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论文

浅谈儒学中的共同体精神

摘要: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十分深厚,那么儒家思想中的共同体精神在当今时代有什么借鉴意义,对我们个人会有哪些帮助与启发,以及儒学中的共同体精神和个人与城市,国家发展的关系如何。仁,礼,和三者之间的关系和以及它们对于共同体精神有着怎样的意义,我们应该怎么将共同体精神发扬光大,怎样更好地建设我们国家的未来,怎样更好地建设我们的未来。儒家思想的实质包括哪些,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共同体精神,本文做了一些浅析。

关键词:和谐;孔子思想;共同体;精神 发展

一、儒家思想的实质

儒家思想的实质包括: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节、和、勇、让等。让我们从仁、礼、和几方面举例浅析儒家思想的共同体精神 。 (一)儒家思想的核心 “仁”

“仁”是说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它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孔子说“仁”要“爱人”,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恕、孝、悌等,而以“ 不欲,勿施于人“和”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去实践。 “仁”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表现为从“孝悌”到“泛爱”的大爱。“孝”强调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尊敬和服从。“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1]“仁”出于血亲之爱。仁爱是有原则的,“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2]孔子不认可无原则的爱,称左右逢源毫无原则的人为“乡愿”。这同样是孔子思想里阶级性的体现。在论语颜渊中: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 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 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里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仲弓论说“仁”的一段话。他谈到了“仁”的两个内容。一是要他的学生事君使民都要严肃认真,二是要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做到了这两点,就向仁德迈进了一大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成为后世遵奉的信条。其实这里所体现出的人的精神其实也是一种共同体精神,就是我们不能只顾小我,要有博大的胸怀才能为仁。傅佩荣教授在所著书中也写道:“仁不但不远,反而近的就在眼前。”所以我们要运用主观能动性去追求仁才是,

这也是利用和领会共同体精神的第一步。[3]

(二)行为准则“礼”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里子。而“礼”则是“仁”的面,是行为准则。有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孔子把“礼”的原则推而广之,用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直到现在我们在和外国交往的时候仍然适用,可见孔子的英明。《释名》[4]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礼器》[5]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故《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在汉朝之后,特别主张以“礼”教化异族,提倡和睦共处。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认为韶乐是舜帝时期的文章,那时人们安居乐业,然而武乐是周武王时期的乐章,歌颂了武王的征伐功绩,虽然美妙但有杀戮之气,[6]不得善,所以孔子是主张以礼服治国的,而非暴力手段。孟子提出的“仁者无敌”,主张“以德服人”,其中就包含着以礼服人,拥护王道,丢弃霸道的思想,即反对战争主平。

(三)终极目的地 “和”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7]”杨遇夫《论语疏证》[8]写道:“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孔门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孔子在本章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在奴隶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惟命是从。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相互残杀的现象已属常见。对此,由子提出“以和为贵”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但从理论上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又感到,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多么的合理,多么的智慧!孔子以和作为儒家思想人文精神的核心。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孔子告诫弟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9])和,就是和谐;同,就是人为地追求同一。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思是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关于 “和”的重要性,儒家也作出了解释。“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论语?学而》[10] 冯友兰先生也曾写道:一道好菜必须把许多不同的味道调合起来,成为一种统一的新的味道。各种味道不同声音配合起来那是和。所以国家的未来是道菜,我们要用和,用共同体精神把它做得尽可能的鲜美[11]。

二、儒家思想体现的共同体精神

人类社会一直在发展,而共同体精神一直是其存在的主要形态。共同体提出

的这种亲密性造成了生活在共同体中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认同,难分彼此,对个人的群体具有很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形成了共同体中无形的力量,以至彼此的依赖到了不可分割的程度,最终使得共同体成为一个个凝固的整体。

共同体精神包括了“共同”和“共有”的内容。有了“共同”,才有 “共有”。就像在生活中,由于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是生活在一起的,所以会不分彼此,共同拥有他们所拥有的一切。

共同体精神主要是一种 “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既是共同生活的结果,也是共同体精神得以形成的前提条件。”

1、 “仁(人)”可以促进共同体成员之间彼此的亲密性

辜鸿铭在讲论语一书中当谈及仁的问题时,他说:“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说品德不高尚的人经不起什么大风大浪,也享受不了什么持久的荣华富贵。“[12]可见仁的重要。孔子的“仁爱”伦理思想对于当代社会防止和纠正人的异化,提升个人价值理性,发扬人文精神,修补自我,实现理想人格具有现实意义,孔子告诉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论是面对自己的亲人还是面对陌生人,一定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这也正是共同体精神的实质所在。“人在情感中,恒只见对方而忘了自己;反之,人在欲望中,却只知为我而顾不到对方。人间一切问题,莫不起自后者——为我而不顾人;而前者——因情而有义——实为人类社会凝聚和合之所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所以有的可以为了对方而忘了自己,有的却会不顾对方的人格而随意践踏?原因其实很简单,是因为前者是发生在彼此非常熟悉的共同体内部,而后者则发生在彼此陌生的社会。这与儒家“以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道德践行方法与共同体精神实有异曲同工之功效。 贾志刚老师在《说论语》[13]中也说 “炫耀武力接近于自取死亡,韬光养晦才能笑到最后。”所以仁才是成功的王道!

