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二年级数学下册反思

教学反思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统计的相关知识,知道在统计时要先收集数据,而收集数据有举手、起立、画记号等很多方式,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还知道收集完据后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将数据进行整理记录填入的表格叫做统计表。统计表可以告诉学生很多信息,并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设计了系列收集整理数据的活动,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掌握了简单的书面记录统计结果的方法,但还需要熟练运用这些方法。

教学反思

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采用画“正”字、打“√”、画“○”的方法,其中采用画“正”字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一定要注意一个“正”字代表5个数据。同时统计表可以帮我们分析和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课堂上我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统计,记录,然后用语言描述。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时一定要以统计的数据为依据,并能够根据数据提出问题,教学效果良好。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没有把教学目标仅仅局限在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上,而是着眼于让学生感受统计问题的产生,体验统计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首先,通过学生自主提出想知道的问题,引发统计的需要,这种需要很自然地转化学生经历统计过程的内在动力。其次,我又试着在教学的安排上做了一点尝试。 具体细节:在填统计表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报数我填写。我的想法是: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更具体更直接的看到图表的制作过程,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下将知识内化。但也有让学生独自完成的学习活动,我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到自己也能行,感到只有“动手又动脑,才能有造。” 单元教学反思

在本单元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生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反思本单元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1、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本单元的教学以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为主线,创设了统计我们班同学看电视情况、视力情况、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情况等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凭借生活经验,积极参与探究学习活动。实践表明,学生对情境中的问题很感兴趣,能主动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整堂课学生能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2、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新课标要求老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发表自己的见解,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在统计班级学生看电视情况、视力情况、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情况的环节上,主要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组长组织登记,每个人独立完成统计图和统计表,学生在合作中分

享着互助与竞争,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彼此的交流中,相互启发,互相学习,开拓了思维。3、巧设情景,体验生活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教学中,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情境,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生活数学。如在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情况时,有的学生认为自己会根据自己的喜爱有所选择,有的学生认为各种蔬菜平均分,有的则会通过统计表获取信息,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景,让学生探究新知,学会合作,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 平移和旋转

平移和旋转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如 拉抽屉、国旗的徐徐上升、螺旋桨、风车的旋转等,孩子的脑海中储存着大量的平移和旋转的具体表象,如何将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平移和旋转两种不同运动方式的理性认识?

在教学中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习结合实际,在教平移和旋转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直观的演示,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拿一个身边的实例 让学生充分感知平移、旋转的现象。“平移与旋转”中升旗、房子的平移等等,使学生感受到平移、旋转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在动手操作中,认识平移、旋转,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在课程安排中不仅使学生加深体验图形变换的特征,提高动手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创新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旋转是一个教学难点,学生在学习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旋转方向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利用直观演示让学生获得新知。教学中要求我们老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学习素材,把学生带到生活中去感悟数学、体验数学、做数学。课的导入是动态出示学生喜闻乐见、亲身经历过的游乐项目:小火车、观缆车、摩天轮、大风车、滑梯、转椅,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在学生认识了平移和旋转现象之后,我又启发学生寻找生活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如:司机开车转动方向盘师旋转;开抽屉是平移;拉拉锁是平移;直升飞机的螺旋桨是旋转;钟表上的针在旋转等,巧妙的拉进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了平移和旋转的特征。实际教学中,老师还借助推拉窗户和拉窗帘的对比,帮助学生理解了平移是物体整体的移动,平移过程中,物体的形状、方向都不发生变化。

判断图形在方格纸上开始位置至终止位置间的平移格数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学生常常为认为两个图形中间空了几格,就是平移了几格。新课程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对于数一个图形平移的格数,学生是很难想到只要去数某个部分移动的格数就可以了。因此,教学中,将问题情境化,童趣化,很

自然的把学生的注意引向了点的移动。通过两个点平移的距离相等,启发到船上所有的点平移的距离相等。发现:看一个图形移动多少格,只需看某个点移动了多少格。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为此,本节课重点也就是建立1克、1千克概念过程,

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让学生掂一掂一个重1克的图钉,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内容分层细化,让学生亲手掂一掂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具体物品。通过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系列活动,充分感受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实际重量。再利用盘秤验证出1千克就是1000克。让学生在动手体验中,准确建立概念。

学生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1个图钉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学生将自己熟悉的书包、数学书、铅笔盒,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

平移和旋转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充分利用生活情景图,使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游玩项目运动情况的不同,而后在进行分类从而探究平移和旋转现象。其次在探究平移距离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在格子里移房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找出容易出错的原因,这节课中有几个地方处理不当,在学生举出教室中的电风扇、门、屏幕、窗户的运动情况是,我并没有强调推窗户是平移现象而窗户本身不是。

万以内数的比较大小的教学反思

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学生是有经验的.一方面,他们在以前学习10以内、20以内、100以内的数、千以内数时都比较过数的大小.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多次接触甚至亲自解决过这类问题.这节课,主要让学生探索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比较数的大小是有现实意义的.教学时,应创设情境,尽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基础,让他们在把旧知识和已掌握的方法迁移应用,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总结出比较数的

大小的方法.

