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育女心得

养儿育女心得

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渴望自己的儿女长大能够成才。尤其在当代,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更高。家庭教育也更为重视,面对自己的孩子,在教儿育女的方法是否妥当,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效果。

一、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任老师,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就会将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东西“溶化”在正在发育的大脑里,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加以效仿。父母的每一句话,每个举动,每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平时,并不少见到的“训子”场面,往往事与愿违,只给孩子增加抵触情绪,其他一无所获。“身教胜于言教”,家长须身教与言教并举,对于小孩子来说,需要的不是批评家,而是榜样。

二、让孩子学会怎样做人

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因此要使孩子成才,先要教孩子做人,这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培养孩子的美德:

1、从小培养孩子孝敬长辈,乐于助人。

2、做人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

3、为别人所奉献,别人就能感受到,所以自己更容易让别人接受。

三、培养良好的习惯

成功的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终生受用不尽。当然,好的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家长也必须要有耐心和恒心,千万不可以在孩子出现了错误时,一时急躁就撒手不管,这样孩子也会跟你学会做事有头无尾。首先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家长要走出爱的误区。

1、让孩子了解学习的目的,间接培养孩子学习兴趣。

2、培养孩子学习的自觉性,让孩子独立、认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3、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结合孩子兴趣特点先选择故事书,由浅到深,由短到长,并非一朝一夕,要长久坚持。

4、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的习惯。周末尽量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逐步培养孩子的劳动乐趣。

四、促孩子素质全面发展

孩子就像一棵成长中的一株幼苗,也需在土壤、阳光、和养料。要全面培养孩子,促使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孩子们面对的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他们不但需要知识的技能,还需要健全的人格,更健壮的体魄。而这一切,需要从小就加以培养。

五、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有值得肯定的长处,有的因为聪明,有的因为善良,有的因为勤快……父母要发现每个子女的闪光点,并用最美丽的语言去欣赏和赞美他们。抓住孩子这些闪光点鼓励孩子,让其充分发挥和利用,正确的引志孩子,他们就可以为塑一个良好的自我形象建立自信,进而取得成功,在赞扬中长大的孩子会更自信,自信的孩子更能走向成功。

 

第二篇:生儿育女

生儿育女 第1页 共38页

生男孩科学产品说明

从优生的角度讲,生男生女都一样,关键是要“优生”,以得到一个聪明、健康的孩子。

人们很早以前就希望生男生女能随心所欲,但是迄今为止,决定人类性别基本上还是“听天由命”靠“自然选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遗传工程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为了保护和提高人种质量,阻断某些对民族素质影响较大的遗传病,控制性别是一个必须采取的有效措施。因为有些遗传病种与性别有着很大关系,称为伴性遗传病,如血友病,患者多是男性,女性带有致病基因,可以把致病基因传给她的子女,使她生的儿子发病。女儿成为又一代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如果胎儿是男性,最好做人工流产,女性则可保留,女儿长大结婚后,也只能生女孩。因为女性只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不会发病。还有一种叫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几乎全是男性发病,一般活到二十多岁即死去,属于伴性、隐性遗传病,家中可有兄弟几人同病,但姐妹却无人患这种病。

生女孩要关注这些遗传病

乳腺癌是一个具有明显遗传特征的恶性疾病。如果家族中的乳腺癌患者是远亲(表姐妹或曾祖母),那么,你的患病几率将略高于平均危险系数。 母亲患有结肠癌,其女儿会患上结肠癌的几率是6%(而普通人一生中患上此病的几率平均为1%)。如果母亲是在45岁前确诊患上结肠癌的,那么女儿一生中患上此病的几率则增大到10% ,不仅如此,有卵巢癌、子宫癌和乳腺癌家族病史的女性,患癌几率普遍高于其他来自健康家庭的女性。 这就是强调结婚前一定要进行体检的重要性。有些人可以结婚,但应知道婚后生育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家族中有某些遗传病的未婚男女,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免遗传病一代一代传下去,给孩子和家庭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生男生女可以自己决定并非天方夜谭。众所周知,生男孩或生女孩是由精子的性质决定的,精子有两种,一种是X精子,另一种是Y精子。而卵子只有一种,当X精子和卵子结合时,出生的孩子为女性;而当Y精子和卵子结合时,出生的孩子为男性。所以,想满足生男孩的愿望,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才能使Y精子和卵子结合,才能更加精确的生男孩。

通过对影响女性受精而怀孕过程进行的大量研究,科学家发现在女性受孕的过程中有许多自然因素会对X & Y精子的结合产生微妙的影响。通常情况下,这些影响因素会不断地随机地发生作用使女性受孕生儿生女的比例大约为50:50。某些因素被发现能独立地影响胎儿的性别选择。根据这些新发现,生儿育女专家开发出“ BOY EX”产品,用于有效地协调利用这些因素,使受孕过程为夫妇们所控制,从而满足夫妇们生男孩的心愿。 BOY EX将多种因素整合为一体,成功率更得到质的提高,可高达96%。

酸性碱性原理(同房时女性阴道环境的PH值决定生男生女)最初来源于60年代的德国医学论文,已经在全球范围实践了近40年,一直都很成功。

人体酸碱度为弱碱性,如果酸性身体会显得疲劳、没精神、浑身没力。女性身体为弱碱性时卵子与Y精子最易结和,从而生男孩。

生儿育女 第2页 共38页

“ BOY EX”根据酸碱性原理,调节身体酸碱度, BOY EX研制中所发明和参考的全世界各种论文和医学资料达三百种,并且是基于数千个关于受精怀孕,自然生产和性别选择的科学研究的集大成者。BOY EX的开发者们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保持了最大的严格细致的科学态度,从而使产品安全可靠而有效。

有科学统计,父亲是高强度训练的运动员和飞行员的新生儿,90%为女婴。而在战争期间和女性情绪压抑等情况下要孩子,女婴比例明显增高,这也是人类和生物适应自然环境确保后代最大化繁衍的自然选择。另一方面如果能十分精确测出排卵时间,在新鲜卵子刚刚排出的准确时间要小孩,生出男婴的概率至少为80%。因为在同样的赛跑距离,重量轻数目比例比X精子多一倍的Y精子一定是跑在最前面。而要小孩时间如果提早或过分拖后,由于Y精子寿命比X精子短的多,加上卵子排出后的迁移和褪变,阴道分泌物的变化,使得生出女婴的可能性极大。 有了独特的BOY EX产品,您就能成功地完成自己的心愿了!

孕前胎儿性别自然选择的科学原理既简单,又十分复杂。正是对这些科学知识的独特应用产生了独特的“ BOY EX”。

精子进入女性体内使卵子受精的第一障碍是阴道内的分泌物。科学家已发现"X" 型(女)精子在呈酸性的分泌物中存活率高,而"Y"型(男)精子在呈碱性的分泌物中存活率高。此外,分泌于子宫粘液中的黏肽的黏弹性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液体的pH值和电解性。通过改变这些参数,可以选择偏向于"X" 型(女)精子还是"Y" 型(男)精子。开发BOY EX 的科学家开发了特殊配方来调整女性身体酸碱值来造就自然选择Y或X精子的阴道环境。 生男孩的安全性

BOY EX 是具有100%的安全性的高科技产品,它首先考虑的是安全性其次才是效果。它是基于近万个关于受精怀孕,自然生产和性别选择的科学研究的集大成者。它的成分均为100%的天然食品。有人可能会问产品有没有致畸的危险--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人类胚胎致畸的现象(除遗传性和放射性外)几乎全部发生在胚胎发育期,就是说在孕前和细胞期普通药物是改变不了细胞核内的DNA而导致畸形的,并且在精卵期和细胞期还未形成胚胎,所以不存在最常见致畸原因--胚胎发育受影响而致畸的现象。例如,我们经常听说的动物和人类的人工受精,有时精子和卵子细胞被微型探针戳破而被取出遗传物质植入另个生殖细胞以生成新的受精卵;有时动物或人类的精液被超低温速冻又解冻后再完成受精过程;在日本和美国的科学家甚至采用离心机选择和用化学染色剂染色加电泳的方法分离Y精子而达到对胚胎性别选择的目的。而经过这些严酷的过程所产生的胚胎并未因此产生任何异常。--这里的原因就是因为上述过程是发生在生殖细胞期,而不是胚胎发育期。细胞核 内DNA并不会被改变,胚胎发育过程也没有受干扰。 BOY EX的原理是模拟女性阴道中的某种综合环境,以利于Y精子的生存的游动,而不利于X精子的生存和游动。 BOY EX 的开发者们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保持了最大的严格细致的科学态度,产品安全可靠有效。 BOY EX的制造中采用的是行业内最高的生产标准,是经美国药品管理局(FDA)核准的,采用CGMP质量标准体系,从而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纯天然植物提取物

生儿育女 第3页 共38页

BOY EX不属于药品,属于天然食品。 BOY EX采用天然植物提取物,(深海雪蟹壳等 )无任何添加剂和辅助成分。BOY EX内所含的成分全部为天然成分。

社会效益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少数父母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生儿子秘方宁愿将不是自己期望的性别的胎儿堕胎,个别地区还出现弃婴儿和拐卖儿童的丑恶现象,对于这些社会现象,单靠刑事、行政和经济处罚都是收效甚微的,我们坚决反对这种扼杀和买卖生命的行为。 BOY EX的使用和推广将能很大程度上减少非法堕胎的发生,BOY EX是个珍惜生命的产品; BOY EX使妇女免受堕胎对身体健康的摧残, BOY EX 是个尊重妇女权益的产品;BOY EX 能减少遗弃婴儿的悲剧的发生, BOY EX 是个爱护儿童的产品;BOY EX 能减少拐卖儿童的丑恶现象,BOY EX 是个保护家庭幸福的产品。因此,在计划生育工作中, BOY EX 能起到辅助和疏导的作用。

宝宝常见问题解答

1、为何宝宝便便总是绿色?

通常在婴儿出生24小时之内,胎便差不多就排干净了,接下来的两三天你会见到过渡期的排便,颜色将是暗绿色调的黄色,并且稀软,有时还会含有黏膜。往后,就得看你给宝宝吃什么了。一般,吃母乳的宝宝排出金黄色、如芥末颜色的粪便,形态比较稀软;若是喂食婴儿配方奶粉等,排出大便的颜色则有很大的弹性,从淡黄到褐绿色都有。如果配方中含铁的话,颜色会呈黑色。

是人工喂养的缘故。

2、人工喂养的宝宝每天应该喝多少水呢?

在新生儿期,喝水量要严格掌握,因为宝宝的肾脏发育尚未完善,一次20毫升即可。随着月龄增长,喝水量也要相应增多。一般而言,吃母乳的孩子需水量相对少,而喝牛奶的孩子需水量就多一些。到了1岁,孩子活动量大了,需水量也更多了。此时,应该让孩子每天至少喝3次水,每次水量在100-200毫升左右。天气干燥及夏天时还要相应增加。过了1岁,孩子每天的水量就应在500毫升以上。

3、宝宝一天应该喝多少水?宝宝不喜欢喝水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喂哺母乳或婴儿奶粉即可提供婴儿所需要的水份,并不需每天固定给宝宝喝水,但是当宝宝处在水份较容易流失的环境下,例如气温升高、季节的变化、宝宝排汗量增加等,就应额外补充水份。您可视宝宝的实际需要做调整,若宝宝的排便及尿量正常(每天尿湿次数在6次以上),您不用过度担心喝水的问题。若您需要帮宝宝补充水份,但宝宝却不喜欢喝水,您可改换适当浓度的葡萄糖水来补充水份。

生儿育女 第4页 共38页

4、喂完奶如何帮宝宝打嗝排气? 宝宝常因喂奶时吸入过多的空气,所以喂完奶后必须帮宝宝打嗝排气。你可以用下列的方法帮助宝宝排气。 (1)将宝宝抱着靠在肩上,轻拍他的背部直到他吐出过多的空气。您可以垫块 布或毛巾在肩上,以免被宝宝吐出的奶水弄脏衣服。

(2)扶着宝宝让他的背部朝着你,坐在自己的大腿上,然后轻拍背部。

5、宝宝溢奶怎么办?需要换奶吗?

宝宝在1-2个月大时因胃容量较小、胃与食道间的贲门发育未成熟,无法完全将胃内的奶水完全封闭,所以大部份的婴儿在喂奶时或刚喂奶以后,会由口角流出少量的奶汁,此种现象称为溢奶或回奶。一般说来,溢奶现象会随着婴儿的贲门发育成熟而逐渐消失,并不需要特别治疗。溢奶的发生与婴儿奶粉的品牌无关,您可注意下列事项,以减少宝宝溢奶的现象:

(1)检查奶嘴孔的大小,孔过大时,可能会造成宝宝喝奶太大口而吃入空气或呛到。

(2)若宝宝吸吮奶水的速度太快,则每吸15-20口时将奶嘴移开,轻拍宝宝的背部以排除过多的空气,休息一会后再喝。

⑶喂奶后要帮宝宝排气打嗝。

(4)喂奶后勿立即将宝宝平躺、晃动宝宝或帮宝宝换尿布。

(5)如果妈妈要将宝宝放下躺着,请将宝宝头垫高约15°,并向右侧方向放下。

6、宝宝吐奶怎么办?

吐奶与溢奶不同,吐奶是指喝入的奶大量喷出,如果发生吐奶现象,则须立刻就诊,由小儿科医师诊断治疗。

7、宝宝好象厌奶,不喜欢喝奶该怎么办?

下列状况时宝宝可能会厌奶,喝奶量减少 (1)宝宝生病或在恢复期时食欲会较差,待病痊愈后可逐渐恢复喝奶量。 (2)宝宝4-7个月大时,好奇心较重,易转移注意力。你可在喂奶时间将宝宝 抱至光线较暗且安静的地方喂哺。宝宝厌奶期间不要强迫宝宝喝奶,可趁 机训练宝宝吃副食品。 (3)宝宝长牙时牙龈会痛痒,可将喂奶时间分成几小段,让宝宝吃吃停停, 并加大奶嘴的洞,让宝宝在较短的时间内喝完奶。 这段期间宝宝的食量可能会减少,只要体重无明显下降,则不需太担忧。

8、宝宝出生后几天出现黄疸怎么办?

回答:如果你去婴儿室看看的话,就会发现过半的宝宝在第二或第三天会开始变黄,最明显的部位是眼白、手掌心和脚底板。这个黄色是来自于血液中过剩的胆红素。这种生理性新生儿黄疸往往会在一周左右消失,但也有些会持续到1个半月左右才消退。病理上的黄疸不多见,通常见于遗传、血液或肝脏方面的疾病等成因,要避免黄疸在脑中堆积,尽快降低指数是很重要的,否则会造成核质性黄疸,其征兆是哭声微弱、反应迟钝、吸吮能力很差,它会导致永久性脑部受损。

9、宝宝的嗓子突然变的沙哑了怎么办?

