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大学图书馆资源利用的心得

关于**大学图书馆资源利用的心得

我个人虽算不上一个嗜书如命的书生,但还是比较喜欢看书的。在课余闲暇时间,会去图书馆看上几本杂志再借几本书回寝室。简单谈一下自己三年来在***和**校区图书馆借阅的感受。整体来说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十分注重自动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建设,采取了多种的管理手段,很好的服务了我校的师生,并且依托于校园网,全校师生得以通过网络终端轻松方便的访问图书馆数字资源。

高校是创新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高校图书馆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21世纪的莘莘学子,我认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充实自己。

1、 充分利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

大学的课程相对于中学还是相当轻松的,这给予了我们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而个人认为我们当初选择上大学并不是仅仅期望于拿到学位证这么简单,更多的是在这个更高更广的平台上锻炼自己充实自己,大学除了读大师之外就是读图书馆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学四年没有安心在图书馆好好看过几本书,那就绝对没有真正意义上读过大学。

虽然目前中国大部分大学的图书馆包括我们****大学的图书馆都存在同样的问题:藏书量比较有限,新书比较少,甚至对学生借书进行了诸多的限制。这恐怕是一个在短期内很难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就只能尽可能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并想办法弥补这种资源的不足了。所谓充分利用,就是说要能够从图书馆有限的藏书中寻找真正有用的书,毕竟藏书再少也还不至于无书可读。所谓弥补不足,就是说通过图书馆以外的渠道找到在学校图书馆里找不到的好书来读。一方面可以通过买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去别的图书馆借书。可以通过朋友从别的学校的图书馆找书,也可以去社会图书馆#b@2借书。我上周去了重庆大学A区的逸夫楼(图书馆),我个人觉得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可以借鉴一下他校的《书苑》——重庆大学图书馆主办的一份报纸,通过这种传播媒介可以更快的把新书好书推荐给全校师生,并及时传递图书馆的即时事件让全校师生更快的了解到图书馆的近态。但总之我们学校的图书量还是足以达到师生阅读的需求的。

我觉得我们在图书馆借书不要太过功利,不要以为只有跟考试相关的书籍才值得一看。我记得原来学校的图书馆里被借次数最多的好像全是英语四、六级或者考研方面的书,而其余的那些跟考试不那么相关的书则很少有人问津,哪怕就是《活法》这种曾经非常畅销而且很有思想深度的书籍也难免被打入冷宫。正因为某本书对自己究竟有没有用暂时很难判断,所以我们最好摒弃有用或者无用这样的功利性思维。看书为什么一定要抱着“有用”的心态呢?我觉得,看书的过程或许本身就是一种思辨的享受。

2、充分利用图书馆人力资源

高校图书馆历来具有良好的用户教育传统。我校的图书馆有一支既有实际工作经验又熟知信息资源整理检索的工作人员队伍,有一批教文献检索课的优秀教师,他们是对大学生进行创新能力教育的人力资源保障。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学校开设的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具有其他任何课程都无法替代的针对性。实践证明,这门 - 1 -

课程对于培养我们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在11届的通识学院的第一学年的课程中,有图书馆开设的类似课程存在。既然学校如此重视这方面对我们的培养,我们更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充实自己。

3、充分利用图书馆技术资源

随着计算机及其周边设备的不断普及,大量的先进设备在图书馆得以应用,开通了网络服务功能。我们学校的图书馆的网页就在校园网主页的右上方,醒目方便的位置很利于我们去查阅馆内的资源,此外,图书馆还引入了大量的数据库资源,通过校园网与国际互联网相连,我们得以查阅丰富的网上资源。但鉴于我们学校是限制流量制的,难以满足很多外网的IP控制远程访问,而在校外或者家中又无法登录。此外我发现很多资源更新速度比较慢有些事一个季度已更新更有几个数据库是一年才更新一次,记得大一时候登入了一个数据库(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到现在来看还是同样的资源,连登录次数都几乎没有改变,所以建议学校图书馆能否加大宣传力度,因为那个数据库的位置还是有点隐蔽,对一般不习惯看校园网的同学,多少有点资源浪费了。最后也借此推荐一下同济大学数据库的登录方式——可以校外登录,技术方面我个人不是很了解,但是经测试确实可行。还有就是学校能否添加新东方网络课程的数据库,我发现重庆大学、杭州图书馆等很多图书馆都有添加,并且里面资源比较适合大学生学习利用,望老师方便的话能否联系一下,谢谢。

4、充分利用图书馆环境资源

高校图书馆拥有大量文献信息资源,它不仅能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而且还为大学生提供了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的舒适环境。图书馆中优良的学风,安静浓厚的学习气氛,使大学生可以集中精力埋头苦学。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是文献信息交流的枢纽,集聚着丰富的以纸质、音像、数字化等形式存在的各种信息资源,尤其是国际互联网的开通,展示给学生的是一个博大、有序的知识库,提供了以计算机为媒介的网络检索等现代化的检索工具。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形式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全面性、主动性、灵活性和可选择性的优势,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使得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和张扬。大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可以了解和及时掌握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必要补充,通过涉猎本专业以外的知识,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他们对知识的认识,从而优化了学生自身的学科知识结构。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图书馆这种环境优势和第二课堂的作用,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图书馆定期举行各种学术讲座、翠湖论坛、翠湖读书会以及定期的征文,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对于不同领域的知识有一个大体的涉猎,进行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从而学习他人如何正确看待问题,如何创造性解决问题,强化创新意识鼓励大学生大胆创新,让他们积极参加教师科研课题的辅助工作和自主的科技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毅力和责任心,拓展大学生的视野,有效发挥我们大学生的创造才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展现他创新能力的舞台。

