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校史馆实践体会

历社学子集体参观校史馆 深刻体会老校底蕴

八十四载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而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却是一段漫长的发展历程。站在新的起点回顾历史,一条气势恢宏的 历史长卷由此展开。一曲发展的赞歌也由此写就。

作为一名党校学员,仅仅学习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在实践。为了深入开展党课学习小组的实践教育活动,历史与社会学院分党校第16期(校第48期)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所有成员(有课的同学除外)于20xx年3月29日来到安徽师范大学校史馆参观学习。

下午2:00我们在校史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参观了安徽师范大学校史馆。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的图版,近百年历史尽显这里。从19xx年起,坚强的师大人在岁月的长河中迎着时代的风浪前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中依然屹立不倒。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师大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培养了大量人才。随着新中国的高速发展,师大的教育事业也蒸蒸日上。 历史沿革:在十九世纪末清代敬敷书院和二十世纪初创办的安徽大学堂基础上,学校的前身——省立安徽大学于19xx年创建于当时的安徽省府安庆市。19xx年,省立安徽大学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时有“于京沪一带,仅次于上海同济大学”之誉。19xx年,国立安徽大学成建制迁至芜湖,并与当时的安徽学院合并成立新的安徽大学。1950至19xx年,学校部分系先后调整并入到

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华东政法学院等高校,安徽师专于19xx年并入我校。19xx年,安徽大学的师范学院和农学院分别建院,本部改名为安徽师范学院。19xx年,安徽省委决定,将安徽师范学院的部分文科系(科)调整到合肥,建立合肥师范学院;同时将物理系部分师生调入新建的合肥大学(后改名为安徽大学)。19xx年,安徽师范学院更名为皖南大学,刘少奇同志题写了校名。19xx年,皖南大学更名为安徽工农大学。19xx年,合肥师范学院撤消,大部分系(科)迁回安徽工农大学。19xx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郭沫若同志题写了校名。20xx年,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整体并入安徽师范大学。 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刘文典、周建人、郁达夫、苏雪林、陈望道、朱湘、朱光潜等一大批知名的专家学者、社会贤达先后汇聚在菱湖之畔、镜湖之滨,著书立说,弘文励教。经过一代代师大人潜心耕耘、励志践行、培育后学、薪火相继、言传身教,砥砺出“厚重朴实、至善致远、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淀出“严谨治学、敬业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风,培育出“勤学慎思、质朴谦逊、知行合一、求实求新”的学风,凝炼出“厚德、重教、博学、笃行”的校训。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全日制高等专门人才20万余名。

激情锐意进取,改革创新辉煌。学校现有学校现有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文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

地;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心),18个省级重点学科(含安徽省A类重中之重学科1个)。现有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教改示范专业;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9门省级精品课程。 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 二级学科博士点(7个) 博士后流动站4个 一级学科硕士点(26个) 二级学科硕士点(94个)该校在教育部学位中心2011全国学科排名中地理学名列第14,体育学名列24,教育学名列第24,历史学名列第25,中国语言文学名列第28,政治学名列23,哲学名列第28,马克思主义名列第38,生物学名列第50,学校的全国综合排名125位左右,位列安徽省第4。

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种类齐全,现有文献总量257.6万册,古籍善本600多种,其中《洪武正韵》为国内唯一全本、元刻明递修《通志》、明嘉靖刻本《李太白全集》、《杜工部集》均为海内珍本,还拥有国内外主要网络资源及数据库,馆藏资源基本实现了数字化。学校已形成了一校三区的办学格局,形成了博士—硕士—本科教育等不同层次,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留学生教育等不同类型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已发展成为一所融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于一体,师范与非师范并举,在安徽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被安徽省委、省政府确定为优先建设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重视教学工作,始终坚持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倡导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生遍及安徽及全国各地的教育、经济、文化、科技、管理等领域,一大批已成为所在行业领域的中坚骨干力量。

学校是全国首批获准招收公费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也是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安徽省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学校先后接收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长短期留学生3000多人次,并与美国、英国、德国、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几十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

学校还是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教育部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安徽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安徽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基地、安徽省高中骨干教师培训基地。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为迎接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学校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了新的发展目标,努力把安徽师范大学建成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积极为“科教兴国”、“科教兴皖”战略的实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暮色下,同学们意犹未尽的结束了本次活动。在这次的参观学习中,同学们激情澎湃,受益匪浅:不仅更加了解了师大深厚的文化底