嗓子哑有两种可能:

生儿育女 第5页 共38页 a、孩子得了急性喉炎(病因可以是病毒或细菌),应该马上带孩子去医院治疗。

如果是这种情况,马虎不得。

b、孩子在头一天哭得比较利害,可能引起是宝宝喉头充血水肿,而出现声音嘶哑。

10.小孩怎么容易醒,据说刚出生的小孩都很能睡的,那他是为什么呢?

可能原因:

(1)、白天频繁喂食;

(2)、缺钙;

(3)、睡前未吃饱。

建议纠正措施:

对(1)、首先,必须使宝宝白天和夜间所处的环境有“显著区别”,到了晚上房间光线要暗下来,尽量少吵闹,营造一个安静的氛围,这样宝宝就会把这种环境和“睡觉”联系起来,“到时就睡”;其次,晚上宝宝有困意的时候,应直接把它放到床上或摇篮里,让其自然睡眠。而不是像许多妈妈那样,把孩子抱在怀里轻轻拍打或让其叼着奶头;最后,当孩子长到3周大时,夜里醒来,妈妈不要马上喂奶,而是要“有意”地用换尿布或其他事情分散孩子进食注意力,这样孩子就不会认为“醒了马上就能吃奶”,慢慢地即使夜里醒了,也能比较容易地重新回到睡眠状态。据介绍,这个“三步法”很有效,已经使82%的“醒夜”婴儿恢复了正常夜间睡眠。

对(2)、钙和维生素D注意补充;贝特令或是伊可新。选择碳酸钙类,如复合钙、迪巧钙、凯思立D、纳米钙、劲得钙等。这类钙吸收率高于其它种,对孩子有利。未满4个月的宝宝暂时不加用米粉类食物,以配方奶为主。为解决大便干的问题,可添加菜水,苹果和香蕉泥,也可加用少量米汤。另外,冲调奶粉不要过稠,过稠会引起便秘。 对(3)、首先是让孩子晚饭吃的饱些,睡前半小时再喝些奶。稍活动排尿后再让孩子入睡。

11、宝宝便秘怎么办?

便秘是指肠子运动缓慢,水分吸收过多,导致大便干燥坚硬,次数减少,排出困难。由于婴儿膳食种类较局限,常吃的食物中纤维素少而蛋白质成分较高,因此很容易发生便秘,婴儿便秘时,主要表现为每次排便时啼哭不休,甚至发生肛裂。肛裂的发生使婴儿对大便产生恐惧心理,造成恶性循环,时间久了,可引起腹胀、食欲减退和睡眠不宁等症状。因此,婴儿便秘应及时解除。由于婴儿的胃肠道神经调节不健全,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若用药物通便,容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发生腹泻等。所以,对婴儿便秘,食物疗法是最理想的。

一、食物疗法:对婴儿便秘首先要寻找原因,若系母乳喂养,母乳量不足所致的便秘,常有体重不增,食后啼哭等。对于这种便秘,只要增加乳量,便秘的症状随即缓解。牛奶喂养的婴儿更易发生便秘,这多半是因牛奶中酪蛋白含量过多,因而使大便干燥坚硬。这种情况可减少奶量,增加糖量,即把牛奶的含糖量由原来的5~8%增加到10~12%,并适当增加果汁。不满3~4个月的婴儿可在牛奶中加一些奶糕。因奶糕中的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部分发酵后,可刺激肠蠕动,有助于通便。对于4~5个月以上的婴儿,可适当增加辅食,最好将菠菜、卷心菜、青菜、荠菜等切碎,放入米粥内同煮,做成各种美味的菜粥给宝宝吃。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纤维素等食物残渣,

生儿育女 第6页 共38页

可以促进肠蠕动,达到通便的目的。此外,辅食中含有大量的B族维生素等,可促进肠子肌肉张力的恢复,对通便很有帮助。婴儿便秘经以上饮食调整效果仍不佳者,可给宝宝饮服蜂蜜水,即常服蜂蜜水或将蜂蜜放入牛奶中喂养,效果较好。也可吃点大蕉,短期内即能发挥润肠通便的作用。此外,蓖麻油亦是通便佳品,婴儿便秘时可食用,每次5~10毫升,通便效果显著。也可用豆油替代,但须熬开冷却后再食用。每次5~10毫升即可。

二、训练排便习惯:婴儿从3~4个月起就可以训练定时排便。因进食后肠蠕动加快,常会出现便意,故一般宜选择在进食后让孩子排便,建立起大便的条件反射,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药物处理:婴儿便秘经以上方法处理仍不见效的,可以采用开塞露通便。开塞露主要含有甘油和山梨醇,能刺激肠子起到通便作用。使用时要注意,开塞露注入肛门内以后,家长应用手将两侧臀部夹紧,让开塞露液体在肠子里保留一会儿,再让孩子排便,效果就好,在家庭中也可用肥皂头塞入小儿肛门内,同样具有通便作用。 附:正常新生儿的大便什么样:

? 母乳喂养的小宝宝的大便是黄色或金黄的,稠度均匀,药膏状,可有小颗粒,偶尔稍稀薄,可以带少量绿色。如果奶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较多,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糖类较多,在肠道中发酵,使得大便柔软,并且含有很多的泡沫,可以使大便的次数增多。

? 人工喂养的新生儿,若以牛奶喂养为主,大便为淡黄,质地可以较干燥,可有明显的臭味,这是因为牛奶中含有高蛋白,分解时较臭。大便中可有白色奶块,这是因为牛奶中含大量络蛋白,消化时易于与钙结合形成皂钙的缘故。

新生儿(指出生后不满28天)便秘的原因大多为:

? 人工喂养:牛奶经消化所含的皂钙较多,易引起大便干结,从而便秘。

? 乳量不足:如果吃奶吃得少,或呕吐较多,或进食补液的小儿可引起暂时性的无大便。另外,新生儿的消化道肌层发育尚不完全,这样易引起便秘,还可同时伴有吐奶。只要小儿体重不下降,呕吐和便秘的现象都是正常的。 ? 外科性疾病:可能的畸形包括肠道闭锁、肠狭窄、肠旋转不良、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无肛、骶尾部脊柱裂、脊膜膨出、肿瘤压迫马尾部神经等,这些疾病常伴有严重的呕吐和腹胀的现象,需及时诊治。 婴儿(指出生未满1岁的小儿)便秘的原因是:

? 食物中所含的纤维少:引起大便干结,可适当添加蔬菜类食物。

? 按时排便的习惯没养成:小儿没有养成良好的排便规律也易引起便秘,所以要每日定时训练排便,建立一定的排便条件反射,这样才能养成排便的好习惯。

? 精神因素:如果小儿突然受到精神刺激,或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惯突然改变也可引起短时间的便秘。此外,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小儿易引起便秘,但此类小儿还伴有其他表现。另外,便秘如有家族史,或家族性的肠道过长,也会造成便秘发生,这可能与遗传有关。

生儿育女 第7页 共38页

便秘的不良后果:便秘的不良后果有很多,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肛裂,可引起便后滴鲜血,肛周疼痛。孩子在便后疼痛,就不愿意排便,这样会更加引起便秘,形成恶性循环。便秘严重的孩子还可能引起外痔。此外,慢性便秘的孩子还常伴有食欲不振,因而导致营养不良,精神萎靡,肠道功能紊乱,这样会更加重便秘。 帮助宝宝缓解便秘: ? 喂奶的小婴儿发生便秘的治疗:尽可能地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喂养的婴儿发生便秘的可能性较少。如果发生便秘,可喂加糖的菜水或果汁等。

? 添加辅食时,便秘的治疗:可以吃菜泥、水果、玉米粉、麦片等。

? 适当地按摩腹部:按摩左下腹,如果触及条索状物,轻轻地由上而下地按摩,促使大便下行排出。 ? 适当地按摩小儿肛门口:这能引起生理反射,促进排便。

? 适当地活动,促进大便下移,引起排便。

? 人工通便:用石蜡油、开塞露、小的肥皂条等通便同时训练排便习惯(仅限于便秘严重时使用)。 ? 中药治疗: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的中药可以适当应用

生儿育女谁做主

发布日期:2003-12-29

社会现状:古有民间秘笈,现有“电脑参谋”

民间传说,按一定的风向和月亮的圆缺行房,可影响生男生女。笔者手中有一份不知经多少人复制相传的“皇宫生育图”,据说是由一名御医发明并绘成,曾埋在一个有700年历史的皇陵下。这份图称1 8~45岁妇女只要根据图中所标注的时间(农历)受孕,就能随自己的心愿生儿育女。

在网上,有一家外国公司专门对华人推出了一种“神盒”。据说,如果想生男孩,就选择蓝色盒子;想生女孩,就选择红色盒子。然后,按照盒子里面所授的机宜去做,就可以生出自己想要的那种性别的孩子。

还有所谓饮食法。说只要通过改变饮食结构,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胎儿性别。比如要生男,可选择高盐、高钾的食物;要生女,就要多吃高钙、低盐、低钾的食物。

以上说法虽由来已久,但显然缺乏科学性。因此,如果靠这些说法来决定后代的性别,恐怕只是一种幻想而已。 医生:禁止人为地进行胎儿性别选择

根据自然规律,胎儿的男女性别各占大约50%。但从目前我国现有的人口性别比例来看,男孩略多于女孩。这种情况并非出于自然原因,而是主要由一些人为的社会经济因素导致的。

应该说,随着医学的发展,目前医生已经能够通过检测染色体的方法确定胎儿的性别。精子分类是目前主要的临床生育性别鉴定和选择技术之一,是指将取样的精子,按其所携带的性别染色体的不同而分类排序,然后根据需要植入母体与卵子结合。但是这种方法仅仅被允许应用于特殊情况下。比如美国有一对夫妇,他们的女儿患有罕见的骨髓疾病。按遗传学理论,这种病传女不传男。如果这对夫妇能够生下一个健康的男孩,用他的脐带血就可以拯救女儿的生命。于是,这对夫妇在医生的帮助下,用基因检测法生下了一名试管男婴。最后用这个男婴的脐带血细

生儿育女 第8页 共38页

胞,成功地治愈了姐姐的病。

医学伦理学:不容商业手段

医学伦理学认为,为了维护人类男女性别比例的自然平衡状态,对于胎儿性别的选择必须符合医学目的,否则就有违法律和社会道德。因此,对于胎儿性别选择的管理和限制十分重要。一方面,我们禁止因满足个人好恶而对胎儿性别进行自由选择;另一方面,我们要防范以商业为目的的胎儿性别预测。在这方面,国外许多国家也是这样做的,比如英国人口生育和胚胎管理局11月发表报告劝告民众,新技术使父母在孩子出生前选择胎儿性别成为可能,但它们只能被用于避免与性别有关的严重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方面。印度政府也在1994 年通过了一项《出生前诊断技术的滥用和预防措施》的法案,用来严格控制胎儿性别的筛选。我国卫生部在近期修订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与人类精子库相关技术规范、基本标准和伦理原则的通知》中已经明确,禁止进行任何无医学指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谢明霞

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永恒:生儿育女

两性结合走到一起组成家庭,生儿育女一般自然而然,有人以子女为爱的结晶,因而百般呵护、溺爱骄纵,把他们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也有人认为他们是性的副产品,说他们是“讨债鬼”,当作负担累赘勉当其责;更多人直观地以此传宗接代、养儿防老。但很少有人更深入地思考,为什么两性结合就会生儿育女呢?这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我们把它上升到哲学高度,用反证法就可以发现其更深刻的道理。

假如不能两性结合生儿育女,那人类生命属种就无法延续,个体生命都只是过程,一个个过程结束了,没有血缘子女传继,那人类这个物种还不在地球上灭绝吗?真的这样,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我们!本能的狡计,知性的超越!因此实现生命属种的传承,这里没有更多道理,不如此生命就无法实现延续,这是混沌哲学本体论的结论。 从个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而言,子女是我们的血脉传继,它在狭义上构成具体生命价值和意义永恒,这种永恒广义到人类属种,那我们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就不仅仅是我们自身的生命过程了。当我们超越了自身狭隘,很容易发现人生的永恒,这就在根本上否定了悲观主义。

我们不断进取不是为了生死轮回,我们是为了子女、为了人类属种的后续,人类文明不正是如此代代相传,才有了今天的辉煌吗?我们的子孙不会忘记他们的优秀祖先!这还不是我们生存和奋斗的理由?

由此我们明确,生儿育女是不该推卸的责任,我们理应对此负责,不但应该两性结合生儿育女,还应该尽可能优生优育,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社会!生儿育女,不仅是为了“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更是要把我们不断优化的血缘传递下去!

