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论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摘要:中国旅游文化与旅游关系紧密,不可分割.旅游文化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基石,是中国旅游业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本文叙述了旅游文化的特征,阐述了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旅游文化的重要性,对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重要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旅游文化 旅游业 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

正文:

一、概念解析

旅游文化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以旅游主体活动为主线,以旅游客体为依托和以旅游介体为媒介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以及在旅游观赏和旅游服务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现象的总和。

旅游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是旅游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关于旅游的文化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旅游业则是一门兼具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等多种功能的新兴经济产业,在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劳动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并成为一些经济发展缓慢、交通不便、偏僻落后地方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二、关系阐述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并重视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研究就只有在为旅游业服务过程中才会生机无限,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细致来说,中国旅游文化是中国旅游业不可缺少的文化底蕴和灵魂,是中国旅游业保持中国特色,弘扬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文化孕育了旅游,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媒介,旅游既是文化的消费过程又是文化的创造过程,通过旅游文化得以丰富发展和提高。

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外出旅游的动机在于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满足。文化是旅游资源的基本内涵,文化还是旅游产品的根本特性,是旅游者最根本的追求与向往,换言之,旅游业生产销售的核心产品必须是拥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产品,因此,旅游开发景区要注重文化内涵,强调文化品味,走旅游开发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道路。文化是旅游从业人员的基本素养,有助于积累或形成旅游业的最终产品即“美好的回忆”,折射出本民族的文化素养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

三、旅游文化对中国旅游业的重要性及其发展关系

(一)旅游文化的特征

综合性、地域性、承袭性、民族性、时代性、大众性和服务性。

中国旅游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每一次朝代的更迭,政权的转换,都是推动文明发展的

历史过程,并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且积淀深厚,激励人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激励人们自觉地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审美趋势、民族性格。旅游文化具有保存、交流、认知、规范、经济、审美、愉悦 启智、凝聚和教化的功能。

旅游业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其次,旅游文化是一个国家旅游业保持自身特色的决定因素。

(二)旅游文化的重要性

有助于增强旅游产品的竞争优势。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特色旅游文化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垄断性,因此,发展旅游业必须重视当地的文化传统和地方特色,注重文化的传承,加强对旅游文化的研究,创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有助于提高旅游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积极提高服务质量,对我国国际旅游业具有极大的挑战,提高我国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完善我国旅游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助于增强国民的旅游意识,改善旅游环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国民的文化素质有了改善但还存在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学习旅游文化,对旅游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旅游爱好者来说,能使我们更加深入了解我国旅游资源文化和民族特性,有助于提高国民的旅游意识,为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三)旅游文化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维持文化完善,保持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19xx年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5项指标(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的理解,强化其生态意识;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改善旅游接待地的生活质量;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核心目标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目标,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旅游文化能够弘扬我国优秀的文化,丰富人们的文化素养,加强旅游学科的建设,正视旅游活动的社会影响并且促进旅游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文化是旅游的本质,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活动,旅游与文化并蒂连生,文化孕育了旅游,旅游影响了文化。旅游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对文化与旅游经济关系的认识,任何一种经济活动不能仅仅从追求财富目标考虑,应当有助于社会和谐发展,因此,旅游业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结合部,是综合性产业;保持旅游地社会文化风貌的独特性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与保障。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旅游地社会文化良性发展的基础上,旅游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享受,良好的居民素质和社会风尚都是宝贵的无形旅游资源,能对游客产生极大的吸引力,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不容忽视,因此必须对旅游的社会效应给以高度重视并对旅游地进行适当合理的文化调试,以保证其文化环境免遭污染和破坏,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依赖于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作为旅游经济活动中的一个生产要素,我们必须认识到它的有限性和脆弱性,对文化性很强的旅游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使用,带来的成本支出将是无穷的,也必将是永远的负效益,因此,开发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时,必须本着“保护第一”的原则,杜绝过度开发和掠夺性的破坏开发,适度开发旅游产品,保持资源的文化特性。

 

第二篇: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五大趋势

【旅游经济】

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五大趋势

●许金如

(扬州职业大学,江苏扬州225012)

内容提要: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与研究,发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将呈现五大趋势,即多元化凸显的泛旅游,追求精致小巧的微旅游,倡导细细品味的慢旅游,基于网络技术的云旅游,享受身心愉悦的美旅游。这些趋势或理念将会引领人们在出游空问、时间、方式以及旅游内容上的改变,也会引领旅游规划、旅游产品建设以及旅游营销策略的改变。

关键词:旅游发展趋势;泛旅游;微旅游;慢旅游;云旅游;美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

