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期中

1. 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妇科学奠基时期:《内经》记载首张妇科药方(四乌贼骨一芦茹丸)。

2、《金匮要略》妇人病三篇,被称为妇产科学之源头

3、隋唐五代时期—趋向专科化:唐·咎殷著《经效产宝》,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产科专著。

4、两宋时期—独立分科,产科迅速发展: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史上第一部妇科与产科合论的专著

5、《医宗金鉴》中《妇科心法要诀》6卷是我国最早由政府组织编写的妇产科教科书。

治则:调理脏腑(滋肾补肾,疏肝养肝,健脾和胃),调理气血,调理奇经,周期疗法。 1.

2.

3. 《达生篇》中提出的临产六字真言是以示月经有“节律性”的周期性。 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月月如潮,经常不变,故有“月信”、“月事”、“月水”之称,月经病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异常,或以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各种症状为特征,

或在绝经前后出现一系列症状的疾病,统称为月经病

4. 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15天以内,,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又称经期超前、

经行先期、经早、经水不及期。

5. 月经过多:月经量明显增多,或每次经行总量超过80ml,在一定时间内能自然停止,

且连续2个周期或以上。

? 月经后期:月经周期错后7天以上,6个月以内,可伴有经量或经期的异常。 1. 月经过少:月经周期规律,经量明显减少(﹤30ml)或经行时间缩短至1-2天,经血量

亦少,甚至点滴即止者

2. 经间期出血:在两次月经中间,出现周期性的阴道少量出血者。

3. 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周期或提前或延后7天以上,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者。

4.

5.

6.

7.

8.

9.

10. 正常每月月经量约为30~50ml,超过80ml为月经过少,低于20ml为月经过少。 并月:身体无病而月经定期两个月来潮一次者,称为并月。 居经:身体无病三个月来潮一次者称为“居经”,又称“季经”。 避年:身体无病一年一行者称为“避年”。 暗经:终生不潮但是能受孕的,称为暗经。 激经:受孕初期仍能按月经周期有少量出血而无损于胎儿者,称为“激经”,又称“盛胎”、“垢胎”。 天癸:男女皆有,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一种阴精。

? 恶露:分娩后从子宫排出的余血浊液,称为恶露

产褥期—分娩结束后的 6 周

塞流-止血,补气摄血止崩,温阳止崩,滋阴固气止崩,祛瘀止崩,针灸止血,西药或手术止血。澄源-求因治本。出血势缓者辨证治疗。复旧-调经善后。调理肾肝脾,恢复正常周期 胞宫(子宫/女子胞/胞脏/子脏/子处) 阴道(产道/子肠) 阴户(四边/产户)

玉门,阴户抵御外邪的第一道关口玉门:阴道口及处女膜。玉门(未嫁),龙门(未产),胞门(已产)女性生理特点:经带胎产乳。月经产生机理:脏腑、天癸、经络、气血与胞宫的协调作用。以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为核心

月经生理现象:初潮:14岁左右;周期:28天左右;经期:3-7天;经量:50-80 ml;经色:暗红;经质:稀稠适中不凝固无血块无臭气;伴随表现:轻微腹胀、腰酸、乳胀,情绪易波动;绝经:49.5岁(45-55岁)

生理性停经:妊娠期、哺乳期;初潮后1-2年,绝经前1-3年

特殊月经现象:定期两月一至者为“并月”;三月一至者为“居经”或“季经”;一年一至者为“避年”;终身不行经而能受孕者为“暗经”; 妊娠早期,个别妇女仍按月经周期有少量出血而无损胎儿者称为“激经”。

月经产生机制:月经的产生,是肾气、天癸、冲任、气血作用于胞宫,并在其他脏腑、经络的协同作用下,使胞宫定期藏泻而产生的生理现象。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学说;其他脏腑、经络的协调作用;气血充盛与和调是重要条件。月经的产生是在肾主导下,天癸成熟泌至,使冲任二脉汇聚脏腑之血溢入胞宫,既孕则营养胎元,未孕则化为月经依时而下。肾、天癸、冲任、胞宫各环节之间互相联系,不可分割,主宰着月经的产生。

