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专接本管理学考试复习重点 自己总结的

2013专接本管理学考试复习重点 一、1. 管理的定义:是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来协调他人的活动,带领人们既有效果又有效率的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特征: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普遍性,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2.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3. 管理的地位与作用

4.管理的原则:人本原则、效益原则、能级原则、弹性原则、系统原则 方法:⑴按作用的原理,可分为经济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和社会学心理学方法管理方法的分类⑵按管理方法适用的普遍程度,可分为一般管理方法和具体管理方法。⑶按方法的定量化程度,可分为定性管理方法和定量管理方法。

5.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6. 分析管理产生的必要性1、解决资源有限性与欲望无限性矛盾的手段和方法。

2、管理以目标为出发点。3、是一种科学方法。4、管理追求资源合理利用。

7. 管理二重性:一是与生产力,科学技术联系在一起的自然属性、另一是与社会制度,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属性研究管理二重性的意义:①有利于认识管理与社会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②既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又要考虑到中国的国情,鉴别改造的运用。③既要重视自然属性又要重视社会属性,否则会造成管理的整体破坏。

8. 分析管理是效率和效果如何统一的:管理的效率:是指管理活动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管理的效果:指管理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程度,反应管理的结果。

效率和效果既有区别又有联系:①有效率不一定有效果②有效果不一定有效率③管理活动既追求效果又追求效率,即要努力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实现组织目标。

9. 管理者的概念:通过协调他人的努力来使组织活动更加有效并实现组织的目标分类:纵向分类:高层、中层、基层管理人员。横向分类:综合、专业管理人员

10. ①素质;②管理者的素质。

11.管理者所面临的环境是 管理者所面临的内外部状况

12.系统及其特性

13.分析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内部、外部环境

14主要管理理论①形成的时间、②研究重点③特点 ④代表人物⑤理论贡献 古典管理理论

A.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①19xx年出版《科学管理原理》②主要内容:

三个基本观点一、要求劳资双方实行重大精神变革。二、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工作效率。三、谋求最高工作效率必须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取代传统传统经验型管理方法。两大管理制度:一、生产和作业管理,制定科学的工作规范和标准,挑选一流工人,进行标准操作培训,提供标准的工作条件,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二、组织管理---职能化组织理论:一是管理职能与执行、作业职能分离,二是管理职能在分割,实行职能制。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精髓:劳动定额制,标准化制,差别计件工资制,职能制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提倡科学研究,形成了一整套的科学管理制度;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弊端:把工人看成单纯的经济人,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泰罗尊为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理论的其他代表人物:亨利甘特,吉尔布雷斯夫妇

B.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①19xx年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②主

要内容:六种基本活动: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活动。 管理五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14条管理原则:分工,职

权与职责,纪律,统一指挥,统一方向,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报酬,集中,等级链,公平,保持人员稳定,首创精神,团结精神

C. 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①代表作《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

论》②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特征:明确的分工,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正规化的人员任用,职业管理人员,遵守规则和纪律,非个人的人员关系

D. 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①梅奥19xx年出版《工业文明中人的问

题》提出:工人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新的领导方式在于增加工人的满足度,生产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情绪和态度,存在着霍桑效应。 E. 霍桑实验结论①霍桑实验主持人: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奠基人。②

结论:1.职工是“社会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4.存在着霍桑效应,企业应采取新型的管理方法。

二、1. 决策的概念:是为了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从若干备选的行动方案中进行抉择的分析,判断的过程。

2.决策的特点:1:目的性 2:可行性3:选择性4:满意性5:过程性6:动态性

3.决策的类型(一) 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二) 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三) 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四) 初始决策和追踪决策(五) 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六) 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

4.决策的原则1: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要使得决策达到最优,必须a:容易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 b:真实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据此控制所有可能的方案 c:准确预期到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

2:现实中上述条件往往得不到满足

5.决策的影响因素:决策中的政治因素,直觉和执著,对待风险的倾向,伦理观

6.决策的制定过程(一)辨识和确定问题(二)确定决策的目标(三)拟定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四)对方案进行评估(五)选择方案(六)实施方案并追踪、评价其效果

7.决策的方法:一、主观决策法: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 二、计量决策法:边际分析法;费用效果分析法;概率方法;盗用方法;期望值方法;博弈论方法;线性规划方法

8. 决策方法的应用①盈亏平衡分析法;②决策树法

三、1计划的概念:预先决定要做什么,如何去做、何时何地去做和有谁来做

内容:我是谁、我的处事原则是什么、我要到哪里去、我如何到哪里去 作用:1.应对变化和不确定性 2.使组织集中全力于目标 3. 使组织的活动经济合理 4.为控制奠定基础

性质:目的性,首位性,普遍性,效益型

类型:战略、战术计划,长期、短期计划,综合、专业计划,指导性、具体计划

2计划的体系

3影响计划的因素

4.计划的工作方法及其应用①滚动计划方法;②甘特图法;③计划评审技术。 5. 目标管理的概念:所谓目标管理乃是一种程序或过程,它使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

作用

特征: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强调自我控制,促使权力下放,注重成果第一的方针

6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原理

7目标管理的过程

3) 检查和评价。 1) 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2) 组织实施;

评价:目标管理的局限性:1) 对目标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宣传得不够;2) 没有把指导方针向拟定目标的各级管理人员讲清楚;3) 目标难以确定;4) 目标一般是短期的;5) 不灵活的危险。