DOI:10.13483/j.cnki.k铆.2014.02.018文章编号:1003—4161(2014)02—0074一04

近年来,中国旅游业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快速发展,取得化的趋势,呈现“泛”的特点。到深山里待几天,到海边过一个星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2013年,全年国内游客32.6亿人次,比期,此类度假依然如故,但其他类型的休闲度假却在不断地应运上年增长10.3%;国内旅游收入26276亿元,增长15.7%。入

境游客12908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17亿美元,增长

3.3%。国内居民出境9819万人次,增长18.0%,其中因私出境

9而生。如到某地几天,就为参加当地组织的马拉松比赛,不为名次奖金,只是参与;或只为了解该地房价,认为合适甚至购买。此类极其放松的休闲度假已经完全带有泛旅游的特点。(二)旅游客体的业态越来越“泛”化197万人次,增长19.3%【lJ。据世界旅游组织(WT0)预测,到

0002020年,中国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将达1.37亿人次,创汇1

亿美元,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传统的观光旅游,旅游主体所面对的旅游客体通常是名山大川、古寺园林、小镇名宅等等,是有形的物态化对象,旅游主体

的发展,人们审美需求层次的不断变化和提高,作为从资源转化

为产品的旅游客体的业态不断丰富,满足了不同旅游主体的消

养生旅游等等,其中有些业态呈蓬勃发展之势。几年前,国家旅为了我国旅游业能够更好地适应人们的需求,既需要总结和旅游客体之间构成的审美关系形成了旅游活动。随着生产力已有的经验教训,同时更需要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预测和判断。通过对文献加以梳理与研究,笔者认为中国就教于诸位方家。

一、泛旅游旅游业的发展将出现泛、微、慢、云、美等五大趋势,遂成此文,以费需求,如工业旅游、农业旅游、购物旅游、体育旅游、修学旅游、游局大力开展工业旅游示范点、农业旅游示范点的评选,成效卓

著,甚至未完全转化为产品的资源也同样能吸引人们趋之若鹜,

如专去某地观看天空的流星雨,专去某地体验不同类型的温泉,

真可谓处处都是资源,什么都可成为审美客体。如此丰富的业

态当然带有泛旅游的特点。

(三)出游的时问、方式越来越“泛”化旅游业发展到今天可以说进入了泛旅游时代。欧阳斌认为泛旅游就是基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成的空间更宽广、时间更灵活、方式更自由、资源更多样、业态更丰富的旅游心J。泛旅游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休闲旅游的内容越来越“泛”化

虽然传统的观光旅游还会以强劲之势延续下去,直到大众高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基础设施的完善、旅游意识的增强而形专去某地拜访某诺贝尔奖获得者并得到和他交流合影的机会。很多旅游者出游并非有严格的计划,都是“兴之所至”。时

目的地也非精心谋划,时间短则短途,时间长则中远程或在周边旅游消费时代的终结,但休闲度假旅游的份额却在逐步增大,一间上有空则出游,今Et未定明El也可出游,此乃“随时”。出游的是自生,二是引导所致。关键的是休闲度假的内容出现了多元

万方数据

打圈儿,此乃“随意”。有心情则出游,无心情想出游时则出游,和特别低的成本受到许多旅游企业的青睐。目前,艺龙、同程、

此乃“随兴”。出游的方式多样化,自驾也可,自助也行,高铁、航携程等主要OTA(在线旅游企业)的新浪官方微博粉丝数均超过空谁方便谁快捷则用谁的方式,甚至骑车旅游也可,此乃“随60万,其营销机遇不可限量。旅游部门纷纷开通官方微博,其效便”。旅游时接触什么人,交流什么话题视情况而发生,此乃“随果令人欣喜。所谓微文,是通过微小说、微诗歌、微散文以及图缘”。上述“五随”适应了当代人们的心理需求,使旅游活动更自

由更灵活更轻松,这就带有“泛”的意味。

文并茂的微摄影作为宣传手段来推介旅游。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根本没有时间去阅读大段的文字,短小精悍的微文成为人们阅读的最佳选择。微电影作为旅游营销的手段,其效果也频网站亮相,仅两周时间点击率就突破35万次。此后几个月,受微电影影响,绍兴的旅游指标均有15%的增长,其效果显而易见。小专题、短时段、小成本的微宣传与微营销正普遍被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所采用。

(三)微出行、微消费

从旅游消费者看,微出行、微消费已渐成时尚和趋势。高速路网的进一步完善,高铁等交通方式使得空间缩小。人们学习、工作压力的加大,再加上黄金周、银半周出行的拥挤,使得人们

