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幼儿教师是孩子们接触社会、走进社会、融入社会这一系列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和督导者。我们的幼儿教育虽然正在摆脱一些陈旧思想的束缚,以人为本,以幼儿发展为核心,发挥幼儿主体性等先进的教育理念正在成为我们行动的观念。但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民族、文化的发展需要,我们仍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让幼儿教育尽可能的完美起来,生动起来,为孩子们将来过渡到学校教育奠定坚实稳固的基础。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的更新、更新、再更新。一些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对于孩子的成长有些迫不及待,盲目地让孩子接受五花八门的所谓的个性化培养方案,机械的学、记本不该属于这个年龄段应该掌握的知识。而很多的幼儿园,特别是中小城市和农村的部分幼儿园,由于师资力量不够雄厚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为了迎合家长们的这种心理,驻足于本身利益和现实利益,使得幼儿教育小学化、成人化,虽然从知识的获取上满足了大人们的心理需求,初见成效,但由于硬学硬记,使得孩子们的生活黯然失色、了无生趣。反而为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设立了无形的障碍。

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幼儿教育可以理解为是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行为习惯从狭义上讲指的是对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行为产生的一贯性做法,它包括常规活动中的吃饭、学习、游戏等方面;从广义上讲,好的行为习惯还囊括了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品格,可以理解为礼貌待人、乐观处事、诚实善良、正直勇敢等表露内心情感及

情绪的积极向上的态度。

我们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我们一线教师所要培养出的人才是具有高尚情操、高深素质并能以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优秀人才,而实现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做好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良好地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有利于幼儿的正常发育和茁壮成长,

现在的家庭多是四二一式家庭,家长们对孩子的要求是有求必应。经济的腾飞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琳琅满目的商品可谓是日新月异,以广大少年儿童为主要销售群体的各类方便食品更是名目繁多。一个人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及日常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一如三餐,速成食品和方便食品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过分偏爱甚至依赖零食,忽略了正餐的重要性,给身体的发育造成了不必要的阻碍。

另外,幼儿天性活泼又充满好奇心,每天都要接触很多的事物,熟悉的、陌生的,但他们常常又分不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脏的、什么是干净的。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绝不是孩子手脏了找大人洗洗那么简单,而是要通过语言、通过行动让幼儿意识到应该去洗,必须去洗,并真正的把这些看似肤浅又难以持之以恒的观念在脑海里根深蒂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能让人神清气爽,还会给人以自信和鼓舞。由此可见,良好地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不仅能够有效防止疾病的侵害,还能为拥有强健的体魄提供有力的保

障。

二.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知识的获得与积累成为一个顺理成章的过程和结果。

幼儿就是幼儿,我们不能以大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们,甚至强迫他们做他们不喜欢做的事。知识的积累是一个冗长而又繁复的的过程,需要时间的配合。,幼儿的身心正处在生长发育的第一阶段,而我们现行的幼儿教育活动所指定的目标多接近小学化。现有的办园条件、办学条件无法从实质上给幼儿一个轻松、愉悦、自主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幼儿每日的学习枯燥、乏味,缺少蓬勃的生气。所以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我们都不应该把学习的结果看得太重,重要的是如何让幼儿对学习感兴趣并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接受更广博、精湛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在课堂上,培养他们认真听课的好习惯;在课下,培养他们适当的吧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的好习惯;在课后,培养他们向家长及时汇报、反馈学习情况的好习惯。学习本身并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关键在于如何去对待这个过程。如果幼儿从小就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把学习当成了他们乐于参与的游戏,从此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将来的学习成绩就会水到渠成、步步攀升;反之,即使现在满足了家长们的某种心理,取得了相对较好的学习成果,如果没有好的行为习惯的正确引导,即使付出再多的精力和心血,将来,也很难在学业上有所建树。

三.良好的交往习惯有助于幼儿获得健康的心理、高尚的品格,彰显人格魅力。

一个人存在于这个社会之中,绝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整体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这一系列的交往活动中实现自身的价值。那么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孩子的心纯净无邪,虽然他们无暇细心地去辨别是非好坏,却常常有着旺盛得让我们感到头疼的精力去淘气、去活动。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呈现给我们大人的问题可真不少:幼儿是否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做到团结友爱?是否在与同伴发生的争执中做到了谦让有礼,并能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是否在活动中受到挫折却能够坚强面对?是否在遇到困难时能够想办法克服困难并乐于帮助其他小朋友?是否做到了喜欢别人的玩具、食品而没有据为己有?答案可想而知,幼儿之间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沉思:幼儿表现出来的让我们感到欣慰的行为是在我们的监督下完成的,还是他们自发表现出来的一贯做法?对于那些不讲文明礼貌的、没有公德心或是攻击性行为较多的幼儿,我们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完成品德的完善?点滴小事往往能透析出幼儿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所以,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不仅能让幼儿从容、自信地融入到集体之中,还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和荣辱观,让他们在将来步入社会以后,能够自觉抵挡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真正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幼儿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综合素质,思想道德状况,甚至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为此,我们必须长期坚

