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曼昆十大经济学原理

Mankiw's Ten principle of economics

--------关于人们如何作出决策--------

1.原理一:People face tradeoffs

2.原理二: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3.原理三: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the margin

4.原理四: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

--------关于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5.原理五:Trade can make everyone better off

6.原理六:Markets are usually a good way to organize economic activity

7.原理七:Governments can sometimes improve market outcomes

--------关于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8.原理八:A country's standard of living depends on its ability to produce

goods and services

9.原理九:Prices rise when the goverment prints too much money

10.原理十:society face a short-run tradeoff between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结论--------

关于个人作出决策的基本结论是:

人们面临不同目标之间的交替关系(原理一),任何一种行动的成本可以用所放弃的机会

来衡量(原理二),理性人通过比较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作出决策(原理三),以及人们根

据他们所面临的激励改变自己的行为(原理四)。

关于人们之间相互交易的基本结论是:贸易可以是互利的(原理五),市场通常是协调人

们之间贸易的一种好方法(原理六),如果存在某种市场失灵,或者如果市场结果不平

等,那么政府有可能改善市场结果(原理七)。

关于整体经济的基本结论是:生产率是生活水平的最终的源泉(原理八),货币增长是通

货膨胀的最终的根源(原理九),而且,社会面临着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原理十)。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经济学本源问题的回答

刘倩  国民经济学  2006020234

最近,一直都在忙兼职班主任的事情,书,确实读少了不少,但是在与小师弟小师妹的交往中,我又对“经济学”这个词汇有了新的认识。

今年华师经管院的招生是大类招生,我带的班级是经济学类1班。经济学类,别说对于他们,就是对于我这个理论上已经读了6年大学的人来说,都觉得十分不解。于是,他们带着很多疑问,很多困惑,很多迷茫迈入了大学校门,开始了大学的生活……作为兼班师姐,自然会面对很多来自他们的问题,比如说经济学究竟是什么,要学哪些科目,学经济学以后有什么用。后面两个问题都还挺好回答的,但第一个问题,一个本源的问题真的把我给问倒了。于是,新生进入军训后,趁着一些空闲,我端起了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希望能在这本经济学的里程碑和经济学入门教程中找到答案。

马歇尔是英国近代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和剑桥学派的创始人,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经济学界最重要的人物。他生于英格兰,1865年毕业于剑桥大学。毕业后她在剑桥任教九年,然后又到了牛津大学,1885年,他又回到了母校执教,直到1905年退休。这样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他进入大学后开始学习数学、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而且他最有兴趣的哲学,但他最后还是选定经济学为专业。做出这个决定的重要原因是马歇尔曾走访英国的贫民区,无法忘却他所见到的贫穷和饥饿。

有人说,每一本经济学巨著,之所以流行或具有里程碑意义,其主要原因在于其符合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和经济状态,符合各自历史条件的要求。亚当?斯密在他的经济学巨著《国富论》中提出了著名的被称为“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强调资本主义自由经济;马歇尔继承了斯密的“看不见的理论”,反对国家政府干预经济,他在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中阐述了供求论、节欲论、生产费用论,特别是边际效用论,形成了“折衷的理论体系”。他在这本书里建立了静态经济学,所阐述的经济学说被看作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续和发展。他的这一著作被看作是与斯密《国富论》、李嘉图《赋税原理》齐名的划时代著作,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专著,成为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多年来一直被奉为英国经济学的圣经。这本经济学著作,在马歇尔在生之年就出版了8次之多。

马歇尔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有相当严密的体系,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体系,一个研究经济学的基本框架。这本书分成了6篇。第一篇序论。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财富及人类需求关系的一门应用科学,认为其目的在于解救贫困和增进福利。第二篇,说明财富、价值、土地、所得、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准租、生产、消费、劳动等若干基本概念。第三篇,需求及其满足,论述消费理论。第四篇,生产要素,论述生产理论,在这一部分,讲述了土地、劳动、资本和组织之间的关系。第五篇,需求、供给与价值的一般关系。第六篇,国民所得的分配,论述分配理论。