带下病:广义-带脉以下之疾,泛指妇产科疾病;生理-女子阴中流出的液体。狭义-即带下病,带下量、色、质、气味异常之病症。

受孕的机制和条件:男精壮,女经调。预产期:末次月经月加9或减3,日加7(阴历加14)。 鉴别:试胎—月数未足,痛定如常。弄胎—月数已足,腹痛或作或止,腰不痛。 崩漏(与月经先期和月经过多鉴别)(月经先期是周期缩短但仍有周期,而且经期,经量基本正常 ,月经过多是经量过多,但周期,经期基本正常)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为“崩中”,后者为“漏下”。 由于崩与漏二者常相互转化,故概称崩漏。是月经周期,经期,经量严重紊乱的月经病。出血量多,来势汹涌—崩;出血量少,淋漓日久—漏

病因病机-病因为虚,热,瘀。病机是劳伤血气,脏腑损伤,血海蓄溢失常,冲任不固,不能约制经血。崩漏之本在肾,病位在冲任,变化在气血.

检查:主要是排除性诊断

妇科检查1、经病出血----子宫、附件无明显器质性病变。2、癥瘕出血---可发现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3、炎症出血---子宫肌炎等。

实验室检查 1、卵巢功能测定---经病出血

治则:按病情缓急、轻重、出血多少、久暂,“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治崩三法:塞流-止血,澄源-求因,复旧-固本

证治:

血热证1.虚热证――经来无期,量少淋漓不尽或量多势急,血色鲜红;虚热证。舌红苔黄脉细数。治法:养阴清热,止血调经。方药:加减一阴煎合生脉散

2. 实热证――经来无期,经血突然暴崩如注,或淋漓日久难止,血色深红,质稠; 实热证,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止血调经。方药:清热固经汤

肾虚证1. 肾阴虚证――经乱无期,出血量少淋漓累月不止,或停闭数月后又突然暴崩下血,经色鲜红,质稍稠。 肾阴虚证。舌红苔少脉细数。治法:滋肾益阴,固冲止血。方药:左归丸合二至丸

2. 肾阳虚证――经乱无期,出血量多或淋漓不尽,或停经数月后又暴下不止。血色淡红或淡黯质稀,肾阳虚证,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治法:温肾固冲,止血调经。方药:右归丸去肉桂加补骨脂仙灵脾

脾虚证――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日久不尽,血色淡,质清稀;脾虚证;舌淡苔薄白,脉弱或沉细。治法:补气升阳,止血调经。方药:举元煎合安冲汤

血瘀证――经血非时而下,量时多时少,时出时止,或淋漓不断,或停闭数月又突然崩中,继之漏下。经色暗有血块;或有小腹疼痛;舌紫暗,苔薄白,脉涩。治法:活血化瘀,止血调经。方药:桃红四物汤加三七茜草炭炒薄黄。

闭经:(避年和暗经,早孕鉴别)(避年者,月经一年一行,可正常生育。闭经者,月经停闭不行,往往不孕,并伴全身不适。暗经者,终生不行经而能受孕,原发性闭经往往有子宫缺失,始基子宫,或性器官畸形。)女子年满16周岁,但月经从未来潮,或正常月经发生后又闭止6个月以上,或根据自身月经周期计算停经3个周期以上者,称为闭经。原发性

闭经:年满16岁,月经从未来潮者。继发性闭经:正常月经发生后出现月经停止6个月以上,或根据自身月经周期计算停经3个周期以上者。生理性闭经:妊娠期,哺乳期,进入更年期后,少女初潮后1-2年内,偶尔停闭不行,无其它不适者。病机:虚:肝肾不足;气血亏虚;阴虚血燥。实:血瘀气滞;痰湿阻滞。