日益采用零碎时间的微出行方式。这种微出行机动灵活,能进

什么是泛,也就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间更加灵活,出游的方式更加自由,旅游产品的内容更加宽泛,旅游的体验更加多样。“泛”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之一。

二、微旅游

高,人们出游的目的更加模糊,出游的空间更加宽广,出游的时非常明显。2012年绍兴旅游微电影《樱为爱情》在全国各大视

当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之二,即微。何为微?微ep/J,、短、细、瘦,迸一步延伸其意为精细、直接、浓缩、小巧等。所谓“微旅游”,就是指短、平、快的旅游,机动灵活,见缝插针,旅游产品、旅

游营销尽显“微”之本色。微旅游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微规划、微产品

相对于多年以来我国在旅游规划和设计领域的“大旅游、大

规划、大投资、大产品”的情况而言,微规划、微产品则显得更务能退,兴至即来,尽兴则撤。微出行导致了微消费,一是食之微,实、更切实际、更是消费者需要的产品。魏小安等人提出了“微健身之需要;二是购之微,并非必要,且来去方便下次可购。如托邦”的规划理念,受到业界人士的高度认同¨】。有些景区甚此,微出行、微消费已成为旅游时尚并将延续下去。至是较小的景点,在做规划时动不动就提出必须要邀请国际机构来做,且先做概念性规划,再做控制性规划、修建性规划,似乎规划不大就不能显示景区的高起点。这种情况常常导致规划束转移,大则大做,小则小做,大中也可小做,小中更要考虑适合,

三、慢旅游

所谓慢,是相对于快而言的。中国旅游几十年基本上是在快中成长的,旅游景区(点)的创建要创“XX速度”,游客的出行眼拍张照片即可,意为曾来过。很多人通常说的一句话是,“全

之高阁,无法实施。正确的选择应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基本上都快旅快游,5天跑5个城市,白天看景,晚上赶路,看一方能切合实际,规划才能真正得到实施。规划如此,产品更是这国我已去过多少个省份,全球我已去过多少个国家”。这种快旅样。为了政绩的需要,往往追求或夸大产品的“大”,测算出多少快游是个数的堆积和审美的弱化。自从中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旅客,多大回报,一厢情愿地编出多少线路,规划出多少旅客服方式,强调“又好又快”,快则退居其次,引起了社会各领域的全务中心,只能是水中之花。明智的做法应是集中力量和智慧做出小产品,做得精致,做得出人意料,做得创意十足,这样的微产品反而有市场、有影响。当然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此类微产品本身,而在于它的引领、带动作用。微规划、微产品将会呈现燎原

之势。

(二)微宣传、微营销

面思考。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旅游业也在大力提倡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于是也就有了对慢的选择和思考。

(一)旅游产品建设提倡“慢”

这里的慢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并非指拖拉和低效率,而是指

周密规划,精细建设,注重特色,强调生态。所谓周密规划,就是

要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拿出切合实际的规划方案,规划不可满,

传统的旅游宣传、营销往往注重“大手笔”,投入多不多,是要留空间,这是原则,没有想好的部分更要留空间。规划要外不是黄金时段,是不是人群密集处,是不是级别高的交易会,这审、盲审、冷处理、征求大众意见,不可急急忙忙评审。所谓精细样的“大营销”无疑产生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但是并非所有的旅就是注重细节,精雕细琢,不可再出现“大干多少天,喜迎八方游企业都有实力去搞“大手笔”,并且投入与产出的比例还值得客”的行为,要抱着对后人负责的态度,创建精品。要边建设,边

认真评估。同时,“大手笔”所采用的营销手段也并非能够最大

修改,边完善。所谓注重特色,就是不能同质化,要寻求差异,错

限度地覆盖受众。于是适应一个庞大群体的、低成本、高效便捷位思考。强调生态就是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生态观念要的微营销应运而生。从手段上看,微营销注重采用新媒体,如微渗透在每一个环节。博、微文、微电影等等。微博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庞大的受众面

慢不仅仅表现在单体的旅游景区(点)的建设上,还表现在

!簋墓!!!捆!澎研究75

^‘

万方数据

某个区域的形态上。世界上有慢城联盟,曾发表<慢城运动宪项规定,慢城的概念被人们所熟知。所谓慢城(准确地说应为慢

京旅游网联盟在北京成立,北京旅游委正以网站为核心,打造六慧旅游应用平台、公开透明的诚信公示平台、多渠道网络宣传推

章》,该宪章有7条标准、8条公约、4大前提、5大行动准则和54大平台——多语言旅游资讯服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物联网智镇),是指人口在5万人以下的村镇,且无污染、无噪音,能采用广平台、高端用户个性化预订平台。同时,北京市还出台了《北绿色能源,传统手工方法作业保存完好HJ。从1999年起源至京智慧景区建设规范(试行)》、《北京智慧饭店建设规范(试2011年,全球已经有24个国家的135个城市获得“慢城”称号,

