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里的养成教育

教学论文

浅谈幼儿园里的养成教育

商南县白浪九年制学校 田苏平

摘要:幼儿阶段的发展在幼儿一生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为人师表,做好孩子们的榜样;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抓好一日常规,开展快乐教学,师生愉快互动; 关键词:养成教育 行为习惯 为人师表 快乐互动

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远大理想,崇高道德品质,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就是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孩子的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意(道德意志)、行(道德行为习惯),最终养成孩子的远大理想,崇高道德品质及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提高孩子修养,完善孩子人格不可缺少的教育,是教会孩子如何做人的重要一课。

刚入园的幼儿,无论其生理、心理,还是生活、学习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他们对新生活感到十分的新鲜和渴望,另一方面又舍不得离开自己的爸爸妈妈、孤独无助的感觉常会伴其左右,形成了成长过程中的第二个"断奶期”。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激发幼儿对新生活的憧憬,正确引导和评价他们的言行,无微不至地关怀他们,都是十分重要的。"不经规矩,不成方圆”,在孩子一入幼儿园就对其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和学校常规的训练,有助于儿童尽早步入正轨。

一、入格

1、明理导行

对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是全方位的,除了日常行为,如坐、立、行、排队、文明礼貌等方面的常规教育外,还应注意幼儿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的养成教育。

但是,这些规矩和要求,要想让一个刚上幼儿园的孩子一下子就记住是比较困难的,这就要求教师所讲述的道理和规范要琅琅上口,简单易记。儿歌、游戏等形式都是幼儿喜闻乐见的。立正时,我会对幼小朋友说:"两脚并并拢,两眼看前方,抬起头挺起胸。”上课时,要小朋友说一说: "小手?”——"放放好”,"小胸?”——"挺挺起”,"眼睛?”——"看老师”,"脸上”——"笑眯眯”。在一问一答中,幼儿轻轻松松地就掌握了规范,明确了要求。

2、示范导行

幼儿的模仿性很强。教师是他们心中的偶像,教师良好的言行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整个行为训练和习惯养成过程中,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对幼儿最好的教育。人们常说的"身教重于言教”,就是指教师要身体力行,要求孩子做到的,教师首先要自己做得到。上课时,教师标准的坐姿,就是无声的命令;下课后,教师俯身捡纸,就是最好的榜样。对幼儿好的行为,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热情洋溢的话语,一个亲昵的动作,一个微笑,都能对幼儿起到激励的作用。古人说过"师者,人之模范”。这就说明

教师的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有强烈的示范性。更何况整天与那些处于模仿性急强的幼儿打交道,就更应该做到从自己入手,身正为范,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教师应首先做到,以期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所以,结合本班的实际,我注重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在日常行为举止方面做示范。严格遵守幼儿园的一切规章制度。二是教育幼儿时做到耐心细致,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不鄙视能力较差的孩子,并耐心地作个别辅导。三是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四是力求优质完成备课,上课等教学任务。

二、有序

1、讲究科学性和渐进性

目标的达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由易到难,把握好训练的层次,将幼儿应掌握的规范分解成若干个小点,帮助幼儿逐渐掌握。一个规范可以分"小步子”实施,一步一步地训练,使幼儿一步上一个台阶,逐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也可以一个月或一周抓一个训练重点,一点一点来训练,逐渐增加训练内容,将总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个阶段的小目标中去实现,而且要允许幼儿反复。

2、加强针对性和实践性

由于幼儿的自制能力较差,他们的认识和行为常常会不一致。即使他们了解并熟记了各种规范和要求,有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仍旧会冒头,将教师辛勤工作的成果付之一炬。这就要求教师要随时抓苗头,强化常规训练。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

形成的,必须反复抓,抓反复。尤其是对那些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幼儿。不但要通过爱的甘泉去进行入脑入心的浇灌,通过榜样、示范的力量去争取,通过同龄效应去帮拉,还应运用一定的激励去鼓起他们奋进的风帆。幼儿毕竟还是孩子,教师的一丁点儿表扬肯定,对他们来讲都是一种荣誉,一份骄傲的资本。在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时,教师应适当地采用多种形式的激励方式。以表扬为主,要注意发现幼儿的闪光点,让幼儿多感受成功之感。用成功的喜悦强化幼儿的行为,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内化

孔子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任何规范和要求都仅仅是促使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外因,激发、培养幼儿进行自我教育、集体教育才是根本。幼儿园的孩子最崇拜老师,期望当小老师,小干部,因此,老师要给孩子创造一些自我管理的机会。建立值日班长、值日组长制,我们班的小组长都不是固定的,而是每天或每周由幼儿自己评选出各方面都表现很好的幼儿来担任,担任小组长的幼儿可以帮助老师给小朋友分玩具、发餐具,这样让每位小朋友轮流尝试角色体验,既培养了责任心,又锻炼了幼儿的能力。

