励灵活运用发行债券、股票、信托融资等手段,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产业投资和重大工程建设。

(三)深化社会事业改革

1.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健全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办学体制。增加教育投入,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深入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切实加快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步伐,构建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机制。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教师职务聘用制度,均衡配置教师资源。深化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制度,推进订单式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和强化岗位实践,培养工学结合的实用人才。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

2.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采用竞争和激励机制,增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发展活力。理顺文化市场管理体制,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引入社会资金,整合文化资源,推进优势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3.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形成“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成以区人民医院为龙头,街镇卫生院为枢纽,社区(村)卫生服务中心(室)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巩固完善不同类型的医疗保障制度,形成覆盖全区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积极创新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对符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规定的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用药。坚持基本医疗公益性,探索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兴办医疗机构,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逐步建立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医疗的模式。

二、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开放促发展、促创新、促服务、促交流,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

(一)营造良好开放环境

实施开放先导战略,营造全面开放氛围,用硬措施改善软环

境,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市场、政策、法制、人文和生活环境。进一步完善政务中心、电子口岸、外商投诉处理等服务机制,加快外经贸管理体制与国际接轨,最大限度地支持和保护外向型企业的合法权益。

(二)构筑对外开放平台

按照“筑巢引凤”的思路,加大园区建设投入力度,加快建设一批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环境优良的工业园区,为大项目落户创造条件。集中力量建设好阳逻经济开发区和其他街镇工业园。进一步完善开放平台功能,力争建设武汉新港综合保税区,实现港口、公路、铁路、航空物流口岸之间的良性互动,使阳逻成为中部腹地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中枢。

(三)加强区域经济协作

抓住湖北省实施“两圈一带”发展战略的机遇,充分发挥区位条件较好、长江岸线较长、产业基础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的优势,加快新洲融入武汉都市核心区和长江经济带的步伐,进一步扩大与黄冈、鄂州、青山等地区的交流与联系,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协调发展格局。

(四)提高招商引资质量

紧紧抓住国际资本和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扩大开放,围绕打造一批百亿元产业、五十亿元园区和十亿元企业的发展目标,创新招商手段,提高招商质量。瞄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产

业和新型产业,招大商、引大资、选好资,借助湖北省全力打造“武汉新港”的契机,打好“阳逻经济开发区”的牌子,跟踪世界500强、国内制造业300强、国内现代服务业100强、国内行业10强企业及知名品牌企业,力争在引进对新洲经济发展起重要支撑作用的重大项目上取得新突破。

三、发展民营经济,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一)优化发展环境

全面放宽市场准入,切实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建立健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定、保障体系和信用环境,为企业公平竞争创造有利条件。把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和专业市场群建设作为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基本依托,帮助民营企业积极进行市场拓展和对外交流合作。完善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加快组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推进民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二)推进全民创业

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全民创业的各项政策,营造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学成人员和在外创业有成人员回归创业、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三)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扶持力度,按照“壮大一批、培育一批”的思路,组织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促进中小企业

加快发展。选择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和培育,实施“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培育计划”,促其做大做强。“十二五”时期力争培育发展上市公司2—3家。

第八章 深入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充分发挥科教人才优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造就各类人才,提高科教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成果推广运用。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十二五”期间,新培育高科技企业10家、民营科技企业20家。

加强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以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的紧密结合,创建适合我区产业特点的技术改造体系,推动工业技术进步。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提高工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科技投融资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增加科技三项经费的投入,带动社会科研经费大幅增长。支持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鼓励发明

专利技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引导企业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实施工业企业名牌发展战略,扶持和鼓励工业企业争创中国名牌和湖北省名牌。围绕壮大和提升国家级桥梁与钢结构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每年选择一批具有发展潜质和成倍增长能力的重点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促进龙头骨干企业发展壮大。

加强科学普及。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大力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打下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加强科普设施建设,建成区科技馆,新建一批科普示范(教育)基地,努力创建全省、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和科普示范先进区。

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进一步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发展惠及全区人民群众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建立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教育总体水平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地位。

按照“优先、优态、优质”的总体要求,以推进教育改革为动力,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实施素质教育为载体,全面强化教育均衡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特色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促进维护教育公平,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使新洲由教育大区变为教育强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加强幼儿园建设,规范办园行为,防止“小学化”、“成人化”倾向,重点加强农村幼儿园建设。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高中

教育特色化、多元化发展战略,重点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幼儿园改扩建、教师周转房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和高位均衡。积极发展各类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工读教育,加强教育对口支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优化职业学校和专业布局结构,推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支持区职高创建全国千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争创省市级品牌专业3—4个。全面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投入体制,改进培养模式、教育方法,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积极引进学科人才,改善教师队伍结构,稳步提高教师待遇,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支持发展高等教育,促进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做大做强,加快二炮指挥学院阳逻校区、武钢机电学院搬迁等项目建设。“十二五”时期,1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在96%水平上巩固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

