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一、设计资料

    已知某桥通过荷载组合至承台底面中心处的外荷载为:

     N=12000kN,  H=400kN,   M=6300kN·m

地质情况:如附图所示

1、工程地质层

拟建桥区内分布的地层较繁杂,分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与基岩两大类。河流左岸上部冲洪积地层主要由④1层亚粘土、④3层含卵石砾砂组成;河谷内河漫滩及河床中主要堆积的地层为,②1层亚粘土和②4层卵石,河流右岸顶部有一层填筑土,厚度约5.2m,下部为冲洪积④1层亚粘土、④3层含卵石砾砂。下伏基岩为下震旦系龙北溪组,主要由⑥1C-2层全风化石英片岩、⑥2C-2强风化石英片岩、⑥3C-2弱风化石英片岩、⑥4C-2微风化石英片岩组成,Q13号孔28.9m以上为⑥1C-1、⑥2C-1、⑥3C-1、⑥4C-1层全—微风化二云片岩,Q16号钻孔顶部为⑥1C-1层全风化二云片岩,下部为⑥2C-2、⑥3C-2、⑥4C-2层强—微风化石英片岩。

2、地质构造

F7断层通过拟建桥区,为隐伏断裂,地表无明显断裂显示,Q12、Q14、Q15号钻孔分别于40m、17.2m、19.8m弱-微风化基岩内钻遇断层破碎带,该带的岩芯十分破碎,均为2-10cm不等的碎块状,局部具风化孔洞,褐铁矿化,Q15号钻孔岩芯中还混有灰色的断层泥,Q16号钻孔27.2-35.5m间岩芯较破碎,采取率低,局部风化强烈见褐铁矿化,全—强风化基岩层厚达27m。Q13号钻孔未见此断裂带。经初步分析该断层为由三条走向近东西倾向南略偏东的叠瓦式逆断裂组成,倾角较陡,断层破碎带约2-8m宽,与拟建大桥轴线以20~30°小角度相交,挽近期以来未发现活动迹象。该断层性质及对大桥基础的影响尚须经过进一步勘察查明。

3、物理力学性质

②4层卵石,以杂色为主,中密—密实状,主要岩石成分为花岗岩、石英砂岩,一般为次圆—次棱状,分选较差,颗粒间多由中细砂充填,粒径大于20mm者约占50~60%,20~2mm者约占20~30%,中细砂约占10~20%。④1层亚粘土,灰黄色,稍湿,硬塑,天然含水量一般23.5~28.5%,孔隙比0.76~0.86,塑限20.1~22.8%,液限33.1~35%,塑性指数12.2~13。重型动力触探④3层N63.5= 16击, ⑥1C-1层N63.5= 11击, ⑥2C-2层N63.5= 14击。岩石饱和抗压强度⑥3C-2弱风化石英片岩frc=37.7~62.7MPa、⑥4C-2微风化石英片岩frc=47.21~57.34MPa、⑥3C-1弱风化二云片岩frc=9.58MPa、⑥4C-1微风化二云片岩frc=10.4-11.2MPa,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较好。

4、水文地质

主要赋存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介质两岸为下伏砾砂,河漫滩上为砾卵石,水位埋深两岸一般10—20m,河道中为0.5-1.5m,地下水主要由侧向径流和河水渗漏补给,其次为大气降水,砾卵石透水性、富水性均较好,砾砂层由于埋藏深、厚度薄,其透水性、富水性均相对较差,排泄方式主要是地下径流,排泄于下游河道中。下伏基岩中赋存基岩裂隙水,由上覆地层地下水下渗补给,其径流条件与富水性受基岩裂隙发育程度控制。水质矿化度一般小于1g/l。

5、工程地质特征评述

基岩为下震旦系龙北溪组地层,属硬质岩,弱风化岩石承载力20##-3000kPa,微风化岩石承载力大于4000kPa,为良好的桥基持力层,由于断层的影响,弱—微风化基岩顶板埋藏深度变化。覆盖层两岸为下更新统冲洪积亚粘土、砾砂,厚度14-18m,其下为全风化基岩或残坡积土,厚度5-9m;河道中为全新统冲积砾卵石,厚度为3.5-7m。