造就一个伟人需要一个家族几代人的努力,造就人类更辉煌的未来,需要整个人类不断地优化传继!这不是迷信,而是血缘传承的必然规律。生儿育女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子女不仅是爱的结晶,也不仅是性的副产品,我们不能当他们是祖宗,也不能把他们看成负担累赘。不过生儿育女确实很累,总是更多地从上向下负责,这感觉起来有点不公平,但任何人都承上启下,在血缘传承的过程中也就公平了。

生儿育女 第9页 共38页

生儿育女的必要性,这里不作更多说明,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照我其它文字,关于优生优育,我也有很多文字作过专门论述,这里简而言之。

在造就子女人生命运上,优生和优育意义都很重大,人生起点于优生,它对人生早期影响极大,早期人格形成知性惯性,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在相对绝对的意义上,性格决定命运。优育比较优生,对人生的影响更为重要,优生和优育(这里主指胎教和早期教育)一起造就人格基质,这一阶段它们作用大体参半,但继续教育在其后越来越重要,所以综合人的一生,后者作用更大,也更能体现生命主动。如果从父母的角度看待优生,那人生就会更多地体现出生命主动,我们强调优生重要,人生命运却并不因此悲哀。

关于怎样优生,许多人在作专门研究,其研究成果都可以参考,我这里只想在更根本的问题上作一点提示:那就是生儿育女的时机,一定要在生理和心理上综合权衡(不只考虑生理,更要考虑心理)。我们直观发现,子女在人格基质上,一般主要传承孕育当时状态,最好生理、人格都比较成熟时孕育子女,这可能保证子女基质,其作用起码占到一半,如此后天教育起来也会事半功倍,反之就是事倍功半了,其效果不言而喻。

生理和心理状态的综合权衡,也可以在夫妻间互补,老夫少妻也是一种选择,传说孔子就是老夫少妻所生,这也不能一概而论。一般年龄差异不要过大,男人四十不惑,女人25到30岁比较适宜生育,这种年龄搭配更容易实现优生,这一般不能反过来。

在人格基质的构成上,遗传和初始环境造就作用参半,初始环境一般到人五、六岁,包括胎教和早期教育阶段,人格基质一旦形成将很难改变,这就是人常说的本性难移。难移不是再不可移,但是在这之后可能要付出更多努力,因此人生之初的教育尤其重要,但一般人往往最不重视这个阶段。这一阶段一般父母都不成熟,孩子带孩子大多觉得很好玩,如此造就的人格基质也就可想而知了。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可是有多少人重视优生和早期教育了?子女优生奠定基础,子女教育也是越早越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近忧不正因为在前地没有远虑吗! 说明生儿育女的必要性,这是分析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前提。许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要生儿育女,对子女往往只是被动接受,但接受过程很容易陷入亲情迷惘。这也有两种比较极端的状态,一是对子女过分溺爱骄纵,把子女宠成纨绔子弟,一是疏于教育不负责任,更有甚者还会伤害遗弃。我们明确了生儿育女是我们的必要责任,那在处理与子女关系上就应该恰如其分,子女是我们的血脉传续,父母理应负生、养、育之责,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应对这几个方面,才算较好地完成了责任,这要看现实地处于怎样阶段。

一般可以划分为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形成人格基质,这一阶段以优生和早期教育为主;第二阶段是独立能力和心理培养,一般在孩子6──14岁之间,这一阶段主要是基本能力训练和人格素质培养,以讲道理为主要形式;第三阶段则是独立锻炼,从14岁延续到孩子成家及其后一段时期,主要方式是责任实践,让子女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一切在前的都已经不可改变,但未来却永远在我们手中,“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处于怎样阶段都可以有所作为,而一般有作为总比没作为好。

优生优育最早从选择配偶开始,它甚至应该上溯到考察配偶上代、甚至上几代直系血缘状况,相关分析我们在夫妻一节已经作过说明,这里只就优生优育方面作具体考察,那就主要是指生理和心理方面综合权衡。比如身体素

生儿育女 第10页 共38页

质状况,有没有遗传性疾病,家族心理素质综合状况、家族人格品质传统等等,这些都可能直接影响后代,最新生理学研究成果,孙子都可能直接遗传祖父记忆片段。

应该怎样选择不需再说,但这里不要过分苛求,起码该比照自身条件,找不到配偶那也就谈不上生儿育女了,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优秀家族需要不断代地血缘积累,那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在我们的环节上,血缘素质能有所上升而不是下降就够了,那我们就算是没有愧对祖先!

选择配偶之后就是具体应该怎样优生,这我们前面已经说明,它包括把握受孕时机和必要胎教,孩子出生之后就是早期教育,其重要性已经一再强调。儿童营养方面这里不想说得太多,市面上许多这类书籍可以参考,不过怎么说的都有,千万别乱了方寸。

我在这方面没有什么研究,只觉得有一点毫无疑问,那就是母乳喂养,再怎么说这是生命延续本能造就的自然状态,那应该是最科学的营养配方。此外还有一种直观,那就是锻炼婴幼儿眼睛的灵活性,眼睛是心灵之窗,直接关联儿童右半脑发育,但因为生理原因,它在婴幼儿时期难以尽其所能地得到锻炼,需要人为地加强。

科学研究发现人脑被利用率很低,说明人类还有巨大潜能没有被开发,其中主要是右半脑部分,这与早期锻炼有很大关系,本身就说明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但究竟应该怎样开发呢?那要随着人类科学发展不断摸索,当然已经了解的就要去做,训练眼睛灵活性肯定对开发右半脑有利。

大脑潜能究竟有多大?我们可以类举一个西红柿的例子,科学家试验发现,一株西红柿培育好了,结果可以达到几百万个,这个数字触目惊心!既然父母一般都是望子成龙,那么对儿童大脑的潜能开发就非常重要。当然人不是西红柿,直接生理养育锻炼之外,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教育。我们养育子女,不仅是想让他们长的茁壮,更要培养的是他们健康向上的人格,简单强大方向不定只是基础,相对而言人格教育就更为重要。

怎样进行早期心理素质教育呢?在儿童阶段我以为以下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儿童天性本我,小孩子自私那是智商高的表现,这要给予明确肯定,但同时要进行反向道理说明,不要向着小聪明的方向发展。小聪明大笨蛋,那是对生命资源的严重浪费。千万不要以为孩子不懂事,这种教育为时过早,要知道孩子是一张白纸,一切都是这么学习而来,能因为孩子不会说话就不教他们说话吗?那样孩子可能永远都不会说话。先入为主的教育尤其重要,一个人终生都无法改变母语思考,这不是一样的道理吗!许多道理孩子可能都不明白,但这种教育非常重要,它将构成潜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一生,道理教育应该和教孩子说话同时进行,那慢慢地就会产生作用。

二是儿童时期要消弥固执,固执也是天性本我而来,但与自私恰好相反,那是智商低的表现,先入为主地还容易克服,不要让孩子的固执得逞。不许固执还不能扼杀孩子逆反思维,逆反思维不同逆反心理,它是对能力的基础性锻炼,本身就是记忆(智商主要构成)的重要手段(另一手段是重复影像),这可以为孩子未来的长大成熟、事业成就,奠定性格和能力可能性基础。

有关早期教育当然还有很多方面,但上面说的两个方面尤其重要,许多父母不了解婴幼儿的特殊状况,过分施教效果不是很好,或者可能还会产生负作用。比如刚会说话的小孩子就教他们背诗词,那对将来他们的兴趣趋向可能有影响,但在个体优势还不确定时,这样做就有点过了,而且古体诗词常有消极情绪,对孩子未必是好事。孩子

生儿育女 第11页 共38页

不比大人,还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如果因此挤占了其它教育时间和空间,那对婴幼儿发展极为不利。如果非要进行一些基础教育,纯粹语言文字方面可以考虑,那毕竟是将来一切发展都用得着的,总之内容基础性越广泛越好。 早期教育具体方法还有待研究,但最好是能够施行比较全面的基础性培养,也包括创造机会让孩子认识社会。一般小孩子还是送幼儿园比较好,可以同时施以特殊家庭教育,但最好不要因此剥夺孩子接触社会的机会,毕竟孩子终将在社会形式下生存,家庭教育一旦出现偏差,孩子就可能输在了起跑线上。

孩子性格基质大体形成以后,继续教育依然很重要,或者说这将更重要,五、六岁左右形成的人格并不稳固,这将随着年龄增长渐趋定型,孩子独立之前对它的巩固和改造都有重大效果。一般教育方向与早期教育大体一致,只是要根据他们的兴趣、优势和社会发展方向综合权衡,可以逐步具体,甚至展开某些特定方向的目标培养。 如果改造要加强力度,用以克服其已经形成的知性惯性。我一直以为,少年时期可以进行必要体罚,一般童年时期没有必要,客观上他们也承受不了,青年时期这种方法又不是很客观,也容易激发他们逆反,那时最好是说服教育,如果说服教育不力,那就应该以责任去约束他们,直到让他们接受必要的法律强制。

综上所述,子女独立之前的教育,理应以早期教育为重,但现实人们对这一阶段的教育最不重视(一般也只重视生理方面),一般家庭常把孩子交给隔代长辈抚养教育,这是非常不理性的,一是教育模式落后于时代发展,二是容易造成父母与子女亲情变异、错位,这对孩子未来发展,以及未来家庭关系都非常不利。

尽管为人父母之初,一般家庭正处于相对艰难阶段,我还是建议为人父母者,要尽可能把子女留在自己身边抚养,哪怕送托或者上幼儿园,总是能和孩子每天接触,可以亲自进行早期乃至成长教育。子女独立前的成长过程,从家教重于社会教育开始,逐步过渡到以社会教育为主,但整个过程父母都要重视对子女教育,最终配合社会(开始是学校,逐步扩大范围),把子女教育成可以健康自立的人。

许昌风俗之 生儿育女

(2009-10-23 16:00:53)

生儿育女是家族传宗接代、人类繁衍生息的一件大事,旧时甚至把生育上升到了道德高度,“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结婚一段时间后,新媳妇的肚子还不见动静,小夫妻就开始着急,公婆更着急,于是就有了求子的风俗。

其实,求子心切在婚礼上就表现出来了,为求得一男半女,往新婚夫妇的床上或被褥里放一些枣、花生、桂圆等,就是期盼着“早(枣)生贵(桂)子”,生了儿子固然很好,如果“花着生”,既有儿子又有女儿,就更好。若是这一招不灵,那就得麻烦菩萨,媳妇或婆子到庙里烧香祷告,求送子观音大发慈悲。

过去没有什么避孕措施,正常的夫妇是会怀上孩子的。怀孕的叫法有许多种,一般是说有了、有喜了或怀上了,含蓄的说法称身子不利索了。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妇女一旦怀孕,就被重点保护起来,重体力活儿不让干了,

生儿育女 第12页 共38页

营养也要跟上,由于对所怀孩子过分重视,民间还弄出许多禁忌,比如不能兔肉,怕生下的孩子是豁子嘴;不能吃驴肉,怕生下的孩子是笨蛋,因为“驴”字由“马”和“户”组成,马户在方言中是蠢笨的意思。总之,要想生个健康、聪明的孩子,孕妇就得忌口。而在保胎方面,民间也是有偏方的,把烙馍用的鏊子翻过来,传说吃了鏊子背面煎熟的鸡蛋能够保胎,这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生孩子俗称拾孩子,过去村里没有医院,那些有接生经验的中老年妇女就充当接生婆,旧时忌讳在别人家接生,所以就把接生婆请到家里。接生婆又不是妇产科医生,当然没有多大把握,如果是顺产,剪子放在火苗上一烧就变成了手术剪,把脐带剪断、给婴儿洗个温水澡就算完事,由于消毒措施不当,很容易引起感染,有些接生婆用高粱篾子割断脐带,还算比较卫生。如果遇到难产,尽管说经验丰富的接生婆有一定的催生方法,但基本上是听天由命,而且还会埋怨产妇在怀孕时不谨慎,肯定是曾经在盘着的绳子上坐过,因此得了“坐肠生”而导致难产的。若生下的是怪胎或死婴,就用布包起来放进破旧的竹篮子里,在夜间遗弃到树林里或人迹罕至的路沟里。

产妇生孩子后的一个月内要呆在家里,叫坐月子,不但不能出门,而且衣食住行都要谨慎,不能吃生冷食物,不能洗头、洗澡,不能用凉水洗手、洗脸,还要注重保暖,比如穿得比平时厚一些、用毛巾把头包起来等,否则,落下月子病可不得了。

母乳喂养是传统的育儿方法,养出来的小子、丫头一般都会白白胖胖的,如果奶水不好,俗称“窝住奶了”,就要“透奶”,民间透奶的方法很多,有的把麻籽研碎后下面条吃,有的喝鲫鱼汤,有的吃猪蹄,有的请接生婆帮助挤揉等等。这些方法也许有效,也许无效,昔日科学不发达,也只能胡乱摆弄。

过去生儿育女实在是不容易,所以才留下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养不知报母恩”的俗语。 生儿育女 勿仓促“上马”

2008-10-15 来源:《中国孕妇》

健康的身体是孕育宝宝的内部环境,但是涉及宝宝健康的外部环境仍不可忽视。新生命的哺育也需要一个温暖舒适的家,就像在子宫里那样,既温馨又安全,要准备一个安全、整洁、安静、舒适的居室。因为环境中的污染可导致胎、婴儿患一些疾病,在准备怀孕前和宝宝出生前做一个室内环境检测,并通过室内环境治理使之达到安全标准。

一个孩子的出生必然要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如:妈妈营养、医疗保健费用、婴儿用品、保健品、营养品、护理费用等等都要做一个预算,做好资金预留。

猪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富态、生活安逸的象征,很多人也说属猪的人命好。在猪年到来之前的20xx年,各大网络的论坛里,流传着很多关于“金猪宝宝”的传说,什么“20xx年从五行上来数,恰好轮到了60年一遇的‘金猪年’,因此,这年出生的宝宝必定是福运当头”,什么“‘金猴贺岁’、‘金鸡报晓’,这下轮到‘金猪’了,准备要宝宝的朋友们要抓紧啊。”

生儿育女 第13页 共38页 为了赶在“金猪年”生宝宝,很多适龄青年选择在20xx年结婚。据统计20xx年结婚总数要比往年增加50%。吉林省延吉市,20xx年登记结婚的夫妇达到4500多对,20xx年只有3000对;天津市有80913对新人登记结婚,比前年增加20000对;据北京市婚姻登记办公室透露,20xx年全市登记结婚的人数也有一定幅度的增加。

20xx年各地的“结婚潮”势必引起20xx年的“生育潮”。有消息称,20xx年,全北京预计有10万“金猪宝宝”出生,而在上海,预计降生的“金猪宝宝”数量是13万人。

“金猪”从何而来

“金猪年”从何而来呢?有关专家指出,按照传统历法排行,明年不是“金猪年”,而是“土猪年”,而“‘金猪宝宝’的命运会一生幸福、长命百岁。”的说法也只是一种民间传说,并无多少科学依据。 “金猪”是假“土猪”才真

据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天津市科技馆天文科学顾问赵之珩老师介绍,在60年当中,只有一个“金猪年”,而20xx年的农历“猪”年是“丁亥年”,这一年出生的人属“土猪”。

这位年逾古稀、任天文课教师40余年、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天津市劳动模范的赵之珩老师,自19xx年退休后,一直在天津市科技馆任天文科学顾问。赵老师解释,我国古代历法是用“干支”纪年,到了南北朝时期,找了12种动物,把12个地支一一贴上了标签,叫做“十二生肖”。“干支纪年”又和“五行”相通。所谓“五行”指的是天上的5颗行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古代天文学家制定了“六十甲子别五行图”,使每一年对应一颗行星,60年循环一次。按此法推算,19xx年的农历年份为辛亥,春节后出生的人为“金猪”;19xx年的农历年份为癸亥,春节后出生的人为“水猪”;19xx年的农历年份逢乙亥,春节后出生的人为“火猪”;20xx年的农历年份逢丁亥,春节后出生的人为“土猪”;20xx年的农历年份逢己亥,春节后出生的人为“木猪”;20xx年的农历年份又逢辛亥,春节后出生的人属“金猪”。

赵老师提醒广大读者:属相,只是十二地支(子、丑、寅、卯??)通俗代替物,是一个个“标签”,并不代表人的性格,属猪的人与“生性懒惰”无关,马戏团选演员更不是从属猴的人中挑选。因此决不可把属相与性格瞎联系、乱挂钩。同样“命相”也与人的“命运”无关。谁也不会相信土命的人都是“憨厚心实”的,金命的人都是“财运亨通”的大老板。用属相可以推算年龄,而命相与人生可以说毫无关联,大可不必追问自己的命相。 盲目跟风闹笑话

张向东,政工师,河北省电影家协会会员,张家口市电影家协会副主席,20xx年曾在《健康时报》“各抒己见”栏目发表文章,分析盲目跟风生“金猪宝宝”结果闹出“金猪”是误传的笑话时质问,现在要生“金猪宝宝”的人,起码都读过几天书,其中也不乏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为什么却迷信上几代人还不懂科学知识时相信的那些东西? 他分析一窝蜂地赶着生“金猪宝宝”的原因,不外乎几条。一是人们的传统(确切的说是迷信)思想作怪,更是和现在的市场经济头脑“结合”,都“祈望”大富大贵。二是人们的从众心理盲目跟风,缺少基本的常识,又缺少学习!三是商业的炒作作怪。商业恨不得年年都是“金猪年”,好多卖出些和“金猪”有关的商品,即使是知道20xx年不是“金猪年”,也不会吭声的。

生儿育女 第14页 共38页 “金猪潮”引发资源失衡

按照资源平衡的理论来看待“金猪”生育问题,如果产妇突然增加,势必会出现医疗、人力资源的不足。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各方就要努力改善这种失衡状态,但这种失衡是暂时的,一旦恢复正常水平,为应对失衡所做的增援是否还会被充分利用?

