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科教学工作总结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1)班语文科教学工作总结

官圩镇沙旁小学 徐庆超

时光匆匆,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检视自己一学期的教学足迹,三年二班的语文教学,在班主任老师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和耐心帮助下,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期末考试,语文科均匀分70.7分,及格率87%,优秀率32%。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爱好,进步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布满思想、布满人文精神、布满聪明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门,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留意新课导进新奇。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譬如,在导进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进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进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进,采用激发爱好、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熟悉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题目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题目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尽不吝惜地让学生往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进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出色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逐一感悟。为了使这些出色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熟悉,填补空缺。

此外还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留意信息反馈,想方想法创设教学情景,力求做到让教材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创造同等、的课堂气氛,在识字量大量增加的背景下,利用生活的场景,来开发孩子的潜伏能力效果可以大大增加,并且把肢体动作学习活动和语文科联系起来,让学生动一动、演一演、说一说,将使学生觉得学习语文也是轻易的事。在语文教学中,三年级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较困难,一方面我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进行讲解,化难为易。另一方面大胆的运用肢体语言,形象而又夸张的进行表演,从而让学生既觉得活泼,又变得生动。学生不仅兴致盎然,而且也轻易把握。学完一篇课文,让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在课堂上表演,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记忆,从中也加强了肢体运作智能、交际智能和语言智能。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三、注重课内外结合。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练习与课外行为练习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让学生阅读《西游记》《安徒生童话》等课外书;通过这些收集与阅读,为深进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其次,重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结合学校的秋游活动,引导学生寻找大自然的足迹,领略大自然的风采,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玩成语接龙游戏,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精妙。 此外,留意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四、耐心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要进步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题目,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往,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等。从

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看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第二篇:20xx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20xx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两渡镇崔家沟学校 岳艳

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落下帷幕。回顾本学期的工作,其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清楚。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 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的习惯养成要持之以恒,养成好的习惯会对我们的教学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 继续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 继续培养学生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3、 培养学生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4、 培养学生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二、 在学习方式上的变革。

为响应学校“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变革,我在班里也进行了尝试。首先把全班同学分成9组,每组4人,并给4个人编号:1号、2号、3号、4号。然后,我尝试让小组合作学习第一课时的内容。第一课时一般完成以下几个任务:标出自然段序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积累文中出现的好词佳句;找出小组学习后还不懂的词句。

这样的学习方式有优点:把教师解放了出来,教师教的轻松了,课堂上只要组织一下学生就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上不再有开小差的现象;真正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照顾到了每个学生的学习,了解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但也有其弊端:一节课下来,大部分小组完成不了任务,为了照顾到每个学生,在朗读课文方面用时较长;个别学生不积极发言,总是在听别人讨论。不过我相信,这些都只是暂时的现象,毕竟我们刚刚开始试验。

三、 在阅读方式上的变革。

本学期,我参加了一次”送读下乡“培训活动,这次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前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也强调要重视学生的朗读指导,但经过培训后,我才发现,我们之前的朗读在很多地方都是错误的,比如:重音、停顿、语气等方面

经过培训后,我不仅纠正了以前在朗读方面的错误,而且还发现,可以用朗读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用自己的范读,让学生感受曹操诗境的慷慨与悲凉,一次次地让学生朗读,让他们在朗读中与诗人对话,让他们在朗读中领会“建安风骨’??”我这样设想:平时上课,我们经常把课文分析的支离破碎,现在,我们完全可以在课上只是指导学生朗读,学生读好了,就说明他不仅理解了课文,而且感情也到位了。

当然,要上好这样的阅读课,教师必须首先把文本读好。

四、 提高作文水平的新思路。

谈起作文,学生犯愁,家长犯愁,教师也犯愁。因此,本学期,我在作文教学上进行了新的尝试。

我认为学生之所以无话可说,最主要的原因是阅读量太少,只要

解决了这个问题,所有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必须加大学生的阅读量。

1、 不管课业负担有多重,我每天都要抽出一节课时间让学生读作文。

2、 要求家长配合,回到家后,督促学生每天必须读半个小时的课外书。

3、 每周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谈读书心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经过一段时间的读书活动,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不仅在文中用到了好词佳句,而且在分段、加标点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这可是我苦口婆心教了多少次,还有很多人不会的东西啊。我想:这就是所谓的语感吧。语感从哪里来?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读书读出来的。俗话说“三分课内,七分课外”。学生知识的获得,大多数得来自课外书籍。我们不能拘泥于一本教科书,一学期只让学生啃一本语文书,这样会让学生失去接触更多知识的机会,即所谓“抓住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总之,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是让学生多读书,二是教师要少讲,扮演好自己参与者、组织者、合作者的角色即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