万以内数的读写法教学反思

大数的读写法一直是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部分学生掌握得不是很好,在实际的读数和写数中总是出现错误。

在新授课中我是按照这样的程序教学的:先对照数位顺序表分别读和写数,再丢开数位顺序读和写,由学生比较两种方法,讨论交流并理解读写数中应注意的问题。这节课的效果评策中,我发现学生在读万以内数时,一小部分学生没有对齐数位表读,写中间有两个0的数时往往会漏掉一个。

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反思

对二年级学生来说,万以内数已经是比较大的数了。他们在生活中接触大数的机会不多。但是,学生经历过百以内数、千以内数的学习,积累了一些认数的经验和数的知识。

在教学中只要充分利用好教具和学具——挂图、小方块、计数器等,就能帮助学生很好的学习万以内的数。

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实践的活动过程,注重问题的探索性,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知识。学生在数小正方体的过程中,逐渐理解10个10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展现学生的思维方法。

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本节课考虑到学生已有了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经验,所以总体教学思路是: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新课的导入和展开都先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探究。这样设计,一方面使本节课的重点从学生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调整为学生自主发现规律,总结方法;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探索发现出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规律,总结出方法,最后让学生自己任意写数、猜数比较,在开放的、有梯度的练习情景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想象和创新能力。

本节课让学生讨论位数不同、位数相同两个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及任意写数、猜数比较等教学环节中学生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和见解,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让学生利用小棒摆飞机。数一数用了几根小棒摆出一架飞机?要求这些小棒的根数是老师的几倍,其实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5,所以用除法计算,让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的特点,不但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富有吸引力,而且可以把难以理解的问题或事物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然后再让学生联系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在这个课题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学生比较难理解,而且“倍”的概念学生有时候是很模糊的,我们可以把这句话转化成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再说明算式的意思,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均分及牢固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之上而开展的,对于班级中中等以上的学生单纯的一道除法算式已经不足于引起他们的课堂学习兴趣,本课的教学,我创设了“六一”节为老师布置教室这样一们数学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对已有的数学条件进行分析理解,从而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用已有知识去解决。在理解的过程我又注重让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口头表达,用“把什么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把什么平均分,每份是几,可以分成几份?”这样的句式去理解除法的意义,学生容易理解与掌握。

在课的开始,本人采用了原始的口算卡来复习与检测学生的学习基础,结果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也正是有了这一基础,才能得以提升。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低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听故事,上课初,我则创设情境图“猴妈妈分桃”,我们一起去那里看一看的故事情境,将学生自然的引入了新课的学习。同学们在根据故事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

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

问题来自于学生,变接受式学习为自主探索式学习。对于书上提出的三个除法问题,我这节课不是由教师直接提出、罗列出来,而是由学生自己根据故事情境的信息提出来的,问题来自于学生,这样就变接受式学习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究式学习。

平均分的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从创设现实情境入手,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食品,按小组进行合理分配,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参与的愿望。在分的过程中,各组自由选择物品,思考怎样使每组都得到一份,通过具体分配感受同样多,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让学生说分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参与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更好地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操作,使操作成为学生创新的源泉,让新知在操作中产生,让创新在操作中尝试。尽管有的学生操作不规范,表达不够准确,但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平均分的特点,在操作中发挥了自己聪明才智,尤其是在操作中体现了自己的主体作用。

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大多数学生已经知道,但也有个学生不是非常清楚,认为先加后减,先乘后除。所以本课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下面两个步骤进行教学:

1、让学生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13+29-15=”等加减混合的综合算式 ,说说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主要说清运算的顺序。通过学生个别说,自己说,同桌说的方式理解同一级的运算顺序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的。

2、通过主题图,例题让学生学会审题,从图中找到信息和问题,分析信息。如:例1求下午图书阅览室有多少人在看书?让学生理解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每一步运算所表示的意思又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思路引导,达到大多数学生理解每一步的运算含义,来提高学生的

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掌握统计运算的顺序,我也是经过了认真的思考,采取了以下做法:

1.教学生明白综合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应更形象化!我做了5个小人,代表“+、 -、 × 、 ÷ 和小括号”

2.教师讲解示范脱式计算的格式:等号写在算式下靠左点,先算的算出结果落下来,不先算的连同运算符号直接落下来,然后依次计算。

3.巩固练习多,熟能生巧。课前复习只有加减的混合运算的顺序(已经学过),从而导入只有乘除的混合运算,更容易理解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课下作业时出现的错误:

1、混合运算顺序掌握较好,不过书写格式不规范,等号依然写在算式正下方,不太美观。

2、同级运算虽然很简单,但是有些学生还是会从右算起走,通过批改发现,有些觉得右边的计算简单就从右边开始,或者加号在右,减号在左而从右边开始。所以同级运算顺序还应该多强化。

3、个别同学错误还是出现在马虎上,抄错数和运算符号,导致计算结果的不统一。

4、少部分学生在讲了第二课时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和同级运算顺序混淆,为了区分,我参考了别人的做法,给他们打个比方:加、减法是一年级的时候学的,我们叫1级运算,乘、除法是二年级学的,叫2级运算,加、减法是朋友,是一级的,乘、除法也是朋友,但是他们比加、减法更高一级,级别高的就先计算,级别低的就后计算,同级别的运算就看谁站在前面,就先算谁,左为前,右为后。

经过辅导和批改作业,针对孩子们容易错的地方,我总结出了脱式计算三部曲:

第一步:找出先算哪一步。画横线,写得数。(运算顺序清晰明了)

第二步:在综合算式下靠左一点画等号,再在等号后写上再算哪一步的算式。 第三步:和上面的等号对齐,再画一个等号,写上第二步的计算结果。

相信有了这个“三部曲”后,总的来说效果还可以,大部分同学都能正确的掌握脱式计算的方法、格式和顺序。相信在后面学习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和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有了三部曲的帮忙,孩子们会很快的掌握和运用。

《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

轴对称图形时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图形。通过轴对称图形的学习,学生既可以了解轴对称现象在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又能提高数学欣赏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难点是掌握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点空间观念,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轴对称现象的事物很多,也为学生奠定了感性基础。

教学本课,我的不足之处有:

在备课时,为了追求课堂的高效,一直想方设法尽量不让学生动手操作,忽略了对轴对称图形定义的理解,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没有办法很科学地回答;同时,也因为追求简单,所用的操作材料简单(一张长方形纸张),但是由于长方形有多种折法,它的对称轴也有2条,不利于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反而对学生的感知造成了干扰。这是我所没有料到的,感觉十分可惜。

反思后,我觉得在课上我要讲解清楚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它的特征,这样才懂得判别方法。所谓轴对称图形,是指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要加强学生的理解,就需要让学生去动手操作。在操作前,要先让学生明确要求:1、对折指的是对折一次;2、直线两边的图形中,两边不仅指左右,还可以指上下等等方位,所以在学生有问题时,要让学生明白,对折不仅可以横着折,还可以竖着折、斜着折;3、

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完全重合,也就是对折后,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一样,可以完全重叠在一起,没有多出来,也没有少。

所以,在明天7班上这堂课时,我决定对教学设计做些调整。环节如下:

一、展示民间剪纸艺术图片,让学生欣赏,并简要说说特征,激起兴趣。

二、让学生动手操作,剪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三、展示学生作品,总结特征,揭示课题——轴对称图形。

四、寻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指出对称轴的位置。

五、利用特征判别一些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有余数的除法》课后反思

二年级 数学 李晋霞 4月9日

今天,我在二(1)班讲了一节公开课,其实上也是一节随堂课,课题是《有余数的除法》,准备的不是很充分,讲的不是太好。

《有余数的除法》是从三年级上册调整到二年级的下册,是新课改后二年级新增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孩子们借助动手操作活动理解余数、有余数出发的含义;在对比发现中明白余数和除数的关系这两个目标。为了达成目标,我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

从学生熟悉的平均分(表内除法)入手,经历了两次“分梨”的动手操作,让学生明白了在平均分时正好分完可以用除法(表内除法)来解决,接着让孩子们在分的过程中发现存在着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就要运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借此引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及意义,既引出课题,又达成了目标1。接着我让看孩子们进行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小棒摆正方形,完成表格,孩子们很容易发现:每组把小棒平均分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剩余,

一种是有剩余。学生从“小棒”开始感知“剩余”,然后汇报交流并在黑板上一一写出算式(孩子们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引导孩子仔细观察板书的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不难得到余数小于除数,从而达成目标2,最后让学生猜一猜老师要用袋子里的小棒(数量不确定)摆5边形,如有剩余可能剩余几个,更好的巩固了余数小于除数这个知识点。这就是我这节课的整体思路。

由于备课不精,课堂上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

1、如果能提前告知孩子制作6、7个水果图片会更好,让每一个孩子都摆,每一个孩子都体验到余数的产生过程。

2、在第二次分梨后得到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后,先认识余数,之后能领着孩子们多读几遍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会更好。

