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知识课程教学大纲

临城县职教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知识》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旨在培养能从事农村基层行政管理等工作的中等应用型专门人才,能承担基层农村生产、村务活动及相关行政管理工作。同时,紧密联系农业生产活动,推动农业的科技化进程。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和多种媒体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加深对我国农业推广理论和实践的理解,改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提高基层实际管理工作水平和分析问题、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1.《农业技术推广知识》是一门研究范围很广泛的应用性学科,课程教学时,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

3.安排形成性考核,关注教学过程的监控、评价和反馈。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的建议

1.按照“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学习方式,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多种形式的辅导为次。

2.文字教材是教学的根本依据,内容详尽,结构完整,体例合理,是学生必备和必读的文本。

3.音像教材是形象、生动地展现课程内容的辅助教材,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4.网上答疑、直播课堂、课程论坛、电话、信件、面授辅导、文字辅助教材等多种教学形式,可以提供及时、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

遇到的困难。

5.鼓励学生创造性思考,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互助学习、案例分析、社会调查等形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要求的层次

各章教学要求分为重点掌握、一般掌握和一般了解三个层次,重点掌握的是本章的核心内容,一般掌握的为基本内容。考试以重点掌握和一般掌握内容为主,一般了解内容一般不考,或仅占很小比例。

第二部分 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分配

本课程 6 学分,课内学时 120。教学中注意运用案例和讨论的方式开展互动式的参与式教学活动。实际练习和调查讨论活动应该占全部课时的 40% 。

二、各章学时分配

第一章 农业推广概论 (8学时)

第二章 农业推广原理 (12学时)

第三章 创新的采用与扩散 (12 学时)

第四章 农业推广体系 (12学时)

第五章 农业推广方式 (12 学时)

第六章 农业推广项目计划 ( 12学时)

第七章 农业推广沟通 (14学时)

第八章 农业推广方法与技能 ( 14 学时)

第九章 农民培训 ( 12学时)

第十章 农业推广工作的监测与评价 ( 12 学时)

三、教材

1.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为《农业技术推广知识》,是本课程的主教材。文字教材包括教学大纲中所要求的全部内容,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也是编制录像教材的基础。

2.录像教材

录像教材是文字教材的导读、拓展、深化和补充。拟采用重难点讲授、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在现有条件下,尽量做到教学形式的形象、生动、直观、简洁,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四、教学环节

1.录像教材(电视课)

收看录像教材(电视课)是本课程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学生获得本课程知识的重要媒体之一。录像教材旨在讲授一些重点难点和案例分析。

2.面授与自学

面授课应依照本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文字教材为主,结合录像教材和生产实际,进行讲解和讨论。

学生应组成学习小组,以文字教材为主要教学媒体,结合收看录像教材,参加面授辅导课进行自学。

3.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 40 %,包括作业、社会调查等以及参加学习小组活动和集中辅导答疑的出勤情况。终结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 60 %。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 农业推广概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业推广的概念

一、什么是农业推广

二、农业推广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作用

三、农业推广的目的与任务

第二节 农业推广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农业推广学科的产生

二、农业推广学科的发展

第三节 学习农业推广的意义

一、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要求

二、为什么要学习农业推广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农业推广定义;

2.一般掌握农业推广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关系;

3.一般了解农业推广的概念、农业推广的变化以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 农业推广原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目标群体

一、农业推广目标群体定位

二、目标群体的异质性与同质性

三、进步农民策略与目标群体策略

第二节知识管理

一、认知原理

二、需求层次

三、知识管理

第三节行为改变

一、技术推动发展

二、人力资源开发

三、自愿行为改变

教学要求:

1. 重点掌握农业推广的逻辑框架、认知原理和需求层次理论;

2.一般掌握农业推广的核心理念;

3.一般了解农业推广的框架模型。

第三章 创新的采用与扩散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创新的扩散过程

一、创新扩散的规律

二、创新扩散的过程

三、扩散过程的关键

第二节 创新的采用过程

一、个体采用过程

二、群体采用过程

三、群体采用者分类

第三节提高创新采用率的途径

一、加强农民培训

二、创造适宜的环境

三、运用目标群体策略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个体采用过程和创新的扩散规律;

2.一般掌握提高创新采用率的途径;

3.一般了解群体采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第四章 农业推广体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类型

一、政府主导型的农业推广体系

二、民营型农业推广组织

三、私人农业推广组织

第二节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发展

一、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发展历程

二、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发展的成就与经验

三、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第三节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改革

