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做不抱怨的教师》有感

读书心得《改变,从不抱怨开始》

梁村中学 曹连军

社会快速发展,使人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经济的腾飞使人人都想通过货币实现自己的价值。而我们教师拿地是固定工资,十几年前吃皇粮的那种优越感正在慢慢消失,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一年的工资还赶不上社会上有些人一个月的收入。并且社会对教师有严格的道德要求标准,许多事情别人做很正常,而我们教师不能跃雷池一步。工作受学校束缚,生活受舆论法律约束,情绪受学生影响,收入受条件制约。诸多的限制使部分教师逐渐养成了爱抱怨的习惯。抱怨社会不公,抱怨单位徇私,抱怨同事不够友好,抱怨学生不够聪敏??等等。逮到什么抱怨什么,互相影响,破坏了学校工作氛围。人际关系也陷入恶性循环。殊不知抱怨其实是一种懦弱的表现,是一种心理疾病。摊上抱怨的人们,忽视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忘却正确处世的方法。做许多事颠倒黑白,严于对人宽于律己,缺少换位思考,不会善待他人,甚至是自己的学生亲人。以恨对恨,心里缺少阳光。 试想一个学校,如果教师的身心健康得不到保障,很难说能培养出好学生来。教师的引领作用很重要,如果教师带着情绪走进课堂,必将导致教学效率下降,教师的应急机智低,当课堂上出现意外情况时,很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而问题的出现反过来又会加剧师生的负面情绪,矛盾若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势必造成难以弥补的错误。教学上的阻力会越来越大,影响课堂的发挥,使授课失去原有的色彩。带着这种负面情绪走到哪里都是阴影。制约家庭的幸福,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实际上每个爱抱怨的教师都面临这样那样问题的困扰。可悲的是有些教师没有认识到如何跳出抱怨的沼泽,摆脱重重束缚,向前迈开轻松的步伐。所以我们应该正视压力,承认它的存在,找到正确应对的方式方法。其实,压力是一把双刃剑,如能克服教学生活中的压力,那么我们的工作能力将会得到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将会加强。一点点压力都没有的人,生活也不一定会精彩,他生活的轨迹一定会走向怠慢和没落。承受适当的压力对人的发展进步是有帮助的。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过上更好的生活,就必须面对常人不能承受的压力,就得像古罗马角斗士一样去勇敢地面对它,战胜它。教师也是社会中的人,没有一位教师甘愿碌碌无为,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自怨自艾只会让个人的处境更差。若想活

的精彩,活出自我就要学会接受压力的鞭策和折磨,放弃抱怨积极行动起来。教师应将工作上的压力当作一种学习和锻炼,在工作的闲暇中不断充电,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多为学校做力所能及的贡献,人生才不会空洞,生活才会有希望。因为工作不仅仅可以使我们得到维持生活物资,而且它可以让生活变得充实,日子过得安宁。正因工作对每个人如此重要,所以我们没必要抱怨单位领导的苛刻与不公,这些都是工作的一部分,任何人都不能回避,领导也必须面对重重矛盾,更何况我们普通百姓呢?何必耿耿于怀呢?

生活上不要处处与别人比较,否则你永远得不到满足,因为别人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幸福。贫穷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加倍努力贫富也可以互相转化,只不过沉溺抱怨的人忽视了拼搏,变得麻木自卑,以至于丧失生活的信心。其实富有不仅表现在金钱物质上,还体现在有无健康的体魄和心理。乐观的态度,健康的身体也是不可缺少的财富。即使一个生活并不富有的人,如果保持一颗清白而善良的心,也可以活的高贵自由。何必仅仅抱怨工资低呢?为什么不多想想自己身负的责任和义务呢?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大教育家叶圣陶每日四问自己。我们之所以显得卑微是不是把圣人的教诲抛之太远了呢?

