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得

《论语心得》读后感

作者:于丹 出版社:出版社中华书局

于丹的《论语心得》增加了我对《论语》这部中华瑰宝的理解,通过我的心得体会,和大家于丹的心得体会做对比,发现自己还有很多认识上的不准确,不透彻性。这本书是以一个亲切的视角传递给我们温暖的灰色的大众的孔子,一个大家都需要的孔子,也就是说,在这个多元的时代,我们需要一位最具普遍性的孔子。“正因为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灰色提升着品味,而多彩保证了活力。”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积淀是以儒学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为代表的。“神于天,圣于地”的中国人的人格理想即是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的很多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我们行为的拓展。永远不抛弃,不放弃,在大家所不耻时依然能够遵从自己的内心,在困难贫穷的时候始终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坚信只要努力付出终有一天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于丹老师说孔夫子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是如何找到内心的安宁,我认为论语中的乐感文化是在于强调此岸性,是中国人的本体性生活思维,一个世界,注重经验的积累,不喜玄思、不尚逻辑,乐观豁达;它不是造就匍匐于人格神脚下的子民,而是培育“与天地参”的万物之灵,把人生交给自己,尽管千辛万苦,也乐于眺望未来。相信只要

诉诸前仆后继、百折不挠的实践终会取得长久的幸福。

一个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论语的哲学是强调我们能够有担当的品格,作为担当文化使命的特殊知识分子阶层,我们大学生首先要完成学习的三个境界。开始时文化的厚重,要学习的知识内容之多,使得我们“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再到沉醉于学习当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再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醒悟和豁达。也是于丹老师在文中说的践道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格,忘却一己得失,把自己融入到一个大的群体中去,把自己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所谓成长是内心在历练中逐渐强大,所谓人生归位是把外在的东西变成内心的能量。理想与行动的关系,就如同引线和风筝的关系,这个风筝能走多远,关键在于内心飞愿望,这根手中的线,内心越淡定越从容,就越会舍弃那些激烈的,宏阔的,张扬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静的内心的声音。

我想《论语》这部中华瑰宝,是值得我用一生来体会的,其中的任何一条道理都够我们受用终生,《论语心得》展现的是于丹老师的理解,她说孔子是温暖的,我说《论语心得》也是温暖的,它激发了我的思考和理解。

 

第二篇:论语心得之我见

《论语》一则的再认识

徐中军 150xxxxxxxx

(武安市第九中学 河北 邯郸 056300)

摘要:对《论语》的认识,是随着阅历的增长而不断深化的。 关键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众所周知,中国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多少有点夸张的成分,但儒家经典《论语》是世界名著,则是不争的事实,它博大精深、涵义丰富、意味深长,随便掂出一句,就能令我辈学子咀嚼一生。比如《论语》中有这么一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随着人生履历的丰富,而逐渐加深的。这两句话并不难理解,意思是“光学习而不思考,就会令人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这两句话精辟的论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当我们学习了很多知识以后,就要认真思考,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再转化成我们头脑中清晰的知识系统。如果只学习而不思考,知识是混乱的,没有条理的,不成系统的,我们学起来自然“迷惑而无所适从”;后一句“思而不学则殆”的意思是:如果光学习而不思考,就会精神倦怠而无所得。刚看到这句话时,也没有想更多的事,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忽然钻起牛角尖,想弄清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情形,果然,经过岁月的洗礼,我对这句话有了更丰富的理解。

“学而不思则罔”这句话实际上描述了一种在知识关节点上不能突破,而造成的迷惘状态。在学习中,思考固然重要,但如果光思考不学习,或不具备学习的条件,在知识关节点上不能突破,是会很令人痛苦的,甚至会使人误入歧途、空耗青春,这样的事例,在人类求知史上,不胜枚举。一则最典型的事例,是大科学家牛顿晚年研究“上帝第一推动力”的事。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这里对“上帝第一推动力”有关事项做一简单说明。众所周知,牛顿由于发现了万有引力,从而奠定了近代经典天体力学的基础,他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那就是,绕太阳转的地球(或者说9大行星),最初是谁推动他们绕太阳公转起来的?这个问题提的并非没有道理,试想,地球如绕太阳转,必须有两个力合成:1、太阳吸引力;2、与绕日轨道平行的横向推动力。太阳吸引力,这好解释,就是万有引力;而这个横向推动力,就来的蹊跷,他想来想去,无奈之下,就把第一推动力之手,归功于上帝,就这样,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竟变成了以为彻头彻尾的神学家,竟至晚年几十年,在科学上再也没有任何建树。牛顿的误区在哪里?是他晚年头脑进水了吗?有史料证明,绝对不是,牛顿直到晚年,还是世界上第一流头脑。那问题出在哪呢?其实这个问题早有定论,那就是牛顿这个问题提的太超前了,他那个时代不具备解决的条件。当然,这里面有牛顿认识论上的问题,即在牛顿看来,太阳、地球及九大行星,是从来就有的,某一天上帝的巨手把他们摆好了位置,又在上帝第一的第一推动力的作用下,开始了绕日公转,成了太阳系,直至现在。如果用这种观点来看,就必然导致上帝第一推动力的荒唐结论。可是我们知道,在以后的科学研究中,特别是在康德和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中,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即要从太阳系的形成过程中去寻找第一推动力,从而彻底否定了上帝第一推动力的荒唐结论。上面花费了这么多的笔墨,向说明什么问题呢?很明确,就是想说明,牛顿第一推动力的问题提的太超前了,他那个时代不具备解决问题的条件,再加

上他老人家“特别善于思考”,竟至于使世界上那颗最天才的大脑误入歧途,抱憾终生。这就是“思而不学”的严重后果,是在知识的关节点上未能突破的严重后果。在这里,我要特此声明一点,牛顿先生不是不去学,不是不想学,而是在当时,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实在不具备解决这个问题的条件,即还没有产生解决这个问题的关节点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天才,也跨不出规律的围栏。上面讲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明,思考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辅以学习,不在知识的关节点上不断突破,“思考”最终也会无能为力的,就会出现“思而不学则殆”的困惑。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与思考并重,紧密结合,不可偏废任何一方,这么一个简单明了的道理,竟让我辈参悟了大半生,且以后还要不断地参悟下去,《论语》博大精深,实非妄言也!

《论语》不朽!

20xx年1月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