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三月份教学反思

太谷经验学习得失

开学已经一个月了,经过这段时间的教学工作和第一次的测试,我发现本班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也存在很多的问题。

第一:通过太谷经验的学习,我深入分析了班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学生进行了捆绑式小组的分组,并进行积分积累。发现很多学生团体意识增强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了一定的提高。大部分学生也能按照老师布置的预习要求进行预习,进行预习检测时能很快的认读生字词、并流利的朗读课文,并在小组积极进行生字交流。但有很多学困生还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如:赵秀云、赵榜忠、张国堂、赵洪堂等看似课堂表现积极活跃,但考试时基础知识几乎空白,说明平时对于知识的积累很不牢固,对学习不重视。

第二、学生自己缺乏质疑精神,对于不懂的问题不向教师或小老师询问,在课堂发言时小组长直接告诉答案给学困生,由学困生答题,看似学困生也学得很好,而真正的并没有学懂知识,而只是为争取小组得分,从而导致了学困生不肯动脑,等着“嗟来之食”。课堂上看似良好的现象掩盖学生真正的学习情况。

第三:学生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得学习效果不明显。大部分学生只是按老师要求的内容和方式去学习,而没有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尤其优等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还不够,从而导致在学习中缺乏自主学习的兴趣,所以成绩不见增长。

第四: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理解和接受能力的

差异.我在日常教学中经常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重点任务,而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使得自己的教学只以一部分学生为中心开展,而忽视了占学生人数多半的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使得这一部分学生没有及时得到有效的帮助和辅导,从而使他们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造成问题越积越多,使得学习效果一直处于不佳状态.

第五:学生课外书籍读的少,宁愿多玩一会儿,也不多读读一些课外书籍,知识积累少,因此要多激励孩子读课外书。

总之,一个月的语文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90%的学生都能自觉的在小组进行了识字方法交流,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当天的生字80%的学生都能及时掌握。大部分学生能按着老师的指导提前自主学习,并有序的进行预习检测,小组合作学习也已形成模式。但也反映出了我在低年级语文教学方面存在的许多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并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寻找适合本班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使得自己能够顺利完成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

 

第二篇: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熊英惠

从去年九月我担任了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至现在已有一年。与高年级教学相比,三年级的教学有许多不同之处,值得好好反思。 三年级是一个过渡年级,有时会存在一些“尴尬”的地方。比如,从三年级开始由铅笔转换为钢笔;从三年级开始识字不是教学重点,但生字学习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确实又有困难,没办法轻视;阅读应该逐步成为学习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三年级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但教材中在二年级只是安排写句练习,这个跨越太大,学生一下子对作文感到非常头疼,老师的指导有时显得苍白无力……面对这些问题,我不得不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反思。

一、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习,是首先值得考虑的问题。在对教材、教参深入研究后我发现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一些语文知识点要求不够清晰、明确。如,本册教材注意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通过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注重 1

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但对一些知识点在练习中虽有所反映,要求却不够明确,如标点符号的使用、比喻句、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了解、句式的训练等。有了对教材较为正确、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能扬长避短、课内外互相补充,使教材更加完善。针对课文不同的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学得难,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这又是另一个摆在面前的难题。我觉得这时教师就要对你的学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通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教学预测,使教案更贴近学生、更合理。我想,这也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备课的一个方面吧。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习情况不断调整。

二、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三年级刚刚从低年级过渡上来,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还是要通过老师的组织、引导进行。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小结、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 2

堂教学得到最优化。如在教学时,由于备课时侧重于对课文内容的挖掘、侧重于教学环节的设计,对学生的学情没有正确的估计、预测,在课堂上,学生感到在跟着老师走,有些要求不知如何去操作,结果学得很累、学得被动。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课后及时反思、小结,在后面的几篇课文学习时,我特别注意这些问题,不再为了课堂的“完美”而勉强学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

三、挑战自我、充实自我,在否定中成长

课上到现在,我真的觉得是和学生在一起成长,有得有失。但却不断地发现经常在教学中感到迷茫。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无法满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作文的教学有时会感到“束手无策”,只是通过讲讲要求、读读例作、尝试写写、作后评价,学生怎会对作文感兴趣呢?……如何解决困惑,这又是我最近在不断反思的问题。于是,我想到了该是给自己及时充电、补充的时候了。多读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向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多请教,对自己的教学多反思,提高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希望能冲困惑,开创教学的新天地。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