持不懈的努力,致力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让新世纪的一代新人成为我们的骄傲、民族的骄傲、祖国的骄傲。

 

第二篇: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习惯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

——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俗话说:“要想学会做事,首先学会做人!”多年幼教实践告诉我,要想教有所获、学有所成,关键的基础和前提,是要抓好幼儿期的德育教育。注重幼儿习惯的养成,从小让幼儿树立良好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它是开展其他一切教育的前提和保证。而尊重实际,因人施教,却是实施幼儿德育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注重养成教育,俗说:“三岁看苗,七岁看老”,幼儿期养成的习惯可以影响他的一生,由于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受不同环境的影响,其行为习惯各不相同,而幼儿期又是可塑性较强的时期,所以,实施德育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教师在平时琐碎而细小的工作中,不断地引导、培养、强化,同样,不良品质的改正,也需要教师因人施教地纠正和引导,加之幼儿年龄、接受能力上的差异,使用的教育方法就更不能千篇一律了。

有位哲人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确实,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又使人终身受益。

一、摆正家长对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态度

幼儿如果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就乘虚而入,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大脑发育来讲也从学龄前开始,越小越好,甚至从一出生。这绝不是对孩子的约束。常常有家长说,我提倡我们的孩子自由发展,社会都开放了,干吗捆着孩子啊?我们绝不是捆着孩子,是让孩子成为主宰自己的强者。只有在有序的情况下生活,才能获得更大的自由和安全感。

就睡眠习惯来说,我们班的家长向我们诉说,他的孩子睡眠不好,这种睡眠障碍的原因之一,是不良的睡眠习惯。

二、行为习惯是内在的,越小越好抓

我们知道一切胜利,一切进步都要靠人的内心力量,换句话说,要想成功,首先要征服自己。比如说周围有任何干扰的话,做任何事情,不可能周围没有干扰,你要成功,必须排除这些干扰,排除这些干扰最重要的是要征服自己。所以我想,在我们培养孩子的时候,要从小培养,另外,培养这个习惯是内在的。要把我们外界的要求通过他的内化,变成内在的需要,有一个简单的例子,早晚刷牙,或者有天天洗澡的习惯。如果有偶然一天不洗澡,或者偶然一天不刷牙,你会感觉到别扭,到这种程度就可以了,已经成为内化的东西。孩子小的时这种内化特别容易。如果我们从小培养孩子,就等于给他们第二条生命。在这点上讲,越小越好抓,越大越难抓。行为习惯,既是一种高层次的自觉行为,是一种随处可见的行为。行为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动力定型的习惯。这行为习惯是道德行为的最高层次。通常人们把道德行为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就是不自觉,人家得教育,得督促。第二个层次,就是自觉行为。他需要一定意志努力,靠内部的自我监督,不需要外部监督了。第三个层次就是自动化。了自动化以后,也不需要监督,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而是行为习惯,这是最佳教育效果。

三、 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会给孩子一种安全感

就从中午的一个睡觉,就看出了孩子的安全感,相当踏实。当然我们绝是 为了大人和老师省事。孩子们睡得很安详,很踏实,身体上获得很好的休息睡 醒以后,就有一种精神充沛的力量投入学习和各种活动,就使得他整个的身是 健康的,有节奏的。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孩子处在一种有规律、有节的 生活是非常必要的。家长们可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很小的时候,特别是一以 前的时候,每天都睡午觉,如果不睡午觉,每天的活动又很多,孩子的大脑累

了,晚上就闹觉,特别是越小的孩子越是这样。大人也是这样,比如说今天脑 劳动,很累了,躺下的时候,脑子很乱,眼珠子也是乱转。孩子更是这样,要他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他就有一种安全感,就是说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怎么干。

幼儿期是孩子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众所周知,低龄幼儿正是走向自我行为的起步阶段,为此这一时期培养孩子的习惯是很重要的,也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正如陶行知所说的“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的确,良好的习惯是孩子进步的阶梯,而不良的习惯一旦形成,等长大了,再想纠正已十分不易。俗话说:“三岁看大,八岁看老。”正是这个道理。孩子早期获得的经验,将在一生中留下深刻的痕迹。因此,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幼儿品德教育的重点。

总之,在进行幼儿德育教育时,教师必须时常参与幼儿活动,与幼儿打成一片,充分了解幼儿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具体发展情况及个体接受差异。有针对性、有层次地帮助幼儿认识问题,抓住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及时予以教育纠正,使之形成正确的品德、行为习惯,才能更好地面向全体幼儿,实现德育教育的任务。

教师:张俪文

20xx年7月1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