马歇尔是局部均衡分析,即微观经济学的创始者,他研究单个市场的行为而不考虑市场与市场之间的影响。他运用上升的供给曲线和下降的需求曲线分析收入、成本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从而得出了均衡价格理论,这也是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核心。他认为,市场价格决定于供需双方的力量均衡,二者同时起作用的。而《经济学原理》这本著作正是对均衡价格论的论证和引申。

马歇尔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建立了弹性的概念和计算弹性的公式。他分析了需求的价格弹性和供给的价格弹性,发现在短时期内需求的上升会带动价格产量的小幅度增加,但更多的会导致价格的上升。在长时期内,产量较容易扩张或收缩,企业可以进入或退出,这使得长期的供给曲线显得比较平坦。因此,马歇尔得出结论,在短期里,需求是影响价格的决定性因素;而在长期里,供给或生产成本是影响价格的决定因素。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寻找着那个本源问题。书中是这么讲的:“经济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学问,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要研究影响人类行为的动机,即人为什么会进行这样那样的选择和活动”,马歇尔得到的结论是人们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最坚定的动机还是获得工资和货币。但是,生活中,有很多因素是不能拿工资及货币来衡量的,比如说情感因素,经济学并不能直接衡量,但是经济学却可以用来衡量情感所带爱的苦乐得失。因此,我们可以说经济学主要研究各种人类活动的动力或阻力。这是经济学的起点。也是关于经济学本源问题的回答。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这本书的英文名是:Principles of Economics,作者:N. Gregory Mankiw。依我看来,这是一本每个人都应当读一读的好书,若你对经济学知之甚少,则尤其如此。我看的这个版本是它的第三版中文版,由梁小民翻译,分上下两册。现在最新的英文版已经是第五版了。我现在只读完了它的上册,即前十七章。我打算先暂停一段时间,看看其他的书,然后再继续学习它的下册。

    我这个人是比较缺乏经济头脑的:不会赚钱、不会投资、也不会花钱。从小,周围就没有真正懂经济学的人,所以没有受到过这方面的熏陶。因而对我来说,就不是单纯看看投资一类的书就可以学会赚钱的了,需要从头开始,首先培养自己最基础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读完这本书,果然收获不小。很多以前不是太明白的一些现象,现在都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大到国家的经济,比如,中美之间的贸易对谁有利,对谁有弊;英国当年为啥要搞圈地运动;小到个人经济,比如我的工资是如何被制定的等等。以后我会慢慢把这些想法都整理记录下来。

    这本经济学原理的开篇就提出了经济学的十大原理,其后的章节都是围绕着这十大原理对各种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的分析论述。在这里,我就以重新复习一遍这十个原理的方式来作为自己的读后感吧。这十大原理中的头两条不单适用于经济学领域,而是对我们所做的任何决定都适用,所以我在这里对这两条做了评论。其它条目领会得还不够深,要过些时候单独写评论。

    1. People face tradeoffs.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这一条作为十大原理之首,是因为每个人即便从未学过经济也会对它有最深刻的体会。经济学中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这个权衡取舍引出来的;而经济学研究的意义也正是在于帮助人们在权衡取舍中选择最优的方案。

    我想大家应该都有过和我同样的体会:欲望很多,能得到满足的却很少。

    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这是一个最熟为人知的权衡取舍。而我自己也是每天面对各种权衡取舍:早饭吃包子还是油条;多花点时间工作还是多花点时间锻炼身体;平时多学计算机还多学习经济;是买房还是投资;是愁眉苦脸地计划将来的每一步路,还是干脆啥也不想又傻又开心的过日子。

    2. 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他所放弃的东西。

    假设我现在开始考虑是应该出去做搬运工还是去上大学,去当搬运工可以每月有1000元的收入,而上大学没有收入还要交学费。这样看来,还是当搬运工比较合算,但这是在没有计算成本之前。做搬运工是有成本的,它的成本就是因为没有去上大学而失去的一切,其中之一就是毕业后的工资收入。假设你这辈子工作30年然后退休,则做搬运工的成本是大学毕业后一辈子的收入,至少3百万元;而做搬运工的收益顶多只有它的1/3,收益减掉成本其实是亏损了2百万元的。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有机会上大学就千万别去做小工。