蕴,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养,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继承师大先辈们优秀的品质 ,更坚定了对中国共 产 党的向往和追求。相信同学们在自此参观之后,能够在重大历史及各项成果的激励下取得更好的成绩。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要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奋进,踏歌而行,为母校创造更加骄人、辉煌的成绩。

回顾学校八十四年走过的光辉历程,我校校址数迁,校名几易,但办学不辍,特色不改,传统不失。一代代师大人始终秉承着创业惟艰、奋斗以成的顽强信念,铸就了教书育人的丰碑,谱写了两个时代、跨越世纪的历史篇章,人才济济,星光灿烂,杏坛流芳。我们祝愿团结奉献、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的安徽师大人一定能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创造新的辉煌。

某某

 

第二篇:参观校史成列馆

参观我校校史成列馆和劳模墙有感

入校两年之久了,对我校的了解还停留在一些基本常识上,对我校的具体校史和成就还没有一个真正的认识。终于通过这次的形势政策课的课外实践活动的机会我们终与能深刻的了解我校校史和过去的辉煌成就,我们参观了我校的校史成列馆和劳模墙并进行了小组讨论。在参观和讨论后,我们有许多感慨和想法。

首先,我们对学校的建立历史有了新的认识。我校成立于 1960 年,前身为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 1984 年正式更名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2000 年 7 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成人高校转制为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 2001 年 11 月与上海东沪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新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经管文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院校,同时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高职院校、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20xx年5月,学校被上海市命名为首批“技师学院”。学校办学四十五年来,紧密服务于上海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并在服务上海中不断发展壮大。 2002 年学校主体搬迁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区金桥教育园区,真正实现了社区、校区与工业园区的三区联动,成为上海新世纪优美的大学校园之一。 2003 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成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掀开了学校发展新的一幕。二工大的发展,见证了上海大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历程。

首先,在校史成列馆门口,就远远看见几个大字“厚生,厚德,厚技”,这就是我校的校训,从我刚进学校的那天我就牢牢记住了这几个大字。学校一直坚持发扬“厚生,厚德,厚技”的校训和学校精神,我们更以此来严格要求自己。然后我们就踏入校史成列馆,刚进门就看到了一幅幅,各个名人为学校题的字。在名人为学校题字的墙上,有江泽民同志曾亲临我校参加首届教师节活动,并于 2000 年为我校建校四十周年亲笔题词“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为四化建设培养合格专业人才”的字,非常惹人注目。五十多年来,我校为上海现代化建设输送了以全国劳动模范和优秀发明家李斌、包起帆等为代表的各级各类技术与应用型人才八万余名,被誉为劳动模范的摇篮、高级技术人才的深造平台。在后面就是各大劳模来学校的照片,与他们的生活照。同时在学校也设有劳模墙,让这群学校为之骄傲的人时刻存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时刻激励我们努力学习。在后面还有各位领导人来我校参观与我校校长的合影留恋,看到这我们都为母校感到自豪,极大地鼓舞了我们这一群参观者。 参观完校史成列馆我们就来到了,劳模墙的走廊。长长的走廊墙壁上贴满了学校劳模的照片,他们有的已年过半百有的还意气风发。从不同的年龄可以看到学校一年一年培养

的劳模人才,他们是学校的关荣是学校的骄傲。

参观完我校的校史成列馆和劳模墙,我们不仅深深感叹,原来我们的学校有这样悠久的历史,同时培养了这么多的国家学要的人才。使我们对学校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回顾我校的历史,五十年的风和雨,五十年的日和月,五十年的天和地,都印证了建校的3次跨越,映照了学校的创业历程,蕴育了我们二工大人的奋斗精神。一张张的照片带我们重游了50年,一座座奖杯带回了现在。回顾过去,瞻望未来,前人为我们创造的种种条件,为何不好好珍惜,将二工大“厚生、厚德、厚技”传承下去。

短短几十分钟的参观,虽说不能让我了解到我们学校的全部历史与光辉成就,但是,这次经历必将对我们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也许我们不一定能够达到前辈们的高度,但我们可以向着前辈们的高度不断攀登,不断进步,不断努力。为将我校建设成为中国一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