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富国自强---读《中国震撼》有感

民富国自强

------读《中国震撼》有感

郭燕

读罢张维为先生的的《中国震撼》,颇有感慨,作者认为,中国的崛起不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而是代表了一种不同性质国家的崛起,?其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坚持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既学习了别人之长,也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实现了一种对西方模式的超越,也实现了一个五千年文明与现代国家重叠的‘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作者通过大量的事实说明陈述了这样一个道理:?没有一个非西方国家取得过模仿西方模式的成功?。对此,我深以为然。

的确,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决定了这个五千年的泱泱大国在艰难的发展道路上没有迷失自我,她在摸索中找准了新的坐标新的点。她的崛起对于西方国家而言或许是震撼,而对于国人来说,她只是顺应自然,秉承了历史的发展规律而已。正如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中所说,中国有着自知之明,她读懂了自我,知道自己的优劣,从而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优势,在摸爬滚打中,总结、实践,再总结、再实践,循环前进,才有了今天的全新面貌。

曾几何时,我们国家的一些知识精英,执迷于西方政治话语,希望中国能尽快融入到西方国家代表的所谓主流文明,急功近利地要把中国带向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似乎只有西方民主才能救中国。事实证明,一味的追求所谓民主,而 - 1 -

不顾民生大计,结果不是发展国家而是毁灭国家。转过头来看看,远到东欧各国的剧变、前苏联国家的分裂、南斯拉夫的解体,近到伊拉克、菲律宾的政治动乱,他们为民主转型付出的代价实在太高。由于原本存在着的种族、族群、宗教、地区、历史差异,?一人一票?制民主迅速撕裂了原有的伤口,使得本来就难以磨合的各种利益不同的群体摩擦升级,加速了社会的分裂和冲突。可想而知,对于我们这么一个历史文化传承与西方的差异远大于东欧的超大型国家来说,如果照搬西方模式,走程序民主的路子而不顾结果,无疑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一场灭顶之灾。

管子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民富国自强。中国的崛起不同于以往西方国家靠殖民、奴役、侵略、践踏的手段来获取的所谓崛起,中国的崛起是用和平方式的?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是靠?以民为本?、?坚定不移的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成就。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人口多,疆域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未必代表着国家的强大。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救中国,只有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以往中国各朝代的制度有的曾经辉煌闪耀过,但最终都化为了尘埃。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 产 党的带领下,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执政理念,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任务,?坚定不移的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汲取了其它文明的一切长处为我所用而又保持了自身的长处和优势,通过自己数十年坚持不懈的奋斗,使得中国这只雄鹰再次鲲 - 2 -

鹏展翅,鹰击长空,飞向西方文明难以企及的高度,从而震撼了西方所谓民主国家,震撼了整个世界。

?震?过之后,是更多的自信和思考。探索新形势下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每一天的实践。我们都切身感受中国近年突飞猛进的发展,可是我们也深深地为社会剧烈发展的阵痛而烦恼,环境污染问题、党的干部的腐败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医疗卫生问题、物价过快上涨等等,每一件事都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棘手问题,任何一个问题都关乎和谐社会的建设。可是你还能说现在是中国面临最困难的时期吗?不,问题的确很复杂,但是我们已经积累了建国50多年的经验,我们的党是一个有着90年悠久历史的大党,我们的国家已经不是当年那个风雨飘摇的国家,我们的政府和人民会用自己的坚忍和智慧来找到解决之道。

?时来风送滕王阁?,我们坚信,中国这个千年文明古国,将会沿着自己特有的轨迹和逻辑继续演变和发展着,在崛起的道路上她可能继续经历着磕磕碰碰,但其崛起的势头已不可阻挡,其崛起的方向已不可逆转,她必将以其独有的发展模式和成效带给世界更多的震撼!