生育扎堆产房难寻

在北京,挂号仅仅是漫长等待的一个开始。如果幸运地挂上了自己想要的专家号,再排上两三个小时来等待,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有准妈妈反映,北京妇产医院的门诊大厅中,挂号排“龙队”、候诊排“龙队”、交费还要排“龙队”。

据《健康时报》20xx年12月12日报道:12月11日,早上还没到8点钟,在北京妇产医院 (东院)的挂号处,一位专家当天上午的号已经挂到了70号,挂号处窗口的护士则大声向排队的人们喊着“产科没号了”,随手将一个写着“今日产科号已挂完”的纸牌儿摆在了窗台上。医院当天挂出的产科就诊号,多达700个。而在4年前,北京妇产医院新院刚开诊时,一天的门诊量也就是300多个。

高负荷工作影响医疗质量

据统计,高峰的时候一位专家一上午要看六七十个孕妇,假如一人需要10分钟的话,看完这些孕妇,需要10多个小时。即使每5分钟检查一个孕妇,从8点开始的门诊,连续看到下午1点多,也未必能全部看完。据导诊的护士介绍,北京妇产医院的特需专家吴连方就曾经在下午两点多才看完上午的门诊,中午也未休息、未吃饭。 而对于每天上午要看七八十个孕妇的专家来说,这个数量早已经超出了负荷,势必会造成精力不够充沛,可能会对正常的医疗工作造成影响。上海新闻晨报报道,20xx年上半年,全上海市共发生医疗事故40起,其中有14起发生在妇产科,是各科室里最多的。一位长期代理医疗诉讼的律师认为,妇产科一直是医疗纠纷以及事故的高发地,扎堆生“金猪宝宝”,就是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医生、护士经常加夜班连轴转,透支精力很容易忙中出错。

高峰一过资源“闲置”?

面对着将成为现实的“金猪”热潮,医院不得不为了满足需要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北京海淀妇幼保健院今年预计要突破13000人的大关,面对生育高峰的到来,正在着手准备应急预案,并决定增加两个病区、60多张病床,缓解孕、产妇住院难的现象。

北京妇产医院在原有专家门诊不变的基础上,又增设了特需门诊,扩建了孕妇候诊室,以应对即将到来的生育高峰。并计划今年将在房山区建立分院,预计分院的门诊病房楼将达到15700平方米,病床增加300张。 但是,等所谓的“金猪年”一过,产妇如果锐减,医院增加的病区和医生人数过多,会不会导致资源浪费呢? 赶潮生育影响在今后

由盲目赶潮和历史原因出现的人口生育高峰所造成的影响,在历史上已得到验证。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三次“人口出生”高峰,到本世纪之初的“千禧宝宝”,人口集中出生所造成的后果,清清楚楚地摆在了世人眼前。

生儿育女 第15页 共38页 “千禧宝宝”并不“喜”

20xx年是新世纪、新千年的开始,又逢农历“龙年”,龙在传统思想中又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加之“千禧年”一说, 20xx年出生的宝宝被称为“千禧宝宝”。当时,一些夫妇为赶潮,图个吉利,生育了“千禧宝宝”。 时至20xx年7月,赶潮生“千禧宝宝”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开始显现,宝宝们入托时幼儿园人满为患,上小学时学校“爆棚”。某“千禧宝宝”的妈妈说:“女儿出生时,都说是‘千禧宝宝’,可开心了。”女儿一直顶着“千禧宝宝”的名号,其实也没觉得“千禧年”出生有什么特别,也就那么一说而已。不过现在孩子该上小学了,找个合适的学校还真难,好学校都有名额限制。

曾经的“千禧宝宝”,今年的“金猪宝宝”,还有已在流传的后年的“奥运宝宝”等,有关人士提醒新婚夫妇,本着对孩子负责的态度,无需跟风生育,人为地制造生育高峰将会给孩子带来一连串的“后患”。社会应该了解“资源均衡”理论,并认识到:每年人口占有的资源是均衡的,如果掺入了人工选择的意愿,那么人口就会出现大年、小年,就会导致资源有时过度紧缺、有时闲置浪费。只有倡导婚育文明,尊重个人实际,不盲目赶潮、跟风,才能让孩子、家庭、社会更为完美和谐。

出生高峰带来就业高峰

继上个世纪70年代末“知青返城”、90年代国企工人下岗浪潮后,第三次就业高峰已经到来,这次浪潮预计要蔓延“十一五”头两年。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所谓“第三次就业高峰”,目前并没有具体的起始时间表,但这个概念已经成为我国理论界的共识。国家信息中心高辉清博士对这个概念的描述是:“如果把知青返城算作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就业高峰,把上世纪90年代的国企工人下岗算作第二次就业高峰,那么,我国经济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导致第三次就业高峰已经到来,而且要蔓延‘十一五’头两年。”

20xx年2月,国家发改委联合其他部门共同发布的《20xx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显示,当年劳动力供大于求压力进一步加大,16岁以上人口增长达到高峰,劳动力资源增量有1700多万人。同年4月10日,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消息称,劳动力供给增量将达到峰值,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数量将达到1400万人。与前两次就业高峰相比,形成第三次高峰的人群更集中在青年人。

从就业高峰回到人口发展问题上,第三次就业高峰的主要人群是16岁以上的青年人口,如此来看,此次就业高峰要“归功”于上世纪80年代的人口出生高峰。

出生高峰遵循“人口惯性”

19xx年以来,我国出现过三次人口出生高峰。其出现的频率遵循着人口发展的规律,尤其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实实在在遵循了人口变动的规律,其变动来源于“人口惯性”。如果因赶潮生育“金猪宝宝”而形成了一个出生高峰,那么由人口高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将危及“金猪宝宝”及其后代。

生儿育女 第16页 共38页 正如我国著名人口学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查瑞传在生前接受《中国人口报》采访时所说:“认识人口问题,头脑要清醒、冷静,稍有过失,今后几十年、上百年,甚至几代人都受影响,第三次出生高峰正是第二次生育高峰的后果。”

女儿能够继承父母双方的美貌

2010-11-11

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的戴维-佩雷特和伊丽莎白-康韦尔领导了这一研究。

研究人员对数百名男女的家庭照片进行了研究,这些照片包括他们和其父母数年间拍摄的照片,并分别对照片的吸引力和男性的阳刚度、女性的娇柔度进行评分。结果显示,父亲会把阳刚气遗传给儿子,却不能把俊美遗传给他们,母亲同样不能把美貌遗传给儿子。过去有研究认为,女性选择性感的配偶,是因为生物本能驱使她们让儿子得到俊男因子,但新研究推翻了这一假设。

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俊男美女头胎生女儿的机会比生儿子高26%,难怪众多明星头一胎都是漂亮的女儿。 同时,研究发现,父母美貌传女不传男。相貌好不好,不要轻易怪父母。科学家发现,对于男孩来说,他只能从父亲身上得到“男人味”的遗传,至于自己长得好不好看,则不取决于父母容貌。不过,女儿却能够继承父母双方的美貌。

父母必读:中国家长教育孩子最常犯的错

(2010-12-03 09:18:44)

这篇博客长了些,但这篇博客值得细看,它可以小火慢炖地疗伤和解决好家庭子女教育的一些难点问题,启发父母们如何开发孩子的智商和学习能力,避免用学习来摧残孩子,也避免自己沦为可怜而劳累的陪学、督学奴隶。 常言道,可怜天下父母心,意思是说在艰苦的条件下父母们养孩子有多么不容易,可做出一切豁得出去的事。 可如今,我觉得这话应该改一改,因为在当今物质生活条件已不太困难的条件下,我看到的是更多的父母们在将他们的“爱心”和“金钱”化成了种种不聪明的行动,去摧残和打压孩子的进取心,因此毫不夸张地说,今天的有些父母们,是 —— 可惜天下父母傻。

我今天就用最常见、最典型、最极端、也是家长最容易犯错的乐器学习为例来讲述超常学习能力的开发方法,及如何避免用学习来摧残孩子。

首先我必须声明,我个人对钢琴、提琴、电子琴等很多乐器的喜爱可以说达到了酷爱的程度,尽管我是教英语的老师,尽管我不会亲自演奏这些乐器,但我自认为是英语老师中去音乐书店最多的人,一方面是因为我自己的孩子曾学音乐,我做为旁观家长大开眼界,另一方面是因为我用英语和别人交换,结交了很多音乐界的高人,并在他们的指点下深度饱览了音乐世界的震撼和美丽。因此别指责我对音乐是外行。

生儿育女 第17页 共38页 那我怎么还说很多父母在用乐器学习折磨孩子呢?

这要从我英语学习方法之外的另一个研究“心理生命图谱”说起。为在博客里把事情说得简单,我用举例的方式讲一个道理。

请问,人用什么品尝食物的味道?

回答:舌头。

不错,但如果把你拉到一个黑屋子里面,用黑布蒙上你的眼睛,并让你张开嘴,然后将各种各样的食物塞进你的嘴里,但不告诉你是什么食物,会是什么感觉?

试试吧,一试你就知道了,你会全无感觉。即使是小孩们平时最爱吃的麦当劳、肯德基之类的食物,如果在他看不见的前提下塞进他的嘴里,并且不告诉他是什么,他也会马上十分不适地吐出来。

蒙上眼睛吃东西你才会恍然大悟地发现,人,原来是靠“眼睛”来吃东西的。难怪人们要用“色、香、味俱全”来评价一道美味,这“色”,即“看和知道”,是排在第一位的,没有了看见和知道,甚至吃大多数东西都会感到恶心和危险,这就是人的本能。面对着同样的一桌的美味,睁开眼睛看着吃和闭着眼睛让别人喂着吃,前者幸福无比,后者艰苦难忍,战战兢兢。

面对着一个从来没吃过的食物时,我们的第一感觉也是紧陌生,要仔细地盯着那个食物看个究竟,并且要听身边十分可靠的人给我们介绍那是什么,怎么样地好吃,我们才会小心翼翼地把它放进嘴里慢慢地品尝,并等到尝出美味时才敢放心地大口吃。

以上现象就是心理生命图谱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觉察与感受,是建立理解和接纳的铺垫和前提。

它的意思是说,人类在理解和接纳一种事物时,必须首先对它有足够的“知晓”和“感受”。知道、体验、并喜欢,产生了喜爱的感觉和铺垫,再去自发地投入精力去寻找和获得,才是学习的最佳开始,才会有快乐学习和幸福学习的过程,才会有“无须扬鞭自奋蹄”的后续努力。

人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将门出虎子等等?? 为什么?就因为龙的家庭里有足够的条件和机会让孩子深度发现龙的幸福和快乐,老鼠的家庭里有足够的条件和机会让孩子深度体验到会打洞者的成就感??

很多家长说,“看我们的孩子,天生就喜欢枪。”、“看我们的孩子,天生就喜欢娃娃。” 其实,不是什么天生,一定是家长无意中为孩子创造了接触“枪和娃娃”的机会,并让孩子们觉察到了触摸它们的幸福和快乐,孩子们才不知不觉地喜欢了起来。

请看心理生命图谱中关于智商开发的一个“全程”观点,这是人类学习一个事物或一项技能的最佳路径和过程,而这其中的每个步骤能力,又都是开发智商的关键能力。

觉察、感受、选择、注意、摄入、理解、记忆、贯通、表达??

请注意,觉察与感受,排在第一位置,它好比是1,后面的一切好比是0,有了它,后面的一切都有了,没有了它,后面的一切全无,这是人学习一切事物的通理。人类学习一切事物的过程,都会不自觉地走过上述过程,或在

生儿育女 第18页 共38页

上述过程中反复徘徊、跳跃、犹豫、互激与互补。会学习的人,或会指导孩子学习的家长,要把指导孩子学习的重点放在觉察和感受上,从而让孩子自发地、强大地、并其乐无穷地执行后面的步骤。而愚蠢的家长,则一般忽视孩子的觉察与感受建设,造成孩子学习没有原发乐趣和动力,只好拖着孩子、逼着孩子、打骂着孩子进行后面的艰难学习过程,结果自己也沦为“陪学奴隶”。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们自己又不是音乐家、画家?? 不懂得那么多艺术,怎能帮孩子觉察和感受到艺术的美好和幸福?

这你就大错特错了,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它的一切艺术形式都是为普通大众所感受和服务的,凡最美好的艺术作品,一定是普通大众就能听得懂、看得明白、看得感动的,因此“觉察与感受”能力,是每个人都天生存在的潜在心理能力,关键看是否被重视、承认、欢迎、开发、启发、和释放出来。刚刚故去的著名画家吴冠中说过一句感人肺腑的真挚的话,“文盲不等于美盲”,他在农村画画时住在老乡家里,画出的画首先给不识字的大娘看,当大娘说“美”时,他才认为这画是美的。当大娘观画不语时,他知道这画画得不美了,毫不犹豫地将画毁掉。大画家都是这么重视和看待普通人心目中美的感受力的,那么当今大多数上过大学的高知父母们,你们对美的鉴赏力难道赶不上不识字的农村老大娘?

