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探讨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的研究设计

从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探讨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一、 导论

人格包含了一个人对自己所知的一切,不仅包括体质特征、认知、世界观、文化,还包括潜意识部分,人究其一生都要受到其人格类型的影响。健康的人格是一个人成才、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重要前提,它影响个人潜力地充分发挥,进而会影响个人对社会进程所作出的有益贡献。与传统弗洛伊德主义相区别,新精神分析学派理论家强调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不是由动物本能和生物因素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其代表便是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而自我同一性理论是埃里克森自我心理学理论中的核心部分,它对我们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与借鉴价值。

二、研究背景与研究目标

(一)研究背景

“自我同一性”是埃里克森人格理论的重要概念。同一性问题是青春期人格发展的核心。反应了青春期人格发展所遇到的矛盾和冲突的内在根源。对于研究和分析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与人格形成过程中的种种表现、特点、规律和出现的障碍具有重要的意义。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12、13岁至17、18岁的年轻人,发展的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和防止自我同一性混乱。儿童进入青年期,个体自我意识分化为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要建立起自我同一性,就得使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达到统一。为此,要么努力改变现实的自我,使之与理想的自我一致;要么修正、改变理想的自我,使之符合现实的自我。青年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和他以前发阶段所建立起来的信任感、自主感、主动感有直接的关系。如果顺利地完成了以前的发展任务,自我同一性就容易建立,并顺利地进入成人期。如果不能顺利地完成前期的发展任务,自我同一性就难以建立,就会导致自我同一性的混乱,以至防碍人格的正常发展。

大学阶段,正是一个人的人生的转折点即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入学前,尽管所有的学生都已经超过18岁,但无论是其家长,还是本人,都将其(自己)视为孩子;而大学毕业时,几乎所有的学生以及他们的父母,都将其看作是堂堂正正的男人或女人了。所以,大学阶段正是一个人从青春期向成年期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的自我意识形成、发展,走向完善的重要的飞跃时期。在大学阶段,人们将面临着学业、择偶、就业等各方面的心理压力。更为重要的是在自我意识形成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并出现了一系列大学生自我认识过程中的困惑。例如:

我到底怎样(我在他人眼里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我现在怎样(目前我究竟是怎样的人)?

我应该是怎样的(我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我将来会怎样(将来我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作为人格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自我意识的形成从自我分化到自我

的整合的过程。可见,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实际正是埃里克森所说的自我同一性确立的过程。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研究内容

埃里克森的同一性人格发展理论,强调“自我意识”和情感的作用,又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要使青春期人格健康发展,就必须完成青春期的心理社会任务:建立自我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乱。强调必须为大学生提供完成心理社会任务必要的社会条件。本文试图以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人格发展理论为基础,探讨该理论对高校的人格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所具有的重大的启示意义。

2、研究目标

(1)通过对埃里克森的相关理论进行文献综述分析,将其核心理念自我同一性理论引入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研究领域中;

(2)向社会呈现大学生所具有的人格发展现况,引起家庭、学校、社会对大学生青春期良好人格培养的重视。

(3)结合自我同一性理论,为学校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方法启示。

三、文献回顾及研究框架

(一)文献回顾

青春期人格发展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已经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众多学者对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及其他概念都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而对于青年期人格发展这一时间段的侧重研究则不多,缺乏用自我同一性理论来指导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相关研究。

1、关于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及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提出。 “同一性”(identity)一词,本来是源于拉丁语的identitas,具有“整体”、“其事物的自身”、“与那个人没有不同的本人”等含义。这里所指的同一性,是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的一个专用术语。埃里克森所提出的同一性概念,是根据弗洛伊德在叙述犹太人的自我意识和民族的连带感时所使用的“内在同一性”这个词而来的。但他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又有所修正,他不同意弗洛伊德的泛性生物学观点,批评其忽视了社会文化因素在人格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埃里克森在其理论中,把精神分析中的生物本能的动力学和社会环境联系起来,更强调社会因素与人格发展的关系。认为人格的形成不仅取决于其童年时期,而且将持续人的一生。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经历着许多阶段的过程,因为其理论中所指的矛盾的产生与个人以外的社会环境有关,故称之理论为“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

2、自我同一性理论的架构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将持续人的一生,并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划分为8个必须经历的阶段,每个阶段都不可逾越(但时间早晚因人而异)。而人格发展又是充满着矛盾和冲突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的矛盾或核心问题。当这个特殊的矛盾解决了,人格就发展了一步。每个阶段都可能形成个人的心理危机。所以在人生的全过程中,每个阶段也都可以视为一个关键(危机)。这就是:(1)婴儿期(对人信任与