    上大学也是有成本的,它的成本不单是学费,还包括因为上学而失去的工作机会。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出去工作能赚到的钱数大不不同,因而人与人之间上大学的成本也有着天壤之别。比如说我,假如不上大学,也许就只能当搬运工,这个成本是非常低的,那当然是上大学比较合算。但比尔盖茨没有上完大学,就去开了一家软件公司并且占领PC机操作系统市场,收益相当于大约1000亿美元。这个成本实在是太大了,对于他来说显然读完大学是不合算的了。基于同样的原因,没有选择上大学的还有 Apple 的总裁,Oracle 的总裁,众多的体育明星等等。

    在金钱方面,人与人之间是非常不平等的,贫富之间差距巨大。但有些东西人与人之间基本平等,比如生命,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比如时间,大多数现代人都拥有60~80年。

    在时间与金钱之间做权衡取舍又是一个最常见的问题。时间这东西在不同的情形下,所对应的金钱是大不相同的。对于穷人来说,时间并不值钱,对于富人则正好相反;对于同一个人,时间剩得越少,越剧的它值钱。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做实习生,一个月有500块钱就可以乐得屁颠屁颠的;而当他即将去见上帝的时候,哪怕花5万块钱延长一天的生命,也觉得值得。

    我要去城里的另一边,可以打的,也可与坐公交。也就是说,除了舒适之外,更要在50块钱和多花费在路上的一个小时的时间之间权衡取舍。对于我来说,50块钱还不是一个可以想都不去想的数字,不过我经常这样说服自己:算了,就花50块钱吧。到我快死的时候,这50块钱也许连1分钟都买不来;而现在能买来1个小时,已经很合算了。

    有些权衡取舍非常容易做决定,因为成本比较低。比如是取鱼还是取熊掌。我决不会在饭桌上为这个问题多费脑筋,无论选什么,成本都不高。有些决定就难做了,比如当生和义不可得兼,取生还是取义?无论取什么,其成本都大的不可估量。

    3. 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the margin.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4. 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5. Trade can make everyone better off.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

    6. Markets are usually a good way to organize economic activity.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7. Governments can sometimes improve market outcomes.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8. A Country's standard of living depends on its ability to produce goods and services.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9. Prices rise when the government prints too much money. 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10. Society faces a short-run tradeoff between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第二篇: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曼昆十大经济学原理

Mankiw's Ten principle of economics

--------关于人们如何作出决策--------

1.原理一:People face tradeoffs

2.原理二: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3.原理三: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the margin

4.原理四: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

--------关于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5.原理五:Trade can make everyone better off

6.原理六:Markets are usually a good way to organize economic activity

7.原理七:Governments can sometimes improve market outcomes

--------关于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8.原理八:A country's standard of living depends on its ability to produce

goods and services

9.原理九:Prices rise when the goverment prints too much money

10.原理十:society face a short-run tradeoff between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结论--------

关于个人作出决策的基本结论是:

人们面临不同目标之间的交替关系(原理一),任何一种行动的成本可以用所放弃的机会

来衡量(原理二),理性人通过比较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作出决策(原理三),以及人们根

据他们所面临的激励改变自己的行为(原理四)。

关于人们之间相互交易的基本结论是:贸易可以是互利的(原理五),市场通常是协调人

们之间贸易的一种好方法(原理六),如果存在某种市场失灵,或者如果市场结果不平

等,那么政府有可能改善市场结果(原理七)。

关于整体经济的基本结论是:生产率是生活水平的最终的源泉(原理八),货币增长是通

货膨胀的最终的根源(原理九),而且,社会面临着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原理十)。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经济学本源问题的回答

