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民族音乐思维

论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民族音乐思维

摘要:针对音乐该种艺术形式而言,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曾说过:“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当前我国民族音乐走向全球、走向人们内心的重要途径便是学生民族音乐思维的培养。但当前我国民族音乐的视唱练耳教学模式的形成还存在较大难度,学习时间较长,过程可谓既复杂又漫长。本文主要针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同时指出当前当前我国视唱练耳教学中培养学生民族音乐思维面临的困难,并提出有关解决措施。

关键词:视唱练耳教学;民族音乐思维;困境

前言:视唱练耳教学模式中包含音乐技术的相关训练内容,同时还包含诸多音乐教育层面的知识。不同的教育教育模式熏陶下,带给学生的是不同的音乐审美,和音乐情趣。伴随当前全球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国人已经意识到长久以来对于西方文化形成一股盲目的崇拜现象和对本国特色音乐的故步自封带来的诸多弊端。就当前来看,我国的本土民族音乐在日常的音乐思维训练中仍然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

一、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发展简述

当前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历经数千年发展历程,是我国各族人民不断创新的结果,由此衍生出多种形式和题材的民族音乐。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加之改革开放之后西方文化的入侵和19xx年之后流行音乐的影响,由此形成了我国差异明显的西方音乐、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共存的中国新型音乐文化格局。我国民族音乐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音乐形式和表达方式[1]。独具特色的中国民族音乐彰显了我国不同民族的心理素质和文化传统,是一种审美观念的表达形式。将我国民族音乐元素融入进视唱练耳教学模式中具有必要性,需要将学生吸引到音乐教学课堂上,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民族音乐的魅力,不断培养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热情和喜爱程度,音乐学院的教育者和教师需要将该点作为工作的重点和责任来履行。视唱练耳教学模式中需要广泛涉及到民族音乐的相关素材,同时还需针对情况对当前的教学素材进行完善,将民族音乐的元素增加其中,例如,古典戏曲、器乐和歌舞等。当前我国的民族音乐包含诸多形

式,其中包含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表演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形成了我国文化价值浓厚的民族音乐[2]。

当前我国的民族音乐主要接受者和传承者为普通民众,同时以生活在各个村落的农民为主要传播人群,该类人群需得到重视和支撑。就我国民族音乐的创作者而言,民间音乐的形成多为共同创作的产物,因此原创者较为模糊。就当前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方式看来,较多侧重于口传心授。但是口耳相传的形式形成一种封闭性,民间艺人的逝世会造成民间音乐的失传。同时我国的民族音乐存在边缘性和主流性的矛盾,已经成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视唱练耳教学模式中民族音乐思维培养的困境

(一)师资力量缺乏

音乐教师作为高校内部音乐教学的主要力量,师资水平的高低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校的办学质量。音乐学院基于视唱练耳教学模式的背景,目的在于培训学生的民族音乐思维,由此可见,教师承担的责任重大且对其自身的水平有较高要求。音乐教师不仅需要熟悉并热爱我国民族音乐,形成一支热爱传统音乐的师资队伍,同时师资队伍还需能够熟练运用视唱练耳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思维,能够将民族音乐融入实际的音乐教学中[3]。由此可见,视唱练耳教学模式的落实是对音乐教师专业能力一种挑战。就当前各个音乐高校的教学现状看来,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几乎均可以通过西方的教学模式和理论完成教学任务,但长时间西方文化的影响,使其民族音乐的意识薄弱,无法使用传统的音乐素材丰富课堂,更无法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思维。

(二)学生缺乏对传统民族音乐的了解

就当前音乐院校的课程设置来看,多数被西洋调试的音感训练占据,加之接受音乐教育的学生均为成年人,其听觉能力和音乐思维已经在长期的教学模式中形成固定思维,此时将民族音乐融入其中,极易造成学生对于音乐元素理解的混乱,无法落实视唱练耳教学模式。同时民族音乐的融入会加大学生的学习难度,极易造成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就当前大学生了解民间乐器的现状看来,能够对民族乐器熟知的很少,多数学生仅能唱出本地或者广为熟知的地方民谣[4]。