3、在小组操作中我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没有说清合作学习的要求就让孩子们动手操作,如果我把合作学习的要求显示在课件上,让孩子们先看清要求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样才不会让孩子们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4、由于是第一次大胆地尝试让孩子们小组合作,问题很多:回答问题没代表、合作学习没分工。所以整体上显得有点乱。

《用除法解决问题》课后反思

二年级数学 李晋霞 3月6日

星期一,我在二(1)班讲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用除法解决问题》,这节课主要是让孩子们会用两种给不同的“平均分”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掌握解决无问题的一般步骤:审题分析(找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列示计算(带上单位)------检验----口答。这节课我是这样想的:我设计了“复习一组、新授一组、练习一组’的的课堂学习程序。具体是:第一组,复习两道典型的关于“平均分”的问题,一是,“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和6个苹果,每几个一份,可分成( )份”让孩子们在分一分,圈一

圈的活动中明白解决此类问题要用除法。第二组,在复习的基础上引出新授的两道解决问题“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和 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在讲解中引导孩子把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和数量关系弄清楚,把问题转化成“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和每几个一份,可分成几份”的形式,从而明白要用除法。第三组,练习,集体分析一道,独立再做一道,很好的巩固了用“平均分”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这样的设计,我觉得挺好的,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课堂上有很多的问题:

1、课堂上出奇的静,面对老师的提问不踊跃回答,总是那几个同学回答。也许是我的评价语言单一吧。

2、我只顾着播放课件,跟着课件分析引导,但是把板书给忘了。这是因为我对课件内容先后顺序不是记得很自信,再加上对多媒体不能熟练运用。

3、没有小组合作,因为我担心怕组织不好。所以就抱着“宁愿没有,也不远弄砸。”的心态放弃了。

4、给学生分析的太细而占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下我认真的去分析原因,找不足,发现还需要改进。觉得这节课应这样上会好一些:

在新授环节,教学例1时,可以让孩子跟具题意画一画,分一分,这样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然后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题意,(先读题目,再找数学信息和问题),接着,让孩子说出解决办法并说出原因,最后验算口答,总结解决问题的做题步骤,对于例2就可以放手让学生用学会的解决办法自主探究,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

1、重视情境的创设 “数学源于生活”。课堂上再现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中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情境的创设也能促进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利用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感悟与理解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与

合理性。

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体会,逐渐学会,学习思辨,掌握技能。

2、突出算理,分清运算顺序。学生刚学习两步计算式题时,对运算顺序较难理解,往往难以灵活运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明确算法。第一个问题,在学生列出分步算式的基础上,引导把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使学生体会综合算式的含义,并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尝试计算,理解运算的顺序;第二个问题,则引导学生直接列出综合算式,帮助学生联系数量关系理解其运算顺序。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注意新知与旧知的矛盾冲突 。第一个问题解决“乘加混合”,学生还是习惯地从左往右,但第二个问题“乘减混合”,显然不能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有的认识组织产生认知冲突,抓住这个时机的运算顺序的教学 坚持让学生在列出算式后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注重了思维的表述,又让学生明白要先算乘法的道理。注意对同类题的比较,通过比较归纳出含两级运算的计算顺序,有利于学生掌握。

3.重视对错误的诊断及矫正 。教学中重视学法指导,尤其是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辨析。学生出现的错误主要是(1)格式问题:等号的对齐;(2)运算顺序:学生在理解了运算顺序之后,有些前面是减法、加法后面是乘法的混合算式,学生往往是将后面的结果写在前面。通过(1)强调算法: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2)针对出现的错误情况展示,进行纠错。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2014-03-05 20:08:05)转载▼ 分类: 教学反思

对于学生的认知难点进行仔细设想,站在学生的角度多思考一下,对于平均分的意义,要从学生的思维进行解剖,这样学生好接受,才是真正的难点突破。尤其在提问语的设计,应该要从“小”入手,还要多考虑学生会出现怎样的状况;然后,对于课前的准备工作尽量做细,就是做好充分准备,准备好学生的学具和教师的用具;对教材的把握:无论全课的设计和全课的流程,都要紧紧围绕重难点展开设计,可是生成的东西要事先做好预设,吃透教材,让所有的环节都围绕本科的重难点;最后就是对整个课教师不仅要心中有数。因为这节课上下来,我都觉得不熟怎么能上好呢?另外对于学生的发言要善于总结和引导到本课所学的知识,真得好好加油。

存在以下不足:对教材深刻的理解不到位,应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在谈到“刚才老师发现,你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种分法。那你们能根据每份分的个数相同与不同,把这些分发

分成两类吗?”让学生多说说自己理解的分类依据,为什么这样分,然后请学生总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