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得

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

汪彦

虽然高中学过《论语》,但是那时候的学习只是着重字句理解,体会孔子的精神,至于如何把《论语》中蕴含的道理渗入到现实生活中,语文老师并没有作过多的讲解。其实这也是教育的失败,在应试教育的压迫下,师生们只注重理解《论语》的表象,而对其中的内涵道理缺乏思考,因此就不可能应用于生活中。我们要知道这些道理不仅可以发展智育,更可以发展德育。

于丹教授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这就是于丹教授《论语心得》给我们的启迪。

一、理想之乐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而《论语》中孔子与他 的学生们谈到理想时,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定力与信念。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在今天看来,一个人的发展,最重要的往往不在于终 极的理想有多么高远,而在于眼前拥有一个什么样的起点。我们往往不缺乏宏图伟志,而缺少通向那个志愿的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切实的道路。在追求理想过程中,或许付出了全部的智慧、激情,又或许付出了汗水甚至血泪,无论成功或是失败,我们都要享受其中的过程。因为我们已经用脚踏实地的能力收获了宝贵的经验,结果如何又何必太在意,享受过程就好,知足常乐。

有了理想,才会付出行动;也正因为有了行动,理想才有实现的可能。但是理想和行动的关系不仅仅只是辩证关系。理想和行动的关系,就如同引线和风筝的关系。这个风筝能飞多远,关键在于你手中的线。而这条线,就是你的内心愿望。你的内心越淡定,越从容,你就越会舍弃那些激烈的、宽阔的、张扬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静,内心的声音。这会使你走到社会角色中的时候,能够不失去自我,能够有担当,能够做到最好。

我们见到一些老师声色俱厉,经常指责他的学生不该如何如何。那是这个老师没有到境界,真正好的老师会像孔夫子这样,平和地跟学生商量着把天地人三才共荣共生的关系讲透。这样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这样一种谦抑的态度,其实正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在如今的教师中,也有这么一位气度不凡的老师——李镇西老师。他享受职业,不仅仅把教育当作求生的饭碗,还作为事业来追求。因为教师这份职业是他的理想,是他内心真正的追求,他享受其中的快乐。其实理想之道就是给我们一点点储备心灵快乐的资源。

二、关注心灵世界

物质的繁荣,生活节奏的加快要求我们以加法的方式生活,就是不断从这个世界上 收集我们所需的东西,比如经验、财富、情感、名誉等等。但是,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一个指标,真正的幸福快乐与贫富无关,却同内心相连。其实,一个人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记得于丹老师在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过得很不开心,觉得自己有抑郁症的前兆,就去看心理医生。这个医生给了他一个建议说,在我们这个城市里,有一

个非常著名的喜剧演员,他的喜剧演得好极了,所有人看了以后都会开怀大笑,忘怀得失。你是不是先去看看他的演出?等看上一段时间后,我们再聊一聊,看你这种抑郁症前兆是不是有所缓解,然后我们再来商量方案。听完医生的话,这个人很久很久没有说话。他抬起头来看着医生的时候,已经是满面泪水。他艰难地对医生说,我就是那个喜剧演员。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但是在匆匆忙忙周而复始的工作节奏中,还有多少时间,多少空间能让你去关注自己的内心呢?我们所看到的往往只是一个社会的角色,被遮蔽的恰恰是我们心灵的声音。我们需要在每一天忙碌的间歇里面,给自己一点心灵的仪式,而不至于像那个人格分裂的演员一样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

我想起了演员陈坤发起的公益活动——行走的力量。通过行走,使自己的心静下来,看我们的内心究竟需要什么。不懂得静心的人,有如整个人生活在红尘之海,既不见鱼,又不见鸥,被波涛淹没。懂得静心的人,是幸福的。在一整天忙碌的生活里,一有空就静下来,静观、思维,思考我们的心灵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学会舍弃那些不是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

三、孝顺父母、尊敬他人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 对孩子的爱。作为子女,我们一定要孝顺父母。人真正的成熟就是懂得感恩,我们要从内心上尊敬父母、关心父母。

现代人一般都希望能得到他人的关爱、得到他人的尊敬。但自己付出了什么呢?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自己心中没有别人,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特别是生活中本来有诸多不如意的人,忧患多于欢乐的人,更不容易做到自尊、自爱,并对他人的付出。我们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一颗诚敬的心,真心赞扬他人,真诚对待他人,真心接受他人的好意。对待不友好的人,要“以德报恩,以直抱怨”。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

四、安贫乐道

穷有两种:穷得消沉和穷得开朗。安贫乐道就是穷得开朗,能平和地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不如意。我认为人要真正获得自在、宁静、最要紧的就是安贫乐道。我们不排斥富裕,我们不崇尚贫穷,但如果在富贵中,要学子贡一样,要同情、周济贫困的人,并且不要名利。如果在贫困中,不能怨天尤人,要有安贫乐道精神。