行)》、《北京智慧旅行社建设规范(试行)》、《北京智慧旅游乡村

中国获得首个“慢城”称号的是江苏省高淳县的桠溪镇。受此影建设规范(试行)》,力求实现北京智慧旅游的目标——“智慧北响,现在有很多城镇和地区都提出创建“慢城”,慢城旅游也将成京、便利旅游”。在上海、南京,智慧旅游也风生水起。2012年,

为一种发展模式。

(二)游客出游方式提倡“慢”

在上海科技馆举办的“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航空展”,采用“二维码室内导览系统”,使人们充分体验了云旅游的魅力。南京正

当今社会,很多人的生活节奏很快,如在同一时间段同时干在如火如荼地实施目的地旅游行程规划系统、第二代智慧景区几件事。当然快的弊端也非常明显,加重心脏负担,导致高血压管理和导游系统、智慧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慢步南京》交互式漫和一些精神疾病等等。1986年,意大利记者卡洛?佩特里尼发起“慢餐运动”;2005年,意大利人贡蒂贾尼成立“慢生活艺术组织”,倡议人们减慢生活节奏;2007年,在米兰举办了首个“世界慢生活日”"J。与之一脉相承的是,近几年的慢旅游已逐渐成游、慢旅慢游、慢性慢游几种类型。快旅慢游就是借先进的交通慢游就是没有行程的催促,甚至没有目的地的选择,慢慢观赏沿慢性情覆盖整个游程的一个慢旅游方式。大体可以这样说,快重于休闲旅游,旅游主体与旅游客体之间的关系模糊甚至融合,

画以及南京旅游游客助手2.0版手机客户端五大项目。

(二)云旅游已成为消费者最便捷的旅游方式

如果某人某天想放松一下心情去海边游览一下,他在家里鼠标轻点,著名海滨旅游胜地尽在眼前。于是他可以尽情在网出,与海豚共舞。逼真的效果使他随心所游,他虽宅在家却身为

如果某人突然想去某个城市游览,他可以拿出手机找到旅市的航班信息、酒店信息、景区(点)信息、交通信息甚至天气预布自己的出行信息,即有网友做出评论,提出建议并分享自己去

为时尚并被更多的人所接受。笔者认为“慢旅游”可包括快旅慢上赛艇、冲浪;可以点击自控潜水,与鲨鱼嬉戏;可以观海上日方式快捷到达旅游目的地,然后慢慢游览的一种旅游方式;慢旅游客;虽足不出户,却畅游各处。这就是云旅游的魅力。途的风光,随心随兴旅游;慢性慢游就是首先绝对放慢性情,用游应用程序,在电子地图上迅速找到那个城市,随即前往那个城游偏重于观光旅游,旅游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很明晰;慢游偏报尽在眼前。他可以很方便地预订航班、入住的酒店,并同时发强调游客不是在此匆匆走过,而是在此生活过,用心感悟过。快过的体会,也有网友立即提出有意前往,可结伴同行,这一切迅游会永远存在,甚至是大多数游客的首选,但慢游会由时尚逐渐速完成。他漫步在那个城市的民俗街上,每到一处耳机里都会

成为发展趋势。

四、云旅游

传出悦耳的讲解内容和温馨的旅游提示,他同时不断拍照发微博,与网友共享游览的快乐,这就是云旅游。云旅游是信息技术应用所产生的一种全新旅游方式,其建立在云计算、云服务基础

计算机技术一日千里的发展使得很多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

变化。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同样引起了旅游业的变化,这种新型上的自助旅游行为彰显了以人为本,个性化十足的全新旅游体的旅游被称为云旅游。验,必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一)运用网络进行营销和提供服务已成为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的新策略

五、美旅游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着力推进绿色发

基于云计算的云旅游使得人们认识了“云”,云计算就是大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量聚集计算机网络以及与之相关的元素,构成一个资源十分丰好家园。笔者认为,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富的集合体向用户提供全能信息服务和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云”产生了,旅游与之相结合,人们就看到了十分广阔