亦或许,大家真的有可能赶不上。

因为生活在都市里的父母们,整天被嘈嘈杂杂的浮躁环境干扰着,被各种各样的物欲利欲引诱着,左右着,有可能还真就逐步丧失了农村老大娘都具有的那种纯朴的美的觉察力感和感受力。并且当今的年轻的父母们,有可能自己就是在被打压和强逼的家教中度过了自己苦涩童年的,自己就没被父母赋予过觉察和感受的权力,自己就不善觉察和感受,还何谈带着孩子去觉察感受?

因此做了父母的家长们,我们自己首先就要觉醒一下,我们自己的觉察和感受能力,是否觉醒过?我们要求孩子去学习的各种东西,一般都是这个世界上伟大文明的产物,我们对这些已渐普通的伟大产物(比如钢琴、数学),除了一般的肤浅的喜欢和不反感以外,有深度觉察和感受能力吗?如果父母连自己的觉察和感受能力都成问题,还何谈引导孩子去觉察和感受? 如果一个孩子对一件事物没有觉察和感觉的过程,没有充分体会美好与幸福感的铺垫,就开始去学习,则无异于蒙上他的眼睛让他吃怪味食品,是一种恐怖和折磨,而如果这种折磨天长日久,成年累月,则对孩子带来的身心伤害十分巨大。

学钢琴等乐器,就是一例。

以下是家长们让孩子学习钢琴的各种奇怪动机,这些动机均忽视了孩子对钢琴音乐的“觉察和感受”: “人家孩子都学这学那的了,咱孩子可不能落后,得,明天就给他报一钢琴班,说什么也不能让咱孩子拉下。” “哎,不学点什么可不行,现在小升初好多学校都要特长生,会个钢琴什么的可以加分,能上个好初中。” “嗨,让孩子学钢琴不是为了将来干这个,就为了什么都学点,长长见识,多一样爱好,将来多一样生活乐趣。” “我从小就喜欢钢琴,一直没条件学,这回好了,咱自己也能买起钢琴了,那还犹豫啥,一定要让孩子学钢琴,再不能受我小时候那个罪。”

生儿育女 第19页 共38页

“让孩子学钢琴,就为了开发智力,听说学钢琴对记忆力有好处,那么密密麻麻的谱子都记下来了,将来记数学公式还能差了?”

“女孩学钢琴,显得优雅,将来对孩子性格有好处。”

“学钢琴好啊,将来弹好了像朗朗,演一场倍儿赚钱!”

??

以上奇谈怪论你是否常听到,你是否就是说这种话的家长之一?

下面我谈谈钢琴等乐器学习中觉察和感受的难度。

钢琴、提琴、电子琴等乐器,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最大区别是具有两极化的“通俗性”和“抽象性”。说它通俗,指任何一个没有文化的人听到不差的乐器演奏都会直观地感到好玩和有意思,而说它抽象是指音乐是一切艺术形式中最难懂的抽象形式。

常言道文学、美术、音乐,是一切艺术形式的三大基础。其中文学与绘画,具有明显的直观性,观赏者和阅读者可很容易觉察和感受到文学作品和绘画作品的中的美,因此即使你冒然地爱好起了文学和绘画,也不至于走偏得太多。而音乐则就不同了,音乐在三大艺术形式里是最抽象的一种,就比如钢琴,它用完全抽象的81个黑白键来投射和模拟人内心世界中的潜意识活动和情绪流动,把人的一切生命感受描写成声音的高低、轻重、快慢、音色变化,用细腻的声音组合来阐述和刻画人的心理形态和精神信念 ?? 可以说,音乐是一切艺术原理的模型和运算,就好像数学是一切科学原理的模型和运算一样。数学在自然科学中有多么复杂抽象,音乐在艺术门类里就有多么复杂抽象。

人类对数学一般都有天然的神秘感和敬畏感,而对音乐就不那么敬畏可怕了,你很难找到一个人说他不喜欢音乐,哪怕他仅是听着舞曲跳了个舞,他也可以被认为是一个音乐爱好者,但绝大部分人对音乐的喜爱,仅是“浮皮儿”的直观感受,而不是深刻的理解和感受,这就好像菜市场里卖菜的小贩一样,你不能因为他卖菜算账快,就说他也喜爱数学。人类对音乐的直观喜欢很容易使人类产生征服音乐的冲动,便促使很多家长们很容易就拉着孩子踏上音乐学习之路。

目前中国市场化的钢琴等乐器培训班里最大的缺陷是讲弹琴技术的人不少,而注重讲音乐觉察与感受的人难找。西方的音乐和乐器,除少数浮皮儿的大众都能听懂的“世界名曲”外,其实大部分对中国人还很陌生,甚至很多会弹奏乐器的人也只是照谱弹奏,对其内核和精神所知不多。单纯侧重弹琴技术的学习使大部分乐器学习成了枯燥的、无聊的、表面的形式训练,很多孩子坚持不下去就中途退场了,这些孩子最大的吃亏是被琴伤到了,从心里恨琴反感琴,从此以后再不摸琴。还有一个外力,也是造成乐器学习摧残孩子的重要原因,就是某些音乐权威机构推出了意在独霸市场而不是辅助学习的音乐级别考试,这些考试把乐器学习分成级别来学,使“考级”成为乐器学习的判定标准和终极目标,这种匪夷所思的音乐分级将音乐的灵性抹杀殆尽,将美好的音乐世界完全误导成阴森可怕的机器操作,使老师按级别教,孩子按级别学,家长按级别验收,各个学校按级别录取特长生?? 使可怜的孩子们沦

生儿育女 第20页 共38页

为乐器操作的童工,使人们觉察和感受音乐本身的耐心和可能性荡然无存。用乐器学习来摧残与折磨孩子的悲剧,就比比皆是了。

举一教训实例。

在我的英语面授培训班里有这样一对母女,妈妈是某企业员工,女孩上初二,她们来自东北的一个小城市,是专程来北京学习英语的,住在附近的宾馆里。

几天下来后我开始发现问题,我发现这女孩的英语学习劲头十分不足,少言寡语,并且她好像十分不听妈妈的安排,女孩的眼里和母亲的眼里似乎都含着点眼泪的痕迹,并且她们之间的话语不多,似乎还存在着严重的抵触和矛盾。并且我发现这位妈妈对女孩已没有任何管束能力,女孩对她的一切话语最后都软顶掉了,甚至我偶尔还能看到女孩对妈妈敌视的眼光。

终于有一天,这对母女的矛盾爆发了,她们在我的教室现场就大吵大闹起来。她们吵得内容我已经记不得了,只听见这女孩大叫着喊了一声,“我现在最不想见到你!”。

一句话,惊得所有在场人员都惊呆了。

我知道,这时候我必须出面干预了。

我立刻指示一位女教师冲上前去抱住这个大喊之后激动得浑身发抖的女孩,并和另一位教师飞快拦住悲痛欲绝、举起双手扑向孩子、似乎要与孩子拼命的母亲??

好多人过了好一阵才将这位激动的妈妈按捺住了,再看这位妈妈已经哭得泣不成声。

为了不影响他人继续上课,我将这位妈妈叫到旁边的一个屋子里,安静了少许,对她说,“我看得出你带孩子十分不易,有什么困惑和难处,请对我说吧,或许我能帮帮你!”

话音未落,这位妈妈掏出纸巾什么也不说地擦起断线珍珠般的眼泪来。我看她伤心得说不成话,就去拿了个毛巾过来,递给她说,“你继续哭会吧。”

妈妈没接过毛巾,反而不哭了,抬起头来坚强地说,“我算想通了,以后她愿意干啥就干啥,死活我都不管了!” “真的吗?” 为了换一种气氛,我半开玩笑地轻松地说,“我看你够呛能做到,你这不还带着她来北京学英语呢吗,怎么说就不管了,再说我看这孩子还没有坏到底,她那么恨你,还跟你来北京学英语,就说明她还是听你安排的,还是说一说你们之间的问题吧!”

我和这位妈妈的心理对话就这么开始了。

深聊过之后,我基本诊断出来,她们之间的一切敌视积累,不是源自离异家庭,不是源自父母婚变,不是源自小孩早恋,而主要源自这位妈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常忽略的是协助孩子首先对要学习的东西进行足够的觉察和感受,她让孩子学习的东西全是她自己来完成觉察和感受的,全是她根据个人的生活感受和意愿来选择的,而到了孩子那,就剩下照命令执行了,几乎没有觉察和感受的成分。况且这位妈妈自己的觉察和感受能力也很肤浅,她没有办法,也不知道应该从觉察和感受入手,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最典型的是,这位妈妈在没有觉察和感受的铺垫下逼着孩子学了六年的钢琴!

生儿育女 第21页 共38页 意识到女孩才是最大的受害者,我对这位妈妈说,“擦干眼泪,跟我来一下!”

我领着妈妈走到了教室里,走到了12岁的小女孩身边,我一边用手轻拍着她的小脑袋(这会给她很大的安全感),一边温和地对她说,“小家伙,别害怕,我刚才跟你妈一谈话,发现了一个大秘密,你会弹钢琴!来来来,跟我来,到这屋来!”

我领着妈妈和女孩走进了我的单独辅导间,掀开桌上的一块遮布,露出了一架中高档的数码钢琴,女孩看到了钢琴后眼睛一亮(虽然她骨子里极讨厌钢琴,但这总比学英语要好玩多了)。

女孩怯生生地问我,“曲老师,你会弹琴吗?”

“我不会,这屋里你弹的最好,咱们大家学英语都累了,你弹个曲子听听吧”,说话间,屋外又挤进来几个好奇的孩子和大人。

这女孩刚大叫过,正等着受惩罚,我突然让她弹起琴来,她反而不知所措了,当她确认我的目光是真诚的、欢迎的、友好的之后,她坐在琴前不是很兴奋地弹了起来。

说实话,女孩弹得并不尽兴,甚至还有断续,但我还是用眼神示意围观的人们给了她热烈的掌声。

弹完琴后,我让其他人出去,只留下了这对母女,安静了好一会儿,我问女孩说,“孩子,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要好好地回答,记住,一定要说真话!我的问题是?? 如果让你选一个你生活中最最不想做的事,是什么?一定要说真话!”

女孩安静了,屋子里也是一番沉静。

过了好一阵,我又带有启发性地对女孩说,“我看得出,你和妈妈之间既有很大的感情,又有很大的敌对,而且我发现这种敌对给你带来了很大的不安和不舒服,谁不想和自己的妈妈搞好关系啊,你这么小,才12岁,就和妈妈搞得这么僵,多难受啊,如果让你提一个真诚的希望,能改变你和妈妈之间的关系,你会说什么呢? 你放开了说说看,你妈妈她听着呢,她不会生气的,也不会打你骂你的,她大概还没这么认真地听你讲过你的感受呢。”我说这话时,同时也看了妈妈一眼,妈妈含着眼泪点着头,说明她知道今后应该多这么做——静静地听听女儿的声音! 终于,女孩开口了,她看着我,又看着她妈妈,表情极其复杂地说,“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别老逼着我这做那,别老逼着我学习??写作业??学英语??还有??弹钢琴!” 女孩的话语,胆怯又真诚。 还没等女孩将话讲完,妈妈就急着开口了“孩子啊,我这么做还不都是为了你好??你想想,我要是不督促你??”。

我连忙打断妈妈的话,“这位妈妈,你看见了没有,你有几个很大的问题,一是脾气急躁,说话速度快,二是不给孩子讲话的权利,不听听孩子的感受,其实孩子的感受才是你养育孩子的最重要信息,孩子好不容易说话了你还打断,没准你从来没认真听孩子说过话,说说她的心声。”

我又接着说“就说这弹钢琴吧,你们想听听我的意见吗,你别看我不会弹琴,我对这可并不外行!”

生儿育女 第22页 共38页

“曲老师,请您说!”,这位妈妈显然对钢琴的事情很敏感,听说我要谈学钢琴的事,立刻就安静了许多,或许,她自己也意识到六年来含辛茹苦风雨交加地拉孩子学钢琴似乎出了什么问题,但问题出在哪里,自己又不十分清楚,十分期待有人指点。

我见时机很成熟了,就单刀直入地反问她,“请你说说,你女儿弹钢琴最大的缺点是什么?”我说这话显然不回避12岁的孩子,因为我发现女孩的眼睛也在认真地盯着我,她也十分关注我对她六年学钢琴经历的评价。 “??是??不熟练??? 因为她每天不认真练,她要是认真练??”妈妈犹豫着,带有猜测口吻地回答我。 “不!”我斩钉截铁地、一点也不怕刺伤她们母女俩自尊心地说,“是不好听!”

我继续说,“你知道为什么不好听吗?是因为从她的琴声中我听出来了,她压根就没懂得音乐是怎么回事,就是在那里像童工干活一样地操作钢琴键盘!而且操作了六年,身心很疲惫,这些全可以听出来。非常可惜的是,你们所走过的六年的练钢琴之路,是一条不明不白的,也不讲求明白的、拿来谱子就练的、没有充分觉察与感受的路,它致使你们学钢琴的六年历程,基本是艰苦折磨的历程,而不是通往快乐与幸福的历程,因此越学越糊涂,越学越压抑,越学孩子的笑声越少,母女的矛盾越多,孩子的压抑和消极越大,直至现在,母女关系几近崩溃。我想问一个问题,孩子学钢琴六年来所获得的快乐有多少,能不能数一数给我听?”

妈妈赶紧说:“她们学校开新年联欢会她弹了个曲子,大家都鼓掌欢迎!我还录了像”

我也赶紧说:“难道就靠这一年一度的联欢会上小同学的几次掌声鼓励孩子每年365天去练自己又不懂又复杂的钢琴?我再问问你,你当初为什么决定让孩子学钢琴,最初的动机是什么?”

一句话,倒把这位妈妈问住了,半天答不上来,很显然,女孩这时候也答不上来,因为她的学钢琴之路从一开始就是她妈妈给选择的,她脑子里当然一片空白。

想了好久妈妈才慢慢吞吞地说,“一开始??其实也没什么大理由,就是看人家都在学,自己也就报了名??而且会音乐将来小升初容易点??一开始报的是电子琴班,学了两年??每个礼拜都背着大个电子琴去少年宫学,两年坚持下来得很不容易,就因为觉得不容易,所以就觉得不应该放弃?? 应该继续?? 后来又报了钢琴班?? 再之后想,花了这么多钱,要是放弃太可惜,就坚持下去吧,再学学就到九级了,考个证啥的??将来上大学也会有用??”

“你呀??”,我语重心长地说,“说了这么多,没有一个说到正点上的理由,并且就凭着这些奇怪的理由,你们母女受了六年的罪!”

我接着说,“让孩子首先‘觉察和感受’,是学习一切事物的重要起点,你带着孩子学了这么多东西,均是你列好了单子让孩子照单执行,孩子就是你的童工!”