一、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二、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改革思路和对策

三、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建设重点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改革过程和改革方向;

2.一般掌握多元推广组织方式的实践经验;

3.一般了解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类型、农业推广体系的发展。

第五章 农业推广方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业推广程序

一、需求分析与目标群体的确定

二、沟通干预

三、推广效果的评估

第二节 农业推广技术服务

一、农业技术承包

二、农业科技服务站

三、科技特派员

四、农民专业技术协会

第三节 农业推广经营服务

一、农业推广经营服务的背景

二、农业推广经营服务组织

三、对农业推广经营的评价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农业推广技术服务的四种形式;

2.一般掌握农业推广经营的概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3.一般了解农业推广程序。

第六章 农业推广项目计划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业推广项目计划概述

一、农业推广项目计划的格式

二、农业推广项目计划的目标层次

三、农业推广项目计划的指标

第二节 农业推广项目计划制订方法

一、制定农业推广项目计划的基本原则

二、制定农业推广项目计划的编制程序

三、制定农业推广项目计划的方法

第三节 农业推广项目计划的形成

一、农业推广项目计划的形成步骤及其逻辑关系

二、农业推广项目计划表的重要假设和预算

三、农业推广项目计划的复查核实及实施计划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农业推广项目计划制订方法;

2.一般掌握农业推广项目计划的逻辑格式;

3.一般了解农业推广项目计划的编制程序。

第七章 农业推广沟通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业推广沟通的基本概念

一、符号

二、含义

三、沟通的要素

第二节农业推广沟通过程

一、编码与译码

二、沟通的类型

三、沟通的角色互动

第三节提高农业推广沟通有效性的途径

一、沟通障碍

二、提高沟通有效性的途径

三、与农民沟通的工具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提高农业推广沟通有效性的途径;

2.一般掌握符号与含义的关系;

3.一般了解农业推广沟通的基本要素;农业推广沟通过程;与农民沟通的工具。

第八章 农业推广方法与技能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业推广的基本方法

一、大众传播法

二、集体指导法

三、个别指导法

四、农业推广基本方法的应用

第二节 参与式农业推广方法

一、参与式农业推广的概念

二、参与式农业推广方法的特点

三、参与式农业推广方法的应用

第三节 农业推广的基本技能

一、倾听技能

二、表达技能

三、主持技能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参与式农业推广方法;

2. 一般掌握农业推广基本方法;

3.一般了解农业推广技能。

第九章 农民培训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民培训概述

一、农民培训的概念

二、农民培训的类型

三、农民培训的作用

四、农民培训的原则

第二节农民培训需求分析

一、培训需求

二、培训需求分析

第三节培训方案设计 与培训方法

一、制定年度培训计划

二、制定培训班计划

三、农民培训方法

第四节 农民培训评价

一、培训评价的概念

二、农民培训评价的设计

三、农民培训评价的实施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农民培训需求分析;

2. 一般掌握提高农民培训质量的途径;

3.一般了解农民培训的作用和特点。

第十章 农业推广工作的监测与评价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业推广监测与评价概述

一、农业推广的监测与评价的含义

二、农业推广监测与评价的基本原则

三、农业推广评价的基本步骤

第二节 农业推广监测与评价的内容

一、农业推广计划评价

二、农业推广计划实施的评价

三、农业推广效益评价

第三节 参与式农业推广评价方法

一、参与式农村评估的概念

二、 参与式农村评价的方法和工具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农业推广评价的基本步骤;

2.一般掌握农业推广工作监测与评价的原则;

3.一般了解参与式农业推广评价方法。

 

第二篇:《知识产权法》课程教学大纲

《知识产权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知识产权法》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02110021

(二)课程英文名称: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三)开课对象:九江学院各本科专业学生(法学专业除外) (四)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各本科专业的综合教育选修课程。 (五)教学目的:

1、学习和掌握知识产权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提高知识产权权利意识和法制观念;

2、熟悉各种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训练和提高解决司法实践问题、处理法律纠纷的能力;

3、了解知识产权法在民法中的地位,注意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与其他民事法律制度的联系与区别。

(六)教学内容:

知识产权法学是研究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以及其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重要法学学科,掌握系统的知识产权法学知识是各类法律专业人员必不可少的专业知识要求。伴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知识产权法在保护智力创造者合法权益、促进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我国加入 WTO 以后,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对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七)教学时数 教学时数:32学时 学分数:2学分

