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探析

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探析

摘要:

在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日显不足的情况下,朋辈心理辅导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实践载体和行之有效的模式,近年来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领域应用中逐渐受到重视,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立足于朋辈心理辅导的基本内涵,介绍了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特点,综合分析了推进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提出了朋辈心理辅导实施的途径和有待思考的问题,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 朋辈心理辅导 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不难发现,近年来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学业、就业、情感、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常常使他们陷于困惑迷茫的境地,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据一份朋辈心理互助的有效性调查结果表明:96%以上的同学曾经作为当事人向他人倾诉心事。另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大学生有了心理问题的时候,选择向朋友倾诉的占79.8%。

而目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训练等,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朋辈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新兴的咨询模式,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专业心理咨询和辅助的一种重要补充,更是大学生求助的新渠道。

一、 朋辈心理辅导概述

朋辈心理辅导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是指受训和督导过的学生向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提供倾听、支持及其他帮助的过程。它可以理解为非专业心理工作者作为帮助者在从事一种类似于心理咨询的帮助活动,因此,它有时又被称为“准专业心理咨询”。这里的“朋辈”含有“朋友”和“同辈”的意思,他们通常享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经验、生活方式,具有年龄相近或者所关注的问题相同等特点。

朋辈心理辅导的主要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它认为充分尊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是一切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提出的理念,如相信人是有能力、有价值、有责任感的人,人应该得到尊重和信任,心理咨询是一种积极的人际互动过程,同龄伙伴有共同点爱好、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彼此之间容易理解、沟通等都对朋辈心理辅导很有启发。

在我国,朋辈心理辅导最先发育香港和台湾地区,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内地的学校心理咨询由于起步晚、起点低,专业咨询师匮乏,要舒缓学生的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仅凭上几节选修课或心理老师的几次心理辅导,也往往无法满足学校的实际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并将其拓展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是指大学生中经过一定培训的非专业人员对其同龄人给与心理开导、鼓励,使有心理困扰的大学生能更有效地处理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并最终实现当事人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二、朋辈心理辅导的特点

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实质是一种非专业的心理咨询活动,与专业的咨询与治疗工作相比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朋辈心理辅导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亲情性与友谊性

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往往发生在接触较多、关系密切的同学之间, 而不发生在陌生人之间,它既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也是同学之间亲情和友谊的表现。因为他们在年龄、价值观、经验、情感体验、爱好、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很相近,具有天然的“亲缘”关系,彼此相知相惜,关系融洽。在面临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和困惑时,向知心朋友诉说是目前大学生继自我调节之后最常见的求助方式。大学生离开家,进入了学校的大家庭,他们在年龄、价值观、经验、情感体验、爱好、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等都很相近,具有天然的“亲缘”关系,彼此相惜相知。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在离开父母的时候找到心灵的“依靠”,使他们在面对许多困惑的问题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而专业心理咨询恰恰要求避免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多重关系———“尽量不与熟人、亲人、同事建立咨询关系”。

(二)自主性与义务性

朋辈辅导是同龄之间的一种互帮互助的行为, 通常情况下是自愿的。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十分乐意帮助他人, 比如他们会利用班级团日活动等开展心理知识普及活动,在平时学习、生活中主动观察和发现身边同学的微小变化,给予适当的关心,在潜移默化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帮助周边的同学。这不仅加强他们运用自己内在能力的机会,而且能增强自我价值感,提高自我能力认同感。同时,作为朋辈辅导员,这是一种公益性的角色, 不要求经济回报,而是完全出于内心的一种自我认同的需求,因此它又是义务的。自主性和义务性是朋辈心理辅导区别于专业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简便有效和直接干预

在高校朋辈心理辅导中,朋辈辅导员和当事人有相近的价值观念、经验、生活方式,空间距离接近、交往频繁,甚至休戚相关,相互信任度高,容易建立辅导关系,可以及时提供安慰、鼓励、劝导等心理支持,甚至可以对当事人的言行进行直接的监督和干预,保证辅导的时效性。由同龄人担任辅导员,不仅可以帮助专职辅导老师接待同学们较为简单的问题而减轻他们的压力,同时相近的价值观念、经验、生活方式使得朋辈辅导对于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心理问题的解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朋辈心理辅导员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比较熟悉,能节省时间及时给予当事人心理援助,并且不受太多条件限制。