刘倩  国民经济学  2006020234

最近,一直都在忙兼职班主任的事情,书,确实读少了不少,但是在与小师弟小师妹的交往中,我又对“经济学”这个词汇有了新的认识。

今年华师经管院的招生是大类招生,我带的班级是经济学类1班。经济学类,别说对于他们,就是对于我这个理论上已经读了6年大学的人来说,都觉得十分不解。于是,他们带着很多疑问,很多困惑,很多迷茫迈入了大学校门,开始了大学的生活……作为兼班师姐,自然会面对很多来自他们的问题,比如说经济学究竟是什么,要学哪些科目,学经济学以后有什么用。后面两个问题都还挺好回答的,但第一个问题,一个本源的问题真的把我给问倒了。于是,新生进入军训后,趁着一些空闲,我端起了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希望能在这本经济学的里程碑和经济学入门教程中找到答案。

马歇尔是英国近代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和剑桥学派的创始人,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经济学界最重要的人物。他生于英格兰,1865年毕业于剑桥大学。毕业后她在剑桥任教九年,然后又到了牛津大学,1885年,他又回到了母校执教,直到1905年退休。这样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他进入大学后开始学习数学、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而且他最有兴趣的哲学,但他最后还是选定经济学为专业。做出这个决定的重要原因是马歇尔曾走访英国的贫民区,无法忘却他所见到的贫穷和饥饿。

有人说,每一本经济学巨著,之所以流行或具有里程碑意义,其主要原因在于其符合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和经济状态,符合各自历史条件的要求。亚当?斯密在他的经济学巨著《国富论》中提出了著名的被称为“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强调资本主义自由经济;马歇尔继承了斯密的“看不见的理论”,反对国家政府干预经济,他在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中阐述了供求论、节欲论、生产费用论,特别是边际效用论,形成了“折衷的理论体系”。他在这本书里建立了静态经济学,所阐述的经济学说被看作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续和发展。他的这一著作被看作是与斯密《国富论》、李嘉图《赋税原理》齐名的划时代著作,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专著,成为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多年来一直被奉为英国经济学的圣经。这本经济学著作,在马歇尔在生之年就出版了8次之多。

马歇尔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有相当严密的体系,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体系,一个研究经济学的基本框架。这本书分成了6篇。第一篇序论。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财富及人类需求关系的一门应用科学,认为其目的在于解救贫困和增进福利。第二篇,说明财富、价值、土地、所得、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准租、生产、消费、劳动等若干基本概念。第三篇,需求及其满足,论述消费理论。第四篇,生产要素,论述生产理论,在这一部分,讲述了土地、劳动、资本和组织之间的关系。第五篇,需求、供给与价值的一般关系。第六篇,国民所得的分配,论述分配理论。

马歇尔是局部均衡分析,即微观经济学的创始者,他研究单个市场的行为而不考虑市场与市场之间的影响。他运用上升的供给曲线和下降的需求曲线分析收入、成本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从而得出了均衡价格理论,这也是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核心。他认为,市场价格决定于供需双方的力量均衡,二者同时起作用的。而《经济学原理》这本著作正是对均衡价格论的论证和引申。

马歇尔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建立了弹性的概念和计算弹性的公式。他分析了需求的价格弹性和供给的价格弹性,发现在短时期内需求的上升会带动价格产量的小幅度增加,但更多的会导致价格的上升。在长时期内,产量较容易扩张或收缩,企业可以进入或退出,这使得长期的供给曲线显得比较平坦。因此,马歇尔得出结论,在短期里,需求是影响价格的决定性因素;而在长期里,供给或生产成本是影响价格的决定因素。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寻找着那个本源问题。书中是这么讲的:“经济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学问,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要研究影响人类行为的动机,即人为什么会进行这样那样的选择和活动”,马歇尔得到的结论是人们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最坚定的动机还是获得工资和货币。但是,生活中,有很多因素是不能拿工资及货币来衡量的,比如说情感因素,经济学并不能直接衡量,但是经济学却可以用来衡量情感所带爱的苦乐得失。因此,我们可以说经济学主要研究各种人类活动的动力或阻力。这是经济学的起点。也是关于经济学本源问题的回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