知识产权法课程教学大纲

1

(八)教学方式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是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适当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加强学生课堂讨论力度,训练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课件。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

知识产权法课程教学大纲

2

考核方式为考试。考试采用闭卷方式,并结合平时成绩综合考查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 ,期末成绩占60% 。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 知识产权法概述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知识产权的概念、范围、性质及特征,理解知识产权法的含义、基本制度的类别及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掌握知识产权区别于有形财产权的基本特征,为后面各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概念与种类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

二、知识产权的种类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性质与特征

一、知识产权的性质

二、知识产权的特征

第三节 知识产权法的概念、体系及地位

一、知识产权法的概念

二、知识产权法的体系

三、知识产权法的地位

考核要求:

了解:知识产权的概念是民事主体基于创造性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的属性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客体的非物质性是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知识产权法的概念,即是调整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理解:广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邻接权、商标权、商号权、专利权、商业秘密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各种权利;知识产权基于其无形财产权的属性及与有形财产权的区别;知识产权法所采用单行法的立法体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知识产权法属于民法的范畴。

掌握: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基本特征,即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知识产权法的含义、基本制度的类别及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知识产权具有不同于其他民事权利的特点,因而采取民事特别法的方式给予保护。

第二章 著作权法概述

教学要点:

了解著作权的概念及其基本含义的演变,理解著作权与相关权利的区别,掌握中国著作权制度的发展概况及我国著作权法的主要原则。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3

第一节 著作权和著作权法

一、著作权的概念

二、著作权的特征

三、著作权法的概念

第二节 著作权的起源与发展

一、著作权的起源

二、著作权的发展

第三节 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

考核要求:

了解:著作权的概念,即是主体基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著作权法律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概况;我国著作权的立法历史。

理解:著作权法的概念;著作权发展的四个阶段。

掌握:著作权的特征;我国著作权的主要原则。

第三章 著作权的对象

教学要点:

了解作品的概念、特点和种类,理解作品的构成要件,掌握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作品的概念

一、作品的定义

二、如何理解作品的定义

第二节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的种类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作品

四、美术、建筑、摄影作品

五、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方法创作的作品

六、其他作品

第三节 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一、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二、其他

考核要求:

了解:作品的种类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方法创作的作品,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计算机软件作品;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是指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理解:作品的概念,即是指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一 4

定的形式创作的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掌握:不适用著作权法的作品包括法律、法规及其他国家机关的规范性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时事新闻;历法、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第四章 著作权的内容、取得和期间

教学要点:

了解著作人身权的内容构成,理解著作人身权的各个权项,掌握著作权取得的途径与保护期限。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著作人身权

一、著作人身权的概念

二、著作人身权的特征

三、著作人身权的内容

第二节 著作财产权

一、著作财产权的内容构成

二、著作财产权的各个权项的特征

第三节 著作权的取得

一、著作权取得的概念

二、著作权取得的方式

第四节 著作权的保护期间

一、著作权的保护期间的概念

二、保护期间的意义

三、著作财产权保护期的有关规定

四、发表权和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间的法律规定

考核要求:

了解:著作人身权的概念;著作财产权的内容构成,著作权取得的概念;著作权的保护期间的概念。

理解:著作人身权的特点;著作财产权的各个权项的特征;保护期间的意义。 掌握:著作人身权的内容,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著作财产权保护期的有关规定;发表权和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间的法律规定。

第五章 著作权的主体与著作权的归属

教学要点:

了解著作权人的概念及基本分类、理解原始主体及其他著作权人(继受主体)的相关规定,掌握几种特殊作品著作权归属的认定方法。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著作权人 5

一、著作权人的种类

二、著作权的原始主体

三、著作权的继受主体

第二节 著作权的归属

一、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

二、委托作品著作权归属的原则

三、美术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对作品著作权的影响

考核要求:

了解:著作权人的种类,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

理解:著作权的继受主体;美术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对作品著作权的影响。 掌握:著作权的原始主体;委托作品著作权归属的原则。

第六章 邻接权

教学要点:

了解邻接权的概念及与其他著作权的关系;理解出版者权,表演者权,广播电视组织者权,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的含义;掌握表演者,广播电视组织者,录音录像制作者享有的权利与义务。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邻接权概述