三、高校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 朋辈心理辅导符合大学生多层次的心理需要。

朋辈心理辅导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展开的,符合大学生的实际心理需要。相比较而言,大学生更愿意接受朋辈辅导员的心理帮助。一方面,大学生本身所处的年龄段正是一个最富特色、最具矛盾性、充满了心理好奇与渴望独立的心理转折期,他们往往排斥权威,喜欢向同龄人打开心扉、相互交流、倾诉烦恼。相近的价值观、相似的经验和生活方式,使得朋辈辅导有利于日常生活中心理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他们很重视与倾诉对象交流时的气氛,因为遇到心理困扰会比较敏感和紧张,所以他们希望能在轻松、熟悉的环境中探讨自己的问题,而朋辈心理辅导在这一点上也比较容易实现。

2.弥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力量不足的问题

虽然很大学都设有心理咨询中心类机构,但实际上专门的心理辅导人员却很少,甚至只有几个人,而他们却要负责几万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这工作量显然太大且难以做到保质保量和面面俱到。其结果自然是难于真正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特别是个别辅导与个别咨询,所以在很多学校是学生出了大问题才发现其心理问题早已有之。而近年来,学生心理问题也日益复杂,由此专业咨询的供求

矛盾就日益显现。在这种形势下,如果有更多人经过一定的培训,投入到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中来,就能较大程度地缓解专业力量不足的问题,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专业心理老师集中注意力关注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从宏观角度指导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由于朋辈辅导员数量多,可以深入到班级,在日常生活中能及时发现出现心理异常的学生,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进行监察和帮助,发现严重问题及时上报,有助于形成全面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3. 有利于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协作精神

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改变了以往大学生只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象,处于被动地位的状况,有利于使大学生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体,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美好的前景。朋辈辅导员在心理互助的过程中不仅帮助学生舒缓了心理压力,解除了心理困扰,也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认识他人、自我领悟、自我成长的机会,从而达到助人者自助的效果,同时还有助于良好人际环境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形成。

4.朋辈心理辅导还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能防患于未然

学生的心理问题或障碍往往不是一两天就形成并突然表现出来的,它有一个郁积的过程。每一个将要出现问题的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都可能有一些具体的异常表现。朋辈心理辅导员往往能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或向教师求助。因此,朋辈心理辅导能使学生当前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为及早发现和诊治学生心理疾病提供信息和帮助。这样能真正起到监督防范工作,做到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能够有效地防止校园意外事件的发生。

四、大学生朋辈辅导实施的途径

1. 建立“学校一学院一班级一宿舍”的多级朋辈心理辅导网络

构建朋辈心理辅导服务体系的基础是建立朋辈心理辅导网络。建立“学校一学院一班级一宿舍”的多级朋辈心理辅导网络,即学校一级成立心理辅导中心,学院一级成立包括辅导员在内的朋辈心理辅导中心,在班级增设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信息员从而推进朋辈辅导的阵地建设,为系统地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2.注重朋辈辅导员的选拔与培训

朋辈辅导员的选拔和培训是朋辈心理咨询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应该遵循自愿与公开的原则, 吸收真正对朋辈心理辅导感兴趣和乐于帮助同学的学生,从而保证朋辈辅导员们工作的高度自觉性和主动性。朋辈辅导员应具备一些人格特质和基本素养,如热情、开朗、善于交往人缘好、具有奉献精神、正确的自我观念、丰富的知识结构和一定的技能技巧等。