体征:原发性闭经者可有生殖器官发育异常;继发性闭经者多数为功能性病变;应注意身高、体重、第二性征发育情况,乳房、甲状腺以及毛发的情况,智力发育情况等。

治则:虚-补而通之:补肾、健脾、养血等滋其化源,充养冲任血海。实-泻而通之:活血、理气、化痰等疏通冲任血海。

注意(1)他病致经闭者,先治他病(2)闭经虚多实少,忌盲目破血通经(3)时时顾护阴血,用药不可过于辛温香燥(4)常须辨证与辨病结合论治(5)调周促排卵,不可经行即停药,可选用中药周期疗法。

证治:肝肾不足――年逾16岁尚未行经或月经周期延后量少,渐至闭经带下甚少,甚则全无,阴部干涩。 肝肾虚损证候。舌淡苔薄脉沉细弱。治法:补肾养肝调经。 方药:归肾丸 气血虚弱――月经后期量少,经色淡而质薄,继而停闭不行。 气血亏虚证候。舌淡苔少或薄白脉沉缓或虚数。治法:补气养血调经。方药:人参养荣汤;因思虑过度营阴暗耗者—柏子仁丸

阴虚血燥――月经后期量少,渐至闭经。阴虚血燥证候。舌红苔少,脉细数无力。治法:养阴清热调经。方药:加减—阴煎

气滞血瘀――月经周期先后不定,量少,渐至闭经,或骤然停闭。气滞血瘀证候。舌黯苔薄白脉沉弦。治法:理气活血,祛瘀通经。方药:血府逐瘀汤

痰湿阻滞――月经延后渐至闭经,带下量多、色白、质粘。痰湿证候。舌淡苔白腻脉滑。治法:祛痰除湿,活血通经。方药:苍附导痰丸(《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合佛手散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行前后或经行期间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或痛引腰骶,伴恶心呕吐、腰酸及其他不适,甚者可致昏厥者。经前或经后第一、第二天,小腹轻微胀痛,不影响工作、生活者不属病态。特点:1.发生在经期或经行前后数天内;2.小腹疼痛,可伴腰痛、腰骶坠痛等3.周期性发作,经后自然缓解。

病因病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鉴别:异位妊娠-当痛经同时伴有月经后期时,则与异位妊娠的腹痛伴阴道出血容易混淆。 异位妊娠多有停经史,有妊娠临床表现,B超检查宫腔内未见孕囊,HCG阳性。异位妊娠破裂或流产时后穹隆或腹腔穿刺可抽出不凝固的血液;内出血严重时,患者有晕厥、休克和血色素下降。痛经虽有小腹痛及阴道流血,但无妊娠临床表现。

肠痈腹痛相-正值经期急性发作的肠痈腹痛,可与痛经混淆。肠痈腹痛常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可伴有发热、白细胞增高,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妇科检查、血液分析等可作鉴别。 辨虚实:经前或经行初期疼痛多属实证;月经将净或经后疼痛多属虚证。疼痛剧烈,拒按属实;隐隐作痛,坠痛,喜按属虚。

痛在少腹一侧或双侧多属气滞,病在肝;痛连腰骶病多在肾。

治则:调理冲任胞宫气血。经期调血止痛以治标,迅速缓解消除疼痛;平时辨证求因而治本。 气滞血瘀-经前、经期少腹胀痛,拒按。经量或多或少,经血有块,块下痛减,舌黯瘀斑苔薄白脉弦。治法:理气行滞祛瘀止痛。方药:膈下逐瘀汤

寒湿凝滞-经行小腹冷痛,喜热,经量少,色紫暗有块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苔白脉细或沉紧。治法:湿经散寒除湿,化瘀止痛。方药:少腹逐瘀汤加苍术茯苓。

阳虚内寒-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热则舒,经量少色暗淡,舌淡胖苔白润脉沉。治法:温经扶阳,暖宫止痛。方药:金匮温经汤加附子艾叶小茴香