- 2 -

 

第二篇:利用图书馆感受

利用图书馆的感受

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图书馆已经不甚熟悉,经常会泡在图书馆里,享受那份安宁以及获得知识的满足。

在闲暇时,会一个人或者结伴来图书馆,我们会急切地去查索书号,耐心地寻找自己要找的书,会在找不到是沮丧难过;会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发现一本自己一直想看却总是忽略的好书;会浏览图书馆书籍借阅窗口,大肆开始“寻宝之旅”;会在雨天躲在图书馆里,享受雨中的惬意,享受书中的“繁华”,享受心灵的沉淀。

但是也许现在我不是要说的这些,我真正想说的是我在图书馆值班之后自己的感受,每个人利用图书馆的感受是不同的,而我作为一名勤工俭学的值班学生也许跟其他人更是不相同。但这是不是可以算得上是利用图书馆的感受我还不确定,但是我在帮别人利用,也算是变相吧,算是身在图书馆的体验吧!

最先提到的应该是因为同学们不知道借阅时间而造成的苦恼。每次晚上在值班的时候,都会有一些同学拿着书过来说要借书,真是弄得我无以言对,一遍遍说着晚上不能借书,并把时间告诉他。可是每天依旧。尤其是在新生刚开学的时候,这次学校对他们进行了至少两次的入馆教育,真心的以为这下可好了,这届大一的都应该知道借阅规则了。可是事情如果总想想得那么顺利,这世界上就不会有挫折不会有梦想了。我面临的是比以前还要多的人过来借书,看着他们一下子拿了五六本过来,我直接就无语了,当我告诉他们借阅规则时,失

望的不只是他们,还有我??。当问及入馆教育没有提及吗,答案更是五花八门。归根结底就是没注意,不知道??

以前关于借书地事老师跟我说的时候我还没有怎么在意,想着一个应该只是极个别的同学不知道??现在才知道形势是如此的严峻!真想告诉校领导下次在印刷图书馆规章的时候把借阅时间印刷在第一页,或者把它印在彩页上,总之弄得突出一点,这样不知道可以减轻多少老师的负担。

以前总觉得图书馆的老师脾气都很暴躁,说话很难听,现在我是彻底的理解了,长年累月在图书馆工作,面对让人超级无语的学生,再好的耐心都被磨光了。如果是我的话,也许会不干了吧?但是转头一想,哎,我又舍不得这些书??

对于阅读时间到的时候,让同学出去时,也常常使人“惊心动魄”,尤其是在周六周日中午的时候,喊了半天,也寻查过了,正当满心欢喜准备走的时候,一个人默默地从书架从中走出来,这时候会发生什么呢??我和老师面面相觑,自嘲一句——工作做得不彻底啊!!!

但是有时候话说回来,就算学校的章程再怎么具体,有的学生对之不管不问,还是无济于事,最好在开学的时候就给他们发一张纸,就好像发学校地图一样,新生吗,迫切想知道学校的事,应该会留意的吧。这只是我的一个梦啦!一个自以为是的想法!

下面就是针对我啦,当初选择在图书馆值班主要就是想对自己有个约束,自己也有上自习的时间,不至于因为种种借口虚度光阴。在这里

我的确真正得到自己想要的,除了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之外,我还有大量的时间可以供我使用,我把一大部分的时间用在读书和做笔记上面,我会每天规划自己看多少内容,但是有时也许率性而为,在图书馆里“飘荡”找寻自己的下一个目标,半年过去了,虽然你问我读过什么书我会一时语塞,但是我的读书笔记本会让我找回自信,那是我的读书硕果,也许不够深刻,也许不够成熟,但是那是属于我的独一无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我相信只要我坚持,我会塑造出新的自己;我会在读书方面凝练出自己的感悟。

有人会抱怨图书馆里没有自己要借的书,那是因为他不知道有读者荐阅,不知道图书馆里面有读者推荐书目的小册子,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会快速订阅你所需要的合乎规定的书籍。也许有人会抱怨图书馆很小,但是这已经足够是你丰富知识,因为学校也正在努力,也学有人抱怨图书馆嘈杂,那么我们何不锻炼自己心灵的宁静,心若无声,何来有声啊。只把自己的目光局限在缺陷上怎么可以?

也许我们不应该抱怨图书馆的硬件环境,应该从自身着手,好好利用它打造自己的软件。发自内心的热爱它,因为他灵魂的丰富。

政法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1班 王瑞芳

187xxxxxxxx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