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朋辈心理咨询员的心理素质培训,心理咨询基本理论培训,;心理辅导技术培训;心理辅导实务操作培训等。培训方式主要以团体辅导的形式进行,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对新成员进行指导,同时邀请心理咨询专业老师开设有关心理咨询的讲座或课程,举办心理咨询技能培训班,通过集中培训、研讨交流、巩固提高、小结回顾等方式,提高朋辈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此外,如果现实条件许可,可以设定见习和实习环节,通过见习与实习,使朋辈心理咨询员在实践中感受、体会朋辈心理辅导的具体方法,培养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和偶发事件的能力,切实保证朋辈辅导员在开展朋辈谈心工作的咨询效果。

这样既可以将朋辈心理辅导所需的专业知识传递给学员,同时也可以让朋辈辅导员在实践中学会开展团体辅导的方法和技巧。

3.以大学生心理社团为载体,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通过朋辈团体心理互助活动,建立朋辈辅导和心理社团相融合的良好氛围。这是朋辈辅导的重要载体,这些活动包括心理剧、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征文、讲座,墙报,举办各类团体辅导活动等。这些活动主要是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到生动有趣、充满挑战的活动当中,让同学们在心理健康活动和相互合作中获取正确的心理认识,从而达到广泛、深入宣传心理健康的目的。

另外建立朋辈校园热线心理小组,设立心理网页,举办心理专题训练、朋辈成长小组、书友会等活动,都是增强大学生之间互动和交流很好的平台。

4.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广泛深入宣传心理健康内容

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刊、校报、广播等校内传播手段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宣传活动,扩大朋辈心理辅导的影响,也可以以网络为依托,开设学校心理健康社区网站,广泛宣传朋辈心理辅导,让学生对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进而了解心理健康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意义,提高心理健康意识,从而能在此基础上更好的自助、助人。

五、开展高校朋辈心理辅导有待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1.朋辈辅导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尚未得到充分重视

虽然朋辈心理辅导具有传统心理辅导模式所不具有的许多优点,但人们的固有思维与朋辈心理辅导的半专业性特征,都让人们对其产生了一定的质疑。这也说明朋辈心理辅导在高校的影响力还需要一个过程。只要能够真正发挥朋辈心理辅导的优势,拓展和创新与其相适应的有效实施途径,朋辈心理辅导无疑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

2.朋辈辅导员的素质需不断提高

朋辈心理辅导员主要由学生担任,人生阅历浅、专业知识又有限,有时只能解决比较表面的问题,可能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另外朋辈心理辅导员不仅不能泄露求助者的隐私,而且要充分尊重求助者的人格,强化职业道德意识。所以,朋辈心理辅导员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通过多种渠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加强专业心理咨询和朋辈心理辅导的相互配合与协作

朋辈心理辅导是一种非专业的心理咨询模式,不是万能的,对于那些严重的心理问题,必须求助于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二者应该相辅相成、互为补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朋辈心理辅导员们的积极参与。同时,朋辈心理辅导也需要在专业心理辅导老师的指导和支持下进行。因此,有必要加强二者之间的联系,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六、结语

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作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大学生个性品质的新模式,是大学校园里一种宝贵的资源,它将带动高校心理辅导从障碍性咨询走向发展性的辅导,从面向个体咨询发展到面向全体辅导,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成功的朋辈辅导活动,可以支援专业辅导、服务同辈学生,担当学校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基本实现“助人自助,双向受益”的目的。

所以,在广大普通高校大力推广朋辈心理辅导十分必要,而且需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参与。相信只要我们充分重视并加以积极引导、构建灵活多样的朋辈心理辅导互助模式,有效创新朋辈心理辅导的工作机制,大学生朋辈辅导必能逐渐走向规模化,效益化,在以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也有助于使大学生形成客观的自我意识,培养乐观的个性品质,使其向健康、文明和积极的方向发展。

 

第二篇: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论文

我的心灵谁来保护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无论是对于其学习生活质量,还是对于人生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大学生学会正确的心理咨询,懂得如何助人自助将对其大学生活和以后的人生产生不可替代的意义。

关键词:心理咨询,朋辈心理辅导,助人自助。

前言

心理健康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会碰见困扰,这些困扰有时会对人的成长造成阻碍。而此时我们就可以进行心理咨询,它所提供的全新环境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与社会,处理各种关系,逐渐改变对外界不合理的思维、情感和反应方式,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改善生活品质,也能更好地发挥人的内在潜力,实现自我价值。而成长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咨询对象,帮助他人摆脱心理困扰的过程也是对我们自己心灵的一次审查甚至洗礼,因此我们要敢于进行心理咨询,热心帮助别人,并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达到自助。也就是助人自助!

