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实践读后感

《管理的实践》读后感

《管理的实践》一书是德鲁克先生在19xx年写的一本具有经典意义的管理学著作。可以说,就是这本著作奠定了德鲁克先生在现在管理学学术史上的奠基人地位。《管理的实践》是有关管理性质、原则和企业管理理论的框架性著作。它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管理原则、责任和实践的研究,探索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制度。本书以实际案例的实践为基础,以“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管理员工和工作”三项管理任务为主线,提供了管理观念、原则和工具,揭示了管理的本质。

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管理企业。德鲁克对企业的独特见解是,要想知道什么是一个企业,必须从理解企业的目的开始。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任何企业都有两项职能,也仅有这两项基本职能:营销和创新。营销和创新产生经济成果,其余的一切都是“成本”。由此可见大到证券公司,小到营业部也是有两项基本职能:营销和创新,前台客户经理进行营销活动,后台客服人员进行创新服务。根据对企业活动的分析,营业部也同等于一个小型企业,企业是通过营销和创新来创造顾客,因此营业部管理必须具备企业家精神,而不能只是官僚作风、行政作风,甚至决策工作。由此可见管理企业和管理营业部一样必须是一项创造性的而不是一项适应性的任务。管理层越是创造经济条件或者改变经济条件,而不是被动的适应经济条件,才能把企业管理的越成功。下面简单对的营业部的创新服务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每家公司都有两种形态的创新:产品与服务的创新,以及提供产

品与服务所需的各种技能和活动的创新。创新可能源自市场与顾客的需求,需求可能是创新之母。对营业部而言产品的创新就是公司各个集合理财、研发产品的创新,这个不是营业部所能主导的创新,营业部所能主导的创新就是服务的创新。

未来的竞争应当是创新服务层面的竞争。发展新客户,开拓新业务,发现新的利润增长点固然重要,但没有营业部坚实的优质的客户服务为基础,所有的创新将是无源之水。如果公司集合理财、研发产品都能有效开展,并能得到市场认同,对营业部市场份额的提高、佣金率的提升都会有好处。营业部未来就会成一个信息派送点、产品销售点,也会比较有竞争力, 20xx年上半年公司“金泉友”1号理财产品销售15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根据营业部现在优势和不足,在目前市场状况下,吸引,开发新客户,大客户较为困难,如何服务好现存稳定客户,提升服务层次将是营业部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直在讲服务,但服务到底是什么,我们现在有什么样的服务,我们现在有什么样的服务而竞争对手没有,这些一直是困扰我们营业部发展的重要问题。

服务,就是根据客户需求,力所能及的提供人力和财力,满足客户需要。我以为。舒适的营业环境,稳定,快速的交易系统,方便,快捷的委托方式,正确无误的股票交割与清算,及时的信息更新和披露,耐心,细致解答客户交易疑问,安全存放客户保证金,盘后的股评,盘中大户管理员和客户的交流,代办股民的开户和转托管,这些都是我们的服务。但这是我们服务的终极目标吗?我想,这不是。

创新可能源自市场与顾客的需求,需求可能是创新之母。正确理解客户需求,尤其是潜在需求(有些需求客户自己不一定能意识到,一如软件开发过程)是决定我们服务方向的关键,可以通过调查表对客户的需求按类进行调查。客户分类方式有多种,传统分类方式按资金量大小分为大户,中户和散户。可以按投资喜好分为短线,中线,长线客户,按兴趣爱好对客户进行分类(相同爱好更易沟通和交流),探索客户分类的不同方式有组于客户群组细化,也是增强个性化服务的前提。

按照基金管理的思路将营业部客户的保证金和股票看作一个整体,积极调整持仓规模和现金比例,增强营业部资产的流动性。营业部资产其实还没有一个开放式基金认购的规模大,但其持仓确五华八门(什么股票都有一点),一方面反应了散户投资无序性,另外也说明营业部客户资产存在许多“沉睡”帐户,这其中,应该有许多股票很难再“解套”,如果能够根据这些股票的特征,结合市场行情适度给投资者以建议,令其调整持仓结构,从而减少亏损或产生收益,同时营业部也可盘活现存资产。当然,由于营业部投资咨询水平的限制和不能给予客户具体建议,具体实施肯定有许多难度,但对投资者进行投资教育,提高投资者投资水平还是可以做到的。