- 3 -

 

第二篇:穷国、富国与中国

穷国、富国与中国

——新“三个世界”格局下中国的使命

● 李稻葵

金融危机正在深刻改变当今国际格局,催生出崭新的“三个世界”:穷国、富国和中国。这三个世界各有诉求与难题,中国作为穷国和富国的桥梁,应该成为世界政治经济的稳定器、国际秩序改革的推动者以及穷国未来发展的探路者。

金融危机改变世界

人类历史的发展从来都不是线性的。在漫漫时间长河中,总有那么若干年或者几十年,对历史走向的影响是大爆炸式的。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是相对和平的时代,曾经作为改变世界格局最重要工具之一的战争,正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取代其功能的,则是金融危机。 今天的世界仍在经历着金融危机的煎熬。到目前为止,20xx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已经从核心国家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的危机,演变为政府部门改革不力、公共财政难以维系的国家信用危机。这样严峻的财政问题,相信不可能在一两年内迅速解决。这是因为,主要发达国家的财政格局和中国不一样,其财政支出中60%以上是赋权性(Entitlement)支出,即通过立法给予老百姓的各种福利支出,这种支出是刚性的,短期内很难改变。中长期看,要改变这一格局必须重新签订社会契约,即政府和纳税人、福利享受者需要重新做出崭新的 1

制度安排(详见李稻葵、张双长《欧洲债务危机:预判与对策》)。加之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美国,其破烂不堪的国家财政还没有经过金融市场的酝酿发酵而演变为全面的危机,因此可以说,这场过去70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远远没有结束。

客观上说,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需要一轮深刻的改革,需要类似于里根、撒切尔夫人式的政治人物出现,同时需要一批学者提出新的理论。但是到目前为止,还看不到这样的政治英雄出现,也看不到有学者提出发达国家应该系统地在全球化时代进行深刻社会改革、社会契约重新签订的理论。所以,我坚信,发达国家在未来10年会有一个非常艰苦的调整过程。

那么,是不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风景独好呢?亦非如此。这些国家本身也面临着深刻的宏观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以印度和巴西为例,其经济表面上看起来非常风光,增长速度非常快,但是宏观管理方面仍然蕴含着巨大的矛盾,经常账户长期以来一直是逆差。印度的经常账户逆差过去10年不断上升,其贸易逆差20xx年达到GDP的5.7%,财政情况也让人担忧。巴西2002-20xx年消灭了经常账户的逆差,但2008、20xx年再现逆差,20xx年勉强平衡。巴西虽然在卢拉总统的带领下出现过短暂的财政盈余,但现在又回到了财政赤字的境地。所以,发展中国家今后的经济增长也不可能一帆风顺,未来5年左右,新一轮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危机可能在所难免。 总之,从大的图景上看,金融危机后的国际形势非常严峻,未来 2

5-10年,世界经济恐怕会经历一个比较痛苦、复杂乃至混乱的调整阶段。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的地位尤其重要。在笔者看来,这场危机正在催化出一个崭新的“三个世界”格局。

穷国、富国和中国:新“三个世界”格局

“三个世界”是中国领导人毛泽东上世纪70年代一个极具洞察力的理论,他把当时作为超级大国、称霸全球的苏、美称为第一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等富国称为第二世界,发展中国家称为第三世界。今天的世界与毛泽东所观察到的显然不同,导致这一不同最大的原因来自中国自身的改变。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是改变当今世界格局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国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孵化出金融危机,而金融危机正催化出新的“三个世界”格局。

第一世界:富国

总体上讲,富国是这一轮金融危机的肇事者,也是最直接的受害者。20xx年第一轮金融危机,在政府的大力救市措施营救下,已经基本过去;但是20xx年中出现的第二轮公共财政危机,至今仍然折磨着这些国家。从总体上看,这些发达国家面临着深刻的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调整和改革,公共财政的规模和支出的结构必须改变。只有这样,其经济才能恢复竞争力,公共部门才能恢复信用。但是目前来看,这些国家政治改革的意愿普遍不明朗,改革的理论准备、基本思路也并不清晰。所以,包括日本在内的富国,将面临着一个漫长的调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富国对于全球化、对于全球贸易的进一步自由化、对 3