“那您的意思是说,我们现在放弃不学钢琴了?”

“不,钢琴是乐器之王,是人类音乐文明的辉煌产物,这么伟大的东西落到孩子手里了,凭什么要放弃?” 我转头又对孩子说,“孩子,咱不怕,过去的几年你走了弯路,没人对你说明白钢琴有多么可爱和美好,让你在不明不白中受委屈了,我帮你在北京找个好老师,给你好好地上几课,让你心平气静地好好从头开始觉察和感受

生儿育女 第23页 共38页

一下钢琴这东西的美好,让你从心里真正喜欢上它、认识它,再不觉得它复杂可怕,并且它是你相处了六年的好朋友,还不好?”

孩子半信半疑地点了头。

我又对她说,“你知道吗,老师家有个女儿,比你大几岁,13岁那年才摸钢琴,但由于在此之前我对她的音乐觉察和感受启发得好,使她深深地懂得并酷爱音乐,结果只弹了一年钢琴,就一下子弹到了很专业的水平,并且还创作了好多钢琴曲,你信不信?更重要的是,从来就没人逼着她弹琴,全是放学后自己见了钢琴后就玩得不下来,连饭都忘了吃。钢琴这东西好玩吧!”

“真的吗?”小女孩被我说的眼睛终于发亮了。

“是真的!” 我转念又说,“好,咱们现在不说钢琴了,该说说英语了,都是钢琴惹的祸,让你对我的英语课都没兴趣了,我现在就好好给你讲讲英语课,咱们就从英语的美丽和魅力讲起,表面上看英语是神秘的26个字母排列,要死背死记,把人吓死,而其实呢,每个单词是一组发音符号,它们联合起来让人的嘴里发出一种顺口、舒服、优美的声音,并且这种声音还畅行世界,环形全球,像翅膀一样带着你的心灵和精神环游世界,使你在网上就能环游世界,而且还能帮你挣钱和发现机会,或到外国去上大学,生活,特别实用??”

就这样,女孩和妈妈的学英语行动,也是从觉察与感受开始,重新开始了。

适时教育孩子

来源:中国纺织出版社 作者:栗静 2000-10-11 15:51

摘 要:家长不能根据时间、地点和孩子的情绪来进行教育,孩子是难以接受的。那么,家长教育孩子应选择哪些时机?家庭教育包括有意教育和无意教育。那么,如何理解“有意”和“无意”以及怎样处理其关系呢? 所谓“有意”,就是家长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不放过任何教育孩子的机会,这里主要指言教,就是用言词循循诱导。家长除对孩子进行说教外,还有很多工作和家务需要处理,不可能也不应该对孩子喋喋不休地进行说教,这时“无意”的身教就是主要的教育方法了。“有意”和“无意”教育均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而“有意”和“无意”教育配合得好坏,也就是说家长的言行是否一致对家教效果的影响更大。

另一方面,孩子也会对家长听其言观其行。家长不时地用美好生动的词汇、振振有辞的道理教育孩子,而自己另行一套处世之道。如果家长“有意”的言传和“无意”的身教统一不起来,久而久之,美好的“言传”必定会失去光彩,孩子对心目中的家长产生反感,而且很有可能使“言行不一”“生根、开花、结果”。

一些家长常有这样的感觉,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没有什么不妥,而孩子很反感,教育效果也不佳。产生这种情况的最大可能是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机没有选择好。家长不能根据时间、地点和孩子的情绪来进行教育,孩子是难以接受的。那么,家长教育孩子应选择哪些时机?

1、孩子取得成绩时。此时,孩子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心情特别好。家长应在称赞和鼓励的同时,不失时机地

生儿育女 第24页 共38页 指出孩子存在的不足和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是乐于接受的。

2、孩子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家长不要训斥孩子,而应帮助其进行分析,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所在。孩子不但学会怎样走出困境,而且加深了与父母的感情,乐意听从父母的教诲。

3、有较大过失时。这时的孩子会有负罪感、畏惧感,只要父母能体谅其过失,在指出严重后果的同时,找出原因,孩子是能接受批评教育的。

4、受到委屈时。由于这时的孩子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什么事而受到误解和指责。这时家长应保持冷静的态度,在仔细调查分析的情况下,客观公正地对待孩子。

5、对某种事物产生极大兴趣时。家长既要鼓励、支持,又要正确引导,教育孩子钻研知识、挖掘潜能、持之以恒。

6、在别人取得成绩和荣誉时。家长应鼓励孩子向先进、榜样人物学习,并提出适当的目标要求。

7、新阶段开始时。如新学期一开始、刚入队或入团时,孩子会产生新鲜感和“从头开始”的强烈愿望和决心。家长应因势利导,及时向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孩子会乐于接受。只要家长认真思考和实践肯定会发现更多的教育孩子的好时机。

今天我们放弃惩罚教育,将来越来越多的学生

会遭到法律的严厉惩罚!

最后一堂课终于结束了,我完成了这学期的“教学任务”,可是,孩子们呆滞,麻木的眼神笼罩在我的心里,让我背脊寒凉。曾几何时,站在三尺讲台,面对自己的学生,我的脸上总是淌着自信,我的课堂总是充满欢笑,我的孩子们总是在不断进步。但是现在,这些美好感觉都渐行渐远了,随着素质教育的春风,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渐行渐远了。

我时时刻刻在反思,反思自己究竟应当为孩子们糟糕的学习成绩和日益沦落的道德品行承担多大责任。“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我就是那个教不好的老师。一年前我中途接到这个班级的时候,我曾经不知天高地厚地对学生家长说,我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我一定会把孩子们的成绩提升起来。一年过去了,我真为当初的豪情壮志感到羞愧。坦诚地说,班上有一大群孩子根本无法正常学习,他们的基础实在是太差了,他们甚至连最简单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都不会,除了怀疑自己的教学技能不断退步外,我也怀疑这些孩子是否经历过小学教育,如果经历了,那么他们又学到些什么东西呢?而更让我心境悲凉的不止是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在这个纷繁复杂,暗流涌动的都市中,越来越多的学生流连于网吧,混迹于社会,越来越多的孩子和社会不良青年甚至黑社会勾结一起,偷盗抢劫,收取保护费,殴打同学,敌视父母,威胁老师,越来越多的学生变得自私,蛮横,丧失了感恩之心和是

生儿育女 第25页 共38页 非之心,越来越多有家长根本无法管教自己的孩子,越来越多的老师的用尽心血也难以挽回学生飘荡的灵魂。 “现在的学生,就算你把心掏给他,他也不会对你有丝毫感激。”这是一年前我刚回到这座城市任教时,一位老教师给我的忠告。或许这话是片面了一些,但现在我愈来愈明白了他说的是事实的一部分。不久前的班会课上,我给孩子讲述洪战辉的故事,讲述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讲述责任和良知,可是当我讲到一半的时候,一个孩子说,“老师,这是你编的故事,这根本不可能。”一群孩子跟着笑起来,那一刻, 我的心被孩子们冷漠麻木的笑容深深刺痛了。在这个越来越功利化世俗化的社会中,孩子们还能相信什么?还有什么人什么事能打动他们本应纯真的心灵?我们的学生可以对超级女生顶礼膜拜,可以因周杰伦而绝食自杀,但人世间最质朴的情感却感动不了他们的心,学生的世俗麻木瞬间让我对曾经深爱的教育感到索然寡味,我们的素质教育推行得如此轰轰烈烈,到头来我们却培养出越来越多冰冷麻木的心灵,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还咬紧牙关说教育改革成功了,成功在什么地方?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在这个城市里,至少有40%的家长根本无法管教自己的孩子,至少有10%的学生道德品行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至少有5%的学生经常参与打架斗殴,偷盗抢劫,收取保护费甚至参与黑社会组织等违法犯罪活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混乱的社会秩序的冲击,让本就脆弱的学校教育雪上加霜。在学生道德品行的沦落这个问题上,学生家长,政府部门和社会舆论总是把习惯于把责任推给学校,推给老师,每次开家长会的时候,很多家长重复这样一句话,“老师,我们也管不了孩子了,你帮我们想想办法吧。”亲生父母都无法管教自己的孩子,老师们又应当怎么办?而一旦学生的品行出了问题,首先遭到指责的一定是老师,因为孩子永远是对的,错误的是老师的教育方法,老师的教育水平,老师没有走进学生的心灵,老师总是不公平地承担着教育责任,面对指责,谩骂已经习以为常了,我并不想在此为老师喊冤叫屈,但老师的苦痛又有多少人知道?我曾经深爱着自己的学生,坦诚地说,以前我对学生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关爱,但现在,更多的时候我只是尽到责任,不愧对良知罢了,我和学生之间曾经拥有的那种单纯真诚的师生情谊越来越淡漠了,我甚至不知道要如何对待学生才能让他们有一丝感恩之心,进取之心,每每想到这一点,我便感到心寒意冷。曾经有老师劝慰我,别把教书看得太神圣,教书不过是谋生的手段罢了。这真是一句悲凉的话语,当我因喜爱孩子喜爱教书而教书时,我是一个教师,当我因为良知因为责任而教书时,我仅仅是一个教书匠,没有激情,没有快乐,没有创造性,这样的“教书匠”日子对孩子们来说是灾难,对我来说更是灾难,在我的生命中,没有谋生的手段,只有真正的快乐,但现在,快乐流逝到哪里去了?

复杂的社会环境是学生品行下滑的根本原因,教育本身也有很多需要检讨的地方。自从素质教育改革实施后,教育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分强调对学生的尊重,关爱,过分强调人文关怀,过分强调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不准体罚学生,即便是批评学生也要和风细雨,象春天般温暖,前段时间更从报纸上看到某所学校的老师在批改作业时以圆圈代替大红*,以此显示对学生自尊心和人格的尊重从而赢得赞声一片。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精神的指引下,我们给学生越来越宽容的空间,给老师越来越多的限制。我们如此宽容学生,准确地说,是如此地纵容学生,导致学生的自私,蛮横,凌驾于老师之上。我曾经亲眼目睹过学生对着老师叫嚣:“有本事我们俩拿着刀子到外面砍,你有没有胆量。”即便是学生如此嚣张,老师也没有办法,只能忍让退缩,就是因为孩子永远是对的,错误的是老师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水平。下面是我在网上摘到的一段辞职教师的经典言论:离开曾经深爱的三尺讲

生儿育女 第26页 共38页

台,是因为我不想延续我学生之间的战争,为了学生,我可以把心掏出来,但学生却不会把丝毫的感动留给你。所谓热脸贴到冷屁股,我想大抵就是我现在这样的感受吧。现在的学生,成绩越来越差,行为越来越嚣张,但领导还不停地叫我要善待学生,甚至要忍受学生给我们的窝囊气,他说没有学生,老师就没有饭碗。我决定不要这个饭碗了,临行之前,我真想给班上那一大群不思进取,无法无天的学生狠狠地抽上一耳光,告诉他们我不教书了,但他们必须懂得师道之尊;同时我也想提醒那些教育专家们,有本事你们都到学校去教书,去教教现在的学生,看你们能熬到什么时候。

这仅仅是牢骚怨言吗?就算是牢骚怨言,其中也有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我想把这话说得更严重些:今天我们放弃惩罚教育,将来越来越多的学生会遭到法律的严厉惩罚!总有教育专家说惩罚教育是应试教育的遗毒,难道我们这一代,我们的父辈不都是经历过惩罚教育过来的吗?回味十年求学生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恰恰老师的刻骨铭心的惩罚,我感激我的老师,记得我的老师,不仅仅因为他们教给我知识,更因为他们严厉的惩罚让我沿着正确的人生之路前行,现在的学生还有这样的幸运吗?一味的表扬,宽容让我们的学生不能经受任何挫折,鄙视父母,敌视老师,甚至自杀等极端行径时时发生,我们没有因此警醒,我们还在时时为学生寻找理由进行开脱。

适度的惩罚远比千百次的说教更有效,更能在孩子们心里刻上印记,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可是我们为什么要逃避呢?19xx年11月,我第一次到贵州支教期间,当时孩子们迟到现象相当严重,在多次说教没什么效果后,几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就这样撞到我惩罚的枪口上。那一天有七个学生迟到,其中有五个学生的成绩排在班级前十名,我让那七个孩子在细雨中一动不动地站立了三节课,连校长都来替这几个学生说情,其实那个时候我又何尝不痛心,我的眼眶一直是湿润的。随后,我把孩子们带回宿舍,从同事捐赠的衣服中给他们挑选衣服换上,我没有说一句话,我知道我不用再说任何言语,孩子们已经知道老师想说什么,希望他们做到什么了。是的,我的惩罚有些苛严,如果现在我用这样的方法惩罚我的学生,也许我早就被社会舆论千刀千百万剐,早就被驱逐于三尺讲台之外了。但我的惩罚教育的背后是对学生深深的关爱,而那样的惩罚也最终有了回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的孩子创造了两个月无迟到旷课的记录,在寒冷的冬天,在偏远的山村,那几乎是一个难以置信的记录。最终的回报还是体现在成绩上,在那年地区举行的期末统考中,我的孩子们创造了数学平均分95.2分,及格率100%的奇迹,而我的那个班级是全县最优秀的班级之一,那段经历构成了我教学生涯中最醇厚浓香的记忆。现在回想起来,这样的成绩并不是因为我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技巧的胜利,而是我与学生心灵交融,是严父慈母般师生关系的胜利。但这样的成绩在现在只能是一个梦幻,是不可复制的,面对现在的学生,我曾经同样地关爱他们,我甚至付出了更多的精力和心血,但收获却是如此地寒怆,无论学习成绩,学习态度还是道德品行,现在的学生与我的第一批山里学生的差距太大了,而这样的差距当然不是孩子们智力和情感的差距,而是教育的差距,是七年前的教育和现在的教育的巨大差距。 现在的学生真是很可怜,名义上是生活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下,生活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间,实际上是生活在比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冷酷的应试教育漩涡中,而作为教育改革的实验品,这一代学生终究要为教育改革付出沉重的代价。孩子学得苦,老师教得累,成绩还越来越糟糕,这真是教育之怪现状。说实话,我真是佩服教育部的勇气,他

