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备课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备课,作为教师上课前的一项准备工作,是教学研究过程精心预设,包含着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水平,也包含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同时也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

备课的基本内容与要求有以下:

第一备教材内容。教学内容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本和教学参考资料。教师要研究课程计划,把握本学科的教育目标,明确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的主次;要研究课本掌握课本的基本原理与知识体系,突出各章重点、难点,抓住关键;还要广泛阅读教学参考资料,选取合适材料以充实教学内容。

第二备学生。学生认知的准备状态是教学的起点,为使教学充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活动应切合学生的实际。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学习态度、思想特点和个性特征等方面的了解,做到最大限度地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做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第三备教学设计。根据学科特点、教学目标、任务要求及学生的情况设计教学思路,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和问题,并设计相应的对策。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师生成为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备练习跟作业。课堂练习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围绕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有针对性的练习才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另外,课外作业能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所以,教师应该精心挑选作业(难度适宜),要遵循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做到知识与技能训练结合,合理的布置作业。

第五拟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包括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教师要根据课程实施情况,拟定好这三种教学计划,以便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拟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由备课组统一制定,一般在开学一周内完成。其次单元教学计划,要确定每个课题的教学目标,划分课时和课型,考虑教法、学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教学策略等。最后课时教学计划,也即是对每一堂课具体深入的教学准备,要求有:1课题;2教学目标和任务;3教学重难点;4教学过程设计;5设计板书和作业;6写好教后信息反馈

 

第二篇:备课的基本要求

教案书写的基本内容

教案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通常也称课时教学计划。教师编写教案,不是对教材的抄录,也不是对教学参考资料的捏合,而是教师在深入认识、理解课程,分析、研究大纲、教材、学情,结合有关教学资源、资料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设计的书面记录。精心设计是否认真、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为了进一步规范我校教师课堂教学,加强教学管理,加强备课环节,规范教案书写,现对教师书写教案的基本内容提出如下建议:

一、理论课教案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

2、课程类别:

3、学 时:

4、学 分:(本科教学)

5、授课专业和班级:

6、考核方式:

7、参考书目

(二)备课程

1、课程概述:

2、课程内容分析

3、课程安排:(详见教学进度表)

(三)备教材

1

(四)备学情

(五)备课节(两节)

1、授课类型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点、难点

4、教学方法和学法

5、教学手段

6、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

7、布置作业

8、参考资料

9、教学后记(教学反思)

二、实验课教案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实验名称

2、授课专业和班级

3、实验目的

4、实验重点、难点

5、课时安排

6、实验原理介绍

7、基本操作及仪器介绍

8、实验重要步骤

9、实验中应注意事项

10、实验反思

2

有效备课的基本要求

有效备课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障,为了切实落实有效备课,加强备课教学环节,规范教案的书写,特提出有效备课的基本要求,请各院(部)及教师参照执行。

一、总体要求

实行有效备课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指在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活动,其核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有序地开展最有效率的学习活动,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所以有效备课必须以学生的“学”为根本出发点,认真研究学生在学习中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三个重要问题,并且科学设计教学流程和具体环节,力求通过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实现在这三个方面的预设目标。

二、具体要求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选择有效策略,优化备课行为。教师备课要做到“五有六备”。即:腹中有本,脑中有纲,目中有人,心中有法,胸中有案; 备准课程、备深教材,备透学生、备好教法、备活过程、备全自己。

1、备准课程:

准确定位课程性质及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明确开设本课程目的意义和要求,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进度,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采用有效的考核评价方式。等等。 3

2、备深教材:

正确解读,或者是深度解读好教材,我们才能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创造性地开展好课堂教学。将钻研教材放在首位,吃透教材,感悟文本。尊重教材、源于教材、超越教材、质疑教材;把握教材特色,和教材平等对话。按照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对教材做必要的处理,进行取舍和补充,并指导学生如何使用教材。

3、备透学生:

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在现代社会中,学生们接受着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设计课堂就是设计人生,为学生需要和发展,备课时要心中有学生,要充分了解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欣赏学生。要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分层要求、尊重差异、据学而教、以学定教”。要思考学生“对什么感兴趣?何时最投入?学生的经验怎样?教师应怎样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思考?”等问题。注重激发学生和维护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把学生精力集中在学习的认知方面,依靠成就感引起的动机来加强学习。把握学生认知中矛盾,从学生实际问题出发,依靠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依靠学生分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把握学生认知中矛盾,从学生实际问题出发,依靠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依靠学生分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4、备好教法