朋辈心理辅导

什么是心理咨询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咨询是通过与个体持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我国心理学家马健青认为,心理咨询定义为运用有关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解决咨询对象(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包括发展性心理问题和障碍性心理问题),来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过程【1】

心理咨询的最终目标

1

心理咨询的最终目标是自我完善,也就是使人们通过心理咨询过程来更好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发展自我、协调自我。因此,每一次心理咨询都应使人们向其自我完善的目标迈进一步。

大学生需要朋辈心理辅导的原因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曾提到:学生主要面临同一性形成与角色混乱的矛盾冲突,同一性的问题是学生阶段特点。此外,学生的人生观问题及价值取向,还有人际交往与学习问题,也是我们必须关注的。

对于大学生,他们对于社会更为关切,参与社会的意识逐步增强。同时,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对于自我的体验与分析也在逐步走向深入,对自身生活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自己亲身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成为其关注的中心。并且大学阶段正处于人生从“动荡不安”走向成熟的时期,生理逐渐成熟,心理上也急剧发展,加之社会竞争的影响,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和困惑。

另外,在成长中,每个学生都会遇到一些困惑、挫折,而学生的求助意识较为淡薄,即使有求助行为,其对象往往是同伴,但同伴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助人能力令人担忧。

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求助意识,增强同伴助人能力,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而我认为,对于老师,要教育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咨询或辅导;作为学生,我们要主动学习了解心理学知识,也要学会助人,并从助人中达到自助。

助人自助

助人自助含义

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助人自助,助人自助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互助的过程中自助,不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素质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学会自己帮助自己,而不是依赖别人,亲友去解决心理问题,这样就会使他们的人生经历更加丰富,生活经验更加深刻,从而实现真正的心理的成长。

助人自助原则

2

助人自助要求做到尊重、真诚。

尊重是沟通的前提,正因为具有这样的理念,在助人过程中才游刃有余,才会真正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做贡献,这样不仅能从中获得友谊、信赖,还能真正获得好评、尊重,并且从中享受帮助他人所带来的的乐趣。

真诚是沟通的桥梁,有了一颗真诚的助人为乐的心,才会在帮助向自己求助人的过程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倾注自己最真挚的情感,而这种真挚的情感也是让别人信任你,让向你咨询的朋友完全放心的重要因素。它就像一座桥梁,沟通着两个人的心。

助人的方法

1. 心理换位

心理换位就是能体会当事人的内心感受,用别人的眼睛看世界,这是心理咨询最核心的特质,也是人际交往中极为重要的方面,是助人的基础。

2. 学会倾听

倾听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润滑剂,当求助者决定向我们咨询或者说倾诉时,就表明他内心有许多苦衷,不满或不被人们接受的想法需要一个人来倾听,来排解内心的苦衷,愤懑??

因此助人首先要学会倾听,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倾听他们的真实情感,从而在他们的话语中寻找不正常,不正确的思维,在脑子里记下,当他们倾诉完,情绪也就会平定,也不会太过激动,此时告诉他们正确的做法,纠正他们的偏激思维,他们从内心上也会放心,真正的去接受。这时,我们的心理辅导也就起到了最高效的作用。

3. 情感角色互换

情感互换一方面是识别和感受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另一方面能接受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及将自己置身于他人的处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因而自己也会产生相应的情绪、情感。只有学会情感互换,能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时,才能真正真诚地去帮助别人。