(三)学生对于视唱练耳教学模式认知程度低

当前视唱练耳教学已经是各大音乐院校的必考科目,学生对该科目的学习,

注意力集中于完成应试考试,忽视了视唱练耳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显示出学生对于视唱练耳教学模式认知程度较低的状况。同时学生对于视唱练耳教学模式认知程度低还表现在部分学生对该种教学模式的厌烦情绪,甚至有学生对该种教学模式存在畏惧心理,畏惧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包含:①视唱练耳教学模式的趣味性不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不到乐趣,部分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②视唱练耳教学模式仅是对学生音乐技能上的训练,尤其在该模式的学习后期,视唱练耳模式体现出较高的技术性,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部分学习内容甚至超越了学生的接受范围[5]。

三、视唱练耳教学模式培养民族音乐思维的策略

(一)壮大并优化师资队伍

基于师资队伍建设在视唱练耳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民族音乐思维的重要性,高校需要优化当前民族音乐的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出能够在视唱练耳教学模式中熟练将中国民族元素融入其中的优秀师资队伍。教师的音乐素质影响到学生的音乐素质,由于民族音乐教师本身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音乐功底、民族音乐素质和音乐知识接受能力,因此高校需要对教师加强民族音乐知识的灌输,由此来达到强化教师民族音乐素质的目的。当前中国的诸多传统乐器受到全球的认可和喜爱,例如,《我是歌手》中,韩国歌手郑远醇在节目中大赞中国的传统乐器,但是当前我国民族音乐教室对于传统乐器的了解和使用状况还需加强,加强教师传统乐器的学习能够起到对教师民族音乐思维训练的作用[6]。

(二)改变音乐院校的教学结构,培养学生音乐综合能力

中西结合的理念已经深入国人之心,改善教学结构的目的在于教学中能够双管齐下,文中提出的改变音乐院校的教学结构并不是对西方音乐的排斥,而是通过民族音乐和西方音乐结合,使学生能够对两种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改善教学结构需要夯实西洋音乐基本功,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的教学,教学形式上采取班级授课和个体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注重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和总结。

(三)建立双音感训练模式

双音感的训练模式是一种中西结合的音乐训练模式,该种训练模式下,中西

音乐能够发挥自身音乐的魅力和优势,且在教学中两种音乐文化相互补充,能够增强学生对于两种音乐文化的感知和体验,感受两种音乐形式的魅力。视唱练耳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听觉和感知能力,由此可见,教学中实施双音感训练的必要性,双音感训练模式的重点在于教会学生民族调试音感的基本方式,不断加强学生对于音准和节奏的掌握程度[7]。双音感训练模式的增加,能够改变学生以往单一训练模式的枯燥,实现中西文化的交融,不断消除学生对于视唱练耳教学模式的畏难和反感心理。

结语:当前各个院校在教学中实施视唱练耳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思维是一个艰难且漫长的过程,文章主要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对当前视唱练耳教学模式实施的瓶颈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旨为对我国高校实施视唱练耳教学模式提供参考意见,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思维能力,促进中国民族音乐的发扬。

参考文献:

[1]黄梅.论地方音乐在高校音乐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的重要性——以安徽省为例

[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03(11):133-134.

[2]康平.在旋律创编中发展听觉思维能力——视唱练耳教学对美国综合音乐感教学法之借鉴[J].音乐时空,2014,17(15):187-188.

[3]康平,朱丹玲.“投入视唱、倾心聆听”——高校视唱练耳教学问题与对策探微[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5(09):138-142.

[4]肖楠楠.视唱练耳教学中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专题教学探析[J].中国音乐,2015,01(07):239-245.

[5]游姣婧.以传统音乐视角观照我国视唱练耳教学的民族化趋向[J].戏剧之家,2015,13(05):65-71.

[6]韩雅洁.论中国戏曲音乐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以西皮、二黄腔为例[J].大众文艺,2015,13(12):236-237.

[7]杨帆.民族音乐元素在中职音乐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戏剧之家,2015,17(10):64-66.

 

第二篇:民族音乐教学的思考

民族音乐教学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