三、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引导建立符合各类人才不同特点的人才选拔、评价、考核和激励体系,形成以业绩为导向的社会化人才评价标准。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推行以知识、技术、专利、成果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政

策,提高关键岗位业务骨干等稀缺人才收入,改进和完善杰出人才奖励制度,开展新洲杰出人才评选表彰活动。建立健全技师、高级技师评聘工作办法。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发展环境,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建立自主、开放、灵活的人才中介市场。健全人才信息发布和储备制度,引导人才合理流动,加快人才信息化进程。到“十二五”末,全区人才总量达7万人以上,其中中级以上各类人才达1万人,人才总量、层次结构、产业分布基本合理,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第九章 努力建设民生幸福区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重点,系统推进民生工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全区人民群众,把新洲建设成为宜居宜业、民富民安的民生幸福区。

一、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努力扩大就业规模

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就业规模持续扩大、结构更加合理。到“十二五”末,实现城镇净增就业3.5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

业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广泛开展全民创业,不断完善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健全创业服务体系。注重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广开就业门路,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努力拓展就业空间。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加强政策支持和就业指导,深入实施就业援助工程,着力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进一步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建立和落实区级就业专项资金。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在税收和贷款上给予扶持优惠。“十二五”时期,新增小额担保贷款财政担保金1000万元,扶持创业贷款规模达到1.5亿元,带动就业2.5万人以上。积极实施职业技能振兴计划,建立健全职业技能培训网络,加强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提高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适应性竞争力,加快中高级技术工人的培养,有效缓解就业结构矛盾。不断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强化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政策咨询、信息发布、职业介绍、培训与创业服务功能。推动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均衡、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尊严生活。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扩大集体合同制度覆盖面。建立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完善和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制度,构建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加强劳动执法,实现劳动保障监察全覆盖。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加强仲裁组织体系建设,建立多渠道的争议调解机制,保障劳动者权益。

(二)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十二五”期间,要把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和提高保障水平作为重点,以建立覆盖城乡和所有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目标,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法律援助、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相衔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构建多层次的城乡社会保障机制,在城镇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到包括个体私营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在内的所有劳动者,基本实现城镇劳动者全覆盖。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要覆盖到全体城镇居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应保尽保”。在农村基本建立由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组成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并逐步提高、扩大保障水平和覆盖面。探索农民以土地换社会保险的途径,积极推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贯彻落实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跨省关系转移接续工作,积极探索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推进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一卡通”工作。着力建立有效的资金保障机制,加大社会保险费征缴力度,强化政府和社会保障投入,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体系,形成稳定的资金支撑能力。到“十二五”末,力争实现社会保险费收入97.67亿元。在基本社会保险制度之外,运用税收等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参加补充养老、补充医疗等保险,建立多重保障构架,满足劳动者不同层次的需求。着力强化政府和社会联动的弱势群体救助

机制,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和平等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进一步发挥社会救助、法律援助、慈善事业等对困难群众的帮扶作用。促进老龄化社会配套保障机制建设,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强适应老年人需求的文化娱乐健身设施和社会养老机构建设,实现“老有所用、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养”。

二、提高居民收入,提升居民消费水平

(一)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工资指导线制度、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建立欠薪预警制度和欠薪保障金制度,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公务员工资增长与财政收入增长相适应的制度。加快实施“阳光工程”,逐步统一政府不同部门的公务员工资福利待遇。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依法调节过高收入,切实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保持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保持房价合理水平。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上学等困难问题,加大对低收入者、弱势群体的保护与援助力度,确保弱势群体生活不断提高。积极培养居民科学理财能力,提倡创业投资,为居民投资提供更多渠道,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不断优化农民增收的外部环境,增加农民非农收入。

(二)努力提升居民消费水平

着力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推

进居民营养改善,优化膳食结构。健全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的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实现住房保障覆盖到全体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继续推动通信工具、电脑等的普及,鼓励节能环保轿车进入家庭,促进教育、健身、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和休闲消费。鼓励消费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多层次、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引导消费预期,增加即期消费。落实促进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加强对教育、医疗、住房等产品和服务的价格监管,遏制价格过快上涨,稳定物价总水平。继续发展消费信贷,鼓励持卡消费、网上购物、电话购物等。

三、增强人口素质,强化医疗卫生服务

(一)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坚定不移贯彻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积极推进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努力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十二五”期间,全区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出生人口性别比逐步趋向正常。

(二)深入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

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完善区、街(镇)、社区(村)三级活动中心,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区全民健身中心等一批体育场馆设施,办好业余体校,加快“农民健身工程”建设,到20xx年,全区拥有“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不少于全区行政村总数的65%。引导体育消费,鼓励社会力量

投资建设面向大众的体育服务设施,推动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高体育训练水平,办好特色体育赛事。