安贫乐道,在现代人眼中颇有些不思进取的味道。在如此激烈的竞争面前,每个人都在努力发展着自己的事业,收入多少、职位高低,似乎成了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因此,有多少人为了自己的私欲,丧失道德信仰,丧失道德底线,无廉耻,无原则,为了自己目的确实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

安贫是种态度,乐道是种修养。现在人真的应该有点“安贫乐道”的精神了,安于清贫,心如规矩,正直如绳。

 

第二篇:论语心得之我见

《论语》一则的再认识

徐中军 150xxxxxxxx

(武安市第九中学 河北 邯郸 056300)

摘要:对《论语》的认识,是随着阅历的增长而不断深化的。 关键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众所周知,中国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多少有点夸张的成分,但儒家经典《论语》是世界名著,则是不争的事实,它博大精深、涵义丰富、意味深长,随便掂出一句,就能令我辈学子咀嚼一生。比如《论语》中有这么一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随着人生履历的丰富,而逐渐加深的。这两句话并不难理解,意思是“光学习而不思考,就会令人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这两句话精辟的论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当我们学习了很多知识以后,就要认真思考,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再转化成我们头脑中清晰的知识系统。如果只学习而不思考,知识是混乱的,没有条理的,不成系统的,我们学起来自然“迷惑而无所适从”;后一句“思而不学则殆”的意思是:如果光学习而不思考,就会精神倦怠而无所得。刚看到这句话时,也没有想更多的事,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忽然钻起牛角尖,想弄清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情形,果然,经过岁月的洗礼,我对这句话有了更丰富的理解。

“学而不思则罔”这句话实际上描述了一种在知识关节点上不能突破,而造成的迷惘状态。在学习中,思考固然重要,但如果光思考不学习,或不具备学习的条件,在知识关节点上不能突破,是会很令人痛苦的,甚至会使人误入歧途、空耗青春,这样的事例,在人类求知史上,不胜枚举。一则最典型的事例,是大科学家牛顿晚年研究“上帝第一推动力”的事。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这里对“上帝第一推动力”有关事项做一简单说明。众所周知,牛顿由于发现了万有引力,从而奠定了近代经典天体力学的基础,他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那就是,绕太阳转的地球(或者说9大行星),最初是谁推动他们绕太阳公转起来的?这个问题提的并非没有道理,试想,地球如绕太阳转,必须有两个力合成:1、太阳吸引力;2、与绕日轨道平行的横向推动力。太阳吸引力,这好解释,就是万有引力;而这个横向推动力,就来的蹊跷,他想来想去,无奈之下,就把第一推动力之手,归功于上帝,就这样,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竟变成了以为彻头彻尾的神学家,竟至晚年几十年,在科学上再也没有任何建树。牛顿的误区在哪里?是他晚年头脑进水了吗?有史料证明,绝对不是,牛顿直到晚年,还是世界上第一流头脑。那问题出在哪呢?其实这个问题早有定论,那就是牛顿这个问题提的太超前了,他那个时代不具备解决的条件。当然,这里面有牛顿认识论上的问题,即在牛顿看来,太阳、地球及九大行星,是从来就有的,某一天上帝的巨手把他们摆好了位置,又在上帝第一的第一推动力的作用下,开始了绕日公转,成了太阳系,直至现在。如果用这种观点来看,就必然导致上帝第一推动力的荒唐结论。可是我们知道,在以后的科学研究中,特别是在康德和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中,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即要从太阳系的形成过程中去寻找第一推动力,从而彻底否定了上帝第一推动力的荒唐结论。上面花费了这么多的笔墨,向说明什么问题呢?很明确,就是想说明,牛顿第一推动力的问题提的太超前了,他那个时代不具备解决问题的条件,再加

上他老人家“特别善于思考”,竟至于使世界上那颗最天才的大脑误入歧途,抱憾终生。这就是“思而不学”的严重后果,是在知识的关节点上未能突破的严重后果。在这里,我要特此声明一点,牛顿先生不是不去学,不是不想学,而是在当时,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实在不具备解决这个问题的条件,即还没有产生解决这个问题的关节点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天才,也跨不出规律的围栏。上面讲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明,思考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辅以学习,不在知识的关节点上不断突破,“思考”最终也会无能为力的,就会出现“思而不学则殆”的困惑。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与思考并重,紧密结合,不可偏废任何一方,这么一个简单明了的道理,竟让我辈参悟了大半生,且以后还要不断地参悟下去,《论语》博大精深,实非妄言也!

《论语》不朽!

20xx年1月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