总之,证券营业部应该通过建立客户服务体系将证券营业部对客户的服务做到内容个性化、服务标准化,使整体服务流程可控、过程可监测。作为证券营业部只有将自身的服务提高到一定层次才有可能在竞争中生存,否则无论如何转型都无济于事

 

第二篇:《管理的实践》读后感.doc

《管理的实践》读后感

彼得·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我在大一的时候我就已经看过了,这个暑假我又从图书馆把它借来重温了一遍。

作为一种实践和一个思考与研究的领域,管理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其根源几乎可以追溯到200年以前。但管理作为一个学科,其开创之源来自于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出版的《管理的实践》(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一书。《管理的实践》是德鲁克先生在19xx年写成的一本具有经典意义的管理学著作,也就是这本著作奠定了德鲁克在现代管理学学术史上的奠基人地位,现在还有人把它作为至宝来阅读。《管理的实践》是“第一本”将管理视为整体的管理书籍。

更具创新意义的是,德鲁克视社会和企业为有机体。德鲁克指出:“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机构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管理作为企业的具体器官,具有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和管理员工和工作三个功能。该书具有思想一脉相承、高度洞察性、前瞻性和启发性的优点。现代大部分流行的管理思想和实践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根源。无论是目标管理、参与管理、知识员工管理、客户导向的营销、业绩考核、职业生涯管理、事业部制分权管理、企业文化、自我管理团队,还是最近非常流行的平衡记分卡,我们都可以在该书中论述中找到源头。

“全世界的管理者都因该感谢这个人——彼得.德鲁克,因为他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来理清我们社会中人的角色和组织机构的角色,我认为彼得.德鲁克比任何其他人都更有效地做到了这一点。”这是通用电气公司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对德鲁克的评价。“在所有的管理书籍中,德鲁克的著作对我的影响最深。”这是比尔.盖茨对德鲁克的评价。安迪.格鲁夫这样评价德鲁克:“德鲁克是我心中的英雄。他的著作和思想非常清晰,在那些狂热追求时髦思想的人群中独树一帜。”美国管理协会也给了他很高的赞誉:“如果说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管理的话,那么彼得.德鲁克无疑是最伟大的发明家。”一代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用他的智慧和思想为世界的管理学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可见,彼得.德鲁克的管理理念深深地影响了整个世界。

初次接触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时,我还只是一个刚刚进入大学,对经济与管理不甚了解的女孩,但我很快就被他书中阐述的管理思想所吸引。德鲁克以其深厚的人文素养,强调人的理想性、价值观及判断力,形成了组织绩效表现的关键资源。我最欣赏他的一句话: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惟一权威就是成就。他的管理思想深深的影响了我大二学习管理学时的思想基础,可以说他的思想已经扎根在我的思想中。他在管理的各个方面阐述了他独特的观点,形成了一整套的思想体系,从而创建了管理这门学科。

《管理的实践》也是我看的第一本德鲁克著作,是德鲁克经典的一部著作,是第一本将管理视为一个整体的管理书籍。我的管理思维也从他的这本书开始,这也许会影响我这一生。德鲁克的确是“大师中的大师”,大师与普通人最重要的原始区别在于考虑问题维度上高人一筹,一般的书籍如果论及管理都是比较笼统的起个名字“管理学”或者“某某论管理”,但大师却把自己智慧的结晶叫做《管理的实践》,多了实践两个字,意义便全然不同。

第一,本书不是空洞的讲述管理那些无法落地生根的理论,

第二,本书的概况和总结是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的,是经得起管理实践检验的,该书自19xx年首版以来,风靡全球,管理学的奠基和经典之作看来是实至名归。

贯穿全书的三条主线是: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管理员工和工作。企业以组织的形式存在,管理企业需要由管理者来执行,企业的生命线是创造顾客,创造顾客要由工作来体现,而工作又是员工完成的。因此三条主线不但勾勒了该书的清晰框架,也点明了管理是系统的工作,更加指明管理的范围。

1企业是什么?大师认为企业唯一目的和根本目的是创造顾客而非单纯的追求利润,因为只有创造了顾客,满足了顾客的需求,利润的追求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企业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