2、“礼”如何调整人际关系

社会急速发展的过程中,整个社会结构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人与人之间将从熟悉走向陌生,财产关系将从“共有”走向“自我占有”,人的原始欲望都充分调动起来了。当人性的欲望被激发以后,人的欲望膨胀起来,每个人都更多地想着如何从他人那里获取而不是如何给予,其结果是“人人为己,人人只顾及自身的利益,人们之间关系冷漠,.不再有亲密性了.

这种自私的状态和孔子提出的礼背道而驰,社会这个共同体就不会出现亲密无间、守望相助、服从权威且具有共同信仰和共同风俗习惯的人际关系。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儒家主张“以礼敬宾”,提倡追求人际间的和谐。孔子主张“中庸”“仁爱”,提倡“和”与“礼”,强调通过礼度的教化使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友善对待。 在《论语》中: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般人以柏,周人以粟。曰,使民以粟”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关于这段话的解释我参考了刘雯老师所著的《论语中的处世智慧》一书,刘雯老师做了如下解释:“孔子不满意宰我关于“使民战栗”的解释,因为它不符合德政爱民的思想。但周代又确实是用栗木做的土神牌位,所以孔子不好正面批评宰我,而是从思想方法上来说,既然已经过去了的事,就不要去追究它了。不管这件事本身的是非曲直,孔子这里所表现的,是一种弃而不咎的宽大胸怀。有些东西,我们尽管很不愿意放弃,但为了取得一个圆满的结果,该放弃时还得放弃。放弃过去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放弃心中积攒下来的烦恼和负担。” [15]这何尝不是一种礼的体现呢,孔子教会我们要舍弃不快的过去,这样才能和对方重新开始,建

立新的人际关系啊。

3、 “和”蕴含着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

在论语颜渊中: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回答了子贡问政中所连续提出的三个问题。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起码条件:食、兵、信。但这三者当中,信是最重要的。这体现了儒学的人学思想。只有兵和食,而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这样的国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比如说在城市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对于外地人员必须要以和为主,我们要接纳和宽容他们,他们也才能够去信任我们,其实只有和,我们才可以让城市变得更美好,人与人相处也是一样我们要去追寻一种认同感,不要满腹狐疑,而是信任与理解! 真正的和谐:它决不仅仅是一个小区邻里之间的和谐,也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一定包括大地上万物和谐而快乐地共同成长;人对自然万物,有一种敬畏,有一种顺应,有一种默契《于丹论语心得》[14]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每一个人不同的声音和谐融入到在的集体的声音当中。真正的和谐就是在坚持不同的声音,不同观点的前提下,对于他人的一种宽容,一种融入《于丹论语心得》[14]。“和而不同”就是与道相契合的一种和谐。是真诚的的团结而不是满腹狐疑。国家未来在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也会随之而来,我们的城市化离不开任何一个个体,我们个人也离不开我们的城市.然而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互相关爱、彼此信任、服从法律的权威,在生活中享受和谐的快乐,所以我们要学习儒学的共同体精神,只有仁、礼、和融入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生活,利用好儒学的共同体精神,这样才能达到大同社会,生活也会越来越好了。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16]国家一旦需要就出来做事,所以我们要领会儒学中的共同体精神,与实际相结合,进而使儒学的时代价值发扬光大,做到仁,礼,和,做一个真正的仁者,去爱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在社会这个大的共同体里更好地发挥我们的价值,以及儒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论语?为政》

[2] 《论语?里仁》

[3. 傅佩荣 《论语的智慧》时代出版.20xx年版P85

[4] 《释名》

[5] 《礼器》

[6] 丹明子《论语的智慧》甘肃文化出版社.20xx年版P45

[7] 《礼记·中庸》

[8] 杨 遇 夫《论语疏证》同济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P33

[9] 《论语?子路》

[10] 《论语?学而》

[11] 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光明日报出版社.20xx年版P56

[12] 辜鸿铭 《辜鸿铭讲论语》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P88

[13] 《说论语》 -贾志刚 20xx年版p59

[14] 《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光明出版社.20xx年版P25

[15] 刘雯《论语中的处世智慧》 新青年出版社 2003版P19

[16] 《论语·述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