(三)强化医疗卫生服务

全面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力推进全民健身活动,推动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加大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增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提高全区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为抓手,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加快区人民医院住院大楼改扩建、阳逻中心医院等项目建设。尽快完善医疗服务网络,按照“一街一院”、“一村一室”的建设原则,重点加强街和村两级卫生机构建设,合理配置卫生资源。进一步提高卫生队伍素质和水平,加强基层医生队伍管理和培训,加强农村卫生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卫生行风建设,改进服务态度,改善医患关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理论学习和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区人民思想道德水平和觉悟。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深入开展文明城区建设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加强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倡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气。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单位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二)发展繁荣文化事业

继续突出“报恩、向善、宽容、励志”的和谐文化主题,办好花朝文化节、民间艺术节、“双百杯”文艺大赛和孔子问津文化节等文化节庆活动。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实施图书馆、档案馆、街镇文化站、文化馆、影剧院新建改建工程,建成一批文化基础工程和基层文化设施,推进农村文化、行业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发展,形成覆盖全社会的较为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增强多元化供给能力,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强力推进广播电视“湾湾通”工程,力争“十二

五”末全区基本实现“户户通”。建设两个大型综合数字电影院线组,构建覆盖城乡的电影数字化发行、放映网络。加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重点加大对问津书院、徐源泉公馆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力度,力争将修复后的问津书院申报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徐源泉公馆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做好地方志编撰出版工作。

五、加强民主法制和民主政治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治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接受舆论监督、群众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不断改进政府工作。健全和完善民主政治制度,推进村(居)民自治和村务、政务公开,保障村(居)民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完善司法保障,强化司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保证司法公正。建立完善社会弱势群体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制度。深入开展普法教育,认真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实现由增强全体公民法制观念向提高全体公民法律素质的转变。加强廉政建设,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强化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建立健全教育、制度和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认真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的发展,充分发挥他们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中的

重要作用。支持工会维护职工合法利益,支持共青团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工作,支持妇联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支持残联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加快残疾人康复中心和智力、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所建设。

六、创新社会管理

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切实做好社会稳定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深入开展平安街道、平安社区、平安单位创建活动,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视频监控建设,力争20xx年全区主要公共场所、重点部位视频配置达到90%以上,实现阳光治安。加强城市公共安全预防体系建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强化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健全和落实安全生产的政府监管责任制和企业主体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建设、保障能力建设和监管队伍建设。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和宣传教育行动,强化全民

安全意识,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舆论氛围,努力减少一般事故,遏制较大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进一步扩大老旧住宅区物业管理覆盖面,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定、美好、和谐的生活居住环境。加强国防动员和“双拥”工作,巩固省级“双拥”模范区成果。

第十章 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规划目标和任务,主要依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要正确履行职责,有效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动员和依靠全区人民,健全规划实施协调机制,强化政府对规划实施的引导和操作,以项目化、政策化、资金化为基础,为规划实施提供切实的保障机制。

一、规划保障

(一)强化规划纲要的龙头地位。明确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在各类规划中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强化规划刚性约束,使之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

(二)切实做好规划衔接。认真搞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

(三)做深做实各类专项规划。依托“十二五”规划纲要,全面深化各类专项规划,使专项规划达到项目化、资金化的要求,成为“十二五”总体规划的支撑。

(四)严格规范专项规划审批程序。重点专项规划报区人民政府审批前应由区发展改革部门组织衔接协调,未经衔接的规划区人民政府不予批准,不予公布实施。

二、政策保障

(一)发展规划是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按照规划的目标和任务,重点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空间布局优化、城乡统筹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加快富民进程等方面提出鼓励、限制和禁止政策,引导和约束市场主体行为。

(二)建立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财政预算相挂钩的制度。建立健全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加大对重点支出项目的财政保障力度,公共财政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向生态环保倾斜,向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倾斜,向农村倾斜。健全地方税体系,改进税收管理手段,提高税源控管水平,建立税收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加强非税收入管理。

(三)建立统筹协调的政策体系。按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增强对全区产业发展、产业技术、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等相关政策的统筹协调。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加强对垄断性行业的监管,控制高耗能产业盲目扩张。引导产业集群发展,促进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三、项目保障

(一)认真组织重大项目实施。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重点,策划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十二五”期间初步策划工业投资5000万元以上、其他项目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共计329项,总投资1650亿元。

(二)加强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管理。完善项目法人招投标管理,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代建制,建立重大项目评估机制,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水平和使用效率。

(三)拓宽项目融资渠道。要强化重大项目运作,加快投融资平台建设,吸引各类资本参与建设,保障重大项目实施。

四、年度计划管理保障

建立五年发展规划与年度计划相衔接的机制。要在深入分析国内外经济环境、准确把握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将“十二五”规划中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指标、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城乡建设的重点工程、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和为民办实事的主要内容分解落实到各个年度。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发展规划确定的方向、目标和任务制定本部门、本行业的年度计划,并报区发展规划主管部门备案。

五、考核和评估保障

区发展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跟踪规划实施进度,对部门工作绩效进行评估。在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组织开展中期评估,形成评估报告。因中期评估或其他原因需要对规划进行修订的,区发展规划主管部门应当提出修订方案,按照有关程序报批、公布和备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