中,是构成整体社会环境的一个细胞,企业创造顾客不仅仅是满足顾客的物质需求还有精神需求,企业创造的不仅仅与企业发生经济联系行为的顾客,还有一切潜在的社会群体或者分子。因此企业所需要创造的顾客就是整个的社会群体,也就是企业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在19xx年提出这样的观点,的确是洞察深入。

企业管理首要的问题是搞清楚“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应该是什么”,第一个问题关注的是企业运营目前的现实状况,第二个问题回答的是事业的本来面目应该是怎么样,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有多大。现实的运营状况和企业目标以及决策之间是高度契合还是有很大的脱节,企业的决策目标和运营之间应该有高度的关联性。

2如何对管理层进行高效的管理?目标管理是首要的问题,设置合适的目标,内外资源和条件能够达成的目标。管理层对自己的管理也很重要,因为上行下效的后果和危机更严重,当然管理者也需要长期的培养。

3企业的结构有哪些?大师告诉我们,有9种,每一种都有自己合适的范围,也都有自己的特色,选择什么样的企业管理结构,要考虑到自己企业的大小和所处的阶段,大企业、小企业、成长中的企业所需要的是不同类型的管理结构。相应的战略和侧重点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实事求是很重要,与时俱进更重要,当企业做大时,高层管理团队就必须越往前看,重心放在目标设定上而非目标执行过程中。企业领导的善意、直觉、热情无法取代态度、愿景和能力上的改变;企业成长的问题也就是成功的问题,但是我们总是认为一旦成功了,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因此管理者的态度必须随着企业成长而改变。

4员工和工作如何管理?大师通过IBM的案例告诉我们,增加员工新的工作技能能提高和改善其自豪感,既能历练人才也能留住人才;员工也参与了生产和生产流程的规划,以及有关自己工作的安排。因为人力资源的特性具有协调、整合、判断和整合的能力,起作用的是人而非机器,工作的安排设计符合人的特质,才能发挥人力资源的创造性。因此“生产力是一种态度”,技能和机器设备只有通过人力资源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而决定人力资源发挥的是其自身的态度。

如何培养有责任感的员工?大师认为慎重安排员工的职务是激发其干劲的先决条件,让员工自己设置自己的工作目标,同时管理层也把自己的工作目标和成果展现给员工,让员工充分了解,充分的信息传播必不可少。

最终管理者的任务可以归结为:创造出大于各部分之和的真正的整体,创造有生产力的条件,而且其产出将大于所有的投入资源的总和;协调每个决策和行动的长远和眼前需求。

管理有自己的规律和本质,管理者选择量身定做的管理系统也要考虑到内外因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从这个层次来看,管理是科学。管理的实践过程是科学和现实条件结合的过程,要达到实践的目的是需要技巧和技术的,因此也是一个艺术的处理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管理的最佳状态就是在科学和艺术之间达到和谐平衡。

《管理的实践》提供了观念、原则和工具,是一套极具系统化的管理知识。以管理的本质切入,就管理者的角色、职务、功能的认知及未来面临的挑战,有着精辟独到的见解,掀开了管理的奥秘与务实。在本书中德鲁克提出了三个经典的问题: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还率先提出“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一概念。德鲁克认为:如果企业不尽社会责任,政府一定要强制企业去履行这个责任。他反复的强调,认真负责的员工确实会对管理者提出很高的要求,要求他们真正能胜任工作,要求他们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任务和成绩负起责任来。责任是一个严厉的主人。如果只对别人提出要求而并不对自己提出要求,那时没有用的,而且也是不负责任。如果员工不能肯定自己的公司是认真的、负责的、有能力的,他们就不会为自己的工作、团队和所在单位的事务承担起责任。进入德鲁克管理世界的捷径就是认识管理者的责任、员工的责任和企业的责任开始。德鲁克的管理思想的核心就是责任,责任是维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则。

这其中有个故事我们所有人耳熟能详了。故事说的是上帝和一群想成为天使的小孩子之间发生

的事情。上帝给每一个想成为天使的小孩一个灯,要求就是这些人必须每天擦拭这个灯,确保这个灯处于清洁状态。之后,上帝离开了这群小孩。开始时,大伙很是热情地对待这个灯。但是时间一天天过去,上帝总是没有再次出现。大多数小孩逐渐放弃了,而且不断地嘲弄一个小男孩,因为他还坚持每天擦拭他的灯。终于有一天,上帝出现了。除了小男孩的灯,所有其它的灯全是厚厚的灰尘。于是这个小男孩成为了天使,剩下的其他人还是在那里唉声叹气:说早知道这个结果,我们也天天擦试自己的灯了。试问:如果上帝再给这些小孩一次同样的机会,他们会怎样?可能会有人坚持到底,但还会有人放弃。责任,是一个很简单的词汇。但是要能够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实践下来,会有怎样的结局呢?有多人人可以有小男孩的责任心呢?如何管理一群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呢?

