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读后感

《经济学》读后感

一本书既然能够反复出版、反复修改更新至18版可见其是一部充满魅力和经典传世著作,当然也包括“经济学”是一门不断前进的课程,几乎每3年一版方式来保持它的新鲜性。相信你已经知道我指的是哪本书,那就是萨缪尔森《经济学》。

本并不是我的首选书,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之后,我稍稍翻了几页就决定读后感一定要选择这本书。正好本学期我也修了经济学,看这本书实在是一举两得。

我粗看了几章,着重看了15章比较优势和贸易保护主义。的确,对于一本教科书,我很难用华丽的语言去描述什么。萨缪尔森数学系出生,故常常用图解方程去解释很多问题,觉得自己的理解更清楚了。不过也有可能是学过一遍的关系。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在消费均衡的地方,我看到了所谓的效用最大化。不过要我往后买东西都用无差异曲线和需求曲线求切点,正确、准确地处理好取舍实在是不容易啊。购物中的取舍是最简单最容易判断权衡的,因为相对客观也容易比较。

在权衡取舍,消费利益的时候,人人都会趋利避害,或是两利相权取其重。道理很明确,但很多时候利弊常常交融在一起,让你一时难以明辨;或者利在眼前,弊在以后,让人难以判断;更有甚者,也许由于形势的变化,今天的利到了明天就成了弊?扯远了

说到两优取其重就想到我们学过的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也是经济学中的一大分支。

在本章中详细的图解,尤其是一副独具匠心的绘制了一副特别的世界地图。在图中各国的位置性状还是可以辨认,但版图大小却不再取决于疆土面积,而是贸易份额更是激发了我的兴趣。书中的语言除了详细还十分幽默,用了大量的比喻,使原本难懂死板的内容突然显得如此动人。

书中大多数都是用美国作为举例,让我对美国的贸易状况和历史有初步地了解。

作为新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结合在一起是萨缪尔森的首创。

萨缪尔森的观点有人喝彩,也有人批判。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种理论的引进来说,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对于思想的多样性和学术的繁荣,都是有好处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要通过阅读,不断地提高自己对理论的辨识能力,从而辩证地看待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

原本认为经济学是一个很没有用的学科,尤其是各种函数各种数字符号计算方法看了我就头晕,况且实干家基本是不对经济问题进行考虑的。我想这实在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学习经济学并非是要让你变成一个天才或是经济学家,但若是不学习的话,则命运就很可能会与你格格不入。更何况对于现在危机全世界的经济危机,掌握点适当的经济知识,我也能从自己学到的知识去分析相关的国家政策和举措。

 

第二篇:经济学与社会生活读后感

《经济学与社会生活》读后感

“品味社会生活百态,阅悟经济理论千资”。当我手捧着这本书的时候,这句活深深地吸引了我。带着品味和阅悟的心情,我读完了这本书。尤其是对关于社会保障与医疗保险的章节有一些自己的感触。

日常生活中,我们对生活困难的人总是心里有一份怜惜,忍不住会出于道义伸出援手,这其实是人类的天性。数千年前,我们就有互助互济的道德观念。而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原始形式可能也就是社会救助。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社会救助逐渐发展成趋于健全的体制。

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是人类发展的两个方面,社会保障在此被划入了社会发展的范畴。这种划分表明,社会保障不能仅视为经济政策,单纯为经济发展服务,这是对社会保障的“短视”和曲解。社会保障水平本身就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衡量标准,社会保障是目标(共享、稳定、公正、和谐)而非手段。相反,经济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经济政策更是实现社会目标的手段。

贫困问题与社会保障:贫困是衍生于经济。贫困的致因由个人因素为主导逐渐发展到社会因素为主导,这是需要国家出面解决贫困问题的主要原因。贫困虽然属于经济问题,但简单地增加财富并不能解决贫困问题,而需要通过社会保障等再分配手段

才能实现目标。

社会公平与社会保障:“在平等中注入一些合理性,在效率中注入一些人道”这是阿瑟.奥肯关于平等与效率的精辟论述。就社会保障而言,公平更是它的本质特色。社会保障的公平性我觉得可以理解为两层含义:一是公平是社会保障追求的目标之一,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各项制度安排促进社会成员获得更公平的参与机会,维持社会成员发展的起点公平与过程公平,并缩小发展结果的不公平;二是社会保障制度内在的公平性,在保障范围、保障待遇、保障过程中,社会保障制度安排都遵守了公平性原则。 生产与分配:社会保障属于分配与再分配领域,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可以简单化为“生产与分配”,生产与分配实际上是“依赖与协调”的关系。社会保障正是一种“维护生产效率的同时对收入分配进行合理调节,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的机制。

经济体制与社会保障:主要是指计划经济或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经济体制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不同的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截然不同。如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保险,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保险,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必然具有与经济制度的内在契合性。市场经济成为目前主流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存在的市场失灵痼疾使得社会保障等国家调控政策的存在具有了必然性。市场经济的经济主体多元性、市场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特征也决定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普遍化、法制化、

社会化。应该关注的是,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市场化”到底到了什么程度?只有清楚了这一点,才能设计出与之相匹配的社会保障制度。

经济政策与社会保障:一般认为经济政策的目标是经济增长,但我认为,经济增长只是经济发展的“量”的衡量,发展应该包括“质”与“量”两两个方面。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中有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一是社会保障与劳动力市场,社会保障会对就业政策产生影响;二是社会保障与资本市场,对储蓄、投资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三是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社会保障是公共财政主要组成部分,对其收支差生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