幼儿园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纯洁天真,可塑性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只要教师加以合理、正确的引导和训练,孩子很容

易形成正确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教师必须抓住时机,循循善诱,使孩子们真正做到"好习惯,早养成,益终身”。 参考文献: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幼儿教育学》陈幸军编写 20xx年出版

 

第二篇:浅谈幼儿园的常规培养教育

浅谈幼儿园的常规培养教育

教师:赵娟

幼儿园的常规培养教育是指对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规则、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培养教育过程,是贯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的。在常规培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如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对他人要懂得文明礼貌、知道爱护公物、学会分享与谦让、学会等待与轮流以及关心、同情他人等,要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品德素养。

一、常规培养的内容

按照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内容来划分,幼儿园的常规可以分为生活常规、游戏常规、学习常规三部分。虽然每个幼儿园会根据本园的具体情况对这三部分的常规进行具体的规定,但是大致的内容是相同的。

二、培养常规的方法

孩子的年龄不同,能力、经验、学习方式、发展水平都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培养班级常规时要针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策略方法:

1、榜样激励法

榜样激励法是根据孩子“爱模仿”的年龄特点,强化一些孩子正确的行为,以此来激励其他孩子向他们学习,以他们为榜样,从而教育影响孩子的一种方法。如,冬天到了,迟到的孩子越来越多,老师对来得较早孩子进行表扬和奖励,这样可以激励其他孩子向这些孩子学习,能准时来园。

2、表扬强化法

表扬强化法是指通过及时的表扬,强化孩子良好的行为,使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从而巩固其良好的行为。如,小班孩子的自理能力比较弱,当孩子学会自己穿衣服时,老师及时在集体面前给予表扬,并送给孩子一个小小的礼物,强化其良好行为。

3、环境育人法

环境育人法是指将常规要求以图画、照片、图示等形式展现在孩子面前,用来提示孩子遵守常规的一种方法。如,在图书角张贴孩子安静看书的照片,在洗手的地方将幼儿正确的洗手过程拍下并将照片贴出,使幼儿在环境的熏陶下自然养成良好的习惯。

4、巧妙引导法

巧妙引导法是指教师运用比较生动形象、风趣幽默的语言,引导幼儿理解并遵守常规的方法。比如当孩子吃饭掉米粒时,我们可以说:“哎呀,小公鸡要来找漏嘴巴喽,快把米粒吃干净!”

5、儿歌巩固法

儿歌巩固法是指将常规教育内容寓于朗朗上口的儿歌中,通过反复朗诵,达到巩固的效果。如在培养幼儿上下楼梯常规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带领幼儿反复朗诵儿歌“小朋友,下楼梯,一个一个不着急,你不推,我不挤,开开心心做游戏??”,以此帮助幼儿养成安全上下楼梯的习惯。

6、问题讨论法

问题讨论法是教师与幼儿针对班级常规中存在的问题,共同进行分析、讨论,从而改进常规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适用于大班和

中班幼儿。如玩大型玩具时的推推挤挤、玩区角游戏时的争抢等,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分析其中存在的危险与后果,共同制定玩的方法、规则,逐步养成良好的常规。

7、家园合作法

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 要让孩子的行为习惯取得良好的成效,就必须建立起家庭、幼儿园联合一致的教育网络。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让家长进行系统的幼儿德育理论学习;家教专刊、家教小园地时刻发挥着它们的宣传和交流作用;通过家园联系手册,以书面形式每月联系,有什么事随时与家长沟通,使家长和教师都能随时了解幼儿在园和在家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我们还通过家长开放日、家园共育等活动,让家长观看、了解、参与幼儿园的教育,使家长自觉、积极地配合我们的教育工作。只有让孩子做到了在家与在园一个样,良好习惯的养成才有真正的意义。

三、教师方面:

1、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要求幼儿需要养成的各种习惯,自己首先要做到。

2、要求明确,持之以恒。对孩子提出的要求,点要小,要明确,一次不要太多。而且要把这些要求讲的明白、透彻,让孩子能够理解。

3、搭班教师之间要经常沟通,要求一致,统一,不能在一件事情上你提你的要求,我提我的要求。提出的要求必须是幼儿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并且在日常教育中经常性的、反复的提醒幼儿,持之以

恒。

4、把握角色,收放自如。教师既是幼儿的朋友,又是他们的老师,要注意自身在不同场合角色的转换。要做到放的开,收的拢。

5、愉悦、和谐的班级氛围。 班内教师之间要相互信任,互相合作,真诚以待,创设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一切以班级工作为重。

20xx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