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新生家长如何指导孩子学习、生活

在许多子女新入初中的家长看来,孩子终于长大了,可以松口气了。其实不然,子女一入初中,会产生许多困惑。多学科学习的问题、男女生交往的问题、仪容仪表的问题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让家长和学生倍感困惑,也同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初中阶段,每个孩子都正值青春期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性格塑造的非常阶段。可以说,这个时期打下什么基础,直接影响每个孩子的一生,包括生活方式,学习习惯,个人爱好和兴趣等等。因此,树立正确的培养、教

育观,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一、了解孩子,建立正常沟通渠道。初中阶段,每个孩子都正值青春期发育过程,也是性格塑造的关键阶段,有着非常严重的双面性,在家一样,在校一样,在社会又是一个样。因为面对的人群对象不一样,所处的环境不一样,行为举止也就不一样。教师看到的是一个样,家长看到的是另外一个样,社会大众也许看到的又是一个样,多多少少会有差别,甚至可能会很大。这就给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怎样了解孩子?如何去沟通?

1、由于新入学阶段,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形成,而且影响其形成的不良因素非常复杂,不可能仅仅通过学校教师的言传身教就可以完全排除。这就需要每个家长投入时间、精力引导每个孩子。与教师广泛沟通,了解学校所处的大气候,大氛围,从正面入手,积极引导孩子,做孩子的心理疏导员。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大了,该自立了,应该学会自己处理一些事物。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上小学的时候,许多事情都由家长一手代劳了,孩子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完全独立,而且他所遇到的事情也并不复杂,也不用考虑太多的后果,影响。而到了初中,所有人把他们都当成了大人,一时之间,许多孩子还不能习惯这种生活方式上的改变,造成心理压力突增,非常容易出现原来不

应该出现的心态问题。

还有许多家长忙于工作,忙于赚钱,不想听子女的倾吐,认为那是毛孩子鸡毛蒜皮的事。这样就丧失了了解子女、引导子女最重要的一个渠道。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心事,对任何事情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家长要学会时刻关注。家长要学会从心理上的辅导与疏导,从孩子的言谈举止中慢慢体会,并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对于孩子无法理解的事情,自己一时又难以解答的,可与教师联系,一起疏导,不给孩子留下心理方面的障碍。

2、学会倾听,学习与子女平等交流。父母和子女之间总会有所谓代沟的。在初中到高中阶段,是子女容易产生叛逆的一个阶段、逆反的一个阶段。子女生理发育迅速,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从各种媒体接受了很多信息,有自己的主见,但也常常过分地自以为是。家长要学会倾听子女心声,学习与子女平等交流。如果子女到了中学阶段还愿意有什么事都与家长交流,那家长就成功了一大半了。只要子女愿意与家长交流,有什么问题都能够得到比较妥善地解决。

3、除了与子女沟通交流外,如果家长与教师之间缺少沟通、交流,后果也不堪想象。因为孩子们有许多事情是不被家长、教师所了解的,没有沟通交流,就无法掌握更多所不被家长或教师掌握的信息,无法做到因材施教。由于个别家长因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不愿意与教师沟通交流,甚至一个电话也不愿意打,所以,只是听子女回家后的表述,对一些发生在子女身上的事情产生了偏极的想法。家长的考虑其实是多余的,每一名教师都希望通过与家长的配合解决存在于学生身上的实际问题,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早解决。绝对不能因为孩子犯错误,就不愿与班主任沟通。许多家长爱给自己找借口,因为孩子的事情也不愿在众人面前低下头,承认自己教育缺少好的方式方法,而是一次次回避。当家长的借口多了,其实也就是在放弃自己对孩子教育的义务,最终买单的一定是痛苦的家长。家长不要有所顾虑,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不能圆满解决的,一定要与班主任或学校及时联系,广泛征求教育意见,做到有的放矢。

二、学会正确处理发生在子女身上的问题。在处理子女教育问题上,家长往往有两个错

误的倾向,或者是完全偏袒子女,不信任学校和教师;另一个是完全信任学校,信任老师,不信任自己的子女。当然前者多一些。

1、现在的许多孩子在家享受着不一般的待遇,因此在处理问题和分析事情时往往都以个人为中心,经常说别人错在哪里,过分地指责他人,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开脱。当子女在学校与老师、同学发生冲突矛盾的时候,父母既不能无原则地偏袒子女,也决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就站在学校老师的立场上批评子女。要替子女设身处地着想,要学会倾听子女倾诉,实事求是地了解情况,如果确实是子女的错,也要心平气和地帮助子女分析,如果不完全是子女的错,更应该心平