一、邻接权的概念

二、邻接权的产生和发展

三、邻接权与著作权的关系

第二节 表演者权

一、表演与表演者的概念

二、表演者与著作权人的关系

三、表演者权的权利内容

第三节 录音录像制作者权

一、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的概念

二、录音录像制作者与其他权利人的关系

三、录音录像制作者的权利及权利保护期

第四节 广播组织者权

一、广播组织者与其他权利人的关系

二、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及权利保护期

第五节 出版者权

一、出版者权的概念

二、出版者权的内容

三、出版者与著作权人的关系

考核要求:

6

了解:邻接权的概念;表演与表演者的概念,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的概念;广播组织者权的概念;出版者权的概念。

理解:邻接权的产生和发展;表演者与著作权人的关系;录音录像制作者与其他权利人的关系;广播组织者与其他权利人的关系;出版者权的内容。

掌握:邻接权与著作权的关系;表演者权的权利内容;录音录像制作者的权利及权利保护期;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及权利保护期;出版者与著作权人的关系。

第七章 著作权的利用

教学要点:

了解著作权转让、著作权许可使用、著作权的特征,理解和掌握著作权法关于著作权利用制度的规定。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著作权的许可使用

一、著作权许可使用的概念

二、著作权许可使用的合同的主要内容

三、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付酬办法和违约责任

第二节 著作权的转让

一、著作权转让的概念

二、著作权转让的内容

第三节 著作权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

一、著作权合同纠纷的调解

二、著作权纠纷的仲裁

三、著作权纠纷的仲裁

考核要求:

了解:著作权许可使用的概念;著作权转让的概念;著作权合同纠纷的调解。

理解:著作权许可使用的合同的主要内容;著作权转让的内容;著作权纠纷的仲裁。 掌握: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付酬办法和违约责任;著作权的其他利用方式;著作权合同纠纷的诉讼及相应的民事责任。

第八章 著作权的限制

教学要点:

了解著作权权能限制的各种具体情形,理解合理使用法定许可使用的试用条件及其相互区别,掌握合理使用的认定方法。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合理使用

一、合理使用的概念

二、合理使用的条件

三、合理使用的法定情形

7

第二节 法定许可

一、法定许可的概念和范围

二、法定许可的法定情形

三、法定许可与合理许可的异同点

第三节 强制许可使用

一、强制许可的概念

二、强制许可与法定许可的区别与联系

考核要求:

了解:合理使用的概念;法定许可的概念和范围;强制许可的概念。

理解:合理使用的条件;法定许可的法定情形;强制许可与法定许可的区别与联系。 掌握:合理使用的法定情形;法定许可与合理许可的异同点。

第九章 著作权的法律保护

教学要点:

了解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概念,理解著作权侵权的构成种类及法律责任,掌握著作权纠纷的处理方法及其有关规定。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

一、侵犯著作权行为立法例上的两种情形

二、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第二节 一般侵犯著作权行为及其民事责任

一、一般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二、一般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民事责任

第三节 严重的侵权行为及行政和刑事责任

一、严重侵犯著作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二、侵权人承担的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

第四节 侵权纠纷的解决及诉讼程序问题

一、著作权侵权纠纷的解决方式

二、关于诉前临时保全措施

考核要求:

了解:侵犯著作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侵犯著作权行为立法例上的两种情形;严重侵犯著作权行为的表现形式;著作权侵权纠纷的解决方式。

理解: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一般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侵权人承担的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关于诉前临时保全措施。

掌握:我国著作权法做出的适用过错推定原则适用;一般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民事责任;对侵权人的行政处罚方式及其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关于诉前证据保全措施。

第十章 专利权的主体与客体

教学要点:

8

了解专利申请人的概念,理解专利申请人的种类、应具备的条件,掌握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特点及三者之间的区别。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专利权的主体

一、专利权主体的概念

二、专利权主体的种类

第二节 发明

一、发明的概念

二、发明的种类

三、发明的特点

第三节 实用新型

一、实用新型的概念

二、实用新型的特点

三、实用新型与发明的区别

第四节 外观设计

一、外观设计的概念

二、外观设计的特点

三、外观设计与发明及实用新型的区别

考核要求:

了解:专利权主体的概念和种类;发明的概念;实用新型的概念;外观设计的概念。 理解:发明人、申请人、专利权人的含义;发明的种类;实用新型的特点、外观设计的特点。

掌握:专利权的归属;发明的特点;实用新型与发明的区别;外观设计与发明及实用新型的区别。

第十一章 获得专利权的实质要件

教学要点:

了解发明、实用新型获得专利权的实质条件,理解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含义,掌握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获得专利权的条件。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授予专利权的消极条件