8、影响目标管理效果的主要因素

四、1. 组织的含义:通过建立、维护并不断改进组织结构以实现有效的分工、合作的过程

特点:(一)结构性特征:正规化、专门化、标准化、职权层级、复杂性、集权化、专业化和人员构成(二)背景性特征:规模、组织技术、环境、目标和战略、文化。

意义:

2. 组织设计的含义

3. 管理宽度(幅度)含义:每一个管理者所能直接指挥和监督的下属人数的限度。

4.管理层次的含义:就是在职权等级链上所设置的管理职位的级数

5.组织变革的含义:指组织面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而进行改革和适应的过程

6.管理幅度与组织层次的关系:反向,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层次越少

7.权力的性质及特性

8.集权:系统地将决策权集中于高层主管手中的过程。分权:也叫职权的

分散,指的就是系统地将决策权授予中下层管理者的过程

9.组织设计的任务:明确分工、明确各岗位间的协调的关系、结构形成 原则:因事设职与因人设职结合、权责对等、统一指挥

10.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1) 直线型组织结构:优点:较简单,责任与职权明确;缺点:所有管理一人承担较困难;

适用:不实行专业化管理的小型组织,或应用于现场作业管理。

2) 职能型组织结构:优点:管理工作分工较细,专业管理作用;缺点:妨碍统一指挥,易造成管理混乱在实际工作中,不存在纯粹的职能型组织结构。

3) 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优点:能对本部进行细致管理,满足统一指挥和实行责任制度;缺点:下级部门受限,沟通少,易产生矛盾等;适用:中、小型组织4) 直线——职能参谋型结构5)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斯隆模型,美国通用汽车研究)6) 矩阵组织:优点:灵活性、适应性强,易于接受新观念、新方法,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缺点:稳定性差,需接受双重领导

11.组织变革的含义:指组织面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而进行改革和适应的过程

内容:1,对人员的变革:人员的变革是指员工在态度、技能、期望、认知和行为上的改变。2,对结构的变革:结构的变革包括权力关系、协调机制、集权程度、职务与工作再设计等其他结构参数的变化。 3,对技术与任务的变革: 技术与任务的改变包括对作业流程与方法的重新设计、修正和组合,包括更换机器设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等等。

类型战略性:战略性变革是指组织对其长期发展战略或使命所做的变革。

结构性:结构性变革是指组织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适时对组织的结构进行变革,并重新在组织中进行权力和责任的分配,使组织变得更为柔性灵活、易于合作。 流程主导:流程主导性变革是指组织紧密围绕其关键目标和核心能力,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构造。这种变革会使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用户服务、质量、成本等各个方面产生重大的改变。

以人为本 以人为中心的变革是指组织必须通过对员工的培训、教育等引导,是他们能够在观念、态度和行为方面与组织保持一致。

目标1.使组织更具环境适应性2.使管理者更具环境适应性3.使员工更具环境适应性

12.组织文化的概念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主要特征独特性 继承性 相融性 人本性 整体性 创新性

内容经营哲学 价值观念 企业精神 企业道德 团体意识 企业形象 企业制度 企业使命 功能导向功能 约束功能 凝聚功能 激励功能 调适功能 辐射功能

五、1. 领导的定义:对组织内每个成员和全体成员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

2领导的作用(一)更有效、更协调地实现组织目标(二)调动人的积极性

(三)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

3.领导的构成要素:

4.领导的工作原理1) 指明目标2) 协调目标3) 命令一致4) 直接管理

5) 沟通管理6) 激励 要求:不断鼓舞人们士气、把握人们的工作目的,了解人们变化着的期望、注意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进行合理安排

5.领导行为理论

6. 激励的概念:通过采取使人们的需要、愿望、欲望等得到满足的措施,来引导人们以组织或领导者所期望的方式行事。

7. 激励理论①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安全,社交,自尊与受人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②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③麦克利兰三种需要理论:成就、权力、归属需要④X理论与Y理论:X理论认为人们有消极的工作源动力,而Y理论则认为人们有积极的工作源动力。⑤弗鲁姆期望理论:动力=效价x期望值;⑥亚当斯公平理论;⑦斯金纳强化理论:正强化、负强化、自然消退、惩罚。

8.沟通的含义:是信息的交流,是信息由发出者到达接收者并为接受者所理解的过程。类别:正式沟通的方式:下向、上向、横向、外向沟通等。 非正式沟通类型:集群连锁、密语连锁、随机连锁、单线连锁

9.沟通的原则:运用反馈、简化语言、抑制情绪、积极倾听

10. 领会:①沟通的方式与方法;②沟通的原则与过程模式;③沟通目的、作用与要求。

六、1.控制的含义:纠正实际执行情况与所计划的理想状态之间的偏差

2、控制的过程:(一)制定控制标准(二)衡量绩效,找出偏差(三)纠正偏差

3、控制的类型:现场控制、反馈控制、前馈控制

4、控制的方法:预算、生产、财务、综合控制

5. 有效控制的基本原则:反应计划要求、与组织结构相适应、控制关键点、控制趋势、控制例外、直接控制

七、管理的创新职能

认识:1.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 :理念,目标,产品,技术,市场,流程,生产设施,组织,管理方式和手段,制度,人力资源,企业文化 理解:2.创新的概念:是一种思想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是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

3.创新的类别与特征 :①局部创新和整体创新②消极防御型创新和积极攻击型创新③初始创新和运行创新④自发创新和有组织的创新 掌握:4.创新的过程①寻找机会②提出构想③迅速行动④坚持不懈

5.创新活动的组织①正确理解和扮演管理者的角色②创造促进创新的组织氛围③制定有弹性的计划④正确的对待失败⑤建立合理的奖酬制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