气和地与子女交流,找出解决的方法。

2、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许多家长告诉我,我家孩子从来没有撒过谎。这话太过于绝对了。初中生已经基本上学会了分析事情、解决事情的方法,但存在着主观盲目性。表述清晰与否,词语是否达意,是否正确传达了学校、教师、同学的真正意图?这也正是一些问题、矛盾产生的根源之一。要知道,许多孩子在家和在校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在犯错误之后,往往和家长说的时候,把自己的问题推得一干二净,把教师、同学说得一无是处。一旦孩子在学校发生问题,老师第一时间都会与家长联系。但是不同的家长处理问题的方式不一样。学校与您沟通是需要家长来校处理解决您孩子在心理、思想上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制造矛盾,想害您的孩子。个别家长在孩子出现问题后,不是自己来学校,而是找来许多关系户、熟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不是正确地去批评、教育孩子。再往后,可想而知。孩子做错事情并不可怕,因为他们都是未成年人,但一味地袒护,这就是在伤害您的孩子,家长向孩子传递了一个不良的信号,不管你多差,有我呢。这种错误信号的传递给您的子女带来了恶劣的影响。这时,在孩子心中那些人性中的一些阴暗面便会因此而扩大化。一旦再有矛盾发生,您的孩子就可能学会这一套,背着家长找所谓的?哥哥、姐姐?来学校解决问题。家长一定要嘱咐您的孩子,有事找家长,找老师解决,不要逞一时之勇,图一时之快,解一时之气,失一生之幸福。借助校外力量解决校内问题只能使问题再次扩大化。而且校外力量的渗入,对学校的影响、对班级的影响、对学生个人学习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后果严重的可能直接导致

您的孩子走上错误的道路。

三、积极为您的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1、给孩子多大的学习空间,营造什么样的学习氛围,非常关键。个别家长可能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了孩子,我太辛苦了,钱也花了,课也补了,饭也送了,孩子自己学不好,我有什么办法?你看人家,有些家长麻将天天打,孩子也没人管,可孩子学习却非常好,可真是幸福啊。其实,有些家长在孩子早期教育过程中,已经通过幼儿、小学教育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个人抗干扰能力非常强,自主学习能力也强,所以家长才可以做到如此的“潇洒”。在初中阶段,用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您的孩子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所在。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就不怕孩子学不好。家长如果能够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免受各种主观因素干扰,那您的孩子成长的道路一定会一帆风顺的。家长要从各方面保证您孩子的学习空间,给孩子公平的学习氛围。

2、良好的学习氛围需要家长以身作则。子女身上反映出来的问题,往往都是父母教育方式的问题。家庭是子女的第一学校,家长是子女的第一老师,如果父母亲自己平常言行起坐,不能起到正面的示范作用,自然无法要求子女,父母亲的话也就没有权威。调查表明,绝大部分好学上进的学生,都出在父母本身热爱学习的家庭。这不是说父母一定要天天读书。学习可以是各种不同的文化爱好,父母和父母的朋友圈子都有爱好、有文化品位和追求,子女就比较能够发展起上进心。当然,许多父母本身教育程度不高,但子女也同样好学上进,这类家庭往往父母言传身教、为人正直、勤奋,有良好的道德,使子女明白好好学习是自己的

准则。

3、如果有时间的话,家长应和孩子一起学习,这些习惯的养成是用多少钱都很难打造出来的。现今社会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理念,我们每个家庭也应创建学习型家庭。中国有句老话叫:活到老,学到老。每一位家长都要树立家庭学习观,人人思进取,人人求进步,重视学习,视学习为家庭兴盛的第二生命。

4、每位家长还应做好教师的帮手,家长有时间、有能力的话,一定要好好检查孩子的作业,看看书包,与孩子坐下来交流交流感情,无非是传递一个信号,我非常关注你的学习、进步与成长。有个别家长自己管不了,怎么办?过于盲目地崇拜家庭教师,招生办班补课,招住宿生等等,把一个原本只是学习差一些的孩子送到了补课班里,送到了别的所谓的教师家中,太过于相信他人。这些办班的、招生的目的非常明确——挣钱。管严了,孩子不来,管松了,孩子高兴。干脆,睁一眼,闭一眼。许多孩子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毁了。

5、通过人际关系交往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家长在人际交往上应鼓励孩子善交友,交益友,不交损友。不能因为是亲属或朋友,而不好意思,虽然行为举止不良,也一样交往,影响您孩子的健康成长。?孟母择邻?的典故就非常有教育意义。现在的青年人自制力很差,尤其处在不能明辨是非的阶段,有不良习惯、倾向的人员尽量不去交往。给孩子找一些在学习、生活上对他有帮助的同学帮助他。

初中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关键的成长阶段,性格特点是似懂非懂,迈好初中第一步,顺利渡过初中阶段,是每一位家长的心愿。因此,家长必须要与学校、班主任老师、科任教师积极配合,顺利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积极参加家长学校,认真开家长会,都是家长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