更重要的是,《管理的实践》这本书更突出了“人”,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精神的光辉。企业是什么?是盈利能力?还是利润最大化?盈利不是企业和企业经营活动的目的,而是企业的一种约束因素。利润是对企业活动的检验。企业的主要职能一是营销,创造顾客;二是创新。企业存在的目的不能从自身寻找,只能从外部,从对社会的贡献中寻找,从客户那里寻找。要满足客户的要求,简单的各种生产要素组合是不能创造价值的,只有依靠企业的创新。如何实现创新,只有依靠管理者的管理和员工主动性的发挥。管理不是一件由许多体力劳动者从事的工作,而是一件需要由具有想象力和受过教育的人员进行理性分析和概念思考的工作。我们习惯上将管理者和员工看成根据指示行事、没有责任、不做出决策的人,这只能消除企业的精神和创新。如何检验管理和创新的成果?不是知识,而只能是业绩和成就。那种试图向管理人员颁发许可证,没有专门学历的人员不能从事管理工作会对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管理本质上是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科学和专业。任何热衷于将管理科学化或专业化的尝试,试图消除所有的波动、风险和不可知的措施也就是在消除自由、创新和成长。管理本质上是依据目标、业绩和责任进行的管理。管理者和员工在本质上没有差别,只有责任上的差别。员工的权利不是来自于管理者授权,而是来自所承担的责任。区分高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的唯一纬度在于时间。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就是将员工的目标引向组织目标。管理者需要在现在和未来之间取得平衡。因为管理能力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因而越是高层管理者越是应该集中与组织长远目标。管理者必须在多种目标、现在和未来之间取得平衡。管理是什么?管理是一个有着多重目的机制,即管理企业、有管理人员,同时也管理工人和目的。

同时,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阐述了管理的本质,以一些成功的企业为例指出管理者怎样去管理一个企业,以及管理者如何去自我管理。他在书中分析了企业应该建立怎样的管理结构去发展 ,介绍了管理者对员工和工作的管理方法。从德鲁克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出,管理是一种观念而非技术,自由而非控制。管理是实务而非理论,绩效而非潜能。管理是责任而非权利,贡献而非升迁。管理是机会而非问题,简单而非复杂。

在《管理的实践》的结语中,德鲁克给我们带来了一缕思想的清风,他说:“公司不能自称(绝对不可自称)是员工的家、归宿、信仰、生命或命运。公司也不可以干预员工个人的私生活或者员工的公民权。将员工与公司联在一起的,只是一份自愿的、随时可以被取消的聘用合同,那可并不是一条神秘的、不可撤销的纽带。”正确地定位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可以为组织和个人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烦恼。那么,个人与组织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组织需要个人为其做出所需的贡献;个人需要把组织当成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工具。”德鲁克用清晰和简单的语言帮助我们理清了个人和组织的关系。

我们要重新审视曼德维尔的那句“私利邪恶成了公共利益”的格言。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把社会利益变成企业的自身利益。管理者必须将这一基本信念落实到每一个决策和行为之中。这是管理者最最重要的终极责任。而管理的终极之善是改变他人的生活,这里同时包含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一本优秀的著作就是一座挖不尽的宝藏,可以陪伴人的终生。这样的著作一旦诞生,就已经独立于作者、独立于时代,属于每个读者自己。这样的书是永恒的、跨越时空的。我想,“管理学大师中的大师”的彼得·德鲁克先生的《管理的实践》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现在的我们虽然还只是大二,还没有真正的踏入社会,但是彼得·德鲁克先生的《管理的实

践》这本书对于我们而言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宝藏,尤其是对于我们经管的学生来说,它不仅仅是教科书,辅导书,更是良师益友!

就像之前所说的那样,彼得·德鲁克的管理概念必将和他的名字一样,永恒、独立于每个时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