于碳排放等问题,仍然会态度摇摆,机会主义色彩浓厚。

富国整体上讲,对于中国的崛起是不放心的。在经济层面,它们担心中国的成长会挤占其发展的空间,极为集中的一个表现就是知识产权问题。这些富国担心中国企业未来逐步掌握发达国家的一些知识和技术,从而大规模提升竞争力,所以,知识产权将成为未来富国与中国斗争的焦点,这是涉及到未来发达国家竞争力的根本问题。 必须强调的是,富国并非铁板一块,其最主要的一个分歧产生在以德国为首的欧洲大陆国家与美英这两大集团之间。德国的经济竞争力相当旺盛,其所依赖的经济体制也并非英美那样全面的市场经济制度,德国自诩的社会市场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对市场直接进行干预,保证市场的公平性,而并非一味地强调效率。如果说这种制度上的差异只是相对表面的,那么二者更深层次的差别则表现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区别。德国等大陆国家相对而言更加强调公众社会秩序、公众利益,而并不像英国和美国那样注重个人自由、保护个人意识。对于发达国家这种内部的分歧,中国必须有非常客观、清醒的认识。 金融危机给富国带来的直接后果将是其内部的分裂,德国一定会是危机之后的相对受益者,其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地位将会提高,德国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在欧洲大陆将会有更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欧洲其他国家到最后会不得已将相当一部分社会和公共财政的管理权,交给以德国为领导的欧盟集团。

第二世界:穷国

4

在新的世界格局中,第二集团是穷国。所谓穷国,既包括极端贫困的发展中国家,也包括所谓的新兴市场国家。为什么把这些国家放在一起?因为它们有相当多的共同点,对于这些国家而言,发展是最重要的任务,而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对于这些国家的发展既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也形成了一定的限制。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这些国家对中国的崛起怀有一种复杂的心态。它们在与中国的经贸往来中获得了发展的机遇,但与此同时,在国际贸易、能源资源等问题上,又对中国的发展抱有忧虑,它们担心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挤占了自己未来发展的空间。在碳排放、空间技术发展、国际贸易制度等全球公共产品的问题上,这种担忧尤其明显。

虽然穷国已经出现了蓬勃发展的端倪,但是应该看到,大部分穷国的经济发展中仍然蕴含着不稳定因素。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在公共财政、国际收支等方面都有明显的缺陷,财政赤字、经常账户的逆差经常出现。作为一个穷国,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长期依赖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是难以维系的,经济危机迟早都会出现。所以,当目前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逐步告一段落后,金融市场的担忧可能会转向穷国这一群体,这些穷国也可能会出现恐慌性的资本外逸、出逃。可见,穷国发展的前景并非一片光明,经济的波动,金融的动乱,仍然始终会出现在这些国家未来发展的事业之中。

第三世界:中国

中国是当今世界迅速兴起的经济大国,中国的兴起可以与19世纪 5

中叶英国、19世纪后期美国以及上世纪初德国的崛起相提并论。对西方而言,其对中国崛起的种种不安,或许在于联想起德国自19世纪末的迅速崛起为其带来的恐惧回忆。

目前,中国发展的潜力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中国作为一个学习型、仍然相对贫困的大国,经济仍然具有基本的原始改革动力,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体制还将不断地改革和完善。中国具有一些与穷国相同的性质,比如说我们有1亿多生活在贫困线的人口,仍然有广大的贫困地区;同时,中国也面临着发达国家的一些难题,比如有相当大规模的资金需要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有相当旺盛甚至过剩的生产能力急于消化。因此,中国已经不能够简单地被划为穷国的一部分,更不能划为发达国家的一部分,在众多的国际事务上,中国的利益乃至于诉求与穷国不同,与发达国家也不一样。

中国的使命

在新的“三个世界”格局下,中国的使命是什么?毫无疑问,中国最重要的事情是保持自身的社会稳定、持续的体制改革和演变,不断解决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竭尽全力保障中华文明复兴进程的持续推进。在这个前提下,中国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可以也应该履行以下三个职责。

第一,世界政治、经济的稳定器。中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现行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因此,中国有充分的理由,也应当尽最大的努力保持现行体制的相对稳定性,任何过快、过于激进的改革 6

和变更都对中国的发展不利。

中国自身相对较快、平稳的经济发展,毫无疑问是发挥稳定器作用的根本所在。除此之外,中国调整经济结构的举措,也是对当今世界稳定的一个重要贡献,这是因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最重要的体现是减少外贸顺差、扩大内需,这有助于促进全球经济的再平衡,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广阔机遇。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在这一方面的表现应该说非常突出,在全球范围来看堪称典范。危机前的20xx年,中国的贸易顺差高达3007亿美元,占GDP的8.8%;经过两年多的调整,贸易顺差占GDP的比例降到了20xx年的2.5%,20xx年将持续下降,极有可能降到1.3%以下。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对中国的贡献讲得不够,宣传没有跟上。