一、专利法对专利的客体范围做出的限制性规定

二、专利法不授予专利权的对象

第二节 授予专利权的积极条件

一、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应具备的条件

二、判断“三性”的标准

考核要求:

9

了解:专利法不授予专利权的对象;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应具备的条件。

理解:新颖性、创造性和使用性的含义。

掌握:专利法对专利的客体范围做出的限制性规定;判断“三性”的标准。 第十二章 获得专利权的程序

教学要点:

了解专利申请权的概念、特征及归属,理解专利申请人的条件、申请的原则和申请日优先权的有关规定,掌握专利申请的审批程序。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专利申请

一、专利申请权的概念

二、专利申请权的特征

三、专利申请的原则

第二节 专利申请的审批

一、专利的审查程序

二、专利审查的内容

考核要求:

了解:专利申请权的概念、特征。

理解:专利权的确定新颖性、创造性和使用性的含义;专利审查的内容。 掌握:专利申请的原则、专利申请文件相关法律规定;专利的审查程序。 第十三章 专利权的内容与限制

教学要点:

了解专利权的性质与效力,理解专利权人的权利与义务,掌握专利权的合理利用。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专利权的内容

一、专利权的性质

二、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节 专利权的限制

一、专利权限制的含义

二、专利权合理使用的具体情形

三、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的具体形式

考核要求:

了解:专利权的性质;专利权限制的含义。

理解:专利权的效力;专利权合理使用的具体情形。

10

掌握: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的具体形式。

第十四章 专利权的保护

教学要点:

了解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原则及内容,理解专利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掌握专利侵权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及纠纷解决程序。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一、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含义

二、权利要求、方法上各国的三种做法

三、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的保护范围的立法规定

第二节 专利侵权行为

一、专利侵权行为的含义

二、专利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三、专利侵权行为的种类

第三节 侵权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及其专利纠纷的解决

一、侵权行为人法律责任的种类

二、侵权行为人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

三、专利民事纠纷的解决程序

考核要求:

了解: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含义;专利侵权行为的含义;侵权行为人法律责任的种类及承担责任的方式。

理解:权利要求、方法上各国的三种做法;专利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掌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的保护范围的立法规定;专利侵权行为的种类;专利民事纠纷的解决程序。

第十五章 商标及商标法概述

教学要点:

了解商标的基本含义,理解商标的基本分类和商标的功能作用,掌握我国商标法的主要特点。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商标概述

一、商标的概念

二、商标的特征

三、商标与其他标记的区别

11

第二节 商标的分类及作用

一、商标的分类

二、商标的作用

第三节 商标法概述

一、商标法的概念

二、中国商标法的内容和基本原则

考核要求:

了解:商标的概念;文字商标、组合商标;商标法的概念。

理解:商标的特征;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制造商标、销售商标和证明商标;商标法的

作用。

掌握:商标与其他标记的区别;商标的作用;中国商标法的内容和基本原则。 第十六章 商标注册

教学要点:

了解商标注册的概念和原则,理解商标申请注册应具备的条件,掌握商标申请的要求和程序及相关法律规定。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商标注册的概念、原则和条件

一、商标注册的概念

二、商标注册的原则

三、商标注册的条件

第二节 商标注册的申请

一、申请商标注册的手续

二、商标申请的优先权的规定

第三节 商标注册的审查与核准

一、商标审查和核准的程序

二、商标注册的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

三、商标异议程序

考核要求:

了解:商标注册的概念;申请商标注册的手续;商标注册的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内容。

理解:商标注册的条件;商标申请的优先权的规定;商标异议程序的意义。 掌握:商标注册的原则;申请商标注册的具体规定;商标审查和核准的程序。 第十七章 商标权

教学要点:

12

了解商标权的概念,理解商标权的内容,掌握商标权取得的基本方法、商标权的期限、续展、终止、原因的法律规定。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商标权的概念、内容和特征

一、商标权的概念

二、商标权的特征

三、商标权的特征

第二节 商标权的取得方式

一、商标原始取得的原则

二、继受取得的方式

第三节 商标权的期限、续展和终止

一、商标权的保护期限

二、商标权的续展

三、商标权的终止

第四节 商标权的转让和使用许可

一、商标权的转让

二、商标权的使用许可

考核要求:

了解:商标权的概念;商标权取得的含义;商标权的保护期限;商标权转让和许可使用的概念。

理解:商标权的内容,商标权的特征;继受取得的方式;商标权的续展;商标权转让的形式和商标权终止的原因。

掌握:商标原始取得的原则;商标权的终止。

第十八章 注册商标争议的裁定

教学要点:

了解注册商标争议的概念和程序,理解商标被撤销的表现形式及程序,掌握对违反法律规定的注册商标的裁定程序的相关规定。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注册商标争议的概念和程序

一、注册商标争议的概念

二、注册商标争议的条件

三、注册商标争议裁定的程序

第二节 注册不当商标的裁定

一、注册不当商标裁定的概念

二、注册不当商标表现形式

13

三、撤销不当商标的法律规定

第三节 违反法律规定的注册商标的裁定

一、违反法律规定的注册商标的表现形式

二、对违反法律规定的注册商标的裁定程序

考核要求:

了解:注册商标争议的概念;注册不当商标裁定的概念;违反法律规定的注册商标的裁定及其表现形式。

理解:注册商标争议的条件;注册不当商标表现形式;对违反法律规定的注册商标的裁定程序。

掌握:注册商标争议裁定的程序;撤销不当商标的法律规定;被撤销的注册商标的追溯力的法律规定。

第十九章 商标使用的管理

教学要点:

了解商标管理机关及其职能,理解注册商标的使用管理内容,掌握违反商标管理规定的法律责任。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商标管理机关及其职责

一、商标管理的概念

二、商标管理的意义

三、商标管理机关及其职责

第二节 商标使用的管理与商标印制的管理

一、注册商标的使用管理及印制管理的概念

二、商标管理的具体规定

三、未注册商标的使用管理和违反商标管理的法律责任

考核要求:

了解:商标管理的概念;注册商标的使用管理及印制管理的概念;未注册商标的使用管理和违反商标管理的法律责任。

理解:商标管理的意义;商标管理的具体规定。

掌握:商标管理机关及其职责;未注册商标的使用管理和违反商标管理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章 商标权的保护

教学要点:

了解商标权的权利保护范围及侵权的表现形式,理解弛名商标的标准和认定程序,掌握商标侵权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及弛名商标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14

第一节 商标权的保护范围

一、商标权的保护及其意义

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

三、商标专用权的保护范围

第二节 商标侵权行为及其表现形式

一、商标侵权的概念

二、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商标侵权的法律责任

一、商标侵权的民事责任

二、商标侵权案件的处理部门

第四节 弛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一、弛名商标的概念、认定机构

二、弛名商标认定的标准

三、我国立法对弛名商标保护的主要内容

考核要求:

了解:商标权的保护及其意义;商标侵权的概念;商标侵权案件的处理部门;弛名商标的概念、认定机构。

理解: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商标侵权的法律责任;弛名商标认定的标准。

掌握:商标专用权的保护范围;各类商标侵权行为的主要特点;商标侵权的民事责任;我国立法对弛名商标保护的主要内容。

第二十一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教学要点:

了解不正当竞争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关系及相关立法模式,理解并掌握具体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及相应的法律责任。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不正当竞争与反不正当竞争法

二、发不正当竞争法与立法模式

第二节 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责任

一、假冒或仿冒行为

二、商品质量及原产地虚假表示行为

三、商业贿赂行为

四、虚假宣传行为

五、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六、不正当的有奖销售行为

15

七、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行为

八、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定他人交易的行为

九、压价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

十、搭售及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的行为

十一、串通投标行为

考核要求:

了解:不正当竞争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互关系与立法模式。

理解: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及法律规定。

掌握: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要特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民事责任。

第二十二章 知识产权国际公约概述

教学要点:

了解相关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公约的历史背景,理解并掌握有关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公约的法律规定。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知识产权国际公约

二、知识产权国际公约在成员国的效力与执行

第二节 相关国际公约

一、保护工业产权国际公约

二、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

三、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四、知识产权的其他主要国际公约

考核要求:

了解:相关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的概况。

理解:相关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的结构、保护范围及基本原则。

掌握:相关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的主要规则及在我国国内的效力与执行情况。

三、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

1、《知识产权法》,刘春田主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知识产权法》,郑成思,法律出版社,2003。

3、《知识产权论》,郑成思,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3。

4、《知识产权法学》,吴汉东主编,法律出版社 2004 。

5、《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英] Tina Hart, Linda Fazzani, 2nd edition,法律出版社,2003。

6、《Intellectual Property Examples and Explanations》,[美]Stephen M. McJohn, 中信出版社,2003。

执笔人:车传和 审核人:李军政 审定:法学院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