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t协同设计时工作集与链接应用心得

一个建筑的设计过程不可能由一个人来完成,这需要建筑结构水暖电各专业的协同工作。由于时间限制等各种因素,在同一专业内还需要多于一个以上的设计师协作完成。

于是Revit的协同工作解决方案:工作集诞生了。首先说说Revit工作集的流程吧:假设A,B两人同时工作在同一个中心文件上,A,B先分别创建自己的工作集A工作集和B工作集。 A把A工作集的所有者设为自己,B把B工作集的所有者设为自己,并且各自将创建的构件放在各自的工作集内。如果A,B之间的工作没有交叉,那么他们的工作都能顺利进行。一旦A需要修改编辑B的构建,必须向B方发送请求,在B同意把构建“借”出去之前A无法编辑该构建。一旦B将该构建“借”给A,A将拥有该构建的权限,并能自由编辑该构建,知道A把该构建的权限还给B工作集。

以上基本的工作流程,但是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做调整,如多人能工作在同一工作集上,但是工作集的拥有者自能由一个,其他人只是这个工作集的借用者,工作集的拥有者对该工作集的所有已存在的构建有权限,除了被借走的构建。其他非工作集的拥有者能把构建创建在该工作集内,但是不能拥有工作集内已有构建的权限,并且非工作集的拥有者创建的构建相当于被该用户“借”走了,一旦他还回去了,将需要重新向工作集的拥有者“借”。当工作集没有拥有者时,Revit会自动把该构建借给需要借的用户。

关于利用Revit工作集协同工作的几点建议:

1. 不同专业之间尽量避免使用工作集,这样带来中心文件非常大,使得工作过程中模型反映很慢。建议使用互相链接(Revit提供将建筑链接结构,结构再链接建筑的工作模式)进行各专业之间协同工作。

2. 养成经常和中心文件同步的好习惯,对于多人同时在中心文件工作时,存在本地文件和中心文件不能同步的风险,及时的同步本地和中心文件能避免该风险,即使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也不至于工作了大半天的工作丢失。

3. 养成经常释放构建权限的习惯,如果把自己创建的构建的权限全部牢牢拽在手上,确实能避免别人随意修改,但是你也会发现这样导致别人经常需要向你借构建的情况,于是你一半的时间花在把构建借给别人上(当和他人工作交叉较多时)。

协同建模通常有两种工作模式:“工作共享”和“模型链接”,或者两种方式混合。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但最根本的区别是:“工作共享”允许多人同时编辑相同模型,而“模型链接”是独享模型,当某个模型被打开编辑时,其他人只能“读”而不能“改”,简单说明如下:

工作共享应用:

模型链接应用1:

revit协同设计时工作集与链接应用心得

revit协同设计时工作集与链接应用心得

模型链接应用2:

模型链接应用3:

revit协同设计时工作集与链接应用心得

revit协同设计时工作集与链接应用心得

理论上讲“工作共享”是最理想的工作方式,既解决了一个大型模型多人同时分区域建模的问题,又解决了同一模型可被多人同时编辑的问题。而“模型链接”只解决了多人同时分区域建模的问题,无法实现多人同时编辑同一模型。虽然“工作共享”是理想的工作方式,但由于“工作共享”方式在软件实现上比较复杂,该项目我们使用的Revit软件目前在性能稳定性和速度上都存在一些问题,而“模型链接”技术成熟、性能稳定,尤其是对于大型模型在协同工作时,性能表现优异,特别是在软件的操作响应上。我们做过一个测试,把该项目的2个区使用“工作共享”的方式模型进行编辑,与打开一个区,另一个区则是通过链接方式链接进来,在性能上链接的方式速度要得快的多。

由于“模型链接”方式对于链接模型只是作为可视化和空间定位参考,不用考虑对其进行编辑,所以在软件实现上就简单得多,占有硬件和软件资源都少,性能自然就提高了。 为了进一步测试“模型链接”的性能,我们还做了另外一个测试,就是既不使用“模型链接”也不使用“工作共享”方式,纯粹就是把该项目的两个区合并成一个模型,与上述“模型链接”方式比较,在性能上链接的方式速度还是要快得多。

通过上述测试和分析,我们在该项目全部采用“模型链接”工作方式,从最后的使用情况来看是比较成功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性能稳定,没有出现任何由于模型链接产生的问题;

2、响应速度快,采用之前提到的软硬件配置,工作时还是比较流畅;