二、桩基础类型的选择

1、承台底面高程的考虑

该工程属山区型河流河水涨落易受降水影响,暴雨季节易发大洪水,地势略向河道倾斜。故选择高承台桩基础。

2、柱桩桩基和摩擦桩桩基的考虑

3c-2 层弱风化石英片岩,属硬质岩,岩体较完整,物理力学性质良好,承载力高,下伏微风化石英片岩。易选作桥基持力层。其上层较软弱下层承载力较高,故选用圆形端承桩。

三、桩径、桩长的拟定

以⑥3c-2 层为持力层,拟定桩径D=400mm

3C-2弱风化石英片岩frc=37.7~62.7MPa

嵌入基岩的深

拟定桩长L=24m

四、确定基桩根数及其平面布置

1、桩的根数估算

单桩承载力容许(桩侧摩阻力忽略不计):

=0.6×3.14×0.2²×37700=2841.072 (KN)

基础所需桩的根数=1.1×=5.91

取基础所需桩的根数n=6根。

2、桩间距的确定

端承桩支撑或钳固在基岩中的钻孔桩中心距,不应小于桩径的2.0倍。

故取桩间距为1.4m

边桩外侧到承台边缘的距离为0.5D=0.2m,且不小于0.25m,故取0.25m

3、桩的平面布置

单位:m

五、桩基础设计计算与验算内容

1、单根基桩的验算

(1)、单桩轴向承载力验算

Pmax+G[Ra]

已知C20的混凝土=25  KN/m³

自重G=A×L×=3.14×0.2²×24×25=75.36

Pmax=12000÷6=2000

Pmax+G=75.36+2000=2075.36[Ra]=2841.072

满足要求。

(2)、桩的计算宽度

b1=k×kf×(1.5d+0.5)

kf=0.9   h1=3(d+1)=3×(0.4+1)=4.2   n=2   b2=0.6   L1=1.4m

L1<0.6h1

k=b2+×=0.6+×=0.822

b1=0.822×0.9×(1.5×0.4+0.5)=0.78(<2d=0.8)

(3)、桩的变形系数

m=30000(KN/m)    E=0.8Ec=0.8×2.55×10

I==0.001256

=0.982

桩在局部冲刷线以下深度h=17m

其计算长度为0.982×17=16.694>2.5故按弹性桩计算

(4)、桩顶刚度系数值计算。

=

L0=7(m)   h=17(m)   =1.0    A===0.126(m²)

C0=m0h=30000×17=510000(KN/m²)

A0==π()²=8.475(m²)

 A0= ==1.539(m²)

故取A0=1.539(m²)

=

=94240.65=0.9424×10=3.678 EI

已知:==0.982×17=16.694(>4m),取用4m。

==0.982×7=6.874m

查附表17、附表18、附表19,得:

        xQ= 0.01836

         xM=0.08091

         =0.45850

由式(4—86d)得:

=0.982³×EI×0.01836=0.01739EI

0.982³×EI×0.08091=0.07662EI

0.982³×EI×0.45850=0.43418EI

(5)、计算承台底面原点O处位移

由式(4—91)(4—92)(4—93)得:

=

=

=

=

(6)、计算作用在每根桩顶上的作用力

按式(4—97)计算

竖向力:P=3.678EI={

水平力:

  弯矩:

  校核:

   

 

(7)、计算局部冲涮线处桩身弯矩M0、水平力Q0及轴向力P0

弯矩    

水平力  

轴向力 

六、群桩基础承载力和沉降量的验算

1、局部冲刷线以下深度Z处水平位移

    (4-67a)  

0.982    EI=0.8×2.55×10×0.001256=25622.4

2、局部冲刷线以下深度Z处转角位移

                   (4-67b)  

3、局部冲刷线以下深度Z处弯矩

     (4-67c)

桩身最大弯矩Mmax及最大弯矩位置计算

  由=0得:==3.55

  由=4,查附表13得:

  =0.614 故=0.625

  由=0.614及=4查附表13得:

  =1.032  1.032×241.294=249.015kN.m

4、局部冲刷线以下深度Z处剪力

     (4-67d) 

5、局部冲刷线以下深度Z处剪力

          EI   式(4-40) 

       =0.78       

 

第二篇:建筑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指导书+任务书

建筑施工组织

一、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

1.主管部门的批示文件及有关要求

    主要有上级机关对工程的有关指示和要求,建设单位对施工的要求,施工合同中的有关规定等。

    2.经过会审的施工图

包括单位工程的全套施工图纸、图纸会审纪要及有关标准图。

图纸要求:不低于5层且建筑面积在4000平方米以上的框架或混合结构。

    3.施工企业年度施工计划

主要有本工程开、竣工日期的规定,以及与其他项目穿插施工的要求等。

4.施工组织总设计

本工程是整个建设项目中的一个项目,应把施工组织总设计作为编制依据。

    5.工程预算文件及有关定额

    应有详细的分部分项工程量,必要时应有分层、分段、分部位的工程量,使用的预算定额和施工定额。

6.建设单位对工程施工可能提供的条件

主要有供水、供电、供热的情况及可借用作为临时办公、仓库、宿舍的施工用房等。

    7.施工条件

    8.施工现场的勘察资料

    主要有高程、地形、地质、水文、气象、交通运输、现场障碍物等情况以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地形图、测量控制网。

    9.有关的规范、规程和标准

    主要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等14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建筑安装工程技术操作规程》等。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建筑装修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

10.有关的参考资料及施工组织设计实例

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程序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程序,是指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各个组成部分形成的先后次序以及相互之间的制约关系。如图6—1所示。

 三、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根据工程的性质、规模、结构特点、技术复杂难易程度和施工条件等,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尽相同。应包括下述主要内容:

    1.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分析

    主要包括工程建设概况、设计概况、施工特点分析和施工条件等内容。详见课本第六章第一节。

    2.施工方案

     主要包括确定各分部分顶工程的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和选择适用的施工机械,制定主要技术组织措施,详见课本第五章第二节、第六章第二节。   

3.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

主要包括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名称、计算工程量、计算劳动量和机械台班量、计算工作延续时间、确定施工班组人数及安排施工进度,详见课本第五章第三节。

4.各项资源需用量计划

主要包括编制劳动力、主要材料、预制构件、施工机具需要量计划等内容,详见课本第五章第四节。

5.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主要包括施工准备工作的管理组织,进行时间安排;施工技术准备及编制质量计划;劳动组织准备;施工物质准备;施工现场准备;冬雨期准备;资金准备等,详见课本第二章及第六章第九节。

    6.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

     主要包括确定起重垂直运输机械、搅拌站、临时设施、材料及预制构件堆场布置,运输道路布置,临时供水、供电管线的布置等内容,详见课本第五章第五节。

7.主要施工组织管理措施

主要包括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文明施工(环境管理)、降低施工成本等方面的技术组织措施,详见课本第六章第十~十四节。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包括工期指标、工程质量指标、安全指标、成本指标、消耗指标等内容。参见课本第五章第三节。

9.结束语

主要说明编制本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   

建筑施工组织

一、建筑施工组织课程设计题目说明

本课程设计结合定额或清单课程设计采用的图纸编制。

二、建筑施工组织课程设计的成果包括:

1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正文)         1份

2 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布置图               1张

3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表                   1张

    说明:成果上交包括以上成果的打印稿及电子文档。

三、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成果的格式要求:

另见《课程设计封面》及《课程设计格式》两文档要求。

四、正文内容:

(1)工程概况

(2)施工方案

(3)施工进度计划

(4)资源需用量计划

(5)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6)施工平面图布置

(7)主要施工组织管理措施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结束语

五、施工平面布置图

设计要求:绘制比例为1:500

          A3图纸打印稿

六、施工进度计划表

设计要求:横道图或时标网络计划皆可(打印稿)

七、附件

所依据的设计图纸(A3复印件):

(1)    建筑设计总说明

(2)    结构设计总说明

(3)    平、立、剖面图各一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