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训学习心得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训学习心得

通过参加这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需培训学习,使我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的内涵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教育、教学又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认为一名合格教师的职业道德应当做到如下几点:

一、爱国守法。

爱国守法是每一名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作为一名教师因其职业的特殊性,更应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 产 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试问,一名不爱国守法的教师能教出爱国守法的学生吗?因此,爱国守法是一名教师最低的职业道德标准。

二、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爱岗,是对教师的工作岗位充满热爱之情;敬业,是对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具体来说,爱岗敬业就是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从教则安,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如果教师朝三暮四,见异思迁,站在讲台上想的是金钱,坐在办公室考虑的是个人的利益,那样不仅误人子弟,而且也容易使个人情绪低落、精神消沉。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

逊地垂着她的绿荫。”作为教师,就需要培养这种平凡中见伟大的精神。要爱岗敬业,必须讲究认真,不可敷衍、搪塞、马虎从事。

三、关爱学生。

关爱学生就是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所有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关爱不是溺爱,在教育教学中对待学生要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四、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就是要求教师遵循客观教育教学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教师在教书、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而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所谓“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应该成为学生效法的表率。孔子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标准,教师是智慧的象征、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道德面貌在道德教育中的力量是巨大的,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 率先垂范是为人师表的重要表现,这是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要求。如果教师言行不一,说得漂亮,做得很差,这样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没有威信的,而且会对他们心灵产生极坏的影响。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教育者更应当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成为学生的楷模。

六、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和学习,是行风建设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来筑起天底下最神圣灿烂的工作,做为人民服务的教师,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第二篇:师德规范学习心得

师爱无限

— 我的新师德规范学习心得

方惠慰

在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xx年修订)》,并参加了学校里组织的相关教育活动之后,我又看了一些诸如《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教师行为十不准》、《师德师风规范》等材料,这使我感慨良多,受益匪浅。新修订的《规范》有6条,分别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规范》里要求教师要切实维护学生利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自觉抵制有偿家教;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等内容。对于我这样的一个刚涉足教师行业的青年来说,要做的就更多了,仅仅是学习相关的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怎么去践行的问题。

记得去年我考教师编制面试的部分就有这样一道题目,叫师爱无限。我想作为一个教师,最主要的是要有爱,这个“爱”其实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下面就将对这个爱的理解,就我个人的看法阐述一二。

(1)爱的来源

孟子说人有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四端——仁、义、礼、智——的萌芽。善性人人都有,将它发扬光大,因而为善,若不保持,所以为恶。所以每个人内在的都有善心,也就是爱心,即是对别人的一种本能的关爱,这种爱虽然是本能所致,却不是本然所生的,在人的内心里存在,但是并不是就会直接表现出来的。

具体到教学上,师爱的产生,关键是要认同等位思维,即教师与学生是处在同一个层次上的,老师并不比学生高,中国传统的所谓“师道尊严”不是说没有道理,但是教与学却不是处于同一个地位上,这样,老师对学生可能也有爱,但这种爱基本上是一种长辈对后辈的爱,这是一种追求生存的爱,因为人类要一代一代延续下去,这也是一种低层次的爱,不是我们所说的师爱。我们所说的师爱其实是一种平等的爱,在这种爱下面就不会出现体罚、侮辱学生,因为老师与学生不是家长与子女的关系,而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对等关系,在这样的情形下,老师尊重学生,学生也尊重老师,这不是孔子所说的“教学相长”吗?我自己有一次因为学生纪律不是很好,当时难以自控,火气比较大,但冷静了一会,我向所有学生郑重地道了歉,当时学生们都很感动,在那以后,不仅是纪律好了,而且我和大家的关系更密切了。

(2)爱的传递

光有爱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把爱心传递出去,而传递主要是两个层面的事情的,第一是传递的对象,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爱每一位学生,这也是师爱的准则。所以我们的爱的对象是所有的学生,并不是有所偏向的,不管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差的,也不管是纪律好的,还是纪律差的,一视同仁,一个标准到底。就比如我刚来的时候也只是注意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对那些差生基本上是不认识的,后来我逐渐地注意到不管是哪个学生都有他或她的优点,都有他或她的可爱之处,我们面对的是每一个学生,并不是某个或某几个。第二个层次是传递的过程,即怎么去传递,在上课时可以把目光洒向

每一个学生,读解他们的表情,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提问时不管是正确或还是错误,都要鼓励他们,再多多努力。改作业时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在上面写一点关心爱护的话,有时候可能就是一个温馨的词语,一个玩笑的符号,老师与学生的感情一下子就拉近了。

(3)爱的发扬

老师对学生的爱和学生对老师的爱并不是只在课堂与学校里的,可以说生活的外延就是我们师爱的外延,于生活处处、生活时时都有爱。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或许没有发觉,但是就像杜甫所说的“润物细无声”,它确确实实存在着。所以我们希望把师爱更加地发扬光大,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可以转换成学生对自己家长的关心,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可以化成学生对陌生人的尊重。教师是学生学习做人的参照对象,所以人们常说“教师是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老师的言行身教就可能是学生行为处事的方式,老师的爱就是学生的爱,从而也就是全社会的爱。学生如果把这种爱作为自己的一种内在的素质的话,那么我们的师爱就不仅是师爱了,它是整个社会的爱,整个社会的良知了。

教科文总干事马约翰先生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教育——爱的教育。”在这次师德规范学习活动中,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师爱了,作为一个老师,不说要做什么“辛勤的园丁”“燃烧的蜡炬”吧,我想最大的事情就要有那种对学生的发自内心的爱。孔子说的:“爱之,能勿劳乎?言之,能勿诲乎?”言得之。

附: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 产 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