湿热瘀阻-平时小腹隐痛,下腹结块,经期加重,灼痛难忍,拒按,得热痛增,月经量多,色深红质粘,带下量多色黄质稠味臭或伴低热绵绵,舌质紫黯或红,舌黄腻瘀点苔黄脉数。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方药:清热调血汤加红藤苡仁败酱草

气血虚弱-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空坠感,喜按喜温,经量少色淡质薄,舌淡脉细无力。治法:益气养血,调经止痛。方药:圣愈汤去生地加白芍香附元胡

肝肾亏损-经行或经后小腹绵绵痛,经量少色淡暗质薄,舌淡苔薄脉沉细。治法:益肾养肝 缓急止痛。方药:调肝汤。

1. 肾在月经中的作用。(JD)

藏泻的结果。肾气在月经产生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元阴元阳之宅,冲任之本,并能促进天癸的的成熟。故有“经水出诸肾”之说。

2. 试述月经病的治疗原则。(XZ、PD)

采用补肾、扶脾、疏肝、调理气血、调治冲任、调养胞宫,以及调控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等法调治。 ②临证中要分清先病和后病:如因经不调而后生他病者,当先调经,经调则他病除,若因他病而致经

不调者,当先治他病,病去则经自调。

③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1. 简述崩漏的治疗原则和治疗大法。

答:治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治疗大法:灵活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塞流即止血,澄源即求因治本,根据肾虚、脾虚、血热、血瘀的不同,复旧即使调理善后。

2. 最有意义的检查:诊刮和病检。 答:①重在治本调经,治本即消除导致月经病的病因病机。调经是针对病机运用各种治法使月经恢复正常,答:月经的产生,是肾-天癸-冲任-胞宫轴互相调节,并在全身脏腑、经络、气血的协调作用下,子宫定期

 

第二篇:中医妇科 试题

中医妇科 试题

科室: 姓名:

一、 单选题:

1. 脏腑功能失常导致妇科疾病,关系最密切的是( )

A.肾、肝、脾 B.肾、脾、心

C.肝、脾、胃 D.肝、脾、心

E.肾、脾、肺

2.“气血失调”是妇科最常见的发病机理,主要理论依据是( )

A.百病皆生于气

B.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C.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

D.血病必及气

E.气病必及血

3.因寒而致痛经,宜选用的止痛药是( )

A.香附、郁金 B.艾叶、吴茱萸

C.当归、川芎 D.丹皮、赤芍

E.青皮、川楝子

4.因输卵管阻塞而致继发不孕,宜选择何种外治法( )

A.坐浴 B.阴道冲洗 C.阴道纳药 D.宫腔注入 E.贴敷

5.活血化瘀的代表方( )

A.四物汤 B.桃红四物汤 C.两地汤 D.补血定痛汤 E.身痛逐瘀汤

6.妊娠期间,小腹疼痛,反复发作者,可诊断为( )

A.胎动不安 B.胞阻 C.儿枕痛 D.胎漏 E.胞转

7.哪一项是异位妊娠破裂时最主要的症状( )

A.停经史和早孕反应 B.不规则阴道出血

C.突然发生下腹剧烈疼痛 D.休克

E.急性贫血

8.无排卵型功血最常见的症状是( )

A.子宫不规则出血 B.月经周期紊乱

C.经期长短不一 D.贫血

E.阴道大量出血

9.治崩三法是( )

A.塞流、澄源、复旧 B.塞流、澄源、求因

C.止血、求因、固本 D.塞流、止血、澄源

E.健脾、调肝、补肾

10.闭经的治疗目的是( )

A.有排卵月经

B.月经来潮

C.月经周期正常

D.连续三次自主有排卵月经

E.月经周期、经量、经期均正常

11.痛经的主要病机是( )

A.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B.气郁不舒,血行失畅

C.寒邪内犯,与血相搏

D.气血虚弱,失于濡养

E.肾气亏损,精血不足

12.某妇停经50天,阴道少量出血3天,伴小腹隐痛,腰酸,恶心,纳差,舌淡红,苔白,脉细滑。妊娠试验阳性。应诊断为( )