中国保持世界稳定的另一个作用体现在人民币汇率的不断调整上。人民币作为世界上一种重要的货币,其汇率在稳健的前提下逐步地调整、增加弹性,对于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无疑非常重要。设想人民币的汇率大幅波动,无疑会给中国的贸易伙伴带来物价的变化、通胀或者通缩的压力。事实上,人民币一直也在稳定、逐步地升值,这对国际金融业的支持也是巨大的。金融危机爆发前,人民币不像日元、新加坡元、巴西雷亚尔等,对美元进行了贬值,实际上支持了美国的金融稳定。如果当时人民币兑美元出现15%以上的贬值,中国企业的出口肯定更好,而国际的经济格局则会更加混乱。这方面,我们同样做了很多,讲得不够。

7

中国对于世界稳定的第三方面贡献就是长期保持负责任的投资取向。中国手中有超过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拥有全球最大的投资基金,而当今世界极其需要的就是负责任、耐心的投资者。如今,发达国家面临艰难而长期的调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其信用会不断下降,所以,中长期看,大量国际投资者都在试图转变资产配置,希望把以美元、欧元、日元等计价的金融资产转变成以人民币等货币计价的金融产品。而这一过程不见得会是平稳的,中国应当充分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事实上,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发挥了部分作用,比如,20xx年美国国债市场遭遇部分投资者撤资时,中国并没有从美国市场大幅撤资;比如,日本的国债规模很高,每一个日本公民从婴儿到百岁老人平均背着10万美元的国债,从中长期来看,日本需要国际社会的支持,而中国也一直在增持日本国债。可以说,中国是当今世界最有耐心、最有长远意识的投资者,事实上起到了国际金融稳定器的作用,但这件事情我们也是做了很多,讲得不够。

当然,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把握机遇,在国际上创造更多稳健、高质量、严格监管的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包括国债、企业的股票和债券等,为持有养老金、保险金的国际投资者提供更多资产配置的选择。当然,这与中国自身金融体制改革、资本市场改革、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紧密相关。

第二,国际秩序改革的推动者。中国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大国,深深地被当今不合理的国际体制所伤害,投资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 8

义、不切实际的减碳要求以及各种各样的技术门槛等,都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构成了桎梏。而这些桎梏对于其他穷国等后来者而言也是十分显著的。因此,中国有理由代表穷国向发达国家提出各种改革要求,最终推进国际经济界的重大改革,使得国际金融交易和世界实体经济的规模和格局相配合。

与此同时,中国也不希望这样的改革是震荡型的,毕竟中国从现行的经济体制中得到了收益。中国必须积极与发达国家进行沟通,成为要求激进改革的发展中国家和保守的发达国家之间的桥梁,力保当前国际秩序改革的平稳和渐进。

第三,穷国未来发展的探路者。当今世界的穷国都在盯着中国。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极其匮乏的国家,也是一个人口众多、社会庞大的社会体,中国如何在先天不足的条件下,探索出一套对环境友好的低碳发展道路,是许多穷国极为关注的。如果中国能够在这些方面取得成绩,无疑将会为穷国带来福音。

同时,中国作为一个巨大的社会体,也面临着极其复杂的社会矛盾,超大型城市的管理,包括交通问题、住房问题、医疗问题、退休养老问题等,都是人类社会之前所没有遇到过的挑战。中国如果能在社会管理方面找到一条平衡公众秩序与个人自由、比较有效的管理体制,也会对后来者提供启示,具有感召力。对于一部分的发达国家,如欧洲的大陆国家,中国的探索也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总体来看,金融危机正在催生出一个崭新的世界格局,无论富国、 9

穷国和中国,新的“三个世界”各有各的诉求,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难题。作为富国与穷国之间的桥梁,中国应该也必须在不断解决自身的社会经济发展矛盾的同时,担当起历史的使命,成为世界经济政治的稳定器、国际秩序改革的推动者以及穷国未来发展的探路者。在这三方面履行好职责,既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世界经济的利益。

(本文转自新财富)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