生儿育女 第27页 共38页 们居然能坦然面对教育的窘境抛出“中国的教育改革是成功的”这样惊世骇俗的论断。

这是教育的困境,是学生的困境,也是教师的困境。

前段时间,一位初中数学老师给我讲了几则教学上的尴尬事:在讲《角平分线》的时候,他在黑板上先画了一个70度的角,然后在这个角内画了一条角平分线,他请了一个学生起来回答平分后的两个角各为多少度,那个学生急得满头是汗,楞是没有回答出来。还有一次在解一道一元二次方程的题目的时候,他惊奇地发现他班上还有好多个学生不知道三分之一的一半是多少。听到这里,我笑了,我说你的问题难度太大了,你应当问学生三的一半是多少,恐怕全班学生都能够回答出来了。这不是玩笑,而是教育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以前我们经常戏谑“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等于五分之二”,现在,很多小学毕业生根本就不会计算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令人触目惊心群体现象。我为什么说现在的很多初中生其实很可怜,因为这部分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就被所谓的素质教育抛弃了,现在的小学毕业生的整体素质越来越差,至少有30%的小学毕业生到中学后根本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当然,我并不是质疑小学教师的水平,但我非常担忧小学教育的现状。我曾经和一个小学副校长交流过这个问题,他的观点非常前卫,他说,我们只要孩子们玩得开心,不出事故就行了,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下,“玩得开心”堂而皇之地成为教学目标!没有了升学考试,没有了评价标准,孩子们学到多少知识都显得不重要了,但受害者始终是学生,当然还有中学的教师。说实话,在我周围的这群老师真的十分敬业,十分认真,他们为自己的学生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多老师牺牲了中午的休息时间给学生补课,他们甚至要从小学二三年级的知识给学生补课,但老师们劳苦耕作,收获却难如人意。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教育是连续性的工程,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导致整个教育的溃败,看看现在学生的成绩,我想分数总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

但说到分数,又总会引起某些专家的愤怒指责。我曾经和某教育专家就考试和分数问题进行过激烈的争执,他对我说,现在的教育看重的是能力,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考试分数并不重要。我说:考试分数不重要,但中考,高考都是以分数决定学生的未来,难道说中考高考都不重要了吗?我想这样的争执在中国的教育界是极其普遍的,教育官员和教育专家都说素质最重要,但老师和学生家长都清楚,最终还是分数最重要,因为不管我们如何高呼素质教育,但我们的教育始终都是应试教育,都还处在分数决定未来的阶段。其实我也不相信教育官员和专家真的不在意分数,我想如果他们的孩子求学数年连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都不会计算,每次考试都给他们带回去十几二十分甚至几分的“厚礼”的话,他们还能坦然地说考试不重要,分数不重要吗?因此那些口口声声地说分数不重要的人大抵有两种情况:一是他们暂没有孩子在学校上学,二是他们的孩子有条件到最好的条件去接受最好的教育,甚至可以送到国外去接受真正的素质教育,当然可以说考试,分数都不重要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而言,分数确实越来越不重要了。我们的小学教育已经彻底脱离考试,脱离考试了,快乐学习已经贯穿了整个小学教育的全过程。快乐的小学,炼狱的中学,然而千百万的学子照样要挤独木桥,哦,已经不是独木桥了,这座桥越来越宽阔,越来越坦荡,最终我们可以实现人人都有大学读的梦想。看看吧,现在的高考录取分数线越来越低(还有很大下降空间),而大学收费越来越高(还有很大上升空间),现在的大专院校,每科平均分二三十分就可以迈入校门,如果想读成人大学,平均每科十几分就行了(福州一位考

生儿育女 第28页 共38页

生平均每科成绩十六分,堂而皇之地跨入成人大学校门)。而与此同时,现在的大专院校,就算一些三流的大专院校,每学期没有五六千元钱别想踏进校门半步。分数不重要了,金钱越来越重要了,在贫困山区呆了那么多年,我最清楚高等教育产业化扼杀了多少贫困山里孩子的前途。

元旦的时候,贵州的一个学生打电话给我,她是我的第一批山里学生,历经千辛苦终于考上了大学。她说她实在不想读大学了,她一天也不想呆下去了。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在大学里根本就学不到什么东西,他身边的同学都是在吃喝玩乐混日子,大学根本就来是她想象中的样子。而去年年底,我的一个大学校友在和我互致新年时发起了牢骚,她说她的很多学生还赶不上中学生,什么都不懂,真不知道是怎么考上大学的。她现在是贵州某师范院校的讲师,也是那群大专生的辅导老师。

我无话可说了,面对教育。面对我的学生,我的良知在淌着血。教育改革成功与否,让时间来检验这一切吧。

读懂孩子 理解孩子

当今家庭教育的最大弊端,莫过于不论是年老的祖父母还是许多年轻父母,其教育思想还停留在凭感觉、摆权威或是随大流、赶时髦的摇摆状态,大多数人在头脑中一直没有一种稳定的教子思想和方法,对孩子的教育往往缺乏一贯性和长远观点。这是家庭教育中所有问题的核心,我们的父母最最缺乏的就是能够支撑孩子一生的哲学理念,基本上都是在方法技巧上作文章,获得的只是一鳞半爪的破碎的东西。我要说:理念比方法重要一万倍!

如何题解父母在家庭教育心中的纠结,我结合自己学习和实践的经历,对想介入孩子教育的父母谈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1.先觉醒,后唤醒

尽管每一个做父母的专业学问高深,但教育孩子的技能未必就行,现实中深入长久的研究教育理论并亲身努力尝试的并不多,一旦你发现应该管一管孩子了,首先你的教育意识是萌发了,但远还没有觉醒,这时需要自己真正的觉醒,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掌握教育的理论和技能,然后才是考虑如何去唤醒那个小睡狮的问题。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生命状态的真实写照,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一旦发生改变,孩子的命运将产生巨变。 教育孩子需要父母先进行自身学习,在家里家外都呈现出最好的自己,并不要急于出招,因为此时你已经在制胜了。

2.先接纳,后升华

父母往往不能容忍孩子的缺点,其实孩子的每天都在成长。对待孩子的缺点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接纳、后升华,接纳是前提,父母都是无条件地全接纳。接纳孩子就是你在靠近孩子,之后才有更广泛的发言权。

孩子每一天都像当初学走路,所有的不良习惯都是父母导致,一定要相信,父母具有良好的意识,孩子最后一定会走得很好的。

生儿育女 第29页 共38页

但只接纳不升华,就变成了纵容孩子。接纳是尊重了孩子的天性,保持了自然,这还不够,还要主动升华,引导孩子找出问题的结症,走向成功。

3.够朋友,孩子王

孩子本来是父母最天然的朋友,但一些父母却把孩子变成自己最亲密的敌人。几个大人一起商讨对付孩子的办法。

有位父亲整天和自己的儿子闹闹轰轰,父子没上没下,没大没小。外人看了说:孩子这样教,将来肯定没出息。十几年过去了,谁知道这个孩子轻松考上了清华。别的父母一看傻眼了,都想知道他教育儿子的秘决到底是什么? 这位父亲说:“还不是讲的好,讲了你们也做不到。”他越是不说,那些父母越想知道:“你就说说吧,儿子这一代做不到,用在孙子身上总可以吧?”

这位父亲被逼无耐说:“我教育儿子的秘决其实很简单,就4个字。在我儿子4岁生日时,我正式和他结拜兄弟。”

但父母和孩子成为朋友还不够,还要做孩子王,在教育的过程中态度平静,深入观察,坚持原则!爱孩子要爱得有力量,给孩子安全感。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

4.爱孩子先要懂孩子并赏识孩子

中国的父母太爱孩子,但是往往不太会爱。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关键在于会爱--懂孩子!

懂孩子的秘决是父母要明白,每个孩子身上都仿佛隐藏着两个小人,一个是“好孩子”,另一个是“坏孩子”。“好孩子”是指孩子身上与生俱来的潜力,现在的优点、长处和我们希望在孩子身上发生的一切美好事物。“坏孩子”是指孩子身上的缺点、短处和父母不希望孩子身上发生的一切不美好东西。懂孩子的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唤醒“好孩子”,而不懂孩子的家长可能会逼出“坏孩子”!

成功教育的结果是唤醒好孩子,失败教育的结果是逼出坏孩子。赏识使孩子越来越好,抱怨使孩子越来越糟。 竖起的大拇指,在孩子心中,就是“你真棒”,“你真行”,而许多父母根本不会对孩子竖起大拇指。

5、父母应在自己的孩子的心目中应建立威信。

父母的威信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的基础,是父母对孩子的尊重与孩子对父母的爱戴。在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关怀与帮助,对孩子人格的尊重与信赖,可引发孩子内心深处的真诚感激,从而使得孩子对父母提出的合理要求能积极、自觉地接受,并努力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这样,日久天长,父母和孩子之间就会形成亲密的关系。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也就自然而然地具备了一种建立在威望基础上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即威信的力量。

往往我们的年轻父母处世的态度、行为、习惯并不足以然乖孩子尊崇,只靠你是他老子,在孩子心中是建立不起威信的,随着年龄越大懂得比老子不少更难求。

生儿育女 第30页 共38页

6.为自己创造的生命永远自豪

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永远自豪。这样才能激发起孩子心中潜伏的巨大的能量。

现实是父母一方或双方看到孩子有问题后,才想到教育孩子,把孩子首先看成一个问题孩子,父母的心态就变了,这是教育孩子不成功的首要原因。

7.父母应该学会与孩子谈话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与孩子谈话。”但是,怎样与孩子谈话呢?这令大多数父母感到头痛。父母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孩子却不以为然,甚至觉得父母太唠叨,以至于拒绝与父母交谈。许多父母认为是孩子出了问题,其实问题还是出在父母身上。

那么父母该怎样与孩子谈话呢?首先谈话应选择合适的时机。一般说,当孩子正专心于自己的游戏、学习和娱乐时,父母的谈话便成为一种不受欢迎的干扰。只有当孩子比较空闲的时候,比如刚刚放学回家,全家一道吃饭,孩子取得成功的时候。当然,每个孩子个性不同,与之谈话的时机也要因人而异,做父母的应努力去创造、去把握与孩子谈话的最佳时机。其次,父母与孩子谈话应本着相互平等、尊重和理解的立场上。父母与孩子谈话的失败,往往是缺乏对孩子的尊重。家长总习惯要求孩子完全放弃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全部接受父母的经验之谈。其实,父母自始至终都应维护孩子幼小的自尊,这是最起码、最根本的做法,这是您与孩子成功地进行有教育意义的交谈的必要保证。我们常说:人需要被理解,不需要被教训。孩子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因此,当你觉得孩子在什么地方出错,暂且不要训斥。如果你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体察孩子、理解孩子,你就会发现,孩子的许多想法与感觉是多么合乎逻辑,合乎情理。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孩子才能接受你的谈话,并在无形中受到你的影响。这样的交谈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8.强迫只会换来抵抗

教育一定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保护孩子的求知欲,把求知的快乐带给孩子。

孩子为什么没有学习兴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有一次作报告,把一只老母鸡放到了讲台上,说:“这只老母鸡已经3天没有吃东西了,你们看我怎么喂它的?”说着一把抓住老母鸡的翅膀让鸡吃米,老母鸡头一歪,不吃。陶行知说:“看来还要加压!”又按住老母鸡的头,使劲让它吃,老母鸡昂着头,一副宁死不屈的样子,就是不吃。 陶行知说:“看来这种方法行不通,要换个方法了。”他放开老母鸡,捋捋老母鸡的羽毛,摸摸它的头,老母鸡慢慢安静下来了,突然发现前面有米吃,冲上去一下就把米吃光了。

有此父母让孩子学习,像不像要老母鸡吃米?求知本来是人世间最大的乐事,却在父母的逼近下异化了。孩子从天生的爱学习,变成了恨学习,填鸭式教育,题海战术是典型的强要老母鸡吃米,不想吃的硬给孩子吃,孩子求知的胃口被破坏了!

9.换个角度看孩子

父母其实是是放大的孩子,孩子其实是缩小的大人,换个角度看孩子。教育孩子心态决定看法,思路决定出路。

生儿育女 第31页 共38页

好多父母教育孩子之所以有问题,只是一念之差。为什么父母教得那么痛苦呢?倒过来,看到本质,也就那么简单。真理和谬论只有一步之遥,需要把思维“倒过来”。

很多优秀的教师教育自己的孩子一塌糊涂。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父母一旦对自己的孩子太爱了,就容易失态,失去了平常心。现在提出一种“换子教学”就是倡导自己教别人的孩子,就能保持平常心了。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把你的孩子看成是人类的孩子,是万物之灵。做父母的要尊重他,而不是改造他。想到这点,就能“跳出去”了。

10.感受孩子

当今许多父母很难忘自己高高在上的身份,他们把孩子当孩子看,是需要管束的对象。但绝不会把孩子当人看,是需要尊重的对象。他们不愿意蹲下来,从孩子的角度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除了庞大的期望和沉重的爱心,父母根本就是蛮横不讲理,他们反而一天到晚都跟孩子讲道理。

人是情感动物,他只相信自己的感受,从心理学上说,并不是真理照亮了我们的成长,而是感受引导着我们前进,孩子尤其如此。

当孩子说“我饿”时,父母说“才吃的,不饿”;当孩子说“我热”时,父母说“今天不热”。除了否定孩子的感受,父母还会把更多负性情绪带给孩子。

我们都说,“好的亲子关系胜过一堆教育”,亲子关系不好是从哪里开始的?不尊重孩子的感受!父母把心掏出来,孩子无动于衷!

不在于你说什么,在于孩子听到什么,不在于你做什么,在于孩子感受到什么。注意孩子的感受,体验孩子的感受,肯定孩子的感受,表达孩子的感受,你就是伟大的父母!

重要的是你们是在和孩子心对心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你了解了孩子的心,有利于引导他的成长。 说到底是要读懂孩子、理解孩子,以身作则,才能教育好孩子。通过自己的学习和了解,懂得教育孩子就是改变自己的家长并不多,即使知晓了,一边叹气,一边说多难啊!家长做不到,却非要孩子做到这就是霸道的家长。更有胜者不懂装懂,还以老大自居,这样怎么让孩子尊敬你、听命于你。

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当看到孩子真有问题了,首先扣心自问,根源在哪里,找到了根源,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现在,我们的家长竞争压力很大,但丝毫没有减轻养育孩子的重担,这不是给自己开脱的理由。关键是在孩子面前不懂得树立榜样的力量,这又怎么让不懂世事的孩子去跟从呢!

最揪心的是孩子的父母,没能及时的跟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成长。当孩子在你们的共同指导下出现问题了,这是你们已经很难改变他们了。

38种食物不能一起吃

生儿育女 第32页 共38页

1.猪肉菱角若共食,肚子疼痛不好受.

2.牛肉栗子一起吃,食后就会发呕吐.

3.羊肉滋补大有用,若遇西瓜定相侵.

4.狗肉滋补需注意,若遇绿豆定伤身.

5.兔肉芹菜本不合,同食之后头发脱.

6.鸡肉芹菜也相忌,同食就会伤元气.