3、数据迁移方便,该项目工作地点发生过多次的变化,包括到项目所在地进行现场建模,共享文件夹通过复制就实现了;

4、项目成员进出方便,只需要设置成员的访问服务器权限即可,没有“工作共享”方式经常发生的权限问题。

下面是“工作共享”和“模型链接”两种协同工作方法的比较:

工作共享

项目文件

更新

编辑其它

通过借用后编辑

成员构件

工作模板

同一模板

文件

性能

稳定性

权限管理

适用于

大模型时速度慢 目前版本不是太稳定 不方便 同专业协同,单体内部协同 大模型时速度相比工作共享快 稳定 简单 专业之间协同,各单体之间协同 可采用不同模板 不可以 同一中心文件,不同本地文件 双向、同步更新 不同文件:主文件和链接文件 单向更新 模型链接

 

第二篇:revit软件使用心得

Revit软件使用心得

Revit Achitecture软件按照设计需求主要分为几个部分。

一. 轴线、标高等设计基本辅助线的创建。

二. 3D模型构件的创建。

三. 二维详图线、各种填充图案的创建。

四. 各种类型的标注、标记的创建。

五. 对每个视图属性的设置。

六. 对每个二维、三维物体的线性或材质设置。

七. 图像或动画渲染设置。

八. 各专业之间设计合作的设置。

九. 与其他软件交互的功能。

十. 导出、打印设置。

关于Revit Achitecture软件中各部分使用的优缺点如下:

一.轴线、标高等设计基本辅助线的创建。

优点:通过在某一平面或者某一立面的创建,可以使得其他楼层或者立面共用同一轴线和者标高,这样可以杜绝手动创建每一个楼层标高或者轴线时有可能产生的误差,且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效率。

缺点:无法直接使用CAD软件生成的DWG、DXF等格式文件中的轴线和标高。无法自动重排轴号(插件除外)。

二.3D模型构件的创建。

1.墙

优点:立面通过标高控制高度、平面确定墙体厚度及长度,这样可以很方便的控制墙体的3D造型,并与每一层的标高发生一定的联系。

缺点:当墙的精度要求达到面层级时,revit软件中墙体的各种面层(如粉刷层、涂料层、保温层等)是通过给墙体的核心层添加面层的方式做到的,这样就产生一个限制,面层的立面轮廓是根据核心层确定的,而实际项目中,墙体的面层是多变的,随机性较强,所以如果无法方便的修改墙体面层轮廓,设计人员在创建模型时就会束手束脚。Revit中墙体与墙体之间的连接是通过“自动连接”的方式实现的,这是“双刃剑”,有时方便模型的创建,而有时却限制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墙体连接方式,需要增加一个“手动控制墙体连接”的功能。

2.门、窗

优点:通过族的方式载入到项目中,可以快速的修改尺寸、替换新族,且每个门窗属性都可统计、分类。

缺点:当门窗有较复杂构造窗套或门套时,门窗族的创建变得较困难。

3.构件

优点:可以通过此功能快速创建建筑中一些装饰性的或不规则的构件。

缺点:通过此功能创建的构件无属性显示。

4.屋顶

优点:其下包含了各种与屋顶有关的构件创建功能,如檐沟、封檐板等内容可以满足项目中大部分的需求。

缺点:檐沟、封檐板等构件创建无法自动生成“封边”,端头位置属于“敞开式”,无法满足高要求的项目模型。

5.楼板

优点:可通过多种方式快速创建,且添加分层。

缺点:向上添加的面层无法抬高楼板的整体高度,楼板是整体往下添加高度的。

6.幕墙

优点:幕墙通过“嵌板”拼接功能,可以基本实现各种幕墙的创建。且通过幕墙系统可以快速创建各种不规则曲面的幕墙。

缺点:幕墙竖梃之间的互相连接是通过自动连接的方式连接,因此在一些特殊连接位置无法自动连接,甚至可能出现错误。

7.扶手

优点:修改方便,替换快速。

缺点:创建不规则、欧式造型栏杆时难以完成栏杆的组装。

8.楼梯

优点:通过设置楼梯起步和终止高度,软件自动计算踢面高度。

缺点:同一层高度楼梯内只能存在一种踢面高度,且在转角位置的栏杆自动连接的不是很好。

三.二维详图线、各种填充图案的创建。

优点:可以弥补三维构件无法达到精度的节点详图

缺点:暂无

最大的问题就是本地化的族库太少,大部分构件需要自行创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