组合应用讲授法、谈话法、实验法、阅读指导法、自学辅导法、程序教学法、范例教学法、讨论法、发现法、欣赏法、角色扮演法。讲求情感,激活学生思维。教学应和学生实际需要相结合,触及学生 4

的精神需要和意志领域等教学方法。重视探究,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讨论、自主选择、自主创造、自主领悟、自主体验等过程,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创造。当然我们也应重视教师有效的问题预设。整合手段,努力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以及传统教学手段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学习。

5、备活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从开始到结束的实施过程,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升华情感,发展个性的过程,是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有效的教学过程设计更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教学的效果。因而对教学过程要科学、精心的设计,这是备课的主要任务。

教学过程程序的创设应体现如下特点:有利于教学情境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合作学习;有利于自主体验;有利于全员参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及时降升目标,降低是为了能使学生相对容易地摘到桃子;升高是为了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欲望。教学备课中,所设板块应相互衔接,前后照应,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教师也可灵活增删板块和环节。

6、备全自己

备课的反躬自问:一问自己的优势;二问自己的方向;三问自己的突破口;四问自己的创新;五问自己的胸襟。根据学情不断调整、 5

丰富、优化教学设计,在“反思—实践—反思”的螺旋式上升中,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备课前智慧地反思,发挥自身优势,使教师个体独具的个性魅力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张扬,努力形成较成熟、稳定的教学风格,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

三、部分备课内容说明

1、课程概述

阐述本门课程在本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开设这门课的目的意义等。教学内容、进度安排,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选择,采用考核评价方式等。

2、授课类型

如果以教学任务作为课的分类基点,课程可划分为: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等。

如果以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作为分类基点,课程可划分为讲授课、讨论课、自学辅导课、练习课、实践或实习课、参观或见习课等。

3、教学目标

学生的学习目标是教学目标的核心。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大纲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细化,提出明确的学生三维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从简单到复杂的、序列分明地标示出本次教学中学生应掌握的相关知识点。

6

(2)技能目标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后学生应达到的水平。

(3)情感目标

教师应当在研究学生的兴趣、动机、意志、知识和能力水平以及他们的个别差异的基础上,确立情感目标,使学生产生要达到目标的愿望。

4、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基础,精心研究确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学习。

5、教学方法

从具体到抽象,教学方法是由三个层次构成的,这三个层次是: 第一层次:原理性教学方法。解决教学规律、教学思想、新教学理论观念与学校教学实践直接的联系问题,是教学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方法化的结果。如:启发式、发现式、设计教学法、注入式方法等。 第二层次:技术性教学方法。向上可以接受原理性教学方法的指导,向下可以与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构成操作性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体系中发挥着中介性作用。例如: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练习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实习作业法等。 第三层次:操作性教学方法。指学校不同学科教学中具有特殊性的具体的方法。

6、教学手段(教具、演示实验仪器、用品等)

7

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资源状况,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适宜、适时、适度地使用教学媒介、演示实验等,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

7、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科学设计,制定可行的、有效的教学行动方案。

(一)教学设计

1、教学步骤(板块)设计

2、具体环节(板块)设计

第一、预设导入:以简洁、新颖的方式导入新课,真正起到收心、激趣和点题的作用。

第二、设计问题:根据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的问题应明确、新颖、有导向性、启发性、探究性和层次性,有利于学生发挥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

第三、设计学生活动: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组织灵活多样、实用高效的学生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动设计要注重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应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预期,设计好应对措施,以便有效地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达到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

第四、提炼课堂小结: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构建 8

知识框架,培养能力,升华情感。

第五、合理设计板书:教师板书应依据简洁清晰、美观实用的原则,展示课堂教学中的精髓内容,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第六、科学分配时间:预设各个环节(板块)可能需要的时间,突出重点,合理有序地安排教学过程。

第七、复习巩固与习题作业设计

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分别设计基础性、拓展性、实践性等不同层次的习题、作业,指导学生选择完成,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通过不同层次评价、检测方式来考察学生当堂的学习效果。

3、教学手段设计

适时、适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教学媒介、演示实验等教学手段。

(二)教学内容

可以详细,也可以简略。

8、参考书目

帮助学生指定一些参考书目,结合教材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9、教学后记(教学反思)

用以反思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剖析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总结教学主体(即学生)的体现程度,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教学中学生的见解、教学中的突发灵感,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扬长补短,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