不信任期冲突);(2)儿童早期(活泼自主与羞愧怀疑冲突);(3)学步期(积极主动与自罪内疚冲突);(4)学龄初期(勤奋进取与自贬自卑冲突);(5)青春期(自我统合与角色混乱冲突);(6)成年期(友爱亲密与孤独疏离的冲突);(7)中年期(经历充沛与颓废迟滞的冲突);(8)老年期(完美无憾与悲观绝望冲突)。在(上述8个阶段中的)青春期阶段,则占有首要的地位,是关键中的关键。

埃里克森认为,在人格发展的整个阶段中,自我意识的形成是其核心问题,主要是获得同一感而克服同一性混乱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青年人最主要的任务是选择和确定自己的社会角色,它是达到自我同一性的关键因素。如果当人的发展进入到青春期后,能认同自己和接纳自己,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一种内在的连续之感;也能够认同自己与他人在外表上、性格上的相同与差异,认同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这就达到了同一性(或称为心理社会同一感)。反之,如果一个人不能很好地完成自我同一性,就会产生同一性的混乱,阻碍人格的健康发展,甚至影响人的一生。因此,青春期所面临的同一性危机,较其他时期更为严重。

3、青春期的心理社会任务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进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普遍体验着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事件的固定发生顺序。他把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每一阶段各有其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等待着完成,每一任务依据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构成两极,在人格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斗争着,按阶段循序渐进。第一阶段的发展任务为信任对不信任;第二阶段的任务为自主性对羞怯或疑虑;第三阶段为主动性对罪疚;第四阶段为勤奋对自卑;第五阶段即青年期的任务,为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在顺遂的情况下,儿童在早年就可以形成一个自我同一性的核心。个人在自己的活动成就中,从童年开始的站立、行走、跑动、打球以至绘画、阅读和书写,一直到青年期的社交活动能力等,都有助于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但个人在经历各阶段的危机中,必须逐步取得与社会相平衡的经验,一直到青年期之末,白我同一性才有可能取得最后的整合。在埃里克森着来,青年期是一个生理器官迸发和心理骚动的时期。青年开始意识到,他们必须用意志来约束自己的本能冲动,不能听其为所欲为,因此产生了一种自我同一感。这种同一感是青年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和生活的重要方面的前后一致性和较为充实的意识,它要为先前各阶段遗而未决的任务去寻求完善的解决。同时也由于面临新的社会冲突和社会的要求,他们渴望着与成人处于平等的地位,而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去迎接即将来临的人生一些重大问题的挑战。

埃里克森把获得同一性的另一极端称为同一性混乱(identityconfusion)。这种同一性混乱的程度,要看先前各阶段的任务解决得是否顺利而定,如果不顺利,轻则引起人格上的不良适应,重则可以引起神经病症。在青年期要防止陷入同一性混乱,顺利地过渡到成年期,就必须克服以下七个方面的危机:时间前景对时间混乱,自我确定对冷漠无情,角色试验对消极同一性,成就预期对工作瘫痪,性别同一性对性别混乱,领导的极化对权威混乱,思想的极化对观念的混乱。在埃里克森看来,青年人如果顺利地解决了以上七个方面的危机,就能获得自我同一性,为迎接成年期生活做好了心理准备,否则将出现同一性混乱。

4、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期

埃里克森认为时间对于个人在学习、社交和角色试验中成就的取得是至关重要的。有了时间,自我才能获得心理上的整合,才能避免过早地进入社会,不至于造成同一性的提前终结(identity foreclosure)。他认为,不同文化的社会

制度,都考虑到了这一需要,所以各自在不同的程度上为本社会的青年提供时间。文化越发达的社会,为青年准备进入成人期所提供的时间越长。埃里克森把这段必要的准备时间叫做“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期(psychosocialmoratorium)。在此期间,社会为青年制定了各种正式教育,还包括征兵制、医生实习期、学徒期口及各种训练等。社会也给予青年各种社会活动以及个人从事自由活动的机会,如游学、旅行等。这时青年似乎是处于一种时间上的“暂停”(timeout)状态。他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将内心发生的两极应力兼收并蓄,互相权衡,决定取措,再加以整合。这具体体现在青年为适应未来生活所做的对积极同一性的努力追求。

5、消极同一性

埃里克森认为,当个体不能积极地完成青年期的心理社会任务时,就会形成“消极同一性(Negativeidentity)”。消极同一性是积极的自我同一性的相反一端,是同一性混乱的极状态,是与社会目标相背离的同一性,即获得了一定社会文化环境所不予认可的角色。消极同一性与同一性混乱之间有所不同,后者是以不能正确的选择与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为特征的。