7.鹅肉鸡蛋不同窝,一同入胃伤身体.

8.鲤鱼甘草性相反,兼食而之定伤身.

9.黄鳝皮蛋皆佳肴,不可同桌结伴行.

10.鸡蛋若遇消炎片,同室操戈两相争.

11.鸡蛋糖精更相克,同食中毒更伤身.

12.柿子红薯若同吃,体内结石易形成.

13.柿子螃蟹也相背,同食之后会腹泻.

14.柿子白酒更不合,食后使你心发闷.

15.豆腐蜂蜜伴着吃,味道虽好耳要聋.

16.洋葱蜂蜜也不合,同食就会伤眼睛.

17.香蕉芋头本不合,同时入胃腹胀痛.

18.香蕉相克马铃薯,同食面部要起斑.

19.黄瓜生熟都可以,进食之际忌花生.

20.萝卜木耳不同食,食了容易生皮炎.

21.萝卜水果更相背,甲状腺肿会诱发.

22.鸡蛋忌糖精┄┄同食中毒、死亡

23.豆腐忌蜂蜜┄┄同食耳聋

24.海带忌猪血┄┄同食便秘

25.土豆忌香蕉┄┄同食生雀斑

26.牛肉忌红糖┄┄同食胀死人

27.狗肉忌黄鳝┄┄同食则死

28.羊肉忌田螺┄┄同食积食腹胀

29.芹菜忌兔肉┄┄同食脱头发

30.番茄忌绿豆┄┄同食伤元气

31.螃蟹忌柿子┄┄同食腹泻

生儿育女 第33页 共38页

32.鹅肉忌鸭梨┄┄同食伤肾脏

33.洋葱忌蜂蜜┄┄同食伤眼睛

34.黑鱼忌茄子┄┄同食肚子痛

35.甲鱼忌苋菜(莹莹菜)┄┄同食中毒

36.皮蛋忌红糖┄┄同食作呕

37.人参忌萝卜┄┄同食积食滞气

38.白酒忌柿子┄┄同食心闷

千万别问孩子的4句话

.cn 大河网-今日消费

过年时,亲朋好友聚会,逗逗孩子是所有人爱做的事,只是,有些话是不能对孩子说的。

“是爸爸好还是妈妈好?”这句可能已经成为经典了,恐怕没有一个孩子会逃过此问,典型的选择题,答案有三个:1.爸爸好;2.妈妈好;3.都好。一般认为3是正确答案,因为选择这个答案的孩子会被夸为聪明,精;选择其他两个答案的孩子,会引来一片笑声;有时可以看出孩子会很为难,如果我们再不断地问下去,也许就会有第四种答案:都不好。我们已经伤害了孩子,因为我们问的时候只是当作一个游戏,但孩子却是真的用心去想,尤其是选择前两个答案的孩子,面对大人的笑声,一定是很困惑的。在一次次选择中,我们逼着孩子慢慢学会选择第三种答案,也让孩子真实的感情表白离我们越来越远。

“是妈妈(爸爸)好还是我好?”问话的常常是孩子的亲属或者爸爸、妈妈的好友。按理说只能有一种答案,只是这个问题是在给了孩子某种好吃、好玩的东西之后问的。这样下来,孩子的回答就变味了。如果孩子一直坚持自己的内心,接下来就是东西不给了。此时,孩子该怎么办?孩子的内心会很难受,会有挣扎,但孩子毕竟是孩子,经不起多少诱惑,当重新作出选择的时候,还会得到物质精神的双重鼓励。从这句问话上孩子学会了什么呢?尤其是那些很少见面甚至根本没见过的人为了表示和孩子父母的亲近,也常常这样问孩子。

“你看你家的孩子多懂事,比我家的臭小子强太多了。”也许是礼貌,是自谦,也许孩子的表现确实不够好。聚会时,很容易说出和别人家孩子做比较的话。敏感的孩子会很容易受到伤害的。孩子们的成长速度、智力发育不一样,长处和短处也各不相同。所以不能和别的孩子做比较并嘲笑自己的孩子,应该多表扬和鼓励他。

“你现在多大了?还这样!” 如果孩子在亲朋好友面前不老实或者闹人,这句话父母很容易脱口而出。孩子是活泼的,要求他一动不动地坐一个小时以上,是一个过分的要求。即使让孩子老老实实地坐在椅子上,他有时也做不到。他会不停地换姿势,会动动这个,摸摸那个,父母按着自己的要求去要求孩子,却不会知道对孩子来说,做那种成熟的动作是多么难的事情。

生儿育女 第34页 共38页

利诱和打骂有时是必要的

.cn 《好习惯是养出来的》

为了想让孩子对读书有良好的兴趣,能定下性来,我所能运用的手段,刚开始是利诱,给他们制造奖励的机会。 老大小时候从来没出过远门,10岁以前还没去过县城,她总是想要我带她到外面看看。

女儿念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时,我就对她说,考了第一名就带你坐火车去高雄澄清湖玩。孩子也许是受了这种美好向往的驱动,学习果然比平时用功了,结果不出我所料,考了第一名。

作为家长,我当然不能食言,我就带从没有搭过火车的女儿去坐火车,而且是坐慢车到高雄澄清湖,因为坐慢车可以慢慢地看沿途的风景。我们看到哪里,就教给孩子一些课本上没有的自然及风土人情方面的知识,尽我的所能教他们。孩子一路上都很兴奋,她和我说:“妈,我以后每次都要考第一,这样你可以常常带我到外面来玩了。” 平时一些考试,孩子考得好,我也会带他们到台中科学馆,那里有关物理、大自然的知识很多,我们往往是玩一整天才回来。小孩子一到那边会很轻松地去交流、探讨,我让他们自由活动,不去管束,最后再去看一场太空剧场电影,一天就结束了。

我看这样效果不错,后来就如法炮制。他们想要买什么东西,我就会设定一个目标让他们去努力,并时时敦促他们去努力,和他们交换,达到了,我就满足他们;要是没达到,或者没有达到理想时,我就要他们提高警惕心,下次一定要让自己的成绩维持在一定的水准,不要往下掉。

对小孩的奖励,我大多要他们拿成绩来交换,而不会随便给他们。虽然,物质不是万能的,有时可能还会有负面作用,还有人认为物质交换不好,小孩子会变得太功利主义了??

其实,对于我们这两个小孩子,都只是在刚开始起步阶段,我们会用物质来交换,我是要让他们尝尝那种达到目标的滋味是这样的好,这样的令人羡慕,再大了我们就不会滥用这种方法了。

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我们做父母的还常常要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当孩子在学习上有了一点疏忽,到底该不该打骂他们?

我认为最好不要体罚,因为这可能会给子女的心理带来一层阴影,无形中心里也会有压力,造成反感。 不过,适当的体罚有时候也是必要的,但事后一定要告诉孩子原因,让他了解为什么要打他。这个事后沟通的步骤绝对不可少,免得彼此之间心生隔阂。

教育子女应该软硬兼施,如果对小孩子,每次都用软的方法,他会认为你又不会打他,就会为所欲为。 老大被我打得最厉害的一次是小学三年级时,她的健康教育考了88分。她从来没有考过8字头,每次不是100分,起码也是9字头,可是那次竟然考88分。

那次考的是课外题目,是一条填充题,题目问的是:目前小学学生,哪两种疾病最多?标准答案是蛀牙和近视。她没有近视,也没有蛀牙,不会写,这一题的分数比例又高,一题错就扣很多分。回家后,她把成绩拿给我看,我发了很大脾气,把她的书包丢到墙外,书本、作业簿也都撕掉。

生儿育女 第35页 共38页

这次其实是我不对,但我还是很生气地对她说,明天你不要去念书了,连这种题目都考不好。我们用非常激烈的方法,把她教训得很惨,她也哭了??

至于比较激烈的手段,我觉得偶尔也应该用一次,往往激烈的手段,只要用一次就能收到效果了。我这样做,目的就是要让她心痛,让她难过,让她知道考这么差是不行的。

事后,我们当然会慢慢分析给她听,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做。同时也安慰她,因为你没有看清楚,考的又是课外题目,你不能只重视课内,不重视课外,不过没关系,下次小心一点就好。

让孩子了解我们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之后,我们又打电话给老师,把这种情形跟老师讲。老师说,没关系,他那里还有一套题目,可以再给孩子做,这件事就圆满解决了。

以前,老二也是不太喜欢念书,他爸爸就用棍子打他,他反而不会屈服。记得有一次他在念语文时,他爸爸在旁边教他,怎么教他都不会,他爸爸就打他,打到出血,他还是不会。这并不是他真的不会,而是他在抗拒,用硬的对他不管用,他不能接受。

利诱和打骂都是为了让他们在学习中趁早定下性来。

当然要孩子定性,还有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光有物质利诱是不够的,这点我是从我的生母那里学来的。我母亲在我们亲姐妹上小学的时候,就让她们都迁往城里上学,我现在也是在跟着她的脚步走。

花开过,只残留一抹嫣红,心走过,只留下繁华人世间。纵使零落也为你凋谢成一种美丽,在曾经的记忆里,留下的却是一串孤独的脚印;岁月的风吹散了落叶,唯独吹不散你在我心中的温度;树的影子被阳光映在墙上,而你的影子被时间刻在我的心里;忘不了昨日的你,更忘不了你为我留下的泪水,只能在此时谱写心中的依恋!

成功男人背后女人是母亲不是妻子

德国研究人员认为,母亲的激励鞭策更能促使男性一步步迈向成功

据新华社电 俗话说,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

德国研究人员认为,这个女人更可能是母亲而非妻子或恋人,母亲的激励鞭策更能促使男性一步步迈向成功。 成功雄猩猩 受到母亲更多支持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研究人员观察倭黑猩猩群体后发现,与人类一样,成功的雄性黑猩猩对雌性更具吸引力。

生儿育女 第36页 共38页

猩猩群体等级分明,雄猩猩如要获得成功,需要战胜等级高的同伴,或一对一对决,或结成“同盟”驱逐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研究人员发现,那些赢得决斗胜利的雄性黑猩猩多受到母亲支持,它们的母亲有一个共同点:性格强硬,表现冲劲十足。

猩猩母亲 意在增加后代数量

研究人员还发现,有着“强硬”母亲的雄性倭黑猩猩不仅在群体中地位较高,还有更多成功的性经历。 英国《每日邮报》9月2日援引研究人员之一马丁·苏贝克的话报道:“雌性黑猩猩不会平白无故支持那些不相干的雄性黑猩猩。”

苏贝克说,这种支持背后隐藏着“母亲”的动机,“通过帮助她们的儿子,才可能增加自己孙辈的数量”。 这一研究结果已经由英国《皇家学会生物学分会学报》发表。

研究发现 亲子关系决定孩子未来恋爱

据新华社电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除了促进儿子成功外,母子关系还影响孩子长大后的恋爱关系。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美国研究人员7月发表研究结果说,人在青少年时与母亲关系越亲密,成年后与恋人相处越融洽,对恋爱关系越满意。

美国州立蒙特克莱大学研究人员康斯坦丝·盖杰说,亲子关系非常重要,它决定孩子成人后能否拥有一段成功的恋爱关系,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如果孩子与父母不太亲近,他们成年后也不太可能效仿亲子关系中的积极方面。 母爱有助对抗压力

此外,母爱还有助对抗成人后的压力。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得到大量母爱的婴儿,成年后表现出较少的精神紧张症状,和与母亲关系冷漠的孩子相比,得到大量母爱的孩子尤其不易焦躁。

人在青少年时与母亲关系越亲密,成年后与恋人相处越融洽,对恋爱关系越满意。如果孩子与父母不太亲近,他们成年后也不太可能效仿亲子关系中的积极方面。

什么样的学生受青睐

2011-3-20 7:36:00 编辑:田野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文/李 迪

3月12日,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在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展览大厅举行。展会现场,前来咨询的家长、学生络绎不绝。在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国家、学校、专业的同时,参展的国外高校也在根据自己学校的性质、专业,仔细挑选符合要求的中国学生。

国外高校究竟愿意招收什么样的留学生?他们更看重留学生哪方面的能力?笔者专门就这一问题,采访了多所来自各地的高校校方代表——

语言是道硬门槛

采访中,各国外高校纷纷表示语言成绩是考核学生的一个硬标准。

生儿育女 第37页 共38页

“一名留学生,只有具备了相对扎实的语言能力,才能更好更自然地融入到留学国家的文化中,才能更快更自如地适应当地的学习生活。”美国旧金山大学北京办公室运营经理陈会平说道。

把一门语言学好、学精需要长时间的反复记忆和勤奋积累。大部分学生在决定留学后,都会抓紧时间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积极准备语言考试。国内期间打好语言基础,不仅会为学生成功申请国外高校提供便利,对于出国后,减少语言障碍、提高学习效率等方面也都大有裨益。

适应能力很重要

中国学生在申请学校时,除了需要提供学习成绩和语言成绩外,还需向校方介绍自己参与课外活动或社会实践的经历。校方会根据学生提供的这些信息,对学生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综合的考核和评估。 社会适应能力大致包括:自主学习能力、独立研究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

“学校在重视学生基础扎实的同时,也看重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最为重要的是,学生要具备管理时间的能力,做到学习生活与课外活动的平衡。”参加巡回展的香港城市大学高级对外联络事务主任卓燕认为社会适应能力是学生获得高校青睐的软条件。

“我们更喜欢那些性格开朗的学生。在我们看来,他们更乐于与人交流,更善于容纳其它文化中不一样的地方。”卓燕说。

兴趣爱好被看重

国外高校非常重视留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其中,各艺术类院校表现更为突出。

悉尼科技设计学院中国市场代表江欢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作为一所艺术类院校,我们非常看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所学专业的结合程度。我认为,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为自己设定的发展目标,对学习专业的投入程度影响很大。可以这样讲,兴趣爱好影响灵感,决定创造力,关乎成功与否。”

家长和学生在选择留学学校、专业方向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切勿盲目跟风选择所谓的热门专业,而忽略了个人特质方面的因素。

要有社会责任感

“一名学生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是我们学校的一个考核因素。一名学生除了要对个人负责,还要对社会负责。只有对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责任感的人,才值得被培养成一个国际人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大学预科项目招生负责人王彤说道。

日本一桥大学在招生过程中,也很注重学生的品德。 “我们学校在招收留学生时,有这样一个原则:品德第一,成绩第二。”该校中国交流中心首席代表助理贾坤说。

国外高校对留学生内在素质的关注,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新问题。在国内学生不断追求高分成绩的同时,往往容易忽略自身内在修养的培养。要知道高分不代表高能力,更不能代表一名学生的综合素质。

生儿育女 第38页 共38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