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课万人学习体会

《千课万人,成长课堂观摩会》学习心得

宁都实验小学语文学科揭小玲

有幸赴杭州参加为期4天的?千课万人?观摩会,总的感觉是?大开眼界?!可以如此近距离目睹名师们的风采,感受?成长课堂?,真是受益匪浅。现就本次观摩会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曾经对于名师讲课一直觉得‘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因为客观条件不同,学生素质不同。这样的课堂我们只能欣赏。但是这次的学习让我的想法有了很大的改变。且不说名师们的课堂教学语言的精炼得当,因为人家毕竟是名师;也不说名师们的教学设计如此的新颖却不失效,因为人家是多次打造出来的精品课。只说我们也能做到的一点?把学生当做真正的人,发展的人?。在名师们的课堂上,你总能听到那声亲切的称呼?孩子?,老师说的最多的话是?谁还想说???谁还有补充???谁听明白了???你想好了,你该怎么说??等话语。整堂课都充满思辨,充满着教师的追问和点拨。‘从学生中来,在学生中做,归学生所有’,‘遵引而不发,循不愤不启,求导之有度’。学生需要这样的课堂,因为这样的课堂关注到了学生的成长之道,老师们也需要这样的课堂,因为这样的课堂能实实在在地指引我们的课堂实践,不为一些花架子而失去课堂的真谛。 在这几天的学习中,我聆听了多位大师的课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这么几位老师:薛法根老师从基础的字词入手,教学扎实有效;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革命让我们发现原来阅读教学是可以这样上的,直奔写作指导目的;虞大明老师的《桂花雨》以作者生平简介,再配以略带伤感的背景音乐,让人不禁泪眼朦胧,一切都已‘润物细无声’地溶入了学生的心中。还有三

- 1 -

位名师独具特色的《匆匆》;让我想到王崧舟老师说的‘课堂教学,定位决定方向,注入灵魂’,他和郑伟喻老师将语言的积累和内容的理解、情感的陶冶方法的指导完美地融为一体,不仅让我们感受到语文的工具性,更让我们受到语文人文性的熏陶 。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在这次观摩会上我们还听到了几堂‘主题教学’课:丁慈矿老师的民国小学国文课,把我们带到上世纪二十年代,领略最简单的教学方法;钱锋老师的儿童电影课,以物为介,以‘认知力’‘创造力’‘文化力’为三大能力阶梯塑造儿童的通识素养;魏星老师的‘语言的联想’,独创新颖的‘思维导向图’似乎一下子把的我们器官打开了,写作的路也一下子通了;这几堂课让我们感受到形式多样的语文教学,也为我们今后的语文教学拓宽了思路。在4天的听课中,每一堂课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启发,真是‘一言难尽’。来自宝岛台湾的李玉贵老师的一句话我感同身受‘越是教,困惑越多’。到底怎样的课堂才是适合学生成长的课堂?怎样的教学才是能帮助学生成长的教学?各种理论与学说,让人目不暇接,各种形式的课改让人马不停蹄。‘千课万人’给我指引了方向:教育就要遵循自然之道,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教育应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实现成长教育,落脚点在课堂,成长课堂是以生为本,以学为重的课堂。对于语文课堂的关注,传统的观念一直在探讨的是?怎么教?,然而在成长课堂里?为谁教?比?教什么??怎么教?更重要。这将成为我今后教学的风向标。最后,感谢‘千课万人’给予我学习与成长的天地。

- 2 -

 

第二篇:千课万人学习体会

“千课万人”学习心得

有幸赴杭州参加为期4天的“千课万人”观摩活动,总的感觉是“累

并快乐着”!可以如此近距离目睹名师们的风采,感受“生本课堂”,真是

受益菲浅。现就本次活动浅谈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曾以为在自己的努力下,距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为之不远,有时甚至为

一些成就沾沾自喜。走进“千课万人”活动,才体会到自己的那一步迈得

何等小。我们且不说名师们的课堂教学语言的精炼得当,因为人家毕竟是

名师;也不说名师们的教学设计如此的新颖却不失效,因为人家是多次打

造出来的精品课。只说我们也能做到的一点“把学生当做真正的人,发展

的人”。在名师们的课堂上,你总能听到那声亲切的称呼“孩子”,老师说

的最多的话是“谁还想说?”“谁还有补充?”“谁听明白了?”“你想好了,

你该怎么说?”等话语。整堂课都充满思辨,充满着教师的追问和点拨。

学生需要这样的课堂,因为这样的课堂关注到了学生的差异,老师们也需

要这样的课堂,因为这样的课堂能实实在在地指引我们的课堂实践,不为

一些花架子而失去课堂的真谛。在名师们的眼里“生本课堂”就是让学生

安静的去思考,合理的表达。在我们的课堂中正是缺乏让学生“安静思考,

合理表达”,我们总是迫不及待地不等孩子思考、表达,老师就急于包办代

替孩子去思考,去表达。我们教出来的孩子善于低头做题,而不善于思考

并流利表达自己的想法,丢失了很重要的东西,忽略了孩子们的“社会性”。 著名的特级教师黄爱华分析了美国与中国的教育。他说,中国的教育是打

基础,体现知识的权威;美国的教育是培养创造力,对知识的质疑和怀疑,

其核心的价值是“简单、实在、培养创造力,学以致用”。在对知识的“是

什么的?”“怎么来的?”“做什么的?”“怎么做的?”中国的教育注重的事前三项,而美国的教育注重最后一项。他还提倡我们的数学课堂要有三声“掌声、笑声、欢呼声”。从他的这些话语里,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些什么?也尽最大能力在中国的教育环境中去做些什么?

可以说收获是很大的,主要是思想上的。我会学着把学生看做“真正的人”,正视孩子的出错,而不是一味的斥责,名师们的一句话说得真好“课堂就是出错的地方!”让自己的教育工作有声有色起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