消极同一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青年在早先阶段形成的自居模式与社会的要求之间的差距太大,以致于达到不可整合的程度,于是,青年人感到社会及其提供的机会是不可信的,所以他们要另外寻找机会,并且宁愿自己去追求一套不同既往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确定自己的角色。埃里克森认为,在现代工业技术发达的复杂社会中,青年表现出消极同一性更为突出,他指出美国社会上出现的嬉皮士(hippy)青少年,他们对社会现实抱有不满情绪,蓄长发,成伙结伴,行为颓废,故作惊人之举,显示出与社会愿望相反的行为。埃里克森认为这一类青少年所作所为,表面上似乎玩世不恭,哗众取宠,实际上却是以此来掩饰他们内心的苦闷、孤独、自卑和混乱之感。消极同一性的行为虽然使人反感甚至受到群众的谴责和社会的惩罚,但归根到底,仍然是青年企图博得社会承认的一种绝望的努力。埃里克森还认为到了青年期,青年的主要社会关系已是伙伴集团。消极同一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青少年把自己同于一集团中的“自己人”。他们往往排除异己,带有明显的宗派色彩,变得狭隘而残酷。青年这时的危险在于:较大的同伙或对团伙有影响的人给青年指派在某方面有同一性混乱的任务。结果可以造成同一性的更大混乱,发生较大的偏离主流社会的现象。

6、自我同一性是健全人格的关键,是人格完善的标志

自我同一性对青少年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它有利于青少年更加客观、更加辩证地去认识自我及外周世界,接纳他人,悦纳自我,在一种和谐一致的人际关系中追求自我更好地发展。自我同一性可以使青少年对自身有更加充分的理解,能够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统合成一个有机的连续体,使理想自我、现实自我、虚假自我、真实自我、精神自我、物质自我得到整合,使青少年向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并获得积极的人格特征,比如说信任、希望、关爱、独立、勤奋、智慧等等。

(二)研究框架

1、对文献回顾的反思

(1)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研究不足

分析上述文献,可以发现同一性问题是青春期人格发展的核心。我国的青少年在时代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下,普遍存在着自我同一性混乱的现象和问题。本文试图以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的心理学思想为理论基础,阐明该理论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重要关系,并提出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对当代青少年健康人格培

养的深层启示。

(2)缺乏研究的理论视角

通过上述文献回顾,可以发现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大部分研究都主要停留在描述性和经验概括层面上,而缺乏一个理论性研究视角,既缺乏运用理论阐述来提出相关的建议。本文将运用自我同一性理论分析青少年人格发展特点,从而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3)缺乏具体、可实施的政策建议

针对青少年健康人格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方面的研究文献也是很丰富的,他在现有文献中占有不小的比例。这些研究表现出的特点是:宏观对策和建议比较多,具体可实践的对策和建议比较少。本文从自我同一性的理论视角分析青少年人格发展特点,并将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2、研究假设

(1)自我同一性理论适用于青少年健康人格发展的研究,即同一性问题贯穿了整个青春期发展过程的始终,青少年人格发展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是由于未能形成良好地同一性心理。

(2)自我同一性为青春期健康人格的培养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对于了解和认识当前青少年存在的一些基本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自我同一性理论为我国青少年的健康人格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科学的心理学依据,切实提高了我国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四、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小组访谈、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

2、研究计划:

(1)研究地点:南通大学主校区

(2)研究对象:南通大学各院系学生

(3)研究大致过程:

a.研究对象的随机筛选

b.问卷调查表的设计及实施

c.内容分析法设计及实施

d.小组访谈的设计及实施

e.研究方法的设计及实施

f.整理收集的资料

(4)分析和说明研究结果

五、时间安排

20xx年x月~20xx年x月:文献查找

20xx年x月~3月:问卷调查表的设计完成与分发

20xx年x月~6月:深入访谈与参与观察

20xx年x月~8月:资料的整理与初稿的完成

20xx年x月~10月:文章的修改与定稿

六、伦理道德说明

基于各种调查方法的运用,必要的伦理道德必须做一下说明。首先,本研究不追求推论到总体,只是地方性知识的具体陈述;其次,本研究将遵循保密原则,不泄露采访者的私人信息资料;再次,本研究将公开承认无法完全避免研究者的个人价值观以及文化观,因此研究得出的结论将或多或少带有个人研究特质,并不是唯一的、所有人的研究结果。

参考文献:

[1] 何瑾,冯增俊. 人格心理学导论[M]. 海口:海南. 人民出版社,1986.

[2] 傅铿. 精神分析的过去和现在[M]. 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

[3] 方俊明. 认知心理学与人格教育[M].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4] 宋书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心理探索[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1995.

[6] 高觉敷. 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7] H.W.Maier: Three Theories of Child Development. Third Edition,

University of Whashington,1978.

[8] 孙名之. 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述评. [J] 湖南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1984,4.

[9] 樊富珉. 大学生心理素质分析及教育措施. [J]青年研究,1996,9.

[10] 陈琦,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相关推荐