从心理学上来看,借助外部模仿可以体验他人内心的感受,外部模仿越多,内心体验越深,这样有助于学会情感互换。与此同时,在体会别人的情感的同时,也 3

是在学习如何排解自己不良情感,与人于己都是一件益事。

4. 小游戏大作用

⑴情绪猜猜看

准备一些纸条,在上面写出一些情绪内容,如高兴、忧伤、愤怒、悲痛等,请一些学生表演,另一些学生根据表演者的动作、表情进行猜测,从而提高学生的情绪感知能力。

⑵我是谁

让成员连续写出“我是谁”或者连续回答出“我是谁”,要求尽量能反映个人特征的语句,或者愿望、理想等。这样能显示出个人的抱负,同时如果一个答案也不涉及将来,就说明这个人对未来的考虑规划甚少

这样有利于学生探究审视调整自我,更好地规划自我。

当然,还有许多心理小游戏都能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发展自己,使自己进步,正确调整心理情绪,不会使自己有不良情绪。也就能使自己稳步发展,提升自己。 助人注意事项

⑴心理辅导本质上是一个讨论过程,而不是一个教育或治疗的过程。其中辅导人与受导人们的关系基本上是相互平等的。辅导人不求为受导人们出谋划策,开方下药,而求启发受导人们去自己认识其当前面临的困难与挫折,自订其行动方案,并监督其实施【2】。

⑵助人自助是心理辅导的最基本原则,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心理辅导期望通过其帮助,使来询者增强其独立性,而非增强其心理依赖性。此所谓“授人以鱼,一日享用。教人以渔,终身受用”之理。 心理咨询之妙﹐就在于它帮助了一个人,却让那个人感到好像他自己帮助了自己似的。心理咨询不同于一般的安慰﹐就在于它不仅要使人开心,更要使人成长。这里的成长﹐就是通过咨询的过程﹐使来询者自己想通了﹐认清问题的本质﹐知道该怎么做﹐达到了人们常言的心理平衡。使人开心只是心理咨询的前奏曲,而使人成长才是心理咨询的主旋律【3】。

据此,心理辅导希望能够强化受导人们的自助能力与自我向善的意向,使他通过解决其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障碍而变得成熟起来

4

助人其实也在自助

助人好处1:由于学生之间所处的环境及生理发育的相似,其心理发展也有共同之处,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独立感增强,渴望别人理解,很想了解异性。同时,他们的心理问题也呈现相似性,由于这种相似性的存在,引导学生分析别人实质上也是在分析自己。

助人是学生自发的一种愿望,在助人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自信心,并提高他们帮助人的能力,营造良好的同伴氛围。在助人过程中,学生必须学会体验当事人的情感,分析其问题的原因,还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一些正确的判断。这不仅是情感的培养,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矫正自身的行为。

助人好处2:如果人人都努力营造一种和谐、适应人类健康发展的氛围,人们自身的潜能就可以得到发展和完善,于人于己、于社会大有裨益。比如社会公益活动的志愿服务、对他人、团体的募捐行为等,利他行为仰赖一个人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社会的整体文明水平,而健康的心理素质需要个人努力去培养,去锻炼,在培养锻炼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心理自助的过程。并且利他行为的发扬光大,是一个社会文明的象征。 无论什么形式的助人行为,都可以丰富助人者自己内心情感的体验,

助人好处3:首先对自己能力提升的益处:可以先行了解别人的心理,在处事,人际等方面都很有帮助!

再说说对别人的益处:可以帮助朋友,让身边的朋友时常有一个好的心态!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你给身边的人越多的帮助,别人就也会回赠给你更多的帮助,你自己也会很开心,那么,包括你和你的朋友在心理上的层次就会高一个档次,这样难道不好吗?

结语

在一个正常的、和谐的世界中,受助与助人、助人与自助,是极其正常且普遍的现象。“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为我们把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作了最好的诠释。

最后希望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学会助人自助,让自己的大学生活,自己将来的人生有更好的发展!

5

参考文献:【1】《辅导人生——心理咨询学》 作者青,山东教育出版社,19xx年第一版。

【2】《心理辅导的一般指导原则》 作者岳晓东,第67页。

【3】《心理辅导的一般操作原则》 作者岳晓东,第107页。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