A.胎漏 B.胎动不安 C.胎死不下 D.胎坠难留 E.激经

13.妊娠眩晕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 )

A.妊娠肿胀 B.胎水肿满 C.妊娠痫证 D.胎漏 、胎动不安 E.以上均不是

14.经间期出血治疗原则是( )

A.清热凉血止血 B.滋阴止血 C.健脾益气止血 D.调摄冲任,平衡阴阳 E.以上均不是

15.婚后不孕,经行后期,量少色淡,腰酸腿软,头晕耳鸣,白带清稀量多,舌淡,脉细。 方选( )

A.真武汤 B.养精种玉汤 C.开郁种玉汤 D.毓麟珠 E.以上均不是

16.产后恶露不尽,月余未净,量多,色紫红,质粘稠,盗汗,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 细数,方剂宜选( )

A.生化汤 B.清经散 C.保阴煎 D.两地汤 E.左归丸

17.产后腹痛又称( )

A.胞阻 B.子病 C.儿枕痛 D.息胞 E.以上都不是

18.气血虚弱所致缺乳的最佳方剂是:

A.通乳丹 B.补中益气汤 C.下乳涌泉散 D.丹栀逍遥散 E.以上都不是

19.桂枝茯苓丸用于治疗——型徵瘕( )

A.气滞 B.血瘀 C.痰湿 D.毒热 E.以上都不是

20.启宫丸是治疗哪一种不孕的首选方( )

A.血瘀不孕 B.痰湿不孕 C.肝郁不孕 D.肾虚不孕 E.以上都不是

21.某患者子宫脱垂伴小腹下坠,四肢乏力,精神疲倦,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缓弱。方剂宜选( )

A.六君子汤 B.补中益气汤 C.大补元煎 D.左归丸 E.以上都不是

22.月经先期,量少,色淡,质清稀,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小便频数,舌淡暗,苔薄白。治疗方药宜选( )

A.补中益气汤 B.小建中汤 C.保阴煎 D.固阴煎 E.两地汤

23.下列不属于肝郁化热所致的月经先期的临床表现( )

A.月经周期提前 B.量或多或少

C.经色紫红,质稠有块 D.心胸憋闷,面赤身热

E.烦躁易怒,口苦咽干

24.妊娠期间慎用或禁用的药物是( )

A.白术、黄芩 B.续断、寄生 C.茯苓、山药 D .附子、肉桂 E.贮麻根、艾叶

25.妊娠恶阻的发病机理主要是( )

A.冲气上逆,胃失和降 B .痰湿内停,阻滞胃脘

C.重伤津液,胃阴不足 D .脾胃素虚,肝气偏旺

E.饮食停滞,胃失和降

二、病例分析

某女,14岁,初中学生,20xx年8月29日初诊。

主诉:阴道不规则出血3月余。

现病史:13岁初潮后,经乱无期,停闭数月后经来不尽。末次月经5月20日至今3月余不能止血,量多少不一,曾有经来如注,继而淋漓不断,经色鲜红,质略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夜寐不宁,舌红少苔,脉细数。

肛诊及盆腔B超为发现异常。

要求:

(1)诊断(中医、西医)

(2)辨证

(3)病机分析

(4)治法

(5)方药(主方名及处方)

2012.4 中医妇科 答案:

1.A2.C3.B4.D5.B6.B7.C8.A9.A10.D11.A12.B13.C14.D15.D

16.C 17.E 18. A 19. B 20 .B 21. B22. D 23. C24 .D 25. A

病例分析

题解:

(1)诊断:中医:崩漏

西医:(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2)辨证:肾阴虚

(3)病机分析:肾气未充,天癸未裕。肾阴虚,冲任失守,虚火动血,子宫藏泄无度,“阴

虚阳搏谓之崩”。

(4)治法:滋肾益阴,固冲止血。

(5)方药:左归丸合二至丸。离经之血为瘀,斟加失笑散、益母草化瘀止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