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应该放弃抱怨,积极投入到新课改行动中去,不断学习,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积累,以高涨的热情对待每一天的工作,每一位学生。把自己的爱心激发出来,奉献给国家和社会。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爱,帮助学生走出学习的困境,用激情去和学生一起创造崭新的课堂。把轻松,快乐,幽默变成教师的化身。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精神家园。同事之间紧密团结,互相尊重,多欣赏别嫉妒,多忍让少报复,把学校变成一个和谐的大家庭。让我们从不抱怨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过好每一天。

2014.10

 

第二篇:读《做不抱怨的教师》有感

读《做不抱怨的教师》有感

化龙镇中心小学 许秀云

我们镇教育指导中心,为了培养全镇的教师们多读书、爱读书的好习惯,最近为我们推荐了一本名叫《做不抱怨的教师》的心灵励志书。这本书是《做不抱怨的教师丛书》的第一本,它从八大方面向我们传递了“抱怨不如改变”的生活理念。书中很多的案例和故事中的观点和道理,我都非常赞同。

也许,有些人认为:抱怨是为了发泄自己对事情的不满;抱怨是为了让自己透透气,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但他们却没有意识到:抱怨越多,你想要的东西就会离你越远!因为:抱怨是一种语言而不是行动,当一个人过多地被语言困扰的时候,他会失去行动力。这个世界上的快乐、对社会的价值、对他人的承诺,其实都体现在行动上。爱是一种行动,善良是一种行动,慈悲是一种行动,这一切靠抱怨是无法实现的。

从教十多年,听得最多的抱怨就是抱怨学生:这么简单的题目就是不会做;这么简单的一个知识,讲了几多遍还是做不到,真是差死了!这个学生为什么老是不能专心听课??其次就是抱怨家长:没有监督孩子做好作业;没有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再来就是抱怨学校工作多、压力“山”大等等。因为抱怨多,而又不能改变现象,所以幸福感下降,整天闷闷不乐。常言道:世上事,不如意十常有八九。生活中,工作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顺或不公,如果没完没了地抱怨,不但改变不为现实,还在浪费着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会影响我们周围的人,使亲人和朋友也遭受伤害。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真的拥有一个阔达平和的心境,摆正心态,化消极为积极,可以拥有一个乐观开朗的心态,放下所有的不满、失望。为什么不将抱怨的精力用来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这不是更好吗?

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高中老师考他的儿子:“晚上6点用24小时制怎么说?”小孩望着他爸爸答不上来。父亲又把原话重复了一遍,语气也加重了,但孩子还是满脸木然。这时旁边他妈妈出来解围:“爸爸是问你,比如说下午2点是14点,那么6点是几点钟呢?”儿子神情马上放松下来,大声回答道:“哦,是这样啊,很简单,18点!”他妈妈转向他爸爸:“亏你还是高中教师,问孩子问题也不会问!你说的话太大人化了,24小时制,小孩子怎么懂得了!对待孩子要用孩子能接受的方法,不要说孩子笨,其实是你自己的方法不对头!”

这位妈妈说得真好:不是孩子笨,是你的方法不对头。当我们抱怨学生不懂时,不是学生差,是老师的方法不对头;当我们抱怨家长不理解时,不是家长差,是我们的沟通方法不对头;当我们抱怨学校工作多时,不是工作多,是我们的对待工作的方法不对头。我们常常用这句话来激励学生:方法总比困难多。但真正用到自己身上呢,却又少之又少。当我们抱怨之前,先想想:我们的方法对头了吗?与其多抱怨,不如多想办法去把事情解决,这样不是更实在吗!

你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吗:

很久很久以前,人类都还赤着双脚走路。有一位国王到某个偏远的乡间旅行,因为路面崎岖不平,有很多碎石头,刺得他的脚又痛又麻。回到王宫后,他下了一道命令,要将国内的所有道路都铺上一层牛皮。他认为这样做,不只是为自己,还可造福他的人民,让大家走路时不再受刺痛之苦。但即使杀尽国内所有的牛,也筹措不到足够的皮革,而所花费的金钱、动用的人力,更不知凡几。虽然根本做不到,甚至还相当愚蠢,但因为是国王的命令,大家也只能摇

头叹息。一位聪明的仆人大胆向国王提出建言:“国王啊!为什么您要劳师动众,牺牲那么多头牛,花费那么多金钱呢?您何不只用两小片牛皮包住您的脚呢?”国王听了很惊讶,但也当下领悟,于是立刻收回成命,改采这个建议。据说,这就是“皮鞋”的由来。

想改变世界,很难;要改变自己,则较为容易。与其改变全世界,不如先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某些观念和作法,以抵御外来的侵袭。当自己改变后,眼中的世界自然也就跟着改变了。如果你希望看到世界改变,那么第一个必须改变的就是自己。

其实,要做到少抱怨、不抱怨,也是这个道理:接受现实,改变自己。做一个心态积极、乐观的人,凡事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尊重,多一些关爱,多一些理解,那你就能改变自己的人生,也让所有人的未来更美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