 

第二篇:关于初中生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学习的几点思考

关于初中生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学习的几点思考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又是学习生涯最为重要的阶段。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个性品质,关系到学生今后成长、成才与发展。下面我就个人如何引导孩子学习,培养孩子学习习惯方面谈几点看法:

首先,家长要尽可能多争取时间在孩子身边陪他学习。现在的孩子,往往都是独生子女。在他们放学回家以后,缺少玩伴的同时,也缺少共同学习的伙伴。所以,家长应该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做孩子的玩伴和学友。假如能为孩子做一些学习指导当然更好,如果不能帮助孩子解题和答疑,能与孩子分享完成作业以后的快乐,哪怕一点嘘寒问暖,对孩子也是极大的帮助。我们家孩子从小就有给爸爸出难题,以难倒爸爸为荣。这一点,我很乐意被难倒。因为孩子出难题以及跟孩子一起解难题的过程,既是学习,也是父子间情感交流的过程,实乃天伦之乐!

第二,避免强迫和奖励式的学习。孩子从小学升到初中是一个很大的转折点,初中这个阶段也是孩子性格成长的重要阶段,存在很强烈的叛逆心理。另外,孩子们童年、少年阶段,需要身体、心理等负面适时得到放松。部分家长为孩子们的课余时间安排了大量的课外补习班,最要命的是强迫孩子学习他本来就没兴趣或没特长的科目,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对课外补习班的厌倦,从而影响了孩子课内课程学习的质量。对孩子奖励式的学习,在某个阶段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学期或学年取得优异成绩或成绩有较大程度的提高,给孩子适当

的奖励(如旅游、购置学习用品等)是好的,但是没有目的的奖励,只会加剧孩子的功利心理,对培养孩子学习的内驱力并无效果。

第三,要勤于阶段总结。总结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只有把好的方面继续保持,不足的地方及时弥补,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及时得到修正。初中学习,难度比小学阶段增强,作业量明显增多。如语文学习,需要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包括精品小说、名著等);数学学习,需要做大量的练习题问题;科学学习,必须在阅读的基础上,深刻领会原理和解题思路,再配合一定量的课外习题训练;社会学习,一方面要记忆,另外更需要观察,了解诸多社会现象以积累自己的知识面。所以,任何一门课程成绩优秀也好,考砸了也好,都有学生自身潜在的原因。孩子取得一点点进步,做家长的都应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感受成功的喜悦;孩子考试失败了,也别急于指责和批评,关键是要找到失败的原因,并加以改正。只有勤于总结,才能取得常胜。

第四,多给孩子一些玩的时间。孩子一天或一周学习回来,需要一个及时解压的渠道,游玩或孩子们聚会就是很好的方式。我身边的朋友有的会在周末或假期经常带孩子出游,我觉得这是一个能够让孩子培养乐观心情,增长眼界,拓宽视野的好方法,可以让孩子不局限在一个小的生活圈,从而更加渴望丰富的生活,而不是沉沦电视或网络游戏。欣赏景物时许多自然现象也会引起孩子的好奇,父母在这个时候引导可以很好的使孩子对科学产生爱好。另外,周末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聚会的空间,也是一种学习。孩子们一起,可以探讨学习的方

法,分享一周所得,哪怕发发对老师、家长们的牢骚,也是很好的解压过程。假如做父母的不嫌弃,可以在周末、假日多组织孩子们搞小型的家里聚会,家长们只要为孩子们做一些好饭好菜即可。

第五,注意与孩子交流的方式方法。初中阶段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阶段,虽然他只是个孩子,但是他已经拥有自己的思想,他与父母应该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如果在这个时期父母不加理解,常常对孩子提出学习上的要求,或者针对成绩而过分的赞扬或者批评都是会造成孩子性格缺陷的因素,如果心理上产生排斥或者压力过大不但对学习不感兴趣,更严重会影响心理的成长。所以,家长跟孩子的平等交流很重要,切忌做父母的高高在上对孩子指手划脚,或粗鲁甚至体罚。比如,家长想了解孩子们一周的学习情况,与其问孩子“这周学得怎么样、考得怎么样”,不如问孩子“这周你快乐吗?”在当孩子回答快乐或不快乐的同时,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然后家长悉心地与孩子分享快乐或为他排忧解难,一定会收到另外一种效果。

当然,教育孩子,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方法很多。做家长的首先要审视我们自己,有多少时间陪伴孩子?有没有做到以身作则?有没有真正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和学习心理?另外,如养成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多参加体育活动(如饭后带孩子散步等)、督促孩子作业“限时”,提高阅读和作业的速度等,都是好办法。

(205班郭宇城家长 郭华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