的前景,迄今全国有众多的城市提出要打造智慧旅游城市。北

为我国旅游业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美”成为我国旅游业今后

发展最显著的趋势。

无论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如何的“泛、微、慢、云”趋势,贯穿渗透其中的趋势始终是“美”,正如黑格尔所说的“诗在一切艺术

中流淌”一样。

(一)从旅游景区(点)建设的角度追求完美

京市率先推出《北京智慧旅游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搭建智慧旅游建设大平台。按照《纲要》,旅游企业可实现一个平台融天下,而旅游者则可以一个掌上终端行天下。目

前,北京旅游网线上景区超过104家,一日游线路超过30条。北

正如本文所说,作为审美主体的游客与作为审美客体的旅

76越研究。总舢㈣

万方数据

游景区(点)之间的旅游发生所构成的关系称之为审美关系哺]。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3EYD034)、既然旅游活动是一种审美活动,那么从审美客体的角度看,自然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群(旅游管理及在线运营服要追求完美的形式和内容了。如同专家称管城市建设的市长要务)建设项目[苏教高(2012)23号]。

懂美学一样,从事旅游工作的人员也要懂美学。一座城市、一个

旅游景区点要成为审美对象,就要有独特的韵味和持续不断的参考文献:

吸引力¨J。从旅游规划的角度看,要表现优美,还是要表现壮[1]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美,或者兼而有之偏重于其中一方,有些规划编制者虽未意识[EB/OL].(2014—02—24)C20t4一02—25].http://www.sl睡ls.gov.cn/

tjsj/zxtb/201402/t20140224_514970.htIIll.

到,但美学上这两大范畴却是被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在旅游[2]欧阳斌.泛旅游时代旅游业发展的路径[N].中国旅游报,2012一11景区(点)建设的问题上,更是渗透着美学原理,从形状、内容、色—16(12).

彩、姿态等多个方面追求完美,甚至在控制性规划中也要始终不[3]魏小安.徽时代微旅游[N].中国旅游报,2012—11—8(11).忘表现美的东西。美之心灵物化出的形态自然是美的,因此旅[4]王兴斌.也谈慢城与旅游[N].中国旅游报,2012—07—25(11).游业的从业者懂美学、有一颗追求美的心是做好旅游的重要[5]刘思敏.发展慢城旅游的误区与对策[N].中国旅游报,2012—12—28条件。(to).

[6]乔修业.旅游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6.

(二)从游客的体验角度追求完美[7]许金如.论旅游城市文化品质的提升[J].开发研究,20t3(6):104.游客出游最主要的目的是享受身心的愉悦。游客的心理就

是审美心理,审美心理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任何旅游活动都

带有审美指向,并且这种趋美、求美的心理将会越来越深。欣赏[作者简介】许金如(1963一)。男。江苏南通人,扬州职业大学党委刑江南园林追求的是优美,仰视华山感受的是壮美,漫步神农架体书记、翻铰长。一教授.扬闸旅游学会会长。扬州旅游发晨研究中心主任,验的是野性美,登泰山而小天下欣赏的是中国书法之美,置身油主要从事羹学、旅游学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4-01一12

菜花海中感觉的是自然生态之美。美,已成为旅游业发展最显

著的趋势。

OntheFiveTrendsofTou,rismDevelopmentinChina

XUJin—-ru

(YangzhouPolytechnicCollege,Yangzhou225009,China)

Abstract:ToadaptChina’Stourismtotheneedsofpeoplebetter,it’SnecessarytomaketherightpredictionofandjudgmentonthedevelopingtendencyoftouristindustryinChina.Byreviewingandstudyingtheliterature,aconclusionisdrawnthatthedevelopmentofChinesetourismwillshowthefivemajortrends,namelyextensivetourismwithdistinctdiversification,micro—tourisminpursuitofexquisiteness,slow—pacedtourismadvocatingcarefulappreciation,cloudtourismbasedonnetworktechnologyandself—enjoyingtourismformentalandphysicalpleasure.Thesetendenciesori-deaswillnotonlyleadpeopletomakechangesinspace,time,meansandactivitiesoftraveling,andalsobringaboutthechangesintourismplanning,buildingoftourismproductsandtourismmarketing.

KeyWords:tendencyoftourismdevelopment;extensivetourism;micro—tourism;slow—pacedtourism;cloudtourism;self——enjoyingtourism

责编:鲁叠峰;校对:木梓盟摹。,。脚潮研究77

万方数据

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五大趋势

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五大趋势

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五大趋势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许金如, XU Jin-ru扬州职业大学,江苏扬州,225012开发研究Research on Development2014(2)

本文链接:http://d..cn/Periodical_kfyj201402018.aspx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